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8598B - 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8598B
CN112118598B CN201910538440.5A CN201910538440A CN112118598B CN 112118598 B CN112118598 B CN 112118598B CN 201910538440 A CN201910538440 A CN 201910538440A CN 112118598 B CN112118598 B CN 1121185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granularity
processing granularity
result
pdc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84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8598A (zh
Inventor
陈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84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8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8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8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解决现有方案对PDCCH符号进行处理时时延较长的问题。其包括: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根据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满足了5G系统对低时延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应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新空口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R-PDCCH符号部分处理的硬件实现方案,虽然在模块内部实现了各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间的流水处理,但整体的处理耗时仍然较大。现有方案中完成一个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时域占1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符号级处理需要较长的OFDM符号时间,若加上后续比特级处理,耗时将会更大。在NR中,UE需要进行多个PDCCH CORESET的处理,并且多个CORESET可能含有多个符号的情况,那么上述耗时会成比例增加。因此,需要一种高度并行的新方案,来快速完成PDCCH符号级处理过程,满足低时延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方案对PDCCH符号进行处理时时延较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包括:
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多路RE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输出RE滤波结果;
将Q个RE滤波结果组成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并存储。
其中,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对多路RE并行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处理,输出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粒度为Bundle并存储;
根据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对多路RE并行进行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输出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
对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特级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滤波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包括:
生成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根据频域资源参数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多路RE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输出RE滤波结果;
将Q个RE滤波结果组成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并存储。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对多路RE并行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处理,输出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粒度为Bundle并存储;
根据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对多路RE并行进行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输出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
对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特级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滤波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根据频域资源参数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组成子模块,用于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
提取子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多路RE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输出RE滤波结果;
第二组成子模块,用于将Q个RE滤波结果组成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并存储。
其中,所述第四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对多路RE并行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处理,输出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粒度为Bundle并存储;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对多路RE并行进行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输出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特级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每个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
其中,所述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每个bundle的滤波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生成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根据频域资源参数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并行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且将单RE流水处理扩充为多个RE(多个RE属于同一个RB)并行处理,进一步缩短了PDCCH符号级处理的时延和总体耗时,满足了NR系统低时延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REG在控制资源集合的编号示意图之一;
