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6186A - 通信用电线 - Google Patents

通信用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6186A
CN112136186A CN201980029392.5A CN201980029392A CN112136186A CN 112136186 A CN112136186 A CN 112136186A CN 201980029392 A CN201980029392 A CN 201980029392A CN 112136186 A CN112136186 A CN 112136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bending
wire
sheath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93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远藤崇树
田口欣司
清水亨
冈野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36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6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69Construction of the layers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02Pair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1805Protec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B7/182 - H01B7/26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08Construction of the conductors
    • H01B11/1813Co-axial cables with at least one braided conductor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通信用电线(1)具有:信号线(10),将一对绝缘电线(11、11)并列配置而成,所述一对绝缘电线(11、11)具有导体(12)和包覆导体(12)的外周的绝缘包覆(13);屏蔽体(20、30),包覆信号线(10)的外周;护套(40),包覆屏蔽体(20、30)的外周;及弯曲限制构件,与纵向(b)上的信号线(10)的弯曲相比,限制作为一对绝缘电线(11、11)并列的方向的横向(a)上的信号线(10)的弯曲,所述纵向(b)与所述横向(a)交叉。

Description

通信用电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用电线。
背景技术
在高速通信的领域中,利用的是使用称为Twinax电线或屏蔽平行对(ShieldedParallel Pair;SPP)电线的通信用电线的差动传送方式的信号传送。以往一般的这种通信用电线的构造的一例如图8所示。通信用电线9具有一对绝缘电线91、91并列配置而成的信号线90。并且,在信号线90的外周配置有将金属带等的膜状屏蔽件92与编织屏蔽件93层叠而成的屏蔽体。此外,在该屏蔽体的外周配置有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护套94。
近年来,正在研讨将具有上述那样的一对绝缘电线并列配置而成的信号线的通信用电线使用于汽车等车辆的情况。在车辆中使用通信用电线时,由于向狭窄的空间或复杂的路径的布线等的要求,需要对通信用电线施加弯曲的情况较多。
在通信用电线中,当对信号线施加弯曲时,存在传送特性产生由弯曲造成的影响的情况,提倡用于抑制这样的弯曲造成的影响的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在具备屏蔽带的附带加蔽线的Twinax线缆中,通过规定两根绝缘电线与加蔽线的相对配置,实现减小弯曲状态下的对内传播延迟时间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09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通信用电线中,抑制受到弯曲时的对传送特性的影响的情况在车辆内的空间等以施加了弯曲的条件下使用通信用电线时至关重要。然而,除了抑制受到弯曲时的影响的情况之外,本来避免不合理的弯曲产生的负荷向信号线施加的情况也至关重要。当由于弯曲而向信号线施加大的负荷时,不仅对传送特性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导致信号线的寿命的下降。
