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0588A - 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0588A
CN112130588A CN202010880460.3A CN202010880460A CN112130588A CN 112130588 A CN112130588 A CN 112130588A CN 202010880460 A CN202010880460 A CN 202010880460A CN 112130588 A CN112130588 A CN 112130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arget person
image data
unmanned aerial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04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0588B (zh
Inventor
周冰
于永彦
郭珣
解鹏
汪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8804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0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0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0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2Target-seeking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放飞指令,当确定与车载无人机连接成功时,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接收由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如此,在寻找目标人物时,在车辆可机动行驶的伴飞区域内,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野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车载终端接收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后,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逐个匹配,获得搜寻结果;相比传统的搜寻方式,不但可以扩大搜寻范围,而且智能匹配的方式也可确保搜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物搜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一场景中,在景区、车站、机场或者其他公共区域,经常会出现找不到同行伙伴、找不到家人、孩子等情况。另一个场景中,公安局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嫌犯,搜寻走失儿童、被拐儿童及走失老人。
针对第一种场景,人们一般会通过公共区域的广播进行寻人,但若是二通或老人已经走出了公共区域,会听不到广播,也就不会主动前往广播中提到的位置与搜寻者会和;此方式比较被动,且效率较低。
针对第二种场景,搜寻者是通过城市的视频监控,或者有人恰好看到了通缉令或寻人启事,并且又恰好看到了被搜寻的人,则可能会提供线索给公安部门,这样的寻人方式效率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搜寻目标人物时,搜寻范围小,搜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应用在车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当确定与所述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时,向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接收由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
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有当前面部数据;
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则将所述当前面部数据与所述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所述搜寻结果。
可选的,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未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方法还包括:
获得当前人物的当前特征信息;
将每个所述当前特征信息与所述目标人物的对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基于各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确定匹配分值;
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
可选的,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包括: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A<第一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不合格;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一阈值≤A<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疑似目标对象;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二阈值≤A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对象;其中,所述A为所述匹配分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后,还包括:
向车载摄像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接收由所述车载摄像设备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
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当前面部数据,将所述当前面部数据与所述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再次匹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应用在车载无人机,所述方法包括:
当确定与所述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接收由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及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搜寻指令采集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有当前面部数据;
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则将所述当前面部数据与所述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所述搜寻结果。
可选的,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未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方法还包括:
获得当前人物的当前特征信息;
将每个所述当前特征信息与所述目标人物的对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基于各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确定匹配分值;
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确定与所述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时,向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当确定与所述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接收由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及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搜寻指令采集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目标身高、目标性别、目标年龄、目标形态、目标衣着、目标发型及目标面部数据;当确定与所述车载无人机连接成功时,向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接收由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如此,在寻找目标人物时,利用车载无人机伴飞车辆,在伴飞区域内,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野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车载终端接收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后,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逐个匹配,获得搜寻结果;相比传统的搜寻方式,本发明的搜寻方式不但可以扩大搜寻范围(可以随时更改无人机的巡航区域),而且智能匹配的方式也可确保搜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搜寻目标任务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车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搜寻目标人物时,搜寻范围小,搜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车载终端是搜寻目标人物的系统的一部分,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这里先介绍下搜寻目标人物的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车载终端1、车载无人机2、车云平台3及移动终端4。
