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8861B -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8861B
CN112128861B CN202010895520.9A CN202010895520A CN112128861B CN 112128861 B CN112128861 B CN 112128861B CN 202010895520 A CN202010895520 A CN 202010895520A CN 112128861 B CN112128861 B CN 112128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heat exchanger
branch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55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28861A (zh
Inventor
李金伟
高阳
肖庆
越飞
常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8955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8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28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8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28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8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8Treatment of condensate, e.g. sterili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侧换热器、室内第一换热器和无水加湿装置,室内第一换热器能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无水加湿装置包括室内第二换热器,室内第二换热器能对从室外引入的新风进行制冷以制取冷凝水,无水加湿装置还包括加湿部件,加湿部件能够将获取的冷凝水进行喷至室内。根据本发明实现了不需对加湿部件进行补充水分等补水装置、实现了无水加湿的功能,并且通过制冷循环管路中的多个支路、多个控制阀等控制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室内实现精准的温湿度控制,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均能达到预期的温度或温度范围,控制更加精准。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为大部分家庭的选择。首先,使用空调会导致相对湿度降低,从而导致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量升高,进而人体缺水,感到干燥,干燥感在冬季使用空调制热过程中更加明显,因此需要相应的空气加湿器。其次,市面上的独立空气加湿器加湿范围很小,加湿效果差,现在有部分空调产品配置有加湿功能,但需要频繁手动加水,使用十分不方便而且容易滋生细菌,二次污染室内环境,虽然有厂家提出转轮加湿的方案,但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并提供额外的能耗,仅为了避免手动加水,得不偿失。最后,在使用空调时,由于没有新风的加入,导致空调中空气始终在室内循环,空气污浊,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室内舒适性差,然而新风负荷约占空调总负荷的30%~40%,也加大了能耗。因此,如何设计包含新风装置的加湿系统及空调器,能够使室外新风进入室内同时调节室内湿度适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带有加湿装置的新风空调系统存在温湿控制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带有加湿装置的新风空调系统存在温湿控制能力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中:
包括压缩机、室外侧换热器、室内第一换热器和无水加湿装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能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所述无水加湿装置包括室内第二换热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能对从室外引入的新风进行制冷以制取冷凝水,所述无水加湿装置还包括加湿部件,所述加湿部件能够将获取的冷凝水进行喷至室内。
优选地,所述无水加湿装置还包括储水区,所述储水区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下方。
优选地,所述储水区中还设置有水过滤装置,和/或,所述加湿部件设置于与所述储水区连通的位置;和/或,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上和/或所述储水区上还设置有保温层;和/或,
所述储水区还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通过管路连通、以收集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和室内第一进风口,所述室内机包括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所述室内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以通过所述室内第一进风口从室内吸入空气。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风道和室内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以通过所述第一风道从所述室内第一进风口引入空气、并经过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换热而从所述室内第一出风口回到室内。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风道通断装置,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风道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一风道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包括风叶电机和位于所述室内第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风道和室内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所述第二风道一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另一端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以通过所述第二风道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引入空气、并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换热而从所述室内第二出风口回到室内。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风道通断装置,所述第二风道通断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二风道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二风道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包括风叶电机和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处的湿度控制通风板。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风道和室内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所述第三风道一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另一端经过回热装置换热后经由室外第一出风口排除室外;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五风道、室外第一进风口和室内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五风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进风口、另一端经过回热装置换热后经由室内第三出风口排至室内;
所述第三风道中的气流与所述第五风道中的气流能在所述回热装置中进行换热。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三风道通断装置,所述第三风道通断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三风道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三风道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三风道通断装置包括排风风机电机和位于所述回热装置处的第一回热装置通风板;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五风道通断装置,所述第五风道通断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五风道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五风道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五风道通断装置包括新风风机电机和位于所述回热装置处的第二回热装置通风板。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风道的位于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一侧,以从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吸入室内空气,另一端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并连回至所述第三风道,以通过所述第四风道从室内的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引入空气、并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换热而再回到所述第三风道中。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四风道通断装置,所述第四风道通断装置能够对所述第四风道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四风道的开度大小,所述第四风道通断装置包括所述排风风机电机、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处的湿度控制通风板、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和位于所述回热装置处的第一回热装置通风板。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和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管路包括主循环管路,所述四通阀、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主循环管路上,所述四通阀的四个端分别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