在图8所示那样的具有绝缘电线91、91并列配置而成的信号线90的通信用电线9中,在将绝缘电线91、91并列的方向设为横向a、将与该横向a正交的方向设为纵向b的情况下,将通信用电线9在轴线方向的中途部沿纵向b弯曲时,即使不向信号线90施加大的负荷,也能够沿纵向b弯曲。另一方面,在将通信用电线9在轴线方向的中途部沿横向a弯曲时,如果要将信号线90沿横向a弯曲,则向信号线90施加大的负荷。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具有一对绝缘电线并列配置而成的信号线的通信用电线中,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由于横向上的弯曲而向信号线施加的负荷的通信用电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通信用电线具有:信号线,将一对绝缘电线并列配置而成,所述一对绝缘电线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屏蔽体,包覆所述信号线的外周;护套,包覆所述屏蔽体的外周;及弯曲限制构件,与纵向上的所述信号线的弯曲相比,限制作为所述一对绝缘电线并列的方向的横向上的所述信号线的弯曲,所述纵向与所述横向交叉。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通信用电线具有与信号线的纵向上的弯曲相比限制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的弯曲限制构件。通信用电线具有弯曲限制构件,通过限制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容易避免横向上的弯曲产生的向信号线施加大的负荷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的剖视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通信用电线的截面的图,图2A示出未施加扭转的状态。图2B示出施加了扭转的状态,相当于图3B的A-A截面。
图3是说明上述通信用电线的弯曲的图,图3A示出施加弯曲之前的状态,图3B示出施加了弯曲之后的状态。
图4是表示将多个信号线并列的变形方式的通信用电线的截面的图,图4A示出仅使用膜状屏蔽件作为屏蔽体的方式,图4B示出使用编织屏蔽件和膜状屏蔽件作为屏蔽体的方式。
图5是表示将一对绝缘电线的绝缘包覆一体化后的变形方式的通信用电线的截面的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以往一般的通信用电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通信用电线具有:信号线,将一对绝缘电线并列配置而成,所述一对绝缘电线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屏蔽体,包覆所述信号线的外周;护套,包覆所述屏蔽体的外周;及弯曲限制构件,与纵向上的所述信号线的弯曲相比,限制作为所述一对绝缘电线并列的方向的横向上的所述信号线的弯曲,所述纵向与所述横向交叉。
上述通信用电线具有与信号线的纵向上的弯曲相比限制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的弯曲限制构件。信号线由横向排列的一对绝缘电线构成,与沿纵向受到弯曲时的负荷相比,沿横向受到弯曲时的负荷容易增大。然而,通信用电线具有弯曲限制构件,通过限制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容易避免横向上的弯曲产生的向信号线施加大的负荷的情况。
在要向通信用电线施加沿横向弯曲的外力时,弯曲限制构件限制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由此,该外力作为通信用电线的扭转被吸收。或者,弯曲限制构件以使信号电线不是沿横向而是沿纵向弯曲的方式引导弯曲的方向。这样,由于弯曲限制构件的存在,在将通信用电线在车辆内的空间等中使用于需要弯曲的用途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向信号线施加横向上的弯曲产生的大的负荷,并能够作为通信用电线整体来施加弯曲。
在此,可以是,仅配置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或者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比所述纵向的外侧配置得厚的、沿所述信号线的轴线方向具有挠性的构件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在该情况下,通过在信号线的横向的外侧配置厚的构件而该构件会妨碍横向上的通信用电线的弯曲。另一方面,沿纵向未配置这样的构件,或者虽然配置但是其厚度减小,因此纵向上的弯曲难以被妨碍。这样,通过将挠性构件不均等地配置在信号线的外周,能有效地限制横向上的信号线的弯曲。
在该情况下,可以是,所述护套具有沿所述横向长的扁平的外形,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比所述纵向的外侧配置得厚的所述护套的构成材料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于是,通过挤压等而形成护套时,使壁厚在纵向与横向上不均等,通过将护套形成为扁平形状,能有效地限制横向上的信号线的弯曲的弯曲限制构件简便地形成。
此外,可以是,所述通信用电线具有沿所述横向并列的多个所述信号线,所述护套将所述多个信号线的集合体一并包覆。于是,与利用护套仅将一对的信号线的外周包覆的情况相比,通信用电线的截面形状的扁平度升高。由此,能高度地限制横向上的信号线的弯曲。
另外,可以是,所述护套的构成材料在相当于所述多个信号线的集合体的外侧的外周部和相当于所述多个信号线的相互之间的中间部连续配置,作为所述外周部及所述中间部的厚度的总计,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比所述纵向的外侧配置得厚。于是,在作为外周部及中间部而配置于各信号线的横向的外侧的护套的厚度的总计与配置于纵向的外侧的护套的厚度之间容易设置大的差。由此,与通信用电线的截面形状的扁平度升高的效果合在一起,能更高地限制横向上的信号线的弯曲。
或者,可以是,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沿所述信号线的轴线方向配置的高张力纤维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于是,由于高张力纤维的存在而横向上的通信用电线的弯曲受到妨碍。由此,横向上的信号线的弯曲由高张力纤维有效地限制。
