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1590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1590A
CN112151590A CN202011052012.0A CN202011052012A CN112151590A CN 112151590 A CN112151590 A CN 112151590A CN 202011052012 A CN202011052012 A CN 202011052012A CN 112151590 A CN112151590 A CN 112151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light
display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20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1590B (zh
Inventor
楼均辉
葛林
吴勇
谢正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20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1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1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1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1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1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划分为第一透光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呈现行和/或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有效发光区和周边区,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的周边区设置为透光。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同一行和/或列中,至少两个子像素的形心至各自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不同。上述结构的显示面板可以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消除或者缓解衍射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子显示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对电子显示产品的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的电子显示产品中通常会设置摄像装置,以具有更多的辅助功能。在此需求下,屏下摄像头技术因使得屏幕显示具有高占比而脱颖而出。但是,对于采用当前屏下摄像头技术的电子产品,在摄像区域,在设计为具备显示功能的情况下会导致摄像不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划分为第一透光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呈现行和/或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有效发光区和周边区,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的周边区设置为透光。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同一行和/或列中,至少两个子像素的形心至各自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不同。
在该第一方面中,通过将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相对于该子像素的形心偏移,从而使得同一行和/或列的子像素中的有效显示区不全部位于一行和/或列中,在不影响子像素排布的情况下,避免因有效显示区全部呈行和/或列排布而导致的衍射现象,从而提高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透过的环境光线的质量。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出射多种颜色光,相邻且出射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组成像素单元。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出射同种颜色光的子像素的形心至各自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相同。
如此,使得子像素中的有效发光区发生偏移的方案,不会使得出射相同颜色光的子像素进一步聚集,可以防止因出射相同颜色光的子像素聚集造成的偏色。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像素单元中,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重合,且至少一个其它子像素的形心至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的数值大于零,即,且至少一个其它所述子像素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像素单元中,每个子像素的形心至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的数值大于零,即,每个所述子像素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
在该方案中,可以最大化破坏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有效发光区的行和/或列的规律排布,进一步避免或者消除衍射现象。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自身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的子像素(具有偏移矢量的数值大于零)中,有效发光区相对于该子像素的中心向同一像素单元中的其它子像素偏移。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子像素,以及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像素单元中,任一子像素的形心至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的方向指向另两个子像素的形心的连线的中心。例如,该三个子像素可以排布为一行或列,也可以排布为“品”字形(或称为三角形)。
在该方案中,既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因出射相同颜色光的子像素聚集造成偏色的情况下,同时最大化破坏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有效发光区的行和/或列的规律排布,进一步避免或者消除衍射现象。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有效发光区的尺寸小于和位于第二子显示区的有效发光区的尺寸。
在该方案中,可以增加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透光率。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像素界定层包括像素界定结构和由像素界定结构限定的多个开口,开口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有效发光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例如,该开口与有效发光区可以一一对应。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显示区,像素界定结构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周边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位于开口中,发光器件包括层叠的阳极、发光功能层和阴极。
例如,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阳极为反射电极,阴极为透明电极。
例如,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阳极为透明电极,阴极为反射电极。
例如,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阳极和阴极都为透明电极,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阳极的背离阴极一侧的反射层,反射层的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部分设置有对应于周边区的开口。
例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像素单元中,不同子像素中的发光器件出射不同颜色光;或者,在每个像素单元中,所有子像素的发光器件出射相同颜色光,子像素还包括与发光器件对应的滤色器,不同子像素中的滤色器出射不同颜色光。
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图像拍摄器件和第一方面中的显示面板,图像拍摄器件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且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重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区域A的放大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一个像素单元30的放大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一个像素单元30的放大图;
