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4934B -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4934B
CN112134934B CN202010923567.1A CN202010923567A CN112134934B CN 112134934 B CN112134934 B CN 112134934B CN 202010923567 A CN202010923567 A CN 202010923567A CN 112134934 B CN112134934 B CN 112134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area
park
les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35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4934A (zh
Inventor
朱梅生
周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a Electric Ener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a Electric Ener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a Electric Ener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a Electric Ener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35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4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4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4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4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4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06V20/53Recognition of crowd images, e.g. recognition of crowd conges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园区监控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本发明是以云端数据为基础,通过摄像头以及人员出入登记数据端采集计算园区不同区域的人员流量,并通过环境采集传感器采集园区植被的环境数据,将该些数据传输组成云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结合云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园区内部的各种人文、植被以及资源状况,利用人工智能结合传输的云数据对园区资源进行调控,从而保证园区资源进行最大化的有效利用,大大提高园区管理效率,本发明无需人工主动参与,因此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管理人员数量大幅下降,管理成本低昂,是一种有效便捷的管理园区的系统,本发明更加适应现在的园区管理的,适合大面积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区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5G传输、云数据共享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区管理采用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来进行管控,园区作为一个人文、植被、建筑以及能源相结合的产物,其进行管理起来尤为复杂,传统的园区管理,大多是通过人工进行管理,管理效率极低,同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人员数量庞大,管理成本高昂,无法适应现在的园区管理,不利于推广使用,因此急需一种为适应现代园区管理的,成本低昂,效率较高的,无需人工主动参与的,利用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可自动调节管理管控园区的系统的出现,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园区管理是通过人工进行管理,管理效率极低,同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人员数量庞大,管理成本高昂,无法有效便捷的适应现在的园区管理的,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模块、处理中心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模块与处理中心模块双向连接,所述处理中心模块与数据收集模块单向连接,所述处理中心模块与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以及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单向连接;
所述远程控制终端模块用于监控人员监控处理中心模块中获得的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以及用于监控人员控制处理中心模块的,通过控制处理中心模块对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以及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所述处理中心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对接收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分析处理对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以及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同时向远程控制终端模块传输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并接收远程控制终端模块的控制信号;
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园区内的视频、环境以及人员信息等数据,从而生成云端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模块中;
所述园区保护模块用于对园区内的植被进行保护;
所述园区景观设施模块用于对园区景观进行补光以及喷水增加美观度的操作;
所述园区照明模块用于对园区道路、广场等进行照明;
所述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用于开启和关闭园区出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人员登记设备模块;
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用于采集园区人员活动视频数据;
所述环境监控设备模块用于采集园区植被生长环境的状况数据;
所述人员登记设备模块用于登记进入对应园区的人员信息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设有多个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以及人员登记设备模块;
2)将多个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以及人员登记设备模块分别安装与园区的不同区域,并对不同园区区域进行标序;
3)将园区按照位置划为多个不同区域;
4)将园区划分出的第一个区域记为Y1,第二个区域记为Y2,第n个区域记为Yn;
5)每个划分出的区域皆装载有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以及人员登记设备模块;