车载终端1安装在车辆上,通过WIFI或5G与车载无人机2进行通信。车载终端1具有语音提示模块、飞行控制模块、人物特征识别模块、存储模块、处理模块、读取模块、通信模块及HMI界面;其中,通信模块包括:4G/5G通信模块及WIFI/5G/BT通信模块,车载终端1可通过4G/5G通信模块与车云平台3进行通信;通过WIFI/5G/BT通信模块与车载无人机2进行通信。
搜寻发起人可通过移动终端4或通过车载终端1发起搜寻请求。利用移动终端4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移动终端4中;利用车载终端1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车载终端1中。
无论搜寻请求是以哪种方式发起的,因识别、匹配过程是由车载终端1执行的,那么在进行搜寻之前,搜寻发起人可以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1中,输入方式可以包括:
搜寻发起人将可存储移动设备与车载终端1进行连接,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导入车载终端1中;可存储设备可包括U盘。也可通过将蓝牙、WIFI等将移动终端4和车载终端1进行无线连接,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导入车载终端1中。
或者,搜寻发起人通过车载终端1的语音识别功能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1中。
或者,搜寻发起人通过对应的移动终端4将目标人物的照片上传至车云平台3中,车云平台3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3相关联的车载终端1中。其中,车云平台可以与多辆车的车载终端1进行互联,以能对车辆进行管理。
或者,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4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第三方云端平台,第三方云端平台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车云平台3,车云平台3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3相关联的车载终端1中。其中,第三方云端平台可以包括: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及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平台等。
车载终端1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照片后,可以对照片进行图像识别,获得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车辆所属的用户也可通过车载终端1的HMI界面输入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不包括面部数据)。
车载无人机2可以伴车飞行,当车辆进行机动巡航时,车载无人机2在车辆的可机动行驶区域对车辆进行跟踪伴飞,利用车载无人机2的视野开拓性,对伴飞区域内的人群特征信息进行搜索,将搜索到的第一图像数据(人群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终端1。
车载无人机2包括双目高清摄像头,一个目进行智能伴飞,一个目进行搜寻人群特征信息。车载无人机2同样包括有存储器、处理器及WIFI/5G通信模块,车载无人机2的WIFI/5G通信模块与车载终端1的通信模块互联。
车载终端1接收到由车载无人机2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时,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并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1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当车载终端1所属的用户不是搜寻发起人(只是协助搜寻)时,车云平台接收到搜寻结果后,将搜寻结果发送至搜寻发起人对应的移动终端4及第三方云端平台。
这里,移动终端4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4包括WIFI/5G/BT通信模块,移动终端4可以与车云平台3进行无线通信,也可以与车载终端1进行无线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车载无人机2也可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因此当车载终端1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也可以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无人机2,车载无人机2接收到车载终端1发送的放飞指令,当确定与车载终端1连接成功时,接收由车载终端1发送的搜寻指令及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基于所搜寻指令采集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1。
同样的,车载终端1接收到搜寻结果后,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1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当车载终端1所属的用户不是搜寻发起人(只是协助搜寻)时,车云平台接收到搜寻结果后,将搜寻结果发送至搜寻发起人对应的移动终端4及第三方云端平台。
这里,车载无人机2的具体匹配过程与车载终端1的具体匹配过程相同,会在后续有关车载无人机2侧及车载终端1侧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应用在车载终端,如图2所示,方法包括:
S110,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这里,搜寻发起人可通过移动终端或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请求。利用移动终端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移动终端中;利用车载终端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车载终端中。
无论搜寻请求是以哪种方式发起的,因识别、匹配过程是由车载终端执行的,那么在进行搜寻之前,搜寻发起人可以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中,车载终端即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特性信息。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这里,车载终端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当搜寻发起人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时,可以将可存储移动设备与车载终端进行连接,当可存储移动设备与车载终端连接成功时,车载终端可接收由可存储移动设备发送的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可存储设备可包括U盘。
当将移动终端通过蓝牙或WIFI和车载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时,车载终端可接收由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或者,搜寻发起人可通过车载终端的语音识别功能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中。
车载终端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云平台中进行存储。
或者,当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发起搜寻时,搜寻发起人通过对应的移动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照片上传至车云平台中,车云平台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车载终端中。其中,车云平台可以与多辆车的车载终端进行互联,以能对车辆进行管理。
或者,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第三方云端平台,第三方云端平台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车载终端中。其中,第三方云端平台可以包括: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及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平台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搜寻发起人通过对应的车载终端或移动终端发起搜寻时,车云平台若接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可以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所有车载终端中,以能帮助搜寻发起人协助搜寻,进一步提高搜寻效率和成功率。
S111,当确定与所述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时,向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当车载终端接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判断车载无人机是否已经放飞,若确定车载无人机已经放飞,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与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若确定连接成功则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若确定车载无人机没有放飞,则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放飞指令,并自动建立与车载无人机的无线连接。若确定与车载无人机连接成功时,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在车载终端建立与车载无人机的无线连接时,车载无人机同时也自动尝试连接所属的车载终端。