图8为图3所示的子像素沿M-N的截面图;
图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子像素的截面图;以及
图1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显示面板中,在摄像头所对应的摄像区域(例如为本公开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透光子显示区),需要保证良好的透光条件,从而保证摄像品质。显示面板的摄像区域可以设置像素以实现全屏显示,然而,像素的发光部分(例如下述实施例中的有效发光区)会遮挡外界环境光线,如果各子像素排布过于规律(例如呈现行和/或列排布),环境光在投射摄像区域时,会产生衍射现象,严重干扰摄像头的拍摄效果,降低摄像的品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划分为第一透光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呈现行和/或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有效发光区和周边区,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的周边区设置为透光。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同一行和/或列中,至少两个子像素的形心至各自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不同。在该显示面板中,通过将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相对于该子像素的形心偏移,从而使得同一行和/或列的子像素中的有效显示区不全部位于一行和/或列中,在不影响子像素排布的情况下,避免因有效显示区全部呈行和/或列排布而导致的衍射现象,从而提高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透过的环境光线的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在该些附图中,以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例如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为基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对显示面板中各个结构的位置进行说明。在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和Y轴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平行,Z轴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垂直。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显示区10划分为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和第二子显示区12,显示区10包括呈多个子像素100,子像素100排列成多个列(例如线L1所在的列),每个子像素100包括有效发光区101和周边区102,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中的周边区102设置为透光。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中,在线L1所在列中,子像素100c的形心至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101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的数值为零,即有效发光区101在子像素100c中未出现偏移;子像素100b的形心至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101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的数值(参见图3中的线段OP的长度)大于零,即子像素100b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101的形心不重合,有效发光区101在子像素100b中出现偏移。如此,参见图2,虽然在线L1所在的列中,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的形心都位于线L1上从而仍排布在同一列中,但是子像素100b的有效发光区101的形心相对于线L1偏移,而子像素100c的有效发光区101的形心仍位于线L1上,即,子像素100b的有效发光区101和子像素100c中的有效发光区101已不再排布在同一列中。如此,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中,在不破坏子像素100的列排布的情况下,有效发光区101的列排布规律改变,从而避免或者缓解因有效发光区101完全呈现列排布而导致的衍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偏移矢量为“矢量”,其包括方向和数值(长度大小),对于同一显示面板而言,子像素的排布已经确定,因此所有子像素中的偏移矢量的方向也是以同一坐标系为参考的。该坐标系可以随意设置,例如,该坐标系为图2所示的X-Y平面坐标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子像素”的边界是虚设的,在对显示面板进行像素排布的规划时,即便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的有效发光区发生了偏移,也按照第二子显示区的子像素的排布规律界定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的子像素的边界。例如,在实际工艺中,可以第二子显示区的子像素的形心按阵列模拟扩展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将按照第二子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方式而扩展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子像素的形心作为参考点(或者基准点),然后比对按照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设置的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子像素,从而推断出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有效显示区的形心和其所在的子像素的形心是否按一定的矢量发生了偏移,且确定该偏移矢量。
需要说明的是,周边区102设置为透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实施例(例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为简化技术方案的表述,对于子像素的形心至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可以直接表述为“子像素的偏移矢量”或者“子像素存在偏移矢量”;另外,在偏移矢量的数值大于零的情况下,该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发生偏移,该子像素的形心与其中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在偏移矢量为零的情况下,该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没有偏移,该子像素的形心与其中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重合。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出射多种颜色光,相邻且出射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组成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区别于子像素,像素单元能够可以作为独立的显示单元,其包括多个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从而实现彩色显示。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的数量以及子像素发出颜色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需求来确定,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对于具有三基色显示功能的显示面板而言,相邻的红、绿、蓝三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单元。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出射同种颜色光的子像素的形心至各自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相同。如此,可以防止出射相同颜色光的子像素聚集造成偏色。
