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3291A -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3291A
CN104703291A CN201310648367.XA CN201310648367A CN104703291A CN 104703291 A CN104703291 A CN 104703291A CN 201310648367 A CN201310648367 A CN 201310648367A CN 104703291 A CN104703291 A CN 104703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fi
terminal equipment
service
business
se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483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兵
徐小庆
陈俊华
李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yi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yi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yi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483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32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3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32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可以使终端设备利用MiFi进行通信。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所述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MiFi使用所述通信业务。通过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使得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了数据交换通道;然后建立业务连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MiFi中SIM卡的信息来进行业务,而不需要将MiFi中的SIM卡取出插入终端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相关MiFi。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网络便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某些网络接口不足的场合,网络连接的共享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
目前有一种叫做MiFi的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可以通过内插的SIM卡接入一个无线信号,并将该信号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共享。MiFi一般可以同时支持5个不同的终端设备,包括数码相机、笔记本、手机在内的支持WiFi的终端设备都可以通过MiFi来上网。
但是,插入该MiFi的SIM卡不能直接在该MiFi上进行其它业务。如果用户要使用该SIM卡进行打电话、发短信等通信业务,必须要将SIM卡从MiFi上取下置入手机等终端设备中,然后通过终端设备来进行这些通信业务。这些额外的操作给用户的使用造成了不便,用户体验度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可以直接通过MiFi使用通信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包括:
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MiFi使用所述通信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iFi包括:
无线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业务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业务执行模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业务执行模块使用所述通信业务。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MiFi首先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然后建立业务连接,最后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通信业务。通过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使得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了数据交换通道;然后建立业务连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MiFi中SIM卡的信息来进行业务,而不需要将MiFi中的SIM卡取出插入终端设备。这样就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度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iFi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iFi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iFi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iFi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可以使终端设备使用MiFi中的SIM卡的信息来进行业务。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相关MiFi,以下将分别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的基本步骤请参阅图1:
101、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实现终端设备基于MiFi进行通信,必须建立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使得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交换数据。由于终端设备可能会随时移动,为了操作便捷,建立的连接为无线连接。
所述无线连接指的是物理上的无线连接,包括WiFi连接、或红外线连接、或蓝牙连接等,也包括其他无线连接,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102、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之后,MiFi与终端设备就可以基于所述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进而终端设备就可以使用MiFi中SIM卡的信息来进行业务。为了进行业务,首先MiFi与终端设备要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业务连接的具体建立步骤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详述,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103、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
建立业务连接后,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
本实施例中,MiFi首先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然后建立业务连接,最后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通信业务。通过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使得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了数据交换通道;然后建立业务连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MiFi中SIM卡的信息来进行业务,而不需要将MiFi中的SIM卡取出插入终端设备。这样就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度较好。
上面的实施例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的基本步骤,下面的实施例将对其中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步骤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
201、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本步骤与步骤101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之后,MiFi与终端设备就可以基于所述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终端设备就可以使用MiFi中SIM卡的信息来进行业务。为了进行业务,首先MiFi与终端设备要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其中,所述通信业务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短信业务、通话业务等。也可以包括其它业务,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的方法有很多,本实施例分两种情况描述:
一、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发起方。此时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的主要步骤包括:
202、MiFi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
若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发起方,则终端设备向MiFi发送第一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建立业务连接。MiFi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
所述第一请求信号有很多种,可以包括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类型,也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203、MiFi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号,以建立业务连接;
MiFi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步骤201中建立的无线连接往往有范围限制,例如若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使用蓝牙连接,则当终端设备与MiFi的距离超出10米时,终端设备与MiFi间的连接信号就不是很强,MiFi有可能接收不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所以,在建立业务连接时,MiFi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后,一定要反馈第一应答信号给终端设备,表示接收到第一请求信号。该第一应答信号用于表示MiFi接收到第一请求信号。至此,业务连接建立完成。
其中,MiF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号后,终端设备有可能接收到该第一应答信号,也可能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信号。若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应答信号,可以认为MiFi没有接收到第一请求信号,重新向MiFi发送第一请求信号,也可以采取其它方法,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二、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接受方。此时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的主要步骤包括:
204、MiF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号;
若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接受方,则MiF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建立业务连接。所述第二请求信号也有很多种,可以包括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类型,也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终端设备接收MiFi发送的第二请求信号。
205、MiFi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以建立业务连接;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MiFi发送的第二请求信号后,向MiFi发送第二应答信号,该第二应答信号用于表示MiFi接收到第二请求信号。该第二应答信号用于表示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请求信号。至此,业务连接建立完成。与步骤203类似的,由于步骤201中建立的无线连接往往有范围限制,终端设备有可能接收不到MiFi发送的信号。所以,在建立业务连接时,MiF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号后,终端设备一定要反馈第二应答信号给终端设备,表示接收到第二请求信号。MiFi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至此,业务连接建立完成。
206、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
步骤206与步骤103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对MiFi与终端设备如何基于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做出了详细描述。其中,若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发起方,则MiFi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并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号,以建立业务连接;若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接受方,则MiFi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号,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以建立业务连接。通过这样的方法,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起业务连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MiFi使用通信业务,而不需要插入MiFi中的SIM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度好。
上述实施例对MiFi与终端设备如何基于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做出了详细描述,下面的实施例将对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做出进一步描述。
如上面的实施例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要进行的通信业务有很多。当该通信业务为短信业务时,具体的步骤请参阅图3:
301、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302、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步骤301至302与步骤101至102基本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建立业务连接后,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其方法有很多,本实施例主要分两种情况描述:
一、终端设备为短信发送方。此时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的主要步骤包括:
303、MiFi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信息;
终端设备与MiFi建立业务连接之后,就可以通过MiFi来发送短信。为了通过MiFi来发送短信,终端设备首先要把短信发送给MiFi。所以,MiFi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包括:短信接收方的标识以及所述短信的内容。
其中,短信接收方的标识的形式有很多,一般为短信接收方的电话号码,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由于所述终端设备与MiFi基于无线连接建立业务连接并使用业务,所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iFi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应遵从该无线连接的协议。当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时,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的数据传输就应该遵从蓝牙连接的协议。本实施例提供这样的一种蓝牙协议,用于在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的情况下使用,该协议传输数据的数据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具体包括:
信息计数、信息类型、信息长度、业务发起方标识以及信息内容。
其中,信息计数的具体形式为一个数字标识,在通信过程中,该数字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条信息。由于在一个通信过程中,通过蓝牙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会传输多条信息,所以有必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区分。信息计数就起到了这样的区分作用。
信息类型用于表明本条信息为什么类型的信息,该类型包括:短信、彩信、语音通话等等。
信息长度用于表明本条信息的总长度。
业务发起方标识用于表示业务发起方的身份,该业务发起方标识可以有许多形式,如业务发起方的电话号码。也可以为其它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信息内容为本条信息实际传递的信息内容,也可以为空。
若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为蓝牙,则步骤303中,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信息就可以采用图4所表示的数据结构来发送。其中,短信接收方的标识以及短信内容位于消息内容中。
304、MiFi根据第一业务信息生成短信,并向短信接收方发送所述短信;
MiFi接收到第一业务信息之后,根据第一业务信息生成短信,并把短信发送给短信接收方。
二、终端设备为短信接受方。此时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的主要步骤包括:
305、MiFi从短信发送方接收短信;
