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0465B -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0465B
CN110740465B CN201911010565.7A CN201911010565A CN110740465B CN 110740465 B CN110740465 B CN 110740465B CN 201911010565 A CN201911010565 A CN 201911010565A CN 110740465 B CN110740465 B CN 110740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frequency point
working frequency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05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0465A (zh
Inventor
张洲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105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40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0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0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0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0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其中,第一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在LTE通信对WiFi通信的干扰情况,第二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WiFi通信对LTE通信的干扰情况;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建立LTE通信连接,并根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建立WiFi通信连接,从而,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系统配置和共存控制,实现良好的三网共存。

Description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在同一个电子设备内同时工作时,会在电子设备内形成共存干扰。相关技术中大多通过简单的时分复用(TDM)或帧同步来实现多网共存,或仅通过降低功率来减小系统干扰。
时分复用TDM共存就是将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间片段,每一时间片段只有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工作,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但是,这是以牺牲系统利用率为代价的,会导致系统容量降低。
帧同步共存就是将各个无线通信装置的发送和接收时间对齐,各个无线通信装置同时发送或同时接收,但该方式无法解决同频干扰问题,如Wi-Fi和BT在同一频点同时接收时会产生共存干扰,另外该方式也无法解决LTE和Wi-Fi同时发送时使LTE SINR出现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以简单快速地进行系统配置和共存控制。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处于同一电子设备中,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LTE通信,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在所述LTE通信对所述WiFi通信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所述WiFi通信对所述LTE通信的干扰情况;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建立LTE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建立WiFi通信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通过预先制定的干扰配置表判断电子设备内的干扰,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系统配置和共存控制,而不需要根据实测干扰逐步调整,简化了配置流程和控制算法,减小系统开销和系统时延,优化了用户体验,实现了良好的三网共存。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包括: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处于同一电子设备中,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LTE通信,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在所述LTE通信对所述WiFi通信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所述WiFi通信对所述LTE通信的干扰情况,还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建立LTE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建立WiFi通信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通过预先制定的干扰配置表判断电子设备内的干扰,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系统配置和共存控制,而不需要根据实测干扰逐步调整,简化了配置流程和控制算法,减小系统开销和系统时延,优化了用户体验,实现了良好的三网共存。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ISM频段与相邻的LTE频段的示意图;
图2为LTE通信泄露功率干扰WiFi通信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放大器失真与DPD改善失真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DPD改善功率泄露的示意图;
图7为OTA测试的拓扑示意图;
图8为LTE通信干扰BT通信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的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先简单介绍电子设备的共存干扰。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现代无线通信设备通常集成了多种无线通信装置。这些装置根据服务和覆盖范围的要求,可分为WWAN、WLAN、PAN等不同类型。例如,常见的移动终端一般包含LTE、Wi-Fi、BT(蓝牙)等无线装置,这三种装置类型分别为WWAN、WLAN、PAN。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在同一个设备内同时工作时,会形成设备内共存干扰。
根据频谱资源的分配,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可以工作在相邻频段甚至相同的频段中。如Wi-Fi、BT均使用2.4G ISM频段,LTE则可以工作于紧邻2.4G ISM频段的低频侧或高频侧,如图1所示。
这些无线装置在同设备内同时工作将会面临明显的干扰问题。干扰问题主要为分同频干扰、邻信道泄露功率(ACLP)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和谐波干扰等。例如,Wi-Fi和BT工作于相同频段,此发彼收时会出现同频干扰;LTE在Band40或Band41或Band7发送信号时,ACLP将进入ISM频段,干扰Wi-Fi或BT接收,如图2所示,LTE输出功率越大,工作频点越靠近ISM频段,对ISM频段的影响就越严重;同样,Wi-Fi发送信号时,其ACLP(AdjacentChannel Leakage Power,邻信道泄露功率)也会影响LTE接收;另外,由于LTE对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噪声比)有要求,若Wi-Fi和LTE同时处于发送状态,则会降低LTE SINR,对LTE系统形成干扰;Wi-Fi与LTE Band7 UL信号(UL即UE发送)会产生互调,该互调信号可能落入Band7 DL频段,对UE接收(DL即UE接收)形成干扰。为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或提高系统吞吐量,需要对系统进行共存控制。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处于同一电子设备中,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LTE通信,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
下面结合附图4详细说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
