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3452A - 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3452A
CN112133452A CN202010881051.5A CN202010881051A CN112133452A CN 112133452 A CN112133452 A CN 112133452A CN 202010881051 A CN202010881051 A CN 202010881051A CN 112133452 A CN112133452 A CN 112133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ultation
ultrasonic
video
real
work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10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俊龙
李东波
何广
李方涛
肖炅
代伟
陈雨豪
陈获任
卿鸿鸣
刘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u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u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u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u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10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34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3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athology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超声会诊申请及申请单信息;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接收会诊专家端发出的会诊报告;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所述系统包括:超声工作站、会诊管理服务器、专家会诊端。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超声会诊领域,用于解决超声远程会诊中音视频实时交互的问题,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超声会诊多以讨论群的方式,发送静态图像或者一段手机录制的视频,通过语音文字交流沟通,且报告上体现不出会诊。本发明解决了音视频实时传输的问题,保障会诊过程中超声设备以及会诊双方音视频清晰流畅实时传输,并且会诊报告必须经过会诊医师审核签名的严格流程,确保报告的严谨性,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提高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保证了超声远程会诊中实现音视频的实时交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超声会诊申请及申请单信息;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接收会诊专家端发出的会诊报告;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申请单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生、负责人、会诊形式;其中会诊形式包括预约会诊或实时会诊,负责人负责撰写会诊报告。
超声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病症,需要远程会诊协助,填写会诊申请单请求专家会诊,申请医生根据申请单需要选择实时会诊或者预约会诊,通过申请单信息提供给专家会诊端更全面的信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远程会诊包括以下步骤:
超声工作站向专家会诊端发送设备音视频、操作手法视频和对讲语音,所述专家会诊端向超声工作站发送专家音视频;
所述音视频数据经过采集、编码、传输、解码、渲染过程,完成从一端到多端的展示。
通过对音视频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传输的会诊图像质量高,根据超声设备和网络不同设置相应参数,最大限度满足会诊清晰度。而不是根据网络动态调整清晰度,这样虽然流畅了,但是不清晰的图像对会诊没有意义,更容易造成误诊。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会诊模式是否为实时会诊模式;
若所述会诊模式为实时会诊模式则进行实时会诊申请;
若所述会诊模式为预约会诊模式则进行预约会诊,先确认才能会诊。
会诊方式灵活,会诊可选择实时或者预约,可工作站或者会诊端出会诊报告,可以电脑或者移动端会诊。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会诊包括:
会诊包括会诊建立、会诊中、会诊结束三个过程;
会诊建立过程由会诊端主动发起,经过协商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会诊中过程保持数据传输;
会诊结束过程由所述会诊端主动发起,经过协商后关闭数据传输通道,结束传输。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会诊建立过程包括:
步骤1:开始会诊;
步骤2:推送本地音视频流;
步骤3: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超声设备流;
步骤4: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话筒和所述操作手法视频流。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会诊结束过程包括:
步骤1:结束会诊;
步骤2:关闭本地音视频流;
步骤3:结束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超声设备流;
步骤4:结束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话筒和所述操作手法视频流。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数据分包策略或数据重传策略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数据分包策略或数据重传策略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发生丢失,保证了质控的质量和效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包括:
会诊报告都需要二次审核确认并签名。
会诊报告必须经过会诊医师审核签名的严格流程,确保报告的严谨性,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提高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系统,系统包括:
超声工作站,与会诊管理服务器相连,用于填写申请单信息,并发送至会诊管理服务器;
会诊管理服务器,分别与超声工作站和专家会诊端相连,用于接收超声会诊申请及申请单信息;用于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用于接收会诊专家端发出的会诊报告;用于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
专家会诊端,与会诊管理服务器相连,通过会诊管理服务器对该会诊报告进行信息确认。
专家会诊端确认会诊后,进入音视频实时会诊。通过超声工作站提供设备音视频、操作手法视频和对讲语音,专家会诊端提供专家音视频,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超声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病症,需要远程会诊协助,填写会诊申请单请求专家会诊,申请医生根据申请单需要选择实时会诊或者预约会诊,通过申请单信息提供给专家会诊端更全面的信息;
2、通过对音视频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传输的会诊图像质量高,根据超声设备和网络不同设置相应参数,最大限度满足会诊清晰度。而不是根据网络动态调整清晰度,这样虽然流畅了,但是不清晰的图像对会诊没有意义,更容易造成误诊;
3、会诊方式灵活,会诊可选择实时或者预约,可工作站或者会诊端出会诊报告,可以电脑或者移动端会诊;
4、会诊报告必须经过会诊医师审核签名的严格流程,确保报告的严谨性,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提高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工作效率;
5、专家会诊端确认会诊后,进入音视频实时会诊。通过超声工作站提供设备音视频、操作手法视频和对讲语音,专家会诊端提供专家音视频,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6、会诊方式灵活,会诊可选择实时或者预约,可工作站或者会诊端出会诊报告,可以电脑或者移动端会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的的会诊建立过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的会诊传输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的数据传输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的会诊结束过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超声工作站;11、会诊管理服务器;12、专家会诊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超声会诊申请及申请单信息;
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
接收会诊专家端发出的会诊报告;
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决了音视频实时传输的问题,接收超声会诊申请,并填写申请单信息,并发送至会诊管理服务器;获取会诊管理服务器的申请信息数据,并通知对应的会诊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根据所述申请单信息和远程会诊结果书写会诊报告并提交所述会诊报告至会诊管理服务器;通过会诊管理服务器对该会诊报告进行信息确认;接收确认后的会诊报告通知,打印所述会诊报告后结束会诊。保障会诊过程中超声设备以及会诊双方远程会诊的音视频清晰流畅实时传输,并且会诊报告必须经过会诊医师审核确认,确保报告的严谨性,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提高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工作效率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申请单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生、送检科室、门诊号、床号、检查项、会诊医生、、会诊形式;其中会诊形式包括预约会诊或实时会诊,指定人员负责撰写会诊报告。
超声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病症,需要远程会诊协助,填写会诊申请单请求专家会诊,申请医生根据申请单需要选择实时会诊或者预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于,所述远程会诊包括以下步骤:
超声工作站向专家会诊端发送设备音视频、操作手法视频和对讲语音,所述专家会诊端向超声工作站发送专家音视频;
所述音视频数据经过采集、编码、传输、解码、渲染过程,完成从一端到多端的展示。
远程会诊包括远程标记,会诊过程中专家可以就当前超声设备视频进行标记,标记区域会立刻显示在工作站超声图像上,专家发现会诊的超声设备图像上有问题,简单操作画框标记,工作站端的超声图像立即显示出标记的框,这样沟通更准确直观,便于沟通理解。
超声工作站发起会诊申请,填写申请单信息;管理服务器依据申请单信息,通知对应的会诊专家进行会诊;专家会诊端确认会诊后,进入音视频实时会诊。超声工作站提供设备音视频、操作手法视频和对讲语音,专家会诊端提供专家音视频,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对音视频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传输的会诊图像质量高,根据超声设备和网络不同设置相应参数,最大限度满足会诊清晰度。而不是根据网络动态调整清晰度,这样虽然流畅了,但是不清晰的图像对会诊没有意义,更容易造成误诊。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会诊模式是否为实时会诊模式;
若所述会诊模式为实时会诊模式则进行实时会诊申请;
若所述会诊模式为预约会诊模式则进行预约会诊,先确认才能会诊。
