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8021A -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8021A
CN112118021A CN201911395666.0A CN201911395666A CN112118021A CN 112118021 A CN112118021 A CN 112118021A CN 201911395666 A CN201911395666 A CN 201911395666A CN 112118021 A CN112118021 A CN 112118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ystem link
interferenc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56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8021B (zh
Inventor
沈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3956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8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8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02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41627 priority patent/WO2021136427A1/zh
Priority to EP20910402.5A priority patent/EP4087142A4/en
Priority to MX2022008243A priority patent/MX2022008243A/es
Priority to US17/789,591 priority patent/US2023004588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8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04B1/1036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with 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narrow band noise or interference, e.g. by using tuneable notc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04B17/327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RSC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降低共存干扰方法,包括:确定存在共存干扰的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述共存干扰包括: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对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干扰扫描检测,以获得在调制控制参量取不同值时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所对应的取值;根据干扰扫描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对应的滤波调节策略;控制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预设滤波模块根据所述滤波调节策略进行滤波处理,以降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受到的共存干扰影响。

Description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终端的发展和演进,通讯终端内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和使用的通讯频段越来越多,通讯终端的共存干扰问题也愈发复杂,其中,共存干扰主要体现在链路之间的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
共存干扰会导致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接收灵敏度恶化或阻塞,
从而影响通讯终端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共存干扰方法,其中,包括:
确定存在共存干扰的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述共存干扰包括: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
对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干扰扫描检测,以获得在调制控制参量取不同值时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所对应的取值;
根据干扰扫描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对应的滤波调节策略;
控制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预设滤波模块根据所述滤波调节策略进行滤波处理,以降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受到的共存干扰影响。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中,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降低共存干扰方法中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讯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降低共存干扰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设备还包括:为每条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配置的预设滤波模块。
其中,所述预设滤波模块包括:模拟滤波电路和数字滤波器;
所述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包括:天线和收发模块;
其中,所述模拟滤波电路位于所述天线和所述收发模块之间;
所述数字滤波器集成于所述收发模块内,或者设置于所述收发模块之外且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过对存在共存干扰的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干扰扫描检测,以获得在调制控制参量取不同值时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所对应的取值,然后根据干扰扫描检测结果确定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对应的滤波调节策略,且控制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预设滤波模块根据滤波调节策略进行滤波处理,从而降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受到的共存干扰影响,进而有利于提升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吞吐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降低共存干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中步骤S1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中步骤S1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进行干扰扫描检测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为无线通信制式链路配置有对应的预设滤波模块的电路结果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设备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模拟滤波电路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模拟滤波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进行数字滤波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和/或操作,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和/或操作。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在本公开中,通讯终端是指具有通讯功能的设备,例如手机、
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在下面描述中,以通讯终端为5G手机为例进行示例性描述。在5G手机内,其所包含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一般包括2G链路、3G链路、4G链路、5G链路、WIFI链路、蓝牙链路、毫米波链路等。
其中,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一般包括:收发模块和天线,当然在收发模块和天线之间还可以设置开关以及分频器。
本公开中的通讯终端处于双连接或多连接工作状态,是指通讯终端内至少两个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同时进行工作,例如4G链路和5G链路同时工作构成双连接工作状态,4G链路、5G链路和WIFI链路同时工作构成多连接工作状态。本公开中的“共存干扰”是指通讯终端处于双连接或多连接工作状态时,处于工作状态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之间形成的谐波干扰、互调干扰。
以5G手机中的4G链路和5G链路同时工作的情况为例,若4G链路的工作频段与5G链路的工作频段中存在倍频情况,则4G链路中部分频率点或子频段的经过倍频(例如,二次谐波或多次谐波)后落入5G链路的工作频段,从而对5G链路造成谐波干扰,直接影响到5G链路的射频性能和数据性能;与此同时,5G链路中产生的互调产物的频点或频段落入4G链路的工作频段,从而对4G链路造成互调干扰,直接影响到4G链路的射频性能和数据性能。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将直接导致被干扰频率点或频段的接收出现大幅度的恶化,通常称之为“desense”,其大小一般在0DB至30DB。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降低共存干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降低共存干扰方法包括:
步骤S1、确定存在共存干扰的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