根据图4的实施例,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包括LTE基带模块11、第一数模转换及混频模块12、第一放大器13、第一耦合器14、第一射频开关15、第一滤波器16、第一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17和第一天线18,其中,第一数模转换及混频模块12与LTE基带模块11相连,第一放大器13与第一数模转换及混频模块12相连,第一耦合器14与第一放大器13相连,第一射频开关15与第一耦合器14相连,第一滤波器16与第一射频开关15相连,第一天线18与第一滤波器16相连。其中,第一数模转换及混频模块12用于对LTE基带模块11输出的LTE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混频处理,第一放大器13用于对数模转换及混频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放大,第一耦合器14用于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并将耦合处理后的信号通过第一射频开关15传输到第一滤波器16,第一滤波器16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后通过第一天线18发射出去。
另外,第一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17与第一射频开关15和LTE基带模块11分别相连,第一天线18接收到的信号经过第一滤波器16滤波后传输到第一射频开关15,并通过第一射频开关15发送给第一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17,第一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17用于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混频及模数转换后发送给LTE基带模块11,LTE基带模块11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
由此,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实现LTE无线通信。
进一步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还包括第一补偿模块19,第一补偿模块19向第一放大器13的前端施加第一预补偿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放大器13的前端可以指第一放大器13前面回路中的任意位置,例如第一放大器的前端可以指第一放大器13与LTE基带模块11之间的回路中的任意位置。
第一补偿模块19还可根据第一放大器13的后端的信号生成第一预补偿信号。其中,第一放大器13的后端可以指第一放大器13的后面回路中任意位置,例如,第一放大器13的后端可以指第一放大器13与第一射频开关15之间的回路中的任意位置。其中,第一补偿模块19可采用DPD(Digital predistortion,数字预失真)技术进行补偿,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还包括第二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191,第二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19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耦合器14,第二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19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补偿模块19。
可理解,第一放大器13是典型的非线性器件,无线发射信号通过第一放大器13放大时会产生失真,如图5所示,随着输入信号Pin增大,输出信号Pout也逐渐增大,在输出信号到达一定程度后,第一放大器13的增益会出现下降,即产生幅度失真,也称AM-AM失真;同样,相位也会出现类似的失真,称为AM-PM失真。出现失真时,ACLP会明显增大,导致系统干扰增强。
第一补偿模块19通过产生一条特性相反的曲线(如图6中的DPD增益扩张曲线)进行幅度和相位补偿,可以明显改善射频前端的失真,降低边带对邻近频段的影响。
图5给出了采用DPD技术时的功率变化曲线以及未采用DPD技术时的功率变化曲线,从图5可以看出,采用DPD技术,可以降低泄露功率。需要注意的是,边带改善效果与系统失真程度和算法优劣有关,效果较佳时,ACLP改善可达10dB以上。频率间隔和输出功率不同时,边带改善程度不同,例如,靠近工作频率中心的频点,ACLP改善效果会好一些,以及适当增大功率时(此时放大器PA未出现严重饱和),ACLP改善效果好一些。
另外,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还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192,第一带通滤波器192连接在第一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17与第一射频开关15之间,由此,采用带通滤波器,可以抑制阻塞干扰。
LTE通过包括TDD(Time-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和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两种多址方式,TDD采用射频开关连接收发链路和天线,FDD采用双工器连接收发链路和天线。也就是说,第一射频开关15也可以采用双工器替代。
根据图4的实施例,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包括WiFi及蓝牙基带模块21、第二数模转换及混频模块22、第二放大器23、第二耦合器24、第二射频开关25、第二滤波器26、第三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27和第二天线28,其中,第二数模转换及混频模块22与WiFi及蓝牙基带模块21相连,第二放大器23与第二数模转换及混频模块22相连,第二耦合器24与第二放大器23相连,第二射频开关25与第二耦合器24相连,第二滤波器26与第二射频开关25相连,第二天线28与第二滤波器26相连。其中,第二数模转换及混频模块22用于对WiFi及蓝牙基带模块21相输出的WiFi基带信号或蓝牙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混频处理,第二放大器23用于对数模转换及混频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放大,第二耦合器24用于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并将耦合处理后的信号通过第二射频开关25传输到第二滤波器26,第二滤波器26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后通过第二天线28发射出去。
另外,第三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27与第二射频开关25和WiFi及蓝牙基带模块21分别相连,第二天线28接收到的信号经过第二滤波器26滤波后传输到第二射频开关25,并通过第二射频开关25发送给第三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27,第三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27用于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混频及模数转换后发送给WiFi及蓝牙基带模块21,WiFi及蓝牙基带模块21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
由此,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实现WiFi或蓝牙无线通信。
进一步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还包括第二补偿模块29,第二补偿模块29向第二放大器23的前端施加第二预补偿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放大器23的前端可以指第二放大器23前面回路中的任意位置,例如第二放大器23的前端可以指第二放大器23与WiFi及蓝牙基带模块21之间的回路中的任意位置。
第二补偿模块29还可根据第二放大器23的后端的信号生成第一预补偿信号。其中,第二放大器23的后端可以指第二放大器23的后面回路中任意位置,例如,第二放大器23的后端可以指第二放大器23与第二射频开关25之间的回路中的任意位置。其中,第二补偿模块29可采用DPD(Digital predistortion,数字预失真)技术进行补偿,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还包括第四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291,第二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29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耦合器24,第四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29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补偿模块29。
可理解,第二放大器23是典型的非线性器件,无线发射信号通过第二放大器23放大时会产生失真,如图5所示,随着输入信号Pin增大,输出信号Pout也逐渐增大,在输出信号到达一定程度后,第二放大器23的增益会出现下降,即产生幅度失真,也称AM-AM失真;同样,相位也会出现类似的失真,称为AM-PM失真。出现失真时,ACLP会明显增大,导致系统干扰增强。
第二补偿模块29通过产生一条特性相反的曲线(如图6中的DPD增益扩张曲线)进行幅度和相位补偿,可以明显改善射频前端的失真,降低边带对邻近频段的影响。
图6给出了采用DPD技术时的功率变化曲线以及未采用DPD技术时的功率变化曲线,从图6可以看出,采用DPD技术,可以降低泄露功率。需要注意的是,边带改善效果与系统失真程度和算法优劣有关,效果较佳时,ACLP改善可达10dB以上。频率间隔和输出功率不同时,边带改善程度不同,例如,靠近工作频率中心的频点,ACLP改善效果会好一些,以及适当增大功率时(此时放大器PA未出现严重饱和),ACLP改善效果好一些。
