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6313A -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6313A
CN112106313A CN201980033694.XA CN201980033694A CN112106313A CN 112106313 A CN112106313 A CN 112106313A CN 201980033694 A CN201980033694 A CN 201980033694A CN 112106313 A CN112106313 A CN 112106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optical filter
signal
variable optical
wavelength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36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6313B (zh
Inventor
今井健之
金井拓也
浅香航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106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6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6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6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1Fault loc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9Monitoring line transmitter or line receiver equip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5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being wavelength selective optical elements, e.g. variable wavelength optical modules or wavelength loc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7Monitoring or measuring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7Opt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04B10/671Opt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for controlling the input optica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09Construction using wavelengt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16Construction using waveleng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18Construction using tunabl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37Operation
    • H04Q2011/0039Electrical contr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被波长复用的多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的光接入系统中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其具备:波长可变光滤波器,透射多个波长信道之中的特定的波长信道的信号光;光接收元件,将通过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信号品质判定部,判定电信号的品质;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取得电信号的光强度,基于取得的光强度和所述电信号的品质的判定结果来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

Description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入户)或移动服务中的高速因特网,使用者持续上升,在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另一方面,FTTH或移动服务按照每种服务分别独立地构筑网络,在操作方面效率低下。因此,提出了一种使用1个装置收容多个服务的接入网络(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进而,为了实现能够进行多服务收容的接入网络,对多个波长进行复用来利用的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 波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无源光网络)被ITU-T(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标准化(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在WDM/TDM-PON中,将用户或服务在时间轴以及波长轴上复用。因此,与以往的在时间轴上进行复用的TDM-PON相比较,能够收容更多的用户或服务,能够大幅提高系统的规模。
图11是示出基于WDM/TDM-PON的光接入系统的一例的图。如图11所示,设置于通信运营商网点内的OLT(Optical line terminal:用户线路端站装置)1-1~1-n(n为1以上的整数)分别发出具有波长信道λd1~λdn的频带内的波长的信号光λdL1~λdLn,分别接收处于波长信道λu1~λun的频带内的光信号λuL1~λuLn。例如,OLT1-1发出具有波长信道λd1的频带内的波长的信号光λdL1,接收处于波长信道λu1的频带内的光信号λuL1。此外,OLT1-n发出具有波长信道λdn的频带内的波长的信号光λdLn,接收处于波长信道λun的频带内的光信号λuLn
从OLT1-1~1-n的每一个发出的光被二次合分波器3-1汇集。此外,由OLT1-1~1-n的每一个接收的光被二次合分波器3-2分配。二次合分波器3-1和3-2连接于一次合分波器4。一次合分波器4连接于由单芯光纤构成的光接入线路5的一端。一次合分波器4具有:经由光接入线路5来收发属于各波长信道的信号光的功能;以及对发送或接收波长信道进行区别并将二次合分波器3-1和3-2分别连结于所连接的布线的功能。
将作为向各ONU(Optical network unit:用户线路终端装置)的布线的引入线合分路的分离器6连接于光接入线路5的另一端。分离器6和ONU2-1~2-n利用由同心光纤构成的引入线连接。从OLT1-1~1-n送出的全部信号光λdL1~λdLn经由引入线向ONU2-1~2-n的每一个供给。此外,ONU2-1~2-n的每一个将处于波长信道λu1~λun的任一个的频带内的一个波长的光信号向OLT1-1~ 1-n发送。
通过在ONU2-1~2-n中选择发送和接收的信号光的波长信道的组合,从而ONU2-1~2-n与任意的OLT1-1~1-n的任一个之间通信成立,通过在ONU2-1~2-n中使收发的波长发生变化,从而能够选择成为通信对象的OLT1-1~1-n。
如图11所示,ONU2-1~2-n具备:波长可变光滤波器21、光接收元件22、光发送元件23以及信号处理部24。波长可变光滤波器21是从被复用的信号光之中使特定的波长的信号光透射的滤波器,透射的波长可变。光接收元件22将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光发送元件23将电信号变换为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向引入线输出。信号处理部24对由光接收元件22变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或波形整形等信号处理、或发送所需要的信号处理。
在OLT1-1~1-n与ONU2-1~2-n之间,除了使用各信号光进行通信的信号以外,在频外叠加从OLT1-1~1-n向ONU2-1~2-n的工作控制命令、从ONU2-1~2-n向OLT1-1~1-n的命令响应或状态通知。由此,ONU2-1~2-n与OLT1-1~1-n的连接关系即由ONU2-1~2-n收发的波长信道的指定由OLT1-1~1-n送出。
