CN112158019B - 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8019B
CN112158019B CN202010935811.6A CN202010935811A CN112158019B CN 112158019 B CN112158019 B CN 112158019B CN 202010935811 A CN202010935811 A CN 202010935811A CN 112158019 B CN112158019 B CN 112158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frame
spring
wedg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58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8019A (zh
Inventor
董艳艳
董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9358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8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8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8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8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8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5/00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pecial ornamental bodi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将对联固定住再上金粉,且能够使得对联上金粉均匀充分的对联上金粉装置。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支杆,所述支杆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顶部,所述支杆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安装在所述支杆顶端,所述支撑框一侧对称开有滑槽。本发明达到了一种可以将对联固定住再上金粉,且能够使得对联上金粉均匀充分的对联上金粉装置的效果,刮板可以在对联向左移动时将金粉抹匀,使得金粉能够均匀分布在对联的字体上。

Description

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
背景技术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其具有独特性和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对联常常都是要在对联上的字上金粉,使其更加显眼。
目前,在对对联上金粉时,通常都是人们手动将金粉撒至对联上,并用手不断推动金粉,使得金粉能够在对联上的字被抹匀,由于对联上的字存在一定的粘性,故金粉会粘在字上,使得对联上的字更加闪耀,然而,这样的上金粉方式较为麻烦,因此对联是比较长的,人们需要将其展开,并将其固定住,再对其进行上金粉,且将金粉撒在对联上后,用手对其进行抹匀时,会使得字上的金粉不均匀,影响美观。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将对联固定住再上金粉,且能够使得对联上金粉均匀充分的对联上金粉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将对联先固定住,且上金粉不够均匀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将对联固定住再上金粉,且能够使得对联上金粉均匀充分的对联上金粉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支杆,所述支杆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顶部,所述支杆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安装在所述支杆顶端,所述支撑框一侧对称开有滑槽;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中部,所述夹紧组件与所述滑槽滑动式连接;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中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中部,所述支撑板的数量至少为五个,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下料组件下方;上粉组件,所述上粉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框上。
进一步的,夹紧组件包括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上两侧的所述滑槽之间,所述第一夹板一端与所述上粉组件连接;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顶部;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对称套装在所述第一夹板上部,所述第一弹簧下端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接触杆,所述接触杆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板顶部,所述接触杆与所述下料组件配合接触;滑块,所述滑块对称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内;挤压轮,两侧对应的所述滑块之间均转动式设有所述挤压轮;第二弹簧,所述滑块顶端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框顶部一侧。