另外,可以是,在所述信号线的外侧配置的、所述横向的尺寸比所述纵向的尺寸大且具有比所述护套高的刚性的构件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于是,弯曲限制构件在纵向上比较容易弯曲而在横向上难以弯曲,因此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被有效地限制。
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在所述信号线的纵向的外侧使板面沿着所述信号线的轴线方向配置的树脂板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于是,树脂板难以发生相当于板面内的折弯的横向上的弯曲,另一方面,相当于板厚方向上的挠曲的纵向上的弯曲比较容易产生,因此强力地限制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并且也容易确保纵向上的弯曲的容易性。而且,横向的尺寸长的弯曲限制构件配置在信号线的纵向的外侧,由此与配置于横向外侧等的情况相比,能抑制通信用电线整体的大径化,而且,能提高信号线的平衡度。
在上述各个情况下,可以是,成对的所述绝缘电线的所述绝缘包覆一体地形成。于是,绝缘包覆的构成材料作为连续体而填充于构成成对的绝缘电线的导体之间,除了弯曲限制构件之外,该构成材料也发挥限制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的作用。其结果是,对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的限制进行辅助。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在本说明书中,“大致平行”“大致圆形”等涉及构成构件的形状的概念并不局限于严格的平行、圆形等几何学上严格的形状,包括在通信用电线中允许的范围的偏差。
[通信用电线的结构的概略]
以下,说明多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但是首先,关于这些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的概略,以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为例进行说明。
通信用电线1(或者1A~1D;以下在该节中相同)具有由一对绝缘电线11、11构成的信号线10。并且,具有将信号线10的外周包覆的屏蔽体20、30和将屏蔽体20、30的外周包覆的护套40。
构成信号线的各绝缘电线11具有导体12和将导体12的外周包覆的绝缘包覆13。导体12从柔软性的观点出发而优选由绞合线构成。在信号线10中,一对绝缘电线11、11形成为并列配置并使轴线方向大致平行地一致而相互接触的平行对线。信号线10能够传递差动模式信号。
将信号线10的外周包覆的屏蔽体由膜状屏蔽件20及编织屏蔽件30中的至少一方构成。膜状屏蔽件20是具有金属膜的膜状的材料,由将金属带等金属膜与由高分子片等构成的基材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构成。或者,膜状屏蔽件20也可以由单独的金属膜(金属箔)构成。编织屏蔽件30是将细的金属线材编入而成形为中空筒状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编织屏蔽件30而配置横卷屏蔽件。横卷屏蔽件由将金属细线在信号线10的外周呈螺旋状地卷绕的结构构成。
膜状屏蔽件20及编织屏蔽件30作为屏蔽体,发挥对于信号线10屏蔽来自外部的噪声的侵入及向外部的噪声的放出的作用。信号线10形成作为不具有绞合构造的平行对线,由此与具有绞合构造的情况相比,虽然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同相模式的噪声的影响,但是通过使用屏蔽体20、30,能够减少来自外部的噪声的影响。通过将膜状屏蔽件20和编织屏蔽件30这两者层叠配置,能够特别有效地减少噪声。在该情况下,膜状屏蔽件20与编织屏蔽件30的层叠顺序没有被限定,但是如图1、2所示,通过将膜状屏蔽件20配置于内侧并将编织屏蔽件30配置于外侧,从而能够较好地得到膜状屏蔽件20产生的传送特性提高的效果,并且构成护套40的树脂材料进入编织屏蔽件30的网眼,能提高屏蔽体20、30与护套40之间的紧贴性。在仅通过膜状屏蔽件20或编织屏蔽件30的一方能确保充分的屏蔽性时等,也可以仅使用任一方作为屏蔽体。需要说明的是,在未设置编织屏蔽件30而仅设有膜状屏蔽件20的情况下,在接地用时,只要预先在由膜状屏蔽件20包围的区域之中设置加蔽线25,在加蔽线25与膜状屏蔽件20之间确保导通即可(参照图4A)。
护套(外套)40由包含树脂材料的绝缘性材料构成,将屏蔽体20、30的外周包覆。护套40发挥物理性地保护信号线10及屏蔽体20、30的作用、抑制与水等的接触引起的对通信用电线1的特性的影响的作用。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除了上述说明的各构件之外,还具有弯曲限制构件。在信号线10中,将一对绝缘电线11、11并列地排列的方向设为横向a,将与该横向a交叉(正交)的方向设为纵向b,弯曲限制构件发挥与信号线10的纵向b上的弯曲相比限制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的作用。即,在要使信号线10在轴线方向的中途部弯曲而将相同的力向信号线10施加时,弯曲限制构件发挥使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比纵向b上的弯曲难以产生的作用。
