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4671A -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4671A
CN102724671A CN201110076606XA CN201110076606A CN102724671A CN 102724671 A CN102724671 A CN 102724671A CN 201110076606X A CN201110076606X A CN 201110076606XA CN 201110076606 A CN201110076606 A CN 201110076606A CN 102724671 A CN102724671 A CN 102724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interference
equipment
coexist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66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君
施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766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46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4006 priority patent/WO20121299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4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6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判断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和/或判断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的除工作频点之外的其它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向网络侧上报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其它频点。本发明可以保证网络侧及时掌握UE内部的设备内共存干扰,进而通过网络侧根据该设备内共存干扰的严重程度及时给出调整措施,可以降低设备内共存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技术与智能用户设备的发展,为了支持用户的不同通信需求,需要在同一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内集成多种无线电技术。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三种无线电技术共存的UE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该UE中,分别使用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技术模块101,使用IEEE Std 802.11规范规定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WLAN)技术模块102,即无线局域网站点(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Station,简称为WLAN-STA),使用IEEE Std802.15规范规定的蓝牙(Bluetooth)模块103。其中,101、102、103三个模块之间通过无线电技术之间的接口(inter-radio interface)相连,例如101模块与102模块之间通过L101相连,102模块与103模块之间通过L102相连,101模块与103模块之间通过L103相连;或者,101、102、103三个模块受控于一个公共的控制模块104。另外,101、102、103三个模块分别通过各自的无线电技术与其对应的对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例如101与演进型基站(LTE eNB,E-UTRAN NodeB)105通过空中接口进行无线通信,102与另一个WLANSTA106通过空中接口进行无线通信,103与另一个Bluetooth107通过空中接口进行无线通信。
在同一UE内共存多种无线电技术模块时,由于UE的体积有限,势必使得这些模块之间的空间距离很小,例如只有几厘米甚至几毫米。进而,这些模块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空间隔离度很小,从而导致当这些模块工作于相邻的频带时,由于带外泄露(Out of bandemission)、杂散发射(Spurious emissions)、接收机阻塞(Blocking)等原因,当其中一个无线电技术子模块发射信号时,将干扰另一个无线电技术子模块的信号接收,从而影响各无线电技术子模块的通信质量,本领域中称这种干扰现象为“设备内共存干扰”(ICO,In-device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下面通过如图1所示的UE对上述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的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ISM频带和LTE频带分布的示意图。
假设WLAN和Bluetooth工作于ISM频带,频段为2.4GHz~2.5GHz,其中WLAN信道(WLAN Channel)使用ISM频带中的2.4GHz~2.4835GHz频段,Bluetooth信道(BluetoothChannel)使用ISM频带中的2.4GHz~2.497GHz频段。假设LTE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模式工作于频带40(Band 40)和频带38(Band 38),Band 40的频段为2.3GHz~2.4GHz,Band 38的频段为2.57GHz~2.62GHz。假设LTE的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模式的上行传输(Uplink Transmission,即UE向eNB的传输)工作于频带7(Band 7)的频段为2.5GHz~2.57GHz,FDD模式的下行传输(Downlink Transmission,即eNB向UE传输)工作于Band 7的2.62GHz~2.69GHz频段。
由于图2中的ISM频带与LTE TDD模式的Band 40相邻,因此,如果101模块使用TDD模式且使用Band 40,那么101模块与102模块、103模块之间将由于带外泄露、杂散发射、接收机阻塞等原因,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由于图2中的ISM频带与LTE FDD模式Band 7的上行传输频段相邻,如果101模块使用FDD模式且使用Band 7,那么101模块的上行发射将由于带外泄露、杂散发射、接收机阻塞等原因,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从而干扰102模块或103模块的下行接收。即,上述设备内共存干扰会影响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共存多种无线电通信模块的UE内的设备内共存干扰,从而影响通信质量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包括:判断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和/或判断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的除工作频点之外的其它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其中干扰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或者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向网络侧上报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其它频点,其中干扰等级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或者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
