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4568A - 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4568A
CN112134568A CN202010969848.0A CN202010969848A CN112134568A CN 112134568 A CN112134568 A CN 112134568A CN 202010969848 A CN202010969848 A CN 202010969848A CN 112134568 A CN112134568 A CN 112134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data
bits
code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98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淇
区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xin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xin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xin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xin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698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45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4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45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首先将定点的IQ数据进行分组,分别确定绝对值的最大值,然后将最大值与定标满量程时的最大功率进行比较,确定每组对应的压缩比k,进而对每组IQ数据的I数据和Q数据分别进行移位和截位,完成压缩,得到压缩数据;根据分组长度H和压缩比k进行解压缩;对于截位码进行编码,同时生成同步编码;当截位码的链路中出现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时,则使用同步编码替换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中的部分截位码;所述截位码存储于各组压缩数据的开销位中。本发明减少了开销,增加了传输效率,增加了同步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号传输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载波聚合等技术也会导致基带处理单元与射频拉远单元之间的传输数据量增大。这对光纤传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以光纤传输为主的通信系统中,传输速率为10Gb/s的光模块应用已经普及,在5G的应用中甚至需要采用40G或者100G的光模块,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应用需求。
现有的技术中,有以下几种:
现有文件1CN201010267555.4“有损数据压缩方法及基于有损数据压缩的数字通信系统”记载的技术:首先通过抽取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降低发送信号有效带宽的数据速率,从而减少传输的数据量;
现有文件2CN201210298915.6“数据压缩发送及解压缩方法和设备”记载的技术:在进行数据压缩时,发送端与接收端对分组长度N进行统一,每个分组的移位因子分解到该组压缩信号的开销比特位中进行传输,不需要进行额外传输;
现有文件3201811005196.8“一种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记载的技术:为了方便解压缩端进行数据恢复,在链路中如果出现连续编号一致的移位信息编码时,则每隔一个编码产生一个同步编码,这样接收端就可以根据同步码识别同步位置。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
针对现有技文件1:需要对数据的能量进行统计,然后根据门限范围确定标记位进行截位处理,其标记位随CPRI帧的控制字进行传输。该方法需要额外的能量门限,且标记位不随数据进行传输,这就需要额外的配对工作。本发明中只针对分组块中绝对值最大的数值进行判断移位方式,移位因子随改组压缩信号进行传输;
针对现有文件2:确定移位因子后,对分组数据进行移位,然后再进行量化。该方法在确定移位因子的时候并不是考虑数据绝对值,只对比去掉符号位后的数据,这样容易造成对负数大小的误判断,造成大信号精度的丢失。例如4bit的2进制有符号数,1000表示8,但在该文献算法中,去掉符号为后为000,则在量化时并不以该数据为标准,而是采取分组中的其余数据确定位移因子;
针对现有文件3:需要额外传输压缩因子与每个压缩数据的标志位。增加了压缩的开销,增大了压缩、解压缩及传输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通过抽取单元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降低发送信号有效带宽的数据速率,从而减少传输的数据量,发送端与接收端对分组长度H进行统一,每个分组的移位因子分解到该组压缩信号的开销比特位中进行传输,不需要进行额外传输;截位码的链路中如果出现连续编号一致的移位信息编码时,则使用同步编码进行部分替换,这样接收端就可以根据同步码识别同步位置,且截位码等随着压缩数据传输,不需要额外的开销。
本发明具体实现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首先将定点的IQ数据进行分组,对分组后的每组IQ数据分别确定绝对值的最大值,然后将得到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与定标满量程时的最大功率进行比较,确定每组对应的压缩比k;根据每组的压缩比k,对每组IQ数据的I数据和Q数据分别进行移位和截位,完成压缩,得到压缩数据;将压缩数据根据分组长度H和压缩比k进行解压缩;所述压缩数据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位于最高位的符号位、位于中部位的的数据位、位于最低位的开销位;
对于截位码进行编码,同时生成同步编码;当截位码的链路中出现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时,则使用同步编码替换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中的部分截位码;
所述截位码存储于各组压缩数据的开销位中。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完成压缩,得到压缩数据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确定每组IQ数据的输入位宽M;
步骤二:确定压缩比k;
步骤三:根据输入位宽M和压缩比k确定分组长度H;
步骤四:将每组IQ数据分为I数据和Q数据,按组为单位分别进行移位和截位;所述移位的移位信息产生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83702100000021
其中,i为当前分组的序号,datai为当前分组内的数据;
步骤五:确定移位信息位宽N,然后根据压缩比k、输入位宽M、和移位信息位宽N,确定截位位宽bit_cut,进行截位;所述移位信息位宽N为开销位的位宽;
步骤六:完成数据压缩。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对于截位码进行编码,同时生成同步编码包括以下划分:根据步骤四中计算的wi与移位信息位宽的差值对截位码进行编码:
当差值为0时,对输入数据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截位,保留低位数据位,并编码出一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1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二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2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1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三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3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2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四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4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3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五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5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4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六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6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5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七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7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6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八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同时编码出同步编码,当所有分组数据对应的截位码生成的截位码的链路中出现了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时,使用同步编码对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中的部分截位码进行替换。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使用同步编码替换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中的部分截位码过程中,对于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每隔一个截位码使用同步编码进行替换。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在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时,对于输入的压缩数据中的bit0位进行提取,即对压缩数据的开销位进行提取,并作为解压缩的控制位;
设置IDLE状态为失步/空闲状态,设置PRE_FLAG_WAIT状态为同步测试状态,设置SUC_COMP_FLAG状态为同步状态;
当检测到开销位中的同步编码后,记录当前同步编码的位置,并进入PRE_FLAG_WAIT状态,测试同步的状态是否正常;
当重新检测到同步编码时,如果测试到同步的状态异常,则跳回到IDLE状态重新进行同步;
如果同步的状态为连续同步,则视为同步成功,跳到SUC_COMP_FLAG状态;
若同步成功后连续测试的同步的状态异常的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门限,则跳转到IDLE状态重新进行同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在解压缩过程中,对控制位即开销位中的截位码赋予以下处理定义,并根据截位码对应的处理定义进行解压缩处理:
一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二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三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1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四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2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五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3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六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4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七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5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八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6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同步编码:恢复上一组数据控制位。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对IQ数据进行压缩生成压缩数据并进行发送的发送端,及接收压缩数据并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的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依次连接的ADC单元、DDC单元、抽取单元、数据压缩单元、CPRI组帧单元;
所述接收端包括依次连接的CPRI解帧单元、数据解压缩单元、插值单元、DUC单元、DAC单元;
所述CPRI组帧单元与CPRI解帧单元连接,用于传输压缩数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移位因子随着数据进行传输,不需要额外的开销,且设置同步编码,保证解压缩和压缩过程中同步的准确性;
(2)在进行数据压缩时,发送端与接收端对分组长度N进行统一,每个分组的移位因子分解到该组压缩信号的开销比特位中进行传输,不需要进行额外传输;
(3)通过抽取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降低发送信号有效带宽的数据速率,从而减少传输的数据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数据压缩前后的示意图;
图2为同步编码进行替换的示意图;
图3为数据压缩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接收端的同步信号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如图1、图3所示,首先将定点的IQ数据进行分组,对分组后的每组IQ数据分别确定绝对值的最大值,然后将得到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与定标满量程时的最大功率进行比较,确定每组对应的压缩比k;根据每组的压缩比k,对每组IQ数据的I数据和Q数据分别进行移位和截位,完成压缩,得到压缩数据;将压缩数据根据分组长度H和压缩比k进行解压缩;所述压缩数据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位于最高位的符号位、位于中部位的的数据位、位于最低位的开销位。
以实际设计情况举例:
数据位宽14位,压缩后变为10位,分组组长为4,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输入位宽M=14;
步骤二:确定压缩比k=14:10;
步骤三:确定分组长度H=4;
步骤四:将每组IQ数据分别分为I数据和Q数据,按组为单位分别进行移位和截位;计算得到移位信息wi如下:
Figure BDA0002683702100000061
例如:4个14bit的2进制有符号数,分别为:
11 1010 1101 0110(对应10进制-1322)
00 0110 1001 1011(对应10进制1691)
11 1101 1011 0100(对应10进制-588)
00 0101 0010 1001(对应10进制1321);
移位信息wi为2,则代表去掉2bit符号位:得到
1010 1101 0110
0110 1001 1011
1101 1011 0100
0101 0010 1001;
步骤五:确定移位信息位宽N,然后根据压缩比k、输入位宽M、和移位信息位宽N,确定截位位宽bit_cut,进行截位;所述移位信息位宽N为开销位的位宽;
设置移位信息位宽N为1,因为需要压缩到10bit,则得到截位位宽bit_cut:、
bit_cut=M-M/k+N
=14-14/(14/10)+1;
=5
因为已经去掉了2bit的符号位,则还需要去掉3bit的输入数据,则截掉bit0~bit2的输入数据;截位后的数据为:
1010 1101 1
0110 1001 1
1101 1011 0
0101 0010 1;
然后再加上附加移位编码的开销位:
1010 1101 10
0110 1001 11
1101 1011 01
0101 0010 10;
步骤六:完成数据压缩。