由于SIM卡位于MiFi中,所以MiFi可以从网络中接收数据。本实施例中MiFi从网络中接收短信。
306、MiFi根据所述短信生成第二业务信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信息。
MiFi接收到短信后,根据所述短信生成第二业务信息。第二业务信息中包括:短信接收方标识或短信内容等信息。
其中,短信接收方的标识的形式有很多,一般为短信接收方的电话号码,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由于所述终端设备与MiFi基于无线连接建立业务连接并使用业务,所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iFi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应遵从该无线连接的协议。当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时,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的数据传输就应该遵从蓝牙连接的协议。本步骤中的第二业务信息可以遵从图4所示的蓝牙数据传输协议。
其中,由于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的无线连接往往有范围限制,当终端设备与MiFi的距离超出这个范围时,终端设备与MiFi间的连接信号就不是很强,有可能接收不到对方发送的信号。所以,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接收对方回应。若未接收到对方的回应,可以认为数据传输不成功,增加出错处理。
本实施例对当通信业务为短信业务时,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业务连接使用通信业务做出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应用的蓝牙数据传输协议。本实施例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MiFi进行收发短信,而不需要插入MiFi中的SIM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度好。
上面的实施例对当通信业务为短信业务时,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业务连接使用通信业务做出了详细描述,下面的实施例将对当通信业务为通话业务时,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业务连接使用通信业务进行描述,请参阅图5:
501、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502、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步骤501、502与步骤301、302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建立业务连接后,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其方法有很多,本实施例主要分两种情况描述:
一、终端设备为通话业务的发起方。此时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的主要步骤包括:
503、MiFi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业务信息;
终端设备与MiFi建立业务连接之后,就可以通过MiFi来发进行语音通话。为了通过MiFi来进行语音业务,终端设备首先要把语音内容发送给MiFi。所以,MiFi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业务信息。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包括:通话对端的标识以及第一通话内容。
其中,通话对端的标识的形式有很多,一般为通话对端的电话号码,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其中,第一通话内容为通话的语音内容。
其中,若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则第三业务信息可以使用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504、MiFi根据第三业务信息生成通话信息,并向通话对端发送所述通话信息;
MiFi接收到第三业务信息之后,根据第三业务信息生成通话信息,并将该通话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通话对端。
二、终端设备为通话业务的接受方。此时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的主要步骤包括:
505、MiFi接收通话对端发送的通话信息;
由于SIM卡位于MiFi中,所以MiFi可以从网络中接收数据。本实施例中MiFi从网络中接收通话对端发送的通话信息。
506、MiFi根据所述通话信息生成第四业务信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四业务信息。
MiFi接收到通话信息后,根据所述通话信息生成第四业务信息。第四业务信息中包括:通话对端的标识以及第二通话内容。
其中,通话对端的标识的形式有很多,一般为通话对端的电话号码,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当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时,终端设备与MiFi之间的数据传输就应该遵从蓝牙连接的协议。第三、四业务信息涉及到语音传输技术,MiFi与终端设备间可以使用hsp profile蓝牙通信协议传输第三、第四业务信息。
其中,由于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的无线连接往往有范围限制,当终端设备与MiFi的距离超出这个范围时,终端设备与MiFi间的连接信号就不是很强,有可能接收不到对方发送的信号。所以,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接收对方回应。若未接收到对方的回应,可以认为数据传输不成功,增加出错处理。
本实施例对当通信业务为通话业务时,终端设备通过MiFi基于业务连接使用通信业务做出了详细描述,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MiFi拨打或接听电话,而不需要插入MiFi中的SIM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度好。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实施例,下面将以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用户家中有一手机与一个MiFi。首先,该用户将手机与MiFi进行蓝牙配对。配对成功后,用户打算使用手机发送短信,于是使用手机向MiFi发送第一请求信号,表示希望进行短信业务。MiFi接收到该信号后,回复第一应答信号,建立短信业务连接。于是用户使用短信软件编辑短信,并确认发送,将短信作为第一业务信息以图4所示的数据结构发送给MiFi。其中,信息计数中的内容为1,信息类型中的内容为短信业务对应的信息类型编号,信息长度为本条信息的长度,业务发起方标识为短信接收方的电话号码,信息内容为用户编辑的短信内容。MiFi接收到该第一业务信息,并根据该第一业务信息生成短信发送给短信接收方。
短信接收方接收到该短信后,向该用户回复了一条短信。MiFi从网络中接收到该短信,并根据该短信生成如图4所示的形式的第二业务信息。MiFi将第二业务信息发送给用户,用户接收该第二业务信息,完成短信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MiFi,用于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MiFi的基本结构请参阅图6:
无线连接模块601,用于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业务连接模块602,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业务执行模块603,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模块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
本实施例中,无线连接模块601首先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使得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了数据交换通道;然后业务连接模块602建立业务连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MiFi中SIM卡的信息来进行业务;最后业务执行模块603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通信业务。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通过MiFi来进行业务,而不需要插入MiFi中的SIM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度好。
上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iFi,下面的实施例将对其业务连接模块602进行细化。请参阅图7:
无线连接模块701,用于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业务连接模块702,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连接模块702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7021,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发起方时,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
第一应答子模块7022,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号;
和/或,
第二接收子模块7023,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接受方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号;
