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8169A - 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8169A
CN112118169A CN201910544091.8A CN201910544091A CN112118169A CN 112118169 A CN112118169 A CN 112118169A CN 201910544091 A CN201910544091 A CN 201910544091A CN 112118169 A CN112118169 A CN 112118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user account
target
quick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40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8169B (zh
Inventor
田元
林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440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8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8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客户端显示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接收对应于该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的选择信号;向第二用户帐号发送所述目标快捷回复消息。本申请技术方案,在用户回复消息时,无需手动输入,只需要从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选择一条发出即可,从而使得消息回复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Description

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可以通过具有消息收发功能的应用程序(如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与联系人之间进行通信。
对于消息接收方来说,当接收到某一消息接收方发送的消息之后,可以通过键盘编辑和输入消息内容,然后点击发送按钮,触发向该消息发送方回复消息。
然而,上述消息回复过程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用于解决消息回复过程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回复方法,应用于第一客户端中,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于第一用户帐号,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接收对应于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的选择信号;
向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所述目标快捷回复消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模板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消息模板配置界面;
根据在所述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添加的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配置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以使得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对应的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基于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回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会话界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
回复消息显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回复消息选择模块,用于接收对应于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的选择信号;
回复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所述目标快捷回复消息。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消息模板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界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消息模板配置界面;
消息模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在所述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添加的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使用权限配置模块,用于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配置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以使得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对应的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基于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消息回复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消息模板配置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消息回复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消息模板配置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其用于执行上述消息回复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其用于执行上述消息模板配置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在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使得用户能够从中选择目标快捷回复消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帐号。相比于通信双方的消息收发完全依赖于手动输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用户回复消息时,无需手动输入,只需要从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选择一条发出即可,从而使得消息回复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回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例性示出了一种聊天会话界面的示意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一种设置界面的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一种显示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的示意图;
图6示例性示出了几种消息分组的示意图;
图7示例性示出了几种基于输入的关键词显示快捷回复消息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模板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模板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例性示出了一种消息模板配置界面的示意图;
图11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目标集体的组织架构列表的示意图;
图12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管理员列表的示意图;
图13示例性示出了一种消息回复方法的完整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回复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回复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模板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模板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第一终端10、第二终端20和消息收发服务器30。
第一终端10中安装运行有第一客户端,第二终端20中安装运行有第二客户端。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是同一应用程序的客户端,例如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是同一即时通信应用的客户端,又例如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是同一社交类应用的客户端。第一客户端中登录有第一用户帐号,第二客户端中登录有第二用户帐号,该第一用户帐号和第二用户帐号即为同一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例如,当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同为“X信”应用程序的客户端时,第一用户帐号则是由第一用户在该“X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用户帐号,第二用户帐号则是由第二用户在该“X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用户帐号。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用户。在上述应用场景中,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在属于同一应用程序的两个用户帐号之间进行通信(即消息收发)的过程中,消息接收方向消息发送方快捷地回复消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是共用消息收发服务器30的两个不同应用程序的客户端。例如,第一客户端是某一即时通信应用的客户端,第二客户端是另一即时通信应用的客户端,且上述两个即时通信应用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程序,但这两个即时通信应用可以共用消息收发服务器30。又例如,第一客户端是某一即时通信应用的客户端,第二客户端是某一社交类应用的客户端,且该即时通信应用和社交类应用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程序,但该即时通信应用和社交类应用可以共用消息收发服务器30。第一客户端中登录有第一用户帐号,第二客户端中登录有第二用户帐号,该第一用户帐号和第二用户帐号即为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例如,当第一客户端为“企业X信”应用程序的客户端,且第二客户端为“X信”应用程序的客户端时,第一用户帐号则是由第一用户在该“企业X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用户帐号,第二用户帐号则是由第二用户在该“X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用户帐号。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用户。在上述应用场景中,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在属于两个不同应用程序的两个用户帐号之间进行通信(即消息收发)的过程中,消息接收方向消息发送方快捷地回复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用户帐号和第二用户帐号是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时,这两个不同应用程序可以由同一个软件开发商提供,也可以由两个不同的软件开发商提供,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上述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均具备消息收发功能,也即既可以向其它客户端发送消息,也可以接收其它客户端发送的消息。