再有,在图11中省略了图示,但是,在通信运营商网点具有:综合控制各OLT1-1~1-n,指定OLT1-1~1-n与ONU2-1~2-n的连结的光接入系统操作控制功能、将OLT1-1~1-n与上位的通信网络连接的功能以及用于应对光接入系统保养者网点和光接入系统的故障的器材和测定器的集聚地这样的功能。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ONU2-1~2-n中的接收光波长、接收光波长信道、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频带的关系的图。在图12中,横轴表示波长,纵轴表示光的强度。在横轴方向上示出λd1dn这样的范围的范围表示各波长信道λd1dn的波长频带。在波长信道λd1dn的波长频带的范围内,分别存在由各OLT1-1~1-n输出的信号光λdL1dLn。再有,在图12中,以ONU2-1为例进行说明。
图12所示的粗线8表示被设置于ONU2-1的内部且具有对期望的波长信道(例如,波长信道λd1)的信号光进行接收的功能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21的波长频带。波长可变光滤波器21的带宽相对于波长信道的频带的程度的宽度具有充分的波长选择特性,能够选择该波长信道内的信号光进行接收。此外,利用该光接入系统的操作控制,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21的频带向任意的波长信道的频带转变,由此,能够任意地选择接收的波长信道。在图12中,示出了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21向波长信道λd1dn转变的情况。转变后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21的频带如虚线9所示那样。
在基于WDM的光通信系统中,在通信中使用的光的收发波长处于规定的波长信道的范围内是通信成立的主要条件。关于对光波长的偏移进行校正的方法,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是对光滤波器进行操作以使跟踪透射该光滤波器的信号光的波长变动的技术。
具体地,一边使光滤波器的波长转变一边间歇性地观察透射了该光滤波器的光强度,将其量的差分最小的地方作为信号光的波长,进而测定光滤波器的周围温度,也对由于光滤波器的温度变化造成的波长偏移进行校正。
在测定透射了的光强度时,利用光分路器将透射滤波器后的光的一部分分割并引导到强度测定用的检测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297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General overview of NGN”, ITU-T Recommendation Y.2001;
非专利文献2:“40-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NG-PON2):General requirements“, ITU-T Recommendation G.989.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WDM/TDM-PON中,数据不仅在时间轴上被复用,也在波长轴上被复用。因此,在ONU2-1~2-n中,安装波长可变光滤波器,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选择的光波长转变为从OLT1-1~1-n指示的波长信道的波长,由此,选择性地接收该波长信道的信号。
可是,由于装置工作环境的变动等某些原因或者波长信道切换时的过剩的转变或者过少的转变等,在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选择波长频带与期望的波长信道的信号光的波长发生了偏移而不能接收信号光的情况下,发生通信不良。
进而,设置有担负光接入通信系统的一端的OLT1-1~1-n以及波长合分路滤波器等的通信运营商网点的温湿度或电源电压变动或者振动等工作环境通常比设定了ONU2-1~2-n的用户家中环境稳定。因此,尽管在ONU2-1~2-n侧更容易引起波长偏移等不良状况,但通常为了ONU2-1~2-n的简化而不怎么装载保养操作用的功能。因此,在发生波长偏移时,光接入通信系统自主地恢复是困难的。
因此,在ONU2-1~2-n中发生了不良状况的情况下,为了进行ONU2-1~2-n的更换或光波长滤波器的调整而向用户家派遣作业员进行ONU2-1~2-n的更换或波长滤波器的更换,因此,存在恢复需要时间这样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恢复所需要的时间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使用被波长复用的多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的光接入系统中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其具备:波长可变光滤波器,透射所述多个波长信道之中的特定的波长信道的信号光;光接收元件,将通过了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信号品质判定部,判定所述电信号的品质;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取得所述电信号的光强度,基于取得的所述光强度和所述电信号的品质的判定结果来控制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上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基于通过使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向短波长方向和长波长方向交替地转变而得到的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与所述光强度的关系,修正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偏移。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上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在光信号的接收中感测出异常的情况下,使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以正在使用的所述波长信道的频带的程度的大小转变。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上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在即使使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以正在使用的所述波长信道的频带的程度的大小转变也在所述光信号的接收中感测出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信道切换成切换前的波长信道。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上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在即使使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以正在使用的所述波长信道的频带的程度的大小转变也在所述光信号的接收中感测出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切换成全部的波长信道来控制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上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将能够在光接入系统中的故障处的推测中利用的值向外部输出,所述值是示出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控制结束后的所述光强度的状态、信号的状态和波长信道的切换状态各自的状态的值。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使用被波长复用的多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的光接入系统中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进行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其中,具有:信号品质判定步骤,判定由光接收元件变换后的电信号的品质,所述光接收元件将通过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光信号变换为所述电信号,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透射所述多个波长信道之中的特定的波长信道的信号光;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步骤,取得所述电信号的光强度,基于取得的所述光强度和所述电信号的品质的判定结果来控制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ONU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ONU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波长控制的图。