工作原理:注:压缩比k可根据压缩处理的要求而定,如2:1、3:2等。压缩后的数据中最高位仍为符号位,随后是压缩后的数据的数据位部分,尾部是开销位,比如移位信息等,以便解压缩端收到压缩后的数据后能够正确地解压缩。假定待压缩数据的输入位宽M=12,压缩比k=14:10,则压缩后的数据位宽为10,若开销位为1位,则压缩后的数据最高位为符号位,随后的8位为压缩后的数据位,最低1位为开销位;
本压缩模块设计采用对数据有效数据进行截位的方式进行压缩,为有损压缩。当数据有效位宽小于压缩后的位宽时,对高位符号位进行截位。当数据有效位宽多于压缩后位宽时,为了确保数据的线性,只保留数据中的一个符号位,再通过四舍五入截去多余的低位数据位。在输出数据中保留最低位。数据从14位压缩到10位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设计的关键在于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寻找出每一组数据绝对值的最大值,并判断表示该最大值所需要的最大位宽,然后分别对数据进行截位,并把截位码分散存放于改组各数据的开销位上,从而节省了开销,增加了效率,同时,将截位码进行编码,并存储到开销位上,每个分组的移位因子分解到该组压缩信号的开销比特位中进行传输,不需要进行额外传输。并设置同步编码对截位码进行替换,确保了同步的精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对于截位码进行编码,同时生成同步编码包括以下划分:根据步骤四中计算的wi与移位信息位宽的差值对截位码进行编码:
当差值为0时,对输入数据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截位,保留低位数据位,并编码出一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1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二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2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1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三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3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2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四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4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3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五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5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4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六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6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5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七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7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6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八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同时编码出同步编码,当所有分组数据对应的截位码生成的截位码的链路中出现了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时,使用同步编码对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中的部分截位码进行替换。具体如下表1所示:
编码 说明
4'b0000 一号编码,对输入数据高位符号位进行截位,保留低位数据位
4'b0010 二号编码,截去输入数据bit0与多余高位符号位
4'b0100 三号编码,截去输入数据bit0~bit1与多余高位符号位
4'b0110 四号编码,截去输入数据bit0~bit2与多余高位符号位
4'b1000 五号编码,截去输入数据bit0~bit3与多余高位符号位
4'b1010 六号编码,截去输入数据bit0~bit4与多余高位符号位
4'b1100 七号编码,截去输入数据bit0~bit5与多余高位符号位
4'b1110 八号编码,截去输入数据bit0~bit6与多余高位符号位
4’b1111 同步编码,用于解压缩端恢复数据时同步数据
表1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2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使用同步编码替换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中的部分截位码过程中,对于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每隔一个截位码使用同步编码进行替换。这里的同步编码是一个特殊的编码,在链路中如果出现连续编号一致的编码时,则每隔一个编码产生一个同步编码。如图2所示,三个4’b1010中间插入一个4’b1111,而四个连接的4’b0110中每隔一个变成4’b1111;这样接收端就可以根据同步码有识别同步位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2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在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时,对于输入的压缩数据中的bit0位进行提取,即对压缩数据的开销位进行提取,并作为解压缩的控制位;
解压缩模块对输入数据中bit0单独提取,作为控制位,其余位宽为信号位。接收端的信号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其中IDLE状态为失步/空闲状态,当检测到同步码时,记录当前位置,状态机跳入同步测试状态(PRE_FLAG_WAIT),当重新检测到同步码时,如果状态异常,则跳回IDLE重新进行同步,如果连续同步则视为同步成功,状态机跳同步状态(SUC_COMP_FLAG)。若成功同步后连续检测同步异常次数达到门限时,跳回IDLE重新进行同步。
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在解压缩过程中,对控制位即开销位中的截位码赋予以下处理定义,并根据截位码对应的处理定义进行解压缩处理:
一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二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三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1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四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2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五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3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六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4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七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5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八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6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同步编码:恢复上一组数据控制位。具体如表2所示:
编码 说明
4'b0000 一号编码,对输入数据高位符号位填充
4'b0010 二号编码,对输入数据bit0填充0,其它高位符号位填充
4'b0100 三号编码,对输入数据bit0~bit1填充0,其它高位符号位填充
4'b0110 四号编码,对输入数据bit0~bit2填充0,其它高位符号位填充
4'b1000 五号编码,对输入数据bit0~bit3填充0,其它高位符号位填充