进一步地,工作频点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当前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
进一步地,向网络侧上报其它频点包括:向网络侧上报其它频点的频点标识,其中频点标识包括以下之一:测量对象标识、测量标识、UE与网络侧预先协商的频点索引号、UE与网络侧预先协商的无线频点信道号。
进一步地,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之间的工作频点的间隔、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UE测量到的接收信号质量、UE测量到的误包率。
进一步地,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之间的工作频点的间隔、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
进一步地,干扰状态发生变化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干扰增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干扰减弱;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不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干扰增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干扰减弱;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不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
进一步地,在向网络侧上报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其它频点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接收到干扰等级和/或其它频点;网络侧根据干扰等级,调整UE的工作频点,和/或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配置时分复用的工作模式,和/或降低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的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UE。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设备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和/或判断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的除工作频点之外的其它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其中干扰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或者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上报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向网络侧上报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其它频点,其中干扰等级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或者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
进一步地,工作频点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当前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
进一步地,上报模块包括:上报子模块,用于向网络侧上报其它频点的频点标识,其中频点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对象标识、测量标识、UE与网络侧预先协商的频点索引号、UE与网络侧预先协商的无线频点信道号。
本发明通过及时获取并上报UE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可以保证网络侧及时掌握UE内部的设备内共存干扰,进而通过网络侧根据该设备内共存干扰的严重程度及时调整UE的工作频点,可以降低设备内共存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三种无线电技术共存的UE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ISM频带和LTE频带分布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三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302至步骤S304。
步骤S302,判断U 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和/或判断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的除工作频点之外的其它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其中干扰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或者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
步骤S304,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向网络侧上报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其它频点,其中干扰等级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或者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
相关技术中,共存多种无线电通信模块的UE内部存在设备内共存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及时获取并上报UE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可以保证网络侧及时掌握UE内部的设备内共存干扰,进而通过网络侧根据该设备内共存干扰的严重程度及时调整UE的工作频点,可以降低设备内共存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优选地,工作频点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当前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
优选地,向网络侧上报其它频点包括:向网络侧上报其它频点的频点标识,其中频点标识包括以下之一:测量对象标识、测量标识、UE与网络侧预先协商的频点索引号、UE与网络侧预先协商的无线频点信道号。
优选地,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之间的工作频点的间隔、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UE测量到的接收信号质量、UE测量到的误包率。
优选地,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之间的工作频点的间隔、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