图4是示出利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ONU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转变的情况下产生的课题的图。
图6是示出利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ONU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利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ONU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利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ONU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利用第六实施方式中的ONU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在故障处估计中使用的对应表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基于WDM/TDM-PON的光接入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ONU中的接收光波长、接收光波长信道、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频带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功能结构的图。ONU10具备:信号光输入部101、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光接收元件103、信号放大部104、信号波形整形部105、电信号处理部106、信号输出部107、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ONU10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的一个方式。
信号光输入部101输入在1个光纤中被波长复用的多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是使经由信号光输入部101输入的信号光之中的特定的波长的信号光透射的滤波器,透射的波长是可变的。像这样,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具有波长选择特性。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所透射的波长以及波长信道由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
光接收元件103将透射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的信号光变换为电信号。
信号放大部104将电信号放大。信号放大部104将放大后的电信号向信号波形整形部105以及电信号处理部106输出。
信号波形整形部105进行从信号放大部104输出的电信号的波形整形。
电信号处理部106将进行了放大以及波形整形的电信号变换为期望的信号方式,将变换后的电信号向信号输出部107输出。此外,电信号处理部106具有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和信道控制处理部106b。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进行被放大以及波形整形后的电信号的品质的好坏判定。信道控制处理部106b对由OLT发送的所使用的波长信道的指定进行处理。信号品质的好坏的判定依据所应用的光接入系统的规格。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品质的好坏的判定的结果假设得到好或坏这2个值,但是,在由于应用对象的光接入系统的规格而为多值时,也能够适当地汇集而重新读成2个值来使用。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将表示信号品质的好坏判定的结果的信号品质好坏通知向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输出。信号品质好坏通知是与电信号的品质有关的通知。在信号品质好坏通知中包含电信号的品质的好坏判定的结果即“好”或“坏”的任意一个值。信道控制处理部106b基于由OLT送出的波长信道的指定,对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输出信道控制通知。信道控制通知是进行指示使得将在波长可变光滤光器102中透射的波长信道变更的通知。
信号输出部107将由电信号处理部106变换为期望的信号方式后的电信号向外部输出。
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将在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中透射的波长与用于对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进行控制的参数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如果在参数与透射的波长之间唯一的关系成立,则参数也可以为例如滤波器的位置或旋转角、为了使光学特性发生变化等所使用的电流或电压、热或温度等。此外,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存储与由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的波长控制的履历等操作有关的信息。使用磁硬盘装置或半导体存储装置等存储装置来构成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例如,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按照从信道控制处理部106b输出的信道控制通知,以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信道变更的方式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此外,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使用从信号放大部104输出的电信号来测定光信号的强度。然后,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基于光强度和在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中存储的参数来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
图2是示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信号光输入部101输入在1个光纤中被波长复用的多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步骤S101)。信号光输入部101将输入的多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向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输出。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在从信号光输入部101输出的多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之中选择1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并使其透射(步骤S102)。透射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1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被输入到光接收元件103中。
光接收元件103将输入的信号光变换为电信号(步骤S103)。光接收元件103将电信号向信号放大部104输出。信号放大部104对从光接收元件103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步骤S104)。信号放大部104将放大后的电信号向信号波形整形部105以及电信号处理部106输出。