优选地,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一支路,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且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四通阀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之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且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支路上、且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四通阀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支路相接位置设置有第二换向阀。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分别与所述主循环管路相接的位置还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能控制分别进入所述第一支路和进入所述第二支路中的流量占比。
优选地,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支路上、且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分流装置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三支路与所述第一支路相接位置设置有第一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四支路,所述第四支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分流装置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支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支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支路与所述主循环管路相接位置设置有第四换向阀,所述第四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相接位置设置有第三换向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控制所述无水加湿装置对室内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和风叶电机时,控制所述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开启、并控制开启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关闭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制冷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一风道通断装置、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使得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无制冷剂通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不换热,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使得所述第四支路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和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均打开。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制热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一风道通断装置、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使得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无制冷剂通过,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使得所述第四支路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和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均打开。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新风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三风道通断装置、第五风道通断装置、新风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第三风道通断装置和第五风道通断装置均打开,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关闭。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制冷新风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使得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无制冷剂通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不换热,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使得所述第四支路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制热新风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使得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无制冷剂通过,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使得所述第四支路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新风储水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新风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使得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一支路流过、所述第二支路无制冷剂通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换热,且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使得所述第三支路断开、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使得所述第二支路断开,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制冷新风储水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使得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一支路流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换热,且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使得所述第三支路断开、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使得所述第二支路接通、控制所述第三换向阀和所述第四换向阀使得所述第四支路接通,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制热新风储水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时,
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使得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二支路流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换热,且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使得所述第三支路接通、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使得所述第二支路接通、控制所述第三换向阀和所述第四换向阀使得所述第四支路断开,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中设置室内第一换热器能够有效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设置室内第二换热器能够对新风进行制冷获取冷凝水,在室内需要加湿的时候控制加湿部件将获取的冷凝水排至室内,有效地实现了不需对加湿部件进行补充水分等补水装置、实现了无水加湿的功能,并且通过制冷循环管路中的多个支路、多个控制阀以及多个风道和风机、导风板等控制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室内实现精准的温湿度控制,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均能达到预期的温度或温度范围,控制更加精准。本发明包括一套室内、室外空气流通风道系统,配合空调系统共同作用。在新风空调系统中增加分流装置、无水加湿装置与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五种“风道”,即空气流通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无水加湿功能,更能提高新风空调系统的温湿控制能力。通过调节分流装置与各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的不同状态,可以使室内两个换热器具有独立温度,与此同时,通过机贯流风叶风机、新风风机与排风风机的运作,使空气流经无水加湿装置完成加湿或除湿,达到新风空调系统温湿精准分控的功能;本发明空调系统的控制逻辑通过对温度、湿度以及用户需求的监测甄别,可以自动完成各阀门、各风道系统状态的改变,以达到相应功能。
