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2385A - 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2385A
CN112132385A CN202010802071.9A CN202010802071A CN112132385A CN 112132385 A CN112132385 A CN 112132385A CN 202010802071 A CN202010802071 A CN 202010802071A CN 112132385 A CN112132385 A CN 112132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management
module
unit
anch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20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2385B (zh
Inventor
齐俊麟
周红春
侯国佼
王晓春
童庆
王士健
熊伟
赵蒙
肖圣魁
孙荣
宋宁宁
王炜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Gorges Navigation Authority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Gorges Navigation Author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Gorges Navigation Authority filed Critical Three Gorges Navigation Authority
Priority to CN2020108020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2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2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2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2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2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3/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marine 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内河船舶管理系统,包括船载智能终端、排放监测装置、船舶吃水检测装置、船舶图像采集单元、限高检测仪、集控中心单元、锚泊管理单元、通讯基站、移动执法终端;本发明还公开了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调度管理子系统、锚地管理子系统、过坝远程申报子系统、环境监管子系统、安检子系统;本发明的船舶监测系统,实现了船舶的船员信息、排放情况、船舶吃水、船舶装载情况的数据采集,代替人工,省时省力,减少了管理部门登船查验需要,有利于提高船舶通航效率,减小了船舶航行的安全风险;船舶管理系统,实现了船舶船舶过坝申报、锚泊、安检、环境监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船舶的过坝效率,节约了管理部门的人力,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

Description

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航管理领域,具体涉及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长江三峡流域的船舶管理主要涉及对船舶的过闸数据检测、船舶实际配员和船员任职资格的安检;对水域的水质监测、气体排放和油污排放等水上环境的监管;对锚地区域范围的船舶进行指泊作业和离泊作业等锚泊的管理;对船舶的过闸数据等进行申报的管理。
安检方面,传统的检测方式为均需要船舶停泊靠岸,然后通过海事执法人员进行肉眼核实,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安检的工作量,效率低耗时长,而且在长期的工作中存在很多执法风险。对于水上环境的监管,我国各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和水利部门采取的常规的水质监测方法是在水域内定点定剖面,长年累月进行监测、采样分析,这种方法受人力、物力和气候水文条件的限制,采集的数据量不可能太多;而且成本高、速度慢,并且测点数据具有局限性,不能全方位的反应当前水域的水质,更不能全面了解当前水域的气体排放情况。目前的锚地管理,多依靠人工进行指泊作业和离泊作业等,且现有的锚地管理系统存在指泊安全性不够好且不够便利的问题,不能快读,高效地对船舶的锚泊和离泊进行管理。而传统的船舶过闸申报基本上都是通过船载 GPS 终端进行申报,船方通过 GPS申报接口将数据发送到现有调度系统前置转发器上,然后由转发器转发至调度系统。传统的船舶过闸申报的模式单一、并且依赖转发器的转发,不能快速有效的实现远程申报数据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在船舶上设置排放监测装置和船载智能终端,在航道上部署船舶图像采集单元、船舶吃水检测装置、限高检测仪,自动采集船舶信息、船员信息;通过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船舶过坝申报、锚泊、安检、环境监管的信息化管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包括:
1)船载智能终端,用于采集船员的图像、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核验船上人员身份是否合法、有无船员证;
2)排放监测装置,包括测控数据采集终端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污水流量监测模块、污水液位监测模块、光谱法尾气分析仪,测控数据采集终端经无线网络与船载智能终端通讯连接;
