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54A - 可释放地夹持地面钻机的切削装置的卡套 - Google Patents

可释放地夹持地面钻机的切削装置的卡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54A
CN1121554A CN 95108606 CN95108606A CN1121554A CN 1121554 A CN1121554 A CN 1121554A CN 95108606 CN95108606 CN 95108606 CN 95108606 A CN95108606 A CN 95108606A CN 1121554 A CN1121554 A CN 1121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ferrule
drill bit
instrument
cutting
r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1086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文·T·麦克劳德
马修·V·伊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wnhole Technologies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wnhole Technologies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PM41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PM415994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Downhole Technologies Pty Ltd filed Critical Downhole Technologies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释放地将地面钻机的钻头部件锁入钻杆组的驱动件的卡套。卡套呈圆筒形,有一对从其上端部延伸出的对置尖部。一对纵向延伸的导轨从卡套的外周面突出,插在位于驱动件中的互补槽中,卡套上切出一对对置的制动部,其形状为沿纵向延伸的槽,以与一用来安装及回收钻头部件的工具结合,套筒与尖端相对的一端具有若干条沿纵向延伸的键槽,卡套由工具带动在一安装位置与一回收位置之间移动,在安装位置,卡套将钻头部件夹持在驱动件内,在回收位置,卡套回缩从而可使钻头部件从驱动部件落回。

Description

可释放地夹持地面钻机的切削装置的卡套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1994年6月15日,申请号为94190858.5,名称为″地面钻机切削装置的就地更换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释放地夹持地面钻机的切削装置的卡套,具体说,它(并非专门的)涉及一种可用于一种系统中的卡套,该系统可以对钻头和/或芯样钻机中的扩孔钻就地进行更换。
在地面钻进过程中,一般将一付钻头以可拆卸方式装配在地面钻机钻杆组的下端,转动该钻杆组即可用钻头在地面中钻出一个孔眼。扩孔钻一般连接在钻杆组下端与钻头之间,可以对所钻出的孔眼进行扩孔,使之具有圆形壁面、钻杆组是将若干根独立的钻杆螺接在一起而构成的,钻杆的长度通常是固定的,一般为1.5,3,或6米。随着钻机不断进入地层,需将附加的钻杆陆续螺接到钻杆组的上端。
在钻孔过程中,由于钻头的磨损或者地层的变化,必须对钻头或扩孔钻进行更换,当然钻头的更换次数(通常至少为6页)要高于扩孔钻的更换次数。
为了更换钻头或扩孔钻,必须将钻杆一根根地拉出来,至使整个钻杆组都被抽出地面,将钻头更换后再将钻杆组组装好,即把钻杆一根根地放入地层,以便继续钻进。更换钻头/扩孔钻时,需要将钻杆组全部拉出,拆卸后再重新组装,这一过程十分缓慢并耗费资金,随着井孔深度的增加以及钻杆组的增长,其花费也不断增大。
至今,人们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已经作了种种的尝试,例如采用可回收的钻头来进行连接,即将钻头以可释放的方式连接在钻杆组的下端,在更换时,通过钻杆组即可将之拆下并收回,而钻杆组原地不动,这样就避免了将钻杆组从井孔中撤出的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尝试并未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这些原因包括:其设计及应用极其复杂,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失误方式和/或使制造或在作业地点进行维修的花费很大;由于钻井液体及杂质对钻头部件的沾附而导致易于阻塞卡住钻头部件;与钻杆组结合时钻头部件未能对正;由于钻头固定在钻杆组的内筒中,使芯样的直径减小;穿透率降低;以及钻头单个部件的破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套,它可用于地面钻机中,对其钻头或扩孔钻进行可释放地夹持。在这种钻机中,更换钻头及扩孔钻时,地钻仍可保持在地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释放地夹持地面钻机中切削装置的卡套,该卡套包括一个大致呈圆筒形的元件,它可以在所述的钻机内,在一个安装位置与一回收位置之间移动,在安装位置时,所述的卡套将切削工具夹持在一个切削位置,并使之位于卡套的外周面与地面钻机的内周面之间,而在回收位置时,所述的卡套回收,以便将切削工具从卡套的外周面与地面钻机的内周面之间松开。