弯曲限制构件只要发挥上述那样的作用即可,具体的结构没有被限定,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具有不同的方式的弯曲限制构件。作为代表性的弯曲限制构件的方式,可以例示以下那样的情况。
<方式A>弯曲限制构件由仅配置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外侧、或者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外侧配置得比纵向b的外侧厚的、沿信号线10的轴线方向具有挠性的构件构成的方式。
<方式B>弯曲限制构件由配置在信号线10的纵向b的外侧的、横向a的尺寸比纵向b的尺寸大且具有比护套40高的刚性的构件构成的方式。
在上述中的方式A中,弯曲限制构件沿信号线10的轴线方向具有挠性,作为构成弯曲限制构件的材料自身,能够在纵向b及横向a这两方的方向上弯曲,但是根据与配置的信号线10的位置关系而发挥限制信号线10的弯曲方向的功能。即,弯曲限制构件的构成材料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外侧配置得较厚,由此,该构成材料与信号线10的纵向b上的弯曲相比容易妨碍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另一方面,在方式B中,弯曲限制构件具有比护套40高的刚性,由此抑制纵向b及横向a这两方的方向上的信号线10的弯曲,但是沿纵向b具有薄的形状。由此,弯曲的抑制的程度在纵向b上的弯曲中比横向a上的弯曲小,相对地成为妨碍横向a上的弯曲的程度。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具备由平行对线构成的信号线10,在该信号线10的外周还具有屏蔽体20、30,由此能够良好地使用于1GHz以上那样的高频带域中的差动信号的传送。然而,当向信号线10施加由弯曲产生的负荷时,因弯曲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波及到传送特性。此外,以弯曲产生的负荷为起因而通信用电线1的寿命可能会下降。信号线10具有一对绝缘电线11、11横向并列排列的构造,从而在通过弯曲施加的负荷的大小上具有各向异性。即,信号线10在轴线方向的中途部弯曲时,在沿纵向b弯曲的情况下,向信号线10未施加太大的负荷,但是在沿横向a弯曲的情况下,向信号线10施加大的负荷。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具有上述那样的弯曲限制构件,由此,与图8所示那样的不具有弯曲限制构件的以往一般的通信用电线9相比,难以产生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因此,能减少通过弯曲向信号线10施加的负荷,其结果是,能抑制以弯曲产生的负荷为起因的对传送特性的影响,而且能提高信号线10的弯曲寿命。
以下,说明具有各种弯曲限制构件的通信用电线的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构件由共通的标号表示。各种弯曲限制构件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第一实施方式:护套具有扁平形状的情况]
图1、2示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的结构。而且,图3示出使该通信用电线1弯曲时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如上述说明那样具备:一对绝缘电线11、11并列配置的信号线10;将信号线10的外周包覆的由膜状屏蔽件20和编织屏蔽件30构成的屏蔽体;及将屏蔽体20、30的外周包覆的护套40。在此,护套40具有扁平形状,通过该扁平形状的效果,护套40自身作为上述方式A的弯曲限制构件发挥作用。
具体而言,护套40具有在横向a上长的扁平的外形。即,如图2A所示,在护套40的截面的外形中,横向a的最大尺寸比纵向b的最大尺寸大。在图示的方式中,护套40的截面的外形成为椭圆形。并且,护套40的构成材料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外侧比纵向b的外侧配置得厚。即,横向a上的护套40的壁厚的最大值t1比纵向b上的护套40的壁厚的最大值t2大(t1>t2)。
在如图8那样以往一般的通信用电线9中,护套94的截面的外形成为大致圆形。信号线90具有沿横向并列有一对绝缘电线91、91的横长的形状,由此,利用膜状屏蔽件92及编织屏蔽件93将信号线90包覆而成的集合体的外形也具有横长的扁平形状。通过在这样的扁平形状的外周配置截面大致圆形的护套94,从而护套94的壁厚在横向a上比纵向b上变薄。这样,由于在信号线90的横向a的外侧存在的护套94的壁厚较薄,从而护套94难以妨碍信号线90的横向a上的弯曲。如上所述,当信号线90沿横向a弯曲时,与沿纵向b弯曲的情况相比,向信号线90施加大的负荷。
相对于上述的通信用电线9,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中,护套40具有扁平的外形,横向a比纵向b形成为厚壁,由此与纵向b上的弯曲相比,能够限制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这是因为,在使通信用电线1整体沿纵向b弯曲的情况下,只要使薄的护套材料弯曲变形即可,而且,护套40的弯曲变形量也可以减小,相对于此,在沿横向a弯曲的情况下,需要使厚的护套材料弯曲变形,而且对于位于弯曲的内侧的护套材料进行压缩并对于位于外侧的护套材料进行拉伸的弯曲变形的量也变大。