3)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利用水下检测架上间隔分布的超声波传感器组对水下检测架上方的船舶进行吃水深度检测,水上平台的数据处理中心将船舶的吃水深度检测数据汇总后,发送到集控中心单元;
4)船舶图像采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机、存储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用于船舶装载货物情况的视频监测以及船舶违法行为的拍照取证;
5)限高检测仪,用于检测判断船舶的净空高度是否超过限制高度;
6)集控中心单元,包括服务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应用系统工作站、第一图像工作站、综合监控大屏显示设备和第一VHF呼叫通讯设备,用于内河船舶安检管理人员对于船舶安检结果的采集、审核以及监管;
7)锚泊管理单元,包括分别与服务器连接的锚泊管理工作站、第二图像工作站和第二VHF呼叫通讯设备,用于船舶锚泊管理人员对申请锚泊的船舶进行指泊管理;
8)通讯基站包括连接的基站收发信机和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与集控中心单元的服务器连接,用于安检信息上传、现场监测数据传输、安检计划及结果下发提供网络接受单元、数据传输通道;
9)移动执法终端,用于船舶基础数据获取及展示、船舶过闸通航信息获取及展示、安检计划接收、船舶及船员安检结果记录与反馈以及登船检查时对船上人员身份的核验。
基于上述的内河船舶监测系统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船舶过坝远程申报子系统、锚地管理子系统和调度管理子系统。
所述调度管理子系统包括预计划模块、过闸排档计划模块、快线标识管理模块、船舶过闸记录模块、船闸运行状态模块。
所述锚地管理子系统包括船舶锚泊申报单元和锚地管理中心单元。
所述船舶过坝远程申报子系统包括过坝申报单元、到锚确认单元、船位监测单元、登记变更单元。
所述环境监管子系统包括船舶环保单元和总控中心监控单元。
所述安检子系统包括安检计划模块、船员档案模块、船舶证书模块、安检结果发布模块、船舶吃水检测记录模块。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船舶监测系统,实现了船舶的船员信息、排放情况、船舶吃水、船舶装载情况的数据采集,代替人工,省时省力,减少了管理部门登船查验需要,有利于提高船舶通航效率,减小了船舶航行的安全风险;
2)本发明的船载智能终端,实现了船舶远程申报,可实时采集船员图像、指令信息进行船舶打卡或船员身份的核验,提高了船舶锚泊、过闸、安检的效率;
3)本发明的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可对水下检测架进行升降控制,满足不同情景的船舶吃水深度检测的需要,且便于对检测架上的各种传感器进行调试、维护;
4)本发明的限高检测仪,在船舶经过限高检测仪的时刻,即完成船舶限高的检测,检测效率高,不影响船舶航行,提高了船舶航运的安全性;
5)本发明的船舶管理系统,实现了船舶船舶过坝申报、锚泊、船舶过闸调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船舶的过坝效率,节约了管理部门的人力,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
6)本发明的船舶管理系统,实现了内河船舶的污水、尾气排放监管的信息化;船舶污水排放超标或尾气排放超标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便于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7)本发明的船舶管理系统,实现了内河船舶安检的信息化,船舶安检人员可在线查看船舶证书和船员档案信息,查看船舶的吃水深度检测数据,并在线发布安检结果,提高了船舶安检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内河船舶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的船舶吃水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的限高检测仪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排放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船载智能终端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6(a)为实施例的移动执法终端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6(b)为实施例的移动执法终端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的调度管理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的锚地管理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的船舶过坝申报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的环境监管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的船舶安全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的三峡船闸运行状态信息采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选择长江航道的船舶作为实施对象,分别在三峡船闸、葛洲坝船闸船舶途经处设置船舶图像采集单元;在三峡大坝上、下游分别设置限高检测仪和船舶吃水检测装置。
如图1所示,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包括包括集控中心单元6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船舶图像采集单元4、船舶吃水检测装置3、限高检测仪5和多个通讯基站8,还包括分别经无线网络与通讯基站连接的船载智能终端2、移动安检终端7,排放监测装置2与船载智能终端1通讯连接。