6)所述第一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记为JY1,并将第一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所拍摄的数据记为jY1,所述第一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记为HY1,并将第一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收集的环境数据记为hY1,所述第一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为DY1,并将第一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录的数据记为dY1;
7)所述第二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记为JY2,并将第二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所拍摄的数据记为jY2,所述第二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记为HY2,并将第二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收集的环境数据记为hY2,所述第二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为DY2,并将第二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录的数据记为dY2;
8)所述第n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记为JYn,并将第n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所拍摄的数据记为jYn,所述第n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记为HYn,并将第n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收集的环境数据记为hYn,所述第n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为DYn,并将第n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录的数据记为dYn;
9)将jY1、hY1以及dY1打包为一组数据记为y1,将jY2、hY2以及dY2打包为一组数据记为y2,将jYn、hYn以及dYn打包为一组数据记为yn;
10)将y1、y2以及yn组合为云数据库;
11)将云数据库导入处理中心模块中。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中心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读取云数据库中的y1、y2以及yn数据;
2)对y1、y2以及yn进行对比和分析;
3)利用处理中心模块的人工智能对y1、y2以及yn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和人数较多的区域,以及园区植被干旱、高温情况;
4)处理中心控制园区景观设备,对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降低景观照明、景观喷水等美化操作的时间以及频率,增加园区内人数较多的区域景观照明、景观喷水等美化操作的时间以及频率;
5)处理中心控制园区照明设备,对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降低园区照明设备的数量,维持或者增加园区内人数较多和极多的区域的照明设备的数量;
6)处理中心控制园区保护设施,对园区内植被干旱处进行灌溉操作,对园区内植被温度过高处喷水雾等降温操作;
7)处理中心控制园区出入口,减少或者关闭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的出入口,开启或者增加园区内人数较多和极多的区域的出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中心模块的对比和分析步骤具体如下:
1)分别提取y1、y2以及yn数据中的jY1、jY2以及jYn;
2)利用处理中心模块中的人工智能的摄像计数能力对jY1、jY2以及jYn的人数进行统计,并分别记为j1、j2以及jn;
3)根据公式所述X取j1~jn,分别求得Y1、Y2以及Yn区域在总园区中的人数占比:
i)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极多,该区域属于极热门区域;
ii)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多,该区域属于热门区域;
iii)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4)分别提取y1、y2以及yn数据中的hY1、hY2以及hYn;
5)将hY1、hY2以及hYn中的土壤含水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单独分离出来,分别记为Syx、Wyx,所述x取1~n;
6)处理中心模块中的人工智能结合数据Sy1、Wy1,Sy2、Wy2以及Syn、Wyn分别得出Y1、Y2以及Yn区域中的植被干旱和温度情况:
a)Syx≤25%,Wyx≤0℃,为极低温非干旱,无需灌溉;
b)Syx≤25%,0≤Wyx≤20℃,为低温干旱,需少量灌溉;
c)Syx≤25%,20℃≤Wyx≤30℃,为干旱,需灌溉;
d)Syx≤25%,Wyx≥30℃,为高温干旱,需大量灌溉,并喷雾;
e)25%≤Syx≤45%,Wyx≤0℃,为极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f)25%≤Syx≤45%,0≤Wyx≤20℃,为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g)25%≤Syx≤45%,20℃≤Wyx≤30℃,为干燥,需少量灌溉;
h)25%≤Syx≤45%,Wyx≥30℃,为高温干燥,需少量灌溉,并喷雾;
i)45%≤Syx,Wyx≤0℃,为极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j)45%≤Syx,0≤Wyx≤20℃,为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k)45%≤Syx,20℃≤Wyx≤30℃,为潮湿,无需灌溉;
l)45%≤Syx,Wyx≥30℃,为高温潮湿,需喷雾;
7)分别提取y1、y2以及yn数据中的dY1、dY2以及dYn;
8)根据公式所述X取dY1~dYn,分别求得Y1、Y2以及Yn区域在总园区中的登记人数占比;
9)数据Bx结合数据Cx判断Y1、Y2以及Yn区域的人数多少:
(1)Bx≤15%,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2)Bx≤15%,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3)Bx≤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稍多,该区域属于次热门区域;
(4)15%≤Bx≤40%,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5)15%≤Bx≤40%,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多,该区域属于热门区域;
(6)15%≤Bx≤40%,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极多,该区域属于极热门区域;
(7)Bx≧40%,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稍多,该区域属于次热门区域;
(8)Bx≧40%,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多,该区域属于热门区域;
