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822B -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5822B
CN109565822B CN201780049145.2A CN201780049145A CN109565822B CN 109565822 B CN109565822 B CN 109565822B CN 201780049145 A CN201780049145 A CN 201780049145A CN 109565822 B CN109565822 B CN 109565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user equipment
resource
sidelink
resource u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91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5822A (zh
Inventor
才宇
曾勇波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5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5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在本申请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在第一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以避免第一用户设备在较多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所导致的功耗过高,降低第一用户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蜂窝网络的设备对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或称为邻近服务(Proximity Service,ProSe),是一种在系统的控制下、允许设备之间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直接进行通信的新型技术。D2D通信能够增加蜂窝通信系统频谱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
D2D通信包含一种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到网络的中继操作,即远端UE可以通过中继UE连接到网络。远端UE可以通过侧向链路发现消息发现中继UE。远端UE还可以和中继UE之间建立连接。但在发现过程和建立连接过程中,远端UE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以降低远端UE的功耗。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中,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消息,并根据该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之后,第一用户设备使用第一资源处理所述第二消息,其中,处理包括检测和接收中的至少一种。该信号处理方法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在第一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以避免第一用户设备在较多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所导致的功耗过高,降低第一用户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此时,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消息可以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使用的第三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消息可以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使用的第三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可以包含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和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和/或第二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或第四消息确定的。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五消息确定的。其中,第五消息是由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进一步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比如以第一资源为子带为例,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可能为M个。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为M个子带中的一个。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中包含的指示信息和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比如以第一资源为子带为例,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可能为M个,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为M个子带中的一个。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后,该信号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消息给第二用户设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信号处理装置为第一用户设备。该信号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确定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消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处理模块,用于使用第一资源处理第二消息。其中,处理包括检测和接收中的至少一种。该信号处理装置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在第一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以避免第一用户设备在较多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所导致的功耗过高,降低第一用户设备的功耗。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此时,确定模块可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模块在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时,可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模块在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资源时,可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信号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消息之后,发送侧行链路消息给第二用户设备。
针对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消息和/或该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SCI。其中,侧行链路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资源可以为子带、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任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对应第二资源分别为子带、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第一同步信息。其中,第一同步信息可以为同步信号和/或MIB-SL。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可以为第二同步信息、侧行链路消息和该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SCI中任一种或多种。其中,第二同步信息可以为同步信号和/或MIB-SL。侧行链路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或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的。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程序产品,包括第三方面的程序。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中一资源位置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中另一资源位置示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中又一资源位置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远端UE和中继UE通过如下过程建立连接:
1)远端UE发现中继UE的过程。该发现过程包括两种模型:
第一种模型:中继UE发送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发现通告(UE-to-Network RelayDiscovery Announcement)消息;远端UE接收该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发现通告消息,从而发现中继UE。
第二种模型:远端UE发送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发现请求(UE-to-Network RelayDiscovery Solicitation)消息;中继UE接收该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发现请求消息,发现远端UE;然后,中继UE发送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发现回复(UE-to-Network Relay DiscoveryResponse)消息;远端UE接收该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发现回复消息,以发现中继UE。
2)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建立直连链路的过程。
远端UE发送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中继UE接收该直连通信请求消息,并回复直连请求接受消息或者直连请求拒绝消息给远端UE。侧行链路通信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直连通信请求消息、直连请求接受消息和直连请求拒绝消息。
