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2253A -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42253A CN112142253A CN201911174975.5A CN201911174975A CN112142253A CN 112142253 A CN112142253 A CN 112142253A CN 201911174975 A CN201911174975 A CN 201911174975A CN 112142253 A CN112142253 A CN 1121422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stage
- water
- sludge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6—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two or more ste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原水进入厌氧池,与二级好氧池回流的一部分回流液混合进行反应;B、经过厌氧池反应的含泥混合液进入一级缺氧池,与二级好氧池回流的另一部分回流液混合进行反应;C、一级缺氧池含泥混合液进入一级好氧池,维持溶解氧0.5‑1.0mg/L,进行反应;D、一级好氧池泥水混合液进入二级缺氧池进行反应;E、二级缺氧池泥水混合液进入二级好氧池进行反应;F、在二级好氧池末端设置沉淀池,二级好氧池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从沉淀池底部回流至二级好氧池,上清液经过沉淀池上部的过滤填料层排出,泥水混合液由二级好氧池回流至前端厌氧池和一级缺氧池。还提供了污水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普遍应用,一般要求排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B标准。现有的水处理工艺主要有A2O、AO在要求一级A排放标准时,总氮达标率低,需要连续投加碳源保证出水总氮稳定达标。现有多级AO工艺,为了做到每段缺氧区反硝化有足够的碳源,在各段缺氧区直接进原水,但每级分配水量的比例应与进水浓度的变化和系统运行的状态而改变,实际操控难度大,末端缺氧区进水对出水指标影响较大,因此,还需进一步地研究出合适的处理方法。
为此,对传统的A2O、AO结合MBR进行改进,如A2O+MBR工艺,其虽对控制设备出水SS指标,提高设备处理效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其系统复杂,设备投资大;膜堵问题突出,频繁的膜清洗导致运维成本成倍增加;MBR膜寿命短,寿命后期膜丝断裂、破皮产生难以保证出水SS指标,而更换新膜额外增加投资。
此外,受限于一体化设备高度低、处理量小的条件,现有沉淀池占地面积大,沉淀效果差,沉淀池底部角落容易积泥产生浮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使其减少对外加碳源的依赖。
本发明还开发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应用于上述污水处理方法,使其能够方便实施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原水进入厌氧池,与二级好氧池回流的一部分回流液混合,在厌氧环境下进行释磷反应,回流液中的一部分硝酸亚、亚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
B、经过厌氧池反应的含泥混合液进入一级缺氧池,与二级好氧池回流的另一部分回流液混合,进行回流液的反硝化反应;
C、一级缺氧池含泥混合液进入一级好氧池,维持溶解氧0.5-1.0mg/L的微氧状态,进行硝化反应,水中部分氨氮转换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D、一级好氧池泥水混合液进入二级缺氧池,泥水混合液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利用水中残留COD进行反硝化反应;
E、二级缺氧池泥水混合液进入二级好氧池,进行剩余COD降解及硝化反应;
F、在二级好氧池末端设置沉淀池,二级好氧池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活性污泥和生物絮体快速沉淀,在沉淀池中下部浓缩,浓缩污泥从沉淀池底部回流至二级好氧池,上清液经过沉淀池上部的过滤填料层排出,泥水混合液由二级好氧池回流至前端厌氧池和一级缺氧池。
上述步骤C中,一级好氧池保持微氧环境,能限制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有氧代谢速率,减少COD被有氧代谢消耗比例,水中的部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直接利用水中COD完成反硝化。回流混合液携带溶解氧进入一级缺氧池后,能够维持0.1-0.3mg/L的溶解氧,一级缺氧池的泥水混合液进入一级好氧池后只需要少量的曝气,即可维持溶解氧0.5-1.0mg/L左右的微氧状态。