图2为本公开中步骤S1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S1包括:
步骤S101a、针对处于工作状态的每一个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分别检测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是否小于其在单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
在步骤S101a中,首先,通过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可以查看终端内哪些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处于正在工作状态,以及对应的工作频道,信道等信息。
然后,对通讯终端内正在工作的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的无线性能评估参量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性能评估参量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简称RSSI)、载波噪声功率谱密度比(Carrier to Noise Power SpectrumDensity Ratio,简称CNR)、数据吞吐量(Data Throughput)、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简称SNR)的至少一者。一般而言,RSRP、RSSI、CNR、数据吞吐量和SNR的取值越大,则表明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无线性能越佳。
接着,获取通讯终端内正在工作的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单存状态(仅一个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工作)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
其中,可对通讯终端内正在工作的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单存状态下的无线性能评估参量进行检测,以获得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单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或者,通过预先测试(在出厂阶段之前)来测得终端内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单存状态下的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并将结果存储至终端的数据库内,在使用时直接从数据库内查询出正在工作的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单存状态下的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
最后,针对处于工作状态的每一个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分别检测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是否小于其在单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
其中,当检测出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小于其在单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时,则执行步骤S102a;否则,执行步骤S103a。
步骤S102a、确定出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为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
步骤S103a、确定出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不为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
图3为本公开中步骤S1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S1包括:
步骤S101b、根据处于工作状态的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工作频段,预测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对应的共存干扰频率点。
在步骤S101b中,根据处于工作状态的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工作频段,基于现有任意一种多频段干扰共存分析算法,可预测出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对应的共存干扰频率点。
具体地,首先计算这些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互调产物,包括这几个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输出信号的二倍频、三倍频以及他们的和频、差频等;然后,确定这些互调产物会落入至哪一些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当前工作频段内;最后,针对每一个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确定其当前工作频段内落入有互调产物的频率点即为预测出的共存干扰频率点,这些预测出的共存干扰频率点表征实际可能发生共存干扰的频率点。
步骤S102b、针对每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确定出其当前真实发生了信号干扰的信号干扰发生频率点。
在步骤S102b中,可通过检测信号电平、信号强度等方式来确定链路中发生了信号干扰的信号干扰发生频率点。其中,确定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内信号干扰发生频率点的过程,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3b、针对每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检测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信号干扰发生频率点处于其所对应的共存干扰频率点。
其中,当检测出检测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中存在至少一个信号干扰发生频率点处于其所对应的共存干扰频率点时,则执行步骤S104b;否则,执行步骤S105b。
步骤S104b、确定出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为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
步骤S105b、确定出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不为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采样其他技术手段来确定存在共存干扰的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此处不在一一示例。
步骤S2、对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干扰扫描检测。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进行干扰扫描检测的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步骤S2中,在通讯终端当前所处双连接或多连接的工作状态下,可基于预先设定的干扰扫描流程来对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进行干扰扫描检测,从而获得在调制控制参量取不同值时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所对应的取值。其中,调制控制参量包括:频段、频点、带宽和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RB)数中的至少一者。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包括:互调干扰影响评估参量和谐波干扰影响评估参量。
以对4G链路和5G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干扰扫描检测为例。这里基于手机自发自收的ENDC谐波检测算法,检测4G链路的第一工作频段和5G链路的第二工作频段在共存状态下的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并分别与4G链路的第一工作频段和5G链路的第二工作频段在单存状态下的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进行作差处理,从而得到4G链路处于第一工作频段且5G链路处于第二工作频段时,4G链路受到共存干扰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的取值,以及5G链路受到共存干扰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的取值。
例如,假定4G链路处于第一工作频道且在单存状态下测得的信号电平为-85DB,5G链路处于第二工作频道且在单存状态下测得的信号电平为-85DB。若设置4G链路为干扰路径,5G链路为受干扰路径,且5G链路实际接收到的信号电平为-87DB,则表明5G链路受到4G链路的谐波干扰为2DB;若设置5G链路为干扰路径,4G链路为受干扰路径,且4G链路实际接收到的信号电平为-90DB,则表明4G链路受到5G链路的互调干扰为5DB。
对于多连接下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的检测过程与上述双连接下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的检测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干扰扫描检测的过程中,不仅会获得在调制控制参量取不同值时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所对应的取值,还会获得在调制控制参量取不同值时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完成步骤S2之后还包括:存储干扰扫描检测结果,以供后续进行查询和调用。
步骤S3、根据干扰扫描检测结果确定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对应的滤波调节策略。
在步骤S3中确定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对应的滤波调节策略时,不仅要考虑减小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受到的共存干扰,还要保证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无线性能尽可能的达到最佳。
例如,从干扰扫描检测结果中选取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最大时所对应的配置方案,然后得到滤波调节策略。