远端UE需要在全部分配资源上检测或接收中继UE发送的消息,以保证及时接收到中继UE发送的消息,但在全部分配资源上检测或接收中继UE发送的消息导致远端UE功耗较高。而远端UE是电池能力受限的设备,比如,其电池容量较小,或者充电间隔较长等,因此,通常要求远端UE功耗越低越好。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以避免第一用户设备,例如远端UE,在较多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用户设备,例如中继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导致的功耗过高,降低第一用户设备的功耗。
下面结合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用户设备10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20。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20是一种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设备,可允许第一用户设备10通过第二用户设备20接入到无线网络中。另外,第一用户设备10也可以直接接入到无线网络。
第一用户设备10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智能眼镜等;第一用户设备10还可以是机械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比如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
第二用户设备20可以是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设备。
图1以第一用户设备10为智能手环、第二用户设备20为移动电话为例进行了绘示。
下面采用详细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信号处理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示例性的可以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环;或者,该装置可以集成于第一用户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消息。
其中,第一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第一同步信息等。第一同步信息可以为同步信号和/或侧行链路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Sidelink,MIB-SL),但本申请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制。侧行链路发现消息可以为UE到网络中继发现通告消息或UE到网络中继发现回复消息。
参考现有技术,在远端UE发现中继UE的过程,其中,远端UE也即第一用户设备,中继UE也即第二用户设备,远端UE接收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此时,第一消息即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者,在远端UE接收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消息之前,远端UE接收中继UE或其他UE发送的第一同步信息,以获取定时等信息,这种情况下,第一消息即第一同步信息。其中,侧行链路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对于“其他UE”,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第三用户设备,也就是说,第一消息是由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的。
需说明的是,在远端UE接收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发现消息之前,远端UE接收的第一同步信息,相同或不同于,在远端UE接收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通信消息之前,远端UE接收的第一同步信息,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制。
S202、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该步骤仍以现有技术为参考,在远端UE发现中继UE的过程,远端UE根据侧行链路发现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或者,远端UE根据第一同步信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其中,第二消息可以为第二同步信息、侧行链路消息和该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中任一种或多种。第二同步信息可以为同步信号和/或MIB-SL。侧行链路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具体地,当第一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时,第二消息为同步信息、侧行链路通信消息和/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对应的SCI中任一种或多种;当第一消息为第一同步信息时,第二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侧行链路发现消息对应的SCI、侧行链路通信消息和侧行链路通信消息对应的SCI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或者,当第一消息为第一同步信息时,第二消息为第二同步信息。
例如,远端UE接收到侧行链路发现消息后,发起直连通信请求消息,并且接收中继UE对直连通信请求消息的回复。远端UE可以根据接收的侧行链路发现消息,确定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或对应的SCI使用的资源。中继UE在发送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或对应的SCI时,可能在相同的子带上发送同步信息。远端UE可以根据接收的侧行链路发现消息,确定远端UE在接收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时检测和/或接收的第二同步信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远端UE在接收侧行链路发现消息和侧行链路通信消息之前,都需要获取同步信息。远端UE可以根据第一同步信息,确定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发现消息的资源。远端UE可以根据第一同步信息,确定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或对应的SCI所使用的资源。另外,远端UE可以根据在接收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时接收的第一同步信息,确定远端UE在接收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时检测和/或接收的第二同步信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另外,当远端UE在不同的子带上接收消息时,可能需要在不同的子带上接收同步信息,因此,可根据所接收的已接收消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后续所接收的第二同步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第一资源可以包括频域资源和/或时域资源,或者资源池。频域资源可以是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或子带。时域资源可以是子帧。资源池可以包含一组时频资源。
S203、第一用户设备使用第一资源处理第二消息,该处理包括检测和接收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在第一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以避免第一用户设备在较多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所导致的功耗过高,降低第一用户设备的功耗。
另外,部分远端UE支持的带宽比较窄,导致该部分远端UE检测或接收中继UE发送的消息所消耗的时间更长。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由于第一用户设备是在已确定的第一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因此,本申请还可以降低第一用户设备,例如远端UE,检测或接收第二用户设备,例如中继UE,发送的消息所消耗的时间。
再者,有可能由于部分远端UE支持的带宽较窄,当中继UE在某一子帧中的某一频率资源上发送第二消息时,而远端UE在检测其他频率资源,则远端UE就没有接收到中继UE发送的第二消息,导致信息的丢失。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由于第一用户设备是在已确定的第一资源上检测和/或接收第二消息,因此,本申请还可以避免信息的丢失。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通过多种实现方式实现,以下进行举例说明。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其中,第二资源可以为子带、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任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对应第二资源分别为子带、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一种或多种。也就是说,第一资源与第二资源的类型可以相同或不同。
基站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侧行链路通信消息使用的资源与一个侧行链路发现消息使用的资源相对应。例如,当中继UE的资源分配是基站调度的模式时,基站调度中继UE发送侧行链路通信消息的资源与发送侧行链路发现消息的资源相对应;当中继UE的资源分配是自主选择的模式时,中继UE选择发送侧行链路通信消息的资源与发送侧行链路发现消息的资源相对应。
以资源为子带为例,中继UE可以在发送侧行链路消息的子带上发送同步信息,远端UE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同步信息所在的子带,确定在该子带上接收侧行链路消息,或在该子带上接收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SCI。侧行链路消息可以是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者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或者,中继UE发送侧行链路消息或相应的SCI的子带是基站配置的,远端UE通过同步信息可以确定出配置的子带,并在这些子带上检测和/或接收中继UE发送的侧行链路消息或相应的SCI。同步信息可以是中继UE或其他UE发送的。
中继UE还可以在发送侧行链路发现消息的子带上发送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或相应的SCI。远端UE可以根据侧行链路发现消息的子带,确定在该子带上接收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或相应的SCI。
以下分别以第二资源和第一资源均为子带、PRB或子帧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第二资源和第一资源均为子带。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例如,第一用户设备根据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或相应SCI所使用的子带。