上述步骤F中,由于前部方法的处理,水中COD基本被代谢消解,二级好氧池有机负荷值很低,形成以硝化菌群为主的微生物群,强化硝化反应。本发明,上述步骤F中,二级好氧池维持高溶解氧,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能够充分完成硝化反应。
更好地,从二级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总量为处理水量的150-200%;从二级好氧池回流进入厌氧池的混合液占总混合液回流量的调节比例为40-80%,回流进入一级缺氧池的混合液占混合液回流总量的调节比例为20-60%。
更好地,上述二级好氧池维持溶解氧2.0-4.0mg/L,这样能够更彻底地进行硝化反应。
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沉淀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分别通过一级缺氧区进气阀、一级好氧区进气阀、二级缺氧区进气阀、二级好氧区进气阀控制通过供气机构往各区底部的供气量,进水管通过管道给厌氧池供水,并由厌氧区进水控制阀控制进水量;二级好氧池底部通过混合液回流机构分别给厌氧池、二级缺氧池回流混合液,并由厌氧区回流控制阀、一级缺氧区回流控制阀分别控制回流量;所述沉淀池置于二级好氧池中,沉淀池分进水导流区和沉淀分离区,所述沉淀分离区自下而上分浓缩区、缓冲区、清水区,所述清水区中设置集水槽,集水槽通过出水管出水,并由出水控制阀控制开闭,缓冲区上部设置填料过滤层,所述浓缩区底部设排泥口,沉淀池底部与二级好氧池底部相通。
更好的,所述填料过滤层的填料采用聚氨酯海绵填料或纤维束滤料,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外形尺寸10-30mm;所述纤维束滤料由纤维束和中间塑料球组成,纤维束长度10-30mm,塑料球直径4-8mm。
更好地,所述排泥口下部设置反射板。
更好地,所述沉淀池进水导流区与沉淀分离区之间用隔板分开,水流从进水导流区上部进入,从下部绕过所述隔板,均匀分布进入所述缓冲区,通过反射板阻隔曝气产生的气泡进入所述沉淀池,避免对沉淀过程造成扰动。
更好地,所述填料过滤层设有下承托板和上筛板,过滤填料层被下承托板和上筛板固定在沉淀池的上部清水区,上筛板设有检修口,方便过滤填料的投加和检修。
更好地,所述下承托板和上筛板具有网格孔,所述网格孔尺寸为所述过滤填料尺寸的1/3-1/2。
更好地,所述填料过滤层下部设有冲洗曝气管,所述冲洗曝气管采用穿孔管,冲洗曝气管进气端设有控制阀门。
更好地,所述填料过滤层上部设有冲洗排污管,所述冲洗排污管紧贴填料过滤层上筛板,所述冲洗排污管采用穿孔管,穿孔垂直向下。
更具体地,所述沉淀池单独制造后置于二级好氧池中,或沉淀池与二级好氧池一体建造。
由于上述沉淀池置于二级好氧池中,二级好氧池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接触沉淀池完成泥水分离及过滤,清水排放,沉淀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泥口靠重力自流进入二级好氧池,实现了生化反应与泥水分离同步进行。污泥回流仅依靠重力自然回流进入生化区,无需单独的污泥回流系统,能够维持二级好氧池有较高的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化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和低温适应性。
更好地,原水和回流液进入厌氧池从铺设在厌氧池底部的穿孔管进入,进水均匀地分布于厌氧池,利用进水水力动力进行混合。
在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中安装生物填料,填料填充容积比例0.2-0.8。所述生物接触填料分悬挂式填料和悬浮式填料。
悬挂式生物填料和悬浮式生物填料可单独采用一种类型,也可组合使用两种类型。两种类型填料组合使用时,厌氧池、缺氧池、二级好氧池采用悬挂式填料,一级好好氧池采用悬浮式生物填料。单一使用悬挂式生物填料时,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均可安装。单一使用悬浮式生物填料时,仅在一级好氧池采用。
更好地,悬浮式填料采用聚氨酯海绵填料或塑料颗粒填料,聚氨酯海绵填料,外形为正方体,边长10-30mm。塑料颗粒填料为多孔柱状填料,直径10-25mm,厚度5-10mm。厌氧、缺氧池悬挂式生物填料采用螺旋生物绳填料,采用高强度丙纶丝混编,填料束直径60mm,比表面积40-50m2/m,安装间距60-150mm。好氧池悬挂式生物填料采用维纶醛化纤维和丙纶混纺改性填料,填料束直径60mm,比表面积7000-8000m2/m3,安装间距60-150mm。
更好地,各池联通过水孔采用上进下出的错流方式。
更好地,好氧池采用悬浮式生物填料时,进水、出水过流孔均设置网格挡板,用来截留悬浮生物填料。
更好地,所述沉淀池出水采用缓释药片消毒或采用紫外线消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从二级好氧池将泥水回流液回流至厌氧池和一级缺氧池、保持一级好氧池维持微氧状态,抑制一级好氧池中好氧碳氧化反应对水中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合理调配,充分用于两级缺氧池的反硝化反应,最大程度减少对外加碳源的依赖。
