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6212B - 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6212B
CN112116212B CN202010868833.5A CN202010868833A CN112116212B CN 112116212 B CN112116212 B CN 112116212B CN 202010868833 A CN202010868833 A CN 202010868833A CN 112116212 B CN112116212 B CN 112116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evaluation
dimension
score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88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6212A (zh
Inventor
唐薪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henzhen Hua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henzhen Hua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henzhen Huan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688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6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6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6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6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6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42Determining effectiveness of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43Comparative campaig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63Targeted advertisements based upon Internet or website r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77Online advertis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应用评测效果。

Description

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上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生活、工作、学习都随时需要用到应用。而在用户使用应用、应用发布等场景下会涉及到对应用进行应用评测的过程。
目前,在应用评测的过程中,通常设置有性能指标、用户指标、运营指标等评测指标,通过获取用户使用应用过程中评测指标对应的用户使用数据。然后基于用户使用数据,得到性能指标、用户指标、运营指标等评测指标对应的应用评测结果,从而完成应用评测过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应用评测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
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
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评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服务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
指标分数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
质量分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如内容信息、功能信息、性能体验信息、合规信息等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通过获取以用户为导向的应用服务信息,将包含应用内容、应用功能、性能体验等应用服务维度的因素纳入应用评测,可以反馈出应用的服务质量,可以从海量应用中甄别服务价值高、服务体验佳的应用,提高了应用评测的效果;同时,基于获取到的应用所对应的应用服务信息来确定评测时的评测指标,避免根据固定的评测指令获取相对应的用户使用数据,可以节省评测周期,提升应用评测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评测方法涉及的一种评测标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评测方法涉及的一种指定维度评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评测方法涉及的一种子维度划分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标分数计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标分数计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质量分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系统和用户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图;
图13是图10中IOS操作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相关技术中,应用评测的过程,通常设置有性能指标、用户指标、运营指标等评测指标,通过获取用户使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评测指标对应的用户使用数据。然后基于用户使用数据,得到性能指标、用户指标、运营指标等评测指标对应的应用评测结果,完成应用评测过程。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设置的诸如性能指标、用户指标、运营指标等评测指标,其中,性能指标通常是启动性能、页面加载性能、JS接口性能、网络性能、多媒体性能、体验评分;用户指标通常是用户成长、用户粘性;运营指标通常是指某一周期内(如90天)违规或者不违规。可以理解的是,通常应用评测方向是基于应用开发或应用运营的维度,向开发方或运营方反馈应用运营及开发建议,评测过程中忽视了应用评测过程中的用户导向(如用户关心的应用服务、应用功能等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预先设置评测指标,基于评测指标获取相对应的用户使用数据,需要待用户使用之后并积累了一定用户使用数据,才能输出评测指标结果,应用评测周期较长,且诸如用户指标和运营指标评测时会产生指标的滞后性,造成应用评测的效果不佳。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特提出了一种应用评测方法,该方法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实现,可运行于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应用评测装置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
其中,应用评测装置可以是具有应用评测功能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服务器、手持设备、个人电脑、平板电脑、车载设备、智能手机、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网络中终端设备可以叫做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5G网络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电子设备等。
具体的,该应用评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