如图5所示,船载智能终端1包括第一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导航定位模块、第一摄像头、第一指纹仪、第一身份证读卡器、显示屏、第一语音模块、DTU模块、WIFI模块。实施例中,导航定位模块采用北斗定位模块。船载智能终端1用于船舶信息、船员信息的上报以及过坝申报,实时采集船员的图像、指纹信息进行船员的打卡或配合安检部门进行船员的远程安检或船员身份的核验。
如图4所示,排放监测装置2,包括测控数据采集终端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污水流量监测模块、污水液位监测模块、光谱法尾气分析仪,测控数据采集终端经无线网络与船载智能终端1通讯连接。
如图2所示,船舶吃水检测装置3包括第一趸船301、第二趸船302、水下检测架303、数据处理中心,第一趸船301上设有第一卷扬机306和竖直滑轨304,立柱305与竖直滑轨304滑动配合,立柱305上端与第一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水下检测架的一端与立柱的连接耳3051铰接,水下检测架另一端与第二趸船上设置的第二卷扬机307的钢丝绳连接;水下检测架303上部设置有多个超声波传感器308,超声波传感器308的探头竖直向上设置;水下检测架303上还设置有分别与数据处理中心连接的水深压力传感器、声速标定传感器、第一倾角传感器。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水深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判断水下检测架的水下深度,根据第一倾角传感器的数据判断水下检测架上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探头是否倾斜。
船舶图像采集单元4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机、存储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用于船舶装载货物情况的视频监测以及船舶违法行为的拍照取证。
实施例中,限高检测仪5为激光对射限高检测仪,包括控制器和分别设置在检测柱上的水平对置的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激光发射机上设置有第二倾角传感器,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第二倾角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经数据总线与集控中心单元连接。激光发射机的安装高度即为船舶限高。如图3所示,利用限高检测仪5进行限高检测时,若激光接收机接收到激光发射机发射的激光时,则检测的船舶的净空高度没有超过限制高度;若激光接收机接收不到激光发射机发射的激光时,则检测的船舶的净空高度超过限制高度。控制器读取第二倾角解码器的数据,判断激光发射机发射头、发射的激光是否水平。船舶在经过限高检测仪5的时刻,当即完成船舶限高的检测,检测效率高,不影响船舶航行。
集控中心单元6,包括服务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应用系统工作站、第一图像工作站、综合监控大屏显示设备和第一VHF呼叫通讯设备,用于内河船舶安检管理人员对于船舶安检结果的采集、审核以及监管。
锚泊管理单元7,包括分别与服务器连接的锚泊管理工作站、第二图像工作站和第二VHF呼叫通讯设备,用于船舶锚泊管理人员对申请锚泊的船舶进行指泊管理。
通讯基站8包括连接的基站收发信机和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与集控中心单元的服务器连接,用于安检信息上传、现场监测数据传输、安检计划及结果下发提供网络接受单元、数据传输通道。
如图6(a)和图6(b)所示,移动执法终端9包括第二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第二摄像头、触摸屏、第二指纹仪、第二身份证读卡器、第二语音模块、射频单元和键盘,射频单元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定位模块。射频单元采用MT6627射频芯片。
基于上述的内河船舶监测系统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船舶过坝远程申报子系统、锚地管理子系统、调度管理子系统、环境监管子系统和船舶安检子系统,如图7所示。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船舶过坝远程申报子系统、锚地管理子系统和调度管理子系统,
如图8所示,调度管理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1)预计划模块:供管理部门对发航船舶制定过闸预计划;
2)过闸排档计划模块:供管理部门根据船舶过闸申请制定过闸排档计划。过闸排档计划信息包括闸号、闸次、航向、船名、驳数、定额载客\载货量、货种、实际载客\载货量、队形、过闸方式、过闸起止时间等;
3)快线标识管理模块:供管理部门对过闸快线船舶如客轮,设置过闸快线标识,并对过闸快线船舶优先级进行管理;
4)船舶过闸记录模块:提供船舶过闸记录,供管理部门查询;
5)船闸运行状态模块:提供船舶闸室的实时状态,供管理部门和过闸的船舶方实时查询。
通过设置与船闸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连接并电气隔离的数字量输出模块并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采集船闸运行状态信息,三峡船闸的运行状态信息采集网络如图13所示。
如图9所示,锚地管理子系统包括船舶锚泊申报单元和锚地管理中心单元。
船舶锚泊申报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1)锚泊申请消息管理模块,根据船舶锚泊需求,生成、发送船舶锚泊申请消息。锚泊申请消息管理模块包括申请消息生成模块和申请消息发送模块。锚泊申请消息包括泊位申请消息、离泊申请消息以及再指申请消息。锚泊申请消息管理模块判断船舶的位置信息是否属于锚地的报告线范围,当判断出船舶的位置属于锚地的报告线范围时,生成泊位申请消息或再指申请消息,泊位申请消息或再指申请消息包括所述船舶的位置信息和船舶的参数信息。锚地的报告线范围,是指船舶从远处驶向锚地时,船舶进入锚地之前,进入锚地报告范围的锚地范围线;
2)第一指泊消息管理模块,接收锚地管理中心单元的指泊消息,并向其发送已读回执;
3)锚泊确认消息管理模块,生成锚泊确认消息并向锚地管理中心单元发送锚泊确认消息。船舶停泊在指定的锚泊位位置,即停泊完成时,锚泊确认消息管理模块生成并向锚地管理中心单元发送泊位泊妥确认消息;