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消息收发服务器3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消息收发服务器30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分别与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进行通信,用于对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之间收发的消息进行中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客户端中登录的第一用户帐号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第一客户端可以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第一用户从该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选择目标快捷回复消息之后,第一客户端向第二用户帐号发送该目标快捷回复消息,从而使得消息回复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还可以包括:配置终端40和配置服务器50。配置终端40和配置服务器50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建立通信连接。
配置终端40用于配置快捷回复消息模板,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用于生成快捷回复消息。配置终端40可以将快捷回复消息模板提交给配置服务器50,再由配置服务器50将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发送给用户客户端,如上文介绍的(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这样,用户客户端在回复消息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该基于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对收到的消息进行快捷回复。
配置终端40可以登录配置客户端,该配置客户端可以是应用程序客户端,也可以是网页客户端。通过该配置客户端与配置服务器50进行通信。配置终端4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C等电子设备。配置服务器5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回复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第一终端10,如该第一终端10中的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对应于第一用户帐号。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显示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
第一用户帐号和第二用户帐号之间能够创建聊天会话,通过聊天会话来收发消息。聊天会话界面是用于在聊天会话时,显示接收和发出的消息,以及发送消息的用户界面。第一用户帐号可以在该聊天会话界面中输入消息,并将该消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帐号,也可以在该聊天会话界面中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来的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帐号(如上文介绍的第一用户帐号和第二用户帐号)是用于唯一标识用户的标识符,用户帐号通常是有数字、字母、符号或者其组合所形成的字符串。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用户帐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用户帐号的使用者记为第一用户,第二用户帐号的使用者记为第二用户,且该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是两个不同的用户。
步骤202,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会在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该消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还会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的显示界面不作限定。例如,该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可以显示在聊天会话界面中,也可以显示在聊天会话界面上层的另一个界面中。另外,该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可以显示在屏幕底部区域,也可以显示在屏幕顶部区域,或者其它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是指供用户选择的已经编辑好的回复消息。用户仅需从中选择,即可触发发送,而无需手动编辑需要回复的消息。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以第一用户是Tom,第二用户是Lucy为例,Tom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显示有与Lucy的聊天会话界面30,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Lucy发送的消息之后,在聊天会话界面30中显示该消息,如图3中的“给我推荐个面膜”,第一客户端还在该聊天会话界面30中,显示若干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3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快捷回复消息的类型不作限定。例如,快捷发送消息可以是文字消息、图片消息、语音消息、视频消息、图文消息、网页消息、小程序消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接收方在接收到网页消息之后,可以直接打开相应的网页。又例如,接收方在接收到小程序消息之后,可以直接打开相应的小程序。
步骤203,接收对应于该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的选择信号。
目标快捷回复消息可以是从该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选择的任意一条快捷回复消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用户选择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用户可以点击该目标快捷回复消息,触发对该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的选择信号。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假设Tom点击目标快捷回复消息32,触发对该目标快捷回复消息32的选择信号。
步骤204,向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目标快捷回复消息。
第一客户端将目标快捷回复消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帐号所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在该目标快捷回复消息发送成功之后,第一客户端会在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用户帐号发出的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相应地,第二客户端也会在第二用户帐号与第一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用户帐号发出的目标快捷回复消息。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在目标快捷回复消息32成功发出之后,第一客户端在聊天会话界面30中显示目标快捷回复消息32对应的消息气泡33。
可选地,第一客户端可以对是否使用该快捷回复消息的功能进行设置。若该快捷回复消息的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则第一客户端在有消息回复需求时,显示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快捷回复消息进行发送;若该快捷回复消息的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一客户端在有消息回复需求时,不显示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手动输入要回复的消息。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第一客户端显示设置界面40,在该设置界面40中,包括快捷回复消息的功能对应的开关控件41,第一用户可以通过该开关控件41,选择开启或关闭快捷回复消息的功能,满足个性化设置需求。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第一用户帐号和第二用户帐号可以是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也可以是同一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在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使得用户能够从中选择目标快捷回复消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帐号。相比于通信双方的消息收发完全依赖于手动输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用户回复消息时,无需手动输入,只需要从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选择一条发出即可,从而使得消息回复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另外,当第一用户帐号和第二用户帐号是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时,可以实现跨应用程序的消息快捷回复功能,充分提升了跨应用程序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显示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的几种可能实现方式,下面对此进行介绍说明。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202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子步骤:
(1)显示至少一个消息分类选项,每个消息分类选项对应于一个消息分类。
上述消息分类选项用于对消息分类进行选择,快捷回复消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消息分类,每个消息分类中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消息分类选项可以预先进行设定,如由配置快捷回复消息的管理员进行设定。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业务,消息分类的数量和种类也会有所不同,这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例如,对于商品买卖的业务场景,消息分类可以包括商品、优惠券、订单等多种不同分类。再例如,对于工作业务场景,消息分类可以包括工作计划、会议、资料、工资等多种不同分类。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一客户端在聊天会话界面50中,可以显示多个不同的消息分类选项,如包括“商品”选项、“订单”选项、“优惠”选项、“营销”选项、“图片”选项和“会员”选项等。
(2)接收对应于该至少一个消息分类选项中的目标消息分类选项的选择信号,目标消息分类选项对应于目标消息分类。
目标消息分类选项可以是从该至少一个消息分类选项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消息分类选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用户选择目标消息分类选项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用户可以点击该目标消息分类选项,触发对该目标消息分类选项的选择信号。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假设第一用户点击“商品”选项,触发对该“商品”消息分类的选择信号。
(3)显示属于目标消息分类的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在接收到对应于目标消息分类选项的选择信号之后,第一客户端即可在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属于目标消息分类的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对应于“商品”选项的选择信号之后,显示属于该“商品”消息分类的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55。用户可以从该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55中,选择目标快捷回复消息进行发送。
可选地,上述显示属于目标消息分类的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包括:显示目标消息分类包含的至少一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中包括一条或多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也即,每个消息分类下还可以包括若干个消息分组,该消息分组是消息分类下的二级类目,从而实现对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做进一步的细分,便于用户快速查找到所要发送的快捷回复消息。另外,对于每个消息分类下所包含的消息分组的数量和种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进行配置。
示例性地,如图6中(a)部分所示,“商品”消息分类可以包括出售中、已售罄和仓库中共3个消息分组,如图6中(b)部分所示,“订单”消息分类可以包括待付款、待发货、已发货、已完成、已关闭、退款中共6个消息分组,如图6中(c)部分所示,“优惠”消息分类可以包括优惠券和优惠码共2个消息分组,如图6中(d)部分所示,“营销”消息分类可以包括拼团、限时折扣、满减送、秒杀、优惠套餐、打包一口价共6个消息分组,如图6中(e)部分所示,“图片”消息分类可以包括1个消息分组,如图6中(f)部分所示,“会员”消息分类可以包括会员办理和会员储值共2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中包括若干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另外,当消息分组中包括多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时,该多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可以按序进行排列,如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排列,通过上下滑动可以选择不同的快捷回复消息。而且,多个消息分组也可以按序进行排列,如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排列,通过左右滑动可以选择切换不同的消息分组。
可选地,每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可以以卡片的形式进行展示。该卡片中包含发送控件,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对应于目标快捷回复消息对应的卡片中的发送控件的触发信号之后,向第二用户帐号发送该目标快捷回复消息。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202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聊天会话界面的输入框的下方,以列表形式显示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其中,上述聊天会话界面的输入框用于供用户手动输入消息。通过在输入框下方以列表形式显示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便于用户选择。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显示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的多种可能实现方式,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显示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之前,第一客户端还需要获取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可选地,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1)获取关键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客户端从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中提取关键词。
第一客户端可以对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进行解析,从中提取关键词。例如,第一客户端可以对第二用户帐号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若干个字词,然后选择目标词性(如名词)的字词作为关键词。例如,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为“给我推荐个面膜”,第一客户端从该消息中提取的关键词可以包括“面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用户帐号在聊天会话界面的输入框中输入的关键词。
聊天会话界面中通常包括输入框,用于供用户输入所要发送的内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该输入框作为搜索栏来使用,当获取到在该输入框中输入的字词之后,将该字词作为搜索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所使用的关键词。例如,当第一用户想要给第二用户回复与“面膜”相关的消息时,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关键词“面膜”。又例如,当第一用户想要给第二用户回复与商品订单或快递订单相关的消息时,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手机号、订单号等信息作为关键词。
(2)搜索获取与关键词相关的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第一客户端在获取到关键词之后,可以从快捷回复消息的数据库中,匹配出与该关键词对应的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然后在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与该关键词对应的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快捷回复消息的数据库中可以存储多条快捷回复消息,以及每条快捷回复消息对应的关键词,如果与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相关的关键词,包含于某一条快捷回复消息对应的关键词中,则该快捷回复消息与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相关的关键词相匹配。
可选地,快捷回复消息的数据库可以是本地数据库,也可以是网络数据库。其中,本地数据库是指存储在第一客户端本地(也即第一终端)的数据库,网络数据库是指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的数据库。网络数据库中存储的快捷回复消息可以实时更新。
示例性地,如图7中(a)部分所示,Tom接收到Lucy发来的一条消息“给我推荐些零食”之后,Tom在聊天会话界面70的输入框71中输入关键词“薯片”,相应地,客户端在输入框71的下方显示若干条关于“薯片”的商品类快捷回复消息,Tom可以从中选择进行回复。如图7中(b)部分所示,Tom接收到Lucy发来的一条消息“我昨天买的衣服发货了么”之后,Tom在聊天会话界面70的输入框71中输入订单号“123456”作为关键词,相应地,客户端在输入框71的下方显示关于订单号“123456”的订单类快捷回复消息,Tom可以选择进行回复。如图7中(c)部分所示,Tom接收到Lucy发来的一条消息“给我推荐个寄快递的小程序”之后,Tom在聊天会话界面70的输入框71中输入关键词“寄快递”,相应地,客户端在输入框71的下方显示若干个关于“寄快递”的快捷回复消息,且该快捷回复消息的类型为小程序消息,Tom可以选择进行回复,Lucy在接收到Tom回复的小程序消息之后,点击该小程序消息,即可直接进入到相应的小程序。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关键词,然后获取与关键词相关的快捷回复消息作为候选提供给用户,使得向用户提供的快捷回复消息能够更好地符合其意图和需求,提升了推荐的快捷回复消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另外,通过从接收到的消息中自动提取关键词,更加智能高效。通过将聊天会话界面中的输入框作为用于输入关键词的输入栏来使用,扩展了输入框的功能,当用户需要回复消息时,仅需在输入框中输入少量的字词,就可以得到符合需求的快捷回复消息,充分简化了用户操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由目标集体的管理员进行配置。目标集体是指非个人的组织形式团体,目标集体是包含至少两个用户的群体,可以是企业、商家、家庭、学校、班级等等。目标集体中的每个用户对应一个用户帐号。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用户帐号属于目标集体,第二用户帐号不属于目标集体,第一客户端显示的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是目标集体为集体内部人员配置的,向集体外部人员回复消息时的常用消息。