4'b1010 六号编码,对输入数据bit0~bit4填充0,其它高位符号位填充
4'b1100 七号编码,对输入数据bit0~bit5填充0,其它高位符号位填充
4'b1110 八号编码,对输入数据bit0~bit6填充0,其它高位符号位填充
4’b1111 同步编码,恢复上一组数据控制位
表2
当数据同步完成之后,以每四个数据为一组提取最低位组成一个控制位编码,按照表2对数据进行填充输出。
以之前的数据为例,同步后提取的压缩控制编码为4’b0110,查表2可知,需要对输入数据bit0~bit2填充0,其它高位符号位填充。解压缩后的数据为:
11 1010 1101 1000(对应10进制-1320)
00 0110 1001 1000(对应10进制1688)
11 1101 1011 0000(对应10进制-591)
00 0101 0010 1000(对应10进制1320)。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系统,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对IQ数据进行压缩生成压缩数据并进行发送的发送端,及接收压缩数据并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的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依次连接的ADC单元、DDC单元、抽取单元、数据压缩单元、CPRI组帧单元;
所述接收端包括依次连接的CPRI解帧单元、数据解压缩单元、插值单元、DUC单元、DAC单元;
所述CPRI组帧单元与CPRI解帧单元连接,用于传输压缩数据。
工作原理:通过剔除IQ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来减少无用信息传输所造成的支出。本文所述的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算法是基于FPGA硬件实现的,根据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提出IQ压缩和解压缩的结构体系。
发送端的天线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后,下变频到基带,然后根据有效数据占用的带宽进行滤波及抽取操作,降低数据传输速率。数据压缩模块进一步压缩IQ数据的传输bit,在CRPI组帧单元按照CPRI协议组帧后通过光纤传输到CRPI解帧单元;
接收端将光纤传输的数据进行CRPI解帧后,对数据进行解压缩,然后插值、上变频,进行数模转换后通过天线发送出去进行信号覆盖。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首先将定点的IQ数据进行分组,对分组后的每组IQ数据分别确定绝对值的最大值,然后将得到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与定标满量程时的最大功率进行比较,确定每组对应的压缩比k;根据每组的压缩比k,对每组IQ数据的I数据和Q数据分别进行移位和截位,完成压缩,得到压缩数据;将压缩数据根据分组长度H和压缩比k进行解压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数据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位于最高位的符号位、位于中部位的的数据位、位于最低位的开销位;
对于截位码进行编码,同时生成同步编码;当截位码的链路中出现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时,则使用同步编码替换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中的部分截位码;
所述截位码存储于各组压缩数据的开销位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成压缩,得到压缩数据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确定每组IQ数据的输入位宽M;
步骤二:确定压缩比k;
步骤三:根据输入位宽M和压缩比k确定分组长度H;
步骤四:将每组IQ数据分为I数据和Q数据,按组为单位分别进行移位和截位;所述移位的移位信息产生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83702090000011
其中,i为当前分组的序号,datai为当前分组内的数据;
步骤五:确定移位信息位宽N,然后根据压缩比k、输入位宽M、和移位信息位宽N,确定截位位宽bit_cut,进行截位;所述移位信息位宽N为开销位的位宽;
步骤六:完成数据压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截位码进行编码,同时生成同步编码包括以下划分:根据步骤四中计算的wi与移位信息位宽的差值对截位码进行编码:
当差值为0时,对输入数据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截位,保留低位数据位,并编码出一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1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二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2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1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三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3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2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四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4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3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五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5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4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六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6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5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七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当差值为7时,截位输入数据的bit0~bit6位和多余最高位的符号位,并编码出八号编码作为截位码;
同时编码出同步编码,当所有分组数据对应的截位码生成的截位码的链路中出现了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时,使用同步编码对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中的部分截位码进行替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同步编码替换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中的部分截位码过程中,对于连续的编号一致的截位码,每隔一个截位码使用同步编码进行替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时,对于输入的压缩数据中的bit0位进行提取,即对压缩数据的开销位进行提取,并作为解压缩的控制位;
设置IDLE状态为失步/空闲状态,设置PRE_FLAG_WAIT状态为同步测试状态,设置SUC_COMP_FLAG状态为同步状态;
当检测到开销位中的同步编码后,记录当前同步编码的位置,并进入PRE_FLAG_WAIT状态,测试同步的状态是否正常;
当重新检测到同步编码时,如果测试到同步的状态异常,则跳回到IDLE状态重新进行同步;
如果同步的状态为连续同步,则视为同步成功,跳到SUC_COMP_FLAG状态;
若同步成功后连续测试的同步的状态异常的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门限,则跳转到IDLE状态重新进行同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解压缩过程中,对控制位即开销位中的截位码赋予以下处理定义,并根据截位码对应的处理定义进行解压缩处理:
一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二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三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1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四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2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五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3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六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4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七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5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八号编码:对输入的压缩数据的bit0~bit6位填充0,对最高位的符号位进行填充;
同步编码:恢复上一组数据控制位。
7.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IQ数据进行压缩生成压缩数据并进行发送的发送端,及接收压缩数据并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的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依次连接的ADC单元、DDC单元、抽取单元、数据压缩单元、CPRI组帧单元;
所述接收端包括依次连接的CPRI解帧单元、数据解压缩单元、插值单元、DUC单元、DAC单元;
所述CPRI组帧单元与CPRI解帧单元连接,用于传输压缩数据。
CN202010969848.0A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 Pending CN1121345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9848.0A CN112134568A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9848.0A CN112134568A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4568A true CN112134568A (zh) 2020-12-25

Family

ID=7384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9848.0A Pending CN112134568A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456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4686A (zh) * 2021-04-14 2021-07-13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5g的光纤传输方法及其传输系统
WO2023030557A3 (zh) * 2022-06-23 2023-04-27 加特兰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16979972A (zh) * 2023-09-21 2023-10-31 成都博宇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模数转换器采集数据的压缩及解压缩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431A (zh) * 2010-08-30 2011-01-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有损数据压缩方法及基于有损数据压缩的数字通信系统
WO2012094517A1 (en) * 2011-01-07 2012-07-12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Frequency domain compression in a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CN102790656A (zh) * 2012-05-30 2012-11-21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q数据压缩方法和系统
CN103312336A (zh) * 2013-06-28 2013-09-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34273A (zh) * 2012-08-21 2014-03-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压缩发送及解压缩方法和设备
CN104135452A (zh) * 2014-08-08 2014-11-05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q数据同步压缩还原算法及装置
CN104378117A (zh) * 2013-08-15 2015-02-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9059970B1 (en) * 2014-04-28 2015-06-16 Innowireless Co., Ltd. Method of compressing and decompressing I/Q sample data i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4917533A (zh) * 2015-05-21 2015-09-16 杭州威力克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iq数据压缩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6015286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ata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WO2016041204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compressing and decompressing iq data, and associated devices
WO2016095577A1 (zh) * 2014-12-16 2016-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846828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北京裕源大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q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方法、装置和iq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
CN108965333A (zh) * 2018-08-30 2018-12-07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US20190173487A1 (en) * 2017-12-06 2019-06-0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pressed data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431A (zh) * 2010-08-30 2011-01-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有损数据压缩方法及基于有损数据压缩的数字通信系统
WO2012094517A1 (en) * 2011-01-07 2012-07-12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Frequency domain compression in a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CN102790656A (zh) * 2012-05-30 2012-11-21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q数据压缩方法和系统
CN103634273A (zh) * 2012-08-21 2014-03-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压缩发送及解压缩方法和设备
US20150295652A1 (en) * 2012-08-21 2015-10-15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compression, transmission, and decompression