所述应用为电子设备上对应(已开发应用、已安装应用、运行中的应用等等)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可以是电子设备操作系统本身自带的应用,可以是第三方应用,所述第三方应用是指由第三方开发、非终端操作系统本身自带的应用,包括一些由第三方开发的应用、轻应用(包含快应用、小程序)、插件等。其中,所述第三方应用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预置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电子商务等应用程序。进一步的,所述轻应用无需用户安装、用户在智能设备上即点即用,使用门槛较低。
所述应用服务信息可以是应用的内容信息(如应用界面的UI信息)、功能信息、性能体验信息(如冷启动参数、启动异常率、页面加载速度等)、合规信息(如涉政敏感信息、隐私安全信息)等应用服务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服务信息可以是在应用未上架或未发布前确定的,如在应用上架或发布前的评测阶段获取到的应用的诸如内容、性能体验、合规等应用服务信息,所述应用服务可以用于评测应用的服务以及功能是否完整,应用服务信息可以不基于真实用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数据生成,可以理解为不需要用户在应用上架或应用发布后使用之后积累一定的数据,才能确定应用对应的应用服务信息,进而基于应用服务信息对应用进行评测。进一步的,为了监测应用在上架或发布后,应用的实际应用情况,也可以获取真实用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数据,来生成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在对应用进行评测前可以设置多个信息采集类型,然后按照设置的服务信息采集类型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应用实际可支持的目标信息采集类型不一样,基于预设的“多个信息采集类型”依次采集应用实际可支持的目标信息采集类型对应的应用服务信息,如预设信息采集类型为10个,而应用实际对应4个目标信息采集类型,实际采集时,电子设备按照预设的10信息采集类型依次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10个中的4个目标信息采集类型对应的应用服务信息保存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应用服务信息,可以基于应用服务信息中与应用服务、应用功能、合法合规、浏览体验等多个维度对应用进行评测,应用服务信息的获取通常不需要用户长期使用应用后积累的大量数据,可以基于应用自身的应用服务信息即可快速进行评测。
步骤S102: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
所述评测指标用于对应用进行量化评测,不同类的评测指标往往对应不同的评测内容,具体为:
如性能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性能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性能指标对应的多个性能评测维度,其中性能评测维度可以是冷启动速度、冷启动异常率、页面加载速度、页面加载异常率、脚本执行异常率等等;
又如合规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合法合规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合规指标对应的多个合规评测维度,其中合规评测维度可以是是否涉及不健康内容(如黄赌毒)、隐私安全、作弊诱导等等。
又如浏览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浏览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浏览指标对应的多个浏览评测维度,其中浏览评测维度可以是内容获取(便捷度)、排版字体(舒适度)、滑动顺畅、操作便利等等。
又如交互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交互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交互指标对应的多个交互评测维度,其中交互评测维度可以是滑动顺畅、操作便利、交互符合用户习惯等等。
又如广告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广告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广告指标对应的多个广告评测维度,其中广告评测维度可以是广告数量、广告关闭、广告展现效果等等,
又如内容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内容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内容指标对应的多个内容评测维度,其中广告评测维度可以是核心功能、内容质量、内容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对各类评测指标中每类评测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细化评测标准,基于评测标准确定相应评测维度对应的维度分数;
具体的,可以基于评测维度对应的维度特征,对应用在所述评测维度进行打分,从而得到维度分数。
如性能指标对应的冷启动速度,则维度特征可以是应用(如轻应用)每首次启动的耗时时长,根据不同时长对应的预设分值,确定不同的维度得分。
如合规指标对应的“不健康内容(如黄赌毒)”维度,则维度特征可以是应用(如轻应用)的页面内容,对页面内容进行评估,当存在不健康内容(如黄赌毒)时,可以确定为0分,当不存在不健康内容(如黄赌毒)时,可以确定为满分,等等。
通常可以预先对各评测维度的维度特征进行分级评分,例如设置不同的维度等级(如高、中、低等级),不同维度等级对应不同的分数。
具体的,电子设备首先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应用进行评测时所采用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应用(如轻应用)在开发时应用产品需求以及应用服务类型不一样,电子设备可以基于应用服务信息来确定合适的评测指标,如某个快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不包括某类表征应用服务或功能的评测指标时,则对“某个快应用”进行评测不将该评测指标纳入参考,例如,某个计算器类型的快应用没有内容/排版/字体等相关浏览体验,则不将表征浏览体验的评测指标纳入参考,通过在对应用进行评测前,基于应用服务信息先确定该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基于确定的评测指标对应用进行评测,可以得到准确的评测结果。
电子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类评测指标中每类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然后根据各“评测维度的维度特征”所对应的不同分值,参照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从而计算出每个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例如计算性能指标对应的冷启动速度时,则参照应用服务信息中相应的关于“冷启动速度”的信息,从而计算出每个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此时,通常可以得到每类评测指标下所有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此时可以基于各所述维度分数,综合计算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指标分数。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值等等。