进一步的,下料组件包括有:储料框,所述储料框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支撑框顶部中间;滑动架,所述滑动架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储料框上,所述滑动架位于所述储料框下部两侧;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装在所述滑动架两侧,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动架连接;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架底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储料框正下方;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储料框外下部靠近所述滑动架的一侧;连杆,所述连杆转动式设置在所述滑套上,所述连杆下端与所述滑动架转动式连接;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架一端,所述第二楔形块与对应的所述接触杆配合接触;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安装在所述滑套一端,所述移动架穿过所述支撑框并与所述支撑框滑动式连接;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套装在所述移动架上部,所述第四弹簧上端与所述移动架连接,所述第四弹簧下端与所述支撑框连接;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架底端;第一楔形杆,所述第一楔形杆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内;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套装在所述第一楔形杆上,所述第五弹簧一端与所述导向套连接,所述第五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楔形杆连接;楔形架,所述楔形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底部一侧,所述楔形架与所述第一楔形杆配合接触;套杆,所述套杆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中部,所述套杆顶端与所述上粉组件滑动式连接;滑杆,所述滑杆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套杆内;踏板,所述踏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杆底端;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套装在所述滑杆下部,所述第六弹簧上端与所述套杆连接,所述第六弹簧下端与所述踏板连接。
进一步的,上粉组件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顶部中间;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上部之间;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焊接在所述转轴一侧,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套杆上端滑动式连接;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对称焊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转杆下部与所述第一夹板滑动式连接;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对称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力弹簧外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扭力弹簧内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第一引导轮,所述第一引导轮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顶部一侧;第二引导轮,所述第二引导轮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顶部一侧,所述第二引导轮与所述第一引导轮相邻;第二楔形杆,所述第二楔形杆对称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框底部,所述第二楔形杆与所述第二转杆配合接触;第七弹簧,所述第二楔形杆上均套装有所述第七弹簧,所述第七弹簧外端与所述支撑框连接,所述第七弹簧内端与所述第二楔形杆连接;第三引导轮,所述第三引导轮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顶部中间,所述第三引导轮位于所述支撑板正上方;刮板,所述刮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框顶部中间,所述刮板与所述第三引导轮相邻。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转动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框底部中间;摇柄,所述摇柄安装在所述螺旋叶片一端,所述摇柄位于所述支撑框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达到了一种可以将对联固定住再上金粉,且能够使得对联上金粉均匀充分的对联上金粉装置的效果;
2、人们可以将对联放置在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之间,通过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的配合将对联夹紧,通过第一夹板上的挤压轮会始终与对联接触,使得对联在移动的时候不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而损坏;
