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8156B - 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8156B
CN112118156B CN202010986276.7A CN202010986276A CN112118156B CN 112118156 B CN112118156 B CN 112118156B CN 202010986276 A CN202010986276 A CN 202010986276A CN 112118156 B CN112118156 B CN 1121181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est frame
preset
ethernet
te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62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8156A (zh
Inventor
沈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letes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lete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lete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lete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62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8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8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8Protocol analy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在将以太网测试帧上送到CPU的过程中,获取以太网测试帧,对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为了避免将协议测试帧误判为流量测试帧,根据从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目标位置为流量测试帧的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若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过滤流量测试帧。通过对初次拦截的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确定待定测试帧是否为流量测试帧,避免协议测试帧被误判为流量测试帧,解决协议测试帧被误拦截的问题,保证协议测试的正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设备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测试仪是一种用于产生以太网网络流量注入到被测设备,并通过分析从被测设备返回的以太网帧来获得被测设备信息的专用测试仪器。
流量测试和协议测试是以太网测试仪的两大必备功能,简单地说,流量测试就是由以太网测试仪产生出指定速率的流量测试帧注入被测设备(Device Under Test,DUT),通过观察被测设备的测试帧返回情况得知被测设备的状态;协议测试是指以太网测试仪表模拟以太网上所运行协议的节点(服务器端或者客户端),通过正常和异常的协议测试帧交互,来测试被测设备的协议实现是否完整,是否遵循规范等等。
在大多数协议测试场景中,会同时配置流量测试帧和协议测试帧。在当前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能力条件下,必须将流量测试帧过滤掉,只把协议测试帧送到CPU进行处理,不然CPU的处理能力限制会导致大量的丢包导致测试失败。
相关技术提供的过滤方法,由于协议测试帧的最后16个字节可能是任意的随机值,进而导致该协议测试帧可能满足过滤条件,进而被误以为是流量测试帧进行拦截,从而导致协议测试失败。如果测试人员以为这是DUT的问题,那就将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从而避免协议测试帧被误判为流量测试帧,解决协议测试帧被误拦截的问题,进而避免测试人员针对被测设备得出错误结论。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以太网测试帧;
对所述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
根据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所述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所述目标位置为流量测试帧的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
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
过滤所述流量测试帧。
可选的,所述目标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字段为流号,所述根据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所述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包括:
确定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一位置选取的流号是否在预设流号区间;
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包括:
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
可选的,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所述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二位置选取序列号;
确定所述序列号是否在预设序列号区间;
若是,将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确定为流量测试帧。
可选的,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下限为最新序列号减序列号判决阈值,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为所述最新序列号加所述序列号判决阈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流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一判决寄存器和第二判决寄存器中,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三判决寄存器和第四判决寄存器中。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不满足所述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协议测试帧;
将所有协议测试帧按照接收顺序排列后发送至中央处理器CPU。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三位置对应的字段计算标签域校验值;
确定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四位置对应的预设校验值是否一致;
所述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包括:
将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所述待定测试帧,所述标签域校验条件为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第一校验单元、第二校验单元、确定单元和过滤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以太网测试帧;
所述第一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
所述第二校验单元,用于根据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所述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所述目标位置为流量测试帧的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
所述过滤单元,用于过滤所述流量测试帧。
可选的,所述目标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字段为流号,所述第二校验单元,用于:
确定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一位置选取的流号是否在预设流号区间;
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包括:
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
可选的,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二位置选取序列号;
确定所述序列号是否在预设序列号区间;
若是,将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确定为流量测试帧。
可选的,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下限为最新序列号减序列号判决阈值,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为所述最新序列号加所述序列号判决阈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流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一判决寄存器和第二判决寄存器中,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三判决寄存器和第四判决寄存器中。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将不满足所述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协议测试帧;
将所有协议测试帧按照接收顺序排列后发送至中央处理器CPU。
可选的,所述第一校验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三位置对应的字段计算标签域校验值;