步骤S103: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一种服务质量分的计算方式可以是,电子设备可以分别确定各所述评测指标各自对应的指标分数之后,然后将各指标分数进行相加求和,从而得到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一种服务质量分的计算方式可以是,电子设备可以分别确定各所述评测指标各自对应的指标分数之后,基于各评测指标的加权值,对各指标分数进行加权求和,从而得到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如内容信息、功能信息、性能体验信息、合规信息等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通过获取以用户为导向的应用服务信息,将包含应用内容、应用功能、性能体验等应用服务维度的因素纳入应用评测,可以反馈出应用的服务质量,可以从海量应用中甄别服务价值高、服务体验佳的应用,提高了应用评测的效果;同时,基于获取到的应用所对应的应用服务信息来确定评测时的评测指标,避免根据固定的评测指令获取相对应的用户使用数据,可以节省评测周期,提升应用评测的质量。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应用评测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
步骤S201: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
具体可参见步骤S1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02: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确定所述至少一类评测指标中每类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的步骤可参见步骤S102,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评测指标用于对应用进行量化评测,不同类的评测指标往往对应不同的评测内容或评测标准。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如图3所示,图3是一种评测标准示意图,具体为,评测指标可以是性能指标、合规指标、浏览指标、交互指标、广告指标以及内容指标等评测指标。
如性能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性能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性能指标对应的多个性能评测维度,其中性能评测维度可以是冷启动速度、冷启动异常率、页面加载速度、页面加载异常率、脚本执行异常率等等;
又如合规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合法合规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合规指标对应的多个合规评测维度,其中合规评测维度可以是是否涉及敏感信息(如政黄赌毒)、隐私安全、作弊诱导等等。
又如浏览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浏览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浏览指标对应的多个浏览评测维度,其中浏览评测维度可以是内容获取(便捷度)、排版字体(舒适度)、滑动顺畅、操作便利等等。
又如交互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交互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交互指标对应的多个交互评测维度,其中交互评测维度可以是滑动顺畅、操作便利、交互符合用户习惯等等。
又如广告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广告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广告指标对应的多个广告评测维度,其中广告评测维度可以是广告数量、广告关闭、广告展现效果等等,
又如内容指标用于对应用(如轻应用)的内容体验进行评测,通常涉及到内容指标对应的多个内容评测维度,其中广告评测维度可以是核心功能、内容质量、内容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对各类评测指标中每类评测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细化评测标准,基于评测标准可以确定相应评测维度对应的维度分数。以图3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评测指标下相应的评测维度进行细化,通常可以预先对各评测维度的维度特征进行分级评分,例如设置不同的维度等级(如高、中、低等级),不同维度等级对应不同的分数,以方便基于细粒化的各评测维度确定评分。
如图3所示,图3中,性能指标划分为了6个评测维度,分别为冷启动速度、冷启动异常率、页面加载速度、页面加载异常率、脚本执行异常率、dom数深度,而针对每个评测维度预先对评测维度的维度特征进行了相应定义。
如,冷启动速度的维度特征定义为:“杀掉进程后,应用(快应用)首次启动的耗时时长”进一步的,基于维度特征划分三级,各级分别对应0分、0.5分、1分。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在计算“冷启动速度”的维度分数时,只需从应用服务信息中获取到与“冷启动速度”相关联的维度信息,如应用每次启动的耗时时长,然后判断耗时时长属于的分值范围,基于分值范围对应的分级分数(如0分、0.5分、1分)等,该分级分数也即“冷启动速度”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如,页面加载异常率的维度特征定义为:“指定时间段(一个月)页面加载速度大于1秒的异常次数/总加载次数”,进一步的,基于维度特征划分三级,各级分别对应0分、0.5分、1分。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在计算“页面加载异常率”的维度分数时,只需从应用服务信息中获取到与“页面加载异常率”相关联的维度信息,如应用页面加载异常率,然后判断页面加载异常率属于的分值范围,基于分值分值范围对应的分级分数(如0分、0.5分、1分)等,该分级分数也即“页面加载异常率”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如,合规指标对应的“涉敏感信息(也即图3中涉政黄赌毒)”的维度特征定义为:“该资源是否涉及政治、...欺骗广告等内容”,进一步的,基于维度特征划分两级,各级分别对应0分、1分。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在计算“涉敏感信息”的维度分数时,只需从应用服务信息中获取到与“涉敏感信息”相关联的维度信息,如判断是否维度信息是否涉及到“敏感信息”,若是,基于分值范围对应的分级分数确定维度分数为0分,若否,基于分值范围对应的分级分数确定维度分数为1分。
如,交互指标对应的“滑动顺畅”的维度特征定义为:“tab切换时或视频等多媒体播放是否卡顿/抖动”,进一步的,基于维度特征划分两级,各级分别对应0分、1分。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在计算“滑动顺畅”的维度分数时,只需从应用服务信息中获取到与“滑动顺畅”相关联的维度信息,如判断是否维度信息是否涉及到“卡顿/抖动”,若是,基于分值范围对应的分级分数确定维度分数为0分,若否,基于分值范围对应的分级分数确定维度分数为1分。...等等。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所述评测指标为所述内容类,且所述评测维度为指定维度,则计算内容类对应的指定维度的维度分数的过程如下:其中,以指定维度为图3中“核心功能”维度进行释义,可以理解的是因内容类指标下的-核心功能维度通常难以直接判断,人工评测或计算机模拟均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的相应指定维度进行了拆解也即对“核心功能”进一步细粒化,从而建立统一合适的评测标准用于客观评价“指定维度”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指定维度的类型具体不作限定,以下仅仅是为了释义的方便,以指定维度为图3中“核心功能”维度进行释义。如图4所示,图4是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指定维度评测的流程示意图。
S2031:获取所述指定维度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维度。
具体的,所述子维度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对内容类评测指标下指定维度的维度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确定的子维度。通过对指定维度的进一步的细分,实现应用服务的指定维度(如核心功能)质量的客观量化。
以指定维度为“核心功能”类维度为例,一个子维度即表征一个具体的核心功能或核心功能项。以下例举一种子维度的划分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下述举例仅仅便于理解,具体子维度的划分基于实际应用环境确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参考图5,图5是一种子维度划分方式的示意图。
