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8344B - 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8344B
CN112118344B CN202011025353.9A CN202011025353A CN112118344B CN 112118344 B CN112118344 B CN 112118344B CN 202011025353 A CN202011025353 A CN 202011025353A CN 112118344 B CN112118344 B CN 112118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vcard file
terminal device
du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53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8344A (zh
Inventor
张丽芳
刘方明
侍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br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br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br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br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53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83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8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8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04M1/27457Management thereof, e.g. manual editing of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文件列表,并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传输请求指令以及双目标SIM卡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之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基于目标虚拟目录实现双电话薄从第一终端设备至第二终端设备的传输,满足了用户双卡电话簿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同步传输的使用需求,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蓝牙技术因具备功耗低、对人体危害小等优点,往往被用于终端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以进行所需控件、文件等数据的传输。
目前,在蓝牙协议栈(Bluetooth stack)中,基于电话号码簿访问协议(PhonebookAccess Profile,以下简称PBAP)的终端设备,其之间仅能实现单个SIM卡电话簿的数据传输。而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支持双卡双待通信模式的移动终端,并且在每张SIM卡中都可能会单独存储不同的电话簿数据。因而,当希望将一终端设备的双SIM卡所对应的电话簿数据同步至另一移动终端时,采用现有的方案则无法实现电话簿以及对应通话记录信息的同步。
可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亟需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终端设备的双SIM卡电话簿数据同步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虚拟目录和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电子名片vCard文件列表,所述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分别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
根据所述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所述传输请求指令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双目标SIM卡中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根据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所述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文件列表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对象交换协议生成所述目标虚拟目录,所述目标虚拟目录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目标SIM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包括:
解析接收到的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得到对应的所述可读电话簿数据,并将所述可读电话簿数据存储至对应的所述目标虚拟目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可读电话簿数据包括通讯录信息以及对应的通话记录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请求指令;
根据所述传输请求指令以及双目标SIM卡确定对应的待传输电子名片vCard文件数据;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传输请求指令以及双目标SIM卡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请求指令从所述双目标SIM卡中识别对应的目标卡槽信息;
通过预设vCard生成器以及所述目标卡槽信息确定对应的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满足预设蓝牙PBAP协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虚拟目录和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电子名片vCard文件列表,所述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分别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所述传输请求指令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双目标SIM卡中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根据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所述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双电话簿传输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对象交换协议生成所述目标虚拟目录,所述目标虚拟目录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目标SIM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双电话簿传输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得到对应的所述可读电话簿数据,并将所述可读电话簿数据存储至对应的所述目标虚拟目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可读电话簿数据包括通讯录信息以及对应的通话记录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满足预设蓝牙PBAP协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请求指令,以根据所述传输请求指令以及双目标SIM卡确定对应的待传输电子名片vCard文件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双电话簿传输装置,还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请求指令从所述双目标SIM卡中识别对应的目标卡槽信息;
处理模块,通过预设vCard生成器以及所述目标卡槽信息确定对应的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满足预设蓝牙PBAP协议。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可选方案涉及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可选方案涉及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可选方案涉及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可选方案涉及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第二终端设备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文件列表,其中,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分别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然后第二终端设备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传输请求指令,并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以及双目标SIM卡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再根据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以完成双电话薄从第一终端设备至第二终端设备的传输。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终端设备的双SIM卡电话簿数据同步的技术问题,满足了用户双卡电话簿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同步传输的使用需求,有效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另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和装置的例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技术中,基于电话号码簿访问协议(Phonebook Access Profile,以下简称PBAP)的终端设备之间仅能实现单个SIM卡电话簿的数据传输,而当用户在使用双卡双待网络模式的SIM卡,则无法采用现有的解决方案将该双SIM卡对应的电话簿数据同步至另一移动终端,例如另一车载机终端。因而,现有的解决方案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而导致用户使用体验欠佳。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首先,第二终端设备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文件列表,其中,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分别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其次,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待vCard文件数据之后,能够根据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其中,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与双目标SIM卡具有对应关系,而目标虚拟目录与目标vCard文件列表具有对应关系。