该卡套最好还包括一组沿径向间隔开并沿纵向延伸的键槽,它们位于上述的外周壁附近,并形成于所述元件的下端,以便在切削位置上接收被夹持的切削装置。
该卡套的上端最好具有这样一种形状,即当所述的切削装置被装在地面钻机中时,它可以使该切削装置绕钻机的纵轴转动,以便使切削装置与键槽对齐。
该卡套的上端最好还带有二个对置的尖部,它们可以与一个用来将切削装置送入或送出地面钻机的工具相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当该工具与所述的尖部抵靠时,所述的工具可以绕钻机的纵轴转动,从而使切削装置与键槽对齐。
所述二卡套最好还包括一个导引装置,它可引导卡套沿纵轴方向在其安装位置与回收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的导引装置最好包括导轨或导槽,它位于卡套的外周面上,可以与地面钻机内周面上的导槽或导轨相咬合。
该卡套最好还包括多个纵向延伸的凹槽,它从卡套的内周面延伸出来,当地面钻机进行钻孔时,该凹槽可以提供一个供冷却及润滑切削装置的流体流过的通路。
该卡套最好还包括一个第一制动器,当所述的工具开始向上移动第一距离时,它可以与该工具相结合,从而将卡套移向回收位置。
该卡套最好还包括解脱装置,当所述的工具被上拉越过上述第一距离时,它可将该工具从制动器中解脱出来。
所述的第一制动器最好是位于所述圆筒形元件中的一条凹槽。
所述的解脱装置最好包括一个锥形的表面,它沿向上的方向从所述的凹槽通向所述圆筒形元件的内周面。
现在将参照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中:
图1是放置在一台地面钻机中的该系统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采用的一个工具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工具的纵剖图;
图4A是图2及3所示的工具中一个选择器套筒的侧视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套筒的一个端视图;
图4C是图4A所示的套筒的另一个端视图;
图4D是沿图4AB-B线作的剖视图;
图4E是沿图1AC-C线作的剖视图;
图4F是沿图4AA-A线作的剖视图;
图4G是沿图4AD-D线作的剖视图;
图5A是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采用的一个卡套的侧视图;
图5B是图5A所示的卡套的一端视图;
图5C是图5A所示的卡套的另一端视图;
图6A是用于图1所示系统中的一个元件的纵剖图;
图6B是图6A所示元件的一端视图;
图6C是图6A所示元件的另一端视图;
图6D是图6A所示元件的下部视图;
图7A是图1所示系统中采用的一个钻头部件的侧视图;
图7B是图7A所示的钻头部件的顶视图;
图7C是图7A及7B中所示的钻头部件的端视图;
图8A是图1所示的系统中采用的一个锁定夹的顶视图;
图8B是图8A所示锁定夹的侧视图;
图9是本系统下端部的放大局部剖面图;
图10是在钻井模式中钻机一端的剖视图,其中的钻头部件被卡套锁定在切削位置;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钻杆组的视图,只不过其钻杆组被从所钻井眼的底部向上拉起;
图12是在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采用的一个工具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采用的一个扩孔钻部件的顶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的扩孔钻部件处于其切削位置上;
图15是图1所示系统中使用的传送套筒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所示系统中使用的传送套筒自重的侧视图。
图1描述了系统10的第一个实施例,该系统可用于地面钻机12的钻头这类切削装置的就地更换。钻机12包括若干根内联的钻杆14,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钻杆组。在最下方的钻杆14的自由端,螺接着一个标准的扩孔钻16,其作用是使所钻的孔具有一个圆周形的孔壁。
该系统10包括若干个分立的但又相互作用的组件,它们包括一个圆筒状的元件,其呈连接在钻机12下端的驱动分件(drive sub)18,还包括一个安装及回收用的工具20,它的尺寸适合于穿行于钻机12中,以便将钻头部件22(见图7A、7B及9)运送至驱动件18或者从该处运走,还包括一个大致呈圆筒形的卡套24,该卡套被保持在元件18内,可在一安装位置与一回收位置之间滑动,在安装位置上,该卡盘将钻头部件22夹持在驱动件18内,而在回收位置上,该卡套24则缩回,允许钻头部件22叠放在工具20中,以便从钻机12中撤出。