第二应答子模块7024,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
业务执行模块703,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该模块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iFi,并对其业务连接模块做出了详细描述。其中,若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发起方,则第一接收子模块702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第一应答子模块7022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号,以建立业务连接;若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接受方,则第二接收子模块7023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号,第二应答子模块7024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以建立业务连接。通过这样的方法,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起业务连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MiFi使用通信业务,而不需要插入MiFi中的SIM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度好。
上述实施例将对MiFi的业务连接模块进行了细化,下面实施例将对MiFi的业务执行模块进行细化,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的MiFi的基本结构包括:
无线连接模块801,用于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业务连接模块802,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连接模块802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8021,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发起方时,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
第一应答子模块8022,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号;
和/或,
第二接收子模块8023,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接受方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号;
第二应答子模块8024,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
其中,子模块8021至8024仅为业务连接模块802的一种具体结构,业务连接模块802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此处不做限定。
业务执行模块803,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该模块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本实施例中,该业务执行模块803还包括:
短信业务执行子模块8031,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该模块使用短信业务;
和/或,
通话业务执行子模块8032,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该模块使用通话业务。
本实施例中,无线连接模块801首先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使得MiFi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了数据交换通道;然后业务连接模块802建立业务连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使用MiFi中SIM卡的信息来进行业务;最后业务执行模块803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通信业务,其中,短信业务执行子模块8031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使用短信业务、和/或通话业务执行子模块8032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使用通话业务。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通过MiFi来进行短信或通话业务,而不需要插入MiFi中的SIM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度好。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实施例,下面将以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用户家中有一手机与一个MiFi。首先,该用户通过无线连接模块801将手机与MiFi进行蓝牙配对。配对成功后,用户打算使用手机发送短信,于是使用手机向MiFi发送第一请求信号,表示希望进行短信业务。第一接收子模块8021接收到该信号后,第一应答子模块8022回复第一应答信号,建立短信业务连接。于是用户使用短信软件编辑短信,并确认发送,将短信作为第一业务信息以图4所示的数据结构发送给MiFi。其中,信息计数中的内容为1,信息类型中的内容为短信业务对应的信息类型编号,信息长度为本条信息的长度,业务发起方标识为短信接收方的电话号码,信息内容为用户编辑的短信内容。短信业务执行子模块8031接收到该第一业务信息,并根据该第一业务信息生成短信发送给短信接收方。
短信接收方接收到该短信后,向该用户回复了一条短信。短信业务执行子模块8031从网络中接收到该短信,并根据该短信生成如图4所示的形式的第二业务信息发送给用户,用户接收该第二业务信息,完成短信接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MiFi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包括:WiFi连接、或红外线连接、或蓝牙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
所述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蓝牙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中,所述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数据结构包括:信息计数、和信息类型、和信息长度、和业务发起方标识、和信息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iFi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包括:
所述MiFi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
所述MiFi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号;
和/或,
所述MiFi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号;
所述MiFi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包括:短信业务、或通话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5至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业务为短信业务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MiFi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包括:
所述Mifi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包括:短信接收方的标识以及所述短信的内容;
所述MiFi根据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生成短信,并向所述短信接收方发送所述短信;
和/或,
所述MiFi从短信发送方接收短信;
所述MiFi根据所述短信生成第二业务信息,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信息,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短信发送方的标识以及所述短信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业务为通话业务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MiFi使用所述通信业务包括:
所述MiFi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业务信息,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包括:所述通话对端的标识以及第一通话内容;
所述MiFi根据所述第三业务信息生成通话信息,并向所述通话对端发送所述通话信息;
和/或,
所述MiFi接收通话对端发送的通话信息;
所述MiFi根据所述通话信息生成第四业务信息,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四业务信息,所述第四业务信息包括:所述通话对端的标识以及第二通话内容。
8.一种MiFi,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业务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通信业务的业务连接;
