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4342A -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4342A
CN112134342A CN202010791106.3A CN202010791106A CN112134342A CN 112134342 A CN112134342 A CN 112134342A CN 202010791106 A CN202010791106 A CN 202010791106A CN 112134342 A CN112134342 A CN 112134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nergy storage
control module
storage device
convers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11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4342B (zh
Inventor
张晓飞
李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11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4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4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4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4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4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4Balancing the load in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该储能装置包括: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电路、电池模块、温控模块和从控模块;电池模块分别与DC/DC转换电路和从控模块连接;DC/DC转换电路与从控模块连接;温控模块与从控模块连接,用于在从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从控模块用于与主控模块连接,并用于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控制温控模块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在通信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伏发电系统一般都会配置有储能系统,在光照充足光伏组件发电量较大的时刻,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电能一部分进行并网处理,剩余部分进行存储至储能系统中的多个电池模块中,用于在光伏组件发电量较少时,将多个电池模块输出的电能输出至电网,来满足电网对电能的需求。电池模块在存储电能或者放电时,均会造成电池模块的温度发生变化,而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储能系统中均会配置温调设备,对电池模块的温度进行调节,来保证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实际使用时,由于电池模块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同一应用场景下每一个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不同,采用温调设备对所有电池模块进行温度调节时,温调设备很难将所有的电池模块均调整处于最优温度,难以保证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储能系统的成本。
因此,现有储能系统的温度调节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用于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储能系统中,储能装置包括:DC/DC转换电路、温控模块、电池模块和从控模块。其中,该储能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储能装置和主控模块。
其中,电池模块分别与DC/DC转换电路和从控模块连接,用于存储DC/DC转换电路输出的电能或者将存储的电能通过DC/DC转换电路输出;DC/DC转换电路与从控模块连接,用于在从控模块的控制下,将接收的电能转换为第一电压后输出给电池模块,以及将电池模块存储的电能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温控模块与从控模块连接,用于在从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从控模块用于与主控模块连接,并用于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控制温控模块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
采用上述装置结构,每一个储能装置中均配置有一个温控模块对储能装置的温度进行调整,在储能装置运行时,将储能装置的温度调节至最优工作温度,从而保证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从控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储能装置的温度、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并控制温控模块将储能装置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
采用上述装置结构,可以根据储能装置的应用场景确定储能装置的目标温度,从而提升储能装置的寿命以及减少储能系统的能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池模块可以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电池组。其中,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可以串联或者并联连接。
其中,电池组与DC/DC转换电路连接;温度检测装置与从控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电池模块的温度并将检测的电池模块的温度发送给从控模块;从控模块还用于:将电池模块的温度确定为储能装置的温度。
采用上述装置结构,可以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储能装置的温度,并发送给从控模块,以便从控模块对电池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从控模块可以还用于:在控制温控模块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之后,确定在预设时间内储能装置的温度超出目标温度时,向主控模块发出报警。
采用上述装置结构,若温控模块在预设时间内无法将储能的温度至调节目标温度,则可以确定温控模块失效,为了保证储能装置的运行安全,在温控模块工作失效时,可以向主控模块发出报警,主控模块断开储能装置的电气连接,从而保障储能装置的运行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储能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
其中,电流检测装置分别与DC/DC转换电路和从控模块连接,电流检测装置可以用于检测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并将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输出给从控模块。
采用上述装置结构,可以通过电流检测装置检测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可以包括:主控模块和多个第一方面以及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提供的储能装置。
其中,主控模块与每一个储能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储能装置接收电能或者释放电能;每一个储能装置用于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接收电能或者释放电能,以及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
采用上述系统结构,可以提升每一个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储能装置的损耗,从而减少储能系统的成本和能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储能装置中的从控模块。该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调整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向DC/DC转换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根据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
重复执行下述处理,直至接收到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之前,储能装置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为止,第二控制指令可以用于对储能装置的当前工作状态进行调整;