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3所示,子像素100a、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分为出射蓝色光、红色光和绿色光的蓝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100a、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构成一个像素单元30。参见图2,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中,所有的红色子像素100b的有效发光区101都发生偏移且其中的偏移矢量都是相同的(例如图2中的都为向右上方偏移),而蓝色子像素100a和绿色子像素100c的有效发光区101都没有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子像素中的有效发光区的平面形状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子像素中的有效发光区的平面形状可以与子像素的平面形状相似。示例性的,参见图2,子像素和有效发光区的平面形状都为矩形。如此,可以最大化增加子像素的开口率,提高显示效果。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可以将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设置为圆形或者近似圆形(例如通过多边形设计以使得整体形状趋向于圆形等),如此,在环境光透过时,可以降低对环境光的干扰(例如减弱或消除衍射、干涉等现象),减少干扰光线的产生,提高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透光效果。示例性的,参见图4,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子像素100的有效发光区101的平面形状为圆形。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还可以为其它的三角形、菱形、多边形等,在此不做赘述。
下面,以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的形状为如图4所示的圆形为例,对本公开下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像素单元中,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重合,且至少一个其它子像素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即,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像素单元中,一部分子像素中的有效发光区不产生偏移,其它的子像素中的有效发光区产生偏移。
示例性的,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的每个像素单元30中,子像素100c的有效发光区101不产生偏移,子像素100a和子像素100b的有效发光区101都产生了偏移。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像素单元中,每个子像素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即,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像素单元中,所有子像素中的有效发光区都产生了偏移。如此,可以最大化破坏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有效发光区的行和/或列的规律排布,进一步避免或者消除衍射现象。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的每个像素单元30中,子像素100a、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的有效发光区101都产生了偏移。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自身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的子像素中,有效发光区相对于该子像素的形心向同一像素单元中的其它子像素偏移。
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4所示,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的每个像素单元30中,子像素100b的有效发光区101向右上方偏移,从而靠近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30中的子像素100a和子像素100c。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的每个像素单元30中,子像素100b的有效发光区101向右上方偏移从而靠近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30中的子像素100a和子像素100c,子像素100a的有效发光区101向左下方偏移从而靠近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30中的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的每个像素单元30中,子像素100b的有效发光区101向右上方偏移从而靠近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30中的子像素100a和子像素100c,子像素100a的有效发光区101向左方偏移从而靠近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30中的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子像素100c的有效发光区101向右下方偏移从而靠近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30中的子像素100a和子像素100b。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子像素,以及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像素单元中,任一子像素的形心至其包括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的方向指向另两个子像素的形心的连线的中心。例如,该三个子像素可以排布为一行或列,也可以排布为“品”字形(或称为三角形)。如此,既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因出射相同颜色光的子像素聚集造成偏色的情况下,同时最大化破坏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有效发光区的行和/或列的规律排布,进一步避免或者消除衍射现象。
示例性的,如图6和图7所示,子像素100a、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排布为“品”字形(或称为三角形),子像素100a、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的形心分别为O1、O2和O3,子像素100b中的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为P,子像素100a和子像素100c的形心的连接线(O1至O3的连线)的中心为Q,在子像素100b中,O2至P的延伸线经过Q,即,子像素100b中的偏移矢量的方向指向Q。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有效发光区的尺寸小于和位于第二子显示区的有效发光区的尺寸。示例性的,如图2、图4-6所示,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的有效发光区101的尺寸小于和位于第二子显示区(未通过标识示出,图中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之外的区域)的有效发光区101的尺寸。如此,可以增加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的透光率。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的子像素的开口率为第二子显示区的子像素的开口率的5%~80%,例如进一步为15%、25%、35%、45%、55%、65%、75%等。开口率为有效显示区的面积和所在子像素的面积的比值。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像素界定层包括像素界定结构和由像素界定结构限定的多个开口,开口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有效发光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例如,该开口与有效发光区可以一一对应。例如,显示面板包括位于该开口中的发光器件。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在显示区,周边区102对应于像素界定层包括的像素界定结构110,即,像素界定结构110在显示面板所在面(或者下述实施例中的基底200)上的正投影与周边区102在显示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重合;有效发光区101对应于像素界定层包括的开口111,即,开口111在显示面板所在面(或者下述实施例中的基底200)上的正投影与有效发光区101在显示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重合。发光器件120位于开口111中。发光器件120包括层叠的阳极121、发光功能层122和阴极123。发光功能层122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例如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空穴阻挡层、电子阻挡层等。例如,多个发光器件的阴极可以共用以形成公共电极。
例如,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阳极为反射电极,阴极为透明电极。在该示例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为顶发射模型,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8。
例如,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阳极为透明电极,阴极为反射电极。在该示例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为底发射模型。