CN103312336A (zh) * 2013-06-28 2013-09-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78117A (zh) * 2013-08-15 2015-02-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9059970B1 (en) * 2014-04-28 2015-06-16 Innowireless Co., Ltd. Method of compressing and decompressing I/Q sample data i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WO2016015286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ata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CN104135452A (zh) * 2014-08-08 2014-11-05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q数据同步压缩还原算法及装置
WO2016041204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compressing and decompressing iq data, and associated devices
WO2016095577A1 (zh) * 2014-12-16 2016-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917533A (zh) * 2015-05-21 2015-09-16 杭州威力克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iq数据压缩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5846828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北京裕源大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q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方法、装置和iq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
US20190173487A1 (en) * 2017-12-06 2019-06-0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pressed data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08965333A (zh) * 2018-08-30 2018-12-07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UNGHOON OH等: "Adaptive bit truncation and restoration for baseband signal compression",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COMMUNICATIONS (ATC 2014)》, pages 73 - 77 *
XIUPING OU等: "Data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202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DESIGN (AIID 2021)》, pages 222 - 225 *
王清等: "基于自适应标量—矢量量化的IQ 数据压缩算法", 《计算机仿真》, vol. 34, no. 12, pages 264 - 268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4686A (zh) * 2021-04-14 2021-07-13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5g的光纤传输方法及其传输系统
CN113114686B (zh) * 2021-04-14 2023-03-21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5g的光纤传输方法及其传输系统
WO2023030557A3 (zh) * 2022-06-23 2023-04-27 加特兰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16979972A (zh) * 2023-09-21 2023-10-31 成都博宇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模数转换器采集数据的压缩及解压缩方法
CN116979972B (zh) * 2023-09-21 2023-12-12 成都博宇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模数转换器采集数据的压缩及解压缩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4568A (zh) 一种有损的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系统
EP2802078B1 (en) Data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method between digital unit and radio unit i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2790999A (zh)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接收及解压缩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5324949A (zh) 基站系统及通信装置
CN103188810B (zh) 指示位表下发方法和指示操作方法及设备和系统
EP30653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gnal sampling-point data
US898925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ar-zero jitter real-time compre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135452A (zh) 一种iq数据同步压缩还原算法及装置
CN101534124B (zh) 一种用于短小自然语言的压缩算法
CN10576328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140078308A (ko) 고속데이터 직렬접속 정합장치, 그 cpri 송신방법 및 수신방법
US9831894B2 (en) Data compression apparatus
CN105846828A (zh) Iq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方法、装置和iq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
KR101467684B1 (ko) 이진데이터 압축 및 압축해제 장치와 방법
CN112866196B (zh) 一种短波数字信号解译还原方法
CN110719105B (zh) 一种测试向量的无损压缩和解压缩方法
CN116489236B (zh) 脑电信号实时无损压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33034A (zh) 一种无线收发平台用数据处理系统
CN104917533A (zh) 一种iq数据压缩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KR20150096217A (ko) 디지털 데이터 압축 방법 및 장치
CN104113394B (zh) 通信调制信号的压缩及解压方法
EP4358580A1 (en) Data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2235828A (zh) 基于cpri协议的数据压缩方法
CN112751567A (zh) 电力系统暂态录波交互数据的压缩方法
CN111565191A (zh)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an Qi

Inventor after: Ou Xiuping

Inventor before: Guan Qi

Inventor before: Qu Xiu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