优选地,干扰状态发生变化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干扰增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干扰减弱;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不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干扰增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干扰减弱;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不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干扰等级改变可以是由于产生干扰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改变导致的,也可以是由于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和/或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工作频点改变导致的。
优选地,在向网络侧上报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其它频点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接收到干扰等级和/或其它频点;网络侧根据干扰等级,调整UE的工作频点,和/或为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配置时分复用的工作模式,和/或降低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
优选地,上述UE包括以下之一: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个人数据处理机(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为PDA)。
优选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可以采用LTE技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为UMTS)技术或者使用IEEE 802.16规范的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技术。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采用的工作频点或其谐波的频点可以与工业、科学及医疗(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Medical,简称为ISM)频带有重叠或毗邻。
优选地,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可以采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WLAN)技术、Bluetooth技术、使用IEEE 802.15.4规范的Zigbee技术。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采用的工作频点可以是ISM频带。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适用于至少两种无线电技术共存于UE内时,该UE实现通信的方法,以下所有实施方式中,均以LTE与WLAN或Bluetooth共存于同一UE内时,LTE子设备与对端网络的交互为例,即第一种无线电技术为LTE技术,说明本发明实现终端内多种无线电技术共存的通信方法,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专利的不当限定,比如本发明方法也同样适用于LTE与其他无线电技术共存时的通信,以及UMTS与其他无线电技术共存时的通信。对应于LTE子设备,本发明专利中所述的网络是指eNB,对应于UMTS子设备,所述网络是指NB(Node B)。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当UE内设备内共存干扰状态发生变化时,UE向网络侧上报当前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或者UE向网络侧上报当前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以及UE的其他频点中被干扰或产生干扰的频点信息。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402至步骤S406。
步骤S402,UE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状态改变。
步骤S404,UE向网络侧上报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
步骤S406,网络侧给出合适决策。
优选地,在步骤S404之后,UE还可以向网络侧上报其他频点中被干扰或产生干扰的频点信息。下面以LTE的下行工作频点为例,介绍一下UE已知的其他频点的概念。
当UE选定一个小区进行驻留后,该小区配套的上行和下行中心频点就是UE上下行的中心工作频点,并且一个小区只有一组上下行中心频点。由于无线链路的不稳定性以及出于动态调度和保证UE的QoS等级的考虑,网络侧通常会根据当前UE所处地区的布网情况、网络负载情况等为UE配置同频测量、异频测量以及异系统测量。当网络为UE配置测量的时候,便会以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的形式告知UE异频频点的信息,当网络认为UE不需要进行某些频点的测量时,同样会在测量配置中将这些频点删除。在UE内部将维护一个动态的测量对象列表,每一条测量对象条目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称为测量对象标识(Measurement Object ID),这个测量对象标识也是网络侧配置的,因此网络侧可以根据该标识定位到频点的具体信息。网络需要UE执行某个频点的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时,只需要为UE配置一个测量标识(Measurement ID),这个测量ID将UE存储的某个测量对象与测量上报配置(Reporting Configuration)关联起来。
UE向网络侧上报工作频点上改变后的干扰等级时,可以将自己已知的其他频点中,同时也受到设备内共存干扰的频点告知网络,以便网络进行后续提升用户通信体验的措施时,不必为UE配置那些被干扰的异频频点测量或不会把UE切换到那些被干扰的异频频点上,提高网络侧工作效率,节省UE的功率。
优选地,网络侧给出合适决策包括网络侧收到UE上报的信息后,可以根据当前UE遭受的干扰情况,以及网络的可用资源情况做出合适的决策。
具体地,网络侧判断若UE受到的干扰比较严重,并且根据网络侧已经掌握的该UE在其他频点上的信道质量情况,UE的自身能力,以及网络侧当前的负载情况,可以将UE切换到其他不会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的频点,保证UE有较好的通信体验;或者为UE配置其他测量,寻找可以提供QoS保证的其他LTE工作频点或者其他无线接入技术的工作频点。
网络侧判断若UE受到的干扰比较严重,但是网络侧此时资源也比较紧张,并不能采用通过把UE切换到其他已知小区的办法抑制设备内共存干扰,那么网络侧可以通知UE采用时分复用的工作方式,即LTE技术和其他ISM无线技术交替工作,避免在频域的相互干扰。
网络侧判断若此时UE不再经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可以根据UE目前通信情况,增加UE发射功率或为按照正常程序调度UE的传输,例如寻找通信质量更好的服务小区等。
网络侧判断若此时UE受到的干扰并不严重,即干扰等级较低,同时网络侧此时资源非常紧张,通过一定的资源调度算法,网络侧可以不对该UE所受到的设备内共存干扰采取任何抑制措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频点信息上报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优选实施例一
以如图1所示的UE中LTE技术与WLAN技术共存,WLAN技术干扰LTE技术为例,通过接口L101或者控制子模块104,UE可以知道WLAN和LTE技术的工作状况,包括WLAN和LTE使用的频点,功率,收发机指标等信息。当UE的LTE的工作频点从不遭受干扰变为遭受WLAN子模块的干扰,或者LTE的工作频点上遭受WLAN子模块的干扰等级改变,或者LTE的工作频点上从遭受干扰变为不再遭受干扰时,UE将改变后的干扰等级上报给网络侧。干扰等级可以根据WLAN与LTE之间的工作频点间隔,和/或WLAN子模块的发射功率大小,和/或UE测量到的接收信号质量等级,和/或UE测量到的误包率等参数进行界定。
当WLAN的发送功率为20dBm,天线隔离度为15dB,若以WLAN技术与LTE技术之间的工作频点间隔f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UE可以在设备内部维护一个映射表,若两者间隔小于50MHz,WLAN的发送便会干扰LTE的接收,UE的LTE的工作频点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以10MHz为间隔对干扰进行等级划分,如表1所示:
表1以频点间隔界定的干扰等级表
  频点间隔   干扰等级
  f≥50MHz   0
  40MHz≤f<50MHz   1
  30MHz≤f<40MHz   2
  20MHz≤f<30MHz   3
  10MHz≤f<20MHz   4
  f<10MHz   5
UE的WLAN子模块开启并处于发送状态,LTE子模块处于接收状态,WLAN技术发送功率,天线隔离度等工作参数如上文中给出的典型值。若WLAN的工作频点为2.412GHz,LTE的工作频点变化,导致与WLAN的频点间隔从大于50MHz变为小于50MHz,例如变为25MHz。同时,UE当前的测量对象列表如表2所示,UE当前的测量标识列表3所示,其中上报配置与本发明并无直接关系,因此不再介绍,表中只是给出一个示意。
表2UE的测量对象列表实例表
  测量对象   测量对象标识
  EUTRAN 2.39GHz   2
  EUTRAN 2.365GHz   4
  EUTRAN 2.3GHz   5
  UTRAN 2.1574GHz   23
表3UE的测量标识列表
  测量标识   测量对象   上报配置
  2   EUTRAN 2.39GHz   RC#0
  3   EUTRAN 2.365GHz   RC#1
  4   EUTRAN 2.3GHz   RC#2
当LTE技术与WLAN技术的频点间隔变为25MHz时,UE向网络侧上报的内容可以为:
1.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即3级,或者
2.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3级以及已知的其他频点中遭受干扰的频点信息,即工作频点干扰等级3级以及EUTRAN 2.39GHz和EUTRAN 2.365GHz。
进一步的,频点信息EUTRAN 2.39GHz和EUTRAN 2.365GHz的上报方式可以采用表2所示的频点EUTRAN 2.39GHz和EUTRAN 2.365GHz所对应的测量对象标识,即2和4进行上报。
或者可以采用表3所示的频点EUTRAN 2.39GHz和EUTRAN 2.365GHz所对应的测量标识,即2和3进行上报。
或者可以采用UE与网络侧共知的频点索引号进行上报,所述UE与网络侧共知的频点索引号可以是“演进的UMTS绝对无线频点信道号(EARFCN,E-UTRA Absolute RadioFrequency Channel Number)”,即EUTRAN 2.39GHz和EUTRAN 2.365GHz所对应的EARFCN。若需要上报的频点为UTRAN的频点,则采用“UMTS绝对无线频点信道号(UARFCN,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
当WLAN的发送功率为20dBm,天线隔离度为15dB,若以UE测量的LTE技术的误包率PL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UE可以在设备内部维护一个映射表,以LTE的普通的语音业务为例,若误包率大于10-2,LTE正在接收数据,WLAN正在发送数据,则认为UE的LTE工作频点遭受到设备内共存干扰。以误包率为界定的干扰等级划分如表4所示:
表4以误包率界定的干扰等级表
  误包率   干扰等级
  PL≤0.01   0
  0.01<PL≤0.02   1
  0.02<PL≤0.04   2
  0.04<PL≤0.08   3
  0.08<PL≤0.1   4
  PL>0.1   5
UE的WLAN子模块开启并处于发送状态,LTE子模块处于接收状态,WLAN技术发送功率,天线隔离度等工作参数如上文中给出的典型值。若UE中LTE的工作频点已经遭受了设备内共存干扰,UE测量到的误包率由0.03变为0.08,干扰等级从2级变为4级。UE向网络侧上报的内容可以为:
1.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即4级,或者
2.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4级以及已知的其他频点中遭受干扰的频点信息,即EUTRAN2.39GHz和EUTRAN 2.3GHz。其他频点信息的具体上报方法如上文所述。
当以UE测量的LTE技术的接收信号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时,可以采用小区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干噪比,或者PDCCH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参数作为界定参数。
A、以小区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干噪比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
当WLAN的发送功率为20dBm,天线隔离度为15dB,若以小区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干噪比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UE可以在设备内部维护一个映射表,若UE的接收信号的SINR小于3dB,LTE正在接收数据,WLAN正在发送数据,则认为UE的LTE工作频点遭受到设备内共存干扰。以接收信号的信干噪比为界定的干扰等级划分如表5所示:
表5以接收信号的信干噪比界定的干扰等级表
  信干噪比   干扰等级
  SINR≥10dB   0
  3dB≤SINR<10dB   1
  -4dB≤SINR<3dB   2
  -12dB≤SINR<-4dB   3
  -17dB≤SINR<-12dB   4
  SINR<-17dB   5
UE的WLAN子模块开启并处于发送状态,LTE子模块处于接收状态,WLAN技术发送功率,天线隔离度等工作参数如上文中给出的典型值。若由于WLAN技术关闭或其他原因,UE测量到的小区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从-6dB变为11dB,即UE的LTE工作频点不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UE向网络侧上报的内容为:
UE目前LTE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为0,即不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
B、以PDCCH的误块率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
当WLAN的发送功率为20dBm,天线隔离度为15dB,若以UE测量PDCCH的误块率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UE可以在设备内部维护一个映射表,若UE检测的PDCCH的误块率高于2%,LTE正在接收数据,WLAN正在发送数据,则认为UE的LTE工作频点遭受到设备内共存干扰。以PDCCH的误块率作为界定的干扰等级划分如表6所示:
表6以PDCCH的误块率Eb为界定的干扰等级表
  PDCCH的误块率   干扰等级
  Eb≤0.02   0
  0.02<Eb≤0.04   1
  0.04<Eb≤0.06   2
  0.06<Eb≤0.08   3
  Eb>0.08   4
UE的WLAN子模块开启并处于发送状态,LTE子模块处于接收状态,WLAN技术发送功率,天线隔离度等工作参数如上文中给出的典型值。若由于WLAN降低功率或其他原因,UE检测到的PDCCH的误块率由0.05降低为0.01,即此时UE的LTE工作频点不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UE向网络侧上报的内容为:
UE目前LTE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为0,即不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
当WLAN和LTE的天线隔离度为12dB,WLAN与LTE之间的频点间隔为43dB,若以WLAN的发送功率Ptx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UE可以在设备内部维护一个映射表,若UE中WLAN的发送功率大于14.5dBm,LTE正在接收数据,WLAN正在发送数据,则认为UE的LTE工作频点遭受到设备内共存干扰。以WLAN的发送功率为界定的干扰等级划分如表7所示:
表7以WLAN的发送功率为界定的干扰等级表
  WLAN发送功率   干扰等级
  Ptx≤14.5dBm   0