3、刮板可以在对联向左移动时将金粉抹匀,使得金粉能够均匀分布在对联的字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1:底板,2:支杆,3:支撑框,301:滑槽,4:夹紧组件,401:第一夹板,402:第二夹板,403:第一弹簧,404:接触杆,405:滑块,406:挤压轮,407:第二弹簧,408:第一楔形块,5:下料组件,501:储料框,502:滑动架,503:第三弹簧,504:挡板,505:滑套,506:连杆,507:第二楔形块,508:移动架,509:第四弹簧,510:导向套,511:第一楔形杆,512:第五弹簧,513:楔形架,514:套杆,515:滑杆,516:踏板,517:第六弹簧,6:支撑板,7:上粉组件,701:支撑架,702:转轴,703:第一转杆,704:第二转杆,705:扭力弹簧,706:第一引导轮,707:第二引导轮,709:第二楔形杆,710:第七弹簧,711:第三引导轮,712:刮板,8:螺旋叶片,9: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杆2、支撑框3、夹紧组件4、下料组件5、支撑板6和上粉组件7,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杆2,支杆2顶端安装有支撑框3,支撑框3左部前后对称开有滑槽301,支撑框3中部设有夹紧组件4和下料组件5,下料组件5位于夹紧组件4右侧,夹紧组件4与滑槽301滑动式连接,支撑框3中部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板6,支撑板6位于下料组件5下方,底板1和支撑框3上设有上粉组件7。
夹紧组件4包括有第一夹板401、第二夹板402、第一弹簧403、接触杆404、滑块405、挤压轮406、第二弹簧407和第一楔形块408,支撑框3上前后两侧的滑槽301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夹板401,第一夹板401前端与上粉组件7连接,第一夹板401顶部滑动式设有第二夹板402,第一夹板401上部前后对称套装有第一弹簧403,第一弹簧403下端与第二夹板402连接,第一弹簧403上端与第一夹板401连接,第二夹板402顶部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接触杆404,接触杆404与下料组件5配合接触,第二夹板402内前后两侧均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滑块405,前后两侧的滑块405均位于接触杆404外侧,前后两侧对应的滑块405之间均转动式设有挤压轮406,滑块405顶端与第二夹板40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407,支撑框3顶部左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楔形块408,第一楔形块408与接触杆404配合接触。
下料组件5包括有储料框501、滑动架502、第三弹簧503、挡板504、滑套505、连杆506、第二楔形块507、移动架508、第四弹簧509、导向套510、第一楔形杆511、第五弹簧512、楔形架513、套杆514、滑杆515、踏板516和第六弹簧517,支撑框3顶部中间通过螺栓设有储料框501,储料框501上滑动式设有滑动架502,滑动架502位于储料框501下部前后两侧,滑动架502前后两侧均套装有第三弹簧503,第三弹簧503右端与滑动架502连接,滑动架502左端与储料框501连接,滑动架502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504,挡板504位于储料框501正下方,储料框501外右侧下部滑动式设有滑套505,滑套505后部转动式设有连杆506,连杆506下端与滑动架502左部转动式连接,滑动架502左端前后对称设有第二楔形块507,第二楔形块507与对应的接触杆404配合接触,滑套505前端安装有移动架508,移动架508穿过支撑框3并与支撑框3滑动式连接,移动架508上部套装有第四弹簧509,第四弹簧509上端与移动架508连接,第四弹簧509下端与支撑框3连接,移动架508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套510,导向套510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楔形杆511,第一楔形杆511后部套装有第五弹簧512,第五弹簧512前端与导向套510连接,第五弹簧512后端与第一楔形杆511连接,支撑框3底部前侧固定连接有楔形架513,楔形架513与第一楔形杆511后部配合接触,支撑框3前侧中部滑动式设有套杆514,套杆514顶端与上粉组件7滑动式连接,套杆514内滑动式设有滑杆515,滑杆515底端固定连接有踏板516,滑杆515下部套装有第六弹簧517,第六弹簧517上端与套杆514连接,第六弹簧517下端与踏板516连接。
上粉组件7包括有支撑架701、转轴702、第一转杆703、第二转杆704、扭力弹簧705、第一引导轮706、第二引导轮707、第二楔形杆709、第七弹簧710、第三引导轮711和刮板712,底板1顶部中间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01,前后两侧的支撑架701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702,转轴702前部焊接有第一转杆703,第一转杆703右部与套杆514上端滑动式连接,转轴702上前后对称焊接有第二转杆704,第二转杆704下部与第一夹板401滑动式连接,转轴702上前后对称连接有扭力弹簧705,扭力弹簧705外端与转轴702连接,扭力弹簧705内端与支撑架701连接,支撑框3顶部左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引导轮706和第二引导轮707,第二引导轮707位于第一引导轮706左侧,支撑框3底部左侧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杆709,第二楔形杆709与第二转杆704配合接触,第二楔形杆709上均套装有第七弹簧710,第七弹簧710外端与支撑框3连接,第七弹簧710内端与第二楔形杆709连接,支撑框3顶部中间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三引导轮711,第三引导轮711位于支撑板6正上方,支撑框3顶部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刮板712,刮板712位于第三引导轮711右侧。