可以通过在“核心功能”维度下将应用服务按品类分为一级、二级,甚至多级大类,如便捷生活(一级)-美食餐饮(二级)-外卖(三级);
将二级/三级分类的服务进一步细粒化,划分出重要的核心功能项(也即图4中核心功能表格中的各功能项),如便捷生活(一级)-美食餐饮(二级)-外卖(三级);而外卖(三级)对应的核心功能项为:美食分类/搜索、搜索详情查看、地图定位、在线支付、个人中心....等等,其中每个所述核心功能项也即上述“子维度”。
S2032:在所述至少一个子维度中,获取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子维度。
所述目标子维度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基于应用服务信息确定应用满足或达成的子维度,如以核心功能维度为例,其子维度即为多个核心功能项,则电子设备基于应用服务信息确定应用满足或具有核心功能项A,则“核心功能项A”即目标子维度。
具体的,电子设备获取所述指定维度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维度之后,然后所述至少一个子维度中依次判断应用是满足或达到子维度对应的维度特征(可以如应用支持某个核心功能项,可以理解为满足子维度对应的维度特征),若存在某个子维度满足或达到子维度对应的维度特征,则将所述“某个子维度”作为目标子维度。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子设备在应用服务信息中获取子维度相关联的维度信息,对获取到的维度信息结合子维度的维度特征确定是否满足或达到,若是,则将该子维度作为目标子维度。同理,按照上述方式依次遍历完各子维度,可以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子维度,
S2033:基于各所述目标子维度,计算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确定各所述目标子维度的数目,通过预先设置有多个数目范围以及各数目范围对应的参考分数,可以基于数目完成对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的计算过程,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在确定所述数目之后,即可确定所述数目所属的目标数目范围;然后基于目标数目范围对应的参考分数,即可得到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具体为电子设备可以将所述目标数目范围对应的参考分数作为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如A范围的数目为50-90,A范围的得分为0.5分,B范围的数目为20-50,B范围的得分为0.5分,C范围的数目为90-100,A范围的得分为1分,若目标子维度的数目为92,则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即为1分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确定各所述目标子维度的数目,获取所有子维度的总数目,将所述数目与所述总数目的比值可以作为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预先对所有子维度设置权重,电子设备获取各所述目标子维度的权重,然后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计算各所述目标子维度共同对应的加权值,将所述加权值为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步骤S203:计算每个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具体可参见步骤S202的释义,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04:当所述评测指标为合规指标时,将各所述维度分数的乘积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一分数。
具体的,第一分数的计算方式可以为:计算各所述维度分数的乘积,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合规指标)对应的第一分数。
以所述合规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为“涉政黄赌毒”维度A、“隐私安全”维度B、“作弊诱导”维度C。则,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分数=维度A得分*维度B得分*维度C得分
步骤S205:当所述评测指标为性能指标、浏览指标、交互指标、广告指标以及内容指标中的任一个时,获取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参考分数,计算各所述维度分数的和,将所述和与所述参考分数的商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以性能指标为例,性能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可以是冷启动加载速度、冷启动异常率、页面加载速度、页面加载异常率、脚本执行异常率、dom数深度。则性能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为:
第二分数(性能指标)=(冷启动加载速度得分+冷启动异常率得分+页面加载速度得分+页面加载异常率得分+脚本执行异常率得分+dom数深度得分)/参考分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以浏览指标为例,浏览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可以是内容获取维度、排版字体维度。则浏览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为:
第二分数(浏览指标)=(内容获取维度得分+内容获取得分排版字体得分)/参考分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以交互指标为例,交互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可以是滑动顺畅维度、操作便利维度、交互符合用户习惯维度。则交互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为:
第二分数(交互指标)=(滑动顺畅得分+操作便利得分+交互符合用户习惯得分)/参考分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以广告指标为例,广告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可以是广告数量维度、广告关闭维度、广告展现效果维度。则广告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为:
第二分数(广告指标)=(广告数量得分+广告关闭得分+广告展现效果得分)/参考分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以内容指标为例,内容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可以是核心功能维度、内容质量维度、内容有效性维度。则内容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为:
第二分数(内容指标)=(核心功能得分+内容质量得分+内容有效性得分)/参考分数
步骤S206:获取各所述第二分数分别对应的第一权重,对各所述第二分数与各所述第一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分数。
其中,各所述第二分数与相应的评测指标相对应,所述第一权重也即相应评测指标的权重值。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上述各类型第二分数为例进行释义,若第二分数(性能指标)为a,第二分数(浏览指标)为b,第二分数(交互指标)为c、第二分数(广告指标)为d、第二分数(内容指标)为e,则目标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分数=第二分数(性能指标)*a+第二分数(浏览指标)*b+第二分数(交互指标)*c+第二分数(广告指标)*d+第二分数(内容指标)*e