图2为REG在控制资源集合的编号示意图之二;
图3为PDCCH RB中DMRS RE和DATA RE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NR-PDCCH的处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各个模块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NR-PDCCH的处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各个模块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先进行如下说明。
(1)新空口NR-PDCCH概述。
PDCCH是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在NR中引入了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resourceset,CORESET)的概念,PDCCH在时频资源上是从属CORESET内的。
每个CORESET在频域上包括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81
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s,RB),每个RB在频域上含有12个子载波。其中,CORESET在频域上所占的具体RB个数由高层参数频域资源(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s)决定,在时域上包括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82
个符号。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符号均是指OFDM符号。
参数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s是一个45bit的位图bitmap,每一位bit代表不重叠的6个物理资源块PRBs组。当bit值为1时表示其对应的6PRBs组分配给此CORESET;当bit值为0时,表示对应的6PRBs未分配给此CORESET。因此,CORESET频域上可以包含1个或者多个6PRBs组,各个6PRBs组间可以连续分布也可以不连续分布。一个CORESET在频域上的总RB个数为6的倍数,所以最多包括45×6=270个RB。
资源单元(resource-element,RE)是物理层时频域上最小的资源单位,其大小在频域上为一个子载波,在时域上为一个符号。
资源单元组(resource-element groups,REG)是CORESET中定义的一个时频资源单位,其在频域上占用1个RB,在时域上占1个符号。REG在CORESET中的编号是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升序排列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是CORESET占用一个符号的情况,图2是CORESET占用2个符号的情况。
一个PDCCH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channel elements,CCE),每个CCE包含6个REG。每个UE可以配置多个CORESET,在每个CORESET内仅存在一种CCE-to-REG的映射方式。CCE-to-REG的映射是通过REG bundle进行映射的。
如果CCE-to-REG为非交织映射方式,则REG bundle值(reg-BundleSize)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83
如果CCE-to-REG为交织映射方式,则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84
大小取决于CORESET所占的时域符号个数;
公式(1):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91
无论哪种映射方式,UE可以假定:
当高层参数precoderGranularity值为sameAsREG-bundle时,在一个REG bundle内使用的是相同的预编码。
当高层参数precoderGranularity值为allContiguousRBs时,在一个CORESET中连续PRB所包含的REGbundle内使用的是相同的预编码。
(2)NR-PDCCH解调参考信号。
NR-PDCCH DMRS原始序列rl(m)采用PN序列,参考序列依照下公式(2)给出:
公式(2):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92
其中,c(m)表示伪随机序列。
UE按照如下公式(3)将序列rl(m)映射到资源(k,l)上,其中每个RB映射3个DMRS符号:
公式(3):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93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94
表示天线端口p,子载波间隔μ上RE(k,l)的值;
μ表示子载波间隔参数Δf=2μ·15[kHz];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95
表示每个RB含有的子载波个数;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096
表示PDCCH DMRS的幅度比例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一个PDCCH RB在频域上占12个RE,时域上占1个符号,则一个RB内DMRS RE(参考信号RE)和DATA RE(数据信号RE)的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包括3个DMRS RE和9个DATA RE。
(3)PDCCH符号级处理。
PDCCH信道处理可以分为符号级处理和比特级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针对符号级处理。其中,符号级处理主要包括LS信道估计,信道估计滤波和插值,MIMO计算和QAM解调等模块。图4是NR-PDCCH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FFT:时频域转换模块。将时域上收到的数据变换到频域上,一次输出一个RE值。
FFT数据存储模块(FFT_RAM_1×P):用于存储FFT输出的频域数据(存储1个符号),宽度为1个RE,深度为P(大小根据系统带宽配置可调)。以NR100M带宽为例,频域总共有273个RB,故深度为273×12=3276个RE。
RE级提取模块(CORESET_RE_EXTRACT):参考信号和数据信号RE的提取模块。按照PDCCH DMRS序列映射到频域资源的公式(3)将相应位置的DMRS RE值提取出来。因NR中引入了CORESET的概念,故提取的时候需要将属于CORESET频域内(参见参数frequencyDomainResources)的DMRS值提取出来,读取的粒度为一次一个RE,输出的粒度为一次一个DMRS RE值。同时将去除DMRS位置的DATA RE输出到DATA_RE_RAM_1X2430内,一次输出一个DATA RE值。
参考信号存储模块(DS_RE_RAM_1×810):用于存储提取的DMRS RE值,宽度为1个RE,深度为270×3=81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频域含有的DMRS RE个数。
数据信号存储模块(DATA_RE_RAM_1×2430):用于存储提取的DATA RE值,宽度为1个RE,深度为270×9=243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频域含有的DATA RE个数。
参考序列生成模块(DMRS_LOCAL_GEN_EXTRACT_RE):按照参数frequencyDomainResources提取所需值。按照公式(2),一个rl(m)序列使用到2个c(m),所以此模块的输出粒度为一次2bit,即一次输出一个DMRS RE本地序列。
参考序列存储模块(DS_LOCAL_RAM_1×810):用于存储生成的本地参考序列,宽度为1个RE,深度为270×3=81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频域含有的DMRS RE个数。
