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5308A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35308A CN112135308A CN202011010684.5A CN202011010684A CN112135308A CN 112135308 A CN112135308 A CN 112135308A CN 202011010684 A CN202011010684 A CN 202011010684A CN 112135308 A CN112135308 A CN 1121353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figuration mode
- configuration
- modes
- duplex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Reduction Or Emphasis Of Bandwidth Of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本申请提供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能够动态的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从而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发明名称为“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的原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80091734.2,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6年12月20日。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无线网络中参数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静态配置方式、半静态配置方式和动态配置方式。一个具体的参数对应的配置方式只能是上述三种方式中的一种配置方式。
而在未来的无线网络中,将会引入非常多的场景和参数,如果一种参数只能采用一种配置方式进行配置,将无法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能够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能够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网络设备在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后,向终端设备指示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由此,网络设备可以动态的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从而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其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或,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所述网络设备将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或,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和全双工。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获取所述每种通信参数。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获取通信参数。由此,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动态的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的,其中,其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方式。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的。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的,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的。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和全双工。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或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通信系统、5G系统,或者说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车辆(vehicle)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简称为“eNB”或“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简称为“3G”)网络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等。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如图1所示,方法100包括:
S110,网络设备确定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S12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网络设备在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后,向终端设备指示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由此,网络设备可以动态的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从而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每确定一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就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告知终端设备该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或者网络设备确定多种通信参数中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后,通过一个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告知终端设备这多种通信参数中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例如,S120中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一张列表,这张列表规定了每种通信参数及其对应的配置模式,表1示出了列表的一种可选的格式。
表1
通信参数1 | 配置模式X |
通信参数2 | 配置模式Y |
通信参数3 | 配置模式Z |
通信参数4 | Void |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模式指示信息(表1)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的形式配置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采用专用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的,该专用信令例如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信令。并且如果某一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为“Void”,说明系统此次不指定该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会在其后通过信令指定。由此,能够增加系统实现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当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上述表格之后,网络设备可以在其后通过专用信令修正某个或某些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这里的专用信令例如可以是RRC信令或下行控制信令(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确定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时,可以根据每种通信参数,从可选配置模式中选择与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上述的物理层信令具体可以是DCI,在网络设备通过DCI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时,可以采用显示指示的方式指示通信参数,也可以采用隐式指示的方式指示通信参数。例如,以通信参数为上行波形为例,DCI格式0可以隐式指示终端设备的上行波形为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SC-FDMA”),DCI格式1可以隐式指示终端设备的上行波形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并且可以理解的是,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例如,5G)中上行存在两种波形:SC-FDMA和OFDM,这两种上行波形的选择和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距离网络设备的远近有密切关系。因此网络设备在确定于上行波形对应的配置模式时,根据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对应的配置模式。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信道状况稳定,且移动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选择慢速的上行波形配置模式,例如,通过RRC信令对上行波形进行配置。相对应地,终端设备只使用由RRC信令配置的上行波形。或者对于信道状况不稳定或是移动速度较快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需要动态对上行波形进行配置,例如,网络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CI)或MAC层信令对上行波形进行配置,相对应地,终端设备只使用由物理层信令或MAC层信令配置的上行波形。或者,当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状态不稳定,但终端设备移动速度较慢时,网络设备采用既通过由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或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相对应地,终端设备将用最新一次接收到的配置去替换前一次的配置。例如,在刚建立连接时,RRC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波形是SC-FDMA,随着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的改变,网络设备用DCI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波形为OFDM,此时终端设备将上行波形由SC-FDMA切换为OFD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或基础参数集),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目标配置模式;或,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向终端设备指示子载波间隔的配置模式。终端设备根据系统信息将会获知如何获取小区所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基础参数集)
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通过系统信息对子载波间隔进行配置,终端设备只使用由系统信息配置的子载波间隔。或者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对子载波间隔进行配置,终端设备只使用由RRC信令配置的子载波间隔。
并且,可以理解的是,当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或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相对应地,终端设备将用最新一次接收到的配置去替换前一次的配置。例如,在刚建立连接时,RRC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子载波间隔是15kHz,随着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的改变,网络设备用DCI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为20kHz,此时终端设备确定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由15kHz切换为20kHz。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所述网络设备将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或,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信息和/或RRC信令向终端设备指示双工方式的配置模式。终端设备根据系统信息和/或RRC信令将会获知如何获取小区所使用的双工方式。
同样的,当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或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相对应地,终端设备将用最新一次接收到的配置去替换前一次的配置。例如,在刚建立连接时,RRC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双工方式是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为“FDD”),随着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的改变,网络设备用DCI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双工方式为(Time DivisionDuplexing,简称为“TDD”),此时终端设备确定小区的双工方式由FDD切换为TDD。
在上述实施例中,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FDD、TDD和全双工。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事先约定具体的配置模式与配置模式编号的对应关系。在网络设备通过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指示参数的配置模式时,可以只指示配置模式编号,终端设备可以配置模式编号以及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既可以确定具体的配置模式。
举例来说,具体的配置模式与配置模式编号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表2只是具体的配置模式与配置模式编号的一种对应关系,并不是对对应关系的限制。
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以通信参数包括上行波形、子载波间隔以及双工方式为例进行描述,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的这几种通信参数。其他的通信参数也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式进行配置。
以上结合图1从网络设备侧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2从终端设备侧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应理解,终端设备侧描述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交互与网络设备侧的描述相同,为避免重复,适当省略相关描述。