2)本发明通过各分区缺氧、微氧、好氧状态的优化搭配,降低了对曝气量的需求,具有节能特点。
3)本发明采用的沉淀池将传统工艺的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简化为一路混合液回流,减少了污泥回流装置的配置,降低了投资。
4)本发明采用的沉淀池同时具有沉淀和过滤双重作用,不产生浮泥问题,保证出水SS更低,更稳定。
5)由于沉淀池置于二级好氧池内,大大节省了设备容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厌氧池,2、一级缺氧池,3、一级好氧池,4、二级缺氧池,5、二级好氧池,6、沉淀池,61、反射板,62、隔板,63、冲洗曝气管,64、冲洗排污管,65、下承托板,66、上筛板,67、集水槽,68、导流区,69、过滤填料层,7、气泵,71、一级缺氧区进气阀,72、一级好氧区进气阀,73、二级缺氧区进气阀,74、二级好氧区进气阀,75、冲洗排污管气提供气阀,76、曝气冲洗管供气阀,77、穿孔曝气管,78、微孔曝气器,8、混合液回流装置,81、厌氧区回流控制阀,82、一级缺氧区回流控制阀,9、悬挂式填料,10、悬浮式填料,11、进水管,111、厌氧区进水控制阀,12、出水管,121、出水控制阀,13、碳源加药系统,14、除磷剂加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池1、一级缺氧池2、一级好氧池3、二级缺氧池4、二级好氧池5、沉淀池6,一级缺氧池2、一级好氧池3、二级缺氧池4、二级好氧池5、沉淀池6分别通过一级缺氧区进气阀71、一级好氧区进气阀72、二级缺氧区进气阀73、二级好氧区进气阀74控制通过气泵7往各区的底部供气,进水管11通过管道给厌氧池1供水,并由厌氧区进水控制阀111控制进水量;二级好氧池5底部通过混合液回流装置8和管道分别给厌氧池1、二级缺氧池4供应混合液,并由厌氧区回流控制阀81、一级缺氧区回流控制阀82分别控制回流量。
所述沉淀池6置于二级好氧池5中,沉淀池6分进水导流区68和沉淀分离区,所述沉淀分离区自下而上分浓缩区、缓冲区、清水区,清水区中设置集水槽67,集水槽67通过出水管12出水,并由出水控制阀121控制开闭,所述缓冲区上部设置填料过滤层69,所述浓缩区底部设排泥口,沉淀池6底部与二级好氧池5底部相通,所述排泥口下部设置反射板61。
所述进水导流区68与沉淀分离区之间用隔板62分开,水流从进水导流区68上部进入,从下部绕过所述隔板62,均匀分布进入所述缓冲区。反射板的作用是阻隔曝气产生的气泡进入所述沉淀池,避免对沉淀过程造成扰动。
所述填料过滤层设有下承托板65和上筛板66,过滤填料层69被下承托板65和上筛板66固定在沉淀池6的上部清水区,上筛板66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尺寸为700mm,方便过滤填料的投加和检修。
所述下承托板65和上筛板66具有网格孔,所述网格孔尺寸为所述过滤填料尺寸的1/3-1/2。
所述填料过滤层69采用的填料为聚氨酯海绵填料或纤维束滤料,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外形正方形,边长10-30mm;所述纤维束滤料由纤维束和中间塑料球组成,纤维束长度10-30mm,塑料球直径4-8mm;所述填料过滤层高度为30-80cm。
所述填料过滤层下部设有冲洗曝气管63,所述冲洗曝气管距离所述填料过滤层底部5-10cm。所述冲洗曝气管采用穿孔管,穿孔沿曝气管轴线对称斜向下,夹角90度,穿孔直径2-5mm,间距3-10cm。冲洗曝气管进气端设有控制阀门76。
所述填料过滤层上部设有冲洗排污管64,所述冲洗排污管64紧贴填料过滤层上筛板66,采用穿孔管,穿孔垂直向下,穿孔直径10-20mm。
所述冲洗排污管排水方式分为重力排水和气提排水两种方式。采用重力排水方式时,排水端设有控制阀门;采用气提排水方式时供气管设有控制阀门76,所述冲洗排污管穿过所述沉淀池池壁,进入二级好氧池5。
上述沉淀池6可以是独立的装置安装于二级好氧池5,也可是与二级好氧池5合建的结构,优选的方案是采用不锈钢或PP材质焊接加工的模块化装置。
上述厌氧池1、一级缺氧池2、二级缺氧池4、二级好氧池5中设置悬挂式填料9,生物接触填料采用螺旋生物绳填料,采用高强度丙纶丝混编,填料束直径60mm,比表面积40-50m2/m,安装间距60-150mm。生物填料增加了固着式生长的生物膜,提高系统的反硝化效率。填料对水流的切割分散作用加强了水流的混合程度,改善传质速率。相比悬浮式填料,悬挂式填料用于厌氧池和缺氧池,在曝气搅拌不充分的情况下,不存在填料堆积问题。
上述一级好氧池3投放悬浮型生物填料10,采用聚氨酯海绵填料,外形为正方体,边长10-30mm。悬浮型生物填料挂膜形成动态生物膜,提高系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
上述好氧池投放悬浮型生物填料时,填料体积占池体容积的比例为0.2-0.5。采用悬挂式生物填料时,填料体积占池体容积的比例为0.5-0.8。
上述一级好氧池3与一级缺氧池2和二级缺氧池4的连通过流孔设置网格板,用于截留悬浮填料,采用条形网孔,条形网孔尺寸5mm。
上述厌氧池、缺氧池悬挂式生物接触填料采用螺旋生物绳填料或采用高强度丙纶丝混编,填料束直径60mm,比表面积40-50m2/m,安装间距60-150mm。好氧池的悬挂式生物接触填料采用维纶醛化纤维和丙纶混纺改性填料,填料束直径60mm,比表面积7000-8000m2/m3,安装间距60-150mm。