2.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有加湿功能空调器功能单一、加水繁琐、系统复杂、温湿控制能力差的问题。用户不再需要手动加水,该空调系统配合其特有的风道系统,不仅在增强了新风空调系统温湿控制的能力的同时,实现无水加湿功能,而且系统简单,功能多样。可应用于夏季制冷与冬季制热,更适合于全年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例如沿海地区以及南方地区;
3.本发明使用室内第二换热器,水过滤装置、湿度控制区、储水区、保温层与加湿部件共同组成无水加湿模块;室内第二换热器与室内第一换热器并联设置,通过冷媒降温使经过第二换热器的风道中的空气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再经水过滤装置储存至储水区,需要加湿时开启加湿部件,使水变为水气散发至室内,完成无水加湿过程。此装置可以从空气中汲取水分,也可以收集室内机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避免了重复加水的不便,不仅简单而且便于模块化;相比其他无水加湿系统,更是简化了系统配置,提高了加湿水源质量;本发明空调系统包括的主要功能有:新风、加湿、储水、制冷、制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管路的系统图;
图2是本发明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室内、室外空气流通风道系统图;
图3是本发明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各换向阀、分流装置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侧换热器;4、室内第一换热器;5、无水加湿装置;51、室内第二换热器;52、水过滤装置;53、储水区;54、保温层;55、加湿部件;6、分流装置;7、回热装置;8、新风过滤装置;91、第一节流装置;92、第二节流装置;F1、第一换向阀;F2、第二换向阀;F3、第三换向阀;F4、第四换向阀;T1、第一风道通断装置;T2、第二风道通断装置;T3、第三风道通断装置;T4、第四风道通断装置;T5、第五风道通断装置;N11、室内第一进风口;N12、室内第二进风口;N21、室内第一出风口;N22、室内第二出风口;N23、室内第三出风口;W1、室外第一进风口;W2、室外第一出风口;100、第一风道;200、第二风道;300、第三风道;400、第四风道;500、第五风道;600、主循环管路;601、第一支路;602、第二支路;603、第三支路;604、第四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中:
包括压缩机1、室外侧换热器3、室内第一换热器4和无水加湿装置5,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能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所述无水加湿装置5包括室内第二换热器51(或称湿度控制区),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能对从室外引入的新风进行制冷以制取冷凝水,所述无水加湿装置5还包括加湿部件55,所述加湿部件55能够将获取的冷凝水进行喷至室内。
本发明通过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中设置室内第一换热器能够有效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设置室内第二换热器能够对新风进行制冷获取冷凝水,在室内需要加湿的时候控制加湿部件将获取的冷凝水排至室内,有效地实现了不需对加湿部件进行补充水分等补水装置、实现了无水加湿的功能,并且通过制冷循环管路中的多个支路、多个控制阀以及多个风道和风机、导风板等控制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室内实现精准的温湿度控制,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均能达到预期的温度或温度范围,控制更加精准。本发明包括一套室内、室外空气流通风道系统,配合空调系统共同作用。在新风空调系统中增加分流装置、无水加湿装置与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五种“风道”,即空气流通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无水加湿功能,更能提高新风空调系统的温湿控制能力。通过调节分流装置与各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的不同状态,可以使室内两个换热器具有独立温度,与此同时,通过机贯流风叶风机、新风风机与排风风机的运作,使空气流经无水加湿装置完成加湿或除湿,达到新风空调系统温湿精准分控的功能;本发明空调系统的控制逻辑通过对温度、湿度以及用户需求的监测甄别,可以自动完成各阀门、各风道系统状态的改变,以达到相应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有加湿功能空调器功能单一、加水繁琐、系统复杂、温湿控制能力差的问题。用户不再需要手动加水,该空调系统配合其特有的风道系统,不仅在增强了新风空调系统温湿控制的能力的同时,实现无水加湿功能,而且系统简单,功能多样。可应用于夏季制冷与冬季制热,更适合于全年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例如沿海地区以及南方地区。
本发明空调装置包括室外机与室内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四通阀与第一电子膨胀阀。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室内第一、二进风口、室内第一、二、三出风口;风机组件,包括室内机贯流风叶风机、新风风机与排风风机(未标明),在风机组件的作用下实现空气在各风道中的运动;分流装置,用于对冷媒进行分流;回热装置,用于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与室内排至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进行能量转移;新风过滤装置,用于净化由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连接管,连接管用于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同时在室内外交接壁面处具有室外第一进风口、室外第一出风口;无水加湿装置,具有加湿与储水功能的装置,其湿度控制区与室内各出风口可通断设置。
优选地,所述无水加湿装置5还包括储水区53,所述储水区53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下方。通过储水区能够对无水加湿制成的冷凝水进行有效收集。
优选地,所述储水区53中还设置有水过滤装置52,和/或,所述加湿部件55设置于与所述储水区53连通的位置;和/或,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上和/或所述储水区53上还设置有保温层54;和/或,
所述储水区53还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通过管路连通、以收集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产生的冷凝水。
通过水过滤装置能够对储水区中的水进行过滤,通过加湿部件设置于与储水区连通能够将储水区中的水通过加湿部件形成水雾状并喷向至室内;室内第二换热器及储水区上设置保温层能够有效对其进行有效保温;储水区与室内第一换热器通过管路连通,能够将室内第一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并导通至储水区中,以增大储水区中冷凝水的来源,有效利用了蒸发器中产生的冷凝水,加强无水加湿的功能。
具体的,所述室内机中,无水加湿装置不仅包括室内第二换热器,还包括湿度控制区、水过滤装置、储水区、保温层与加湿部件。其中,第二换热器设置在各风道系统中,设置为更利于水凝结的形式,利用重力或者机械装置将凝结于换热器表面的水收集至储水区;在此过程中使用水过滤装置对水源进行净化,冷凝水经水过滤装置进入储水区;储水区中的水经加湿部件的作用雾化后对房间内空气进行湿度控制;室内第二换热器、加湿部件与各风道系统共同组成湿度控制区,整个无水加湿装置外包裹有性能良好的保温层,避免与室内空气产生热交换。其中,加湿部件选择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离心式、电极式、电热式等。其中,储水区还设置有手动加水口、排水口、冷凝水入口、无水加湿水入口与水过滤装置更换口,使用户可以实时加水、排水、更换水过滤装置与监测水源水位与质量。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和室内第一进风口N11,所述室内机包括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所述室内第一进风口N11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以通过所述室内第一进风口N11从室内吸入空气。通过室内第一进风口能够将室内空气吸入室内机中、经过室内第一换热器换热后并吹出,形成对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风道100和室内第一出风口N21,所述第一风道100位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第一出风口N21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以通过所述第一风道100从所述室内第一进风口N11引入空气、并经过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换热而从所述室内第一出风口N21回到室内。通过第一风道和室内第一出风口能够将室内吸入进的风经由第一风道到达室内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并通过室内第一出风口吹至室内。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风道通断装置T1,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T1能够对所述第一风道1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一风道1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T1包括风叶电机和位于所述室内第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通过第一风道通断装置能够有效对第一风道进行开闭或开度大小的调节,该第一风道通断装置包括风叶电机(即室内机内部的贯流风叶的电机),以及导风板能够控制出风关闭或打开或调节出风角度。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风道200和室内第二出风口N22,所述第二风道200位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第二出风口N22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所述第二风道200一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的输出端、另一端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以通过所述第二风道200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的输出端引入空气、并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而从所述室内第二出风口N22回到室内。