图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如图2所示,方法200包括:
S210,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S220,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S230,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获取所述每种通信参数。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获取通信参数。由此,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动态的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的,其中,其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210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
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210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
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和全双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210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以上结合图1和图2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如图3所示,网络设备10包括:
处理模块11,用于确定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收发模块12,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网络设备在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后,向终端设备指示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由此,网络设备可以动态的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从而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其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12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将所述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或,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12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将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或,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和全双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12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参照对应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100的流程,并且,该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单元/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100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
收发模块2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所述处理模块22,还用于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获取所述每种通信参数。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获取通信参数。由此,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动态的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的,其中,其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和全双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参照对应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200的流程,并且,该终端设备中的各个单元/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200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10和收发器120,处理器110和收发器120相连,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100还包括存储器130,存储器130与处理器110相连。其中,处理器110、存储器130和收发器120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其中,处理器110,用于确定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收发器12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网络设备在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后,向终端设备指示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由此,网络设备可以动态的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从而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00可以参照对应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0,并且,该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单元/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100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10和收发器220,处理器210和收发器220相连,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200还包括存储器230,存储器230与处理器210相连。其中,处理器210、存储器230和收发器220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其中,所述收发器22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处理器210,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获取所述每种通信参数。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通信参数的配置模式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获取通信参数。由此,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动态的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灵活地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满足未来无线网络的需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0可以参照对应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并且,该终端设备中的各个单元/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200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2)
1.一种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其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
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或,
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包括:
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所述网络设备将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或,
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和全双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13.一种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获取所述每种通信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的,其中,其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方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
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
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和全双工。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2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收发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其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方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者,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将所述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或,
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26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将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或,
当确定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将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确定为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和全双工。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3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种通信参数中的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获取所述每种通信参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每种通信参数和可选配置模式确定的,其中,其中,所述可选配置模式包括下列配置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上行波形方式。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上行波形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环境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的。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者,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8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子载波间隔,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种数确定的。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
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子载波间隔时,与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38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通信参数中包括双工方式,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的种数确定的。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小区使用一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通过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或,
当所述小区使用多种双工方式时,与双工方式对应的配置模式为所述可选配置模式中包括的下列配置模式中的一种:所述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所述通过MAC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以及既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又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的配置模式。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使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下列双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和全双工。
48.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或,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所述配置模式指示信息。
4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以及其上存储有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指令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
5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以及其上存储有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指令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3-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
5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
5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3-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配置通信参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10684.5A CN112135308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10684.5A CN112135308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CN201680091734.2A CN110089196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PCT/CN2016/111120 WO2018112758A1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91734.2A Division CN110089196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35308A true CN112135308A (zh) | 2020-12-25 |