信道估计计算模块(DMRS_LS_GEN_RE:LS):将接收参考信号提取的DMRS RE值与相应位置的本地参考序列进行LS信道估计运算,模块输出粒度为一次一个DMRS RE的LS信道估计结果。
信道估计结果存储模块(LS_RAM_1×810):存储LS信道估计结果,宽度为1个RE,深度为270×3=81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频域含有的DMRS RE个数。
滤波和插值模块(FILTER_AND_INTERP):信道估计值的滤波和插值模块,对前面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以获得整个频域上所有RE位置的信道估计值。根据NR-PDCCH的描述,至少一个REG bundle内使用的是相同的预编码,故滤波阶数可以设定为REGbundle在频域上含有的DMRS个数。本模块输出粒度为一次一个RE滤波结果。
滤波结果存储模块(FIL_RAM_1×3240):存储滤波插值后的结果,宽度为1个RE,深度为270×12=324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频域含有的RE总个数。
干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模块(RUU_INVERSE_CALC):该模块根据信道估计滤波后结果和LS信道估计结果来计算噪声协方差,给MIMO计算和QAM解调模块使用。因至少一个REG bundle内使用的是相同的预编码,可以一个REG bundle输出一个Ruu_inverse,因此模块内部需要将多个DMRS RE位置的噪声协方差进行累加后,再进行求逆运算。假设一个Bundle内含有n个DMRS,则本模块完成一个Bundle的计算输出需要至少n拍。模块输出粒度为一次一个Bundle的Ruu_inverse结果。
协方差结果存储模块(RUU_INVERSE_RAM_1×270):存储Ruu_inverse值,宽度为一个Ruu_inverse,深度为27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含有的REG Bundle个数。
MIMO计算和QAM解调模块(MIMO_AND_QAM_DEMOD):每个RE通过滤波插值后的信道估计结果、提取的DATA RE部分的数据以及一个Bundle内的Ruu_inverse值进行MIMO和QAM解调计算,计算和输出粒度均为一次一个RE。
PDCCH比特处理模块(PDCCH_BIT_PROCESS):PDCCH比特级处理过程。
图4中各个模块在时序上的关系如图5所示。上述各个模块内部处理均为流水处理,否则,模块耗时将按照处理一次数据的耗时成倍数扩大。FFT模块是NR多种信道(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等)共用的处理模块。
现有NR-PDCCH符号部分处理的硬件实现方案,虽然在模块内部实现了各个RE间的流水处理,但整体的处理耗时仍然较大。从下面举例的耗时计算来看,完成一个CORESET(时域占1个符号)符号级处理大约需要较长的符号时间,若加上后续比特级处理,耗时将会更大。在NR中,UE需要进行多个PDCCH CORESET的处理,并且多个CORESET可能含有多个符号的情况,那么上述耗时会成比例增加。因此,需要一种高度并行的新方案,来快速完成PDCCH符号级处理过程,满足低时延需求。
基于5G终端基带信号处理,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601: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上述第一处理粒度所包含的RE的个数具体根据一个PDCCH RB内PDCCH参考信号所占用的RE确定,上述第二处理粒度所包含的RE的个数具体根据一个PDCCH RB内PDCCH数据信号所占用的RE确定。该参考信号具体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可选的,上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3个RE,即N等于3,上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9个RE,即M等于9。
该步骤中,并行获取PDCCH参考信号和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减少了处理时延。
步骤602: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由于该第一处理粒度包括多个RE,因此,在对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处理得到LS信道估计结果时,可实现多路RE并行处理。
步骤603: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M和N的和等于Q,例如Q包括12个RE。
步骤604: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并行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且将单RE流水处理扩充为多个RE(多个RE属于同一个RB)并行处理,进一步缩短了PDCCH符号级处理的时延和总体耗时,满足了NR系统低时延的需求。
下面本发明实施例中均以Q为12,N等于3,M等于9,一个RB中包含3个DMRS RE和9个数据信号RE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包括:
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
其中,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的步骤具体通过图7中的第一RB组成模块(FFT_RE_TO_RB)和第一存储模块(FFT_RAM_12×Q)实现;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的步骤具体通过图7中的RB级提取模块(CORESET_RB_EXTRACT)、参考信号存储模块(DS_RB_RAM_3×270)和数据信号存储模块(DATA_RB_RAM_9×270)实现。
这里,频域信号具体为图7中的时频域转换FFT模块输出的所有频域信号。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该FFT模块的输出粒度为RE。第一RB组成模块(FFT_RE_TO_RB)将FFT输出的RE组成RB,该第一RB组成模块可以和FFT模块流水实现,该第一RB组成模块内部为一个12个RE宽度的缓存寄存器,待FFT模块输出12个RE后,一次性输出一个RB的数据,该第一RB组成模块的有效时延为1个clk。
第一存储模块(FFT_RAM_12×Q)存储第一RB组成模块输出的频域数据,宽度为12个RE,深度为L(L的大小根据系统带宽配置可调)。以NR中100M带宽为例,频域总共有273个RB,故深度为273。该存储器存储大小与原FFT_RAM×P的存储大小一致。
RB级提取模块(CORESET_RB_EXTRACT),按照控制资源集合频域参数(frequencyDomain Resources)进行RB级参考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提取,该模块一次可提取一个RB的数据,对于DMRS RE,从12个RE中提取相应位置的RE,组成宽度为3个RE的数据进行存储,同时将去除DMRS位置后的9个DATA RE组成宽度为9个RE的数据进行存储。
参考信号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提取一个RB中的DMRS RE值,宽度为3个RE,深度为27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频域含有的RB个数。
数据信号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提取一个RB中的数据DATA RE值,宽度为9个RE,深度为27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频域含有的RB个数。
另外,上述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包括:
生成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根据频域资源参数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由本地序列生成提取模块生成(DMRS_LOCAL_GEN_EXTRACT_RB),该模块按照频域资源(frequency DomainResources)参数提取一个RB内所需的值。由于一个RB内包含3个DMRS,因此,该模块在生成序列时一次输出3个DMRS本地序列。接着,本地序列存储模块(DS_LOCAL_RAM_3×270)存储提取的本地序列,宽度为3个RE,深度为270。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存储个数取决于控制资源集合频域包含的RB个数。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多路RE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