业务执行模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业务执行模块基于所述业务连接使用所述通信业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iFi,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包括:WiFi连接模块、或红外线连接模块、或蓝牙连接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iFi,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连接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发起方时,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号;
第一应答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号;
和/或,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通信业务的接受方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号;
第二应答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MiFi,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执行模块包括:
短信业务执行子模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短信业务执行子模块使用短信业务;
和/或,通话业务执行子模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话业务执行子模块使用通话业务。
CN201310648367.XA 2013-12-04 2013-12-04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Pending CN1047032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48367.XA CN104703291A (zh) 2013-12-04 2013-12-04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48367.XA CN104703291A (zh) 2013-12-04 2013-12-04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3291A true CN104703291A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4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48367.XA Pending CN104703291A (zh) 2013-12-04 2013-12-04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329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4239A (zh) * 2015-08-14 2015-10-21 江苏轩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lte网络实现mifi上网功能的无线电话机
CN105392067A (zh) * 2015-11-13 2016-03-09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持广播组播增强功能的MiFi系统
CN106331564A (zh) * 2015-06-20 2017-01-1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Mifi终端实现volte音视频通话的方法及终端系统
CN110868702A (zh) * 2018-08-27 2020-03-06 深圳市讯扬通信有限公司 共享智能终端数据流量的软件实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139A (zh) * 2012-11-16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接入设备的登录方法及系统、用户终端
CN103249044A (zh) * 2012-02-14 2013-08-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通过MiFi接入自有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9044A (zh) * 2012-02-14 2013-08-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通过MiFi接入自有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984139A (zh) * 2012-11-16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接入设备的登录方法及系统、用户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1564A (zh) * 2015-06-20 2017-01-1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Mifi终端实现volte音视频通话的方法及终端系统
CN104994239A (zh) * 2015-08-14 2015-10-21 江苏轩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lte网络实现mifi上网功能的无线电话机
CN105392067A (zh) * 2015-11-13 2016-03-09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持广播组播增强功能的MiFi系统
CN105392067B (zh) * 2015-11-13 2018-06-29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广播组播增强功能的MiFi系统
CN110868702A (zh) * 2018-08-27 2020-03-06 深圳市讯扬通信有限公司 共享智能终端数据流量的软件实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8070B (zh) 一种协议版本的协商方法、移动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2984801B (zh) 一种双卡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547342B (zh) 消息发送方法、消息阅读通知方法、消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4270732A (zh)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3457642A (zh) 一种获取智能终端电话本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08326A (zh) 一种建立会话关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87038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1534519B (zh) 显示无线通信网络的分组交换拥塞状态的方法
CN103369160A (zh) 一种利用智能漫游终端进行通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4703291A (zh)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CN103391640A (zh) 一种实现并发数据业务的双卡双待终端和方法
CN106304030B (zh) 一种基于虚拟身份信息的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25319A (zh) 一种手机与计算机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95380B (zh) 数据业务的处理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3369161A (zh) 一种利用智能漫游终端进行通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5611608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188041A (zh) 基于固定电话的呼叫转移方法及家庭网关
CN101572570A (zh) 一种无线上网卡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58119A (zh) 一种远程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系统
CN103546873A (zh) 一键通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616407A (zh) Pos机与远程服务器通信的方法、pos机和移动终端
CN103167432A (zh) 一种基于蓝牙传输协议实现近场信息发送的系统及方法
CN102647451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与云入口的自动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1340642A (zh) 一种传输电子名片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905261B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验证请求和接收方法及客户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2

Address after: 401336 Chongqing Nan'an District Tea Garden Road, No. 8, software Incubation Park, building 1

Applicant after: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0065 Chongqing Nan'an District huangjuezhen pass Fort Park No. 1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City Communication & Technology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