对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数量为2个或多个时,可基于实际需求来选取能够使得全部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无线性能均能提升的配置方案,然后得到滤波调节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确定滤波调节策略的具体过程不作限定。
步骤S4、控制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预设滤波模块根据滤波调节策略进行滤波处理,以降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受到的共存干扰影响。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为无线通信制式链路配置有对应的预设滤波模块的电路结果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公开中,通讯终端内的每一条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均预先配置有对应的预设滤波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滤波模块包括:模拟滤波电路和数字滤波器。其中,模拟滤波电路对连续频段的滤波体现出较佳的滤波性能,数字滤波器对离散频率点的滤波体现出较佳的滤波性能。
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包括:天线和收发模块;其中,模拟滤波电路位于天线和收发模块之间;数字滤波器集成于收发模块内,或者设置于收发模块之外且与收发模块连接。当然,无线通信制式链路还可以包括分配器和开关。需要说明的是,附图5中仅示例性给出了模拟滤波电路位于分配器和天线之间的情况。
这些预设滤波模块统一受到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的控制。该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为基于运行的程序所虚拟化出的一个功能模块,能够实现上述步骤S4。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所确定出的滤波调节策略包括:滤除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工作频段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子频段;则在步骤S4中,具体包括:控制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模拟滤波电路对目标子频段进行滤波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所确定出的滤波调节策略包括:滤除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工作频段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频率;则在步骤S4中,具体包括:控制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数字滤波器对目标频率进行滤波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进行需模拟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处理,或仅需数字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或者需要模拟滤波电路和数字滤波器协同配合进行滤波处理。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干扰扫描检测,以获得在调制控制参量取不同值时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所对应的取值,然后根据干扰扫描检测结果确定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对应的滤波调节策略,且控制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预设滤波模块根据滤波调节策略进行滤波处理,从而降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受到的共存干扰影响,进而有利于提升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吞吐性能。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设备的功能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通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降低共存干扰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当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时,其可等同于一个虚拟的降低共存干扰系统,该降低共存干扰系统包括如下虚拟功能模块:链路确定模块1、干扰扫描模块2、扫描结果存储模块5、滤波策略确定模块3和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4。
其中,链路确定模块1,配置为确定存在共存干扰的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即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
干扰扫描模块2,配置为对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干扰扫描检测,即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
扫描结果存储模块5,配置为存储共存扫描模块2进行干扰扫描检测的检测结果。
滤波策略确定模块3,配置为根据干扰扫描检测结果确定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对应的滤波调节策略,即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
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4,配置为控制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预设滤波模块根据滤波调节策略进行滤波处理,以降低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受到的共存干扰影响,即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
除上述功能模块外,通讯设备中还包括为每条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配置的预设滤波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滤波模块包括:模拟滤波电路和数字滤波器;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包括:天线和收发模块;其中,模拟滤波电路位于天线和收发模块之间;数字滤波器集成于收发模块内,或者设置于收发模块之外且与收发模块连接。
模拟滤波电路配置为响应于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4所下发的控制指令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模拟滤波处理。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根据根据中心频点和带宽进行工作频段内的窄带或子带滤波调整,将模拟滤波电路的滤波子频段范围调整到可覆盖干扰频点及网络需求(例如,吞吐量需求)的带宽内。如整个链路的工作频段为f,可将其分成f1、f2、f3、…fn,共n个子频段范围,每个子频段范围对应一组控制指令,这些滤波子频段及其对应的控制指令可存储在参数存储模块中。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当前需求实时调用待滤除子频段所对应的控制指令。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模拟滤波电路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模拟滤波电路包括:第一可调滤波元件D1、第二可调滤波元件D2、第三可调滤波元件D3、第四可调滤波元件D4和开关电路;
第一可调滤波元件D1的第一端接地,第一可调滤波元件D1的第二端与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调滤波元件D2的第一端与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一端,第二可调滤波元件D2的第二端与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可调滤波元件D3的第一端与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二端,第三可调滤波元件D3的第二端与第四可调滤波元件D4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电路S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可调滤波元件D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开关电路S1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上述可调滤波元件可分别独立选自可调电阻、可调电感、可调电容等无源滤波元件,或者是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简称MEMS)元件。
附图7中仅示例性画出了第一可调滤波元件D1和第四可调滤波元件D4为可调电感,第二可调滤波元件D2和第三可调滤波元件D3为可调电容的情况。这些可调滤波元件和第一开关电路S1可分别独立受控于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所下发的控制指令。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模拟滤波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模拟滤波电路包括:并联的一条直通支路和至少两条滤波支路。
其中,直通支路包括:第二开关电路S2,第二开关电路S2的第一端与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S2的第二端与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当无需对信号进行模拟滤波时,则可控制第二开关电路S2导通,使得信号直接通过(Pass by)。