当人们需要对对联上金粉时可以使用本装置,首先将对联沿着支撑框3右部放入夹紧组件4内,再通过下料组件5与夹紧组件4的配合将对联固定住,同时通过下料组件5对对联表面进行上料,并在下料组件5和上粉组件7的配合下,带动夹紧组件4和对联缓慢地向左侧移动,如此便能通过下料组件5不断对向左侧移动的对联下料,在上粉组件7和支撑板6的配合下可以将对联上的金粉进行抹匀,使得金粉能够与对联上的字充分接触,当夹紧组件4位于最高点时,夹紧组件4会慢慢松开对联,此时人们便能将对联取出,多余的金粉便会掉落至支撑框3底部。
初始状态下,第一弹簧403处于压缩状态,当人们需要通过夹紧组件4将对联夹紧时,首先将对联放置在第一夹板401和第二夹板402之间,再通过驱动下料组件5使得其不再卡住接触杆404,在第一弹簧403的复位作用下,第二夹板402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夹板402与第一夹板401配合将对联夹紧,当挤压轮406与对联接触时,第二夹板402会继续向下移动,此时挤压轮406无法继续向下移动,因此滑块405和挤压轮406相对第二夹板402会向上移动,第二弹簧407被压缩,然后由于第一夹板401两端与支撑框3的滑槽301滑动式连接,故在下料组件5和上粉组件7的配合下,第一夹板401会向左侧移动,也会带动第二夹板402和对联向左侧移动,当接触杆404与第一楔形块408接触时,在第一楔形块408的作用下,会将第二夹板402向右侧推动一小段距离,此时挤压轮406仍然与对联接触,使得对联不会向下掉落,此时人们只需要用手将对联向上拉动,在挤压轮406的作用下,对联可以轻易地被拉出,之后夹紧组件4向右侧复位,接触杆404重新与下料组件5配合,第一弹簧403被压缩。
初始状态下,第二楔形块507会将接触杆404卡住,第五弹簧512处于压缩状态,当人们需要通过下料组件5对对联进行下料并驱动整个装置时,向下按压踏板516,第六弹簧517被拉伸,踏板516会与第一楔形杆511接触并带动第一楔形杆51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架508和滑套505向下移动,第四弹簧509被压缩,进而通过连杆506带动滑动架502和第二楔形块507向右侧移动,第三弹簧503被压缩,滑动架502向右侧移动会带动挡板504向右侧移动,此时挡板504不再挡住储料框501底部,储料框501内的金粉便会自动掉落至对联上,当第二楔形块507向右侧移动时,接触杆404不再被卡住,从而慢慢向下移动,踏板516向下移动会带动滑杆515向下移动,第六弹簧517被拉伸,当滑杆515与套杆514内底部接触时会带动套杆514也随之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上粉组件7带动夹紧组件4向左侧移动,当夹紧组件4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第一楔形杆511与楔形架513下侧开始接触,在第五弹簧512的复位作用下,第一楔形杆511会向后侧移动,此时踏板516会继续向下移动,在第四弹簧509的复位作用下,第一楔形杆511、移动架508和滑套505会向上复位,此时第一楔形杆511不会被踏板516阻挡,第一楔形杆511再次向前侧移动,第五弹簧512被压缩,在第三弹簧503的作用下,滑套505向上移动会通过连杆506带动滑动架502和第二楔形块507向左侧移动复位,滑动架502带动挡板504向左侧复位,并重新挡住储料框501底部,由于此时夹紧组件4已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故第二楔形块507不会与接触杆404接触,当接触杆404向右侧复位时,接触杆404与第二楔形块507重新接触配合,最后松开踏板516,在第六弹簧517的复位作用下,踏板516、套杆514和滑杆515向上复位,从而通过套杆514带动上粉组件7,使得夹紧组件4向右侧复位,踏板516向上复位时会与第一楔形杆511接触,并最终位于第一楔形杆511上方。
当人们需要通过上粉组件7带动夹紧组件4向左移动时,由于套杆514会在第一转杆703内滑动,故套杆514向下移动会带动第一转杆703、转轴702和第二转杆704顺时针转动,扭力弹簧705发生形变,由于第一夹板401会在第二转杆704内滑动,故第二转杆704会带动夹紧组件4向左侧移动,在第一引导轮706、第二引导轮707和第三引导轮711的配合下,会将对联轻微地压住,使得对联能够更加顺畅地移动,当第二转杆704与第二楔形杆709接触时,会将第二楔形杆709向内侧推动,第七弹簧710被压缩,当第二转杆704与第二楔形杆709脱离时,在第七弹簧710的作用下,第二楔形杆709向外侧复位,并将第二转杆704卡住,此时人们便能将夹紧机构内的对联取出,在人们想要使得第二转杆704和夹紧组件4复位时,用手向内拉动第二楔形杆709即可,在扭力弹簧705的复位作用下,第二转杆704和夹紧组件4向右侧复位,刮板712可以在对联向左移动时将金粉抹匀,使得金粉能够均匀分布在对联的字体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螺旋叶片8和摇柄9,支撑框3底部中间转动式设有螺旋叶片8,螺旋叶片8前端安装有摇柄9,摇柄9位于支撑框3外侧。
从对联上掉落的金粉会聚集在支撑框3底部,人们只需要转动摇柄9,使得螺旋叶片8不断转动,便能将金粉从支撑框3后侧转出,人们可以在支撑框3后侧放置一个收集框,用来收集多余的金粉。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Claims (4)

1.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板(1),所述底板(1)用于支撑整个装置;
支杆(2),所述支杆(2)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顶部,所述支杆(2)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支撑框(3),所述支撑框(3)安装在所述支杆(2)顶端,所述支撑框(3)一侧对称开有滑槽(301);
夹紧组件(4),所述夹紧组件(4)设置在所述支撑框(3)中部,所述夹紧组件(4)与所述滑槽(301)滑动式连接;
下料组件(5),所述下料组件(5)设置在所述支撑框(3)中部;
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框(3)中部,所述支撑板(6)的数量至少为五个,所述支撑板(6)位于所述下料组件(5)下方;
上粉组件(7),所述上粉组件(7)设置在所述底板(1)和所述支撑框(3)上;
夹紧组件(4)包括有:
第一夹板(401),所述第一夹板(401)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框(3)上两侧的所述滑槽(301)之间,所述第一夹板(401)一端与所述上粉组件(7)连接;