另外,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还包括第二带通滤波器292,第二带通滤波器292连接在第三混频及模数转换模块27与第二射频开关25之间,由此,采用带通滤波器,可以抑制阻塞干扰。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PD技术降低ACLP,并采用带通滤波器抑制阻塞干扰。其中,可理解,LTE和Wi-Fi为宽带信号,ACLP较高,采用DPD技术,能够改善边带,降低ACLP对邻近频段的影响;而蓝牙由于带宽较窄,边带影响可以忽略,未采用DPD技术,即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蓝牙通信时禁用第二补偿模块29。
DPD技术有开环和闭环两种方式,闭环可以根据链路状态进行精确计算和动态调整,具有更佳的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Wi-Fi和BT共链路,可以采用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方式实现共存。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包括:
S1: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与LTE基站进行交互信号,并可以根据网络资源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进行LTE通信的工作频点,即LTE工作频点。还可以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进行LTE通信的带宽。
另外,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进行LTE通信的工作频点还可以按照LTE工作频点远离ISM频段的原则进行确定。
S2: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其中,第一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在LTE通信对WiFi通信的干扰情况,第二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WiFi通信对LTE通信的干扰情况。
S3: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建立LTE通信连接,并根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建立WiFi通信连接。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通过预先制定的干扰配置表判断电子设备内的干扰,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系统配置和共存控制,而不需要根据实测干扰逐步调整,简化了配置流程和控制算法,减小系统开销和系统时延,优化了用户体验,实现了良好的三网共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包括: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以及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
其中,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可以基于空中测量OTA(Over-the-airmeasurement)测试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不同、工作频率不同时,对另一个无线通过装置的干扰不同。以LTE在Band40发送为例,通过OTA测试其对Wi-Fi通信的干扰。
测试拓扑如图7所示。DUT(Device under test,待测设备)通过测试天线与测试仪器通道1建立连接,PC控制测试仪器向Wi-Fi系统发包,Wi-Fi系统收包并利用PC软件进行收包统计,得到Wi-Fi的接收灵敏度。测试时粗略补偿链路损耗即可,因为干扰测试是一个相对值,不需要准确的损耗补偿,即存在干扰与无干扰时比较,可测得WiFi的接收灵敏度恶化“X dB”,此为desensitization,简称为desens。LTE通过陪测天线与测试仪器通道2建立连接,PC控制UE LTE分别处于静止和下行工作(以最大占空比发射或控制连续发射)两种状态,并在两种状态下测试Wi-Fi的接收灵敏度,通过计算即得到desens。通过整理可以得到第一干扰配置表,根据该第一干扰配置表可进行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配置。
注意与LTE连接时,为避免测试仪器通道2的发射信号对Wi-Fi接收测试形成干扰,仪器发射功率应尽量小,只需要保持正常的连接即可。另外,可以增大测试天线和陪测天线的隔离度,例如,采用极化方向不同的天线,进一步减小两天线之间的信号耦合。
如下表1所示为一个测试示例,此示例假设LTE信道带宽为20MHz,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表中已考虑启用DPD改善ACLP。实际系统中可增加更多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测试,若遍历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的数据量较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频率和功率区间,同一区间内采用相同的调整策略。另外,可以增加不同带宽或模式的测试。为提高测试效率,还可建立自动化测试系统。
表1
Figure BDA0002244093910000091
由上表1可见,LTE通信的工作频点远离ISM频段时,Wi-Fi通过受干扰程度减轻;LTE通信的发射功率下降时,Wi-Fi受干扰程度减轻。依据此表1,可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建立LTE连接时,与基站交互信息,尽可能选择远离ISM频段的工作频点,并依据选定的LTE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来设置WiFi通信的工作频点。
具体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包括:
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
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是否存在可用工作频点;
如果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则将可用工作频点中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之前差值最大的可用工作频点作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
如果不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则降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重新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是否存在可用工作频点,直至获取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
也就是说,针对每个带宽,第一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在LTE通信的每个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下,WiFi通信的多个工作频点所对应的接收灵敏度恶化。例如,LTE通信的工作频点为2390MHz和发射功率23dBm,WiFi通信的工作频点2412MHz所对应的接收灵敏度恶化为39dB,WiFi通信的工作频点2442MHz所对应的接收灵敏度恶化为28dB,WiFi通信的工作频点2472MHz所对应的接收灵敏度恶化为11dB。
由此,考虑系统要求的WiFi接收灵敏度恶化,基于预先设定的第一干扰配置表可以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例如,结合表1,若系统要求WiFidesens不大于3dB,LTE通信根据网络使用情况选择频点为2350MHz时,在LTE满功率(23dBm)发射的情况下,WiFi通信的工作频点可选为高频点2472MHz。若WiFi通过因信道冲突需要工作于更低的频率,则需要降低LTE通信的发射功率。
也就是说,按照LTE工作频点远离ISM频段的原则,根据网络资源可以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进行LTE通信的工作频点和带宽。初始预设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值,例如表1中的最大值23dBm。
然后,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查询第一干扰配置表,判断是否存在满足系统要求的WiFi通信可用工作频点,即可用信道,如果存在,则LTE通信的发射功率可以采用当前预设发射功率,而WiFi通信的工作频点可根据“WiFi工作频点远离LTE频段”的原则,从WiFi通信可用工作频点中选择。如果存在,则降低LTE通信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例如降低至13dBm,然后,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调整后的预设发射功率,查询第一干扰配置表,判断是否存在满足系统要求的WiFi通信可用工作频点。如此循环,直至确定WiFi通信的工作频点。
应理解,采用同样方法可以测得WiFi通信对LTE通信的干扰。注意Wi-Fi TX除干扰LTE RX外,也会使LTE TX时的SINR下降,因此需测试两方面的干扰。由于Wi-Fi信号与LTE信号频谱类似,这里不再举例。