参照图6A和6D,可以看出在驱动件18下端28的内周壁26处,设有支座30,以便放置钻头部件22。支座30包括一个台阶32,它环绕着内表面26呈圆周形延伸,在其下游方向,设有一系列锥形及平坦的表面和凹槽58,凹槽位于这些表面中最下方的表面上。具体说,朝台阶32的下游方向,各表面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表面34自驱动件18的中心纵轴线36向外扩出;表面38平行于轴线36延伸;表面40朝轴线36缩进;表面42自轴线36向外扩出;表面44平行于轴线36延伸;表面46朝轴线36缩进;表面48自轴线36向外扩出并一直延伸至驱动件18的纵向末端50。与表面48相连接的是一表面52,它向轴线36及末端50向外扩出,一直通向驱动件18的外周面54。
在表面46上设有若干推进凸块56,在推进凸块56的附近形成凹槽58,在钻进过程中,钻头部件22的下端置于槽中,从图6B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推进凸块56的宽度在朝着轴线36的径向上是渐缩的。一对相互对置的沟槽60平行于轴线36延伸,它们是用机加工的方式在驱动件18各端的内在壁26上制出的。在每条沟槽60的上端部64内都插有一个锁定夹62(参照附图8A及8B)。每个锁定夹的下端部都具有一个朝内壁26渐缩的表面65,在与内壁26相对置的一个表面上,该锁定夹的上端部附图处连接着一个弹簧夹66。
如结合附图7A及7B所描述的那样,钻头部件22的形状适宜与推进部18的支座30相咬合。钻头部件包括一干体68和位于该干体68下端部的冠状体70,其作用是咬住并切削地面。冠状体70一般包括一个钻石及金属的基体。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冠状体与大地接触的表面72的不断磨损,新的钻石层将会出现,以便切削。
钻头部件22的侧面74(图7B最上部所示)面对着驱动件18的内表面26。干体68的侧面74依次包括下述表面:首先是冠状体70(在图7A中为便于参照,轴线36以虚线的形式的示出);表面76朝轴线36缩进;表面77平行于轴线36延伸;表面78自轴线36向外扩出;表面80朝轴线36缩进,水准面82平行于轴线36延伸;表面84自轴线36向外扩出;表面86朝轴线36缩进;表面88平行于轴线36延伸。在表面88之后便是一个突起的台阶90,它直通一个朝轴线36缩进的表面92,该表面又一直延伸至干体68的末端94。
干体68的另一面96包括下列平面,它们自末端94至冠状体70依次是:朝轴线36缩进的表面98;平行于轴线36延伸的水准表面100;朝轴线36缩进的表面102;以及平行于轴线36延伸的水准面104。
如图7C所清楚显示的,冠状体70的形状为一环状的一段扇形,它具有内、外弧面106和108,弧面108的长度大于弧面106的长度。在冠状体70与切削面72相对置的面上具有下列平面,它们自外表面108至外表面106依次是:平行于切削面72的表面110;朝切削面72倾斜并终止于干体68的邻近表面76的表面112;自切削面72向外扩张并终止于弧面106的表面114。表面112与76构成一V形的凹槽116,它能够与驱动件18的辅助装置48及52相接触(图10)。
参照图2~4F,工具20包括一个主体部118,一个选择器套筒120以可滑动和可旋转的方式置于其上。主体118的上端112带有一个螺纹,以便连接一个标准缆绳适配器124。在主体118的端部122处,加工了一对相互对置的纵向凹槽(未示出),以便一圆环126进行滑动。该环的内周面上设有一对突起部(未示出),它们插在凹槽中,以便于环126沿主体118的纵向滑动。一个弹簧128放置在缆绳适配器124与环126之间,其作用是将环126及套筒120压离端部122。一个突起130位于环126靠近套筒120的一端,以便与设置在套筒120邻近端的二条模式选择器凹槽132、134中的一条相咬合。
主体118具有一内腔室136,它装有一对安装挡块138。销140穿过二块挡块138的一端并将主体118装配在套筒120上。销140被放置在主体118的一条纵向沟槽(未示出)以及套筒120的一条横向延伸的沟槽142中。销140的各端安置在槽142外周形成的唇部143上。这样便构成了主体部118与套筒120之间的连接,使套筒能相对于主体118纵向滑动及转动。
第二根销144平行于销140延伸,并且被安置在主体118的一条纵向沟槽148中。弹簧150将档块138的对置端连接到销144上。弹簧150压迫挡块138,使之沿主体118的横向伸展,并且穿过套筒120上切出的孔眼或沟槽139(参见图4A、4D),每个挡块138都带有一个承压面152,以便与卡套24相接。
一对与插入挡块138相似的收回挡块154也设置在工具20上,它位于挡块138的与端部122相对那一侧。但是,该收回挡块154却位于一个与插入挡块138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内,此外,该回收挡块的朝向也与插入挡块138相反。也就是说,回收挡块154的端部156受一弹簧的偏压(未示出),使之沿主体118的横向伸出并穿过套筒120上的孔眼或沟槽155(图4A、4E),其另一端158则被一根横穿主体118的销160固定住,支承面162位于回收挡块154的端部156,以便与卡套24相接。