S112,接收由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车载无人机接收到搜寻指令后,开始伴车飞行,在伴飞区域,高空搜寻人群,并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第一图像数据可以理解为人群特征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发送至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接收由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因识别策略具有优先级设置,当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有面部数据时,可以直接基于面部数据进行识别,其他特征信息无需再次识别。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包括:
判断第一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有当前面部数据;
若确定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则将当前面部数据与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若能匹配成功,则说明第一图像数据所属的人物即为目标人物,此时车载终端向车载无人机发送停止搜寻的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若确定第一图像数据未包含当前面部数据,方法还包括:
获得当前人物的当前特征信息;
将每个当前特征信息与所述目标人物的对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基于各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确定匹配分值;
基于匹配分值确定搜寻结果。
这里,身高对应的权重为2,若身高匹配成功,则得2分;若匹配失败,得0分。剩余的特征信息按照同样的方式确定对应的分值:
性别对应的权重分为1分;
年龄对应的权重分为1分;
形态数据(辅助器械或行走坐立等姿态)的权重为3分;
衣着对应的权重为2分;
发型对应的权重为1分;
面部数据对应的权重为11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某个特征信息未导入车载终端,该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为0分。
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包括: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A<第一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不合格;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一阈值≤A<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疑似目标对象;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二阈值≤A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对象;其中,所述A为所述匹配分值。
比如,第一阈值可为4,第二阈值可以为6。可以看出,车载终端内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越详细,识别的准确率越高,搜寻效率也就越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因车载无人机的拍摄角度一般为高空视角,获取到的面部数据可能不太清晰,那么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后,还包括:
向车载摄像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接收由车载摄像设备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
对第二图像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当前面部数据,将当前面部数据与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再次匹配。
若能匹配成功,则说明可以将高度疑似目标人物确定为目标人物。
其中,车载摄像设备可以包括:360环视设备、行车记录仪及车内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
当确定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为目标人物时,在目标人物下车后,车载终端将跟踪指令发送至车载无人机,车载无人机会实时跟踪目标人物,并将目标人物的实施位置反馈至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实时位置发送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可以将目标人物的实时位置发送至第三方云端平台,以便警务人员追踪。
S113,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
获取到搜寻结果后,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这里,车载终端可以通过语音报告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并通过4G/5G网络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云平台。
当车载终端对应的用户只是协助搜寻,搜寻发起人为第三方用户时,车云平台还需将搜寻结果发送至搜寻发起人对应的移动终端。
这里,搜寻结果包括:
已识别的被搜寻人的数量;确定的“疑似目标人物”及“高度疑似目标人物”的数量及对应的视频图像数据;以及
匹配分值大于10分对应的人物,以能让用户确认是否搜寻到目标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搜寻结果也可以显示在车载终端及移动终端。
这样,在寻找目标人物时,利用车载无人机伴飞车辆,在伴飞区域内,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野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车载终端接收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后,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逐级匹配(比如:某些场景先进行身高、衣着颜色,性别、发型等信息进行粗筛,最后再进行面部比对;比如:直接摄到面部信息则直接进行面部信息对比),获得搜寻结果;相比传统的搜寻方式,本发明的搜寻方式不但可以扩大搜寻范围(可以随时更改无人机的巡航区域),而且智能匹配的方式也可确保搜寻效率。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利用车载无人机的高空实业搜寻能力与车载终端互联,基于车载终端的智能识别,可尽所能地帮助走失的儿童、宠物、老人或失踪人口回家团圆,目标车辆搜索定位,甚至找到罪犯。
比如,某个车主一旦发现有儿童或老人等走失,车主可以自行发起搜寻行动,通过车云平台分享给更多的车辆进行公益搜寻,进行机动高空视野搜寻,提高搜寻效率和成功率。
车主也可决定是否接受第三方云端平台和车云平台发起的公益搜寻任务,利用车辆空闲计算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或宠物回家、或通缉罪犯等等。
本发明通过可通过车云平台实现车辆间的互联、车辆和第三方云端平台间的互联,从而实现了多搜寻任务的来源下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搜寻的成功率。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搜寻目标任务的方法,详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应用在车载无人机,如图3所示,方法包括:
S310,当确定与所述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接收由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及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这里,搜寻发起人可通过移动终端或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请求。利用移动终端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移动终端中;利用车载终端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车载终端中。
无论搜寻请求是以哪种方式发起的,因识别、匹配过程是由车载无人机执行的,那么在进行搜寻之前,搜寻发起人可以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中,车载终端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特性信息后,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无人机中。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这里,车载无人机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当搜寻发起人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时,可以将可存储移动设备与车载终端进行连接,当可存储移动设备与车载终端连接成功时,车载终端可接收由可存储移动设备发送的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可存储设备可包括U盘。
当将移动终端通过蓝牙或WIFI和车载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时,车载终端可接收由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或者,搜寻发起人可通过车载终端的语音识别功能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中。
车载终端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云平台中进行存储。