可考虑将这样具有扁平的护套40的通信用电线1如图3A所示在轴线方向的中途部沿横向a弯曲的情况。这样的弯曲例如在将通信用电线1的一端与相对于轴线方向而沿横向a存在的设备连接时等的布线路径中形成。为了向通信用电线1施加横向a的弯曲,在将通信用电线1的附图跟前侧的部位固定的状态下,对隔着想要施加弯曲的部位的相反侧的附图里侧的部位,在包含横向a和轴线方向的面内(弯曲面内)施加朝向横向a(附图右方向)的力。
此时,如上所述,沿横向a形成得较厚的扁平形状的护套40的构成材料作为弯曲限制构件发挥作用,由此,信号线10及通信用电线1整体直接在弯曲面内沿横向a弯曲的情况受到妨碍。即,在将一对绝缘电线11、11并列的方向维持在弯曲面内的状态下沿横向a弯曲的情况受到妨碍。于是,如图3B示出立体图且图2B示出A-A剖视图那样,通信用电线1绕着轴线方向旋转,扭转(运动r)。伴随着该扭转,如图3中假想的引导线G所示,通信用电线1的轴线方向也向面外弯曲。并且,隔着施加了弯曲的部位而在跟前侧的区域A1和里侧的区域A2之间,通信用电线1的截面的方向成为旋转了约90°的状态。即,在跟前侧的区域A1中,一对绝缘电线11、11维持成沿横向a并列的状态,相对于此,在里侧的区域A2中,一对绝缘电线11、11成为沿纵向b并列的状态。
这样,对于通信用电线1整体施加的在弯曲方向面内朝向横向a的力由通信用电线1整体的扭转吸收。其结果是,对于在由护套40包围的区域之中存在的信号线10施加的要使信号线10沿横向a弯曲的力减少,能避免信号线10在弯曲方向面内沿横向a弯曲的事态。信号线10主要通过伴有不是横向a上的弯曲而是纵向b上的弯曲的扭转,来追随通信用电线1的作为整体形状的弯曲。通过限制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能避免由于弯曲而向信号线10施加大的负荷的情况,能抑制以这样的弯曲产生的负荷为起因的对传送特性的影响、寿命的下降。
护套40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由某种程度柔软性低的材料构成的话,妨碍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的效果优异。例如,优选至少横向a的壁厚t1比绝缘包覆13的壁厚形成得厚。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屏蔽体20、30或信号线10的保护等为目的而以往设置于通信用电线的护套40兼用作为弯曲限制构件的作用,从而以简单的结构向通信用电线1导入弯曲限制构件。而且,在通过树脂组成物的挤压成形等来形成护套40时,仅通过将护套40的壁厚在横向t1与纵向t2上不均等地设定,就能够简便地形成弯曲限制构件。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4A所示,可以列举将多个信号线10通过扁平的护套40一并包覆的通信用电线1A。在此,将信号线10和加蔽线25由膜状屏蔽件20包覆而成的集合体沿横向a并列两组。并且,这两组集合体的外周由连续的护套40一并包覆。护套40具有在横向a上长的扁平的外形,除了配置在相当于两对信号线10的集合体的外侧的外周部41、41之外,还配置在相当于两对信号线10的相互之间的位置的中间部42。配置于外周部41、41及中间部42的护套40的构成材料全部连续。并且,作为外周部41、41及中间部42的厚度的总计的、配置于信号线10的横向a的外侧的护套40的构成材料的厚度(t3+t3+t4)比纵向b的厚度(t5+t5)大。
这样,多个信号线10由扁平的护套40包覆,由此如图1~3所示,与仅将一对信号线10的外周由护套40包覆的情况相比,护套40的扁平度升高,护套40更加成为横长。其结果是,利用护套40的扁平形状限制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而且,各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的限制不仅由配置于外周部41、41的护套材料带来,而且也由配置于中间部42的护套材料带来。由此,沿信号线10的横向a配置且具有妨碍信号线的横向上的弯曲的效果的护套40的壁厚由外周部41、41与中间部42的总计来规定。于是,作为与纵向b的壁厚之比的横向a的壁厚比由护套40仅将一对信号线10的外周包覆的情况增大,限制横向a上的信号线10的弯曲的效果提高。但是,如果仅外周部41、41的壁厚(t3)单独都比纵向b的壁厚(t5)大,则横向a上的信号线10的弯曲被更强力地限制。
在图4A的通信用电线1A中,作为屏蔽体,仅配置有将各信号线10的外周单独包覆的膜状屏蔽件20,但是也可以如图4B所示的通信用电线1A’那样还配置编织屏蔽件30。在该情况下,只要构成为将由膜状屏蔽件20包覆了信号电线10的外周而成的集合体沿横向a并列两组,编织屏蔽件30将这两组集合体的外周一并包覆,进而护套40将该编织屏蔽件30的外周一并包覆即可。不需要设置加蔽线25。
在该情况下,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外侧(外周部41、41)配置的护套40的构成材料的厚度(t3’)比纵向b的厚度(t5’)大。在该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A’中,也与图4A的通信用电线1A的情况同样,通过护套40的扁平形状能得到较高的限制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的效果。与图4A的通信用电线1A不同,在相当于中间部42的位置未配置护套材料,因此得不到利用中间部42的护套材料限制横向a上的弯曲的效果,但是由于不具有加蔽线25,因此在结构的简单性方面,本方式优异。
作为另一变形例,如图5所示,可列举构成一对绝缘电线的绝缘包覆13’一体地形成的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B。即,两根导体12、12不是如图1~3那样每一根由独立的绝缘包覆13包覆而是由一体连续的绝缘包覆13’包覆。通过这样一体地形成绝缘包覆13’而沿横向a并列的一对导体12、12之间的区域的整体由绝缘包覆13’的构成材料占据。