具体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包括:
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
根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通过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
如果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未满足预设条件,则降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重新通过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直至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满足预设条件;
如果满足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满足预设条件,则将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作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
也就是说,针对每个带宽,第二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在WiFi通信的每个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下,LTE通信的多个工作频点所对应的接收灵敏度恶化。由此,考虑LTE通信要求,基于预先设定的第二干扰配置表可以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
具体来说,在按照WiFi工作频点远离LTE频段的原则,并根据网络资源和LTE干扰情况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之后,初始预设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值。
然后,根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查询第二干扰配置表,判断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受干扰情况,如果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受干扰情况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正常进行LTE通信,则将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将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作为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如果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受干扰情况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不能够正常进行LTE通信,则降低WiFi通信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例如降低至13dBm,然后,根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调整后的预设发射功率,查询第二干扰配置表,判断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受干扰情况。如此循环,直至确定WiFi通信的发射功率。
由此,通过OTA测试确定无线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制定频率、功率配置表,并通过预先制定的干扰配置表判断电子设备内干扰,从而,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系统配置和共存控制,而不需要根据实测干扰逐步调整,简化了配置流程和控制算法,减小系统开销和系统时延,优化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三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其中,第三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每个带宽下,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控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其中,第三干扰配置表基于空中测量OTA测试得到。
应理解,LTE通信与BT(蓝牙)通信的相互干扰的测试拓扑和方法与LTE通信与WiFi通信的相互干扰的测试拓扑和方法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BT通信可以采用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自适应跳频)避开LTE通过的干扰。根据BT协议,BT总信道数为79个,至少须用20个信道。由于信道数较多,可采用更为简单的方法,直接以表格形式给出BT可用信道。图8给出了LTE通信与BT通信的相互干扰的示意图,从图8可以看出,频率间隔较大时,LTE通信并不会对BT通信形成干扰。
如下表2所示为BT通信可用频率范围示例。由于BT通过信道数足够,因此LTE通信允许以最大发射功率发射信号。
表2
Figure BDA0002244093910000121
也就是说,当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查询第三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例如,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为2390MHz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的频率范围为2430MHz-2480MHz,可用信道数为51。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在该51个可用信道进行蓝牙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BT通信信号为窄带信号,在杂散无异常条件下,其带外发射一般不会干扰LTE通信;又由于BT通信与LTE通信的频率间隔需要满足上表2,因此,考虑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中带通滤波器的抑制能力以及LTE天线(第一天线)与BT天线(第二天线)的隔离度,BT通信通常不会对LTE通信接收形成阻塞干扰。
进一步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还包括:
控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时分复用方式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
具体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时分复用方式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包括:
根据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的数据流量调整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各自占用的时间长度。
应理解,WiFi通信和BT通信共链路,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在同一时间只能进行一种通信,因此采用时分复用TDM方式实现共存,如图9所示。WiFi通信进行流量调整以保证数据可靠传输,WiFi通信和BT通信占用的时间长度可根据数据流量进行灵活调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进行LTE通信时,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第一放大器前端施加第一预补偿信号,以降低邻信道泄露功率干扰;
在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向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第二放大器前端施加第二预补偿信号,以降低邻信道泄露功率干扰。
下面结合图10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置流程,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设定的干扰配置表进行干扰判断,然后确定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最后建立连接,系统运行,流程结束。具体如下:
S101:UE与LTE基站交互信息,按“LTE工作频点远离ISM频段”的原则,根据网络资源确定LTE工作频点和贷款,LTE发射功率预设为最大值。
S102:判断WiFi通信是否有可用工作频点,即可用信道。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3。
S103:降低LTE发射功率。
S104:按WiFi工作频点原理LTE频段的原则,根据网络资源和LTE干扰情况选择WiFi通信的优选信道,并与接入点交互信道设置,WiFi通信的发射频率预设为最大值。
S105:判断WiFi通信的干扰是否可以保证LTE通信的正常运行。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7;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6。
S106:降低WiFi发射功率。
S107:设定LTE通信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