确定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四位置对应的预设校验值是否一致;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将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所述待定测试帧,所述标签域校验条件为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将以太网测试帧上送到CPU的过程中,可以获取以太网测试帧,对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为了避免将协议测试帧误判为流量测试帧,可以根据从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目标位置为流量测试帧的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若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过滤流量测试帧。通过对初次拦截的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进一步确定待定测试帧是否为流量测试帧,从而避免协议测试帧被误判为流量测试帧,解决协议测试帧被误拦截的问题,进而避免测试人员针对被测设备得出错误结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号和流内的不同以太网测试帧的序列号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记录的每条流的最新序列号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大多数协议测试场景中,为更好地模拟现网环境,会同时配置流量测试帧和协议测试帧,有些情况下流量测试帧是模拟攻击流量,有些情况下流量测试帧是与协议测试相关量的业务流量(比如基于路由的单播,组播测试等等)。二者共享相同的物理端口,而且流量测试帧的数量远远大于协议测试包,在端口速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如果端口上同时存在着流量测试帧和协议测试帧,在当前的CPU处理能力条件下,必须将流量测试帧过滤掉,只将协议测试帧送到CPU进行处理,不然CPU的处理能力限制会导致大量的丢包导致测试失败。
相关技术中,采用的过滤方法是在流量测试帧的尾部例如包尾的16个字节定义一个用于测试目的的标签域,标签域可以参见图1所示,包含发送的网络包编号例如流号和序列号、发送时刻的时间戳等信息,同时包含一个仅覆盖标签域的校验值。其中,每个信息占用包尾16个字节中连续的4个字节例如16个字节依次是4字节的流号,4字节的序列号,4字节的时间戳,4字节校验值(即包尾的最后4个字节)。当接收到以太网测试帧后,可以取出包尾的16个字节,也对除最后4字节的12字节做同样的校验运算,如果所得校验值等于本身携带的4字节校验值,则认为该以太网测试帧是一个流量测试帧,应该被拦截掉,不送到CPU进行协议处理。
然而,协议测试帧的最后16个字节可能是任意的随机值,无论对标签域的校验采用何种校验运算,这16个字节完全可能满足上述过滤条件,而被误以为是流量测试帧进行拦截,从而导致协议测试失败。如果测试人员以为这是DUT的问题,那就将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标签域校验算法对以太网测试帧进行校验得到待定测试帧进行初次拦截,通过对初次拦截的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进一步确定待定测试帧是否为流量测试帧,从而避免协议测试帧被误判为流量测试帧,解决协议测试帧被误拦截的问题,进而避免测试人员针对被测设备得出错误结论。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触发测试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2,图2示出了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的流程图,方法包括:
S201、获取以太网测试帧。
CPU+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硬件架构是目前最主流的以太网测试仪的硬件实现,即FPGA获取来自端口的以太网测试帧,对以太网测试帧中的流量测试帧进行过滤,将协议测试帧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S202、对所述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
由于流量测试帧的尾部例如包尾的16个字节定义一个用于测试目的的标签域,例如图1所示,与相关技术中标签域的构成类似,包含发送的网络包编号例如流号和序列号、发送时刻的时间戳等信息,同时包含一个仅覆盖标签域的预设校验值。每个信息通过流量测试帧中特定位置的字段表示,例如网络包编号即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为目标位置,其中,表示流号的字段所在的位置为第一位置,表示序列号的字段所在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表示预设校验值的字段所在的位置为第四位置,流量测试帧的尾部例如包尾的16个字节除第四位置之外的其他字段所在位置为第三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标签域仅仅是示意性的,标签域还可以包含其他与测试相关的信息,各字段的排列先后也可能与图1的示例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标签域的结构不做限定。
基于FPGA执行过滤方法的流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获取以太网测试帧(如图3中S301所示),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如图3中S302所示),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不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协议测试帧,发送至流水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的方式为根据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三位置对应的字段计算标签域校验值,确定得到的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四位置对应的预设校验值是否一致。相应的,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的方式为将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此时,标签域校验条件为标签域校验值与预设校验值一致。
S203、根据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所述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
其中,目标位置为流量测试帧的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
S204、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
需要说明的是,以太网测试仪作为一种测试仪表,无论在协议测试还是流量测试场景中,都要利用标签域进行大量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其中流号和序列号是标签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利用流号和序列号进行定义在流上的发送和接收计数是任何以太网测试仪都必备和最基础的功能之一。图4显示了流的流号和流内的不同以太网测试帧的序列号的关系。S表示流(Stream),Seq表示流内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多个流可以共享同一个物理端口,在每个流内,各个以太网测试帧被按顺序编号,并将流号和序列号按上述标签域的方法内嵌在以太网测试帧内。接收方利用流号和序列号进行流的接收计数,乱序判断等操作。图4中示出了n个流,流号依次是S0、S1、……、Sn,在每个流内包括多个以太网测试帧,序列号依次是Seq 0、Seq 1、……、Seq m、……。
在确定出待定测试帧后,为了避免待定测试帧中存在误拦截的协议测试帧,可以进一步根据从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如图3中S303所示)。由于流量测试帧的流号和序列号是已知的,若待定测试帧是流量测试帧,那么其对应位置的字段所表征的流号和序列号应该与已知的相同,基于上述流号和序列号的特性,在二次校验时,可以是基于表示流号的字段进行二次校验,此时,目标位置为第一位置,字段为流号,S203的实现方式可以是确定从待定测试帧的第一位置选取的流号是否在预设流号区间。相应的,S204中若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的实现方式可以是,若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确定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此时,预设条件为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过滤的准确性,避免误拦截,在确定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确定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之前,还可以进一步从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待定测试帧的第二位置选取序列号,确定序列号是否在预设序列号区间,若是,将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确定为流量测试帧。
在通过以上各个校验确定出流量测试帧后,可以将流量测试帧丢弃(如图3中S304所示),将各个检验确定的协议测试帧进行组合上送(如图3中S305所示),发送到CPU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流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一判决寄存器和第二判决寄存器中,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三判决寄存器和第四判决寄存器中。