从图4D及4E可以明显看出,安装挡块沟槽139比回收挡块沟槽155更宽。
在回收挡块154附近,主体118具有一矩形腔室164。一个孔眼168沿纵向穿过腔室164的一端166,并与圆形沟槽170相通。沟槽170穿过主体118锥台形的端部172。腔室164,孔眼168以及沟槽170共同构成了吊架176的滑道174,在吊架176上装有钻头部件22。
吊架176包括一根中心杆178,从其一端同轴延伸出一根带螺纹的杆180,在另一端,该杆终止于一个挡块182。杆180穿过沟槽170及孔眼168而进入腔室164。杆178靠近杆168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装配在沟槽170中。一弹簧184放置在杆180上,它位于拧在杆180上的张力调节螺母186与腔室164的端部166之间。螺母186的二个端面188和190都呈锥形或被斜切,以便使其厚度沿径向自螺母168的中心向外渐减。
在主体118的沟槽192中,分别放有一对锁定销(未示出)。这二个销借助套筒120而被保持在其相应的沟槽192中,它们还有一个端部,借助于套筒120的相对运动,该端部可以选择性地伸进凹槽164中或者从槽中退出。参照图4F,套筒120的内周壁194带有一个圆形的槽196。如果套筒20定位之后,沟槽196盖住槽192,销的端部便可以从腔室164中退出,使弹簧184得以伸展。然而,如果套筒120被定位之后,沟槽196并没盖住槽192,由于销与壁194的接触,使销的端部被迫伸入腔室164中。在这种情况下,销紧靠着螺母186,而螺母又使弹簧184处于压缩状态。
当安装工具20以便装配钻头部件22时,这些部件借助于连接在挡块182上的冠状体70而环绕着杆178沿径向放置。每个钻头部件22的表面98都靠在相对于主体118来说锥台端部172直径较大的一端。一根弹性条带198将钻头部件22压在各自相应的表面82上,从而将这些钻头部件保持在吊架176中。
在套筒120的外面表上设有若干个隆起部200,它们平行于套筒120的长度延伸,这些隆起部200均匀地间隔开来,相邻的隆起部之间构成了一些浅槽202,当工具20通过钻机12被放下时,流体可以流过这些浅槽。
在系统10中设有卡套24(参照附图5A-5C),其作用是抗抵住弹性条带198的偏压而使钻头部件22膨胀,并将该钻头部件22紧靠着驱动件18的内表面而固定在其切削或钻进位置中。
卡套24呈圆筒形,一对相互对置的尖部206从其上游端204伸出,每个尖部的侧边都沿下游方向急骤倾斜,直至平坦部208,该部将二尖部206隔离开来。一对纵向延伸的导轨210从卡套24的外周面212突起。该导轨210插入驱动件18的沟槽60中。一对相互对置的呈纵向延伸沟槽214(仅示出一个)状的止动装置设置在卡套24上,它可以与收回挡块154相咬合,每个沟槽214的上游端都是倾斜的,即朝着上游的方向倾向卡套24的内表面。套筒24上与尖端206相对的一端设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键槽218,相邻的键槽218之间被突缘220隔开。沿着卡套24内表面的整个长度加工有水槽222,该水槽为钻头冷却润滑以及冲洗用水提供了一个通路。
用于更换扩孔钻部件(参见图13及14)的器具20′,(图12)其结构及功能都相当于更换钻头部件22的器具20。所以在描述工具20时所采用的一些标号也用来表示工具20′类似的部件,一个缆绳适配器124′旋拧在工具20′的上端部122,弹簧128′介于缆绳适配器124′与环126′之间。如同工具20一样,借助于一个可与套筒120′上端的切槽(未示出)相咬合的突起部130,环126′可以沿工具20′的纵向滑动。安装及回收挡块138′及154′与工具20的配置相同。工具20′与20之间的基本区别是:吊架176′包括若干切口227,它们沿径向成形于主体118′的下端部附图。每个切口的上端都带有一斜台228,它直通主体118′的外表面。此外,套筒120′还设有若干个孔眼230,它们叠置在切口227的上方。在每个孔眼230下端处都设有一个沿径向朝向中心的唇部232。
工具20与224之间的另一个区别是用来放置安装及回收挡块的销件的沟槽其长度不同。具体说,工具20′的沟槽(例如槽148′)比工具20中相应的沟槽长很多。
一个标准的过调连接器234连接在工具224的下端,以便与工具20的缆绳适配器124相连。这种连接可以使工具20与20′相对转动。
当扩孔钻部件226被装进钻机12中或者从中收回时,它都被保持在切口227中。扩孔钻部件226的形状为带有倾斜侧面的矩形棱台形。每个部件226都被放置在一个矩形的板面236上。直立的唇部238及240分别横过板236的上游端及下游端延伸。唇部240及板236的上游端都是倾斜的,从而沿上游方向相互会合。
部件226借助于橡胶带242及244而保持在切口227中,橡胶带在部件226的端部附近将板236包住。
一个作为辅助驱动件18′的筒状元件被拧在钻机上,其作用是将扩孔钻部件226保持在一个切削位置上,辅助驱动件18′设有支承装置,它包括一个从驱动件18′的内周壁向内突起的突台32′以及具有倾斜边缘248的切口246(仅示出一个),以便放置钻头部件226。在驱动件18的内表面。每个切口246的下游端附近,都切有一个凹槽250,以便容纳唇部238。
辅助卡套24′与辅助驱动件18保持在一起,以便在切削位置上将部件226握持住。而在更换时则松开部件226。卡套24′大致与卡套24相同,只是它不包括卡套24中的键槽218和突缘220。工具20′的作用是使卡套24′在一安装位置与一回收位置之间滑动。在安装位置时,卡盘24′将切削位置上的部件226定位并将之握持住。而在回收位置时,卡套24′被回缩并放开部件,使之借助于弹性带242及244而回落到工具226中。