一种情况中,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与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存在一个或多个偏移量,该偏移量可以是0或其他任意整数值。偏移量可以在标准协议中规定,也可以是预先配置的,还可以是基站配置的。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和偏移量,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
例如,偏移量为1,表示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索引为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索引加1和/或减一。参考图3,其中,纵向表示不同的子带,每一格代表一个子带,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如内填充斜线的方框所示,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如内填充方格的方框所示。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可以位于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的上侧,和/或,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可以位于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的下侧。
另一种情况中,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与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存在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是一对一映射,也可以是一对多映射,或者多对一映射。映射关系可以在标准协议中规定,也可以是预先配置的,还可以是基站配置的。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和映射关系,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
例如,子带索引一共有N个,当第一消息使用的子带索引是1时,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索引是N-1;当第一消息使用的子带索引是2时,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索引是N-2,以此类推。
二、第二资源和第一资源均为PRB。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PRB,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PRB。例如,第一用户设备根据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所使用的PRB,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或相应SCI所使用的PRB。
参考第二资源和第一资源均为子带的描述,将其中子带替换为PRB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三、第二资源和第一资源均为子帧。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帧,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帧。例如,第一用户设备根据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所使用的子帧,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侧行链路通信消息或相应SCI所使用的子帧。
参考第二资源和第一资源均为子带的描述,将其中子带替换为子帧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偏移量为1,表示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帧编号为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帧编号加1和/或减一。参考图4,其中,横向表示不同的子帧,每一格代表一个子帧,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帧如内填充斜线的方框所示,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帧如内填充方格的方框所示。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帧可以位于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帧的左侧,和/或,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帧可以位于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帧的右侧。
对于第一资源与第二资源的类型不同,通过以下示例说明。
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PRB,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或者,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消息在子带中所使用的PRB,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例如,一个子带包含6个PRB,当第一消息使用子带中的第1个PRB和第2个PRB时,确定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是子带1,当第一消息使用子带中的第3个PRB和第4个PRB时,确定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是子带2。或者,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资源池。例如,当第一消息在子带1时,确定第二消息使用的资源池是资源池1;当第一消息在子带2时,确定第二消息使用的资源池是资源池2。
在该实现方式的基础上,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其中,第三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消息和/或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SCI。侧行链路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当第三消息为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侧向链路发现消息时,侧向链路发现消息可以是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发现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消息可以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以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均为子带为例,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确定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可能为N个。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为N个子带中的一个。例如,第二消息可能使用的N个子带是子带0、子带1、子带2和子带3,即N为4,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表示为ID,则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的索引为ID mod 4,其中mod是取模运算,例如,当ID取值为0或4的整数倍时,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的索引为0;若ID取值为1或5时,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的索引为1。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用户设备标识(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可以是层二标识(layer-2 ID),也可以是其他标识,本申请不做限制。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使用的第三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例如,第一用户设备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编号为:m+offset+P×i。其中,P表示周期,m表示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编号,偏移量是offset,i为大于或等于零的整数。该公式表示第一用户设备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能是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m之前和/或之后偏移offset个资源编号的资源,并以P为周期重复的多个资源中的一个。若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的资源编号为n,第一用户设备根据n,确定出第二消息使用的资源是上述多个资源中的一个。比如,第二消息使用的资源是上述多个资源中满足资源编号大于或等于n+N的第一个资源,N是正整数,如图5所示,其中,横向表示不同的子帧,虚线方框表示第二消息可能使用的多个子帧,第三消息所使用的子帧如内填充斜线的方框所示,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帧如内填充方格的方框所示。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资源。
具体地,指示信息可以包含上述实施例中的偏移量,或者,指示信息可以包含第一资源的绝对位置。例如,指示信息包括子带对应的偏移量,或者子帧对应的偏移量,或者PRB对应的偏移量,或者资源池对应的偏移量。
类似上述实施例,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的第一资源可能包含多个子带或子帧或PRB或资源池。因此,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即在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多个第一资源中,进一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具体的第一资源。其中,第三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消息和/或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侧行链路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具体地,第三消息可以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比如,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消息发送的资源池。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在确定的资源池中发送第二消息的第一资源。