通过第二风道能够将室内第一换热器之后的气流导入室内第二换热器中、以进行换热制取冷凝水,并将降温除湿后的气流通过室内第二出风口吹入室内,能够对室内进行湿度和温度的控制。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风道通断装置T2,所述第二风道通断装置T2能够对所述第二风道2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二风道2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二风道通断装置T2包括风叶电机和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处的湿度控制通风板。通过第二风道通断装置能够有效对第二风道进行开闭或开度大小的调节,该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包括风叶电机(即室内机内部的贯流风叶的电机,优选与第一风道通断装置中的贯流风叶为同一个),以及湿度控制通风板能够控制进入室内第二换热器中的气流大小、以及关闭或打开该第二风道。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风道300和室内第二进风口N12,所述第三风道300位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所述第三风道300一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另一端经过回热装置7换热后经由室外第一出风口W2排除室外;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五风道500、室外第一进风口W1和室内第三出风口N23,所述第五风道500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进风口W1、另一端经过回热装置7换热后经由室内第三出风口N23排至室内;
所述第三风道300中的气流与所述第五风道500中的气流能在所述回热装置7中进行换热。
这是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第三风道(即排风风道)能够将室内的空气排至室外,但是在排至室外之前经过回热装置与新风进行热交换,有效提高对气流能量的利用率,通过第五风道(即新风风道)能够将室外的新风吸入至室内,而利用回热装置能够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的主要,能够提高对室内排风的能量的利用率,减小功耗,提高能效。
具体的,回热装置为一个高效换热器,用于其内部两条风道中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两条风道不相交,不相通,互为独立,风道流向为逆流,用于提高换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三风道通断装置T3,所述第三风道通断装置T3能够对所述第三风道3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三风道3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三风道通断装置T3包括排风风机电机和位于所述回热装置7处的第一回热装置通风板;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五风道通断装置T5,所述第五风道通断装置T5能够对所述第五风道5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五风道5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五风道通断装置T5包括新风风机电机和位于所述回热装置7处的第二回热装置通风板;和/或,所述第五风道500中还设置有新风过滤装置8。
本发明通过第三风道通断装置能够有效对第三风道进行开闭或开度大小的调节,该第三风道通断装置包括排风风机电机(即室内机内部用于将室内风排至室外的排风风机),以及回热装置7处的第一回热装置通风板能够控制第三风道中进入回热装置中的气流大小、以及关闭或打开该第三风道;通过第五风道通断装置能够有效对第五风道进行开闭或开度大小的调节,该第五风道通断装置包括新风风机电机(即室内机内部用于将室外新风导至室内的新风风机),以及回热装置7处的第二回热装置通风板能够控制第五风道中进入回热装置中的气流大小、以及关闭或打开该第五风道。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四风道400,所述第四风道400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风道300的位于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一侧,以从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吸入室内空气,另一端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并连回至所述第三风道300,以通过所述第四风道400从室内的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引入空气、并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而再回到所述第三风道300中。
这是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第四风道(即第二排风风道)能够将室内的空气通过室内第二换热器换热后排至室外,通过室内第二换热器能够对气体进行制冷除湿,获得冷凝水。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四风道通断装置T4,所述第四风道通断装置T4能够对所述第四风道4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四风道4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四风道通断装置T4包括所述排风风机电机、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处的湿度控制通风板、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和位于所述回热装置7处的第一回热装置通风板。
本发明通过第四风道通断装置能够有效对第四风道进行开闭或开度大小的调节,该第四风道通断装置包括排风风机电机(该排风风机即第三风道中的排风风机,优选为同一个),以及室内第二换热器处的湿度控制通风板能够控制第四风道中进入室内第二换热器中的气流大小、以及关闭或打开该第四风道。
具体的,所述室内、室外空气流通风道系统图为示意图,用于说明系统中空气流通的方式,其中各通断装置也为示意,可能为空气通道的开启或闭合,可能为风机的运行或停止;具体的,系统中空气的驱动器例如室内机贯流风叶、新风风机、排风风机等未在图中标出,具体风道系统包括以下五种:
第一风道:室内空气由室内第一进风口N11进入室内机,经室内第一换热器4后由室内第一出风口N21排出室内机,此时第一风道通断装置T1即为室内机中贯流风叶电机与导风板的开启或关闭;
第二风道:室内空气由室内第一进风口N11进入室内机,经室内第一换热器4后,再经无水加湿装置5后由室内第二出风口N22排出室内机,此时第二风道通断装置T2即为室内机中贯流风叶电机、无水加湿装置湿度控制区通风板的开启或关闭;
第三风道:室内空气由室内第二进风口N12进入室内机,经回热装置7后由室外第一出风口排至室外,此时第三风道通断装置T3即为排风风机电机、室内第二进风口、回热装置通道通风板的开启或关闭;
第四风道:室内空气由室内第二进风口N12进入室内机,经无水加湿装置5后,再经回热装置7后由室外第一出风口排至室外,此时第四风道通断装置T4即为排风风机电机、湿度控制区通风板、室内第二进风口、回热装置通道通风板的开启或关闭;
第五风道:室外空气由室外第一进风口W1进入室内机,经新风过滤装置8后,再经回热装置7后排出室内机,此时第五风道通断装置T5即为新风风机电机、回热装置通道通风板的开启或关闭;
基于此,在下文的叙述中,使用例如“空气流经第一风道”与“第一风道通断装置关闭/开启”进行相关简述。
具体的,空调系统可分为制冷控制系统和制热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切换四通阀及各阀门的状态实现;
制冷控制系统:四通阀为状态1,此时,压缩机排气口连接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吸气口连接室内换热器,具体的,制冷控制系统主要可分为2个方案,加湿模式与储水模式;
制热控制系统:四通阀为状态2,此时,压缩机排气口连接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吸气口连接室外侧换热器,具体的,制热控制系统可分为2个方案,加湿模式与储水模式。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2和第一节流装置91,所述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管路包括主循环管路600,所述四通阀2、所述压缩机1、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位于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所述四通阀2的四个端分别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设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
具体的,所述空调系统设备包括室外机与室内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侧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相关管道与阀门;室内机包括室内第一换热器,室内第二换热器,无水加湿装置,分流装置,回热装置,新风过滤装置,第二电子膨胀阀,各换向阀与相关管道。
本发明通过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和主循环管路能够形成主流路,用于对室外侧换热器、室内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有效热交换,例如在室内需要进行制冷时控制四通阀使得室内第一换热器从室内制冷吸热、室外侧换热器向室外放热,在室内需要进行制热时控制四通阀使得室内第一换热器向室内放热制热、室外侧换热器向室外吸热。
优选地,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一支路601,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601上,且所述第一支路601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路60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四通阀2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一支路能够设置室内第二换热器于其上,能够利用室内第二换热器对室内引入的气流进行制冷除湿,以达到对室内湿度控制的目的,以及将制取的冷凝水收集并在需要对室内加湿时通过加湿部件喷雾至室内。