第一用户帐号属于目标集体,表示该第一用户帐号的使用者(也即第一用户)属于该目标集体,即第一用户属于目标集体的集体内部人员。第二用户帐号不属于目标集体,表示该第二用户帐号的使用者(也即第二用户)不属于目标集体,即第二用户属于目标集体的集体外部人员。
例如,第一用户使用在“企业X信”客户端中登录的第一用户帐号向集体外部的第二用户在“X信”客户端中登录的第二用户帐号回复消息时,可以使用该第一用户所属的目标集体为集体内部人员配置的快捷回复消息,向第二用户回复消息。还例如,第一用户使用在“X信”客户端中登录的第一用户帐号向集体外部的第二用户在“企业X信”客户端中登录的第二用户帐号回复消息时,也可以使用该第一用户所属的目标集体为集体内部人员配置的快捷回复消息,向第二用户回复消息。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目标集体为集体内部人员配置用于向集体外部人员回复消息时的快捷回复消息,提高了集体内部人员与集体外部人员进行沟通时的消息回复效率。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帐号属于目标集体,第一用户帐号不属于目标集体,第一客户端显示的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是目标集体为集体外部人员配置的,向集体内部人员回复消息时的常用消息。
第二用户帐号属于目标集体,表示该第二用户帐号的使用者(也即第二用户)属于目标集体,即第二用户属于目标集体的集体内部人员。第一用户帐号不属于目标集体,表示该第一用户帐号的使用者(也即第一用户)不属于目标集体,即第一用户属于目标集体的集体外部人员。
例如,第一用户使用在“X信”客户端中登录的第一用户帐号向目标集体中第二用户在“企业X信”客户端中登录的第二用户帐号回复消息时,可以使用该第二用户所属的目标集体为集体外部人员配置的快捷回复消息,向第二用户回复消息。还例如,第一用户使用在“企业X信”客户端中登录的第一用户帐号向目标集体中第二用户在“X信”客户端中登录的第二用户帐号回复消息时,也可以使用该第二用户所属的目标集体为集体外部人员配置的快捷回复消息,向第二用户回复消息。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目标集体为集体外部人员配置用于向集体内部人员回复消息时的快捷回复消息,提高了集体外部人员与集体内部人员进行沟通时的消息回复效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客户端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
(1)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的显示界面不作限定。例如,该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可以显示在聊天会话界面中,也可以显示在聊天会话界面上层的另一个界面中。另外,该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可以显示在屏幕底部区域,也可以显示在屏幕顶部区域,或者其它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是指供用户选择的已经编辑好的发送消息。用户仅需从中选择,即可触发发送,而无需手动编辑需要发送的消息。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快捷发送消息的类型也不作限定。例如,快捷发送消息可以是文字消息、图片消息、语音消息、视频消息、图文消息、网页消息、小程序消息等等。
另外,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的显示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客户端显示至少一个消息分类选项,每个消息分类选项对应于一个消息分类;接收对应于该至少一个消息分类选项中的目标消息分类选项的选择信号,目标消息分类选项对应于目标消息分类;显示属于目标消息分类的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再例如,获取对应于聊天会话界面的输入框的触发信号,在输入框下方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再例如,获取在聊天会话界面的输入框中输入的关键词,显示与该关键词对应的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
(2)接收对应于该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发送消息的选择信号。
目标快捷发送消息可以是从该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中选择的任意一条快捷发送消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用户选择目标快捷发送消息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用户可以点击该目标快捷发送消息,触发对该目标快捷发送消息的选择信号。
(3)向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目标快捷发送消息。
第一客户端将目标快捷发送消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帐号所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在该目标快捷发送消息发送成功之后,第一客户端会在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用户帐号发出的目标快捷发送消息。相应地,第二客户端也会在第二用户帐号与第一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用户帐号发出的目标快捷发送消息。
可选地,第一客户端可以对是否使用该快捷发送消息的功能进行设置。若该快捷发送消息的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则第一客户端在有消息发送需求时,显示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快捷发送消息进行发送;若该快捷发送消息的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一客户端在有消息发送需求时,不显示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手动输入要发送的消息。可选地,快捷发送消息与快捷回复消息的功能可以同步开启或关闭,也可以两者各自进行独立开启或关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在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使得用户能够从中选择目标快捷发送消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帐号,从而使得消息发送过程更加快捷、高效。另外,由于第一用户帐号和第二用户帐号是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因此实现了跨应用程序的消息快捷发送功能,充分提升了跨应用程序的通信效率。
在上文实施例中,介绍了在跨应用程序的消息回复过程中,可以使用快捷回复消息进行高效地回复,下面,将对快捷回复消息的配置过程进行介绍说明。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模板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配置终端40,如该配置终端40中的配置客户端。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801,显示消息模板配置界面。
配置终端是目标集体的管理员所使用的终端。当管理员需要定制快捷回复消息模板时,运行配置客户端,该配置客户端可以显示消息模板配置界面。该消息模板配置界面是供管理员定制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用户界面。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制不同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可选地,该消息模板配置界面还用于供管理员定制快捷发送消息模板。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制不同的快捷发送消息模板。
步骤802,根据在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添加的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上述内容素材是指管理员在定制快捷回复消息模板时所需要用到的信息。可选地,该内容素材可以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网页链接、小程序链接等形式的素材。
步骤803,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配置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以使得第一用户帐号对应的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基于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
其中,第一用户帐号和第二用户帐号可以是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也可以是同一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