所述二级好氧区5设置除磷剂加药系统14控制出水总磷达标。同时除磷剂絮凝反应使活性污泥絮体更加紧密,增加沉淀池6的沉淀效果。
所述一级缺氧池2设置碳源加药系统13,在极端情况下,如原水C/N、C/P比严重失衡时,进行碳源投加维持系统正常的除磷、脱氮反应。也可在设备启动培菌阶段,外界条件不利时,进行碳源投加快速完成系统启动培菌。
如图2所示,可利用上述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其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原水通过进水管11进入池底部的布水管,与来自二级好氧池5的回流混合液均匀混合,在厌氧条件下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进行厌氧释磷反应,同时混合液中硝态氮、亚硝态氮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反应。
上述厌氧池进水和回流混合液通过均匀布水的方式完成混合。
上述回流混合液量的大小通过厌氧区回流控制阀门81进行调节。
步骤二,厌氧池1混合液从上部的过流孔进入一级缺氧池2,与来及二级好氧池5的回流混合液通过池底的穿孔曝气管曝气完成混合,回流液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在此利用水中有机物完成反硝化反应。
上述回流混合液量的大小通过一级缺氧区回流控制阀82进行调节。
上述穿孔曝气管的穿孔曝气量的大小通过一级缺氧区进气阀71进行调节。
步骤三,一级缺氧池2混合液通过池底的过流孔进入一级好氧池3。一级好氧池3通过池底的微孔曝气器曝气,维持微氧环境,在此处主要进行微生物的好氧代谢,活性物污泥和填料上的生物膜利用水中有机物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大部分有机物被好氧代谢消耗,活性污泥有机负荷减小,硝化反应得以进行,一部分氨氮被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转换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
上述曝气量的大小由一级好氧区进气阀72进行调节。
步骤四,一级好氧池3混合液从上部的过流孔进入二级缺氧池4,在缺氧状态下由一级好氧池3产生的硝态氮、亚硝态氮利用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反应。
采用池底的穿孔曝气管曝气进行混合,曝气量的大小通过二级缺氧池进气阀73进行调节。
步骤五,二级缺氧池4的混合液通过池底的过流孔进入二级好氧池5,由池底的微孔曝气器51曝气维持好氧状态。由于前面的处理,水中有机物基本被消耗殆尽,二级好氧池5主要进行硝化反应和COD的抛光处理。
上述曝气量的大小由二级好氧池进气阀74进行调节。
上述二级好氧池5的混合液由混合液回流装置8回流至前端厌氧池1和一级缺氧池2进行除磷、脱氮反应。
步骤六,二级好氧池5的混合液从沉淀池6的导流区68沿隔板62下部进入沉淀分离区,活性污泥通过自然沉淀大部分聚集于沉淀池6下部的浓缩区,然后从沉淀池6底部的排泥口进入二级好氧池5;未沉淀的泥水混合液向上经过过滤填料层69,未完成沉淀的少量活性污泥被过滤填料层69截留,清水从过滤填料层69上部的集水槽67汇集,由出水管12外排。
上述污水处理方法中,当过滤填料层69堵塞需要反冲洗时,出水控制阀121关闭,冲洗排污管气提供气阀75打开,将过滤填料层69上部清水气提排至二级好氧区5或排至系统外调节池,降低滤填料层69上部水位,然后打开曝气冲洗管供气阀76,由冲洗曝气管63进行气冲洗,同步地由于液位差的产生,水流经过填料层上升,与气冲洗形成气水联合冲洗,冲洗形成的污水由冲洗排污管64排出。冲洗结束时,先关闭曝气冲洗管供气阀76,由冲洗排污管64排水循环,直至过滤填料层69上部水清澈无游离絮体时关闭冲洗排污管气提供气阀75,打开出水控制阀121开始正常排水。
上述厌氧池1、一级缺氧池2,二级缺氧池4,二级好氧池5安装悬挂式填料9,作为生物膜挂膜载体,提高了系统有效微生物浓度,增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固着型生物膜不随水流迁移,形成特定的优势菌群,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更高。
上述一级好氧池3投放悬浮型生物填料10,能够形成动态生物膜提高系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
上述一级好氧池3采用微氧曝气,控制较低的溶解氧状态,一部分氨氮转换为硝态氮、亚硝态氮,在动态浮动的填料生物膜内进行反硝化反应,强化了同步硝化反硝化。
由于本发明沉淀池6的应用,将现有技术的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合并为一路混合液回流,减少了设备配置,节约了运行能耗。由于沉淀池6与二级好氧池5组合在一起时,二级好氧池既是好氧反应池又起到污泥浓缩的作用,因此将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合并为一路混合液回流是完全可行的。