具体的,图7中的LS信道估计计算模块(DMRS_LS_GEN_RB)采用多路RE并行处理的方式,即将原有的1个RE的流水计算扩充成3个RE的并行流水计算,以实现输出粒度为一次3个DMRS RE的LS信道估计结果。
LS信道估计结果存储模块(LS_RAM_3×270),上述LS信道估计结果的宽度为3个RE,深度为270。这里,实际存储的个数取决于控制资源集合频域包含的RB个数。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输出RE滤波结果;
将Q个RE滤波结果组成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并存储。
具体的,图7中的滤波和插值模块(FILTER_AND_INTERP_PARAL),在数据输入端从一次读取1个RE变为一次读取3个RE,内部计算过程与图4中的滤波和插值模块类似,与现有方案相比减少了内部流水建立的时延,该模块输出粒度仍为一次一个RE滤波结果。
第二RB组成模块(FILTER_REORGAN_RB),将前级模块输出从一次一个RE组成一次一个RB输出。此模块可以和FILTER_AND_INTERP_PARAL模块流水实现,该模块内部本质是一个缓存寄存器,模块处理有效延时为1个clk。
滤波结果存储模块(FIL_RAM_12×270),存储宽度为12个RE,深度为27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频域含有的RB个数。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对多路RE并行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处理,输出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粒度为Bundle并存储;根据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对多路RE并行进行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输出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对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特级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具体的,干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模块(RUU_INVERSE_CALC_Bundle)的输入端从一次获取1个RE变为一次可以获取3个RE的信息,该模块内部采用了多路RE并行处理的设计,即从1个RE的计算扩充成3个RE的并行计算,总的处理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3。模块输出粒度仍为一次一个Bundle的Ruu_inverse结果。
第二存储模块(RUU_INVERSE_RAM_1×270)存储Ruu_inverse值,宽度为一个Ruu_inverse,深度为270,实际存储个数取决于CORESET含有的REG Bundle个数。
MIMO计算和QAM解调模块(MIMO_AND_QAM_DEMOD_RB),该模块内采用了多路RE并行处理的设计,即从1个RE扩充成9个RE的并行计算,一次可以处理1个RB的数据量。总的处理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9。计算和输出粒度均为一次一个RB。
PDCCH比特处理模块(PDCCH_BIT_PROCESS):该PDCCH比特级处理过程,与现有方案基本相同,仅在数据输入端从一次读取1个RE变为一次读取1个RB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
这里,在获取每个REG 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滤波和插值模块便开始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降低了耗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滤波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这里,在获取每个REG bundle的滤波结果后,干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模块即可启动计算,干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模块根据信道估计滤波后结果和LS信道估计结果来计算噪声协方差给MIMO计算和QAM解调模块使用。
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图7中的模块CORESET_RB_EXTRACT和DMRS_LOCAL_GEN_EXTRACT_RB均为模块DMRS_LS_GEN_RB的前置处理模块,两个模块之间没有互相依赖关系,可并行处理。经过RB级流水方案优化后,这两个模块在处理耗时上已经相当,因此计算总处理耗时只需要计算其中一个模块的耗时即可。图7中的LS信道估计计算模块DMRS_LS_GEN_RB、滤波和插值模块FILTER_AND_INTERP_PARAL、第二RB组成模块FILTER_REORGAN_RB、干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模块RUU_INVERSE_CALC_Bundle和MIMO计算和QAM解调模块MIMO_AND_QAM_DEMOD_RB之间可以实现模块级的流水。具体的并行流水方案如下:
1)模块FILTER_AND_INTERP_PARAL在一个REG bundle内进行滤波,无需等待DMRS_LS_GEN_RB完成所有计算再启动,只需DMRS_LS_GEN_RB完成一个Bunble的计算即可。假设REG bundle在频域上占N个RB,考虑到模块DMRS_LS_GEN_RB一次输出一个RB的数据,则在DMRS_LS_GEN_RB延迟N个clk后即可启动模块FILTER_AND_INTERP_PARAL的计算。
2)FILTER_REORGAN_RB为FILTER_AND_INTERP_PARAL的数据组装模块,本身有效处理时延为1clk,因前级模块输出为1个clk一个RE,故需要等待12个clk时延后才能输出一个RB的数据。
3)RUU_INVERSE_CALC_Bundle为一个Bundle计算一个Ruu_inverse结果,因此在FILTER_REORGAN_RB完成一个Bundle后即可启动计算,也无需等待前级模块全部完成计算再启动。假设REG bundle在频域上占N个RB,FILTER_REORGAN_RB的处理依赖于FILTER_AND_INTERP_PARAL的处理速度,故干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模块RUU_INVERSE_CALC_Bundle的启动相对于FILTER_AND_INTERP_PARAL延迟12×N+1个clk。
4)MIMO_AND_QAM_DEMOD_RB的处理为一次处理一个RB的数据,前级模块RUU_INVERSE_CALC_Bundle的输出为一次计算一个Bundle,其粒度已经大于等于本模块的处理粒度。因此本模块在RUU_INVERSE_CALC_Bundle输出第一个值后启动,即延迟1个clk即可启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模块间可并行处理,从而减少了整体的处理耗时,图7中各个模块在时序上的关系如图8所示。
图7所示的结构和图4所示的结构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1)增加了2个逻辑模块:FFT_RE_TO_RB和FILTER_REORGAN_RB,主要用于数据格式转换,将RE输出转换成RB输出,因与前级模块可以实现流水处理,故各模块有效耗时仅为1个clk。
2)改变了存储器RAM的结构组成:宽度从原方案中的1个RE,扩充到与RB相适应的宽度,深度也随之改变,但RAM的存储大小一样。
3)多个模块内部增加了处理的并行度:DMRS_LS_GEN_RB,RUU_INVERSE_CALC_Bundle,MIMO_AND_QAM_DEMOD_RB均采用了多路RE并行处理的设计,即从单RE流水处理扩充到多个RE的并行流水处理。
4)多个模块按照RB级流水修改了内部处理逻辑:CORESET_RB_EXTRACT,DMRS_LOCAL_GEN_EXTRACT_RB,FILTER_AND_INTERP_PARAL根据输入和输出的要求改变内部处理逻辑。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用两种指标来计算PDCCH符号级处理的时间,将现有处理方案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比较。