超声工作站发起会诊申请,填写申请单信息。这里包括预约和实时会诊两种模式以及由哪方书写会诊报告等信息。数据提交到会诊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依据申请单信息,通知对应的会诊专家进行会诊。专家对应的会诊端会收到新的会诊申请通知。对于预约申请需先确认才能会诊。
本实施例中,会诊方式灵活,会诊可选择实时或者预约,可工作站或者会诊端出会诊报告,可以电脑或者移动端会诊。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会诊包括:
会诊包括会诊建立、会诊中、会诊结束三个过程;
会诊建立过程由会诊端主动发起,经过协商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会诊中过程保持数据传输;
会诊结束过程由所述会诊端主动发起,经过协商后关闭数据传输通道,结束传输。
超声会诊的流程分以下几步:1)超声工作站发起会诊申请,填写申请单信息。这里包括预约和实时会诊两种模式以及由哪方书写会诊报告等信息。数据提交到会诊管理服务器。2)管理服务器依据申请单信息,通知对应的会诊专家进行会诊。专家对应的会诊端会收到新的会诊申请通知。对于预约申请需先确认才能会诊。3)专家会诊端确认会诊后,进入音视频实时会诊。超声工作站提供设备音视频、操作手法视频和对讲语音,专家会诊端提供专家音视频,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4)书写会诊报告。依据申请单信息,书写报告方依据会诊意见完成超声检查采图以及报告书写,提交报告。5)会诊报告审核。会诊专家对会诊报告有严格的审核流程,自己会诊的报告都需要二次审核确认并签名。6)审核通过工作站收到通知,打印报告,结束会诊流程。
本实施例中,在远程会诊中,会诊端开始会诊,通知超声工作站会诊开始,超声工作站收到通知并回复准备就绪,会诊端推送自己的音频和音视频流,会诊端拉取超声工作站话筒和操作手法视频流,会诊端结束会诊后通知超声工作站会诊结束,超声工作站收到通知相应结束会诊,会诊端结束本地视频流发送,会诊端结束超声工作站超声设备音视频流,会诊端结束超声工作站话筒和手法视频。会诊过程分会诊建立、会诊中、会诊结束三个过程。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会诊建立过程包括:
步骤1:开始会诊;
步骤2:推送本地音视频流;
步骤3: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超声设备流;
步骤4: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话筒和所述操作手法视频流。
会诊建立由会诊端主动发起,经过协商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会诊中保持各自数据传输,音视频数据经过采集、编码、传输、解码、渲染过程,完成从一端到对端的展示。会诊结束由会诊端主动发起,经过协商后关闭数据传输通道,结束传输。
在会诊建立过程中,经过4个步骤建立会诊,步骤1:会诊端开始会诊,通过流媒体服务器会诊端开始会诊的信号发送至超声工作站,会诊准备就绪,超声工作站准备就绪。步骤2:会诊端推送本地音视频流,经过流媒体服务器会诊端传输音视频流,超声工作站接收渲染会诊端音视频。步骤3:会诊端拉取工作站超声设备流,会诊端请求超声设备流,超声工作站打开超声设备音视频流并发送超声设备音视频流,经过流媒体服务器,超声设备音视频流传至会诊端,会诊端接收渲染超声音视频流。步骤4:会诊端拉取工作站话筒和手法视频,经过流媒体服务器,会诊端请求滑筒和操作手法视频流,打开话筒和操作手法视频流并发送至服务工作站,服务工作站将工作站话筒和操作手法视频流经过流媒体服务器将发送至会诊端,会诊端接收渲染话筒和操作手法视频流。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会诊结束过程包括:
步骤1:结束会诊;
步骤2:关闭本地音视频流;
步骤3:结束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超声设备流;
步骤4:结束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话筒和所述操作手法视频流。
在会诊结束过程中,经过4个步骤结束会诊。步骤1:会诊端发出结束会诊指令,经过流媒体服务器传给超声工作站,超声工作站接收到结束会诊的命令,超声工作站确认结束会诊后传给会诊端。步骤2:会诊端关闭本地音视频流,经过流媒体服务器的传输,会诊端停止传输音视频流,超声工作站停止接收渲染会诊端音视频。步骤3:会诊端结束拉取工作站超声设备流,经过流媒体服务器传给超声工作站,超声工作站结束超声设备音视频流的采集发送,会诊端停止接收渲染超声视频流。步骤4:会诊端结束拉取工作站话筒和操作手法视频,经过流媒体服务器传给超声工作站,超声工作站结束话筒和操作手法视频的采集发送,会诊端停止接收渲染话筒和操作手法视频流,结束会诊。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数据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数据分包策略或数据重传策略进行数据传输。
在数据分包策略过程中,由于系统采用udp协议传输,每包传输数据受网络限制一般不超过1KB大小。视频数据大小经过压缩后关键帧可达100KB,需要分成多次才能完成传输。本系统采用如下方法分包:发送方和接收方各自准备固定的环形缓冲区,每个区块有固定编号。将数据按照最大1KB分成多个子块,并为每包按照先后顺序编号,每个子块中包含分块编号、缓冲区编号、总分块数、载荷数据、校验数据等。接收方按照收到的编号,将数据存入接收缓冲区。当接收方接收完整数据包后,重新根据分块编号组装数据,还原出发送方的数据。
在数据重传策略过程中,由于udp传输协议不可靠,结合超声实时会诊对系统延时要求很高,本系统采用了如下丢包重传策略:接收方定时检测数据是否完整,如果数据超过50ms还未到达,则向发送方申请补发数据。发送方收到补发请求,从发送缓冲区中找到数据补发。如果数据200ms还未到打,则放弃该包数据。当数据包重复收到,基于头部信息可以判断出数据重复,直接跳过本次接收。
在会诊传输过程中,建立数据传输通道过程中发送方A请求发送数据到接收方B,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发送方A请求数据传输的请求发送至接收方B,接收方B回传一个返回本地接收地址,经过流媒体服务器返回接收方地址至发送方A。建议一个数据传输的通道,发送方A尝试直接建立端到端直连通道,在直联通道建立成功后,发送方A发送数据1至接收方B,接收方B发送数据2给发送方A,在中转通道中,发送方A通过服务器建立中转通道,经过流媒体服务器,发送方A开始建立通道,在中转通道建立成功后,发送方A发送数据1至流媒体服务器,接收方B发送数据2至流媒体服务器,最后接收方B收到来自发送方A的数据1,发送方A收到来自接收方B的数据2。如果双方网络环境能直连,建立直连通道。这个方案可以节约服务器带宽,最大限度减少中转延时。如果双方网络环境不能直接,需要接触服务器建立中转通道,所有数据发送都需要经过服务器中转。这个方案兼容性好,能解决各种网络环境问题。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方采集数据后,给音视频编码,发送方通过数据通道数据传输到接收方,接收方对音视频解码和音视频渲染。