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温控模块对储能装置进行温度调节;检测储能装置的温度,判断储能装置的温度是否到达目标温度。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控制储能装置长期工作在目标温度,以保证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储能系统的能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前,还可以包括:
检测储能装置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温控模块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块包括升温模式和降温模式。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准确的控制温控模块对储能装置的温度进行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储能装置的电池模块包括与从控模块连接的温度检测装置,该温度检测装置可以用于储能装置的温度,包括:获取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电池模块的温度;将电池模块的温度确定为储能装置的温度。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通过设置在电池模块内部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储能装置的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储能装置还包括连接在DC/DC转换电路和从控模块之间的电流检测装置,根据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和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包括:
获取电流检测装置检测的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
利用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电池模块的接收电量或者放电量,利用接收电量、放电量、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预先设置的电池温度和电池寿命的对应模型,确定目标温度。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根据储能装置应用场景以及电池温度和电池寿命对应模型,确定目标温度,提升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预设时长之后,储能装置的温度超出目标温度时,向主控模块发出报警。
采用上述方法,若温控模块在预设时间内无法将储能的温度至调节目标温度,则可以确定温控模块失效,为了保证储能装置的运行安全,可以向主控模块报警,主控模块断开储能装置的电气连接,以实现保证储能装置的运行安全。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其中,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调整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及向DC/DC转换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以及重复执行下述处理,直至接收到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之前,储能装置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为止,第二控制指令用于对储能装置的当前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温控模块对储能装置进行温度调节;检测储能装置的温度,判断储能装置的温度是否到达目标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在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前,还用于:检测储能装置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温控模块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块包括升温模式和降温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储能装置的电池模块包括与从控模块连接的温度检测装置,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电池模块的温度;将电池模块的温度确定为储能装置的温度。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储能装置还包括连接在DC/DC转换电路和从控模块之间的电流检测装置,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获取电流检测装置检测的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利用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电池模块的接收电量或者放电量,利用接收电量、放电量、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预先设置的电池温度和电池寿命的对应模型,确定目标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控制装置还包括报警单元。该报警单元可以分别与处理单元和主控模块连接。
报警单元,用于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后,在确定预设时长之后,温控模块的温度超出目标温度时,向主控模块发出报警。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任一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温控模块的温控方向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温控模块的温控方向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装置控制温控模块温度调整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可以应用于储能系统中,该储能系统可以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和通信系统中。
下面,以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场景为例,参见图1所示,为储能系统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储能系统至少包括主控模块、温控装置和N个储能装置,其中,N为自然数。在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电能超出电网对电能的需求时,主控模块可以通过储能装置中的从控模块控制多个储能装置存储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多余电能,以及在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电能无法满足电网对电能的需求时,控制多个储能装置将存储的电能传输给电网,以满足电网对电能的需求。由于多个储能装置在存储电能和输出电能时,均会产生热量造成储能装置的温度发生变化,而储能装置的温度与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温度控制模块对储能装置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储能装置工作在最优温度区间,来保证多个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际使用时,每一个储能装置在同一工作场景下,产生的热量并不完全相同,采用温控装置对多个储能装置进行温度调节时,参见图1中箭头标注方向,无法使所有的储能装置均处于最优温度区间,从而影响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当储能系统增加新的储能装置时,原有的温控装置无法满足新的储能系统的温度调节需求,需要更换新的温度控制装置,增加了储能系统的成本。
因此,现有的储能系统的温度调节方式存在降低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增加了储能系统的成本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提升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本申请中所涉及术语“连接”,描述两个对象的连接关系,可以表示两种连接关系,例如,A和B连接,可以表示:A与B直接连接,A通过C和B连接这两种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另一实施例中”等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等于可以与大于连用,适用于大于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与小于连用,适用于与小于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当等于与大于连用时,不与小于连用;当等于与小于连用时,不与大于连用。