信号波形整形部105进行从信号放大器104输出的电信号的波形整形(步骤S105)。信号波形整形部105将波形整形后的电信号向电信号处理部106输出。电信号处理部106的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判定从信号波形整形部105输出的电信号的品质的好坏(步骤S106)。此外,电信号处理部106所具有的信道控制处理部106b对从OLT送出的波长信道的指定进行分析,输出信道控制通知。
电信号处理部106所具有的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生成信号品质好坏通知。电信号处理部106的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将所生成的信号品质好坏通知向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输出。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使用从信号放大部104输出的电信号来测定光信号的强度(步骤S107)。
在电信号的品质为“好”且光信号的强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由ONU10接收从OLT送出的光信号。电信号处理部106在接收到从OLT送出的指定波长信道的信号时,利用信道控制处理部106b对该指定的内容进行分析,向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输出用于使滤波器的透射波长转变成被指定的波长信道的信道控制通知(步骤S108)。
之后,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是否需要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步骤S109)。具体地,在从信道控制处理部106b输出了信道控制通知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控制工作,以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透射波长向由该通知所示的波长信道转变。此外,在测定的光强度不在预先设定的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或者从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输出了表示电信号的品质为“坏”的信号品质好坏通知的情况的任意一种的情况下,判定为需要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光强度不为预先设定的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是例如光强度低于或者高于阈值的情况。再有,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也能够测定光强度的变动,因此,也能够识别其时间性变动。
另一方面,在没有从信道控制处理部106b输出信道控制通知且从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输出了表示信号品质为“好”的信号品质好坏通知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为不需要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此外,在输出了对当前的波长信道进行指定的信道控制通知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为不需要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此外,在测定的光强度在预先设定的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为不需要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
在不需要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情况下(步骤S109-否),ONU10结束图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需要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情况下(步骤S109-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控制(步骤S110)。具体地,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以使在由信道控制通知指定了与当前设定的波长信道不同的波长信道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向新指定的波长信道转变。此外,在测定的光强度不在预先设定的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或者从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输出了表示电信号的品质为“坏”的信号品质好坏通知的情况的任意一种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以变更为与当前设定的波长信道不同的波长信道的方式对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进行控制。与当前设定的波长信道不同的波长信道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按顺序选择。此外,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在对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进行波长控制时,参照在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中保存的参数,向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提供在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中透射的波长所对应的参数(适当的物理量),由此,进行波长控制。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ONU10,能够基于光强度和信号品质来自主地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因此,每当在ONU10中产生不良状况时,不需要向用户家中派遣作业员来进行ONU10的更换或波长滤波器的更换而言是不需要的。因此,能够减少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变形例>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也可以事前测定与各波长信道相当的数值并写入到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中,也可以为了发生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偏移时而根据存储在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中的参数利用内插法等另外计算。
此外,在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与参数的关系发生了偏移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将校正该偏移的值追加写入到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中,由此,能够校正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偏移。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对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进行的波长控制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关于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波长控制的图。在图3中,横轴表示波长,纵轴表示光的强度。在图3中,在由虚线示出的波长信道频带内存在信号光λdL。图3所示的粗线20表示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频带。表示信号光λdL的竖线与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频带的交点的纵轴方向高度表示通过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光信号的强度。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被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使得以脱离接收光的波长信道而不进入到相邻波长信道的程度的振幅并且以对于感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偏移并进行恢复充分的程度的速度,向短波长侧或长波长侧交替地转变。