4)过闸调度通知接收模块,所述过闸调度通知接收模块接收过闸调度系统的通知;
5)安检通知接收模块,接收船舶安检子系统的通知。
锚地管理中心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1)锚泊申报消息接收模块,接收船舶锚泊申报单元的泊位申请消息、泊妥确认消息,并在长江电子航道图中对船舶进行状态标记;
2)第二指泊消息管理模块,根据接收的船舶锚泊申请消息和过闸申报信息、过闸计划信息,确定锚泊位,生成指泊消息并向船舶锚泊申报单元发送指泊消息,接收指泊消息的已读回执。第二指泊消息管理模块包括指泊消息生成模块、指泊消息发送模块、已读回执接收模块。第二指泊消息管理模块判断船舶的位置信息是否属于锚地的报告线范围,判断所述泊位申请消息或再指申请消息是否通过甚高频发送,当判断出船舶的位置信息属于锚地的报告线范围,且判断出船舶的锚泊申请消息或再指申请消息通过甚高频发送时,根据锚泊申请消息或再指申请消息、过闸申报信息和过闸计划信息以及船舶的参数信息,确定锚泊位信息,生成泊位指泊消息或再指指泊消息,并修改在长江电子航道图中船舶的状态标记。已读回执消息接收模块接收到指泊消息已读回执消息或再指指泊消息已读回执时,在长江电子航道图中修改船舶的状态标记;
3)过闸调度系统接入模块,与过闸调度系统连接,获取船舶的过闸申报信息和船舶的过闸计划信息;
4)同闸提示模块,向船舶锚泊申报子系统发送同一闸室的其它船舶的锚泊位信息;
5)报警模块,判断锚泊确认的船舶的位置是否超出锚地的预警线范围,船舶位置超出预警线范围时,向船舶锚泊申报单元发送报警信息。
过闸申报信息包括:申报方式、过坝方式、本航次航速、始发港、目的港、申报人、船舶联系电话、申报人联系电话、是否在锚、申请过第一坝时间、两坝间航行用时、始发港发航时间、注释、特殊任务标志;船舶申报过三峡参数:长、宽、过三峡净空高、吃水、货种、实载重量、重箱数量、空箱数量、实载车量、实载客量、队形;以及船舶申报过葛洲坝参数:长、宽、过葛洲坝净空高、吃水、货种、实载重量、重箱数量、空箱数量、实载车量、实载客量、队形。
船舶的参数信息包括船名、航向、方位、驳数、货种、尺度、吨位等信息。
锚泊位信息为锚泊地的名称、锚泊地的位置。
如图10所示,船舶过坝远程申报子系统包括过坝申报单元、到锚确认单元、船位管理单元和登记变更单元。
过坝申报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1)远程申报认证模块,用于船舶在进行远程过坝申报前取得管理部门的微信授权认证,否则不能进行远程申报操作;
2)船载终端申报模块,以软件模块的形式安装在船载终端上,运行时船舶方填写船舶过坝申报数据,并发送给管理部门进行过坝申报;
3)手持终端申报模块,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安装在手机上,运行时船舶方填写船舶过坝申报数据,并发送给管理部门进行过坝申报;
4)互联网申报模块,以软件模块的形式安装在电脑上,运行时船舶方填写船舶过坝申报数据进行过坝申报;
5)申报校核模块,管理部门对船舶发送的过坝申报进行审核校验,包括船舶身份、长、宽、高、吃水、过坝方式、方位进行校验,将审核结果发送给船舶方;
6)申报取消模块,船舶方对已经发送的过坝申报进行取消操作,但是不能随意取消申报,符合条件的船舶过坝申报可以远程取消申报。
到锚确认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1)锚区划定模块,供管理部门基于电子江图中划定特定的水域作为到锚区域,并生成经纬度等地理位置信息数据,作为船舶到锚识别的依据;
2)远程申报到锚模块,船舶航行至上下游到锚区自动触发到锚申请,进入到锚区后,每隔5分钟间断性主动识别锚区内申报船舶是否到锚的请求,到锚成功后的船舶不再识别;
3)人工申报到锚模块,当系统无法接收船舶定位信息,不能进行远程自动到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申请人工受理排序,人工受理排序经过安检部门核实以后,报告指挥中心进行人工受理排序;
4)虚假到锚识别模块,实现船舶在辖区内外船位数据进行辅助到锚位置校核比对,并通过船舶位置轨迹校核,协助实现船舶虚假到锚的识别与告警,梳理出具有虚假到锚的船舶对象,提供给海事执法部门进行核实。
船位管理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1)船位信息模块,对现有VTS、GPS、AIS输出的数据及接收北斗卫星信号等几类位置信息进行融合计算,确定出船舶相对准确的经纬度信息;
2)船位校核模块,对船舶航行轨迹连续性进行识别判断,当船舶轨迹出现跳跃式或断崖式航行时,给此类船舶打上标签,提供给海事执法部门进行核实。
登记变更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1)船舶登记模块,由船舶公司在网上自助提交信息内容及相关核实证书和身份证,由指挥中心发起信息校核消息,经安检机构核实审批通过后,完成船舶信息的注册。资料审核后,以列表形式显示已提交的船舶资料,按照已审核、未审核、已打回等状态进行分类显示;
2)船舶信息变更模块,由船舶或船舶公司在网上提交变更信息内容及相关核实证书和身份证,如果是代为变更,则需提供登记人身份证和代办人身份证,经管理单位核实审批通过后,以列表形式显示已提交的船舶资料,按照已审核、未审核、已打回等状态进行分类显示;
3)船舶名称变更模块,提供更名前的船舶信息证明材料和更名后的船舶信息材料及相关证书,经审批通过后才能确定船舶更名,以列表形式显示已提交的船舶资料,按照已审核、未审核、已打回等状态进行分类显示;
4)船舶信息注销模块,用于船舶公司因为其特殊原因需要将在管理单位已经登记过的相关船舶信息注销,船舶公司需要提交相关注销船舶信息及注销原因,经管理单位核实后即可注销。
如图11所示,环境监管子系统包括船舶环保单元和总控中心监控单元。船舶环保单元通过船载智能终端的定位模块获得船舶当前的位置。
船舶环保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1)污水采集模块通过污水采集装置获取船舶在长江流域运行中的污水流量和污水液位;
尾气采集模块通过尾气采集装置获取船舶在长江流域运行中的尾气种类和尾气含量;
2)污水管理模块,存储污水阈值数据,结合所述污水流量、所述污水液位和船舶在长江流域的运行位置,生成船舶不同航行轨迹下的污水排放超标警报和污水排放历史记录;
3)尾气管理模块,存储尾气阈值数据,结合所述尾气种类、所述尾气含量和船舶在长江流域的运行位置,生成船舶不同航行轨迹下的尾气排放超标警报和尾气排放历史记录报警排放状况;
4)垃圾管理模块,记录垃圾种类和垃圾处理信息;
5)油品管理模块,记录船舶在长江流域运行中的油品信息和油量信息;