然后,车载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无人机中,车载无人机即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或者,当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发起搜寻时,搜寻发起人通过对应的移动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照片上传至车云平台中,车云平台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车载终端中,车载终端再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无人机。其中,车云平台可以与多辆车的车载终端进行互联,以能对车辆进行管理。
或者,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第三方云端平台,第三方云端平台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车载终端中,车载终端再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无人机。其中,第三方云端平台可以包括: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及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平台等。
进一步地,当搜寻发起人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时,车载终端接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判断车载无人机是否已经放飞,若确定车载无人机已经放飞,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与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若确定连接成功则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若确定车载无人机没有放飞,则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放飞指令,车载无人机即接收到放飞指令,车载无人机自动建立与车载终端的无线连接。若确定与车载终端连接成功时,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
当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发起搜寻时,移动终端会将搜寻指令下发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存储并管理接收到的目标任务的特征信息;当车云平台确定车载终端开机时,会向车云平台发送通知开机信息,车云平台接收到车载终端的开机信息后,将搜寻指令及目标任务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接收到搜寻指令和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时,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放飞指令,车载无人机即接收到放飞指令,车载无人机自动建立与车载终端的无线连接。若确定与车载终端连接成功时,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及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S311,基于所述搜寻指令采集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车载无人机接收到搜寻指令后,开始伴车飞行,在伴飞区域,高空搜寻人群,并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第一图像数据可以理解为人群特征数据。
获取到第一图像数据后,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因识别策略具有优先级设置,当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有面部数据时,可以直接基于面部数据进行识别,其他特征信息无需再次识别。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包括:
判断第一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有当前面部数据;
若确定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则将当前面部数据与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若能匹配成功,则说明第一图像数据所属的人物即为目标人物,此时车载无人机会自行停止搜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若确定第一图像数据未包含当前面部数据,方法还包括:
获得当前人物的当前特征信息;
将每个当前特征信息与所述目标人物的对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基于各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确定匹配分值;
基于匹配分值确定搜寻结果。
这里,身高对应的权重为2,若身高匹配成功,则得2分;若匹配失败,得0分。剩余的特征信息按照同样的方式确定对应的分值:
性别对应的权重分为1分;
年龄对应的权重分为1分;
形态数据(辅助器械或行走坐立等姿态)的权重为3分;
衣着对应的权重为2分;
发型对应的权重为1分;
面部数据对应的权重为11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某个特征信息未导入车载无人机时,该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为0分。
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包括: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A<第一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不合格;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一阈值≤A<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疑似目标对象;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二阈值≤A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对象;其中,所述A为所述匹配分值。
比如,第一阈值可为4,第二阈值可以为6。可以看出,车载终端内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越详细,识别的准确率越高,搜寻效率也就越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因车载无人机的拍摄角度一般为高空视角,获取到的面部数据可能不太清晰,那么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后,还包括:
向车载智能终端发送获取请求,
车载智能终端接收都获取请求后,会基于获取请求向车载摄像设备发送启动指令;并接收由车载摄像设备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
车载无人机接收由车载终端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对第二图像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当前面部数据,将当前面部数据与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再次匹配。
若能匹配成功,则说明可以将高度疑似目标人物确定为目标人物。
其中,车载摄像设备可以包括:360环视设备、行车记录仪及车内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
当确定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为目标人物时,在目标人物下车后,车载终端将跟踪指令发送至车载无人机,车载无人机会实时跟踪目标人物,并将目标人物的实施位置反馈至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实时位置发送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可以将目标人物的实时位置发送至第三方云端平台,以便警务人员追踪。
S312,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获取到搜寻结果后,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车载终端接收到搜寻结果后,可通过语音报告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并通过4G/5G网络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云平台。
当车载终端对应的用户只是协助搜寻,搜寻发起人为第三方用户时,车云平台还需将搜寻结果发送至搜寻发起人对应的移动终端。
这里,搜寻结果包括:
已识别的被搜寻人的数量;确定的“疑似目标人物”及“高度疑似目标人物”的数量及对应的视频图像数据;以及
匹配分值大于10分对应的人物,以能让用户确认是否搜寻到目标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搜寻结果也可以显示在车载终端及移动终端。
这样,在寻找目标人物时,利用车载无人机伴飞车辆,在伴飞区域内,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野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逐级匹配(比如:某些场景先进行身高、衣着颜色,性别、发型等信息进行粗筛,最后再进行面部比对;比如:直接摄到面部信息则直接进行面部信息对比),获得搜寻结果;相比传统的搜寻方式,本发明的搜寻方式不但可以扩大搜寻范围(无人机的巡航区域可随时更改),而且智能匹配的方式也可确保搜寻效率。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利用车载无人机的高空实业搜寻能力与车载终端互联,基于车载无人机的智能识别,可尽所能地帮助走失的儿童、宠物、老人或失踪人口回家团圆,目标车辆搜索定位,甚至找到罪犯。
比如,某个车主一旦发现有儿童或老人等走失,车主可以自行发起搜寻行动,通过车云平台分享给更多的车辆进行公益搜寻,进行机动高空视野搜寻,提高搜寻效率和成功率。
车主也可决定是否接受第三方云端平台和车云平台发起的公益搜寻任务,利用车辆空闲计算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或宠物回家、或通缉罪犯等等。