现再参照图1,该实施例中的地面钻12是一个芯样钻机,例如由LONGYEAR制造的那类钻机。芯样钻机一般包括一个接缝环(Land-ing ring)252,它位于钻机12的下端部。该接缝环252的作用是阻挡住传统的芯样筒体254(参见图10及11)的通路。芯样筒体254的顶部靠在接缝环252上。防止该芯样筒体254从钻机12中掉出。该芯样筒体254是用来收集和保存所钻地层的芯样的。一旦芯样筒体被装满,钻机即停止,将钻机从所钻孔眼的底部提起,断开芯样,再通过一根缆绳256将芯样筒体从钻机12中提出。
如果该系统10仅用来就地换下一个钻头,那么将一个螺纹连接着扩孔钻16的驱动件18替换传统的芯样钻头(未示出)。在该系统10也用来就地更换扩孔钻的情况下,就用驱动件18′来拆换标准的扩孔钻16。卡套24和/或24′总是被保持在其相应的驱动件18及18′内。工具20及20′被放下并从钻机12中收回,以便分别用来安装和回收钻头部件22及226。当工具20及20′被取出之后,标准芯样筒体254便可放进钻机下方,它穿过卡套24及24′,以便接受一个芯样。
该系统10的操作方法将结合钻头部件的更换过程进行介绍。
将驱动件18拧紧在一台标准芯样钻机的扩孔钻16上。将工具20调整到安装模式,即相对于环126旋转套筒120,使突缘130与安装模式选择器的凹槽132相咬合,吊架176从主体118中伸出,压缩弹簧184,该弹簧被一锁定销(未示出)保持在压缩状态,销的端部伸进腔室164中。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安装挡块138从套筒120的沟槽139中横向伸出。然而,回收挡块154并不与沟槽155对齐,因此在套筒120中处于被压缩状态。将钻头部件22放进吊架176中,并用弹性条带198固定之,该条带与每一个钻头部件22的表面82相接触,各钻头部件的冠状体70抵靠挡块182。再将卡套24放进驱动件18中,借助于唇部62使之位于支承元件30的上方。放置卡套24时应使其尖部206指向上游方向,卡套24的导轨210插进沟槽60内,以便使卡套24沿驱动件18的内侧滑动。
工具20经由缆绳适配器124而连接在一个标准缆绳过调部(over-shot)上,并被插进传送套筒260中(如图15所示),该套筒压住安装挡块138。然后,将传送套筒260连同工具20一起穿过钻机12的中心放下,传送套筒自身重量262(参照图16)可以加在套筒260的上端,以便提高工具20的下降率。与接缝环252的抵靠阻止传送套筒260的下降,但是工具20的外直径要小于环252的内直径,所以工具20仍然会继续下降,当工具穿过接缝环252时,在弹簧150的作用下安装挡块138受到偏压,便从套筒120上的沟槽139中伸出。挡块138的支承面152与尖部206接触,使工具20旋转,直至支承面152靠在尖部206之间的平台208上。工具20的旋转可以确保钻头部件22与驱动件18的凹槽56以及卡套24的键槽218的对齐。
借助于尖部206的碰撞,挡块138被后推一小段距离,这引起了套筒120的相应运动。这一运动使凹槽196位于沟槽192的上方,从而使位于其中的销(未示出)从腔室164中退出,使弹簧184伸长。这同时也使吊架176退回至主体118中。每个钻头部件的表面98都沿截锥端172滑动,即沿主体118的横向延伸,并与内壁22相接触(图9)。随着工具120续续它的下降。干体部68的台阶90与驱动件18上的平台32相咬合。
工具120的连续下移,借助于支承在平台208上的安装挡块138使卡套24也向下移动,当每个钻头部件的台阶90与平台32相接触时,钻头部件22的进一步下移就被阻止。卡套24会集钻头部件的背面96,并且使钻头部件22抵住弹性条带198的偏压沿径向向外膨胀,使这些钻头部件固定于各自的凹槽58中。卡套24继续向下运动。直至抵达其安装位置。此时,其键槽218滑过钻头部件22而将这些钻头部件保持在驱动件18内,弹性条带198位于一腔室内,该腔室位于驱动件18的表面44与钻头部件22的表面82之间。
然后,工具20经由缆绳256被撤向接缝环252上。通过环252而向后拉,安装挡块138在接缝环上被压缩,工具20再重新进入传送套筒260中,二者一起被从钻机12中全部拉出。
位于驱动件18附近的钻头部件22组成一个可切削地面的钻头,通过缆绳256可以将标准芯样筒体254送下钻机12,以便去装载一个钻出的芯样。卡套24的尺寸应允许芯样筒体254(图10、11)穿过。
使钻头部件22保持在驱动件18与卡套24之间,从而组成了一个钻头,将钻机12降至所钻孔眼的底部,使之旋转,重新开始钻进。参见图10,当钻头冠状物70到达孔眼的底部,钻头部件22被向后滑动,使钻头部件22的表面34、48和52与钻头部件的表面86,112及114相互承靠。在这一模式中(钻井模式),台阶90在平台32上方一段距离。钻头部件的滑动是借助了钻头部件的表面77和88以及驱动件的表面38而实现的。所有这些表面都是与轴线36平行延伸的。
钻头部件22以及驱动件18上的各个表面的排布方式,将钻头的重量和钻进时产生的内外旋转力传递到驱动分件18上而且随着每个钻头部件最上部的内侧边缘被迫稍向内靠压到卡套24的外周壁212上,这一作用也通过一种夹持力而将卡套24锁定。