(9)Bx≧40%,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极多,该区域属于极热门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摄像头、环境采集传感器以及人员出入登记数据端作为采集端口,利用摄像头以及人员出入登记数据端采集和计算园区不同区域的人员流量,并通过环境采集传感器采集园区植被的环境数据,将该些数据传输组成云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结合云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园区内部的各种状况以及植被环境状态,利用人工智能结合传输的云数据进行对园区资源进行有效调控,从而保证园区资源进行最大化的有效利用,大大提高园区管理效率,本发明无需人工主动参与,因此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管理人员数量大幅下降,管理成本低昂,是一种有效便捷的管理园区的系统,本发明更加适应现在的园区管理的,适合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总体流程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模块、处理中心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远程控制终端模块与处理中心模块双向连接,处理中心模块与数据收集模块单向连接,处理中心模块与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以及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单向连接。
远程控制终端模块用于监控人员监控处理中心模块中获得的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以及用于监控人员控制处理中心模块的,通过控制处理中心模块对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以及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处理中心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对接收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分析处理对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以及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同时向远程控制终端模块传输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并接收远程控制终端模块的控制信号。
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园区内的视频、环境以及人员信息等数据,从而生成云端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模块中。
园区保护模块用于对园区内的植被进行保护。
园区景观设施模块用于对园区景观进行补光以及喷水增加美观度的操作。
园区照明模块用于对园区道路、广场等进行照明。
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用于开启和关闭园区出入口。
数据收集模块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人员登记设备模块。
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用于采集园区人员活动视频数据。
环境监控设备模块用于采集园区植被生长环境的状况数据。
人员登记设备模块用于登记进入对应园区的人员信息数据。
数据收集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设有多个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以及人员登记设备模块;
2)将多个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以及人员登记设备模块分别安装与园区的不同区域,并对不同园区区域进行标序;
3)将园区按照位置划为多个不同区域;
4)将园区划分出的第一个区域记为Y1,第二个区域记为Y2,第n个区域记为Yn;
5)每个划分出的区域皆装载有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以及人员登记设备模块;
6)第一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记为JY1,并将第一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所拍摄的数据记为jY1,第一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记为HY1,并将第一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收集的环境数据记为hY1,第一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为DY1,并将第一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录的数据记为dY1;
7)第二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记为JY2,并将第二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所拍摄的数据记为jY2,第二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记为HY2,并将第二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收集的环境数据记为hY2,第二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为DY2,并将第二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录的数据记为dY2;
8)第n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记为JYn,并将第n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所拍摄的数据记为jYn,第n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记为HYn,并将第n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收集的环境数据记为hYn,第n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为DYn,并将第n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录的数据记为dYn;
9)将jY1、hY1以及dY1打包为一组数据记为y1,将jY2、hY2以及dY2打包为一组数据记为y2,将jYn、hYn以及dYn打包为一组数据记为yn;
10)将y1、y2以及yn组合为云数据库;
11)将云数据库导入处理中心模块中。
处理中心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读取云数据库中的y1、y2以及yn数据;
2)对y1、y2以及yn进行对比和分析;
3)利用处理中心模块的人工智能对y1、y2以及yn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和人数较多的区域,以及园区植被干旱、高温情况;
4)处理中心控制园区景观设备,对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降低景观照明、景观喷水等美化操作的时间以及频率,增加园区内人数较多的区域景观照明、景观喷水等美化操作的时间以及频率;
5)处理中心控制园区照明设备,对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降低园区照明设备的数量,维持或者增加园区内人数较多和极多的区域的照明设备的数量;
6)处理中心控制园区保护设施,对园区内植被干旱处进行灌溉操作,对园区内植被温度过高处喷水雾等降温操作;
7)处理中心控制园区出入口,减少或者关闭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的出入口,开启或者增加园区内人数较多和极多的区域的出入口。
处理中心模块的对比和分析步骤具体如下:
1)分别提取y1、y2以及yn数据中的jY1、jY2以及jYn;
2)利用处理中心模块中的人工智能的摄像计数能力对jY1、jY2以及jYn的人数进行统计,并分别记为j1、j2以及jn;
3)根据公式X取j1~jn,分别求得Y1、Y2以及Yn区域在总园区中的人数占比:
i)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极多,该区域属于极热门区域;
ii)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多,该区域属于热门区域;
iii)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4)分别提取y1、y2以及yn数据中的hY1、hY2以及hYn;
5)将hY1、hY2以及hYn中的土壤含水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单独分离出来,分别记为Syx、Wyx,x取1~n;
6)处理中心模块中的人工智能结合数据Sy1、Wy1,Sy2、Wy2以及Syn、Wyn分别得出Y1、Y2以及Yn区域中的植被干旱和温度情况:
a)Syx≤25%,Wyx≤0℃,为极低温非干旱,无需灌溉;
b)Syx≤25%,0≤Wyx≤20℃,为低温干旱,需少量灌溉;
c)Syx≤25%,20℃≤Wyx≤30℃,为干旱,需灌溉;
d)Syx≤25%,Wyx≥30℃,为高温干旱,需大量灌溉,并喷雾;
e)25%≤Syx≤45%,Wyx≤0℃,为极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f)25%≤Syx≤45%,0≤Wyx≤20℃,为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g)25%≤Syx≤45%,20℃≤Wyx≤30℃,为干燥,需少量灌溉;
h)25%≤Syx≤45%,Wyx≥30℃,为高温干燥,需少量灌溉,并喷雾;
i)45%≤Syx,Wyx≤0℃,为极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j)45%≤Syx,0≤Wyx≤20℃,为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k)45%≤Syx,20℃≤Wyx≤30℃,为潮湿,无需灌溉;
l)45%≤Syx,Wyx≥30℃,为高温潮湿,需喷雾;
7)分别提取y1、y2以及yn数据中的dY1、dY2以及dYn;
8)根据公式X取dY1~dYn,分别求得Y1、Y2以及Yn区域在总园区中的登记人数占比;
9)数据Bx结合数据Cx判断Y1、Y2以及Yn区域的人数多少:
(1)Bx≤15%,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2)Bx≤15%,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3)Bx≤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稍多,该区域属于次热门区域;
(4)15%≤Bx≤40%,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5)15%≤Bx≤40%,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多,该区域属于热门区域;
(6)15%≤Bx≤40%,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极多,该区域属于极热门区域;
(7)Bx≧40%,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稍多,该区域属于次热门区域;
(8)Bx≧40%,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多,该区域属于热门区域;
(9)Bx≧40%,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极多,该区域属于极热门区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模块、处理中心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模块与处理中心模块双向连接,所述处理中心模块与数据收集模块单向连接,所述处理中心模块与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以及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单向连接;
所述远程控制终端模块用于监控人员监控处理中心模块中获得的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以及用于监控人员控制处理中心模块的,通过控制处理中心模块对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以及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所述处理中心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对接收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分析处理对园区保护模块、园区景观设施模块、园区照明模块以及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同时向远程控制终端模块传输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各种数据并接收远程控制终端模块的控制信号,
所述处理中心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读取云数据库中的y1、y2以及yn数据;
2)对y1、y2以及yn进行对比和分析;
3)利用处理中心模块的人工智能对y1、y2以及yn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和人数较多的区域,以及园区植被干旱、高温情况;
4)处理中心控制园区景观设备,对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降低景观照明、景观喷水美化操作的时间以及频率,增加园区内人数较多的区域景观照明、景观喷水美化操作的时间以及频率;
5)处理中心控制园区照明设备,对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降低园区照明设备的数量,维持或者增加园区内人数较多和极多的区域的照明设备的数量;
6)处理中心控制园区保护设施,对园区内植被干旱处进行灌溉操作,对园区内植被高温处喷水雾降温操作;
7)处理中心控制园区出入口,减少或者关闭园区内人数较少的区域的出入口,开启或者增加园区内人数较多和极多的区域的出入口;
所述处理中心模块的对比和分析步骤具体如下:
1)分别提取y1、y2以及yn数据中的jY1、jY2以及jYn;
2)利用处理中心模块中的人工智能的摄像计数能力对jY1、jY2以及jYn的人数进行统计,并分别记为j1、j2以及jn;
3)根据公式所述X取j1~jn,分别求得Y1、Y2以及Yn区域在总园区中的人数占比:
i)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极多,该区域属于极热门区域;
ii)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多,该区域属于热门区域;
iii)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4)分别提取y1、y2以及yn数据中的hY1、hY2以及hYn;
5)将hY1、hY2以及hYn中的土壤含水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单独分离出来,分别记为Syx、Wyx,所述x取1~n;
6)处理中心模块中的人工智能结合数据Sy1、Wy1,Sy2、Wy2以及Syn、Wyn分别得出Y1、Y2以及Yn区域中的植被干旱和温度情况:
a)Syx<25%,Wyx<0℃,为极低温非干旱,无需灌溉;
b)Syx<25%,0℃≤Wyx<20℃,为低温干旱,需少量灌溉;
c)Syx<25%,20℃≤Wyx<30℃,为干旱,需灌溉;
d)Syx<25%,Wyx≥30℃,为高温干旱,需大量灌溉,并喷雾;
e)25%≤Syx<45%,Wyx<0℃,为极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f)25%≤Syx<45%,0≤Wyx<20℃,为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g)25%≤Syx<45%,20℃≤Wyx<30℃,为干燥,需少量灌溉;
h)25%≤Syx<45%,Wyx≥30℃,为高温干燥,需少量灌溉,并喷雾;
i)45%≤Syx,Wyx<0℃,为极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j)45%≤Syx,0≤Wyx<20℃,为低温潮湿,无需灌溉;
