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1591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1591A
CN112151591A CN202011062135.2A CN202011062135A CN112151591A CN 112151591 A CN112151591 A CN 112151591A CN 202011062135 A CN202011062135 A CN 202011062135A CN 112151591 A CN112151591 A CN 112151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ixels
display area
area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21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1591B (zh
Inventor
胡素利
马扬昭
夏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21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1591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08208.3A priority patent/CN116056528A/zh
Priority to CN202211211037.XA priority patent/CN115425061A/zh
Priority to CN202211208191.1A priority patent/CN1154407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1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1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1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1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的衬底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密度可以设置的较低,以满足光学元件的透光要求,无需为光学元件设置非显示区,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保证显示面板的整体一致性。此外,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以解决由于第三显示区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的突变导致的显示分屏问题。进一步的,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沿第一方向递增,在保证第二显示区各个区域的显示亮度一致性的情况下,有利于保证像素密度较低的区域中的显示像素的电流密度不会过高,避免过高的电流密度对显示像素的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屏占比越来越高,向着真正的“全面屏”不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保留前置摄像头和亮度传感器等光学元件的设置位置的同时,提升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设计中大多通过在显示屏正面挖孔或挖槽的方式避让光学元件,但挖孔和挖槽的区域无法用于显示,给显示面板的整体一致性造成了破坏,且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为避让光学元件而设置非显示区域导致显示面板的整体一致性被破坏以及屏占比降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为光学元件透光的显示区与相邻显示区出现明显分界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包括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周围的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周围的第三显示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均分布有多个显示像素。
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沿所述第一方向递增,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三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方向。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摄像模组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显示方向一侧,且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其中,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密度可以设置的较低,以满足光学元件的透光要求,使位于第一显示区背离显示方向一侧的光学元件可以利用通过第一显示区的光线进行正常工作,无需为光学元件设置非显示区,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保证显示面板的整体一致性。
此外,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以解决由于第三显示区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的突变导致的显示分屏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沿所述第一方向递增,在保证所述第二显示区各个区域的显示亮度一致性的情况下,有利于保证像素密度较低的区域中的显示像素的电流密度不会过高,避免过高的电流密度对显示像素的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显示分屏现象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虚线框K1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显示区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显示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现有设计为了设置前置摄像头等光学元件,通常通过在显示屏正面挖孔或挖槽的方式为光学元件留出透光区域TH,使得光学元件可以利用透过该透光区域TH的光线进行正常工作。但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些挖槽或挖孔区域无法用于显示,给显示面板的整体一致性造成了破坏,且由于挖槽或挖孔区域的存在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将显示面板的某一区域中的像素密度降低的方式实现为光学元件透光的目的。但经过实际的应用发现,在将某一区域的像素密度降低后,即使通过提高工作电流的方式提高该区域的亮度,使得该区域和正常显示区的亮度一致,仍然会导致该区域与正常显示区的交界处出现锯齿分界线的现象,即出现如图2所示的显示分屏的问题,图2为显示分屏现象的示意图。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出现如图2所示的显示分屏问题的原因在于两个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在交界处出现突变,从而导致了明显的分屏现象。
有鉴于此,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其中,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密度可以设置的较低,以满足光学元件的透光要求,使位于第一显示区背离显示方向一侧的光学元件可以利用通过第一显示区的光线进行正常工作,无需为光学元件设置非显示区,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保证显示面板的整体一致性,且为显示面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奠定基础。
此外,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且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沿所述第一方向递增,以解决由于第三显示区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的突变导致的显示分屏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沿所述第一方向递增,在保证所述第二显示区各个区域的显示亮度一致性的情况下,有利于保证像素密度较低的区域中的显示像素的电流密度不会过高,避免过高的电流密度对显示像素的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虚线框K1区域的放大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10,所述衬底10包括第一显示区11、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周围的第二显示区1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周围的第三显示区13。
所述第一显示区11、所述第二显示区1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13均分布有多个显示像素Pix。
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沿所述第一方向递增,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三显示区13指向所述第一显示区11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显示区13即为正常显示区,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密度通常较高,以满足用户对于正常显示区的良好显示效果的要求。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密度可以设置的较低,以增加相邻显示像素Pix之间的缝隙,从而增加光线透过率,降低光线衍射,满足摄像模组或亮度传感器等光学元件的正常工作需求。由于第一显示区11同时具备了显示和为光学元件透光的功能,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整体一致性,且由于无需为光学元件单独设置非显示区,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为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以解决由于第三显示区13到第一显示区11的像素密度的突变导致的显示分屏问题。