(一)现有技术方案:
假设一个PDCCH CORESET配置的参数frequencyDomainResources中为1的个数为M(M的取值范围为1~45),则CORESET在频域上占6M个RB。进一步假定CORESET在时域上为1个符号,且REG Bundle Size为2,则REG Bundle在频域上占有2个RB,CORESET总计含有6×M/2=3M个Bundle。一个RB内含有3个DMRS RE,在信道估计滤波和插值时可以采用3×2=6阶的滤波,而Ruu_inverse的计算,则需要6个DMRS RE位置的噪声协方差累加,输出为一次一个Bundle的计算结果。
因图4中各个模块的耗时与处理数据量的大小成正比,故完成一个PDCCH CORESET符号级处理,各模块的耗时计算参见表1,其中,表1中所列的模块均为图4中的模块。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191
表1
时间指标1:处理时延,指从FFT模块完成输出到MIMO_AND_QAM_DEMOD输出第一个数之间的时间。由时序关系图5和表1可以计算总时延为:
72M+18M+18M+72M+18M=198M。
时间指标2:处理总耗时,指从FFT模块完成输出到MIMO_AND_QAM_DEMOD完成一个CORESET的计算之间的时间。总耗时为:
72M+18M+18M+72M+18M+54M=252M。
假设此PDCCH CORESET在频域上为180个RB,则M=30,总时延为198×30=5940clk,总耗时为252×30=7560clk,若该硬件实现后的综合频率为250MHz,且在系统带宽为100M,30khz子载波间隔的条件下,上述总耗时约等于0.85个OFDM符号时间。
(二)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案:
下面仍以CORESET在频域上占有6M个RB,时域上占有1个符号,REG Bundle Size=2,REG Bundle在频域上占有2个RB为例,通过两种指标来计算PDCCH符号级处理的时间,与原方案做对比。其中,各模块新的耗时计算参见表2,表2中的模块均为图7中的模块。
Figure BDA0002101806700000201
表2
时间指标1:处理时延,指从FFT模块完成输出到MIMO_AND_QAM_DEMOD_RB输出第一个数之间的时间。由时序关系图8和表2可以计算总时延为:
1+6M+2+12×2+1+1=29+6M。
时间指标2:处理总耗时,指从FFT模块完成输出到MIMO_AND_QAM_DEMOD_RB完成一个CORESET计算之间的时间。从表2可以看到耗时最大的模块为FILTER_AND_INTERP_PARAL,在完全并行和流水的情况下,整个PDCCH符号级处理的总耗时依赖于此模块的处理耗时。根据上述模块间并行和模块间流水的优化分析,由CORESET大小的假设,可以计算总耗时为:
1+6M+2+72M+12×2+1+1=29+78M。
仍假设PDCCH CORESET在频域上占180个RB,则M=30,总时延为29+6×30=209clk,总耗时为29+78×30=2369clk。而原方案的总时延为5940clk,总耗时为7560clk,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总时延和总耗时均有明显的减少。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进一步缩短了PDCCH符号级处理的时延和总体耗时,满足了NR系统低时延的需求。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为终端,由于该通信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通信设备的实施可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9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9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9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20可以存储处理器9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执行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多路RE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输出RE滤波结果;
将Q个RE滤波结果组成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并存储。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对多路RE并行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处理,输出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粒度为Bundle并存储;
根据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对多路RE并行进行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输出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
对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特级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滤波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所述处理器900执行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根据频域资源参数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
该程序被处理器900执行时能实现上述信道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具体为终端,由于该通信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通信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该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二获取模块10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第三获取模块10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四获取模块10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组成子模块,用于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
提取子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
该第一获取模块可以具体包括图7中的时频域转换模块、第一RB组成模块、第一存储模块、RB级提取模块、参考信号存储模块和数据信号存储模块。其中,第一组成子模块可以具体包括时频域转换模块、第一RB组成模块和第一存储模块;提取子模块可以具体包括RB级提取模块、参考信号存储模块和数据信号存储模块。该第一获取模块还包括本地序列生成提取模块和本地序列存储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多路RE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
该第二获取模块可以具体包括图7中的LS信道估计计算模块和LS信道估计计算结果存储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输出RE滤波结果;
第二组成子模块,用于将Q个RE滤波结果组成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并存储。