步骤S207:将所述目标分数与所述第一分数的乘积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其中,服务质量分=目标分数*第一分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如内容信息、功能信息、性能体验信息、合规信息等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通过获取以用户为导向的应用服务信息,将包含应用内容、应用功能、性能体验等应用服务维度的因素纳入应用评测,可以反馈出应用的服务质量,可以从海量应用中甄别服务价值高、服务体验佳的应用,提高了应用评测的效果;以及,基于获取到的应用所对应的应用服务信息来确定评测时的评测指标,避免根据固定的评测指令获取相对应的用户使用数据,可以节省评测周期,提升应用评测的质量;以及,评测维度包含性能、内容、合规合法等多个评测维度,评测范围更全面、细粒度更高,实现了对应用服务质量的量化,应用评测更精准;以及,应用评测过程可以前置,也即在应用开发或应用发布前即可完成对详细全面的应用评测,在缩短应用评测周期的同时可以快速确定服务优质、应用质量高的应用。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应用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应用评测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1包括服务信息获取模块11、指标分数计算模块12和质量分确定模块13。
服务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
指标分数计算模块12,用于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
质量分确定模块13,用于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可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指标分数计算模块12,包括:
评测维度确定单元121,用于确定至少一类评测指标中每类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
指标分数计算单元122,用于计算每个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基于各所述维度分数,计算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指标分数。
可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指标分数计算单元122,包括:
第一分数计算子单元1221,用于当所述评测指标为合规指标时,将各所述维度分数的乘积的和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一分数;
第二分数计算子单元1222,用于当所述评测指标为性能指标、浏览指标、交互指标、广告指标以及内容指标中的任一个时,获取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参考分数,计算各所述维度分数的和,将所述和与所述参考分数的商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
可选的,所述质量分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分数以及各所述第二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质量分确定模块13,包括:
目标分数确定子单元131,用于获取各所述第二分数分别对应的第一权重,对各所述第二分数与各所述第一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分数;
质量分计算子单元132,用于将所述目标分数与所述第一分数的乘积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可选的,当所述评测指标为所述内容类,且所述评测维度为指定维度时,所述第二分数计算子单元1222,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指定维度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维度;
在所述至少一个子维度中,获取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子维度;
基于各所述目标子维度,计算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数计算子单元1222,具体用于:
确定各所述目标子维度的数目;
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数目范围中,确定所述数目所属的目标数目范围;
将所述目标数目范围对应的参考分数作为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评测装置在执行应用评测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评测装置与应用评测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如内容信息、功能信息、性能体验信息、合规信息等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通过获取以用户为导向的应用服务信息,将包含应用内容、应用功能、性能体验等应用服务维度的因素纳入应用评测,可以反馈出应用的服务质量,可以从海量应用中甄别服务价值高、服务体验佳的应用,提高了应用评测的效果;以及,基于获取到的应用所对应的应用服务信息来确定评测时的评测指标,避免根据固定的评测指令获取相对应的用户使用数据,可以节省评测周期,提升应用评测的质量;以及,评测维度包含性能、内容、合规合法等多个评测维度,评测范围更全面、细粒度更高,实现了对应用服务质量的量化,应用评测更精准;以及,应用评测过程可以前置,也即在应用开发或应用发布前即可完成对详细全面的应用评测,在缩短应用评测周期的同时可以快速确定服务优质、应用质量高的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5所示实施例的所述应用评测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5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5所示实施例的所述应用评测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5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方框图。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输入装置130、输出装置140和总线150。处理器110、存储器120、输入装置130和输出装置14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150连接。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该操作系统可以是安卓(Android)系统,包括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开发的系统、苹果公司开发的IOS系统,包括基于IOS系统深度开发的系统或其它系统。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参见图11所示,存储器120可分为操作系统空间和用户空间,操作系统即运行于操作系统空间,原生及第三方应用程序即运行于用户空间。为了保证不同第三方应用程序均能够达到较好的运行效果,操作系统针对不同第三方应用程序为其分配相应的系统资源。然而,同一第三方应用程序中不同应用场景对系统资源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比如,在本地资源加载场景下,第三方应用程序对磁盘读取速度的要求较高;在动画渲染场景下,第三方应用程序则对GPU性能的要求较高。而操作系统与第三方应用程序之间相互独立,操作系统往往不能及时感知第三方应用程序当前的应用场景,导致操作系统无法根据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针对性的系统资源适配。
为了使操作系统能够区分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具体应用场景,需要打通第三方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使得操作系统能够随时获取第三方应用程序当前的场景信息,进而基于当前场景进行针对性的系统资源适配。