本实施例通过数据分包策略或数据重传策略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发生丢失,保证了质控的质量和效果。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包括:
会诊报告都需要二次审核确认并签名。
会诊报告必须经过会诊医师审核签名的严格流程,自己会诊的报告都需要二次审核确认并签名,确保报告的严谨性,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提高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系统,系统包括:
超声工作站,与会诊管理服务器相连,用于填写申请单信息,并发送至会诊管理服务器;
会诊管理服务器,分别与超声工作站和专家会诊端相连,用于接收超声会诊申请及申请单信息;用于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用于接收会诊专家端发出的会诊报告;用于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
专家会诊端,与会诊管理服务器相连,通过会诊管理服务器对该会诊报告进行信息确认。
专家会诊端确认会诊后,进入音视频实时会诊。通过超声工作站提供设备音视频、操作手法视频和对讲语音,专家会诊端提供专家音视频,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远程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分为会诊管理服务器、超声工作站、专家会诊端三部分。会诊管理服务器:负责管理所有会诊相关业务,提供后台服务;超声工作站:超声医生工作软件,同时支持发起远程会诊;专家会诊端:包括电脑版和移动版本,完成超声远程会诊和报告审核功能。本远程超声实时会诊系统通过院内局域网或者专网连接,所有信息经过服务器转发交互。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超声会诊申请及申请单信息;
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
接收会诊专家端发出的会诊报告;
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单信息包括: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生、送检科室、门诊号、床号、检查项、会诊医生、会诊形式;
其中会诊形式包括预约会诊或实时会诊,指定人员负责撰写会诊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会诊包括以下步骤:
超声工作站向专家会诊端发送设备音视频、操作手法视频和对讲语音,所述专家会诊端向超声工作站发送专家音视频;
所述音视频数据经过采集、编码、传输、解码、渲染过程,完成从一端到多端的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会诊模式是否为实时会诊模式;
若所述会诊模式为实时会诊模式则进行实时会诊申请;
若所述会诊模式为预约会诊模式则进行预约会诊,先确认才能会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诊包括会诊建立、会诊中、会诊结束三个过程;
所述会诊建立过程由会诊端主动发起,经过协商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会诊中过程保持数据传输;
所述会诊结束过程由所述会诊端主动发起,经过协商后关闭数据传输通道,结束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诊建立过程包括:
步骤1:开始会诊;
步骤2:推送本地音视频流;
步骤3: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超声设备流;
步骤4: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话筒和所述操作手法视频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诊结束过程包括:
步骤1:结束会诊;
步骤2:关闭本地音视频流;
步骤3:结束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超声设备流;
步骤4:结束拉取所述超声工作站话筒和所述操作手法视频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数据分包策略或数据重传策略进行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包括:
所述会诊报告都需要二次审核确认并签名。
10.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超声工作站,与会诊管理服务器相连,用于填写申请单信息,并发送至会诊管理服务器;
会诊管理服务器,分别与超声工作站和专家会诊端相连,用于接收超声会诊申请及申请单信息;用于发送会诊通知至会诊专家端进行远程会诊;用于接收会诊专家端发出的会诊报告;用于确认会诊报告信息并保存;
专家会诊端,与会诊管理服务器相连,通过会诊管理服务器对该会诊报告进行信息确认。
CN202010881051.5A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1334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1051.5A CN112133452A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1051.5A CN112133452A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452A true CN112133452A (zh) 2020-12-25

Family

ID=7384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1051.5A Pending CN112133452A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34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1208A (zh) * 2021-08-11 2021-10-29 成都脉讯科技有限公司 产前超声智慧云会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7673A (zh) * 2012-08-01 2014-02-12 艾康(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时交互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