因而,基于目标虚拟目录,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的双电话簿同步传输至第二终端设备。满足用户双卡电话簿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同步传输的使用需求,有效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性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装置对应的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得以实现。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的移动终端11,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车载机终端12,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满足基于蓝牙连接的电话号码簿访问协议(Phonebook Access Profile,以下简称PBAP),即蓝牙为移动终端11与车载机终端12之间的数据交互提供通信链路介质,以通过接收和发送相关数据实现将移动终端11中的双电话簿传输至车载机终端12中,进而,可以通过车载机终端12将可读电话簿数据呈现给用户以使其直接查看。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例中,移动终端11可以是手机等支持双卡双待网络模式的任意一终端设备,对于具体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仅是示意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应用场景。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的移动终端和车载机终端,可以是支持蓝牙PBAP协议的任意终端设备。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包括:
S101:根据目标虚拟目录和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电子名片vCard文件列表。
其中,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分别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
第一终端设备为支持双SIM卡网络模式的终端设备,而当用户希望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双SIM卡中的电话簿数据同步至第二终端设备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虚拟目录和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电子名片)文件列表。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双SIM卡为双目标SIM卡,目标虚拟目录为将要同步的目标SIM卡在第二终端设备中的虚拟目录,第二终端设备所要获取的目标vCard文件列表则为目标虚拟目录与双目标SIM卡所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例如,双目标SIM卡分别为第一终端设备中的SIM卡1和SIM卡2,目标虚拟目录可以为SIM卡Ⅰ和SIM卡Ⅱ,其中目标SIM卡1与SIM卡Ⅰ一一对应,SIM卡Ⅱ与目标SIM卡2一一对应,则目标vCard文件列表即为SIM卡1和/或SIM卡2所对应存在的vCard文件列表。换言之,在双电话簿传输完成之后,第一终端设备的SIM卡1中的电话簿数据会被同步至第二终端设备的SIM卡Ⅰ中,第一终端设备的SIM卡2中的电话簿数据会被同步至第二终端设备的SIM卡Ⅱ中。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虚拟目录的命名,即本实施例中所命名的SIM卡Ⅰ和SIM卡Ⅱ,以及该两个SIM卡与目标SIM卡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设置,上述仅是示例性的描述,而并非将目标虚拟目录的名称和该对应关系限定于此。
另外,预设对象交换(Object Exchange,简称OBEX)协议为一种用于文件传输和目标交换的通信协议。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目标虚拟目录和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文件列表时,例如,可以利用预设对象交换协议中的Pull vCard Listing函数,以获取到目标SIM卡所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
S102: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
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中的设备发送的传输请求指令。
其中,传输请求指令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从双目标SIM卡中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在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目标虚拟目录和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到目标vCard文件列表之后,第二终端设备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其中,传输请求指令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传输请求指令从双目标SIM卡中确定出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请求指令,以请求第一终端设备确定SIM卡1中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或者SIM卡2中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传输请求指令,以根据该传输请求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另外,第二终端设备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时,可以利用预设交换对象协议中的Pull vCard Entry函数进行传输请求指令的发送,以此指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值得被理解的是,每张SIM卡对应包括多个目标vCard文件列表,该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文件列表信息,而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为每个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中所包括的vCard文件数据。
S103: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以及双目标SIM卡确定对应的待传输电子名片(vCard)文件数据。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传输请求指令之后,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从双目标SIM卡中确定出其分别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为将要被同步的目标SIM卡中的vCard文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终端终端设备确定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另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S201: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从双目标SIM卡中识别对应的目标卡槽信息。
S202:通过预设vCard生成器以及目标卡槽信息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传输请求指令之后,首先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从双目标SIM卡中识别出对应的目标卡槽信息,例如,传输请求指令请求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SIM卡2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则此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从其中两张SIM卡中识别出SIM卡2的卡槽信息,即目标卡槽信息。进一步地,可以使用预设vCard生成器生成目标卡槽信息所对应的SIM卡中的vCard文件数据,即通过预设vCard生成器以及目标卡槽信息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值得被理解的是,识别目标卡槽信息即为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运行的多张SIM卡中确定出将要同步的SIM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请求指令之后,在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以及双目标卡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时,首先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从双目标SIM卡中识别对应的目标卡槽信息,然后通过预设vCard生成器以及目标卡槽信息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从而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从双目标SIM卡中确定出对应将要同步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S104: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传输请求指令确定了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之后,将该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将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S105:根据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之后,根据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出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例如,接收到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为SIM卡2包括的vCard文件数据,基于步骤S101中所描述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虚拟目录之间的对应关系,此时,SIM卡2所包括的vCard文件数据所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即为SIM卡Ⅱ,则