S108:设定WiFi通信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
S109:确定蓝牙通信的可用信道。
S110:控制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通过时分复用方式共存。
S111:建立连接,系统运行。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简化了系统设计,采用DPD技术减小了系统干扰,改善ACLP,降低了系统中的ACLP干扰;并通过预先制定的干扰配置表判断装置内干扰,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系统配置和共存控制,而简化了配置流程和控制算法,减小系统开销和系统时延,优化了用户体验;通过频率、功率控制和时分复用方式实现了LTE、Wi-Fi、BT三网的良好共存。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算法和配置流程同样适用于解决互调干扰和谐波干扰问题。如WiFi 2.4G与LTE Band7 UL信号产生的互调干扰Band7 DL时,或LTE Band35/36/37/39产生的三次谐波干扰Wi-Fi 5G Band4时,均可以通过调整频率避开干扰,或通过降低功率来减小或消除干扰。
另外,若各无线通信装置同时工作时干扰无法避免,则可以通过TDM共存方式避开干扰。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
图1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1所示,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包括多个无线通信装置100和控制装置200。
其中,多个无线通信装置100处于同一电子设备中,多个无线通信装置100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用于进行LTE通信,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用于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控制装置200用于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工作频点,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其中,第一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在LTE通信对WiFi通信的干扰情况,第二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WiFi通信对LTE通信的干扰情况,还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建立LTE通信连接,并根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建立WiFi通信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200还用于,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以及,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工作频点、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发射功率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200还用于,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以及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是否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如果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则将可用工作频点中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工作频点之前差值最大的可用工作频点作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如果不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则降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重新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是否存在可用工作频点,直至获取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200还用于,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以及根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通过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干扰情况,如果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干扰情况未满足预设条件,则降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重新通过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干扰情况,直至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干扰情况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干扰情况满足预设条件,则将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作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200还用于,根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三干扰配置表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其中,第三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每个带宽下,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的工作频点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控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干扰配置表、第二干扰配置表和第三干扰配置表基于空中测量OTA测试得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200还用于控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以时分复用方式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200还用于,根据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的数据流量调整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各自占用的时间长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中的第一放大器前端设置有第一补偿模块,第一补偿模块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进行LTE通信时,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1中的第一放大器前端施加第一预补偿信号,以降低邻信道泄露功率干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中的第二放大器前端设置有第二补偿模块,第二补偿模块用于在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进行WiFi通信时,向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2中的第二放大器前端施加第二预补偿信号,以降低邻信道泄露功率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通过预先制定的干扰配置表判断电子设备内的干扰,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系统配置和共存控制,而不需要根据实测干扰逐步调整,简化了配置流程和控制算法,减小系统开销和系统时延,优化了用户体验,实现了良好的三网共存。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处于同一电子设备中,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LTE通信,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
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在所述LTE通信对所述WiFi通信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所述WiFi通信对所述LTE通信的干扰情况;
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建立LTE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建立WiFi通信连接;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通过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是否存在可用工作频点;