6)排污影像管理模块,记录船舶在长江流域运行中的地理影像位置信息及船舶排放图像。
总控中心监控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1)污水状况显示模块,显示船舶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各水箱的污水状况;
2)污水超标报警模块,设置污水排放的阈值,污水排放量超过阈值时,进行报警;
3)尾气状况显示模块,显示船舶的尾气的各项指标及其排放量;
4)尾气状况报警模块,设置尾气排放的阈值,并在尾气排放量超过阈值时,进行报警;
5)污水排放历史记录模块,用于查看船舶的污水排放历史记录;
6)污水状况地理位置显示模块,根据船舶的航行轨迹,显示船舶所在地理位置的污水排放状况;
7)尾气状况地理位置显示模块,根据船舶的航行轨迹,显示船舶所在地理位置的尾气排放状况。
如图12所示,船舶安检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1)安检计划模块:供管理部门制定船舶的安检计划并发布;
2)船员档案模块:供管理部门对船舶的船员档案信息进行管理。船员档案信息包手船员基础信息采集、船员证书信息、船员隶属船舶信息、船员隶属公司信息;
3)船舶证书模块:供管理部门对船舶的证书进行管理;
4)安检结果发布模块:供管理部门编辑、发布安检结果。安检管理人员根据船舶安检情况,编辑船舶安检结果并存储到数据库,并将安检结果发布,供船舶方查看;
5)船舶吃水检测记录模块:记录船舶的吃水深度检测数据,供管理部门、船舶方查询。将船舶吃水检测装置3的输出的实时的船舶吃水深度检测数据存入数据库,根据查询条件从数据库读取船舶吃水深度检测记录列表,供管理部门查看。

Claims (8)

1.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控中心单元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船舶图像采集单元、船舶吃水检测装置、限高检测仪、锚泊管理单元和多个通讯基站,还包括经无线网络与通讯基站连接的船载智能终端、移动执法终端以及排放监测装置;
船载智能终端,用于采集船员的图像、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核验船上人员身份是否合法、有无船员证;
排放监测装置,包括测控数据采集终端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污水流量监测模块、污水液位监测模块、光谱法尾气分析仪,测控数据采集终端经无线网络与船载智能终端通讯连接;
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利用水下检测架上间隔分布的超声波传感器组对水下检测架上方的船舶进行吃水深度检测,水上平台的数据处理中心将船舶的吃水深度检测数据汇总后,发送到集控中心单元;
船舶图像采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机、存储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用于船舶装载货物情况的视频监测以及船舶违法行为的拍照取证;
限高检测仪,用于检测判断船舶的净空高度是否超过限制高度;
集控中心单元,包括服务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应用系统工作站、第一图像工作站、综合监控大屏显示设备和第一VHF呼叫通讯设备,用于内河船舶安检管理人员对于船舶安检结果的采集、审核以及监管;
锚泊管理单元,包括分别与服务器连接的锚泊管理工作站、第二图像工作站和第二VHF呼叫通讯设备,用于船舶锚泊管理人员对申请锚泊的船舶进行指泊管理;
通讯基站包括连接的基站收发信机和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与集控中心单元的服务器连接,用于安检信息上传、现场监测数据传输、安检计划及结果下发提供网络接受单元、数据传输通道;
移动执法终端,用于船舶基础数据获取及展示、船舶过闸通航信息获取及展示、安检计划接收、船舶及船员安检结果记录与反馈以及登船检查时对船上人员身份的核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船载智能终端包括第一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导航定位模块、第一摄像头、第一指纹仪、第一身份证读卡器、显示屏、第一语音模块、DTU模块、WIFI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趸船、第二趸船、水下检测架、数据处理中心,第一趸船上设有第一卷扬机和竖直滑轨,立柱与竖直滑轨滑动配合,立柱上端与第一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水下检测架的一端与立柱的连接耳铰接,水下检测架另一端与第二趸船上设置的第二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水下检测架上部设置有多个超声波传感器,水下检测架上还设置有分别与数据处理中心连接的水深压力传感器、声速标定传感器、第一倾角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检测仪为激光对射限高检测仪,包括控制器和分别设置在检测柱上的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激光发射机上设置有第二倾角传感器,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第二倾角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经数据总线与集控中心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执法终端,包括第二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第二摄像头、触摸屏、第二指纹仪、第二身份证读卡器、第二语音模块、射频单元和键盘,射频单元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定位模块。
6.基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内河船舶监测系统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舶过坝远程申报子系统、锚地管理子系统和调度管理子系统,