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该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目标虚拟目录SIM卡Ⅱ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换言之,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至此,基于目标虚拟目录实现了目标SIM卡的电话簿从第一终端设备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同步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虚拟目录与目标SIM卡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即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一张SIM卡,则第二终端设备中对应有该SIM卡的目标虚拟目录,而若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两张SIM卡,则第二终端设备中有目标SIM卡1和目标SIM卡2分别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另外,在第一终端设备中,每张目标SIM卡都对应有各自的目标vCard文件列表,因而,目标虚拟目录通过其所对应的目标SIM卡则可与目标SIM卡对应的目标vCard文件列表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将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目标SIM卡的电话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传输。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之后,通过解析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即可得到其所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进一步地,将得到的可读电话簿数据存储至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可以理解的是,可读电话簿数据是相对于用户而言,用户可以直接读取的电话簿数据。其中,可读电话簿数据包括有目标SIM卡中包括的通讯录信息以及已对应产生的通话记录数据。换言之,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可以实现对目标SIM卡中包括的通讯录信息和对应已产生的通话记录数据的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第二终端设备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文件列表,其中,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分别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然后第二终端设备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传输请求指令,并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以及双目标SIM卡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确定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之后,根据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从而,基于目标虚拟目录,实现双电话薄从第一终端设备至第二终端设备的传输。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终端设备的双SIM卡电话簿数据同步的技术问题,满足了用户双卡电话簿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同步传输的使用需求,有效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在步骤S101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文件列表之前,还包括: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生成目标虚拟目录,目标虚拟目录用于指示对应的目标SIM卡。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存在将双电话簿从第一终端设备同步至第二终端设备的需求时,第二终端设备针对该用户需求,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生成目标虚拟目录,其中,目标虚拟目录用于指示对应的目标SIM卡。例如,对于同步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目标SIM卡1的电话簿,则第二终端生成目标SIM卡1的目标虚拟目录,对于同步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目标SIM卡2的电话簿,则第二终端生成目标SIM卡2的目标虚拟目录,换言之,目标虚拟目录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中对应的目标SIM卡。另外,第二终端设备生成目标虚拟目录时可以根据预设交换协议,利用其Set Phone book功能生成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从而,基于目标虚拟目录进行双电话薄从第一终端设备至第二终端设备的传输。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装置300,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根据目标虚拟目录和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文件列表。
其中,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分别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
发送模块302,用于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
其中,传输请求指令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从双目标SIM卡中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接收模块303,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根据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
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装置300,还包括:
生成模块304,用于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生成目标虚拟目录,目标虚拟目录用于指示对应的目标SIM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装置300,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得到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并将可读电话簿数据存储至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读电话簿数据包括通讯录信息以及对应的通话记录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满足预设蓝牙PBAP协议。
值得说明的,上述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侧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装置400,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请求指令,以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以及双目标SIM卡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发送模块402,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装置400,还包括:
识别模块403,用于根据传输请求指令从双目标SIM卡中识别对应的目标卡槽信息。
处理模块404,通过预设vCard生成器以及目标卡槽信息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满足预设蓝牙PBAP协议。
值得说明的,上述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侧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所提供的上述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的模块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各个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实现,这些接口通常是电性通信接口,但是也不排除可能是机械接口或其它的形式接口。因此,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同一个或不同设备的不同位置上。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500,包括:
处理器501;以及
与处理器5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502;其中
存储器502存储有可被处理器5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处理器501执行,以使处理器501能够执行上述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5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50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502是独立于处理器501之外的器件时,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
总线503,用于连接处理器501以及存储器50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各个步骤。例如,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600,包括:
处理器601;以及
与处理器6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602;其中
存储器602存储有可被处理器6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处理器601执行,以使处理器601能够执行上述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侧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6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60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602是独立于处理器601之外的器件时,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