以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12所示,存储器120中可存储有Linux内核层320、系统运行时库层340、应用框架层360和应用层380,其中,Linux内核层320、系统运行库层340和应用框架层360属于操作系统空间,应用层380属于用户空间。Linux内核层320为电子设备的各种硬件提供了底层的驱动,如显示驱动、音频驱动、摄像头驱动、蓝牙驱动、Wi-Fi驱动、电源管理等。系统运行库层340通过一些C/C++库来为Android系统提供了主要的特性支持。如SQLite库提供了数据库的支持,OpenGL/ES库提供了3D绘图的支持,Webkit库提供了浏览器内核的支持等。在系统运行时库层340中还提供有安卓运行时库(Android runtime),它主要提供了一些核心库,能够允许开发者使用Java语言来编写Android应用。应用框架层360提供了构建应用程序时可能用到的各种API,开发者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API来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比如活动管理、窗口管理、视图管理、通知管理、内容提供者、包管理、通话管理、资源管理、应用评测管理。应用层380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原生应用程序,比如联系人程序、短信程序、时钟程序、相机应用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比如游戏类应用程序、即时通信程序、相片美化程序、应用评测程序等。
以操作系统为IOS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13所示,IOS系统包括:核心操作系统层420(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440(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460(Media layer)、可触摸层480(Cocoa Touch Layer)。核心操作系统层420包括了操作系统内核、驱动程序以及底层程序框架,这些底层程序框架提供更接近硬件的功能,以供位于核心服务层440的程序框架所使用。核心服务层440提供给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系统服务和/或程序框架,比如基础(Foundation)框架、账户框架、广告框架、数据存储框架、网络连接框架、地理位置框架、运动框架等等。媒体层460为应用程序提供有关视听方面的接口,如图形图像相关的接口、音频技术相关的接口、视频技术相关的接口、音视频传输技术的无线播放(AirPlay)接口等。可触摸层480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各种常用的界面相关的框架,可触摸层480负责用户在电子设备上的触摸交互操作。比如本地通知服务、远程推送服务、广告框架、游戏工具框架、消息用户界面接口(User Interface,UI)框架、用户界面UIKit框架、地图框架等等。
在图13所示出的框架中,与大部分应用程序有关的框架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服务层440中的基础框架和可触摸层480中的UIKit框架。基础框架提供许多基本的对象类和数据类型,为所有应用程序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和UI无关。而UIKit框架提供的类是基础的UI类库,用于创建基于触摸的用户界面,iOS应用程序可以基于UIKit框架来提供UI,所以它提供了应用程序的基础架构,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绘图、处理和用户交互事件,响应手势等等。
其中,在IOS系统中实现第三方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数据通信的方式以及原理可参考Android系统,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输入装置130用于接收输入的指令或数据,输入装置130包括但不限于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或触控设备。输出装置140用于输出指令或数据,输出装置140包括但不限于显示设备和扬声器等。在一个示例中,输入装置130和输出装置140可以合设,输入装置130和输出装置140为触摸显示屏,该触摸显示屏用于接收用户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以及显示各个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触摸显示屏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前面板。触摸显示屏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曲面屏或异型屏。触摸显示屏还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与曲面屏的结合,异型屏与曲面屏的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电子设备中还包括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电子设备。可选地,各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可以是安卓系统,也可以是IOS系统,或者其它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上还可以安装有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可以是各种能实现显示功能的设备,例如: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display,简称CR)、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简称LED)、电子墨水屏、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等。用户可以利用电子设备101上的显示设备,来查看显示的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桌面计算设备、可穿戴设备诸如电子手表、电子眼镜、电子头盔、电子手链、电子项链、电子衣物等设备。
在图10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一种终端,处理器110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20中存储的应用评测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
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
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至少一类评测指标中每类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
计算每个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基于各所述维度分数,计算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指标分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基于各所述维度分数,计算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指标分数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评测指标为合规指标时,将各所述维度分数的乘积的和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一分数;
当所述评测指标为性能指标、浏览指标、交互指标、广告指标以及内容指标中的任一个时,获取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参考分数,计算各所述维度分数的和,将所述和与所述参考分数的商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第一分数以及各所述第二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分数以及各所述第二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各所述第二分数分别对应的第一权重,对各所述第二分数与各所述第一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分数;