以太网测试仪本身就要进行乱序检查和统计,因此为统计功能也必须配置流的最大序列号存储器,存储器可以用于记录流号和序列号。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FPGA中需要增加硬件装置,即增加两个预设流号区间的寄存器(例如第一判决寄存器和第二判决寄存器),两个预设序列号区间的寄存器(例如第三判决寄存器和第四判决寄存器)。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存储器可以记录每条流的最新序列号,如图5所示,针对流S0,可以记录S0的最新序列号,……针对流Sn,可以记录Sn的最新序列号。
由于网络存在一定的乱序可能,所以当一个以太网测试帧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并且其流号也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时候,则将其序列号与流所对应的最新序列号进行比较,如果序列号在靠近最新序列号的一个合理区间内,则认为其序列号也是合理的,则可认为其确实是一个流量测试帧,不作为协议测试帧上送到CPU。其中,该合理区间(即预设序列号区间)可以通过最新序列号和允许的序列号判决阈值(即序列号偏差)确定,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下限为最新序列号减序列号判决阈值,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为最新序列号加序列号判决阈值。
以最常见的32位序列号为例,假设用户设置预设序列号区间的寄存器(例如第三判决寄存器和第四判决寄存器)为255,那么需要8bit来表示这个可能的偏移值,新收到以太网测试帧的序列号的高24bit要完全匹配流量测试帧的最新序列号存储器对应条目的高24位,才会被认为是一个流量测试帧,这个条件是相当强的;加上32bit的流号也要在预设流号区间,加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几十bit的过滤关键字,这已经把误拦截的概率几乎降到了0。
S205、过滤所述流量测试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不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协议测试帧,将所有协议测试帧按照接收顺序排列后发送至中央处理器CPU。另外,在对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时,也会得到一些协议测试帧,将所有协议测试帧按照接收顺序排列后发送至中央处理器CPU的实现方式是,将各个校验得到的所有协议测试帧按照接收顺序排列后发送至中央处理器CPU。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将以太网测试帧上送到CPU的过程中,可以获取以太网测试帧,对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为了避免将协议测试帧误判为流量测试帧,可以根据从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目标位置为流量测试帧的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若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过滤流量测试帧。通过对初次拦截的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进一步确定待定测试帧是否为流量测试帧,从而避免协议测试帧被误判为流量测试帧,解决协议测试帧被误拦截的问题,进而避免测试人员针对被测设备得出错误结论。
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进行介绍。在进行协议测试时,以太网测试帧中包括流量测试帧和协议测试帧,为了避免流量测试帧影响CPU的处理能力,可以对流量测试帧进行过滤。在进行过滤时,可以为流量测试帧的尾部定义标签域,其中包括流号、序列号和预设校验值,从而基于流号、序列号和预设校验值过滤流量测试帧。此时,参见图6,所述方法包括:
S601、接收以太网测试帧。
S602、对所述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
S603、确定是否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若满足,确定为流量测试帧,执行S604,否则,执行S608。
S604、确定从待定测试帧的第一位置选取的流号是否在预设流号区间,若是,执行S605,否则,执行S608。
S605、确定序列号是否在预设序列号区间,若是,执行S606,否则,执行S608。
S606、确定为流量测试帧。
S607、过滤该流量测试帧。
S608、确定为协议测试帧,上送至CPU。
该方法在确定出待定测试帧后,为了避免误拦截,根据以太网测试仪中必须存在的流号和序列号检查的操作,在几乎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巧妙地用流号和序列号作为流量测试帧拦截的判决条件,将误拦截的概率基本上降到了0,保证了协议测试的正确性。
基于前述提供的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装置,参见图7,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701、第一校验单元702、第二校验单元703、确定单元704和过滤单元705:
所述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以太网测试帧;
所述第一校验单元702,用于对所述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
所述第二校验单元703,用于根据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所述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所述目标位置为流量测试帧的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
所述确定单元704,用于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
所述过滤单元705,用于过滤所述流量测试帧。
可选的,所述目标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字段为流号,所述第二校验单元,用于:
确定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一位置选取的流号是否在预设流号区间;
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包括:
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
可选的,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二位置选取序列号;
确定所述序列号是否在预设序列号区间;
若是,将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确定为流量测试帧。
可选的,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下限为最新序列号减序列号判决阈值,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为所述最新序列号加所述序列号判决阈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流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一判决寄存器和第二判决寄存器中,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三判决寄存器和第四判决寄存器中。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将不满足所述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协议测试帧;
将所有协议测试帧按照接收顺序排列后发送至中央处理器CPU。
可选的,所述第一校验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三位置对应的字段计算标签域校验值;
确定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四位置对应的预设校验值是否一致;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将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所述待定测试帧,所述标签域校验条件为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下述介质中的至少一种: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以太网测试帧;
对所述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
所述对所述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三位置对应的字段计算标签域校验值;
确定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四位置对应的预设校验值是否一致;
所述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包括:
将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所述待定测试帧,所述标签域校验条件为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
根据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所述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所述目标位置为流量测试帧的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
所述目标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字段为流号,所述根据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所述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包括:
确定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一位置选取的流号是否在预设流号区间;
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
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包括:
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
过滤所述流量测试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所述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二位置选取序列号;