  14.5dBm<Ptx≤20dBm   1
  Ptx>20dBm   2
UE的WLAN子模块开启并处于发送状态,LTE子模块处于接收状态,WLAN技术发送功率,天线隔离度等工作参数如上文中给出的典型值。当WLAN的发送功率从14.5dBm变为16dBm时,UE的工作频点上从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变为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向网络侧上报的内容可以为:
1.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即1级。
2.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以及已知的其他频点中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的频点信息,即表2给出的测量对象列表中高于UE的LTE技术工作频点的频点。
上述所有界定LTE遭受干扰的干扰等级划分的参数也可以两个,或者三个,或者四个结合使用。例如将频点间隔和误包率同时作为界定干扰等级的衡量指标,按照上文中给出的WLAN技术的发送功率,天线隔离度的典型参数,可以在划分干扰等级时,为不同的频点区间与误包率组合界定新的干扰等级标准。例如可以将频点间隔大于50MHz且误包率小于0.01定为0级,频点间隔在区间[40MHz,50MHz)之内且误包率在(0.1,0.2]之内定为1级,频点间隔在区间[40MHz,50MHz)之内且误包率在(0.2,0.4]之内定为2级,以此类推。
当UE的工作频点上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等级发生改变时,UE向网络侧上报更新后的干扰等级,或者更新后的干扰等级以及其他频点中遭受干扰的频点信息,并等待网络做出进一步的指示。
网络侧收到UE上报的当前干扰等级后,按照步骤S406中所述做出合适的决策。
优选实施例二
以如图1所示的UE中LTE技术与WLAN技术共存,LTE技术干扰WLAN技术为例,通过接口L101或者控制子模块104,UE可以知道WLAN和LTE技术的工作状况,包括WLAN和LTE使用的频点,功率,收发机指标等信息。当UE的LTE的工作频点从不产生干扰变为产生对WLAN子模块的干扰,或者LTE的工作频点上产生对WLAN子模块的干扰等级改变,或者LTE的工作频点上从产生干扰变为不再产生对WLAN子模块的干扰时,UE将改变后的干扰等级上报给网络侧。干扰等级可以根据WLAN与LTE之间的工作频点间隔,和/或LTE子模块的发射功率大小等参数进行界定。
当LTE的发送功率为23dBm,天线隔离度为15dB,若以WLAN技术与LTE技术之间的工作频点间隔f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UE可以在设备内部维护一个映射表,若两者间隔小于52MHz,LTE的发送便会干扰LTE的接收,UE的LTE的工作频点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以10MHz为间隔对干扰进行等级划分,如表8所示。
表8以频点间隔界定的干扰等级表
  频点间隔   干扰等级
  f≥52MHz   0
  40MHz≤f<52MHz   1
  30MHz≤f<40MHz   2
  20MHz≤f<30MHz   3
  10MHz≤f<20MHz   4
  f<10MHz   5
UE的WLAN子模块开启并处于接收状态,LTE子模块处于发送状态,LTE技术发送功率,天线隔离度等工作参数如上文中给出的典型值。若WLAN的工作频点为2.412GHz,LTE的工作频点变化,导致与WLAN的频点间隔从大于50MHz变为小于50MHz,例如变为25MHz。同时,UE当前的测量对象列表如表2所示,UE向网络侧上报的内容可以为:
1.LTE的工作频点干扰等级为3级,或者
2.LTE的工作频点干扰等级为3级,以及其他频点中产生干扰的频点信息,即工作频点干扰等级3级以及EUTRAN 2.39GHz和EUTRAN 2.3GHz,具体上报方式可以使用信道号或者干扰的频点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的方式。
当WLAN和LTE的天线隔离度为12dB,WLAN与LTE之间的频点间隔为26dB,若以LTE的发送功率Ptx作为衡量干扰级别的标准,UE可以在设备内部维护一个映射表,若UE中LTE的发送功率大于0dBm,LTE正在发送数据,WLAN正在接收数据,则认为UE的LTE工作频点产生对WLAN的设备内共存干扰。以LTE的发送功率为界定的干扰等级划分如表9所示:
表9以LTE的发送功率为界定的干扰等级表
  LTE发送功率   干扰等级
  Ptx≤0dBm   0
  0dBm<Ptx≤15dBm   1
  15dBm<Ptx≤23dBm   2
  Ptx>23dBm   3
UE的WLAN子模块开启并处于发送状态,LTE子模块处于接收状态,WLAN技术发送功率,天线隔离度等工作参数如上文中给出的典型值。当WLAN的发送功率从0Bm变为14dBm时,UE的工作频点上从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变为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向网络侧上报的内容可以为:
1.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即1级,或者
2.工作频点的干扰等级1级,以及已知的其他频点中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的频点信息,即表2给出的测量对象列表中高于UE的LTE技术上行工作频点的频点,具体上报方式可以使用信道号或者干扰的频点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的方式。
上述所有界定LTE产生干扰的干扰等级划分的参数也可以结合使用。
当UE的工作频点上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等级发生改变时,UE向网络侧上报更新后的干扰等级,或者更新后的干扰等级以及其他频点中遭受干扰的频点信息,并等待网络做出进一步的指示。
网络侧收到UE上报的当前干扰等级后,按照步骤S406中所述做出合适的决策。
优选实施例三
本优选实施例三以LTE技术与WLAN技术共存为例。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三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502至步骤S506。
步骤S502,判定UE工作频点的异频点是否有遭受或可能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的频点。
当UE工作于距离ISM频带较远的工作频点,WLAN技术正在进行发送,虽然UE的工作频点当前并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但是UE可以通过优选实施例一中给出的频点间隔,或者WLAN发送功率,或者异频点的接收信号质量等参数判定UE已知的异频点中是否有正在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的频点;UE可以通过优选实施例二中给出的LTE的发送功率,频点间隔参数判定某些异频点是否会对正在进行接收的WLAN技术产生干扰。若没有,则本发明流程结束,UE执行正常的操作;若存在,则转至步骤S504,。
步骤S504,UE向网络侧上报测量结果时将步骤S502中所述遭受或可能产生干扰的异频点信息告知网络侧。
现有LTE技术中,网络侧为了保证UE有最好的用户体验,通常会根据当前UE所处位置的布网情况、网络负载情况为UE配置邻频测量,网络侧为UE配置的测量可能包括正在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异频点。现有的RRM测量机制中,由于RSRP测量是检测频点的接收功率情况,因此无法检测出设备内共存干扰,相反,可能得到该正在遭受干扰的异频点的信道质量较好的结果。若网络侧据此将UE切换到该正在遭受干扰的异频点,那么UE的通信质量一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另外,若网络侧把UE切换到会对WLAN产生干扰的频点时,会影响WLAN技术的通信质量,同样导致用户的通信体验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也需要尽量避免。
所以UE在进行测量上报时,将步骤S502中所述的遭受或可能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异频点信息告知网络,期望网络不会把自己切换到所述异频点上。
步骤S506,网络做切换决策时不将UE切换到步骤S502中所述异频点。