例如,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阳极和阴极都为透明电极,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阳极的背离阴极一侧的反射层,反射层的位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部分设置有对应于周边区的开口。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反射层130位于阳极121的背离阴极123的一侧,在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反射层130对应于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设置,在周边区,可以镂空(例如刻蚀)反射层130以形成开口,从而使得环境光可以从周边区透过反射层130。在该示例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为顶发射模型。
例如,发光器件的阳极为反射电极。例如,该反射电极可以为单层的非透明电极层,或者可以为多个电极材料构成的叠层。该叠层可以包括透明电极层和非透明电极层。例如,透明电极层的材料可以为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铟镓(IGO)、氧化镓锌(GZO)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氧化铝锌(AZO)和碳纳米管等;非透明电极层的材料可以为铬、银、锂、镁、钙、锶、铝、铟、铜、金等金属或其合金。
例如,发光器件的阴极的材料可以为铬、银、锂、镁、钙、锶、铝、铟、铜、金等金属或其合金,根据不同的材料,通过减小阴极的厚度可以直至透明。
例如,发光器件的阳极为透明电极,阴极为反射电极。例如,透明电极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铟镓(IGO)、氧化镓锌(GZO)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氧化铝锌(AZO)和碳纳米管;反射电极的材料可以为铬、银、锂、镁、钙、锶、铝、铟、铜、金等金属或其合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阴极为透明电极的情况下,该透明实际为“半透明”,例如该“半透明”的透光率可以为25%~75%。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半透明”状态下的阴极的透光率可以不限于上述数值,只要可以透光并且满足实际工艺中所需求的透光率即可。
例如,像素界定层可以为聚酰亚胺等透明材料,以使得环境光可以透过第一透光子显示区。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像素界定层、发光器件等位于该阵列基板上。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基底200和驱动电路层,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在每个子像素中,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图8中的TFT)、电容等,例如形成为2T1C(即2个晶体管(T)和1个电容(C))、3T1C或者7T1C等多种形式。像素驱动电路与发光器件连接,以控制发光器件120的开关状态以及发光亮度。例如,基底200和驱动电路层之间可以形成缓冲层300,缓冲层300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氧氮化硅等膜层,该类的膜层致密性高,以避免基底200中的有害离子侵入TFT或者发光器件中。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发光器件出射光的颜色不做限制,例如其可以设置为出射白光,或者可以设置为出射红、绿、蓝或黄等其它颜色光。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像素单元中,不同子像素中的发光器件出射不同颜色光。示例性的,重新参见图6,子像素100a、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的发光器件分别设置为出射蓝色光、红色光和绿色光,如此,蓝色子像素100a、红色子像素100b和绿色子像素100c可以构成三基色像素单元。如此,不需要其它彩色发光结构(例如下述的滤色器)的辅助,每个像素单元即可以实现彩色显示。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像素单元中,所有子像素的发光器件出射相同颜色光,子像素还包括与发光器件对应的滤色器,不同子像素中的滤色器出射不同颜色光。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发光器件120设置为出射白光,在每个子像素中,发光器件120的出光侧设置有滤色器140。针对不同的子像素,滤色器140设置为具有不同颜色。例如,滤色器140可以分别设置为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从而使得子像素100a、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的发光器件出射的白光经过对应的滤色器140后分别变为蓝色光、红色光和绿色光,如此,子像素100a、子像素100b和子像素100c借助与其对应的不同颜色的滤色器可以构成三基色像素单元,从而使得该像素单元实现彩色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光器件设置为发出彩色光线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滤色器。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发光器件的背离阵列基板一侧的封装层,封装层覆盖显示器件以至少对显示器件进行保护。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封装层400覆盖发光器件120,防止外界水、氧等侵入显示阵列层的内部。
例如,封装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至少两层的复合结构。例如,封装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高分子树脂等绝缘材料。例如,封装层可以包括依次设置在发光器件上的第一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例如,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无机材料,例如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等,无机材料的致密性高,可以防止水、氧等的侵入;例如,有机封装层的材料可以为含有干燥剂的高分子材料或可阻挡水汽的高分子材料等,例如高分子树脂等以对显示基板的表面进行平坦化处理,并且可以缓解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的应力,还可以包括干燥剂等吸水性材料以吸收侵入内部的水、氧等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面板为顶发射模式的情况下,滤色器可以直接形成在封装层上,具体可以参见图9。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图像拍摄器件和前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图像拍摄器件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且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重叠。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图像拍摄器件例如摄像头2位于显示面板1的背侧(与显示侧相背离的一侧),而且摄像头2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至少部分重叠。
例如该摄像头(图像拍摄器件)可以通过双面胶等方式固定在显示面板的背侧。摄像头2与显示面板的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的方向上彼此重叠,以接收经显示面板1的第一透光子显示区11入射的环境光,对该环境光进行感应以成像。例如该摄像头2包括图像传感器(制备为IC芯片),该图像传感器可以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型或电荷耦合器件(CCD)型等,例如包括排列为阵列的成像子像素阵列。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摄像头2的类型以及结构不作限制。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可以包括触控结构,以具有触控功能。例如,该触控结构可以为触控面板或者触控层,触控面板可以通过贴合的方式设置在显示面板上,例如设置为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触控层可以直接在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制备,以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还可以设置分光元件(例如分光光栅等),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具有三维显示功能。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为表示清楚,并没有叙述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全部结构。为实现显示面板的必要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设置其他结构,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划分为第一透光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