在这样的方式中,沿横向a连续占据两根导体12、12之间的区域的绝缘包覆材料13’也具有难以使信号线10沿横向a弯曲的效果。即,绝缘包覆材料13’对于具有扁平形状的护套40的作为弯曲限制构件的功能进行辅助,以本实施方式的方式为首,通过与各种方式的弯曲限制构件组合,作为通信用电线整体,能够提高抑制横向a上的信号线10的弯曲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使用高张力纤维的方式]
图6示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C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C中,在信号线10的外周由编织屏蔽件30包覆的集合体的横向a的外侧,与该集合体相邻地沿着信号线10的轴线方向配置由高张力纤维构成的夹设绳50。即,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两侧的外侧隔着编织屏蔽件30配置夹设绳50、50。该夹设绳50作为上述方式A的弯曲限制构件发挥作用。夹设绳50是由芳香族聚酰胺类材料等的高张力纤维构成的长条状的具有挠性的构件,在各种公知的电线中,可以使用与配置在护套的内侧的夹设绳同样的夹设绳。
此外,在通信用电线1C中,由信号线10和编织屏蔽件30以及两侧的夹设绳50、50构成的集合体的外周被护套40包覆。在此,护套40具有截面大致圆形的外形。
通过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外侧配置夹设绳50,当要将通信用电线1C在轴线方向的中途部沿横向a弯曲时,不仅是信号线10,夹设绳50也需要一起沿横向a弯曲。于是,与未设置夹设绳50的情况相比,即使在弯曲方向面内施加相同的力,也难以对通信用电线1C施加横向a的弯曲。而且,伴随着通信用电线1C的横向a上的弯曲而对于位于弯曲的外侧的夹设绳50施加特别大的张力。夹设绳50不同于护套40,在被施加了张力时不伸长,因此该张力向消除通信用电线1C的横向a上的弯曲的方向发挥作用。
这样,夹设绳50的存在会妨碍通信用电线1C整体及信号线10的在横向a上的弯曲,另一方面,对通信用电线1C整体及信号线10的在纵向b上的弯曲没有大的影响。由此,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外侧配置的夹设绳50作为与纵向b上的弯曲相比限制横向a上的弯曲的弯曲限制构件发挥作用。在作业者要向通信用电线1C施加弯曲时,作为弯曲限制构件的夹设绳50妨碍横向a上的弯曲,由此,促使信号线10不是沿横向a而是沿纵向b弯曲,发挥引导弯曲的方向的作用。
夹设绳50即使仅配置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一侧,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作为弯曲限制构件的效果,但是从有效地妨碍信号线10的横向a的两侧的弯曲的观点出发,优选如图6那样配置在信号线10的横向a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夹设绳50也可以还配置在信号线10的纵向b的外侧,但是在该情况下,夹设绳50占据的区域的厚度需要在信号线10的横向a上比纵向b上变厚。
另外,在图6所示的方式中,夹设绳50配置在由编织屏蔽件30包覆的区域的外侧,但也可以设为在屏蔽体的内侧配置夹设绳50的方式。但是,如图6那样在由编织屏蔽件30包覆的区域的外侧配置夹设绳50的情况下,由于距信号线10的距离的远度,能够较大地发挥妨碍信号线10的在横向a上的弯曲的效果。而且,容易将信号线10的平衡度维持得较高。另一方面,在夹设绳50配置于屏蔽体的内侧的情况下,构成信号线10的绝缘电线11之间的电磁耦合增大,对于歪斜的减少及耐噪声性的提高也具有较高的效果。而且,在通信用电线1C的制造工序中,能够简便地进行夹设绳的配置。
[第三实施方式:使用树脂板的方式]
图7示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D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用电线1D中,在信号线10的纵向b的外侧使板面沿着信号线10的轴线方向地配置树脂板60。树脂板60具有比护套40的构成材料高的刚性,与护套40相比,难以产生各方向上的弯曲变形。该树脂板60作为上述方式B的弯曲限制构件发挥作用。
在通信用电线1D中,信号线10的外周由编织屏蔽件30包覆。并且,在信号线10的纵向b的两侧的编织屏蔽件30的外侧的位置配置树脂板60。即,利用编织屏蔽件30包覆了信号线10而成的集合体成为夹入于两片树脂板60、60之间的状态。并且,包含该信号线10、编织屏蔽件30、树脂板60、60的集合体的外周由护套40包覆。在此,护套40也具有截面大致圆形的外形。
树脂板60沿厚度方向挠曲而能够比较容易地弯曲,但是在与厚度方向交叉的面内方向,无法容易地折弯。即,如图7所示,在使板面沿着信号线10的轴线方向并将厚度方向朝向纵向b而配置了树脂板60的状态下,树脂板60能够沿纵向b比较容易地弯曲,但是无法沿横向a容易地弯曲。
通过在通信用电线1D设置刚性比护套40高的树脂板60,与未设置树脂板60的情况相比,横向a及纵向b这两方的方向上的弯曲受到妨碍。然而,通过上述那样的树脂板60的弯曲的容易性的各向异性,弯曲受到妨碍的程度在横向a上的弯曲中比纵向b上的弯曲大。这样,通信用电线1D及信号线10的横向a上的弯曲比纵向b上的弯曲受到限制,树脂板60作为弯曲限制构件发挥作用。在作业者要向通信用电线1D施加弯曲时,作为弯曲限制构件的树脂板60将横向a上的弯曲比纵向b的弯曲强力地妨碍,促使信号线10不是沿横向a而是沿纵向b弯曲,发挥引导弯曲的方向的作用。