滤波支路包括:第三开关电路S3和子频段滤波电路,子频段滤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子频段滤波电路d1/d2/d3…/dn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电路S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电路S3的第二端与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每个子频段滤波电路d1/d2/d3…/dn配置有一个对应的滤波子频段(可由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4来进行控制和调整)f1、f2、f3、…fn,当与其连接的第三开关电路S3响应于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4的控制而导通时,可对通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进行数字滤波的原理图,如图9所示,数字滤波器配置为响应于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4所下发的控制指令对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处理。通过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模块4下发控制指令控制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配置的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参数,改变其内部的K值,K值表示内置陷波器的深度,K值越大,可滤波的深度越大,即对应频点的干扰抑制效果越好。
图9中示出对4G链路和5G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数字滤波的一种应用场景,4G的工作频段为f3~f4,5G链路的工作频段为f5~f6,两个工作频段之间有对应的谐波、互调关系,即存在共存干扰。而此时两个工作频段的带宽无法更改,则可启动数字共存滤波控制程序,调整4G侧,或5G侧,或两侧的数字滤波器的K值,改变其滤波的深度,即改变其抑制值,直到4G链路和5G链路之间的共存干扰满足设定条件。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中,当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降低共存干扰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14)

1.一种降低共存干扰方法,其中,包括:
确定存在共存干扰的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述共存干扰包括: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
对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干扰扫描检测,以获得在调制控制参量取不同值时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共存干扰影响评估参量所对应的取值;
根据干扰扫描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对应的滤波调节策略;
控制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预设滤波模块根据所述滤波调节策略进行滤波处理,以降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受到的共存干扰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存在共存干扰的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步骤包括:
针对处于工作状态的每一个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分别检测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是否小于其在单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
当检测出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小于其在单存状态下无线性能评估参量的取值时,则确定出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为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性能评估参量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载波噪声功率谱密度比、数据吞吐量、信噪比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存在共存干扰的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步骤包括:
根据处于工作状态的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工作频段,预测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对应的共存干扰频率点;
针对每一个处于工作状态且存在信号干扰的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检测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信号干扰发生频率点处于其所对应的共存干扰频率点;
当检测出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中存在至少一个信号干扰发生频率点处于其所对应的共存干扰频率点时,则确定出该无线通信制式链路为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滤波调节策略包括:滤除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工作频段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子频段;所述预设滤波模块包括:模拟滤波电路;
所述控制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预设滤波模块根据所述滤波调节策略进行滤波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所述模拟滤波电路对所述目标子频段进行滤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滤波调节策略包括:滤除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的工作频段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频率;所述预设滤波模块包括:数字滤波器;
所述控制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预设滤波模块根据所述滤波调节策略进行滤波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相匹配的数字滤波器对所述目标频率进行滤波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对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在共存状态下进行干扰扫描检测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根据干扰扫描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对应的滤波调节策略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存储所述干扰扫描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制控制参量包括:频段、带宽、频点、资源块数中的至少一者。
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中,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通讯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讯设备,其中,还包括:为每条无线通信制式链路所配置的预设滤波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讯设备,其中,所述预设滤波模块包括:模拟滤波电路和数字滤波器;
所述无线通信制式链路包括:天线和收发模块;
其中,所述模拟滤波电路位于所述天线和所述收发模块之间;
所述数字滤波器集成于所述收发模块内,或者设置于所述收发模块之外且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讯设备,其中,所述模拟滤波电路包括:第一可调滤波元件、第二可调滤波元件、第三可调滤波元件、第四可调滤波元件和第一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可调滤波元件的第一端接地,第一可调滤波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可调滤波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可调滤波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可调滤波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可调滤波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可调滤波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可调滤波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讯设备,其中,所述模拟滤波电路包括:并联的一条直通支路和至少两条滤波支路;
所述直通支路包括: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滤波支路包括:第三开关电路和子频段滤波电路,所述子频段滤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子频段滤波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模拟滤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CN201911395666.0A 2019-12-30 2019-12-30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18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5666.0A CN112118021B (zh) 2019-12-30 2019-12-30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0/141627 WO2021136427A1 (zh) 2019-12-30 2020-12-30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EP20910402.5A EP4087142A4 (en) 2019-12-30 2020-12-30 Method of reducing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MX2022008243A MX2022008243A (es) 2019-12-30 2020-12-30 Procedimiento de reduccion de interferencia coexistente,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on y medio de almacenamiento legible.