总线603,用于连接处理器601以及存储器60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侧的各个步骤。例如,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车载机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虚拟目录和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电子名片vCard文件列表,所述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分别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
根据所述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所述传输请求指令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双目标SIM卡中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根据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所述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
其中,在所述根据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vCard文件列表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对象交换协议生成所述目标虚拟目录,所述目标虚拟目录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目标SIM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包括:
解析接收到的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得到对应的所述可读电话簿数据,并将所述可读电话簿数据存储至对应的所述目标虚拟目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电话簿数据包括通讯录信息以及对应的通话记录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满足预设蓝牙PBAP协议。
5.一种双电话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车载机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虚拟目录和预设对象交换协议获取目标电子名片vCard文件列表,所述目标vCard文件列表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双目标SIM卡分别对应的vCard文件列表;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对象交换协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请求指令,所述传输请求指令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双目标SIM卡中确定对应的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根据所述待传输vCard文件数据以及对应的所述目标虚拟目录确定对应的可读电话簿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对象交换协议生成所述目标虚拟目录,所述目标虚拟目录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目标SIM卡。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
7.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电话簿传输方法。
CN202011025353.9A 2020-09-25 2020-09-25 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183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5353.9A CN112118344B (zh) 2020-09-25 2020-09-25 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5353.9A CN112118344B (zh) 2020-09-25 2020-09-25 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344A CN112118344A (zh) 2020-12-22
CN112118344B true CN112118344B (zh) 2022-05-03

Family

ID=7379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5353.9A Active CN112118344B (zh) 2020-09-25 2020-09-25 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834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642A (zh) * 2013-08-15 2013-12-18 上海天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智能终端电话本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20162A (zh) * 2014-09-24 2015-01-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联系人的方法、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移动终端
CN104320773A (zh) * 2014-09-19 2015-01-28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信息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5227663A (zh) * 2015-10-09 2016-01-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10572508A (zh) * 2019-09-03 2019-12-13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通讯录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374A (zh) * 2016-04-01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信息同步方法、装置及信息同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642A (zh) * 2013-08-15 2013-12-18 上海天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智能终端电话本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20773A (zh) * 2014-09-19 2015-01-28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信息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4320162A (zh) * 2014-09-24 2015-01-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联系人的方法、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移动终端
CN105227663A (zh) * 2015-10-09 2016-01-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10572508A (zh) * 2019-09-03 2019-12-13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通讯录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344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7712B1 (ko) 다중 수신 대기를 위한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1088774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aring file between different terminals
CN103457642A (zh) 一种获取智能终端电话本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KR20120069074A (ko) 다중 수신 대기를 위한 통신 단말기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65822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05532A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主设备以及蓝牙从设备
EP309904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uetooth-based transfer of contact list information
US2022027252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168171A (zh)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202799183U (zh) 具有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移动通信装置
US20190391935A1 (en) SPI-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1631339A (zh) 通话记录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95500B (zh) Sim卡数据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6304030B (zh) 一种基于虚拟身份信息的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66160B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多sim卡集群读卡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12118344B (zh) 双电话簿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873631B (zh) 一种移动终端来电界面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EP2988539A1 (e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4703291A (zh)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CN103582177A (zh) 扩展通信装置、系统、方法及应用代理装置、方法
CN201204621Y (zh)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
CN106804024A (zh) 一种自组网的方法和设备
CN112752247B (zh) 近距离业务管理方法、装置、终端、usim及介质
CN106416306B (zh) 在移动设备内将命令路由到由eUICC管理的eSIM的方法和设备
CN114531673A (zh) 优化蓝牙连接速度的方法及其蓝牙耳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