并不局限于树脂板60,只要是由具有比护套40的构成材料高的刚性的材料构成且横向a的尺寸(宽度)比纵向b的尺寸(厚度)形成得大的板状的构件,就能够作为与树脂板60同样的方式B的弯曲限制构件使用。但是,如果是完全不进行纵向b上的弯曲那样的材料,则无法将通信用电线1D向任意的方向弯曲,因此优选由具有某种程度的柔软性的材料构成。从该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由聚烯烃、聚氯乙烯等构成的树脂板60。
另外,这样的板状的弯曲限制构件并不局限于信号线10的纵向b的外侧,也可以配置在信号线10的外侧的任意的位置,但是从避免信号线10过度大径化的观点、以及提高信号线10的平衡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如上述的方式那样配置在信号线10的纵向b的外侧。而且,通过配置在信号线10的纵向b的外侧,容易较大地获取板状构件50的宽度。板状构件50的宽度大的一方在限制横向a上的信号线10的弯曲的效果上优异。优选的是,板状构件的宽度成为信号线10的横向a的尺寸以上。而且,板状构件可以仅设置在信号线10的纵向b的一侧,但是通过设置在两侧来限制横向a的弯曲的效果提高。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标号说明
1、1A~1D、1A’ 通信用电线
10 信号线
11 绝缘电线
12 导体
13、13’ 绝缘包覆
20 膜状屏蔽件
25 加蔽线
30 编织屏蔽件
40 护套
41 外周部
42 中间部
50 夹设绳(高张力纤维)
60 树脂板
9 以往一般的通信用电线
90 信号线
91 绝缘电线
92 膜状屏蔽件
93 编织屏蔽件
94 护套
a 横向
b 纵向
r 通信用电线的旋转运动
t1 横向上的护套的壁厚的最大值
t2 纵向上的护套的壁厚的最大值
t3、t3’ 信号线的外周部的横向上的护套的壁厚
t4 配置在两对信号线之间的护套的构成材料的壁厚
t5、t5’ 纵向上的护套的壁厚
A1 跟前侧的区域
A2 里侧的区域
G 引导线。

Claims (9)

1.一种通信用电线,具有:
信号线,将一对绝缘电线并列配置而成,所述一对绝缘电线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包覆;
屏蔽体,包覆所述信号线的外周;
护套,包覆所述屏蔽体的外周;及
弯曲限制构件,与纵向上的所述信号线的弯曲相比,限制作为所述一对绝缘电线并列的方向的横向上的所述信号线的弯曲,所述纵向与所述横向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用电线,其中,
仅配置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或者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比所述纵向的外侧配置得厚的、沿所述信号线的轴线方向具有挠性的构件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用电线,其中,
所述护套具有沿所述横向长的扁平的外形,
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比所述纵向的外侧配置得厚的所述护套的构成材料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用电线,其中,
所述通信用电线具有沿所述横向并列的多个所述信号线,
所述护套将所述多个信号线的集合体一并包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用电线,其中,
所述护套的构成材料在相当于所述多个信号线的集合体的外侧的外周部和相当于所述多个信号线的相互之间的中间部连续配置,作为所述外周部及所述中间部的厚度的总计,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比所述纵向的外侧配置得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用电线,其中,
在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横向的外侧沿所述信号线的轴线方向配置的高张力纤维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用电线,其中,
在所述信号线的外侧配置的、所述横向的尺寸比所述纵向的尺寸大且具有比所述护套高的刚性的构件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用电线,其中,
在所述信号线的纵向的外侧使板面沿着所述信号线的轴线方向配置的树脂板成为所述弯曲限制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用电线,其中,
成对的所述绝缘电线的所述绝缘包覆一体地形成。
CN201980029392.5A 2018-05-18 2019-05-15 通信用电线 Pending CN1121361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6195 2018-05-18
JP2018-096195 2018-05-18
PCT/JP2019/019199 WO2019221152A1 (ja) 2018-05-18 2019-05-15 通信用電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6186A true CN112136186A (zh) 2020-12-25

Family