第二夹板(402),所述第二夹板(402)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401)顶部;
第一弹簧(403),所述第一弹簧(403)对称套装在所述第一夹板(401)上部,所述第一弹簧(403)下端与所述第二夹板(40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03)上端与所述第一夹板(401)连接;
接触杆(404),所述接触杆(404)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板(402)顶部,所述接触杆(404)与所述下料组件(5)配合接触;
滑块(405),所述滑块(405)对称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402)内;
挤压轮(406),两侧对应的所述滑块(405)之间均转动式设有所述挤压轮(406);
第二弹簧(407),所述滑块(405)顶端与所述第二夹板(402)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407);
第一楔形块(408),所述第一楔形块(408)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框(3)顶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组件(5)包括有:
储料框(501),所述储料框(501)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支撑框(3)顶部中间;
滑动架(502),所述滑动架(502)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储料框(501)上,所述滑动架(502)位于所述储料框(501)下部两侧;
第三弹簧(503),所述第三弹簧(503)套装在所述滑动架(502)两侧,所述第三弹簧(503)一端与所述滑动架(502)连接;
挡板(504),所述挡板(504)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架(502)底部,所述挡板(504)位于所述储料框(501)正下方;
滑套(505),所述滑套(505)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储料框(501)外下部靠近所述滑动架(502)的一侧;
连杆(506),所述连杆(506)转动式设置在所述滑套(505)上,所述连杆(506)下端与所述滑动架(502)转动式连接;
第二楔形块(507),所述第二楔形块(507)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架(502)一端,所述第二楔形块(507)与对应的所述接触杆(404)配合接触;
移动架(508),所述移动架(508)安装在所述滑套(505)一端,所述移动架(508)穿过所述支撑框(3)并与所述支撑框(3)滑动式连接;
第四弹簧(509),所述第四弹簧(509)套装在所述移动架(508)上部,所述第四弹簧(509)上端与所述移动架(508)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09)下端与所述支撑框(3)连接;
导向套(510),所述导向套(510)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架(508)底端;
第一楔形杆(511),所述第一楔形杆(511)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导向套(510)内;
第五弹簧(512),所述第五弹簧(512)套装在所述第一楔形杆(511)上,所述第五弹簧(512)一端与所述导向套(510)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1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楔形杆(511)连接;
楔形架(513),所述楔形架(513)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3)底部一侧,所述楔形架(513)与所述第一楔形杆(511)配合接触;
套杆(514),所述套杆(514)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框(3)中部,所述套杆(514)顶端与所述上粉组件(7)滑动式连接;
滑杆(515),所述滑杆(515)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套杆(514)内;
踏板(516),所述踏板(516)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杆(515)底端;
第六弹簧(517),所述第六弹簧(517)套装在所述滑杆(515)下部,所述第六弹簧(517)上端与所述套杆(514)连接,所述第六弹簧(517)下端与所述踏板(5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粉组件(7)包括有:
支撑架(701),所述支撑架(701)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顶部中间;
转轴(702),所述转轴(702)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支撑架(701)上部之间;
第一转杆(703),所述第一转杆(703)焊接在所述转轴(702)一侧,所述第一转杆(703)与所述套杆(514)上端滑动式连接;
第二转杆(704),所述第二转杆(704)对称焊接在所述转轴(702)上,所述第二转杆(704)下部与所述第一夹板(401)滑动式连接;
扭力弹簧(705),所述扭力弹簧(705)对称连接在所述转轴(702)上,所述扭力弹簧(705)外端与所述转轴(702)连接,所述扭力弹簧(705)内端与所述支撑架(701)连接;
第一引导轮(706),所述第一引导轮(706)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3)顶部一侧;
第二引导轮(707),所述第二引导轮(707)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3)顶部一侧,所述第二引导轮(707)与所述第一引导轮(706)相邻;