本发明通过可通过车云平台实现车辆间的互联、车辆和第三方云端平台间的互联,从而实现了多搜寻任务的来源下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搜寻的成功率。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与实施例一对应的车载终端,详见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如图4所示,车载终端包括:获取单元41、第一发送单元42、第一匹配单元43及第二发送单元44;
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42,用于当确定与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时,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第一匹配单元43,用于接收由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第二发送单元44,用于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
可选的,搜寻发起人可通过移动终端或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请求。利用移动终端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移动终端中;利用车载终端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车载终端中。
无论搜寻请求是以哪种方式发起的,因识别、匹配过程是由车载终端执行的,那么在进行搜寻之前,搜寻发起人可以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中,车载终端的获取单元41即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特性信息。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这里,车载终端的获取单元41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当搜寻发起人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时,可以将可存储移动设备与车载终端进行连接,当可存储移动设备与车载终端连接成功时,车载终端的获取单元41可接收由可存储移动设备发送的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可存储设备可包括U盘。
当将移动终端通过蓝牙或WIFI和车载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时,车载终端的获取单元41可接收由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或者,搜寻发起人可通过车载终端的语音识别功能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中。
车载终端的获取单元41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云平台中进行存储。
或者,当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发起搜寻时,搜寻发起人通过对应的移动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照片上传至车云平台中,车云平台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车载终端的中,获取单元41即可获取到目人物的特征信息。其中,车云平台可以与多辆车的车载终端进行互联,以能对车辆进行管理。
或者,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第三方云端平台,第三方云端平台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车载终端中,获取单元41即可获取到目人物的特征信息。其中,第三方云端平台可以包括: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及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平台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搜寻发起人通过对应的车载终端或移动终端发起搜寻时,车云平台若接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可以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所有车载终端中,以能帮助搜寻发起人协助搜寻,进一步提高搜寻效率和成功率。
当车载终端接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第一发送单元42用于判断车载无人机是否已经放飞,若确定车载无人机已经放飞,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与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若确定连接成功则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若确定车载无人机没有放飞,则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放飞指令,并自动建立与车载无人机的无线连接。若确定与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时,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在车载终端建立与车载无人机的无线连接时,车载无人机同时也自动尝试连接所属的车载终端。
车载无人机接收到搜寻指令后,开始伴车飞行,在伴飞区域,高空搜寻人群,并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第一图像数据可以理解为人群特征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发送至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的第一匹配单元43接收由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因识别策略具有优先级设置,当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有面部数据时,可以直接基于面部数据进行识别,其他特征信息无需再次识别。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匹配单元43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包括:
判断第一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有当前面部数据;
若确定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则将当前面部数据与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若能匹配成功,则说明第一图像数据所属的人物即为目标人物,此时车载终端的第一发送单元42向车载无人机发送停止搜寻的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若确定第一图像数据未包含当前面部数据,第一匹配单元43还用于:
获得当前人物的当前特征信息;
将每个当前特征信息与所述目标人物的对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基于各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确定匹配分值;
基于匹配分值确定搜寻结果。
这里,身高对应的权重为2,若身高匹配成功,则得2分;若匹配失败,得0分。剩余的特征信息按照同样的方式确定对应的分值:
性别对应的权重分为1分;
年龄对应的权重分为1分;
形态数据(辅助器械或行走坐立等姿态)的权重为3分;
衣着对应的权重为2分;
发型对应的权重为1分;
面部数据对应的权重为11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某个特征信息未导入车载终端,该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为0分。
第一匹配单元43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包括: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A<第一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不合格;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一阈值≤A<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疑似目标对象;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二阈值≤A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对象;其中,所述A为所述匹配分值。
比如,第一阈值可为4,第二阈值可以为6。可以看出,车载终端内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越详细,识别的准确率越高,搜寻效率也就越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因车载无人机的拍摄角度一般为高空视角,获取到的面部数据可能不太清晰,那么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后,第一匹配单元43还用于:
向车载摄像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接收由车载摄像设备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
对第二图像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当前面部数据,将当前面部数据与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再次匹配。
若能匹配成功,则说明可以将高度疑似目标人物确定为目标人物。
其中,车载摄像设备可以包括:360环视设备、行车记录仪及车内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
当确定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为目标人物时,在目标人物下车后,车载终端将跟踪指令发送至车载无人机,车载无人机会实时跟踪目标人物,并将目标人物的实施位置反馈至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实时位置发送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可以将目标人物的实时位置发送至第三方云端平台,以便警务人员追踪。