调度管理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预计划模块:供管理部门对发航船舶制定过闸预计划;
过闸排档计划模块:供管理部门根据船舶过闸申请制定过闸排档计划;
快线标识管理模块:供管理部门对过闸快线船舶设置过闸快线标识,并对过闸快线船舶优先级进行管理;
船舶过闸记录模块:提供船舶过闸记录,供管理部门查询;
船闸运行状态模块:提供船舶闸室的实时状态,供管理部门和过闸的船舶方实时查询;
锚地管理子系统包括:
船舶锚泊申报单元:供船舶方生成、发送船舶锚泊申请,接收指泊消息,发送锚泊确认消息;
锚地管理中心单元:供锚泊管理部门接收船舶锚泊申请,确定锚泊位,发送指泊消息,并实时判断锚泊确认的船舶的位置是否超出锚地的预警线范围;
船舶过坝远程申报子系统包括:
过坝申报单元:向船舶方提供多种申报方式进行船舶过坝申报,管理部门通过过坝申报单元对船舶的过坝申报信息进行审核校验,并将审核结果发送给船舶方;
到锚确认单元:供管理部门基于电子河图划定到锚区域,并对船舶的到锚申请、到锚状态进行信息化管理,船舶方通过到锚确认单元向管理部门发起远程申报到锚;
船位管理单元:供管理部门监测船舶的实时船位信息,跟踪船舶的航行轨迹;
登记变更单元:供船舶方向管理部门进行船舶登记、变更和船舶注销,管理部门利用登记变更单元对船舶信息进行审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监管子系统,所述环境监管子系统包括:
船舶环保单元:获取船舶的污水流量、污水液位、尾气种类、尾气种类、尾气含量,生成船舶的污水排放记录和尾气排放记录;
总控中心监控单元:显示船舶的污水排放、尾气排放情况,船舶污水排放量或尾气排放量超标时,发出报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船舶安检子系统,所述船舶安检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安检计划模块:供管理部门制定船舶的安检计划并发布;
船员档案模块:供管理部门对船舶的船员档案信息进行管理;
船舶证书模块:供管理部门对船舶的证书进行管理;
安检结果发布模块:供管理部门编辑、发布安检结果;
船舶吃水检测记录模块:记录船舶的吃水深度检测数据,供管理部门、船舶方查询。
CN202010802071.9A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Active CN112132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2071.9A CN112132385B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2071.9A CN112132385B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2385A true CN112132385A (zh) 2020-12-25
CN112132385B CN112132385B (zh) 2021-12-03

Family

ID=7385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2071.9A Active CN112132385B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238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000A (zh) * 2021-03-26 2021-05-18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3361884A (zh) * 2021-05-27 2021-09-07 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港口内外调度一体化平台
CN113851019A (zh) * 2021-09-29 2021-12-28 北京中交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船舶碰撞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3984967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船舶尾气监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218231A (zh) * 2022-02-21 2022-03-22 杭州春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尾气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49244A (zh) * 2022-07-28 2023-05-23 安徽万舟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船舶污水存储、转运与交付过程的系统
WO2023221425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过闸安全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200A (zh) * 2007-10-26 2008-03-19 浙江工业大学 多视觉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内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CN201527714U (zh) * 2009-10-26 2010-07-14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内河船舶通信监控系统
CN110110964A (zh) * 2019-04-04 2019-08-09 深圳市云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及渡口监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200A (zh) * 2007-10-26 2008-03-19 浙江工业大学 多视觉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内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CN201527714U (zh) * 2009-10-26 2010-07-14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内河船舶通信监控系统