图3(a)示出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相对于波长信道的频带向短波长侧偏移的情况。此时的通过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光信号的强度如图3(a)所示那样。
图3(b)示出了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相对于图3(a)稍微向短波长侧转变的情况。在图3(b)所示的例子中,可知与图3(a)所示的光强度相比,光强度进一步降低。
图3(c)示出了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向图3(b)的相反方向即相对于图3(a)向长波长侧转变的情况。在图3(c)所示的例子中,可知得到比图3(a)和图3(b)所示的光强度大的光强度。
如图3(a)~图3(c)所示,在ONU10中能够掌握波长转变的方向与光信号的强度的关系。例如,如果是图4的状况,则ONU10知晓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向短波长侧偏移了,因此,能够通过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从短波长侧向长波长侧整体地转变来修正滤波器的波长偏移。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以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向短波长侧和长波长侧周期性地稍微持续转变,由此,能够得到光波长与光强度的关系。在此,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向使光强度变大的方向或者向与光强度变小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频带,由此,修正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与信号光的偏移。
图4是示出利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再有,图4所示的处理可以始终进行,也可以以光强度的变动(例如,急剧的降低或急剧的增加)等某种契机开始或结束。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控制,使得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向短波长侧或长波长侧的任一个转变。关于向短波长侧或长波长侧的哪个转变,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从外部指示。波长转变的大小或方向能够在ONU10中作为波长控制参数的变化来识别和控制。再有,可以预先设定在一次处理中转变的量。关于滤波器波长频带的微动转变的控制方法,只要能够周期性地控制转变即可,例如可以相对于时间为正弦波状,或者也可以为锯齿状。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对使波长转变的量进行累计。再有,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每当使波长转变时测定由转变后的波长得到的电信号的光强度。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是否转变了预先设定的大小的量(步骤S201)。
在转变了预先设定的大小的量的情况下(步骤S201-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使得将波长转变方向反转(步骤S202)。之后,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将波长转变量累计值重置(步骤S203)。然后,ONU10重复执行步骤S201以后的处理。
在步骤S201的处理中未转变预先设定的大小的量的情况下(步骤S201-否),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所测定的光强度是否不足设定值(步骤S204)。设定值只要设定为超过由应用了本技术的光接入系统容许的最小的光强度,则由该光接入系统保证即使进行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滤波器的波长控制也继续光通信。再有,可以预先设定进行波长转变的判定的光强度,也可以根据光强度相对于光滤波器频带的转变量的减少量来决定波长反转的阈值。与该光接入系统的规格或工作特性相称地决定光滤波器的波长转变的幅度或每小时的转变量等设定的实际。
在光强度不为不足设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204-否),ONU10重复执行步骤S201以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光强度为不足设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204-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所测定的光强度是否为不足由应用了本技术的光接入系统容许的最小的光强度(步骤S205)。在光强度为不足被容许的最小的光强度的情况下(步骤S205-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作为接收异常(例如,接收信号损失)来停止本控制(步骤S206)。
另一方面,在光强度不为不足被容许的最小的光强度的情况下(步骤S205-否),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使得将波长转变方向反转(步骤S202)。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ONU10,在光强度持续为充分的强度的情况下,持续进行波长转变直到预先设定的大小之后,将波长转变方向反转来重复波长转变。但是,在波长转变的中途光强度减少而低于事前确定的设定值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控制,以使立刻使波长转变方向反转,使通过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光强度变大。
像这样,维持大于预先设定的光强度的光接收强度下的接收,并且自动地感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偏移并修正,由此,能够维持光通信。因此,每当在ONU10中产生不良状况时,不需要向用户家中派遣作业员来进行ONU10的更换或波长滤波器的更换。因此,能够减少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变形例>
在图4中,在光强度不为不足设定值的情况下,接连不断地重复波长转变处理,但是,也可以将其停止。例如,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预先存储转变后的光强度,将光强度为最大的转变作为正常结束的条件来停止图4的处理。
(第三实施方式)
在滤波器频带以使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滤波器频带微动转变的方式不能捕捉的程度地高速或较大地偏移的情况下,来不及进行滤波器控制而接收失败。在该情况下,在ONU10中能够作为图4所示的接收异常来掌握,但是,未预期其以上的改善。此外,在滤波器频带较大地偏移时,根据光接入系统的波长信道的规格,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进入到相邻的波长信道并混入了相邻的波长信道的信号光,即使光强度充分,也被认为不能进行正常的信号接收。
图5是用于说明在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变换的情况下产生的课题的图。在图5中,横轴表示波长,纵轴表示光的强度。图5所示的粗线21表示越是进入相邻信道(例如,λd1的相邻信道λd2)越大地产生偏移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频带。在图5中示出了如下情况:根据波长信道λd1、λd2之中的各自的信号光的波长λdL1、λdL2的配置,同时施加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作为光信号进行了接收。如果在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频带与波长信道相比较大地偏移的情况下谋求自主的恢复,则不仅需要准备较大的滤波器波长转变的单元,还需要进行加上了接收到的信号的正常性判定后的恢复确认。