获取到搜寻结果后,第二发送单元44用于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这里,车载终端可以通过语音报告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并通过4G/5G网络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云平台。
当车载终端对应的用户只是协助搜寻,搜寻发起人为第三方用户时,车云平台还需将搜寻结果发送至搜寻发起人对应的移动终端。
这里,搜寻结果包括:
已识别的被搜寻人的数量;确定的“疑似目标人物”及“高度疑似目标人物”的数量及对应的视频图像数据;以及
匹配分值大于10分对应的人物,以能让用户确认是否搜寻到目标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搜寻结果也可以显示在车载终端及移动终端。
这样,在寻找目标人物时,利用车载无人机伴飞车辆,在伴飞区域内,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野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车载终端接收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后,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逐级匹配(比如:某些场景先进行身高、衣着颜色,性别、发型等信息进行粗筛,最后再进行面部比对;比如:直接摄到面部信息则直接进行面部信息对比),获得搜寻结果;相比传统的搜寻方式,本发明的搜寻方式不但可以扩大搜寻范围(可以随时更改无人机的巡航区域),而且智能匹配的方式也可确保搜寻效率。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与实施例二对应的车载无人机,详见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无人机,如图5所示,车载无人机包括:接收单元51、第二匹配单元52及第三发送单元53;其中,
接收单元51,用于当确定与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接收由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及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52,用于基于搜寻指令采集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第三发送单元53,用于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
这里,搜寻发起人可通过移动终端或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请求。利用移动终端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移动终端中;利用车载终端发起搜寻请求时,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需要传入车载终端中。
无论搜寻请求是以哪种方式发起的,因识别、匹配过程是由车载无人机执行的,那么在进行搜寻之前,搜寻发起人可以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中,车载终端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特性信息后,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无人机中。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这里,车载无人机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当搜寻发起人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时,可以将可存储移动设备与车载终端进行连接,当可存储移动设备与车载终端连接成功时,车载终端可接收由可存储移动设备发送的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可存储设备可包括U盘。
当将移动终端通过蓝牙或WIFI和车载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时,车载终端可接收由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或者,搜寻发起人可通过车载终端的语音识别功能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输入至车载终端中。
车载终端获取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云平台中进行存储。
然后,车载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无人机中,车载无人机接收单元51即接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或者,当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发起搜寻时,搜寻发起人通过对应的移动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照片上传至车云平台中,车云平台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车载终端中,车载终端再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无人机,车载无人机接收单元51即接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其中,车云平台可以与多辆车的车载终端进行互联,以能对车辆进行管理。
或者,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第三方云端平台,第三方云端平台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再将目标人物的照片发送至与车云平台相关联的车载终端中,车载终端再将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无人机,车载无人机接收单元51即接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其中,第三方云端平台可以包括: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及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平台等。
进一步地,当搜寻发起人通过车载终端发起搜寻时,车载终端接收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后,判断车载无人机是否已经放飞,若确定车载无人机已经放飞,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与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若确定连接成功则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若确定车载无人机没有放飞,则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放飞指令,车载无人机的接收单元51即接收到放飞指令,车载无人机自动建立与车载终端的无线连接。若确定与车载终端连接成功时,接收单元51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
当搜寻发起人通过移动终端发起搜寻时,移动终端会将搜寻指令下发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存储并管理接收到的目标任务的特征信息;当车云平台确定车载终端开机时,会向车云平台发送通知开机信息,车云平台接收到车载终端的开机信息后,将搜寻指令及目标任务的特征信息发送至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接收到搜寻指令和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时,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放飞指令,车载无人机即接收到放飞指令,车载无人机自动建立与车载终端的无线连接。若确定与车载终端连接成功时,接收单元51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及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车载无人机接收到搜寻指令后,开始伴车飞行,在伴飞区域,高空搜寻人群,并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第一图像数据可以理解为人群特征数据。
获取到第一图像数据后,第二匹配单元52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因识别策略具有优先级设置,当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有面部数据时,可以直接基于面部数据进行识别,其他特征信息无需再次识别。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二匹配单元52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包括:
判断第一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有当前面部数据;
若确定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则将当前面部数据与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若能匹配成功,则说明第一图像数据所属的人物即为目标人物,此时车载无人机会自行停止搜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若确定第一图像数据未包含当前面部数据,第二匹配单元52还用于:
获得当前人物的当前特征信息;
将每个当前特征信息与所述目标人物的对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基于各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确定匹配分值;
基于匹配分值确定搜寻结果。
这里,身高对应的权重为2,若身高匹配成功,则得2分;若匹配失败,得0分。剩余的特征信息按照同样的方式确定对应的分值:
性别对应的权重分为1分;
年龄对应的权重分为1分;
形态数据(辅助器械或行走坐立等姿态)的权重为3分;
衣着对应的权重为2分;
发型对应的权重为1分;