CN108538402A (zh) * 2018-04-16 2018-09-14 深圳零壹云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dt会诊方法、系统
CN110706824A (zh) * 2019-09-27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远程会诊的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CN111223544A (zh) * 2019-12-31 2020-06-02 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
CN111462923A (zh) * 2020-03-31 2020-07-28 刘岚 一种远程智慧医疗与智慧教育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7673A (zh) * 2012-08-01 2014-02-12 艾康(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时交互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
CN108538402A (zh) * 2018-04-16 2018-09-14 深圳零壹云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dt会诊方法、系统
CN110706824A (zh) * 2019-09-27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远程会诊的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CN111223544A (zh) * 2019-12-31 2020-06-02 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
CN111462923A (zh) * 2020-03-31 2020-07-28 刘岚 一种远程智慧医疗与智慧教育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1208A (zh) * 2021-08-11 2021-10-29 成都脉讯科技有限公司 产前超声智慧云会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5872B2 (en) Video calling method capable of providing video through third display
EP2127229B1 (en) Strategies for selecting a format for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measured bandwidth
US781349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multimedia connection by negotiating capability in an outband control channel
CN112291500B (zh) 用于双模式多媒体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79229B (zh) 一种用于专家座席的数据传送方法及系统
US200400972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character avatar image using mobile phone
EP185054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image in mobile messenger service
CN112133452A (zh) 一种远程超声实时会诊方法及系统
WO2014176965A1 (zh)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US8681199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video-call service using general voice-call terminal and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KR100725780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화상통화 연결 방법
CN103701877A (zh) 交互式远程会诊系统和交互式远程会诊方法
Gandsas et al. Live interactive broadcas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via the Internet
CN111462923A (zh) 一种远程智慧医疗与智慧教育系统
JP4367651B2 (ja) 通信装置
CN111653343A (zh) 一种医疗实时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
CN102447874A (zh) 视频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CN111866559A (zh) 无线投屏协议系统及方法
Navarro et al.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f a wireless telemedicine system
CN10748043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Nishantha et al. Multimedia medical collaboration over the Internet between Sri Lanka and Japan
Navarro et al. Enhanced 3G-based m-health system
CN110505070A (zh) 一种三方会话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EP18554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aker identification in a conference call
EP3687110B1 (en) A conference manager (cm) for low bandwidth video conferenc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