在钻进过程中钻头部件22与驱动件分18之间力的传递情况也示于图10中,以下特作叙述。箭头A表示在钻井过程中,钻具组一部分重量从钻头冠状物70至驱动件18的传递方向。这一作用力朝向驱动件18的纵向,并且施加至表面48和52。如图10中箭头F所示,钻具组的剩余重量通过每个钻头部件的表面86传递给每个键槽的表面34。这一作用力同样引起钻头部件22向内的径向移动,从而对卡套24提供了一个钻井过程中所需的夹持作用力。
作用于冠状体70的表面108上的外部径向的作用力通过表面52而被转移给驱动件,如箭头B所示,这些作用力同样也被驱动件18的表面52和48所承受。作用于钻头冠状体70以及驱动块56上的内部径向的作用力则经由表面48而被传递给驱动件,如箭头C所示。
在岩芯断开过程中(图11),当钻机12从钻孔的底部提出之后,钻头部件相对于驱动件18滑动,直至台阶90与平台32咬合,驱动件的表面40及46分别与钻头部件的表面84及78的相抵靠。芯样筒体254同样也施加一作用力给钻头部件22的表面102,这一作用力沿对角线的方向,偏向孔眼的底部从钻头部件22传向驱动件18,力的传递是在相应的表面对77与46,84与40之间进行的,如箭头D,E及G所示。
钻头部件22与驱动件18的表面78及46之间都存在一定间隙(图10),在岩芯破碎过程中,当芯样筒体254对钻头部件22施加一作用力时,这一间隙允许钻头部件22沿径向向外弯曲。这样,在岩芯破碎过程中便使钻头部件沿径向从轴线36向外分散开,同时可以让芯样从以传统的方法,经由一个芯样筒体提升器(未示出)钻出的岩石构形断开。
在钻井过程中,如上所述,由于每个钻头部件的上端最内侧边缘都是受力稍微向内挤向卡套24的外周壁212,至使卡套24能够借助于一个夹持力而将钻头部件22固定住。
旋转动力是从驱动件18经由推进突块56而传给钻头部件22的。
钻头的润滑及冷却是以传统方式进行的。将流体泵入钻机12,并经过卡套24的内部水道222进行导引,流体可以流至钻头冠状体70处。但是,在钻头冠状体70处的冷却与标准钻头相比,却存在很大不同。在本发明的系统10中,借助于相邻钻头部件22之间的间隙,自然而然地提供了一种极宽的水道。
对于传统的钻头来说,在其冠状体中仅开有比较窄的通道或沟槽以供润滑液或冷却液的流通。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钻头部件之间的间隙则比标准钻头的水道宽度提高300%~600%,而其钻头冠状体70的表面积却有实质性的减小。这是与钻头基质设计的标准实践相反的。可以相信,本发明的钻头部件的排列方式具有更高的切削效率。因为它的冷却,杂质的冲洗,以及润滑都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且泵的压力也较低,由于钻机重量集中于一个更小的切削区域,该冠状物的设计也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穿透力。相邻的钻头部件之间所具有的附加宽度的水道也克服了钻头水道被堵塞以及由于钻头冠状体的毛刺或钻井切出的杂质而引起的循环不良。
为了收回或放置钻头部件22,起初应将钻机12稍稍提离井底一段距离,以便将芯样自岩石构形264断开。然后利用传统的方法即可用缆绳256将芯样筒体254从钻机中取出。
利用套筒120的一个反向拧转可以使工具20被放置在回收模式中,即使回收槽134与突起部130相咬合,这样,沟槽155便与回收挡块154对齐,后者此时充分胀开,而且伸出套筒120的表面之外,将工具20插进传递套筒260中,并且通过钻机12送下。当抵达接缝环252时,套筒260的下降被停止,但工具20继续穿过接缝环252,将收回及安装挡块138,154暴露出来,使之与钻机12的内周壁相接触。
随后,工具20即进入卡套24中,此时,通过与卡套24的内周壁的接触,使收回挡块被压缩。安装挡块138与尖部206相接触,使工具产生转动,以便与驱动件18适当对齐。安装挡块138底部位于平台208之上,收回档块154发生膨胀,进入卡套24中的沟槽214中,吊架176处于延伸位置,弹簧184的压缩,通过装在凹槽192中的锁定销(未示出)将螺母186锁住,使之无法作直线移动。吊架176都位于钻头部件22的中心,而挡块182伸过钻头冠状体70。当工具20通过一根缆绳256而被提起一段短距离时,收回挡块154将卡套24拉回,卡套沿驱动件18内的沟槽60滑动。同时,钻头部件22被松开由于弹性条带198的收缩使其落在吊架176中。当进一步向上拉动工具20时,收回挡块154受到夹持件62上锥形表面65的压力而从卡套24中自动解脱。
随着工具的继续上移,它将离开卡套24,收回挡块及安装挡块都将与钻机12的内周壁相接触。当抵达接缝环252时,安装挡块抵抗着弹簧150的压力而被压缩,从而穿过环252,为了压缩收回挡块154,表面162连同接缝环252的下端面都被制成倾斜的,当收回挡块与接缝环接合时,收回挡块施加向上的力将致使被压缩穿过接缝环252。
然后工具20重新进入传送套筒260,并与之一起被拉至地面。可以将钻头部件22从吊架176中取出,并装入新的钻头,以便装入驱动件18。
借助于扩孔钻工具20′,辅助驱动件18′以及辅助卡套24′对扩孔部件226进行原地更换,基本上与上述对钻头部件22的描述相同,二者唯一的不同是吊架176′的操作方式,参照图2,扩孔钻部件226被放在吊架176的凹槽227中,当安装挡块138碰到卡套24′的尖部时,套筒120′被迫向后,即朝向上游方向。这样,套筒120′上的唇部232便与平板236的唇部238抵靠,从而引起扩孔部件226沿斜面228滑动,使唇部240沿套筒120′外表面的横向伸出。这样,唇部240便与平台32′接触,阻止扩孔钻部件226的进一步下移。扩孔部件的收回与钻头部件的方法相同。