参见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储能装置200可以用于与储能系统中,该储能装置可以包括: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DC/DC)转换电路201、电池模块202、温控模块203和从控模块204。
其中,电池模块202分别与DC/DC转换电路201和从控模块204连接,DC/DC转换电路201与从控模块204连接,温控模块203与从控模块204连接。
其中,电池模块202可以用于存储DC/DC转换电路201输出的电能或者将存储的电能通过DC/DC转换电路201输出;DC/DC转换电路201可以用于在从控模块204的控制下,将接收的电能转换为第一电压后输出给电池模块202,以及将电池模块202存储的电能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温控模块203可以用于在从控模块204的控制下,调整储能装置200的温度;从控模块204可以用于与主控模块连接,并用于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状态,以及控制温控模块203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其中,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和待机状态。
进一步的,第一电压的方向和第二电压方向相同。第一电压的方向和第二电压的方向相同,其具体含义可以是:电池模块202和DC/DC转换电路201串联连接,电池模块202输出端中接收高电位的一端与DC/DC转换电路201接收端中高电位的一端连接,电池模块202输出端中输出低电位的一端与DC/DC转换电路201接收低电位的一端连接。
当储能装置200中的DC/DC转换电路201处于充电状态时,DC/DC转换电路201与电池模块202串联连接,DC/DC转换电路201还与从控模块204连接,从控模块204控制DC/DC转换电路201获取电能,并将获取的电能的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后输出给电池模块202,电池模块202存储DC/DC转换电路201输出的电能。
当储能装置200中的DC/DC转换电路201处于放电状态时,DC/DC转换电路201与电池模块202串联连接,DC/DC转换电路201与从控模块204连接,从控模块204控制DC/DC转换电路201从电池模块202中获取电能,并将获取的电能的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
在储能装置200应用于储能系统中,储能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储能装置200,实际使用时,储能系统中可以包括与多个储能装置200连接的配电单元,该配电单元可以为储能装置200分配电能。
应理解,从配电单元上直接获取的电压可能无法满足电池模块202的电压需求,因此,需要通过DC/DC转换电路201对配电单元输出的电能进行整流和调压处理,从而输出电池模块202可用的第一电压。其中,第一电压可以为电池模块202的额定电压。
实际应用中,储能装置200可以固定在储能系统中,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储能装置200也可以设置成灵活可拆卸的方式,即储能系统上设有固定接口,储能装置200可以通过该固定接口,实现储能装置200与储能系统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储能装置200可以视为独立于储能系统的装置。
具体实现时,DC/DC转换电路201可以由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电容等器件组成,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状态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器件(例如开关管)的工作状态来实现。
本申请中,可以通过从控模块204实现上述DC/DC转换电路201工作状态的调节。即,从控模块204控制DC/DC转换电路201将接收的电能转换为第一电压后输出给电池模块202,此时DC/DC转换电路201处于充电状态,以及控制DC/DC转换电路201将电池模块202存储的电能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此时DC/DC转换电路201处于放电状态。
下面,对本申请储能装置200中的电池模块202、温控模块203和从控模块204进行详细介绍。
一、DC/DC转换电路201
DC/DC转换电路201分别与从控模块204和电池模块202连接,用于在从控模块204的控制下,将接收的电能转换为第一电压后输出给电池模块202,以及将电池模块202存储的电能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
DC/DC转换电路203可以包括:第一H桥整流电路和第二H桥整流电路;其中,第一H桥整流电路的第一桥臂可以作为DC/DC转换电路201的第一直流端,与配电单元连接,第二H桥整流电路的第二桥臂可以作为DC/DC转换电路202的第二直流端,与电池模块202连接(此时,配电单元两端的电压为第二电压,第二桥臂两端的电压为第一电压)。
第一H桥整流电路,由开关管组成,用于对配电单元输出的电压进行调压,第二H桥整流电路,由开关管组成,用于对调整后的电压进行整流,输出第二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DC/DC转换电路201可以采用现有结构,即由两个H桥整流电路组成。其中,第一H桥整流电路的第一桥臂可以作为DC/DC转换电路201的第一直流端,与配电单元连接,第二H桥整流电路的第二桥臂可以作为DC/DC转换电路201的第二直流端,与电池模块202两端连接(此时,配电单元两端的电压为第二电压,电池模块202两端的电压为第一电压)。
具体地,DC/DC转换电路201中的开关管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管,也可以为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可以实现开关功能的器件,本申请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应理解,上述对DC/DC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的介绍仅为示意,实际使用时,可以采用其它电路结构,例如DC/DC转换电路可以采用BOOST电路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结构,本申请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二、电池模块202
电池模块202分别与DC/DC转换电路201和从控模块204连接,用于存储DC/DC转换电路201输出的电能或者将存储的电能通过DC/DC转换电路202输出。
其中,电池模块202可以包括:电池组2021和温度检测装置2022。
具体地,参见图3,电池组2021与DC/DC转换电路201连接,用于接收DC/DC转换电路201输出的电能以及将接收的电能输出给DC/DC转换电路201;温度检测装置2022与从控模块204连接,可以用于检测电池模块202的温度并将检测的电池模块202的温度发送给从控模块204。其中,电池组2021中的多个电池可以采用并联或者串联的方式连接。
三、温控模块203
温控模块203与从控模块204连接,用于在从控模块204的控制下,调整储能装置200的温度。
具体地,温控模块203接收从控模块204发送的控制信号,确定温控模块202的工作模式,并调整储能装置200的温度。其中,温控模块202的工作模块可以包括升温模块和降温模块。
具体实现时,若温控模块202处于升温模式,由于DC/DC转换电路201工作时的升温速度较快,可以首先升温DC/DC转换电路201,再升温电池模块202的温度,此时温度模块203的温度调整方向参见图4中箭头标注的方向。在DC/DC转换电路201升温的过程中,DC/DC转换电路201工作过程产生的热量以及温控模块203向DC/DC转换电路201传输的热量也会传输至电池模块202,从而加热电池模块202的温度,避免电能的浪费,加快升温速度。若温控模块203处于降温模块时,由于电池模块202的温度比DC/DC转换电路201的温度低,可以首先对电池模块202进行降温,再对DC/DC转换电路201进行降温处理,此时温控模块203的温度调整方向参见图5中箭头标注的方向。在电池模块202降温过程中,由于电池模块202与DC/DC转换电路201之间的温度差较大,电池模块202自动吸收DC/DC转换电路201的温度,从而避免降温过程中能量的浪费,加快的储能装置200的降温速度。
可选地,温控模块203的电源输入端可以与电池模块202连接以获取电能,以使温控模块203正常工作。
可选地,温控模块203的电源输入端可以与储能装置200外部的电源连接并获取外部电源输出的电能,以使温控模块203正常工作。
实际使用时,温控模块203在DC/DC转换电路201和电池模块202周围设置有管道、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管道中传输有温度转换介质,温控模块203可以通过调节阀门的关闭和导通调整储能装置200的温度调节方向。其中,温度转换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空气、水和油。
四、从控模块204
从控模块204分别与DC/DC转换电路201和电池模块202连接,从控模块204还用于与主控模块连接,从控模块204可以用于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状态,以及控制温控模块203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
在从控模块204控制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状态时,接收主控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状态。