或者,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使用的第三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比如,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消息发送的资源池。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使用的第三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在确定的资源池中发送第二消息的第一资源。
当第一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时,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侧行链路发现消息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MAC PDU)或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HY PDU)中;当第一消息为同步信息时,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MIB-SL中,或者指示信息为同步信号使用的侧向链路同步信号标识(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D,SLSSID),或者同步信号使用的扰码序列,等等。
在上述基础上,在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前,该信号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消息给第二用户设备。这里,该侧行链路消息可以是上述第三消息。
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一资源。
再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可以包含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比如,以第一资源为子带为例,第二消息可能使用的子带是子带0、子带1、子带2和子带3,共4个子带,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表示为ID,则确定的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的索引为IDmod 4,其中mod是取模运算。
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和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和/或第二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可选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或第四消息确定的。
进一步地,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五消息确定的。其中,第五消息是由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给第二用户设备的。更进一步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比如以第一资源为子带为例,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子带,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可能为M个。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为M个子带中的一个。比如,第二消息可能使用的子带是子带0、子带1、子带2和子带3,即M为4,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表示为ID,则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的索引为ID mod 4,其中mod是取模运算。
或者,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中包含的指示信息和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比如以第一资源为子带为例,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可能为M个,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使用的子带为M个子带中的一个。比如,第二消息可能使用的子带是子带0、子带1、子带2和子带3,即M为4,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表示为ID,则第二消息使用的子带的索引为ID mod 4,其中mod是取模运算。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信号处理装置为第一用户设备。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60包括接收模块61、确定模块62和处理模块63。确定模块62分别与接收模块61和处理模块63耦接。
其中,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第一消息。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处理模块63用于使用第一资源处理第二消息。其中,处理包括检测和接收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具体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另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2可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可以用于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确定模块62可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资源。
可选地,确定模块62在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时,可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可选地,确定模块62在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资源时,可具体用于:根据指示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其中,上述第三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消息和/或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SCI。侧行链路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需说明的是,第二资源可以为子带、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任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对应第二资源分别为子带、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一种或多种。第一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同步信息可以为同步信号和/或MIB-SL。第二消息可以为第二同步信息、侧行链路消息和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SCI中任一种或多种。第二同步信息可以为同步信号和/或MIB-SL。侧行链路消息可以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可选地,第一消息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或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的。
在图6所示结构基础上,如图7所示,信号处理装置7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71。该发送模块71用于在接收模块61接收第一消息之后,发送侧行链路消息给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模块71与接收模块61耦接。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具体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信号处理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还需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可以通过一个收发器实现,或者,接收模块由独立的接收器实现,发送模块由独立的接收器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确定模块和处理模块可以由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处理器实现。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信号处理装置80包括:存储器81和处理器82。存储器81与处理器82耦接。
其中,存储器8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82用于调用存储器81中的程序指令,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具体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所述的程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Claims (23)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处理所述第二消息,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检测和接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第一同步信息,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为同步信号和/或侧行链路主信息块MIB-S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为侧行链路消息和/或所述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侧行链路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为子带、物理资源块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资源对应所述第二资源分别为子带、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第二同步信息、侧行链路消息和所述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同步信息为同步信号和/或侧行链路主信息块MIB-SL,所述侧行链路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或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消息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11.