进一步的,由于第二显示区12中的像素密度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为了保证第二显示区12的显示亮度一致,且与所述第三显示区13的显示亮度一致,为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的显示像素Pix提供的工作电流沿所述第一方向递增,以使单个显示像素Pix的亮度沿第一方向提高,弥补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而导致的亮度损失。但是这样一来,如果第二显示区12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一致,则会导致显示像素Pix的电流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增,而过高的电流密度会导致显示像素Pix的寿命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沿所述第一方向递增,在保证所述第二显示区12各个区域的显示亮度一致性的情况下,有利于保证像素密度较低的区域中的显示像素Pix的电流密度不会过高,避免过高的电流密度对显示像素Pix的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11的至少部分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靠近所述第三显示区13的至少部分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与所述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可与所述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不同,即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可以设置为圆形、梯形、星形等形状,以进一步减弱对光线的衍射现象,有利于优化光学元件的工作效果,例如优化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而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与所述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也沿所述第一方向渐变,有利于进一步弱化由于像素密度、像素形状的改变而导致的显示分屏现象,从而保证第一显示区11、第二显示区12和第三显示区13的显示一致性和连贯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所述第二显示区12的放大示意图,所述第二显示区12包括N个显示子区域121,N大于或等于2。
所述N个显示子区域121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自与所述第三显示区13相邻的显示子区域121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区11相邻的显示子区域121从1到N依次编号。在图6中,显示子区域121的编号在该显示子区域121的下方标出。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显示区12划分为至少两个显示子区域,此时每个显示子区域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密度和开口率可以相同,只要使得第二显示区12满足在第一方向上像素密度递减,且开口率递增即可,即编号为1到N的显示子区域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密度递减,编号为1到N的显示子区域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递增。
每个显示子区域中的显示像素Pix相同(开口率和像素密度),使得同一显示子区域中的显示像素Pix可以批量制备,有利于简化第二显示区12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制备工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7,图7为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与所述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相等;
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中还分布有多个非发光像素Pix1,所述非发光像素Pix1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阶段处于非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地降低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的像素密度的可行方式,即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中通过设置多个非发光像素Pix1的方式降低该显示子区域121的像素密度,而其他正常用于发光的显示像素Pix可以与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在同一道工艺中制备,简化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的制备工艺,进而简化第二显示区12的制备工艺。
具体地,参考图8,图8示出了第二显示区1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衬底10与所述显示像素Pix之间的多个像素电路20,所述像素电路20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像素Pix工作。
所述非发光像素Pix1的阳极与所有所述像素电路20之间均绝缘。
所述像素电路20可以为7T1C像素电路20,也可以为2T1C像素电路20,本申请对所述像素电路20的具体种类并不做限定。直接与显示像素Pix连接的为像素电路20中的一个薄膜晶体管。图8中还示出了位于像素电路20与显示像素20、非发光像素21之间的绝缘层30以及贯穿绝缘层30的过孔31,过孔31中填充导电材料实现像素电路20与显示像素Pix的电连接。
从图8中可以看出,像素电路20与正常用于发光的显示像素Pix之间通过过孔31电连接,而像素电路20与非发光像素Pix1的阳极之间则无过孔,使得非发光像素Pix1的阳极与所有所述像素电路20均绝缘。从图8中不难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非发光像素Pix1的实现方案中,仅需对过孔31制备的工序进行改进即可,即在非发光像素Pix1所在位置不对绝缘层30进行打孔,无需对其他工序进行改进,有利于简化非发光像素Pix1的制备工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9,图9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大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
在本实施例中,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的像素密度即可略小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3的像素密度,此时需要提高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中单个显示像素Pix的亮度来使得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的亮度与第三显示区13的亮度相一致,而提高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中单个显示像素Pix的亮度的方式通常为提高为该区域中的显示像素Pix提供的电流大小,为了使得该区域中显示像素Pix的电流密度不会由于电流的提升而提升,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大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的方式,使得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的显示像素Pix的电流密度与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电流密度近似相等,避免较大的电流密度导致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121的显示像素Pix的寿命与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寿命出现较大差异。
类似的,编号为2、3……N的显示子区域121的像素密度逐渐降低,为了保持一致的亮度,为编号为2、3……N的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提供的电流逐渐增大,为了保持各个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相对一致的寿命或保持各个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在工作时的电流密度,避免过大的电流密度造成显示像素Pix的寿命异常衰减,编号为2、3……N的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逐渐增加。
可选的,对于编号为N的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可以等于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开口率。此时编号为N的显示子区域121的像素密度也可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的像素密度。这样编号为N的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可以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在同一工序中一同制备,有利于简化所述第二显示区12的制备工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图10和图11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编号为j的显示子区域121中包括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布的第一类像素Pix2和第二类像素Pix3;1≤j<N;所述第二方向包括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
所述第一类像素Pix2的像素形状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相同。
所述第二类像素Pix3的像素形状与所述第三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相同。
编号大于j的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均为所述第一类像素Pix2。
在本实施例中,编号为j的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包括两种像素形状的像素,分别为第一类像素Pix2和第二类像素Pix3,编号大于j的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均为所述第一类像素Pix2,而编号小于j的显示子区域121中的显示像素Pix均为所述第二类像素Pix3,即编号为j的显示子区域121作为显示像素Pix的像素形状的过渡区存在,有利于避免由于像素形状突变而可能造成的细微显示差别,优化第二显示区12的显示效果。在图10中,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在图11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图10和图11中,所述第一类像素Pix2与所述第一显示区13中的显示像素的形状相同,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参考图12,图12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第一类像素Pix2的像素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多边形,例如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从长方形向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形状过度的形状。