具体实现时,从控模块204可以通过调整DC/DC转换电路201中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实现调整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若DC/DC转换电路201中的开关管为MOS管,该从控模块204可以与MOS管的栅极连接,从通过控制MOS管的通断使得DC/DC转换电路201将接收的电能转换为第一电压后输出给电池模块202,以及使得DC/DC转换电路201将电池模块202存储的电能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若DC/DC转换电路201中的开关管为BJT,该从控模块204可以与BJT的基极连接,从通过控制BJT的通断使得DC/DC转换电路201将接收的电能转换为第一电压后输出给电池模块202,以及使得DC/DC转换电路201将电池模块202存储的电能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
具体实现时,从控模块204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ngnalprocessor,DSP)中的任一种。当然,从控模块204的具体形态不限于上述举例。
在从控模块204控制温控模块203对储能装置200进行温度调整时,从控模块204可以根据储能装置200的温度、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状态以及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并控制温控模块203将储能装置200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
具体实现时,为了确定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电流,本申请储能装置200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206,参见图6所示,该电流检测装置206分别与DC/DC转换电路201和从控模块204连接,电流检测装置206可以用于检测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电流,并将DC/DC转换电路201的工作电流输出给从控模块204。其中,电流检测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电流互感器、分流器和采样电阻。
实际使用时,从控模块204接收电流检测装置206输出的电流,并将电池模块202中的温度检测装置2022检测的电池模块202的温度确定为储能装置200的温度。
具体实现时,从控模块204在确定目标温度之后,控制温控模块203对储能装置200的温度进行调整之前,可以根据储能装置200的当前温度以及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温控模块203的工作模块,并控制温控模块203工作。其中,温控模块203的工作模块可以包括升温模块和降温模块。
具体地,当储能装置200的当前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确定温控模块203的工作模式为降温模式。当储能装置200的当前温度小于目标温度时,确定温控模块203的工作模式为升温模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参见图7,该储能系统700可以包括主控模块701和多个前述储能装置200。
其中,主控模块701与每一个储能装置200连接,可以用于控制储能装置200接收电能或者释放电能;每一个储能装置200用于在主控模块701的控制下接收电能或者释放电能,以及调整储能装置200的温度。
可选地,该储能系统700该可以包括配电单元702,该配电单元702与多个储能装置连接,该配电单元702可以接收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分配给多个储能装置200。
具体实施时,配电单元702的输入端口与直流母线连接,并将直流母线上的传输的电能分配给多个储能装置200,以及将多个储能装置200输出的电能输出至直流母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主控模块和多个储能装置的储能系统中,用于提升出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
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中的从控模块,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1:从控模块接收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其中,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可以是但不限于包括放电状态、待机状态和充电状态。
具体地,储能装置处于放电状态时,储能装置中的DC/DC转换电路处于放电状态。
S802:从控模块向DC/DC转换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
其中,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以及待机状态。
具体实现时,第一控制信号中包括DC/DC转换电路中开关管的驱动信号,通过驱动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实现调整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
S803:从控模块根据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
具体实现时,确定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确定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并利用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电池模块的接收电量或者放电量,根据接收电量、放电量、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预先设置的电池温度和电池寿命的对应模型,确定目标温度。其中,电池温度和电池寿命的对应模型可以根据电池模块的出厂手册中获取。
具体地,根据放电量或者接收电量以及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确定DC/DC转换电路和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以及利用预先设置的电池温度和电池寿命的对应模型,确定该储能装置的目标温度。
具体实现时,储能装置还包括连接在DC/DC转换电路和从控模块之间的电流检测装置,从控模块确定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时,可以直接获取电流检测装置检测的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
S804、从控模块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其中,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温控模块对储能装置进行温度调节。
具体实现时,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前,还需要检测储能装置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温控模块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块包括升温模式和降温模式。
具体地,当储能装置的当前温度小于目标温度时,确定温控模块的工作模式为升温模式,当储能装置的当前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确定温控模块的工作模式为降温模式。
S805:从控模块检测储能装置的温度。
具体实现时,储能装置的电池模块包括温度检测装置,从控模块检测储能装置的温度时,可以直接获取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电池模块的温度,并将电池模块的温度确定为储能装置的温度。
S806:从控模块判断储能装置的温度是否到达目标温度。若是,执行步骤804;否则,返回继续执行步骤807。
具体实现时,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后,在确定预设时长之后,温控模块的温度超出目标温度时,向主控模块发出报警。
S807:检测从控模块是否收到第二控制指令。若是,返回执行步骤804,否则执行步骤807。其中,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对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
S808:从控模块控制温控模块维持目标温度。
结合以上描述,对从控模块控制温控模块对储能装置的温度进行调整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9,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901:从控模块确定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和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
具体实现时,从控模块可以通过电流检测装置获取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并根据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