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为第一用户设备,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处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处理所述第二消息,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检测和接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第一同步信息,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为同步信号和/或侧行链路主信息块MIB-SL。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所使用的第二资源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在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使用的第一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为侧行链路消息和/或所述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侧行链路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为子带、物理资源块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资源对应所述第二资源分别为子带、PRB、子帧和资源池中一种或多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第二同步信息、侧行链路消息和所述侧行链路消息对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同步信息为同步信号和/或侧行链路主信息块MIB-SL,所述侧行链路消息为侧行链路发现消息或侧行链路通信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1-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或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消息之后,发送侧行链路消息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21.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
22.一种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1所述的程序。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
CN201780049145.2A 2017-03-24 2017-03-24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565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8187 WO2018170920A1 (zh) 2017-03-24 2017-03-24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822A CN109565822A (zh) 2019-04-02
CN109565822B true CN109565822B (zh) 2020-11-17

Family

ID=6358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9145.2A Active CN109565822B (zh) 2017-03-24 2017-03-24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83055A1 (zh)
EP (1) EP3592062B1 (zh)
CN (1) CN109565822B (zh)
WO (1) WO20181709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11683B2 (en) * 2019-10-29 2023-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discovery procedure
EP4136904A4 (en) * 2020-04-15 2024-02-07 Qualcomm Inc STAND-ALONE SIDELINK COMMUNICATION OVER UNLICENSED BAND
WO2022000186A1 (en) * 2020-06-29 2022-01-0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saving power for a sidelink
US20220070799A1 (en) * 2020-08-27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timing adjustment
US20230007462A1 (en) * 2021-07-02 2023-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very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over unlicensed b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10410D0 (en) * 2010-06-22 2010-08-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laying communications
WO2015069051A1 (ko) * 2013-11-08 2015-05-14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01430B (zh) * 2014-05-08 2019-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2d资源的配置、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6021999A1 (ko) * 2014-08-07 2016-0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2d 통신에서의 단말의 d2d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113713A (zh) * 2014-12-19 2017-08-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装置到装置通信系统中提供中继器选择的装置和方法
CN105813204B (zh) * 2014-12-31 202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池配置方法及设备
WO2017011987A1 (zh) * 2015-07-20 2017-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891482A (zh) * 2015-08-18 2022-01-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调度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方法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92062B1 (en) 2023-09-27
US20200383055A1 (en) 2020-12-03
WO2018170920A1 (zh) 2018-09-27
EP3592062A4 (en) 2020-03-11
EP3592062A1 (en) 2020-01-08
CN109565822A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5822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159724A1 (en) Indic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31435B2 (en)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JP6275252B2 (ja) D2d信号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5379406B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中的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802165B1 (en) Indication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state to base station
US20120322479A1 (en) Communication link monitoring and failure handling in a network controlled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CN108366355B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终端以及基站
CN111435909A (zh) 发送和接收反馈信道的方法以及装置
WO2019028699A1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EP4044746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263613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GB2491870A (en)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Link Monitoring in Unlicensed band or Cluster Network
CN109600852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JP7189207B2 (ja) 信号送信方法、関連する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5960810B (zh) 与基站通信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506433B (zh) 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67096A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3372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proximity services in multiple carriers
CN107743313B (zh) 实现辅小区的时分双工配置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14747237B (zh) 一种配置信息发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58685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11391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6546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装置和网络装置
CN113366896B (zh) 参考信号接收与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