将所述目标分数与所述第一分数的乘积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当所述评测指标为所述内容类,且所述评测维度为指定维度时,所述计算每个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指定维度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维度;
在所述至少一个子维度中,获取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子维度;
基于各所述目标子维度,计算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基于各所述目标子维度,计算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各所述目标子维度的数目;
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数目范围中,确定所述数目所属的目标数目范围;
将所述目标数目范围对应的参考分数作为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如内容信息、功能信息、性能体验信息、合规信息等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计算各所述评测指标的指标分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通过获取以用户为导向的应用服务信息,将包含应用内容、应用功能、性能体验等应用服务维度的因素纳入应用评测,可以反馈出应用的服务质量,可以从海量应用中甄别服务价值高、服务体验佳的应用,提高了应用评测的效果;以及,基于获取到的应用所对应的应用服务信息来确定评测时的评测指标,避免根据固定的评测指令获取相对应的用户使用数据,可以节省评测周期,提升应用评测的质量;以及,评测维度包含性能、内容、合规合法等多个评测维度,评测范围更全面、细粒度更高,实现了对应用服务质量的量化,应用评测更精准;以及,应用评测过程可以前置,也即在应用开发或应用发布前即可完成对详细全面的应用评测,在缩短应用评测周期的同时可以快速确定服务优质、应用质量高的应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进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公开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公开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应用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
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确定至少一类评测指标中每类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计算每个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基于各所述维度分数,计算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指标分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所述基于各所述维度分数,计算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指标分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包括:当所述评测指标为合规指标时,将各所述维度分数的乘积的和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一分数;当所述评测指标为性能指标、浏览指标、交互指标、广告指标以及内容指标中的任一个时,获取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参考分数,计算各所述维度分数的和,将所述和与所述参考分数的商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
获取各所述第二分数分别对应的第一权重,对各所述第二分数与各所述第一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分数,将所述目标分数与所述第一分数的乘积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评测指标为所述内容类,且所述评测维度为指定维度时,所述计算每个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包括:
获取所述指定维度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维度;
在所述至少一个子维度中,获取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子维度;
基于各所述目标子维度,计算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目标子维度,计算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包括:
确定各所述目标子维度的数目;
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数目范围中,确定所述数目所属的目标数目范围;
将所述目标数目范围对应的参考分数作为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
4.一种应用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服务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的应用服务信息;
指标分数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应用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对应的至少一类评测指标,并确定至少一类评测指标中每类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评测维度,计算每个所述评测维度的维度分数,基于各所述维度分数,计算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指标分数;
质量分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所述基于各所述维度分数,计算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指标分数,基于各所述指标分数确定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包括:当所述评测指标为合规指标时,将各所述维度分数的乘积的和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一分数;当所述评测指标为性能指标、浏览指标、交互指标、广告指标以及内容指标中的任一个时,获取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参考分数,计算各所述维度分数的和,将所述和与所述参考分数的商作为所述评测指标对应的第二分数;获取各所述第二分数分别对应的第一权重,对各所述第二分数与各所述第一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分数,将所述目标分数与所述第一分数的乘积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分。
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CN202010868833.5A 2020-08-25 2020-08-25 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116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8833.5A CN112116212B (zh) 2020-08-25 2020-08-25 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8833.5A CN112116212B (zh) 2020-08-25 2020-08-25 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6212A CN112116212A (zh) 2020-12-22
CN112116212B true CN112116212B (zh) 2024-03-29

Family