k)45%≤Syx,20℃≤Wyx<30℃,为潮湿,无需灌溉;
l)45%≤Syx,Wyx≥30℃,为高温潮湿,需喷雾;
7)分别提取y1、y2以及yn数据中的dY1、dY2以及dYn;
8)根据公式所述X取dY1~dYn,分别求得Y1、Y2以及Yn区域在总园区中的登记人数占比;
9)数据Bx结合数据Cx判断Y1、Y2以及Yn区域的人数多少:
A.Bx<15%,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B.Bx<15%,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C.Bx<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稍多,该区域属于次热门区域;
D.15%≤Bx<40%,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少,该区域属于冷门区域;
E.15%≤Bx<40%,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较多,该区域属于热门区域;
F.15%≤Bx<40%,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极多,该区域属于极热门区域;
G.Bx≥40%,Cx<15%,说明该区域人数稍多,该区域属于次热门区域;
H.Bx≥40%,15%≤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多,该区域属于热门区域;
I.Bx≥40%,Cx≥50%,说明该区域人数极多,该区域属于极热门区域;
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园区内的视频、环境以及人员信息数据,从而生成云端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模块中;
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设有多个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以及人员登记设备模块;
2)将多个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以及人员登记设备模块分别安装与园区的不同区域,并对不同园区区域进行标序;
3)将园区按照位置划为多个不同区域;
4)将园区划分出的第一个区域记为Y1,第二个区域记为Y2,第n个区域记为Yn;
5)每个划分出的区域皆装载有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以及人员登记设备模块;
6)第一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记为JY1,并将第一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所拍摄的数据记为jY1,第一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记为HY1,并将第一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收集的环境数据记为hY1,第一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为DY1,并将第一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录的数据记为dY1;
7)第二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记为JY2,并将第二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所拍摄的数据记为jY2,第二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记为HY2,并将第二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收集的环境数据记为hY2,第二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为DY2,并将第二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录的数据记为dY2;
8)第n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记为JYn,并将第n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模块所拍摄的数据记为jYn,第n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记为HYn,并将第n个区域内的环境监控设备模块收集的环境数据记为hYn,第n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为DYn,并将第n个区域内的人员登记设备模块记录的数据记为dYn;
9)将jY1、hY1以及dY1打包为一组数据记为y1,将jY2、hY2以及dY2打包为一组数据记为y2,将jYn、hYn以及dYn打包为一组数据记为yn;
10)将y1、y2以及yn组合为云数据库;
11)将云数据库导入处理中心模块中;
所述园区保护模块用于对园区内的植被进行保护;
所述园区景观设施模块用于对园区景观进行补光以及喷水增加美观度的操作;
所述园区照明模块用于对园区道路、广场进行照明;
所述园区出入口控制模块用于开启和关闭园区出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环境监控设备模块、人员登记设备模块;
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模块用于采集园区人员活动视频数据;
所述环境监控设备模块用于采集园区植被生长环境的状况数据;
所述人员登记设备模块用于登记进入对应园区的人员信息数据。
CN202010923567.1A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 Active CN112134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3567.1A CN112134934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3567.1A CN112134934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4934A CN112134934A (zh) 2020-12-25
CN112134934B true CN112134934B (zh) 2023-08-08

Family

ID=73847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3567.1A Active CN112134934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49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1835A (zh) * 2021-06-22 2021-09-03 郑州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554413A (zh) * 2021-06-30 2021-10-26 青岛华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园区环境图像处理算法的工单处理方法
CN113919631B (zh) * 2021-09-01 2022-08-02 广州云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640591B (zh) * 2022-03-22 2024-04-16 浙江天地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景观工程智慧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545A (zh) * 2010-12-18 2011-07-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rfid和可拓关联函数的园区景观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CN104601657A (zh) * 2014-12-12 2015-05-06 北京拓扑智鑫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绿色生态指数在线发布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4887534U (zh) * 2015-06-04 2015-12-16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城市综合型智能照明系统