S902:从控模块根据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和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确定目标温度。
S903:从控模块检测储能装置的温度。
S904:从控模块判断储能装置的温度是否等于目标温度,若是执行步骤905,否则执行步骤906。
S905:从控模块控制温控模块待机。
S906:从控模块判断储能装置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若是执行步骤907,否则执行步骤908。
S907:从控模块确定温控模块工作在降温模式,执行步骤909。
S908:从控模块确定温控模块工作在升温模式,执行步骤909。
S909:从控模块继续检测储能装置的温度。
S910:从控模块判断储能装置的温度是否等于目标温度,若是,执行步骤911,否则执行步骤912。
S911:从控模块控制温控模块维持储能装置当前温度。
S912:从控模块判断是否超出预设时长,若是执行步骤913,否则返回执行步骤909。
结合上述描述,对控制模块发送一次控制指令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储能装置控制方法具体流程进行说明。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参见图10,该控制装置1000包括收发单元1001和处理单元1002。
收发单元1101可以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调整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及向DC/DC转换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
处理单元1002可以用于根据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
以及重复执行下述处理,直至接收到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之前,储能装置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为止,第二控制指令用于对DC/DC转换电路的当前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温控模块对储能装置进行温度调节;检测储能装置的温度,判断储能装置的温度是否到达目标温度。
可选地,处理单元1002还可以用于:检测储能装置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温控模块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块包括升温模式和降温模式。
可选地,储能装置的电池模块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处理单元1002具体用于:获取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电池模块的温度;将电池模块的温度确定为储能装置的温度。
可选地,储能装置还包括连接在DC/DC转换电路和从控模块之间的电流传感器,处理单元1102具体用于:获取电流传感器采集的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利用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电池模块的接收电量或者放电量,利用接收电量、放电量、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预先设置的电池温度和电池寿命的对应模型,确定目标温度。
可选地,该控制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报警单元1003。报警单元1003可以用于向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后,在确定预设时长之后,温控模块的温度超出目标温度时,向主控模块发出报警。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储能装置,应用于储能系统中,所述储能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多个所述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电路、电池模块、温控模块和从控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从控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所述DC/DC转换电路输出的电能或者将存储的电能通过所述DC/DC转换电路输出;
所述DC/DC转换电路与所述从控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从控模块的控制下,将接收的电能转换为第一电压后输出给所述电池模块,以及将所述电池模块存储的电能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
所述温控模块与所述从控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从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
所述从控模块用于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并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控制所述温控模块调整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控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并控制所述温控模块将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调节至所述目标温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电池组;
所述电池组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连接;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从控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模块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所述电池模块的温度发送给所述从控模块;
所述从控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电池模块的温度确定为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控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所述温控模块调整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之后,确定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超出所述目标温度时,向所述主控模块发出报警。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
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从控模块连接,所述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并将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输出给所述从控模块。
6.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
所述主控模块与每一个所述储能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储能装置接收电能或者释放电能;
每一个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接收电能或者释放电能,以及调整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
7.一种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调整所述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
向所述DC/DC转换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
重复执行下述处理,直至接收到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之前,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到达所述目标温度为止,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对所述储能装置的当前工作状态进行调整;
向所述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温控模块对所述储能装置进行温度调节;
检测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判断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是否到达所述目标温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储能装置的当前温度,并将所述当前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温控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块包括升温模式和降温模式。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的电池模块包括与所述从控模块连接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电池模块的温度;