确定所述序列号是否在预设序列号区间;
若是,将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确定为流量测试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下限为最新序列号减序列号判决阈值,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为所述最新序列号加所述序列号判决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流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一判决寄存器和第二判决寄存器中,所述预设序列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存储在第三判决寄存器和第四判决寄存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不满足所述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协议测试帧;
将所有协议测试帧按照接收顺序排列后发送至中央处理器CPU。
6.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第一校验单元、第二校验单元、确定单元和过滤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以太网测试帧;
所述第一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以太网测试帧采用标签域校验算法进行校验,将满足标签域校验条件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待定测试帧;
所述第一校验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三位置对应的字段计算标签域校验值;
确定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以太网测试帧的第四位置对应的预设校验值是否一致;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将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的以太网测试帧确定为所述待定测试帧,所述标签域校验条件为所述标签域校验值与所述预设校验值一致;
所述第二校验单元,用于根据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目标位置选取的字段,对所述待定测试帧进行二次校验;所述目标位置为流量测试帧的标签域中表征流量测试帧发送顺序的字段所在的位置;
所述目标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字段为流号,所述第二校验单元,用于:
确定从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一位置选取的流号是否在预设流号区间;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字段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确定所述待定测试帧为流量测试帧,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
所述过滤单元,用于过滤所述流量测试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的第二位置选取序列号;
确定所述序列号是否在预设序列号区间;
若是,将所述流号在预设流号区间的所述待定测试帧确定为流量测试帧。
CN202010986276.7A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118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6276.7A CN112118156B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6276.7A CN112118156B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156A CN112118156A (zh) 2020-12-22
CN112118156B true CN112118156B (zh) 2022-04-26

Family

ID=73801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6276.7A Active CN112118156B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81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9648B (zh) * 2021-10-19 2024-01-30 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流多端口以太网数据流ic验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4350B2 (en) * 2008-09-25 2011-11-2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mplifying protocol analysis
CN101854268B (zh) * 2009-04-04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网络性能测量、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033612B2 (en) * 2011-04-01 2018-07-24 Voapps, Inc. Adaptive signaling for networ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ccess, and control
CN105049278B (zh) * 2015-06-12 2019-04-12 北京信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以太网设备的装置以及定义该装置的测试方法
CN105099828B (zh) * 2015-08-25 2018-09-25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性能网络测试仪的实现方法
CN107733736A (zh) * 2017-09-23 2018-0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低功耗的高速网络报文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156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7827B (zh) 网络攻击行为预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426284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all flow analysis using comparison level indicators
US9253062B2 (en) Byte by byte received data integrity check
EP3140960B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fuzz testing functionality
CN108092854B (zh) 基于iec61375协议的列车级以太网设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661716B (zh) 网络丢包的通知方法、监控装置、交换机和存储介质
CN101902367A (zh) 一种产生测试用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35314B (zh) 内存泄漏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73921A (zh) 一种图像时间戳的传输方法、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09981475B (zh) 数据发送、接收、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00544B (zh) 一种网络端口流量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2118156B (zh) 一种用于以太网协议测试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CN108111367A (zh) 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872118A (zh) Dns网络中节点服务器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3259197A (zh) 一种资产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81800A (zh)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06340A (zh) 流量链路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72796B (zh) 通信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958079B (zh)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11083015B (zh) 一种板卡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22515B (zh) 一种协议漏洞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Bolton et al. Analyses of the reverse path forwarding routing algorithm
CN109302322B (zh) 一种提高核安全级网络测试准确性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US20170132055A1 (en) Determining Physical Layer Error Signatures of a Communications Link
CN113872827A (zh) 一种交换机蛇形测试失败的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