如果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则将所述可用工作频点中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之前差值最大的可用工作频点作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
如果不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则降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重新通过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是否存在可用工作频点,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
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通过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
如果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未满足预设条件,则降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重新通过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直至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如果满足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作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三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其中,所述第三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每个带宽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和所述第三干扰配置表基于空中测量OTA测试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时分复用方式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时分复用方式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WiFi通信和所述蓝牙通信的数据流量调整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各自占用的时间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进行LTE通信时,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第一放大器前端施加第一预补偿信号,以降低邻信道泄露功率干扰;
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第二放大器前端施加第二预补偿信号,以降低邻信道泄露功率干扰。
9.一种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处于同一电子设备中,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LTE通信,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一干扰配置表和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在所述LTE通信对所述WiFi通信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所述WiFi通信对所述LTE通信的干扰情况,还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建立LTE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建立WiFi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通过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是否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如果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则将所述可用工作频点中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之前差值最大的可用工作频点作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如果不存在可用工作频点,则降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重新通过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是否存在可用工作频点,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工作频点和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通过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如果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未满足预设条件,则降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并重新通过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直至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如果满足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情况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当前预设发射功率作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的发射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并通过第三干扰配置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其中,所述第三干扰配置表用于指示每个带宽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频点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蓝牙通信时的可用信道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扰配置表、所述第二干扰配置表和所述第三干扰配置表基于空中测量OTA测试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时分复用方式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WiFi通信和所述蓝牙通信的数据流量调整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和蓝牙通信各自占用的时间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第一放大器前端设置有第一补偿模块,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进行LTE通信时,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第一放大器前端施加第一预补偿信号,以降低邻信道泄露功率干扰;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第二放大器前端设置有第二补偿模块,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进行WiFi通信时,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第二放大器前端施加第二预补偿信号,以降低邻信道泄露功率干扰。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
CN201911010565.7A 2019-10-23 2019-10-23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0740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0565.7A CN110740465B (zh) 2019-10-23 2019-10-23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0565.7A CN110740465B (zh) 2019-10-23 2019-10-23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0465A CN110740465A (zh) 2020-01-31
CN110740465B true CN110740465B (zh) 2022-10-25

Family