接收信号的正常性确认通常被组入到光接入通信系统中的OLT-ONU间的链接确立过程之中,因此,能够由ONU知晓。为了将其解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除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4所示的微小的波长转变控制以外,还在接收异常时(步骤S206时)以与波长信道的频带相称的程度的较大的振幅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的频带反复转变来谋求恢复。再有,第三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结构除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的一部分处理以外,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ONU10相同。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在接收异常时(例如,图4中的步骤S206时)以与波长信道的频带相称的程度的较大的振幅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的频带反复转变。
图6是示出利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再有,在接收异常时(例如,图4中的步骤S206时)执行图6所示的处理。
首先,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使重复次数为0(步骤S301)。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控制,使得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向短波长侧或长波长侧的任一个转变。向短波长侧或长波长侧的哪一个转变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从外部指示。波长转变的大小或方向在ONU10中能够作为波长控制参数的变化进行识别和控制。再有,可以预先设定在一次处理中转变的量。关于滤波器波长频带的微动转变的控制方法,只要能够周期性地控制转变即可,例如可以相对于时间为正弦波状,或者也可以为锯齿状。再有,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每当使波长转变时测定由转变后的波长得到的电信号的光强度。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所测定的光强度是否为规定值以上(步骤S302)。在光强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02-是),判定是否检测出信号(步骤S303)。是否检测出信号的判定是基于从电信号处理部106所具有的信号品质判定部106a输出的信号品质好坏通知来进行的。例如,在信号品质好坏通知所包含的信号品质的判定结果为“好”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为检测出信号。另一方面,在信号品质好坏通知所包含的信号品质的判定结果为“坏”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为未检测出信号。在检测出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3-是),ONU10开始操作(步骤S304)。具体地,ONU10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110以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光强度不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02-否)或者在不能检测出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3-否),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是否转变了预先设定的大小的量(步骤S305)。在未转变预先设定的大小的量的情况下(步骤S305-否),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继续进行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的波长转变,重复执行步骤S302以后的处理。
在转变了预先设定的大小的量的情况下(步骤S305-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以使将波长转变方向反转(步骤S306)。之后,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对重复次数加上1(步骤S307)。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重复次数是否达到了上限值(步骤S308)。
在重复次数达到了上限值的情况下(步骤S308-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当作故障不能恢复而结束图6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重复次数未达到上限值的情况下(步骤S308-否),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继续进行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的波长转变,重复执行步骤S302以后的处理。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ONU10,如果光强度比预先决定的值小,则继续进行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的波长转变。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ONU10在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转变到被认为与波长信道的带宽相称的程度的大小之处的情况下,使波长转变的方向反转,进行转变直到光强度成为既定的值。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ONU10在转变的中途光强度达到预先确定的规定值以上时,当作故障恢复了而进行通常的处理。像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ONU10中,通过自动地感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偏移并修正,从而不仅能进行光通信的维持,而且在由于滤波器偏移而不能接收光信号时也能够进行光滤波器波长转变来进行恢复。因此,每当在ONU10中产生不良状况时,不需要向用户家中派遣作业员来进行ONU10的更换或波长滤波器的更换。因此,能够减少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在图6所示的方法中,如在图5中由虚线的梯形所示那样,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与相邻的波长信道λd1、λd2的哪个都重叠。此时,能够根据接收并解码后的信号的内容或者在频外进行的OLT与ONU之间的命令或其响应或者状态通知,来知晓受光的光信号是期望的光信号信道的信号还是相邻信道的信号。在ONU10中,能够掌握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参数与当前状态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所属的波长信道的关系,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对参数进行校正。也就是说,只要得到预先确定的值以上的光强度且接收到的信号的品质充分,则能够基于此时的参数来纠正波长偏移,因此,能够再次开始操作。
<变形例>
在图6中,尽管波长转变的重复次数达到了上限值,在不能恢复时看作存在某些故障来停止波长控制,但是,接连不断地使其重复即将上限值设为无限大也可。