应用本发明处理常规生活污水时,生化分区水力停留时间比例范围,厌氧池1-1.5h,一级缺氧池2.5-3.5h,一级好氧池3-4h,二级缺氧池1.5-2.5h,二级好氧池2-3.5h。针对不同浓度的原水,对低C/N比类型的原水,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取上限值,好氧池力停留时间取下限值;反之,对高C/N比类型的原水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取上限值。
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相关实验条件如下:
实施例一在生化运行稳定,悬浮污泥浓度维持正常状态下,进水量0.83m3/h,在设定的回流值和停留时间下,将各区溶解氧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观察系统出水情况。
实施例二:
相关实验条件如下:
实施例二在生化运行稳定,悬浮污泥浓度维持正常状态下,进水量0.83m3/h,改变厌氧区与一级缺氧区回流比值,各区水力停留时间不变,观察各区溶解氧变化及系统出水情况。
实施例三:
相关实验条件如下:
实施例三在生化运行稳定,悬浮污泥浓度维持正常状态下,增大进水量为1.0m3/h,按比例减小各区水力停留时间,改变进入厌氧区和一级好氧区的回流比值,增加一级好氧区的曝气量,观察出水水质变化情况。
实施例四:
相关实验条件如下:
在实施例三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变的基础上,改变进入厌氧区和一级好氧区的回流值,增加一级好氧池曝气量,观察出水水质情况。
各个实施例的原水和出水的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在实施例一、二、三的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出水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厌氧区和缺氧区回流比变化后溶解氧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得出最佳范围为厌氧区40-80%,一级缺氧区20-60%,厌氧区和一级缺氧区溶解氧能够控制在0.1-0.3mg/L以内。
实施例三缩短了各分区的停留时间,出水稳定达标,说明在该进水条件下处理系统具有足够的弹性余量。结果表明进水浓度低时,设计可取各区水力停留时间范围的下限值,进水浓度高时,设计取各区水力停留时间范围的上限值。
实施例四在增加一级好氧池溶解氧至0.98mg/L,二级缺氧池溶解氧增加到0.31mg/L,超过缺氧池最佳溶解氧范围。总氮去除率有所降低,是因为一级好氧池好氧反应较充分,消耗水中的COD量增多,导致反硝化碳源不足。因此一级好氧池最佳溶解氧范围0.5-1.0mg/L。
实施例一和二,总混合液回流比为180%,实施例总混合液回流比为150%,结果表明该实施例的混合液回流比小于传统A2O工艺要求的200%-400%的回流比。因此在150%-200%的混合液回流比范围内,能够保证出水总氮达标。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在原水C/N≤4.3时,在无外加碳源条件下,本发明的工艺仅利用进水COD完成反硝化反应,出水指标远优于GB18918一级A标准。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A、原水进入厌氧池,与二级好氧池回流的一部分回流液混合,在厌氧环境下进行释磷反应,回流液中的一部分硝酸盐、亚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
B、经过厌氧池反应的含泥混合液进入一级缺氧池,与二级好氧池回流的另一部分回流液混合,进行回流液的反硝化反应;
C、一级缺氧池含泥混合液进入一级好氧池,维持溶解氧0.5-1.0mg/L的微氧状态,进行硝化反应,水中部分氨氮转换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D、一级好氧池泥水混合液进入二级缺氧池,泥水混合液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利用水中残留COD进行反硝化反应;
E、二级缺氧池泥水混合液进入二级好氧池,进行剩余COD降解及硝化反应;
F、在二级好氧池末端设置沉淀池,二级好氧池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浓缩污泥从沉淀池底部回流至二级好氧池,上清液经过沉淀池上部的过滤填料层排出,泥水混合液由二级好氧池回流至前端厌氧池和一级缺氧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二级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总量为处理水量的150-200%;从二级好氧池回流进入厌氧池的混合液占总混合液回流量的调节比例为40-80%,回流进入一级缺氧池的混合液占混合液回流总量的调节比例为2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好氧池维持溶解氧2-4mg/L。