CN105929716A (zh) * 2016-05-11 2016-09-07 中智城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公共照明控制系统的智慧园区及建设方法
CN206039678U (zh) * 2016-08-26 2017-03-22 成都鑫原羿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gps定位的景区游客流量监控系统
CN108029534A (zh) * 2017-12-19 2018-05-15 合肥草木蕃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园林养护系统
CN207946850U (zh) * 2018-01-15 2018-10-09 西南交通大学 地铁拥挤度控制系统
CN111062649A (zh) * 2020-01-02 2020-04-24 深圳云谷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产业智慧园区应急管理系统
CN210442855U (zh) * 2019-10-25 2020-05-01 王频 一种景观玻璃桥玻璃平台人数监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589B (zh) * 2011-12-31 2014-05-0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园区的智能用电系统及方法
US10769419B2 (en) * 2018-09-17 2020-09-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ruptor mitig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545A (zh) * 2010-12-18 2011-07-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rfid和可拓关联函数的园区景观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CN104601657A (zh) * 2014-12-12 2015-05-06 北京拓扑智鑫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绿色生态指数在线发布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4887534U (zh) * 2015-06-04 2015-12-16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城市综合型智能照明系统
CN105929716A (zh) * 2016-05-11 2016-09-07 中智城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公共照明控制系统的智慧园区及建设方法
CN206039678U (zh) * 2016-08-26 2017-03-22 成都鑫原羿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gps定位的景区游客流量监控系统
CN108029534A (zh) * 2017-12-19 2018-05-15 合肥草木蕃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园林养护系统
CN207946850U (zh) * 2018-01-15 2018-10-09 西南交通大学 地铁拥挤度控制系统
CN210442855U (zh) * 2019-10-25 2020-05-01 王频 一种景观玻璃桥玻璃平台人数监控系统
CN111062649A (zh) * 2020-01-02 2020-04-24 深圳云谷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产业智慧园区应急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B-Places: A Data Set for Visual Place Recognition in Garden Environments;María Leyva-Vallina;《IEEE Access》;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4934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4934B (zh)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园区管控系统
CN106054679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智能监控系统及作物种植方法
CN207820108U (zh) 一种输电线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CN20556332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
CN104764533A (zh) 基于无人机图像采集和红外热像仪的智能农业系统
WO2022032614A1 (zh) 基于5g的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
CN207473031U (zh) 无人机巡检故障诊断系统
CN111062649A (zh) 一种产业智慧园区应急管理系统
CN201583835U (zh) 烟草育苗温室大棚集中控制装置
Wenshun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nlight greenhouse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IOT and cloud computing
CN109035057A (zh) 带有观光走廊的芒果虫害智能监测系统
CN103888731A (zh) 枪机-球机混合视频监控的结构化描述装置及系统
CN105955161A (zh) 一种农业智能控制系统
CN115562410A (zh) 智慧种植监控管理平台系统
CN115638816A (zh) 一种智慧农业信息监测系统
CN10784414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检测系统
CN114494916A (zh) 一种基于YOLO和DeepSORT的黑颈鹤监测追踪方法
CN109785179A (zh) 一种智能园林养护系统
CN109099965A (zh) 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的智能生态监测系统
CN103518686B (zh) 滴灌棉田棉蚜快速监测与预警方法
CN108693902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农作物种植小环境监测系统
CN202111805U (zh) 无人值守农田水利墒情远程综合监控系统
CN215736244U (zh) 一种适用于柑橘种植的智慧灌溉系统
Wang Research and design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greenhouse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CN10602015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肥一体滴灌技术的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hangxia Electric Energy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hree Gorges power (Guangdo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