ID=68539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9392.5A Pending CN112136186A (zh) 2018-05-18 2019-05-15 通信用电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50131A1 (zh)
JP (1) JP7014297B2 (zh)
CN (1) CN112136186A (zh)
DE (1) DE112019002544T5 (zh)
WO (1) WO2019221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1505B2 (ja) * 2020-01-20 2023-10-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572A (zh) * 2002-07-18 2003-04-30 东莞蔻玛电子有限公司 高频传输缆线构造
JP2012243502A (ja) * 2011-05-18 2012-12-10 Hitachi Cable Fine Tech Ltd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ハーネス
CN203689951U (zh) * 2014-01-04 2014-07-02 台州鑫来电缆有限公司 扁平电缆
CN205984342U (zh) * 2016-07-01 2017-02-22 上海谦恒电气有限公司 抗拉抗压耐扭曲环保扁电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0016U (ja) * 1983-06-06 1984-12-17 昭和電線電纜株式会社 平形通信ケ−ブル
JP2001035270A (ja) * 1999-07-22 2001-02-09 Hitachi Cable Ltd 低skew平行型同軸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572A (zh) * 2002-07-18 2003-04-30 东莞蔻玛电子有限公司 高频传输缆线构造
JP2012243502A (ja) * 2011-05-18 2012-12-10 Hitachi Cable Fine Tech Ltd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ハーネス
CN203689951U (zh) * 2014-01-04 2014-07-02 台州鑫来电缆有限公司 扁平电缆
CN205984342U (zh) * 2016-07-01 2017-02-22 上海谦恒电气有限公司 抗拉抗压耐扭曲环保扁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21152A1 (ja) 2019-11-21
US20210050131A1 (en) 2021-02-18
DE112019002544T5 (de) 2021-01-28
JPWO2019221152A1 (ja) 2021-07-15
JP7014297B2 (ja)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3640B2 (en) Shield cable, wiring component, and information apparatus
US8088997B2 (en) Metal sheathed cable assembly
US6812408B2 (en) Multi-pair data cable with configurable core filling and pair separation
US9892820B2 (en) Differential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having a metal foil shield conductor
JP5343960B2 (ja) 多心ケーブル
JP4933344B2 (ja) シールドツイストペアケーブル
US8026441B2 (en) Coaxial cable shielding
JP4569300B2 (ja)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KR20150088698A (ko) 동축 케이블과 이를 이용한 플랫 케이블 및 케이블 하니스
CN109541768A (zh) 一种复合电缆
CN112136186A (zh) 通信用电线
US20130333938A1 (en) Shielded cable
US20140338969A1 (en) Optical-electrical composite cable
JP7339042B2 (ja) 差動伝送ケーブル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211427918U (zh) 一种hdmi电缆
WO2020004132A1 (ja) 同軸ケーブル
JP5836204B2 (ja) 複合ケーブル
US20110132653A1 (en) Coaxial cable shielding
JP2020010577A (ja) 2心平行シールド電線の配索構造
JP7219422B2 (ja) 多対ケーブル
US20230411043A1 (en) Duplex twisted shielded cable, and wire harness
JP7228105B2 (ja) 可動部用通信ケーブル
JP2017139189A (ja)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JP2022133770A (ja) 信号伝送ケーブル
JP2021174742A (ja) 通信ケーブル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