ID=6927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0565.7A Active CN110740465B (zh) 2019-10-23 2019-10-23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40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4393B (zh) * 2017-12-25 2021-03-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42003A (zh) * 2020-06-09 2020-09-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射频干扰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10909A (zh) * 2020-06-16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019235A (zh) * 2020-08-27 2020-12-01 深圳市兆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ifi发射设备及其蓝牙抗干扰的跳频方法
CN112367701B (zh) * 2020-10-22 2022-11-04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332931A (zh) * 2020-11-06 2021-0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规避蓝牙干扰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910332B2 (en) * 2020-11-18 2024-02-20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nfiguring a spectral mask
CN112637889B (zh) * 2020-12-18 2023-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3453366B (zh) * 2021-06-01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05857B (zh) * 2021-12-10 2024-01-09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5G与WiFi兼容的调试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542A (zh) * 2011-05-27 2011-09-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511157A (zh) * 2010-08-12 2012-06-2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式、蓝牙、wifi和卫星系统共存下的装置内干扰消除的方法
CN102595543A (zh) * 2011-01-10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内多种无线技术共存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724671A (zh) * 2011-03-29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07368A (zh) * 2018-02-28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3721A (zh) * 2018-02-24 2018-09-07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LTE和Wi-Fi共存测试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5478B2 (en) * 2011-08-16 2015-05-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elf-interference ha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868865B1 (ko) * 2012-03-19 2018-06-19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기 내 공존 간섭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1157A (zh) * 2010-08-12 2012-06-2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式、蓝牙、wifi和卫星系统共存下的装置内干扰消除的方法
CN102595543A (zh) * 2011-01-10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内多种无线技术共存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724671A (zh) * 2011-03-29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内共存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196542A (zh) * 2011-05-27 2011-09-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513721A (zh) * 2018-02-24 2018-09-07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LTE和Wi-Fi共存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307368A (zh) * 2018-02-28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4-101992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between LTE and ISM bands";CMCC;《3GPP TSG-RAN WG4 Meeting #55 R4-101992》;2010051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0465A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0465B (zh)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US20190222326A1 (en) Scheduling for power amplifier characterization
US8396003B2 (en) Control of radio process
US8116684B2 (en)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radio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signals
KR100960567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저복잡도 단말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하이브리드 듀플렉스 장치 및 방법
US8837620B2 (en) Adaptive multi-channel transmitter linearization system using a shared feedback receiver
EP1645156B1 (en) Uplink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3108599B1 (en) Joint optimization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8737529B2 (en) Multiple antenna signal transmission
CN112243578B (zh) 用于混合发射器的系统和方法
US2008003750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081706A (zh) 不连续载波聚合
JP2014509460A (ja) 送受信を行う装置
EP260542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auxiliary transmission to adjacent channels
US20120231833A1 (e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US7096021B1 (en) Method for initiating in a terminal of a cellular network the measurement of power levels of signals and a terminal
EP3195645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ulti band communication
US8355747B1 (en) Enhanced coverage and throughput using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ies
EP3794890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 of lte or nr signals and nb-iot signals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6789805B (zh) 基于射频捷变收发器的自定义ofdm物理层方法及系统
WO2024042439A1 (en) Method to resolve imd generated in-device coexistence issue
WO2014058361A1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node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