第二楔形杆(709),所述第二楔形杆(709)对称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框(3)底部,所述第二楔形杆(709)与所述第二转杆(704)配合接触;
第七弹簧(710),所述第二楔形杆(709)上均套装有所述第七弹簧(710),所述第七弹簧(710)外端与所述支撑框(3)连接,所述第七弹簧(710)内端与所述第二楔形杆(709)连接;
第三引导轮(711),所述第三引导轮(711)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3)顶部中间,所述第三引导轮(711)位于所述支撑板(6)正上方;
刮板(712),所述刮板(712)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框(3)顶部中间,所述刮板(712)与所述第三引导轮(711)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螺旋叶片(8),所述螺旋叶片(8)转动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框(3)底部中间;
摇柄(9),所述摇柄(9)安装在所述螺旋叶片(8)一端,所述摇柄(9)位于所述支撑框(3)外侧。
CN202010935811.6A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 Active CN112158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5811.6A CN112158019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5811.6A CN112158019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8019A CN112158019A (zh) 2021-01-01
CN112158019B true CN112158019B (zh) 2021-12-03

Family

ID=7385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5811.6A Active CN112158019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801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48002C1 (ru) * 1999-08-04 2000-04-27 Стафеев Станислав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аменного панно
CN109968893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安徽省卓创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喷胶棉表面喷洒雪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8019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7433B (zh) 一种塑料面板印刷设备
CN210548942U (zh) 一种三卡盘激光切管机
CN112158019B (zh) 一种对联上金粉装置
CN113600425B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用的电路板点胶设备
CH646895A5 (fr) Dispositif pour confectionner les matrices d'une presse a platines.
CN116238243A (zh) 一种专用的弯钢玻璃印刷刀具
CN113183647B (zh) 一种不锈钢盖加工用自动盖印机构
CN112914114B (zh) 一种利用桶状锯齿口的食品加工用的红枣去核装置
CN211565156U (zh) 一种钢材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5125541U (zh) 一种设计用的绘图工作台
CN213847640U (zh) 一种农用简易机械
CN113798142A (zh) 一种可控量出料的珠宝打胶装置
CN112813433B (zh) 一种引线框架用镀银压膜装置的传动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15203956U (zh) 一种纸张印刷夹辊调节机构
CN218520744U (zh) 用于数码印刷机的收纸装置
CN216100053U (zh) 一种设有限位导向功能的epp材料加工用载压机
CN216679633U (zh) 一种自动退芯设备
CN218697540U (zh) 一种鱼竿水磨装置的导向机构
CN111839161B (zh) 一种冬瓜去皮辅助架
CN218592390U (zh) 一种便于销轴限位的加工工装
CN217892277U (zh) 一种绿色环保uv印刷机
CN115414989B (zh) 一种香料用花草原材料细化装置
CN219521010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汽车横梁焊接加工用模架
CN220831765U (zh) 一种茶叶压块装置
CN214414401U (zh) 一种室内设计手绘专用制图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103, floor 11, No. 76, Minsheng Avenue, citizen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Dong Xu

Address before: 511300 Room 101, building 1, No. 43, lixinjiu Road,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 Xu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ong Yanyan

Inventor after: Dong Xu

Inventor before: Dong X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