一般情况下,显示像素Pix的形状主要由显示像素Pix的阳极形状决定,即所述第一类像素Pix2的阳极形状为预设图形,所述预设图形包括圆形、三角形和菱形中的至少一种。圆形、三角形和菱形这些非长方形形状有利于降低相邻显示像素Pix之间的缝隙对于光线的衍射现象,有利于提升光学元件(例如摄像模组)的工作性能。
对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而言,为了更好地提升显示像素Pix之间的透光性能,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的阴极形状也为所述预设图形,且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相邻的显示像素Pix的阴极互不接触,留出缝隙供光线通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图13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与所述显示像素Pix之间的多个像素电路20,所述像素电路20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像素Pix工作。
所述多个像素电路20分布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13中,分布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的部分所述像素电路20用于驱动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工作。
在图13中为了显示清楚,仅示出了所述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的剖面示意图,此外,图13还示出了位于像素电路20与显示像素Pix之间的绝缘层30,以及贯穿绝缘层30的过孔31。
在本实施例中,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显示像素Pix工作的像素电路20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中,即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并不设置像素电路20等结构,以提升第一显示区11的透光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图14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与所述显示像素Pix之间的多个像素电路20,所述像素电路20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像素Pix工作。
所述多个像素电路20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所述第二显示区1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13中。
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像素电路20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至少两个显示像素Pix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像素电路20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至少两个显示像素Pix电连接,即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一个像素电路20用于驱动至少两个显示像素Pix,以减少第一显示区11中的像素电路20的数量,从而提升第一显示区11的透光率,改善光学元件的工作环境。
类似的,在图14中为了显示清楚,仅示出了所述第一显示区11的剖面示意图,此外,在图14中,还示出了位于像素电路20与显示像素Pix之间的绝缘层30,以及贯穿绝缘层30的过孔31。
可选的,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中的像素电路20与发同种颜色光的至少两个所述显示像素Pix电连接。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5所示,图15为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外观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100包括光学元件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但不限于摄像模组和亮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其中,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密度可以设置的较低,以满足光学元件的透光要求,使位于第一显示区背离显示方向一侧的光学元件可以利用通过第一显示区的光线进行正常工作,无需为光学元件设置非显示区,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保证显示面板的整体一致性。
此外,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以解决由于第三显示区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的突变导致的显示分屏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沿所述第一方向递增,在保证所述第二显示区各个区域的显示亮度一致性的情况下,有利于保证像素密度较低的区域中的显示像素的电流密度不会过高,避免过高的电流密度对显示像素的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包括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周围的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周围的第三显示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均分布有多个显示像素;
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方向递减,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沿所述第一方向递增,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三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显示像素的像素形状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显示区中靠近所述第三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显示像素的像素形状与所述第三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N个显示子区域,N大于或等于2;
所述N个显示子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自与所述第三显示区相邻的显示子区域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的显示子区域从1到N依次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与所述第三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相等;
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中还分布有多个非发光像素,所述非发光像素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阶段处于非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显示像素之间的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像素工作;
所述非发光像素的阳极与所有所述像素电路之间均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编号为1的显示子区域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大于所述第三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编号为N的显示子区域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开口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编号为j的显示子区域中包括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布的第一类像素和第二类像素;1≤j<N;所述第二方向包括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
所述第一类像素的像素形状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形状相同;
所述第二类像素的像素形状与所述第三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形状相同;
编号大于j的显示子区域中的显示像素均为所述第一类像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像素的阳极形状为预设图形;
所述预设图形包括圆形、三角形和菱形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显示像素之间的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像素工作;
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布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中,分布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部分所述像素电路用于驱动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显示像素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显示像素之间的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像素工作;
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中;
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至少两个显示像素电连接。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显示方向一侧,且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