优选地,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二支路602,所述第二支路602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92,且所述第二支路602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路60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支路601上、且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和所述四通阀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支路602与所述第一支路601相接位置设置有第二换向阀F2。通过第二支路以及第二换向阀、第二节流装置的设置能够对室内第二换热器以及室内第一换热器的连接进行切换,以达到形成制冷的同时进行储水、制热的同时储水、制冷加湿、制热加湿等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以有效达到对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分别与所述主循环管路600相接的位置还设置有分流装置6,所述分流装置6能控制分别进入所述第一支路601和进入所述第二支路602中的流量占比。通过分流装置能够控制主循环管路中的制冷剂是流入主循环管路、还是流入第一支路、还是流入第二支路,还是流入上述三个管路中的至少或哪一种,完成上述多种模式的控制作用。
具体的,换热器设计时,需按照某一比例对室内第一换热器和室内第二换热器换热面积进行划分,同时,在不同模式下,使用分流装置对对流经室内第一换热器和流经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冷媒流量进行分配。
优选地,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三支路603,所述第三支路603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和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路60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支路601上、且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和所述分流装置6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三支路603与所述第一支路601相接位置设置有第一换向阀F1。通过第三支路和第一换向阀的设置能够对第一节流装置部分进行有效的短路控制作用,即在室内第一换热器制热、室内第二换热器制冷、室外侧换热器制冷,以达到制热储水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四支路604,所述第四支路604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分流装置6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支路604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支路60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92和所述第二换向阀F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支路604与所述主循环管路600相接位置设置有第四换向阀F4,所述第四支路604与所述第二支路602相接位置设置有第三换向阀F3。通过第四支路以及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的设置能够对第二节流装置部分进行有效的短路控制,例如室内制冷加储水时,通过分流装置和多个换向阀的共同控制,使得制冷剂在室外侧换热器中制热、经过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再经室内第二换热器制冷除湿制取冷凝水,再经室内第一换热器对室内进行制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控制所述无水加湿装置对室内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有加湿功能空调器功能单一、加水繁琐、系统复杂、温湿控制能力差的问题。用户不再需要手动加水,该空调系统配合其特有的风道系统,不仅在增强了新风空调系统温湿控制的能力的同时,实现无水加湿功能,而且系统简单,功能多样。可应用于夏季制冷与冬季制热,更适合于全年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例如沿海地区以及南方地区。
本发明具有:
1.湿度控制系统
本发明使用室内第二换热器,水过滤装置、湿度控制区、储水区、保温层与加湿部件共同组成无水加湿模块;室内第二换热器与室内第一换热器并联设置,通过冷媒降温使经过第二换热器的风道中的空气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再经水过滤装置储存至储水区,需要加湿时开启加湿部件,使水变为水气散发至室内,完成无水加湿过程。此装置可以从空气中汲取水分,也可以收集室内机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避免了重复加水的不便,不仅简单而且便于模块化;相比其他无水加湿系统,更是简化了系统配置,提高了加湿水源质量;
2.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其控制逻辑
本发明包括一套室内、室外空气流通风道系统,配合空调系统共同作用。在新风空调系统中增加分流装置、无水加湿装置与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五种“风道”,即空气流通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无水加湿功能,更能提高新风空调系统的温湿控制能力。
通过调节分流装置与各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的不同状态,可以使室内两个换热器具有独立温度,与此同时,通过机贯流风叶风机、新风风机与排风风机的运作,使空气流经无水加湿装置完成加湿或除湿,达到新风空调系统温湿精准分控的功能。
本发明还包括空调系统的控制逻辑。通过对温度、湿度以及用户需求的监测甄别,可以自动完成各阀门、各风道系统状态的改变,以达到相应功能。本发明空调系统包括的主要功能有:新风、加湿、储水、制冷、制热。
具体的,空调系统可分为制冷控制系统和制热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切换四通阀及各阀门的状态实现;
制冷控制系统:四通阀为状态1,此时,压缩机排气口连接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吸气口连接室内换热器,具体的,制冷控制系统主要可分为2个方案,加湿模式与储水模式;
制热控制系统:四通阀为状态2,此时,压缩机排气口连接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吸气口连接室外侧换热器,具体的,制热控制系统可分为2个方案,加湿模式与储水模式;
本发明的制冷/制热/加湿/储水除湿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9种方案:
方案1:加湿模式
优选地,当需要运行在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和风叶电机时,控制所述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开启、并控制开启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关闭所述压缩机。室内机中贯流风叶驱动电机开启,加湿部件开启,四通阀为状态1,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分流装置为状态1,第四换向阀F4为状态2,此时冷媒经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后经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分流装置、室内第一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第一、二风道通断装置开启,空气经第一、二风道完成制冷加湿循环。
方案1.1:制冷加湿
当需要运行在制冷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一风道通断装置、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F4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均无制冷剂通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不换热,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和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均打开。
室内机中贯流风叶驱动电机开启,加湿部件开启,四通阀为状态1,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分流装置为状态1,第四换向阀F4为状态2,此时冷媒经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后经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分流装置、室内第一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第一、二风道通断装置开启,空气经第一、二风道完成制冷加湿循环。
方案1.2:制热加湿
当需要运行在制热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一风道通断装置、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F4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均无制冷剂通过,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和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均打开。
室内机中贯流风叶驱动电机开启,加湿部件开启,四通阀为状态2,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分流装置为状态1,第四换向阀F4为状态2,此时冷媒经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后经室内第一换热器,分流装置,第一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第一、二风道通断装置开启,空气经第一、二风道完成制热加湿循环。
方案2:新风模式
当需要运行在新风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三风道通断装置、第五风道通断装置、新风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第三风道通断装置和第五风道通断装置均打开,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关闭。室内机中新风驱动电机,排风驱动电机开启,室外空气经新风过滤装置、第五风道、回热装置后进入室内,室内空气经第三风道、回热装置后排至室外,此时回热装置中进入室内的空气与排至室外的空气基本无热交换,目的为室内提供洁净的新风。