将所述电池模块的温度确定为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从控模块之间的电流检测装置,所述根据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
利用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所述电池模块的接收电量或者放电量,根据所述接收电量、所述放电量、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预先设置的电池温度和电池寿命的对应模型,确定目标温度。
11.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预设时长之后,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超出目标温度时,向所述主控模块发出报警。
12.一种储能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调整所述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
以及向所述DC/DC转换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目标温度;
以及重复执行下述处理,直至接收到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之前,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到达所述目标温度为止,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对所述储能装置的当前工作状态进行调整;
向所述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温控模块对所述储能装置进行温度调节;
检测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判断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是否到达所述目标温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向所述温控模块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前,还用于:检测所述储能装置的当前温度,并将所述当前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温控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块包括升温模式和降温模式。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的电池模块包括与所述从控模块连接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所述电池模块的温度;
将所述电池模块的温度确定为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从控模块之间的电流检测装置,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
利用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确定所述电池模块的接收电量或者放电量,利用所述接收电量、所述放电量、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预先设置的电池温度和电池寿命的对应模型,确定目标温度。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报警单元;
所述报警单元,用于所述向所述温控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之后,在确定预设时长之后,所述储能装置的温度超出目标温度时,向所述主控模块发出报警。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91106.3A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134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1106.3A CN112134342B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1106.3A CN112134342B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4342A true CN112134342A (zh) 2020-12-25
CN112134342B CN112134342B (zh) 2022-12-06

Family

ID=73851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1106.3A Active CN112134342B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434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2882A (zh) * 2021-04-13 2021-06-1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变换系统、储能变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63871A (zh) * 2022-12-29 2023-01-31 广东运峰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693744A (zh) * 2022-12-29 2023-02-03 广东运峰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储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3541A (zh) * 2012-02-20 2012-07-18 上海亿威泰客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CN103138340A (zh) * 2011-12-05 2013-06-05 三星Sdi株式会社 能量存储系统及控制该能量存储系统的方法
CN103855748A (zh) * 2012-12-06 2014-06-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US20150084598A1 (en) * 2013-09-23 2015-03-26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battery system,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60318418A1 (en) * 2013-12-26 2016-11-03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for use in electricity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s
CN207039206U (zh) * 2017-03-10 2018-02-23 江苏捷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机
CN107872092A (zh) * 2017-10-31 2018-04-03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分布式并联电池管理系统
CN107947256A (zh) * 2017-11-07 2018-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CN108146281A (zh) * 2017-12-29 2018-06-12 福建中资新能源动力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动力电池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48419A (zh) * 2017-12-18 2018-07-06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充放电系统与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TW201834309A (zh) * 2017-03-08 2018-09-16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改進電池組之溫度管理之方法
JP2018196197A (ja) * 2017-05-15 2018-12-06 株式会社東芝 鉄道車両システム
CN109075579A (zh) * 2015-12-30 2018-12-21 超驱创新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
WO2019075293A1 (en) * 2017-10-12 2019-04-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EMPERATURE REGULATION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08849523U (zh) * 2018-10-31 2019-05-10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分级管理及控制系统