4.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沉淀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分别通过一级缺氧区进气阀、一级好氧区进气阀、二级缺氧区进气阀、二级好氧区进气阀控制通过供气机构往各区底部的供气量,进水管分别通过管道给厌氧池、二级缺氧池供水,并由厌氧区进水控制阀、二级缺氧区进水控制阀控制进水量;二级好氧池底部通过混合液回流机构分别给厌氧池、二级缺氧池回流混合液,并由厌氧区回流控制阀、一级缺氧区回流控制阀分别控制回流量;所述沉淀池置于二级好氧池中,沉淀池分进水导流区和沉淀分离区,所述沉淀分离区自下而上分浓缩区、缓冲区、清水区,所述清水区中设置集水槽,集水槽通过出水管出水,并由出水控制阀控制开闭,缓冲区上部设置填料过滤层,所述浓缩区底部设排泥口,沉淀池底部与二级好氧池底部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口下部设置反射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进水导流区与沉淀分离区之间用隔板分开,水流从进水导流区上部进入,从下部绕过所述隔板,均匀分布进入所述缓冲区,通过反射板阻隔曝气产生的气泡进入所述沉淀池,避免对沉淀过程造成扰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过滤层设有下承托板和上筛板,过滤填料层被下承托板和上筛板固定在沉淀池的上部清水区,上筛板设有检修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托板和上筛板具有网格孔。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过滤层下部设有冲洗曝气管,所述冲洗曝气管采用穿孔管,冲洗曝气管进气端设有控制阀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过滤层上部设有冲洗排污管,所述冲洗排污管紧贴填料过滤层上筛板,所述冲洗排污管采用穿孔管,穿孔垂直向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74975.5A CN112142253A (zh) | 2019-11-26 | 2019-11-26 |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污水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74975.5A CN112142253A (zh) | 2019-11-26 | 2019-11-26 |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污水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42253A true CN112142253A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892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74975.5A Pending CN112142253A (zh) | 2019-11-26 | 2019-11-26 |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污水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4225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7877A (zh) * | 2022-08-24 | 2022-11-22 | 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循环流生物脱氮除磷的反应器和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3823A (zh) * | 2014-10-17 | 2015-07-15 | 湖北省益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泵回流的a/o反应器 |
CN206486410U (zh) * | 2017-02-24 | 2017-09-12 | 天津辰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含氮市政污水的三段ao处理系统 |
CN109264862A (zh) * | 2018-11-20 | 2019-01-25 | 广州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
-
2019
- 2019-11-26 CN CN201911174975.5A patent/CN1121422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3823A (zh) * | 2014-10-17 | 2015-07-15 | 湖北省益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泵回流的a/o反应器 |