在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之后,可以将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配置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以使得第一用户帐号的使用者(也即第一用户)在回复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时,能够使用基于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有关快捷回复消息的使用过程,在上文实施例中已经介绍,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配置客户端在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之后,还可以基于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快捷回复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将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配置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也即将基于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的使用权限配置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配置客户端在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之后,可以将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发送给配置服务器,该配置服务器可以基于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快捷回复消息。之后,配置服务器根据配置客户端所配置的具有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的目标用户帐号(如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向目标用户帐号发送基于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配置客户端在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之后,可以将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发送给配置服务器,配置服务器根据配置客户端所配置的具有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的目标用户帐号(如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向目标用户帐号发送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目标用户帐号对应的客户端可以基于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快捷回复消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对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配置过程进行了介绍说明,快捷发送消息模板的配置过程与此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添加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并将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配置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以使得第一用户帐号对应的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基于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第一用户帐号在回复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时,可以使用快捷回复消息,无需手动输入,提高了消息回复效率。
另外,如果还配置了快捷发送消息模板,还可以使得第一用户帐号在向第二用户帐号发送消息时,可以使用快捷发送消息,无需手动输入,提高了消息发送效率。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模板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配置终端40,如该配置终端40中的配置客户端。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901,显示消息模板配置界面。
示例性地,结合参考图10,配置客户端显示消息模板配置界面,该消息模板配置界面可以包括第一配置界面80和第二配置界面90。在第一配置界面80中可以包括模板名称输入栏81、关键词输入栏82、模板内容添加控件83、回复方式84、保存控件85和取消控件86等。其中,模板名称输入栏81用于供管理员输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名称;关键词输入栏82用于供管理员输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对应的关键词;模板内容添加控件83用于供管理员添加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内容素材;回复方式84可以包括“回复全部”和“随机回复一条”两种方式;保存控件85用于保存当前配置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取消控件86用于取消当前配置。
步骤902,获取对应于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的目标模板类型的选择信号。
上述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包括至少一种候选的模板类型。上述模板类型可以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网页、小程序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结合参考图10,在获取到对应于模板内容添加控件83的触发信号之后,配置客户端跳转显示第二配置界面90。在第二配置界面90中,可以显示至少一种候选的模板类型,如图文91、图片92、语音93、视频94、网页95、小程序96等等。
管理员可以选择至少一种候选的模板类型中的任意模板类型,作为目标模板类型;对应地,配置客户端可以获取对应于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的目标模板类型的选择信号。
步骤903,显示目标模板类型对应的素材添加界面。
上述素材添加界面用于提供给管理员添加内容素材。对应于不同的模板类型,其对应的素材添加界面有所不同。另外,该素材添加界面可以是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的子界面,也可以是独立于消息模板配置界面的另一个界面。
示例性地,结合参考图10,管理员选择图文91作为目标模板类型,与该目标模板类型对应的素材添加界面100中,可以包括素材添加控件,如“从素材库中选择”控件97、“自建图文”控件98、“转载文章”控件99等。其中,从“素材库中选择”控件97是指从预先存储的图文素材库中选择内容素材,添加至该素材添加界面中;“自建图文”控件98是指管理员自己编辑图文作为内容素材,添加至该素材添加界面中;“转载文章”控件99是指将从其它地方转载的文章作为内容素材,添加至该素材添加界面中。
步骤904,获取在素材添加界面中添加的内容素材。
配置客户端可以获取在上述素材添加界面中添加的内容素材。
步骤905,根据目标模板类型和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在获取到上述内容素材后,配置客户端可以根据目标模板类型和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可选地,在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之后,配置客户端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906至908:
步骤906,获取为快捷回复消息模板配置的相关信息。
可选地,该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对应的关键词、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对应的消息分类。也即,管理员可以设置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对应的关键词,也可以设置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对应的消息分类。
步骤907,向服务器发送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和相关信息。
配置客户端在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后,可以将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和相关信息对应发送给配置服务器,配置服务器可以对应存储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和相关信息。
可选地,在基于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快捷回复消息之后,配置服务器还可以进一步从快捷回复消息中提取关键词,从而实现对管理员配置的关键词进行扩充。可选地,配置服务器可以根据快捷回复消息所属的消息分类,采用与该消息分类对应的关键词提取方式,从该快捷回复消息中提取关键词。
示例性地,当快捷回复消息属于商品消息分类时,可以自动识别该快捷回复消息中的商品信息,如商品名称、售价、品牌名、商品功能等信息,将该商品信息作为关键词。当快捷回复消息属于订单消息分类时,可以自动识别该快捷回复消息中的订单信息,如订单号、联系方式、收货人、订单地址等信息,将该订单信息作为关键词。当快捷回复消息属于图片消息分类时,可以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获取图片中的关键词或图片内容,作为关键词。
步骤908,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模板同步数据。
上述模板同步数据包括由多个不同管理员所编辑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由于目标集体的管理员可以包括多个,而每个管理员可以在各自所使用的配置客户端上编辑快捷回复消息模板。服务器可以接收多个不同管理员所编辑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进行统一存储。之后,服务器可以将上述存储的多个不同管理员所编辑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发送各个管理员所使用的配置客户端。对应地,配置客户端可以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上述模板同步数据。配置客户端通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同步数据,可以获取到其他多个不同管理员所编辑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从而丰富了每个配置客户端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进一步可以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配置更多种类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可选地,在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之后,配置客户端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909和911。
步骤909,显示目标集体的组织架构列表。
配置客户端可以显示目标集体的组织架构列表,该组织架构结构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目标集体的用户帐号。可选地,该组织架构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层级,每一个层级包括至少一个分组,每个分组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户帐号。
示例性地,结合参考图11,配置客户端中显示有目标集体的组织架构列表110,该组织架构结构列表110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目标集体的用户帐号111。
步骤910,获取对应于组织架构列表中的目标用户帐号的选择信号。
其中,上述目标用户帐号包括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