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呈现行和/或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有效发光区和周边区,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的所述周边区设置为透光,以及
在所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同一所述行和/或列中,至少两个所述子像素的形心至各自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子像素出射多种颜色光,相邻且出射不同颜色光的所述子像素组成像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在所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中,出射同种颜色光的所述子像素的形心至各自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在所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重合,且至少一个其它所述子像素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在所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每个所述子像素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在自身的形心与其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不重合的所述子像素中,所述有效发光区相对于该子像素的形心向同一所述像素单元中的其它子像素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三个所述子像素,以及
在所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任一所述子像素的形心至其包括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形心的偏移矢量的方向指向另两个所述子像素的形心的连线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尺寸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所述有效发光区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包括像素界定结构和由所述像素界定结构限定的多个开口;
其中,所述开口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所述有效发光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示的显示面板和图像拍摄器件,所述图像拍摄器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且与所述第一透光子显示区重叠。
CN202011052012.0A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51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2012.0A CN112151590B (zh)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2012.0A CN112151590B (zh)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1590A true CN112151590A (zh) 2020-12-29
CN112151590B CN112151590B (zh) 2022-11-01

Family

ID=73894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2012.0A Active CN112151590B (zh)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159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4648A (zh) * 2021-09-02 2021-12-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222929B2 (en) * 2020-12-25 2022-01-11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115459A1 (en) * 2020-10-09 2022-04-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4000792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3384A (zh) * 2019-10-12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120138U (zh) * 2019-08-30 2020-02-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20138U (zh) * 2019-08-30 2020-02-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83384A (zh) * 2019-10-12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15459A1 (en) * 2020-10-09 2022-04-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778882B2 (en) * 2020-10-09 2023-10-0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222929B2 (en) * 2020-12-25 2022-01-11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744648A (zh) * 2021-09-02 2021-12-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00792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1590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068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15159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297648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737325B2 (en)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a data line including electrically-connected sub-data lines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943986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351243A1 (en) Display devices, display panels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thereof
US1196887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64596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82048B (zh)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US2022008511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88274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03837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5229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9315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86385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094910B2 (en) Pixel display component, screen display component, display screen, and terminal
CN11510156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516727U (zh) 透明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US2023010054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141836A1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084469A (ko)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N115039062B (zh) 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24013822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527505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10072360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