网络接收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后,若里面包含正在遭受或可能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的频点信息。则网络侧在做出切换决策时,可以避免将UE切换到那些有问题或可能产生问题的频点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装置,该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装置可以应用于用户设备UE,该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包括判断模块62和上报模块64。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判断模块62,用于判断用户设备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和/或判断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的除工作频点之外的其它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其中干扰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或者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上报模块64,连接至判断模块62,用于在判断模块62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向网络侧上报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其它频点,其中干扰等级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或者用于指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
优选地,工作频点为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当前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
优选地,上报模块64包括:上报子模块642,用于向网络侧上报其它频点的频点标识,其中频点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对象标识、测量标识、UE与网络侧预先协商的频点索引号、UE与网络侧预先协商的无线频点信道号。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装置对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及时获取并上报UE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可以保证网络侧及时掌握UE内部的设备内共存干扰,进而通过网络侧根据该设备内共存干扰的严重程度及时调整UE的工作频点,可以降低设备内共存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用户设备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和/或判断所述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的除所述工作频点之外的其它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所述干扰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所述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向网络侧上报所述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所述其它频点,所述干扰等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所述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频点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当前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网络侧上报所述其它频点包括:向所述网络侧上报所述其它频点的频点标识,其中所述频点标识包括以下之一:测量对象标识、测量标识、所述UE与所述网络侧预先协商的频点索引号、所述UE与所述网络侧预先协商的无线频点信道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所述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之间的工作频点的间隔、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所述UE测量到的接收信号质量、所述UE测量到的误包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之间的工作频点的间隔、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状态发生变化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
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干扰增强;
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干扰减弱;
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不遭受设备内共存干扰;
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不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
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干扰增强;
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干扰减弱;
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由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变化为不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所述其它频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接收到所述干扰等级和/或所述其它频点;
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干扰等级,调整所述UE的工作频点,和/或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配置时分复用的工作模式,和/或降低产生设备内共存干扰的无线电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
8.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装置,应用于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设备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在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和/或判断所述UE中的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的除所述工作频点之外的其它频点上的干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干扰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所述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