管理员可以从目标集体的组织架构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用户帐号作为目标用户帐号;对应地,配置客户端可以获取对应于目标用户帐号的选择信号。
步骤911,给目标用户帐号配置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
管理员可以将不同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配置给不同的用户帐号,每个用户帐号可以拥有一个或者多个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不同等级的管理员对于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管理权限也可以不同。例如有的管理员仅具备模板配置权限,但不具备模板使用权限的分配权限,有的管理员既具备模板配置权限,还具备模板使用权限的分配权限。又例如,有的管理员仅具备对目标集体中的一部分用户帐号进行模板使用权限的分配权限,有的管理员具备对目标集体中的所有用户帐号进行模板使用权限的分配权限。上述配置客户端可以获取登录该配置客户端的管理员帐号所对应的管理权限,根据该管理权限,决策是否允许该管理员帐号给目标用户帐号配置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
示例性地,结合参考图12,管理员列表120中包括至少一个管理员帐号。对于管理员帐号“Nick”121,其属于分级管理员,对于目标集体中的一个小组,如二组具有管理权限,且只具有给该二组中的用户帐号分配模板使用权限的能力,而不具备给其它组别中的用户帐号分配模板使用权限的能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对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配置过程进行了介绍说明,快捷发送消息模板的配置过程与此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添加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并将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配置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以使得第一用户帐号对应的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基于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第一用户帐号在回复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时,可以使用快捷回复消息,无需手动输入,提高了消息回复效率。
下面,结合参考图13,其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回复方法的完整流程示意图。
步骤1301,配置客户端显示消息模板配置界面。
当目标集体的管理员需要定制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和/或快捷回复消息模板时,运行配置终端中的配置客户端,该配置客户端可以显示消息模板配置界面。
步骤1302,配置客户端获取对应于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的目标模板类型的选择信号。
步骤1303,配置客户端显示目标模板类型对应的素材添加界面。
步骤1304,配置客户端获取在素材添加界面中添加的内容素材。
步骤1305,配置客户端根据目标模板类型和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发送消息模板和/或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步骤1306,配置客户端向配置服务器发送快捷发送消息模板和/或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步骤1307,配置服务器存储多个不同配置客户端发送快捷发送消息模板和/或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步骤1308,配置服务器向配置客户端发送模板同步数据,模板同步数据包括由多个不同管理员所编辑的快捷发送消息模板和/或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步骤1309,配置客户端显示目标集体的组织架构列表。
步骤1310,配置客户端获取对应于组织架构列表中的目标用户帐号的选择信号。
步骤1311,配置客户端给目标用户帐号配置快捷发送消息模板和/或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
步骤1312,配置客户端给配置服务器发送配置信息。
配置信息包括给目标用户帐号配置快捷发送消息模板和/或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数据。
步骤1313,配置服务器将配置信息发送给消息收发服务器。
步骤1314,消息收发服务器存储配置信息。
步骤1315,消息收发服务器将配置信息同步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二客户端。
步骤1316,第一客户端显示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第一客户端对应于第一用户帐号,第二客户端对应于第二用户帐号。
步骤1317,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步骤1318,第一客户端接收对应于该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发送消息的选择信号。
步骤1319,第一客户端向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目标快捷回复消息。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回复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消息回复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第一终端,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终端上。该装置1400可以包括:会话界面显示模块1410、回复消息显示模块1420、回复消息选择模块1430和回复消息发送模块1440。
会话界面显示模块1410,用于显示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
回复消息显示模块142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回复消息选择模块1430,用于接收对应于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的选择信号。
回复消息发送模块1440,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所述目标快捷回复消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在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使得用户能够从中选择目标快捷回复消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帐号。相比于通信双方的消息收发完全依赖于手动输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用户回复消息时,无需手动输入,只需要从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选择一条发出即可,从而使得消息回复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回复消息显示模块1420,包括:分类选项显示单元、选择信号接收单元和回复消息显示单元。
分类选项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至少一个消息分类选项,每个消息分类选项对应于一个消息分类。
选择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消息分类选项中的目标消息分类选项的选择信号,所述目标消息分类选项对应于目标消息分类。
回复消息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属于所述目标消息分类的所述快捷回复消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回复消息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目标消息分类包含的至少一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中包括一条或多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装置1400还包括:关键词获取模块1450和回复消息搜索模块1460。
关键词获取模块1450,用于获取关键词。
回复消息搜索模块1460,用于搜索获取与所述关键词相关的所述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关键词获取模块1450,用于从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中提取所述关键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关键词获取模块145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在所述聊天会话界面的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关键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回复消息搜索模块1460,用于从本地数据库中,搜索获取与所述关键词相关的所述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和/或,从网络数据库中,搜索获取与所述关键词相关的所述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快捷回复消息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文字消息、图片消息、语音消息、视频消息、图文消息、网页消息、小程序消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和所述第二用户帐号是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属于目标集体,所述第二用户帐号不属于所述目标集体,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是所述目标集体为集体内部人员配置的,向集体外部人员回复消息时的常用消息;
或者,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属于目标集体,所述第一用户帐号不属于所述目标集体,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是所述目标集体为集体外部人员配置的,向集体内部人员回复消息时的常用消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装置1400还包括:发送消息显示模块1470、发送消息选择模块1480和发送消息发送模块1490。
发送消息显示模块1470,用于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
发送消息选择模块1480,用于接收对应于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发送消息的选择信号。