US17/789,591 US20230045881A1 (en) 2019-12-30 2020-12-30 Co-existing Interference Reduc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5666.0A CN112118021B (zh) 2019-12-30 2019-12-30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021A true CN112118021A (zh) 2020-12-22
CN112118021B CN112118021B (zh) 2021-10-19

Family

ID=7379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5666.0A Active CN112118021B (zh) 2019-12-30 2019-12-30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5881A1 (zh)
EP (1) EP4087142A4 (zh)
CN (1) CN112118021B (zh)
MX (1) MX2022008243A (zh)
WO (1) WO202113642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6427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13177A (zh) * 2023-01-06 2023-04-04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传感器抗环境光干扰的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96224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Apple Inc. Ue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ower ratio detection for network scheduling assistance
EP4250573A1 (en) * 2022-03-25 2023-09-2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o mitigate a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to a wireless modem caused by platform component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4671A (zh) * 2011-03-29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391180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内不同通信模块间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25530A (zh) * 2011-12-29 2014-09-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与避免通信装置中干扰的方法
CN104185187A (zh) * 2013-05-27 2014-12-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与WiFi共存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244259A (zh) * 2013-06-07 2014-12-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解决终端内部的共存干扰的方法和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257065A (zh) * 2018-08-17 2019-01-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共存干扰的方法及电路、终端
CN110366275A (zh) * 2019-07-22 2019-10-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多种网络共存干扰的方法及终端
CN110418417A (zh) * 2019-08-08 2019-11-0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减少设备内共存干扰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1241B2 (en) * 2009-11-17 2014-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existence of plu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in close proximity
IL206417A (en) * 2010-06-16 2016-06-30 Elta Systems Ltd Spatial Reset System and Methods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65064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nalog domain
US9590673B2 (en) * 2015-01-20 2017-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ed, simultaneous and cascad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9495915B (zh) * 2017-09-11 2022-06-24 苹果公司 互调问题的检测和补救互调问题的传输方案配置
CN112118021B (zh) * 2019-12-30 202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4671A (zh) * 2011-03-29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025530A (zh) * 2011-12-29 2014-09-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与避免通信装置中干扰的方法
CN103391180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内不同通信模块间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85187A (zh) * 2013-05-27 2014-12-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与WiFi共存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244259A (zh) * 2013-06-07 2014-12-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解决终端内部的共存干扰的方法和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257065A (zh) * 2018-08-17 2019-01-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共存干扰的方法及电路、终端
CN110366275A (zh) * 2019-07-22 2019-10-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多种网络共存干扰的方法及终端
CN110418417A (zh) * 2019-08-08 2019-11-0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减少设备内共存干扰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6427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13177A (zh) * 2023-01-06 2023-04-04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传感器抗环境光干扰的系统
CN115913177B (zh) * 2023-01-06 2023-05-30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传感器抗环境光干扰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6427A1 (zh) 2021-07-08
US20230045881A1 (en) 2023-02-16
EP4087142A1 (en) 2022-11-09
EP4087142A4 (en) 2023-06-28
MX2022008243A (es) 2022-08-08
CN112118021B (zh)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8021B (zh)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897120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intaining the performance quality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narrow band interference
US6718166B2 (en) Multiple carrier adaptive notch filter
DE102013102695A1 (de) Interne interferenzsignal-übertragung
CN109660267A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839280B (zh) 移动终端的频率干扰的抑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116124A2 (en) Rf filter suppression tuning based on transmit power
CN112118059B (zh) 降低杂散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069153A1 (en) De-sense characterization with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x backoff based on dynamic channel conditions
CN112260741B (zh) 一种带宽频率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0446208B (zh) 一种新增模式频点配置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239001A1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system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