方案2.1:制冷新风加湿
当需要运行在制冷新风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F4、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均无制冷剂通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不换热,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室内机中贯流风叶驱动电机、新风驱动电机、排风驱动电机开启,加湿部件开启,四通阀为状态1,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分流装置为状态1,第四换向阀F4为状态2,此时冷媒经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后经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分流装置、室内第一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第一、二、三、五风道通断装置开启,第四风道通断装置关闭,此时室外新风经新风过滤装置、回热装置、第五风道进入室内,室内污风经回热装置、第三风道排至室外,室内空气经第一、二风道完成室内循环。
方案2.2:制热新风加湿
当需要运行在制热新风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F4、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均无制冷剂通过,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室内机中贯流风叶驱动电机、新风驱动电机、排风驱动电机开启,加湿部件开启,四通阀为状态2,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分流装置为状态1,第四换向阀F4为状态2,此时冷媒经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后经室内第一换热器,分流装置,第一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四通阀为状态1,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分流装置为状态1,第四换向阀F4为状态2,此时冷媒经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后经室内第一换热器,分流装置,第一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第一、二、三、五风道通断装置开启,第四风道通断装置关闭,此时室外新风经新风过滤装置、回热装置、第五风道进入室内,室内污风经回热装置、第三风道排至室外,室内空气经第一、二风道完成室内循环。
方案3:“新风”储水模式
当需要运行在新风储水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新风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一支路601流过、所述第二支路602无制冷剂通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且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F1使得所述第三支路603断开、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F2使得所述第二支路602断开,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室内机中新风风机驱动电机、排风风机驱动电机开启,四通阀为状态1,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分流装置为状态2,第一换向阀F1、第二换向阀F2均为状态2,此时冷媒经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后经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分流装置、室内第二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室外空气经第五风道、回热装置后进入室内,室内空气经第四风道、室内第二换热器,第三风道、、回热装置后排至室外,在此过程中室室内与室内第二换热器中的冷媒进行热量交换,降温的同时将空气中的水凝结至室内第二换热器,再将水储存至储水区,完成“新风”储水模式。
方案3.1:制冷“新风”储水
当需要运行在制冷新风储水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F4、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一支路601流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且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F1使得所述第三支路603断开、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F2使得所述第二支路602接通、控制所述第三换向阀F3和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接通,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室内机中贯流风叶驱动电机、新风风机驱动电机、排风电机驱动电机开启,四通阀状态为1,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分流装置为状态2,第一换向阀F1为状态2、第二换向阀F2、第三换向阀F3、第四换向阀F4均为状态1,此时冷媒经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后经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分流装置、室内第二换热器、室内第一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室内空气经第一风道完成制冷循环,经第四风道、室内第二换热器,第三风道、、回热装置后排至室外,室外空气经第五风道、回热装置进入室内,在此过程中,冷媒优先经过室内第二换热器,有利于汲取室内空气中的水分,与此同时,无水加湿模块储水区冷凝水入口开启,储水区收集室外空气中水的同时收集室内冷凝水。
方案3.2:制热“新风”储水
当需要运行在制热新风储水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F4、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时,
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92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二支路602流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且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F1使得所述第三支路603接通、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F2使得所述第二支路602接通、控制所述第三换向阀F3和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室内机中贯流风叶驱动电机、新风风机驱动电机、排风风机驱动电机开启,四通阀状态为2,分流装置为状态3,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第四换向阀F4、第三换向阀F3均为状态2,第二换向阀F2、第一换向阀F1均为状态1,此时冷媒经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后经室内第一换热器、分流装置、第二电子膨胀阀节流、室内第二换热器、室外侧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室内空气经第一风道完成制热循环,经第四风道、室内第二换热器,、第三风道、回热装置后排至室外,室外空气经第五风道、回热装置进入室内,在此过程中,室内第二换热器充当部分冷凝器的作用,因此要保证无水加湿装置保温层的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一种新风无水加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创新的风道系统与空调系统设计,配合控制各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的状态,可实现五大功能:制冷、制热、新风、储水、加湿。
具体可分为加湿模式、制冷加湿、制热加湿、新风模式、制冷新风加湿、制热新风加湿、“新风”储水模式、制冷“新风”储水、制热“新风”储水共计9种功能
综上即为本发明中十个基本逻辑,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十个基本逻辑进行调整耦合,根据用户不同需求进行定制,运行个性化程序。
可提出如下控制逻辑。
功能1:新风;功能2:加湿;功能3:储水;功能4:制冷;功能5:制热;
Logic 1.
用户设定湿度X%,室内机湿度监测值Y%;当Y低于X时,实施功能2,即方案1;当Y%高于X%时,停止功能2。
Logic 2.
夏季时,用户设定温度A℃、设定湿度X%,室内机温度监测值B℃、湿度监测值Y%;当B高于A、Y低于X时,实施功能2、4,即方案1.1;当B低于A时,停止功能4,即实施方案1,当Y高于X时,停止功能2。
Logic 3.
冬季时,用户设定温度A℃、设定湿度X%,室内机温度监测值B℃、湿度监测值Y%;当B低于A、Y低于X时,实施功能2、5,即方案1.2;当B高于A时,停止功能5,即实施方案1,当Y高于X时,停止功能2。
Logic 4.
当用户开启新风模式,实施功能1,即方案2,;当用户关闭新风模式时,停止功能2。
Logic 5.
夏季时,当用户开启新风模式、设定温度A℃、设定湿度X%,室内机温度监测值B℃、湿度监测值Y%;当B高于A、Y低于X时(即室外新风空气湿度低于用户设定湿度),实施功能1、2、4,即方案2.1;当B低于A时,停止功能4,即实施方案1,当Y高于X时,停止功能2。
Logic 6.
冬季时,用户开启新风模式、设定温度A℃、设定湿度X%,室内机温度监测值B℃、湿度监测值Y%;当B低于A、Y低于X时(即室外新风空气湿度低于用户设定湿度),实施功能1、2、5,即方案2.2;当B高于A时,停止功能5,即实施方案1,当Y高于X时,停止功能2。
Logic 7.
当用户开启新风模式、设定湿度X%,室内机湿度监测值Y%;当Y高于X时(即室外新风空气湿度高于用户设定湿度),实施功能1、3,即方案3;当Y低于X时,或用户关闭储水模式,或储水区中水位到达警戒线时,停止功能3。
Logic 8.
夏季时,当用户开启新风模式、设定温度A℃、设定湿度X%,室内机温度监测值B℃、湿度监测值Y%;当B高于A、Y高于X时(即室外新风空气湿度高于用户设定湿度),实施功能1、3、4,即方案3.1;当B低于A时,停止功能4,即实施方案3,当Y低于X时,或用户关闭储水模式,或储水区中水位到达警戒线时,停止功能3。
Logic 9.
冬季时,用户开启新风模式、设定温度A℃、设定湿度X%,室内机温度监测值B℃、湿度监测值Y%;当B低于A、Y高于X时(即室外新风空气湿度高于用户设定湿度),实施功能1、3、5,即方案3.2;当B高于A时,停止功能5,即实施方案3,当Y低于X时,或用户关闭储水模式,或储水区中水位到达警戒线时,停止功能3。
Logic 10.