如果希望在钻机12包括可更换扩孔钻部件,用驱动件18′对标准扩孔器16进行更换。典型地,通过将工具20′的缆绳过调器234与工具20的缆绳适配器124相连接,可与钻头部件22同时更换扩孔钻部件226。这可以使工具20与20′相对转动。虽然扩孔钻部件与钻头部件的更换是可以同时发生的,扩孔钻部件的更换并不象钻头部件那样频繁,当扩孔钻部件不被更换时,工具20′便留在安装模式,也不将扩孔钻部件226放进吊架176′中即可。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许多优点和效益。最重要的一点是,本发明不需将钻杆组从井孔中撤出,即可非常容易和迅速的更换钻头及扩孔钻,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钻井成本。这种更换钻头的简易性同时也便于根据各种不同地层结构来更换钻头,从而依照各种地层的情况选用硬度及特性更为适当的钻头,就此而言,如果不是依照碰到的地层情况来具体选用钻头,钻入地层深度不足一米,钻头就将完全磨损。此外,与驱动件的键槽相结合的钻头所具有的独特形状和构造,以及卡套所具有的构形可以使下述功能得以实现:
1、钻头部件及驱动件的锥形表面可以将钻头冠状体在钻杆组提起以便将芯样断开及收回时所受到的负荷力均匀地传过驱动件18,从而消除钻头部件22被折断的可能性。
2、与推进凸块56以及卡套24相接合的钻头部件22侧面74的各个表面,可以将钻井过程中钻杆组的重量以及转动力矩均匀地传递给整个驱动件组件。
3、当钻井作业从其钻井模式改变成断芯模式时,驱动件18以及钻头部件的表面可以使钻头部件在驱动件18与卡套24之间滑动,这样便可以在安装及回收过程中为钻头部件的方便快速(snap-over)的锁定及开锁作好准备。
4、驱动件18以及钻头冠状体70基座的诸表面对钻井过程中钻头冠状体经受的内/外径向作用力可提供一个反作用力。
5、钻头部件在驱动件当中的滑动非紧密配合可以便于其插入及收回。这同时也就避免了钻井流体或切削物对部件的玷污而引起的一些问题。
6、用倾斜的接合表面代替纹螺,可以使每个钻头部件22的整个长度都获得最大的设计强度,从而实现了一种非常坚固而简单的钻头部件设计。
7、根据驱动件18的设计,当钻机被从井孔的底部提起或与井底接触时而产生的前后运动,将自动连续地清洁(defouls)该钻头部件。同时也将自动地消除在某些钻井过程中由一些污物之类的东西所造成的钻头部件的堵塞。
8、在钻井模式中,钻头部件的表面与键槽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自动在钻头冠状体70与孔底接触的瞬间,将卡套24锁住,以及在钻杆被提升离孔进底的瞬间,将卡套松开。

Claims (11)

1.一种可释放地夹持地面钻机的切削装置的卡套,该卡套包括一个大致呈圆筒形的元件,该元件可在地面钻机内在其安装位置与回收位置之间移动,在安装位置上,卡套将切削装置保持在卡套的外周面与地面钻机的内周面之间的一个切削位置上,而在回收位置上,卡套回缩,从而将切削装置从卡套的外周面与地面钻机的内周面之间松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套,其中还包括一组沿径向间隔开并沿纵向延伸的键槽,它们形成于所述的外周面上并位于所述元件的下端,以便在切削位置上接受被夹持着的切削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套,其中卡套上端具有这样一种构形,即当将切削装置安装到地面钻机上时,它可以使切削装置绕钻机的纵轴旋转,从而使切削工具与键槽对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套,其中卡套的上端带有二个对置的尖部,它们可以与一个用来将切削装置送往或送出钻机的工具相接触,在使用时,该工具与该尖部抵靠后,该工具可以绕钻机的纵轴旋转,以便使切削工具与键槽对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套,其中它还包括一个导引装置,该装置可以导引卡套使之沿纵向在安装位置与回收位置之间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套,其中所述的导引元件包括一个位于卡套外周面上的导轨或导槽,它可以与地面钻机内周面上的导槽或导轨相结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套,其中还包括多个纵向延伸的凹槽,它们从卡套的内周面形成,从而提供了一条流体通路,当地面钻机进行钻孔时,该通路可以让冷却和润滑切削装置的流体通过。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套,其中还包括一个第一制动部,当所述的工具开始上移第一距离时,它可以与所述的工具相接,从而将卡套移至其回收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套,其中还包括一个解脱装置,当所述的工具被上拉越过所述第一距离时,该装置可使所述的工具从所述的制动部解脱出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套,其中所述的第一制动部是一条在所述的圆筒形元件上切出的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套,其中所述的解脱装置包括一个锥形的表面,它从上述的槽沿向上的方向通向圆筒形元件的内周面。