CN206486410U (zh) * | 2017-02-24 | 2017-09-12 | 天津辰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含氮市政污水的三段ao处理系统 |
CN109264862A (zh) * | 2018-11-20 | 2019-01-25 | 广州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林群慧: "《微波辅助热解污泥机理与试验研究》", 31 December 2012, 中国环境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7877A (zh) * | 2022-08-24 | 2022-11-22 | 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循环流生物脱氮除磷的反应器和方法 |
CN115367877B (zh) * | 2022-08-24 | 2023-07-14 | 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循环流生物脱氮除磷的反应器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79425B (zh) | 一种污水处理深度除磷脱氮的设备 | |
CN106927638B (zh) | 一种多级导流式mbbr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6904796B (zh) | 一种多级导流式ssmbbr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3435232B (zh) | 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aabr—复合式mbr一体化装置及废水处理方法 | |
CN110240273B (zh) | 交替饥饿培养诱导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353205A (zh) | 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 |
CN210048631U (zh) | 一种一体化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4654338U (zh) | 一种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3202515U (zh) | 一种ifas-mbr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 |
CN213171940U (zh) | 模块化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2076760U (zh) | 一种微型仿生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112142253A (zh) |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9354174B (zh) | 基于canon_mbbr的强化脱氮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 | |
CN111348746A (zh) | 一种微型仿生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 |
CN216687842U (zh) | 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除总氮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 |
CN109292980A (zh) | 一种级数可调的多级ao-mb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210796140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3233709A (zh) | 一种生活污水非膜处理方法、系统 | |
CN207313241U (zh) | 一种防气蚀微氧脱氮反应器 | |
CN209210490U (zh) | 一种级数可调的多级ao-mb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9940749U (zh) |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组合系统 | |
CN207313374U (zh) | 一种内循环式微氧脱氮反应器 | |
CN214653943U (zh) | 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7578621U (zh) | 一种全地埋式兼性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0340633U (zh) | 一种新型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