发送消息发送模块1490,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所述目标快捷发送消息。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模板配置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消息模板配置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配置终端,也可以设置在配置终端上。该装置1600可以包括:配置界面显示模块1610、消息模板生成模块1620和使用权限配置模块1630。
配置界面显示模块1610,用于显示消息模板配置界面。
消息模板生成模块1620,用于根据在所述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添加的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使用权限配置模块1630,用于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配置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以使得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对应的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基于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和所述第二用户帐号是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添加内容素材,生成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并将该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配置给第一用户帐号或第二用户帐号,以使得第一用户帐号对应的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基于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生成的快捷回复消息。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第一用户帐号在回复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时,可以使用快捷回复消息,无需手动输入,提高了消息回复效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消息模板生成模块1620,用于:
获取对应于所述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的目标模板类型的选择信号,所述消息模板配置界面中包括至少一种候选的模板类型;
显示所述目标模板类型对应的素材添加界面;
获取在所述素材添加界面中添加的所述内容素材;
根据所述目标模板类型和所述内容素材,生成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权限配置模块1630,用于:
显示目标集体的组织架构列表,所述组织架构结构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所述目标集体的用户帐号;
获取对应于所述组织架构列表中的目标用户帐号的选择信号,所述目标用户帐号包括所述第一用户帐号或所述第二用户帐号;
给所述目标用户帐号配置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的使用权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装置1600还包括:相关信息获取模块1640和模板数据发送模块1650。
相关信息获取模块1640,用于获取为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配置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对应的关键词、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对应的消息分类。
模板数据发送模块1650,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快捷回复消息模板和所述相关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装置1600还包括:同步数据接收模块1660。
同步数据接收模块1660,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模板同步数据,所述模板同步数据包括由多个不同管理员所编辑的快捷回复消息模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800的结构框图。通常,终端1800包括有:处理器1801和存储器1802。
处理器1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18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8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1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18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8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用于被处理器1801所执行以实现上述消息回复方法或消息模板配置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8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18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1801、存储器1802和外围设备接口18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18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804、显示屏1805、音频电路1806、摄像头组件1807和电源1808中的至少一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8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8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在被第一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消息回复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在被配置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消息模板配置方法。
可选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第一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其用于实现上述消息回复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其用于实现上述消息模板配置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消息回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客户端中,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于第一用户帐号,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接收对应于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的选择信号;
向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所述目标快捷回复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包括:
显示至少一个消息分类选项,每个消息分类选项对应于一个消息分类;
接收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消息分类选项中的目标消息分类选项的选择信号,所述目标消息分类选项对应于目标消息分类;
显示属于所述目标消息分类的所述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属于所述目标消息分类的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包括:
显示所述目标消息分类包含的至少一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中包括一条或多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关键词;
搜索获取与所述关键词相关的所述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关键词,包括:
从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中提取所述关键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关键词,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在所述聊天会话界面的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关键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获取与所述关键词相关的所述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包括:
从本地数据库中,搜索获取与所述关键词相关的所述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和/或,
从网络数据库中,搜索获取与所述关键词相关的所述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捷回复消息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文字消息、图片消息、语音消息、视频消息、图文消息、网页消息、小程序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和所述第二用户帐号是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的用户帐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用户帐号属于目标集体,所述第二用户帐号不属于所述目标集体,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是所述目标集体为集体内部人员配置的,向集体外部人员回复消息时的常用消息;
或者,
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属于目标集体,所述第一用户帐号不属于所述目标集体,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是所述目标集体为集体外部人员配置的,向集体内部人员回复消息时的常用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
接收对应于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发送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发送消息的选择信号;
向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所述目标快捷发送消息。