CN 95108606 1993-06-16 1995-07-26 可释放地夹持地面钻机的切削装置的卡套 Pending CN11215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PL9407 1993-06-16
AUPL940793 1993-06-16
AUPM4158 1994-03-02
AUPM4159A AUPM415994A0 (en) 1994-03-02 1994-03-02 Retractable drill bit
AUPM4159 1994-03-0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90858A Division CN1046783C (zh) 1993-06-16 1994-06-15 地面钻机切削装置的就地更换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54A true CN1121554A (zh) 1996-05-01

Family

ID=2564447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08609 Pending CN1121555A (zh) 1993-06-16 1995-07-26 将切削装置送入及送出一台地面钻机的工具
CN 95108606 Pending CN1121554A (zh) 1993-06-16 1995-07-26 可释放地夹持地面钻机的切削装置的卡套
CN 95108607 Pending CN1121552A (zh) 1993-06-16 1995-07-26 驱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08609 Pending CN1121555A (zh) 1993-06-16 1995-07-26 将切削装置送入及送出一台地面钻机的工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08607 Pending CN1121552A (zh) 1993-06-16 1995-07-26 驱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155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4477A (zh) * 2014-11-01 2015-01-28 郑州神利达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适配器的钻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52A (zh) 1996-05-01
CN1121555A (zh) 1996-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22C (zh) 地面钻头的钻头部件
CN1060244C (zh) 弯曲钻进装置
CN1209858A (zh) 用于在管材中开窗口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中的装置
CN1816679A (zh) 具有可沿径向伸展的构件的井下工具
CN85108013A (zh) 套管或表层套管的打入器具和方法
CN1289780C (zh) 用于液压扩孔器的封隔器部件
CN212583691U (zh) 一种竖井掘进机
CN110067580A (zh) 一种风动式矿用巷道底板锚索安装装置
CN201738814U (zh) 内螺旋筒式组合岩石钻具
DE2910663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treiben einer bohrlochverrohrung
US4711310A (en) Rotary head
CN100458097C (zh) 冲击钻头、包括这种钻头的钻井系统和钻井方法
CN1121554A (zh) 可释放地夹持地面钻机的切削装置的卡套
CN2685530Y (zh) 扩孔钻头
CN217632420U (zh) 一种取心钻具
CN114482897B (zh) 用于打捞掉钻的装置和方法
CN215520780U (zh) 地质勘查用钻头
JPS6135356B2 (zh)
CN208236385U (zh) 可三次投球钻磨一体化刮壁器
RU2170804C2 (ru) Бур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сширяемой скважины
CN100347398C (zh) 钻井钻头组件和井管柱组件
CN2304748Y (zh) 高压射流井下扩孔器
CN1789652A (zh) 液压扩孔器及其中使用的部件
CN216665545U (zh) 井眼校直工具
CN220890084U (zh) 一种钻井提速工具的冲击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