该第三获取模块可以具体包括图7中的滤波和插值模块、第二RB组成模块和滤波结果存储模块。该第一输出模块可以具体未滤波和插值模块,该第二组成子模块可以具体包括第二RB组成模块和滤波结果存储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所述第四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对多路RE并行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处理,输出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粒度为Bundle并存储;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对多路RE并行进行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输出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特级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该第四获取模块可以具体包括干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模块、第二存储模块、MIMO计算和QAM解调模块以及PDCCH比特处理模块。上述第一计算子模块可以具体包括干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上述第二计算子模块具体为MIMO计算和QAM解调模块,所述第三计算子模块具体为PDCCH比特处理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每个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所述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每个bundle的滤波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生成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根据频域资源参数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并行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且将单RE流水处理扩充为多个RE(多个RE属于同一个RB)并行处理,进一步缩短了PDCCH符号级处理的时延和总体耗时,满足了NR系统低时延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能实现上述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输出RE滤波结果;
将Q个RE滤波结果组成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并存储;
其中,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对多路RE并行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处理,输出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粒度为捆绑包Bundle并存储;
根据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对多路RE并行进行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输出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
对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特级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包括:
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多路RE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滤波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包括:
生成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根据频域资源参数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
7.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输出RE滤波结果;
将Q个RE滤波结果组成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并存储;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对多路RE并行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处理,输出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粒度为Bundle并存储;
根据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对多路RE并行进行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输出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
对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特级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多路RE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在获取每个bundle的滤波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的程序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根据频域资源参数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14.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处理粒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参考信号、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粒度包括N个资源单元RE,所述第二处理粒度包括M个RE,且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最小二乘法LS信道估计结果;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得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包括Q个RE,Q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多输入多输出MIMO计算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输出RE滤波结果;
第二组成子模块,用于将Q个RE滤波结果组成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并存储;
其中,所述第四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对多路RE并行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处理,输出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粒度为Bundle并存储;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结果、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对多路RE并行进行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输出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特级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组成子模块,用于将频域信号中每Q个RE对应的频域数据组成一个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并进行存储;