CN110110964A (zh) * 2019-04-04 2019-08-09 深圳市云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及渡口监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娜娜: "移动式船舶违章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000A (zh) * 2021-03-26 2021-05-18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3361884A (zh) * 2021-05-27 2021-09-07 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港口内外调度一体化平台
CN113851019A (zh) * 2021-09-29 2021-12-28 北京中交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船舶碰撞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3984967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船舶尾气监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218231A (zh) * 2022-02-21 2022-03-22 杭州春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尾气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21425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过闸安全检测方法
CN116149244A (zh) * 2022-07-28 2023-05-23 安徽万舟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船舶污水存储、转运与交付过程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2385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2385B (zh) 一种内河船舶监测系统及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US7327286B2 (en) Marine vessel monitoring system
US2004019336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rine vessel tracking system
CN112129236B (zh) 一种内河船舶安检系统及安检方法
CN101551946A (zh) 船舶安全救助信息化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14742128A (zh) 一种船舶异常行为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222949B (zh) 干线光缆预警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45669A (zh) 一种船舶航行状态监控及报警系统
CN110110964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及渡口监管系统
CN106896773A (zh) 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CN206757690U (zh) Lng船舶远程监督系统
CN112307949A (zh) 一种船舶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18470B (zh) 一种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生产运营智能管控方法及系统
Kwon High-resolu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rine vessel emiss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sustainable port air quality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Port of Incheon
CN112116310B (zh) 船舶锚地管理系统以及自动指泊方法
KR20190102476A (ko) 선박의 운항 정보를 이용하여 자동 생성되는 전자로그북 생성 장치
CN111324059B (zh) 一种海关监管车辆的在途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7132241A (zh) 出海船员智慧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210924951U (zh) 船舶特征检测系统和桥梁超高预警系统
CN102127885A (zh) 基于wince系统的轨道交通实时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858845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煤无人值守化计量系统
CN116206489A (zh) 一种基于动态事件的船舶溯源与健康指数监测方法
CN111929713B (zh) 一种船舶过闸控制装置、方法和终端
KR20220159593A (ko) 안벽 호선 환경 변화에 따른 공정 스케줄 최적화 시스템
CN111062672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的集装箱物流防丢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