当用户开启储水模式、制冷模式时,储水区冷凝水入口、无水加湿水入口开启,其他情况均关闭;当用户开启储水模式、制热模式时,储水区冷凝水入口关闭,无水加湿水入口开启,其他情况均关闭;
1、本发明的空调内机中,风道系统设计多样,根据不同内机形式设计不同的风道,满足附图2室内、室外空气流通风道系统图即可;
2、空调室内机可试用于多种形式,可选择柜式、坐式、挂式,只需要保证无水加湿—加湿部件的出口对应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
3、室内第二换热器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可以选择管翅式、板式等,可采用毛细管席加金属面板,只要保证换热面积够大,与风道相配合即可;
4、室内第二换热器可选择多种材料,选择导热系数高,加工成本低,易与水凝结并且不悬挂于换热器表面即可;
5、空调系统制冷剂可灵活选择,包括氨、R32、R290、R134a、R410a等多种;
6、加湿部件选择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离心式、电极式、电热式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压缩机(1)、室外侧换热器(3)、室内第一换热器(4)和无水加湿装置(5),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能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所述无水加湿装置(5)包括室内第二换热器(51),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能对从室外引入的新风进行制冷以制取冷凝水,所述无水加湿装置(5)还包括加湿部件(55),所述加湿部件(55)能够将获取的冷凝水进行喷至室内;
所述无水加湿装置(5)还包括储水区(53),所述储水区(53)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下方;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和室内第一进风口(N11),所述室内机包括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所述室内第一进风口(N11)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以通过所述室内第一进风口(N11)从室内吸入空气;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风道(300)和室内第二进风口(N12),所述第三风道(300)位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所述第三风道(300)一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另一端经过回热装置(7)换热后经由室外第一出风口(W2)排除室外;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五风道(500)、室外第一进风口(W1)和室内第三出风口(N23),所述第五风道(500)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进风口(W1)、另一端经过回热装置(7)换热后经由室内第三出风口(N23)排至室内;
所述第三风道(300)中的气流与所述第五风道(500)中的气流能在所述回热装置(7)中进行换热;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四风道(400),所述第四风道(400)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风道(300)的位于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一侧,以从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吸入室内空气,另一端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并连回至所述第三风道(300),以通过所述第四风道(400)从室内的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N12)引入空气、并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而再回到所述第三风道(30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区(53)中还设置有水过滤装置(52),和/或,所述加湿部件(55)设置于与所述储水区(53)连通的位置;和/或,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上和/或所述储水区(53)上还设置有保温层(54);和/或,
所述储水区(53)还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通过管路连通、以收集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产生的冷凝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风道(100)和室内第一出风口(N21),所述第一风道(100)位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第一出风口(N21)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以通过所述第一风道(100)从所述室内第一进风口(N11)引入空气、并经过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换热而从所述室内第一出风口(N21)回到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风道通断装置(T1),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T1)能够对所述第一风道(1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一风道(1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T1)包括风叶电机和位于所述室内第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风道(200)和室内第二出风口(N22),所述第二风道(200)位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第二出风口(N22)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上,所述第二风道(200)一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的输出端、另一端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以通过所述第二风道(200)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的输出端引入空气、并经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而从所述室内第二出风口(N22)回到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风道通断装置(T2),所述第二风道通断装置(T2)能够对所述第二风道(2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二风道(2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二风道通断装置(T2)包括风叶电机和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处的湿度控制通风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三风道通断装置(T3),所述第三风道通断装置(T3)能够对所述第三风道(3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三风道(3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三风道通断装置(T3)包括排风风机电机和位于所述回热装置(7)处的第一回热装置通风板;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五风道通断装置(T5),所述第五风道通断装置(T5)能够对所述第五风道(5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五风道(5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五风道通断装置(T5)包括新风风机电机和位于所述回热装置(7)处的第二回热装置通风板;和/或,所述第五风道(500)中还设置有新风过滤装置(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四风道通断装置(T4),所述第四风道通断装置(T4)能够对所述第四风道(400)进行开闭或者调节所述第四风道(400)的开度大小,所述第四风道通断装置(T4)包括排风风机电机、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处的湿度控制通风板、所述室内第二进风口和位于所述回热装置(7)处的第一回热装置通风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2)和第一节流装置(91),所述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管路包括主循环管路(600),所述四通阀(2)、所述压缩机(1)、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位于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所述四通阀(2)的四个端分别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设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一支路(601),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601)上,且所述第一支路(601)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路(60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四通阀(2)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二支路(602),所述第二支路(602)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92),且所述第二支路(602)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路(60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支路(601)上、且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和所述四通阀(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支路(602)与所述第一支路(601)相接位置设置有第二换向阀(F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分别与所述主循环管路(600)相接的位置还设置有分流装置(6),所述分流装置(6)能控制分别进入所述第一支路(601)和进入所述第二支路(602)中的流量占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三支路(603),所述第三支路(603)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和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路(60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支路(601)上、且位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和所述分流装置(6)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三支路(603)与所述第一支路(601)相接位置设置有第一换向阀(F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第四支路(604),所述第四支路(604)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主循环管路(600)上、且位于所述分流装置(6)和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支路(604)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支路(60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92)和所述第二换向阀(F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支路(604)与所述主循环管路(600)相接位置设置有第四换向阀(F4),所述第四支路(604)与所述第二支路(602)相接位置设置有第三换向阀(F3)。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无水加湿装置对室内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运行在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和风叶电机时,控制所述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开启、并控制开启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关闭所述压缩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运行在制冷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一风道通断装置、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第四换向阀(F4)和风叶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均无制冷剂通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不换热,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和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均打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运行在制热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一风道通断装置、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第四换向阀(F4)和风叶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均无制冷剂通过,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第一风道通断装置和第二风道通断装置均打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运行在新风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第三风道通断装置、第五风道通断装置、新风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电机时,控制第三风道通断装置和第五风道通断装置均打开,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关闭。