提取子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第三处理粒度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并分别进行存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PDCCH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进行多路RE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每个bundle的LS信道估计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每个bundle的滤波结果后,根据所述bundle内第三处理粒度的滤波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粒度的PDCCH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一处理粒度的L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噪声协方差逆矩阵计算、MIMO计算和QAM解调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生成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并根据频域资源参数提取出第一处理粒度的参考信号本地序列。
CN201910538440.5A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12118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8440.5A CN112118598B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8440.5A CN112118598B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598A CN112118598A (zh) 2020-12-22
CN112118598B true CN112118598B (zh) 2022-04-15

Family

ID=73796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8440.5A Active CN112118598B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859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277A (zh) * 2004-11-18 2006-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与装置
CN102340370A (zh) * 2010-07-20 2012-02-01 北京海兰德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9150484A (zh) * 2017-05-04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88075A (zh) * 2019-01-16 2019-04-26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1232B2 (en) * 2006-09-29 2010-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24723B2 (en) * 2008-11-13 2014-05-13 App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ed complexity channel estimation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V-MIMO demodulation
JP2014131202A (ja) * 2012-12-28 2014-07-10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277A (zh) * 2004-11-18 2006-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与装置
CN102340370A (zh) * 2010-07-20 2012-02-01 北京海兰德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9150484A (zh) * 2017-05-04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88075A (zh) * 2019-01-16 2019-04-26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antennas;Huawei 等;《3GPP TSG-RAN WG4 Meeting #64 R4-124283》;201208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598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02788A1 (en) Interpolating method for an ofdm system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5951107B2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6856461B (zh) 一种干扰估计方法和设备
US1142497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rrier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modulation/demodulation
US1014846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frequency offset
CN104871624A (zh) 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映射方法、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13079122B (zh) 截断与外推重构多载波信号中导频序列的设计方法
CN102202029A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WO2017041495A1 (zh) 一种频偏估计的方法及装置
Damjancevic et al. Channel estimation for advanced 5G/6G use cases on a vector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CN108964864B (zh) 一种scma多址系统中的非正交导频与信号传输方法
CN108039941B (zh) Lte-a控制信道解资源映射的方法
CN112118598B (zh) 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1331479A (zh) 循环快速傅里叶变换
CN113645165B (zh) 5g下行链路的分组插值-加权合并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00493055C (zh) 基于可编程器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道估计与均衡装置及方法
CN104935534A (zh) 一种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3188192A (zh) 应用于视频传感器的基带处理装置
WO2016127306A1 (zh)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发射机
CN104158774B (zh) 一种多ofdm符号信道估计方法
CN109586871B (zh) 一种csi-rs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306145B (zh) 一种噪声估计方法和装置
Nadal et al. System-on-chip processor using different FPGA architectures in the VTR CAD flow
Wu et al. Reconfigurable Hyper-Parallel Fast Fourier Transform Processor based on Bit-Serial Computing
Brini et al. Virtualization of the LTE physical layer symbol processing with GP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