12.一种消息回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会话界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第一用户帐号与第二用户帐号之间的聊天会话界面;
回复消息显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的消息之后,显示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
回复消息选择模块,用于接收对应于所述至少一条候选的快捷回复消息中的目标快捷回复消息的选择信号;
回复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帐号发送所述目标快捷回复消息。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44091.8A 2019-06-21 2019-06-21 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18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4091.8A CN112118169B (zh) 2019-06-21 2019-06-21 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4091.8A CN112118169B (zh) 2019-06-21 2019-06-21 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169A true CN112118169A (zh) 2020-12-22
CN112118169B CN112118169B (zh) 2023-04-18

Family

ID=73796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4091.8A Active CN112118169B (zh) 2019-06-21 2019-06-21 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816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1192A (zh) * 2020-12-31 2021-03-30 北京秒针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提升快捷回复素材库应用部门权限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2702261A (zh) * 2020-12-30 2021-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347075A (zh) * 2021-05-11 2021-09-03 广州市申迪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微信群消息应答方法及装置
CN113609275A (zh) * 2021-08-24 2021-1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4623A (zh) * 2021-08-31 2021-12-14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消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009006B1 (ja) * 2021-09-21 2022-01-25 株式会社Flucle メッセージ送受信システム
CN114117021A (zh) * 2022-01-24 2022-03-01 北京数智新天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回复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86337A (zh) * 2022-06-06 2023-02-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16513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7756A (zh) * 2015-12-24 2016-05-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6155532A (zh) * 2015-04-23 2016-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回复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9088812A (zh) * 2018-07-17 2018-1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532A (zh) * 2015-04-23 2016-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回复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607756A (zh) * 2015-12-24 2016-05-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9088812A (zh) * 2018-07-17 2018-1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2261A (zh) * 2020-12-30 2021-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702261B (zh) * 2020-12-30 2023-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581192A (zh) * 2020-12-31 2021-03-30 北京秒针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提升快捷回复素材库应用部门权限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3347075A (zh) * 2021-05-11 2021-09-03 广州市申迪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微信群消息应答方法及装置
WO2023016513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09275A (zh) * 2021-08-24 2021-1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09275B (zh) * 2021-08-24 2024-03-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4623A (zh) * 2021-08-31 2021-12-14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消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009006B1 (ja) * 2021-09-21 2022-01-25 株式会社Flucle メッセージ送受信システム
CN114117021A (zh) * 2022-01-24 2022-03-01 北京数智新天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回复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17021B (zh) * 2022-01-24 2022-04-01 北京数智新天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回复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86337A (zh) * 2022-06-06 2023-02-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169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8169B (zh) 消息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118168B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615382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rivate chat within a group chat
CN108370323A (zh) 经由网络进行的会议
CN107391134B (zh) 一种通用移动应用交互界面自动生成与动态变换方法与装置
JP7219296B2 (ja) メッセージングサービスのためのサーバ、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350923B (zh) 会话消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590524A (zh) 一种电子名片的制作方法和装置
CN111966779B (zh) 机器人的知识库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31463A (zh) 会话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146398B2 (en) Cooperatively creating an electronic album among client computer terminals over a network through a common server and using chat communications and templates
CN112230821B (zh) 会话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10255A (zh) 基于捆绑会话组的交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KR102481910B1 (ko) 동적 키보드 인터페이스내의 애니메이션 이미지 포지셔닝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21528710A (ja) マルチプロフィールを提供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507740B (zh) 商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242948B (zh) 群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70192B (zh) 基于会话群组的信息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10334323A (zh) 翻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10372B (zh) 一种附带电子名片的多媒体宣传页推广方法及系统
US106288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on of visual job advertisements
CN103164217A (zh) 用于后端系统的独立数据实体
JP2008140084A (ja) 知識蓄積支援システム及び知識蓄積支援プログラム
US202002023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on of visual job advertisements
CN115190093A (zh) 一种简化即时通信操作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54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