CN110015202A (zh) * 2019-03-28 2019-07-16 清华大学 电动汽车电池加热方法
CN110716148A (zh) * 2019-10-18 2020-01-21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复合动力储能实时安全监测系统
CN111354996A (zh) * 2018-12-21 2020-06-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动力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8340A (zh) * 2011-12-05 2013-06-05 三星Sdi株式会社 能量存储系统及控制该能量存储系统的方法
CN102593541A (zh) * 2012-02-20 2012-07-18 上海亿威泰客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CN103855748A (zh) * 2012-12-06 2014-06-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US20150084598A1 (en) * 2013-09-23 2015-03-26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battery system,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60318418A1 (en) * 2013-12-26 2016-11-03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for use in electricity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s
CN109075579A (zh) * 2015-12-30 2018-12-21 超驱创新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
TW201834309A (zh) * 2017-03-08 2018-09-16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改進電池組之溫度管理之方法
CN207039206U (zh) * 2017-03-10 2018-02-23 江苏捷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机
JP2018196197A (ja) * 2017-05-15 2018-12-06 株式会社東芝 鉄道車両システム
WO2019075293A1 (en) * 2017-10-12 2019-04-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EMPERATURE REGULATION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7872092A (zh) * 2017-10-31 2018-04-03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分布式并联电池管理系统
CN107947256A (zh) * 2017-11-07 2018-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CN108248419A (zh) * 2017-12-18 2018-07-06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充放电系统与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8146281A (zh) * 2017-12-29 2018-06-12 福建中资新能源动力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动力电池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849523U (zh) * 2018-10-31 2019-05-10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分级管理及控制系统
CN111354996A (zh) * 2018-12-21 2020-06-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动力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CN110015202A (zh) * 2019-03-28 2019-07-16 清华大学 电动汽车电池加热方法
CN110716148A (zh) * 2019-10-18 2020-01-21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复合动力储能实时安全监测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2882A (zh) * 2021-04-13 2021-06-1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变换系统、储能变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52882B (zh) * 2021-04-13 2024-04-1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变换系统、储能变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63871A (zh) * 2022-12-29 2023-01-31 广东运峰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693744A (zh) * 2022-12-29 2023-02-03 广东运峰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储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4342B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4342B (zh)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
KR102301103B1 (ko) 단말기용 충전 시스템, 충전 방법 및 전원 어댑터
US9190915B2 (en) Electric-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03490648A (zh) 隔离式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31293A (zh) 电源供应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US117109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battery with AC power based on state of battery related information
JP6005469B2 (ja) 直流給電システム
JP2023534209A (ja) 給電方法、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および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CN104333111A (zh) 直流不断电系统及装置
JP6173382B2 (ja) 制御装置、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15098988A1 (ja) 蓄電池装置、機器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7200307A (ja) 蓄電制御装置
CN107634566B (zh) 用于电池充电的设备和相关联方法
CN203491914U (zh) 隔离式开关变换器
JP703400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直流給電システム
KR101062888B1 (ko) 회생전압공급 전원장치
JP7173417B1 (ja) 監視装置および起動方法
US1161478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ower from a utility power source or a photovoltaic (PV) system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P7498145B2 (ja)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WO2022264680A1 (ja) 監視装置および起動方法
US11921532B2 (en) Controlling pulsed operation of a power supply during a power outage
WO2015162887A1 (ja)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AU2016293631A1 (en) Storage battery control system, storage batter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2021176254A (ja) 充電装置
JP6689124B2 (ja) 電力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8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