面部数据对应的权重为11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某个特征信息未导入车载无人机时,该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为0分。
第二匹配单元52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包括: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A<第一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不合格;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一阈值≤A<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疑似目标对象;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二阈值≤A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对象;其中,所述A为所述匹配分值。
比如,第一阈值可为4,第二阈值可以为6。可以看出,车载终端内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越详细,识别的准确率越高,搜寻效率也就越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因车载无人机的拍摄角度一般为高空视角,获取到的面部数据可能不太清晰,那么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后,第二匹配单元52还用于:
向车载智能终端发送获取请求,
车载智能终端接收都获取请求后,会基于获取请求向车载摄像设备发送启动指令;并接收由车载摄像设备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
车载无人机接收由车载终端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对第二图像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当前面部数据,将当前面部数据与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再次匹配。
若能匹配成功,则说明可以将高度疑似目标人物确定为目标人物。
其中,车载摄像设备可以包括:360环视设备、行车记录仪及车内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
当确定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为目标人物时,在目标人物下车后,车载终端将跟踪指令发送至车载无人机,车载无人机会实时跟踪目标人物,并将目标人物的实施位置反馈至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实时位置发送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可以将目标人物的实时位置发送至第三方云端平台,以便警务人员追踪。
获取到搜寻结果后,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载终端,车载终端接收到搜寻结果后,可通过语音报告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并通过4G/5G网络将搜寻结果发送至车云平台。
当车载终端对应的用户只是协助搜寻,搜寻发起人为第三方用户时,车云平台还需将搜寻结果发送至搜寻发起人对应的移动终端。
这里,搜寻结果包括:
已识别的被搜寻人的数量;确定的“疑似目标人物”及“高度疑似目标人物”的数量及对应的视频图像数据;以及
匹配分值大于10分对应的人物,以能让用户确认是否搜寻到目标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搜寻结果也可以显示在车载终端及移动终端。
这样,在寻找目标人物时,利用车载无人机伴飞车辆,在伴飞区域内,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野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逐级匹配(比如:某些场景先进行身高、衣着颜色,性别、发型等信息进行粗筛,最后再进行面部比对;比如:直接摄到面部信息则直接进行面部信息对比),获得搜寻结果;相比传统的搜寻方式,本发明的搜寻方式不但可以扩大搜寻范围(无人机的巡航区域可随时更改),而且智能匹配的方式也可确保搜寻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能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目标身高、目标性别、目标年龄、目标形态、目标衣着、目标发型及目标面部数据;当确定与所述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时,向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接收由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车云平台及与所述车云平台相关联的第三方移动终端;如此,在寻找目标人物时,利用车载无人机伴飞车辆,在伴飞区域内,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野实时采集第一图像数据,车载终端接收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后,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逐个匹配,获得搜寻结果;相比传统的搜寻方式,本发明的搜寻方式不但可以扩大搜寻范围(可以随时更改无人机的巡航区域),而且智能匹配的方式也可确保搜寻效率。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利用车载无人机的高空实业搜寻能力与车载终端互联,基于车载终端或车载无人机的智能识别,可尽所能地帮助走失的儿童、宠物、老人或失踪人口回家团圆,目标车辆搜索定位,甚至找到罪犯。
比如,某个车主一旦发现有儿童或老人等走失,车主可以自行发起搜寻行动,通过车云平台分享给更多的车辆进行公益搜寻,进行机动高空视野搜寻,提高搜寻效率和成功率。
车主也可决定是否接受第三方云端平台和车云平台发起的公益搜寻任务,利用车辆空闲计算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或宠物回家、或通缉罪犯等等。
本发明通过可通过车云平台实现车辆间的互联、车辆和第三方云端平台间的互联,从而实现了多搜寻任务的来源下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搜寻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车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当确定与所述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时,向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接收由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有当前面部数据;
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则将所述当前面部数据与所述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所述搜寻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未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方法还包括:
获得当前人物的当前特征信息;
将每个所述当前特征信息与所述目标人物的对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基于各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确定匹配分值;
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包括: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A<第一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不合格;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一阈值≤A<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疑似目标对象;
若所述匹配分值满足第二阈值≤A时,则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对象;其中,所述A为所述匹配分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搜寻结果为高度疑似目标人物后,还包括:
向车载摄像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接收由所述车载摄像设备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
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当前面部数据,将所述当前面部数据与所述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再次匹配。
6.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车载无人机,所述方法包括:
当确定与所述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接收由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及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搜寻指令采集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有当前面部数据;
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则将所述当前面部数据与所述目标面部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所述搜寻结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未包含所述当前面部数据,方法还包括:
获得当前人物的当前特征信息;
将每个所述当前特征信息与所述目标人物的对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基于各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权重确定匹配分值;
基于所述匹配分值确定所述搜寻结果。