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运行在制冷新风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F4)、新风驱动电机、排风风机电机和风叶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均无制冷剂通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不换热,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运行在制热新风加湿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F4)、新风驱动电机、排风风机电机和风叶电机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所述第一支路(601)和所述第二支路(602)均无制冷剂通过,控制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控制所述风叶电机和所述加湿部件均开启,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运行在新风储水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新风驱动电机、排风风机电机和第三支路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一支路(601)流过、所述第二支路(602)无制冷剂通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且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F1)使得所述第三支路(603)断开、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F2)使得所述第二支路(602)断开,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运行在制冷新风储水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F4)、新风驱动电机、排风风机电机和第三支路时,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一支路(601)流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且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F1)使得所述第三支路(603)断开、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F2)使得所述第二支路(602)接通、控制所述第三换向阀(F3)和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接通,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运行在制热新风储水模式下时:
且当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分流装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第四支路和第四换向阀(F4)、新风驱动电机、排风风机电机和第三支路时,
控制所述四通阀使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连通,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1)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92)开启,控制所述分流装置(6)使得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二支路(602)流过、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换热,且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F1)使得所述第三支路(603)接通、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F2)使得所述第二支路(602)接通、控制所述第三换向阀(F3)和所述第四换向阀(F4)使得所述第四支路(604)断开,且控制所述新风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电机均打开,控制所述压缩机打开。
CN202010895520.9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128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5520.9A CN112128861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5520.9A CN112128861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8861A CN112128861A (zh) 2020-12-25
CN112128861B true CN112128861B (zh) 2024-03-26

Family

ID=7384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5520.9A Active CN112128861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88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3904A (zh) * 2021-02-04 2021-06-15 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外界空气取水的新风加湿多联系统
CN113551343A (zh) * 2021-07-29 2021-10-26 江苏净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847722B (zh) * 2021-09-29 2022-09-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87668B (zh) * 2021-11-29 2023-05-02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机、空调器及加湿控制方法
CN114087735B (zh) * 2021-11-24 2023-04-14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58182A (zh) * 2023-02-28 2023-06-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暖联供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7434A (zh) * 2007-09-14 2009-03-18 肖克贤 一种家用空调冷凝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0091120A (ja) * 2008-10-03 2010-04-22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1621781U (zh) * 2010-01-14 2010-11-03 上海理工大学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
EP2351969A1 (en) * 2008-09-10 2011-08-03 Daikin Industries, Ltd. Humidity control device
CN103411268A (zh) * 2013-07-22 2013-11-27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和该制冷系统制冷的方法
CN105299754A (zh) * 2015-10-10 2016-02-03 韩增生 多功能家用空调机
CN106016470A (zh) * 2016-07-11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96528A (zh) * 2016-09-21 2016-12-07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23923A1 (zh) * 2016-07-30 2018-02-08 淄博环能海臣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冷却风蒸发加湿降温增效空调机
CN207122999U (zh) * 2017-08-30 2018-03-20 北京致绿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新风显热自交换实现高效除湿的多功能新风处理设备
CN108180542A (zh) * 2017-12-22 2018-06-19 中建三局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10056997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11076285A (zh) * 2020-01-08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靠的凝水静音加湿空调
CN212777656U (zh) * 2020-08-31 2021-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96338B2 (ja) * 2016-07-27 2020-05-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7434A (zh) * 2007-09-14 2009-03-18 肖克贤 一种家用空调冷凝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351969A1 (en) * 2008-09-10 2011-08-03 Daikin Industries, Ltd. Humidity control device
JP2010091120A (ja) * 2008-10-03 2010-04-22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1621781U (zh) * 2010-01-14 2010-11-03 上海理工大学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
CN103411268A (zh) * 2013-07-22 2013-11-27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和该制冷系统制冷的方法
CN105299754A (zh) * 2015-10-10 2016-02-03 韩增生 多功能家用空调机
CN106016470A (zh) * 2016-07-11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23923A1 (zh) * 2016-07-30 2018-02-08 淄博环能海臣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冷却风蒸发加湿降温增效空调机
CN106196528A (zh) * 2016-09-21 2016-12-07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22999U (zh) * 2017-08-30 2018-03-20 北京致绿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新风显热自交换实现高效除湿的多功能新风处理设备
CN108180542A (zh) * 2017-12-22 2018-06-19 中建三局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10056997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11076285A (zh) * 2020-01-08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靠的凝水静音加湿空调
CN212777656U (zh) * 2020-08-31 2021-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型无水加湿换气技术在空调器中的应用;周斌, 郑飞霞;家电科技(08);全文 *
湿膜加湿及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在卷烟厂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叶校圳;林孟琰;曾静;蔡蓝燕;;烟草科技(0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8861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8861B (zh)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52636U (zh) 一种双冷源热回收型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CN100588885C (zh) 等温除湿空调器
CN106705224B (zh) 一种多层次热回收组合式空气处理器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212777656U (zh)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
CN103322656A (zh) 热回收空调机组
CN102287900B (zh) 一种复合除湿空调系统
CN109000312B (zh) 带内循环模式的整体式热泵热回收型新风除湿机
KR102232441B1 (ko) 육구 공조기
CN101294755A (zh)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CN111396987A (zh) 全性能空调整合机组及其风道结构和兼容系统功能流程
CN205860215U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08286755A (zh) 一种自带冷源的空气处理机组
CN104848497A (zh)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112229002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29003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93891U (zh) 一种自力式除湿加湿空调新风处理系统
CN208567194U (zh) 一种全直膨型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CN108180554B (zh) 风机盘管及空调水系统
CN114110781B (zh)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299324U (zh) 再热型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JP3614775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CN108679869A (zh) 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全直膨型温湿分控空调系统
CN114396658A (zh) 一种采用带旁通阀热回收装置的空调机
CN208090854U (zh) 一种自带冷源的空气处理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