CN202011062135.2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51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2135.2A CN112151591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08208.3A CN116056528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11037.XA CN115425061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08191.1A CN115440785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2135.2A CN112151591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8208.3A Division CN116056528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08191.1A Division CN115440785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11037.XA Division CN115425061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1591A true CN112151591A (zh) 2020-12-29
CN112151591B CN112151591B (zh) 2022-10-25

Family

ID=7395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2135.2A Active CN112151591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08191.1A Pending CN115440785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11037.XA Pending CN115425061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08208.3A Pending CN116056528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8191.1A Pending CN115440785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11037.XA Pending CN115425061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1208208.3A Pending CN116056528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215159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9722A (zh) * 2021-05-31 2021-08-24 福州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328053A (zh) * 2021-05-20 2021-08-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794791A (zh) * 2021-09-15 2021-12-1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913820A (zh) * 2022-05-11 2022-08-16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分区设计方法
WO2023133741A1 (zh) * 2022-01-12 2023-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0888A (zh) * 2018-04-02 2018-09-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显示装置
CN109148537A (zh) * 2018-08-24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9755282A (zh) * 2019-01-15 2019-05-1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79836A (zh) * 2019-07-19 2019-10-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04289A (zh) * 2019-08-27 2019-11-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49074A (zh) * 2019-09-25 2020-01-0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67694A (zh) * 2018-12-28 2020-0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83384A (zh) * 2019-10-12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129515U (zh) * 2019-08-30 2020-03-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28692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0888A (zh) * 2018-04-02 2018-09-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显示装置
CN109148537A (zh) * 2018-08-24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0767694A (zh) * 2018-12-28 2020-0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55282A (zh) * 2019-01-15 2019-05-1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79836A (zh) * 2019-07-19 2019-10-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04289A (zh) * 2019-08-27 2019-11-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129515U (zh) * 2019-08-30 2020-03-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49074A (zh) * 2019-09-25 2020-01-0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83384A (zh) * 2019-10-12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28692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8053A (zh) * 2021-05-20 2021-08-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299722A (zh) * 2021-05-31 2021-08-24 福州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794791A (zh) * 2021-09-15 2021-12-1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3133741A1 (zh) * 2022-01-12 2023-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913820A (zh) * 2022-05-11 2022-08-16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分区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1591B (zh) 2022-10-25
CN115440785A (zh) 2022-12-06
CN116056528A (zh) 2023-05-02
CN115425061A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159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625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45634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54019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1218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33522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86465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9993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8049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27287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01516A1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838115A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17648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6054713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33406B (zh) 一种显示面板母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08822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511713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79763B (zh) 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
CN114464660A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US2024017999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24141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2334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877622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2024011473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415961B (zh) 像素排列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