9.一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身高、性别、年龄、形态、衣着、发型及面部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确定与所述车载无人机的通信连接成功时,向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搜寻指令;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车载无人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所属的用户及车云平台。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当确定与所述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接收由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搜寻指令及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搜寻指令采集第一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识别策略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人物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搜寻结果;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搜寻结果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CN202010880460.3A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Active CN112130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0460.3A CN112130588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0460.3A CN112130588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0588A true CN112130588A (zh) 2020-12-25
CN112130588B CN112130588B (zh) 2022-03-01

Family

ID=73848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0460.3A Active CN112130588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058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043A (zh) * 2014-08-15 2014-12-0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对象拾取方法、对象拾取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5678805A (zh) * 2016-01-05 2016-06-15 清华大学 基于arm平台的航拍目标检测系统
CN106127648A (zh) * 2016-06-16 2016-11-16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位置服务的人员快速搜寻系统及方法
CN107424178A (zh) * 2017-02-24 2017-12-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Cortex系列多核处理器的目标跟踪系统实现方法
CN108064388A (zh) * 2017-11-16 2018-05-22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搜寻方法、装置、终端及云端服务器
CN109034130A (zh) * 2018-08-31 2018-12-18 深圳市研本品牌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闻追踪的无人机及存储介质
CN109445465A (zh) * 2018-10-17 2019-03-0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无人机的追踪方法、系统、无人机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9523B (zh) * 2015-12-07 2018-09-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警用车载无人机监测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6204650A (zh) * 2016-07-11 2016-12-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空地视频关联技术的车辆目标跟踪方法
CN107054654A (zh) * 2017-05-09 2017-08-18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目标跟踪系统及方法
US20190107845A1 (en) * 2017-10-09 2019-04-11 Intel Corporation Drone clouds for video capture and creation
CN110287945B (zh) * 2019-07-04 2021-03-16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5g环境下无人机目标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043A (zh) * 2014-08-15 2014-12-0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对象拾取方法、对象拾取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5678805A (zh) * 2016-01-05 2016-06-15 清华大学 基于arm平台的航拍目标检测系统
CN106127648A (zh) * 2016-06-16 2016-11-16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位置服务的人员快速搜寻系统及方法
CN107424178A (zh) * 2017-02-24 2017-12-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Cortex系列多核处理器的目标跟踪系统实现方法
CN108064388A (zh) * 2017-11-16 2018-05-22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搜寻方法、装置、终端及云端服务器
CN109034130A (zh) * 2018-08-31 2018-12-18 深圳市研本品牌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闻追踪的无人机及存储介质
CN109445465A (zh) * 2018-10-17 2019-03-0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无人机的追踪方法、系统、无人机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0588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94895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ith biometric verification
CN109905595B (zh) 一种拍摄及播放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0824863B2 (en) Systems for searching for persons using autonomous vehicles
US20200089943A1 (en) Living body search system
KR100583936B1 (ko) 사진을 촬영하는 이동로봇
CN109992237B (zh) 智能语音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5059170A (ja) 情報収集ロボット
CN105718903B (zh) 一种无人机救援系统及其救援方法
CN111241932A (zh) 汽车展厅客流检测与分析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451527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大型公共场所搜寻系统
CN110556022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停车场车位指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89646A1 (zh) 智能头盔及智能识别方法
CN114267105A (zh) 门铃控制方法、智能门铃及相关设备
CN112163455B (zh) 一种用于搜寻目标对象的方法及车云平台
CN115171678A (zh) 语音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2130588B (zh) 一种搜寻目标人物的方法、车载终端及无人机
JP7281505B2 (ja) 捜査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捜査支援方法
US2019019326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acquiring information of target
KR20050020951A (ko) 정보 수집 로봇
CN111444886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KR101906428B1 (ko) 음성인식 기반 인공지능형 안심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11587416B1 (en) Dynamic video analytics rules based on human conversation
US2022000697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moving object
JP2005065022A (ja) 携帯端末機器を用いた移動ロボットの画像撮影装置
WO2020213638A1 (ja) 人物特定装置、人物特定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