CN112135308B CN112135308B (zh) | 2022-10-25 |
Family
ID=626240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10684.5A Active CN112135308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CN201680091734.2A Active CN110089196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91734.2A Active CN110089196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306863A1 (zh) |
EP (2) | EP3554188B1 (zh) |
JP (1) | JP2020504948A (zh) |
KR (1) | KR20190100268A (zh) |
CN (2) | CN112135308B (zh) |
AU (1) | AU2016433266B2 (zh) |
BR (1) | BR112019012743B8 (zh) |
CA (1) | CA3047837A1 (zh) |
IL (1) | IL267524B (zh) |
MX (1) | MX2019007409A (zh) |
PH (1) | PH12019501427A1 (zh) |
RU (1) | RU2734755C1 (zh) |
TW (1) | TW201824888A (zh) |
WO (1) | WO2018112758A1 (zh) |
ZA (1) | ZA2019047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644827B2 (en) * | 2017-04-06 | 2020-05-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waveforms on downlink |
CN108990166B (zh) | 2017-05-05 | 2019-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RU2734860C1 (ru) * | 2017-06-16 | 2020-10-23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Индикация сигналов в сетях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
CN115314959A (zh) * | 2021-05-08 | 2022-11-08 |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终端的网络模式设置方法及设备 |
WO2024065534A1 (zh) * | 2022-09-29 | 2024-04-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波形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44713A1 (en) * | 2010-06-22 | 2013-02-21 | Pantech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aperiodic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
US20160156455A1 (en) * | 2011-12-16 | 2016-06-02 | Pantech Co., Ltd. | User equipment, pdsch a/n transmitting method thereof,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and pdsch a/n receiving method thereof |
WO2016171765A1 (en) * | 2015-04-22 | 2016-10-27 | Intel IP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designs for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WO2016180077A1 (zh) * | 2015-05-14 | 2016-11-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54647B (en) * | 2007-10-05 | 2010-02-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obile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8913672B2 (en) * | 2008-09-12 | 2014-1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
JP4989745B2 (ja) * | 2010-03-29 | 2012-08-01 |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 通信を中継する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4938123B1 (ja) * | 2010-10-04 | 2012-05-2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02938690B (zh) * | 2011-08-15 | 2015-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应答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KR102461556B1 (ko) * | 2012-08-23 | 2022-10-31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디바이스간 탐색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857041B (zh) * | 2012-11-30 | 2017-1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收信息的方法、发送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10034281B2 (en) * | 2014-03-27 | 2018-07-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CN105187153B (zh) * | 2014-06-06 | 2021-07-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发送方法、反馈装置及发送装置 |
US10225380B2 (en) * | 2015-05-29 | 2019-03-05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subframe structure for wideband LTE |
CN108023709B (zh) * | 2016-11-04 | 2022-03-15 | 夏普株式会社 | 上行发送波形的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2016
- 2016-12-20 EP EP16924726.9A patent/EP3554188B1/en active Active
- 2016-12-20 WO PCT/CN2016/111120 patent/WO2018112758A1/zh unknown
- 2016-12-20 JP JP2019533584A patent/JP2020504948A/ja active Pending
- 2016-12-20 MX MX2019007409A patent/MX2019007409A/es unknown
- 2016-12-20 KR KR1020197021141A patent/KR20190100268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6-12-20 BR BR112019012743A patent/BR112019012743B8/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12-20 CN CN202011010684.5A patent/CN112135308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20 RU RU2019122479A patent/RU2734755C1/ru active
- 2016-12-20 AU AU2016433266A patent/AU20164332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2-20 EP EP21178714.8A patent/EP390807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12-20 CA CA3047837A patent/CA3047837A1/en active Pending
- 2016-12-20 CN CN201680091734.2A patent/CN110089196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28 TW TW106141462A patent/TW201824888A/zh unknown
-
2019
- 2019-06-19 IL IL267524A patent/IL267524B/en unknown
- 2019-06-20 US US16/447,616 patent/US2019030686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06-20 PH PH12019501427A patent/PH12019501427A1/en unknown
- 2019-07-18 ZA ZA2019/04740A patent/ZA201904740B/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44713A1 (en) * | 2010-06-22 | 2013-02-21 | Pantech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aperiodic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
US20160156455A1 (en) * | 2011-12-16 | 2016-06-02 | Pantech Co., Ltd. | User equipment, pdsch a/n transmitting method thereof,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and pdsch a/n receiving method thereof |
WO2016171765A1 (en) * | 2015-04-22 | 2016-10-27 | Intel IP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designs for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WO2016180077A1 (zh) * | 2015-05-14 | 2016-11-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19012743A2 (pt) | 2019-11-26 |
EP3554188A1 (en) | 2019-10-16 |
BR112019012743B8 (pt) | 2024-01-23 |
US20190306863A1 (en) | 2019-10-03 |
CA3047837A1 (en) | 2018-06-28 |
EP3554188A4 (en) | 2019-10-16 |
JP2020504948A (ja) | 2020-02-13 |
CN112135308B (zh) | 2022-10-25 |
EP3554188B1 (en) | 2021-07-07 |
IL267524A (en) | 2019-11-28 |
AU2016433266A1 (en) | 2019-08-01 |
IL267524B (en) | 2022-06-01 |
PH12019501427A1 (en) | 2020-02-10 |
KR20190100268A (ko) | 2019-08-28 |
WO2018112758A1 (zh) | 2018-06-28 |
EP3908076A1 (en) | 2021-11-10 |
AU2016433266B2 (en) | 2022-08-25 |
RU2734755C1 (ru) | 2020-10-23 |
CN110089196B (zh) | 2020-10-23 |
MX2019007409A (es) | 2019-11-28 |
TW201824888A (zh) | 2018-07-01 |
ZA201904740B (en) | 2020-12-23 |
BR112019012743B1 (pt) | 2023-12-12 |
CN110089196A (zh) | 2019-08-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86059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1147219B (zh) | 传输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EP3934356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0089196B (zh) | 用于配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132336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KR20190141186A (ko) | 자원 할당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 |
CN111277394B (zh) |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基站设备及用户设备 | |
CN113207182A (zh) | 切换资源池的方法、终端设备和通信设备 | |
EP3627886B1 (en) | Bandwid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8811098B (zh) | 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1479282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11565466B (zh) |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12166583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11314041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10741700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11542120B (zh) |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10731116B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1294955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12314039A (zh) | 调度资源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3170324B (zh) | 用于非授权频谱的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11465111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11669804A (zh) |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8141718A (zh) | Tti长度的通知方法、设备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