ID=73805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8833.5A Active CN112116212B (zh) 2020-08-25 2020-08-25 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62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2578B (zh) * 2021-01-11 2024-01-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代码性能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742243B (zh) * 2021-09-17 2024-03-01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0261A2 (de) * 2012-01-23 2013-08-01 Joachim Linz Verfahren zum multilateralen und ganzheitlichen erfassen und verbessern der mobildienst-qualität mit hilfe von kunden-terminals mit rückmeldung an den kunden
JP2017050030A (ja) * 2016-12-13 2017-03-09 ヤフー株式会社 評価装置、評価方法及び評価プログラム
CN107018004A (zh) * 2016-01-28 2017-08-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用户满意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190354913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antifying quality of customer experience (cx) of an application
CN110689261A (zh) * 2019-09-25 2020-01-14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评测产品定制平台及方法
CN110705309A (zh) * 2019-09-19 2020-01-17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评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1201A1 (en) * 2006-09-25 2008-08-21 Sms.A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inding, tagging, rating and suggesting content provided by networked application pod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0261A2 (de) * 2012-01-23 2013-08-01 Joachim Linz Verfahren zum multilateralen und ganzheitlichen erfassen und verbessern der mobildienst-qualität mit hilfe von kunden-terminals mit rückmeldung an den kunden
CN107018004A (zh) * 2016-01-28 2017-08-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用户满意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JP2017050030A (ja) * 2016-12-13 2017-03-09 ヤフー株式会社 評価装置、評価方法及び評価プログラム
US20190354913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antifying quality of customer experience (cx) of an application
CN110705309A (zh) * 2019-09-19 2020-01-17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评测方法及系统
CN110689261A (zh) * 2019-09-25 2020-01-14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评测产品定制平台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6212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16883B2 (ja) メッセージング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ベースの広告提供方法及び広告提供システム
CN111447107B (zh) 网络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459586B (zh) 远程协助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767554B (zh) 屏幕分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24668B (zh) 内存释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116212B (zh) 应用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837099B (zh) 潜在流失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596971B (zh) 应用清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66894A (zh) 信息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81084A (zh) 一种调查问卷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13450762B (zh) 文字朗读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228391A (zh) 一种风险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809889A (zh) 基于营销效果的智能客群筛选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3825022B (zh) 一种播放控制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68414A (zh) 实验版本的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5329320A (zh) 风险应用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859999A (zh) 消息翻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12257B (zh) 版本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770510A (zh) 网络体验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80078860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game by using activity count
CN117591488B (zh) 一种文件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92026B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581381B (zh) 文本分类模型的训练集合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8101750A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662940A (zh) 一种应用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