上报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向网络侧上报所述工作频点上的干扰等级和/或所述其它频点,其中所述干扰等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遭受的来自所述UE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块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产生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频点为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块当前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模块包括:
上报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上报所述其它频点的频点标识,其中所述频点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对象标识、测量标识、所述UE与所述网络侧预先协商的频点索引号、所述UE与所述网络侧预先协商的无线频点信道号。
CN201110076606XA 2011-03-29 2011-03-29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724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6606XA CN102724671A (zh) 2011-03-29 2011-03-29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1/084006 WO2012129935A1 (zh) 2011-03-29 2011-12-14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6606XA CN102724671A (zh) 2011-03-29 2011-03-29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671A true CN102724671A (zh) 2012-10-10

Family

ID=4692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6606XA Pending CN102724671A (zh) 2011-03-29 2011-03-29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4671A (zh)
WO (1) WO2012129935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8223A (zh) * 2016-08-31 2017-0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97576A (zh) * 2016-12-07 2017-05-3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调制解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466486A (zh) * 2017-07-07 2017-12-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0035138A (zh) * 2018-01-11 2019-07-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芯片组、移动通信设备、天线隔离度的检测方法
CN110740465A (zh) * 2019-10-23 2020-01-3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CN111246581A (zh) * 2017-07-19 2020-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56270A1 (zh) * 2019-02-02 2020-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内共存idc指示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12118021A (zh) * 2019-12-30 202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72071A (zh) * 2020-11-24 2021-01-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优化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4499576A (zh) * 2022-01-24 2022-05-13 中国人民解放军93209部队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精细化收发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022A (zh) * 2004-05-26 2007-04-18 诺基亚公司 用于干扰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US20100098135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existing wireless systems
CN101895939A (zh) * 2009-04-22 2010-11-24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处理通信信号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16509C2 (sv) * 2000-05-18 2002-01-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n kommunikationsapparat med två radioenheter och en driftmetod därav
US8116684B2 (en) * 2008-07-30 2012-02-14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radio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signals
CN102170644B (zh) * 2011-05-23 2014-01-0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内共存干扰避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022A (zh) * 2004-05-26 2007-04-18 诺基亚公司 用于干扰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US20100098135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existing wireless systems
CN101895939A (zh) * 2009-04-22 2010-11-24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处理通信信号的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Study on signalling and procedure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3GPP TR 36.816 V1.0.0》, 30 November 2010 (2010-11-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R2-104910 Problem Scenario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1》, 27 August 2010 (2010-08-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R2-105764 Types of TDM Solutions for LTE ISM Coexistence",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1-BIS》, 15 October 2010 (2010-10-15) *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8223A (zh) * 2016-08-31 2017-0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97576A (zh) * 2016-12-07 2017-05-3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调制解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6797576B (zh) * 2016-12-07 2020-04-07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调制解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466486A (zh) * 2017-07-07 2017-12-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2010715B2 (en) 2017-07-07 2024-06-1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interferen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7466486B (zh) * 2017-07-07 2021-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1246581B (zh) * 2017-07-19 2023-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46581A (zh) * 2017-07-19 2020-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35138A (zh) * 2018-01-11 2019-07-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芯片组、移动通信设备、天线隔离度的检测方法
US11902907B2 (en) 2019-02-02 2024-0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device coexistence IDC indication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526572A (zh) * 2019-02-02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内共存idc指示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WO2020156270A1 (zh) * 2019-02-02 2020-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内共存idc指示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11526572B (zh) * 2019-02-02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内共存idc指示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10740465B (zh) * 2019-10-23 2022-10-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40465A (zh) * 2019-10-23 2020-01-3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CN112118021B (zh) * 2019-12-30 202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18021A (zh) * 2019-12-30 202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共存干扰方法、通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72071A (zh) * 2020-11-24 2021-01-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优化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4499576A (zh) * 2022-01-24 2022-05-13 中国人民解放军93209部队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精细化收发控制方法
CN114499576B (zh) * 2022-01-24 2024-06-04 中国人民解放军93209部队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精细化收发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29935A1 (zh)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4671A (zh)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65691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042467B1 (en) Opportunistic carrier aggregation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oper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595998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可配置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
EP4055763A1 (en) Distributed resource unit configurations
EP3487213B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WO200803402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eer to peer device control
WO2008034029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ower control and/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40624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96076B2 (en) Prioritized cell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CN109792738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2874441B1 (en) Network access point, network controller, network device, and loa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99516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wlan channel
KR102446326B1 (ko) Laa 시스템의 동적 캐리어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40348A (zh) 一种测量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70013622A1 (en) Carrier swapping for lte-u (lte-unlicensed spectrum)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40031117A1 (en)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str) multi-link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