(第四实施方式)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最容易偏移的是利用光接入系统的控制来切换所使用的信道时,在此时,由于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以跨越信道的程度较大地转变,所以存在发生未预期的过冲或下冲的担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即使实施由第三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的滤波器的波长转变控制也还未达到操作再次开始的情况下,进行一次切回波长信道而返回到稍前的状态来恢复的控制。即,在即使实施滤波器的波长转变控制也还未达到操作再次开始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以使返回到进行信道的切换动作的稍前的状态。再有,第四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结构除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的一部分处理以外,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ONU10相同。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即使实施图6所示的滤波器的波长转变控制也还未达到操作再次开始的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以使一次切回波长信道来返回到稍前的状态。
图7是示出利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再有,在故障不能恢复的情况(例如,图6中的步骤S308为“是”的情况)下执行图7所示的处理。此外,在图7中,与图6同样的处理标注与图6同样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首先,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将信道切回后的波长转变确认次数设为0(步骤S401)。在此,信道切回意味着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信道返回到最近使用的波长信道。
在步骤S308的处理中重复次数达到上限值的情况下(步骤S308-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波长转变确认次数是否为0(步骤S402)。在波长转变确认次数不是0的情况下(步骤S402-否),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当作故障不能恢复而结束图7的处理。在此,当重复许多次信道的切换或切回时,存在由过冲/下冲导致的波长偏移累积的可能性,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切回仅为一次。
另一方面,在波长转变确认次数为0的情况下(步骤S402-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实施波长信道的切回(步骤S403)。在该情况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控制,使得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在切回的目的地的波长信道频带内向短波长侧或长波长侧的任一个转变。
之后,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对波长转变确认次数进行加法运算(步骤S404)。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ONU10,尽管在当前选择中的波长信道内丢失接收信号并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以与波长信道的频带相称的程度进行转变,在不能接收光信号而未达到操作再次开始时,只要最近进行了波长信道切换控制,则设想由切换操作导致的不良状况,实施最近使用的波长信道的切回。然后,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在切回的目的地的波长信道频带内转变来捕捉接收信号。由此,通过自动地感测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偏移并修正,从而不仅能进行光通信的维持,而且即使在光信道切换时由于滤波器偏移而不能接收光信号时,也能够进行光滤波器波长转变,进行波长信道切回,自动地进行恢复。因此,每当在ONU10中产生不良状况时,不需要向用户家中派遣作业员来进行ONU10的更换或波长滤波器的更换。因此,能够减少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变形例>
在图7中,尽管波长转变的重复次数达到上限值,在不能恢复时看作存在某些故障来停止波长控制,但是,接连不断地使其重复即将上限值设为无限大也可。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在丢失接收信号时如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在当前设定的波长信道内进行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转变但仍然不能捕捉接收信号时,进行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向在光接入系统中ONU10能够使用的其他的波长信道依次转变的控制。再有,第五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结构除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的一部分处理以外,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ONU10相同。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在当前设定的波长信道内进行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转变但仍然不能捕捉接收信号时,进行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向在光接入系统中ONU10能够使用的其他的波长信道依次转变的控制。此外,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使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频带同样地在转变目的地的波长信道内转变并检测接收信号。
图8是示出利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再有,在故障不能恢复的情况(例如,图6中的步骤S308为“是”的情况)下执行图8所示的处理。此外,在图8中,与图6同样的处理标注与图6同样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步骤S308的处理中重复次数达到上限值的情况下(步骤S308-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是否存在未试验的信道(步骤S501)。在存在未试验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501-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控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以使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信道切换为未试验的波长信道(步骤S502)。未试验的波长信道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依次选择。
另一方面,在没有未试验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501-否),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当作故障不能恢复而结束图8的处理。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ONU10,ONU10在能够使用的全部的波长信道内搜索信号光来尝试恢复,因此,能够提高光接入系统的可用性。
<变形例>
在波长信道间的波长可变滤波器的波长转变在如图8所示那样即使转变全部波长信道也还未得到接收信号时,看作故障而停止波长控制也可以,接连不断地重复也可以。
(第六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设置用于判断为了利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波长控制的故障恢复而进行了怎样的处理的指标,取得指标的值。而且,处于通信运营商网点的保养负责人基于取得的指标的值来推测光接入系统的故障处。再有,第六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结构除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进行的一部分处理以外,与第五实施方式中的ONU10相同。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具有与多个状态有关的指标,取得指标的值。多个状态例如是光强度的状态、信号的状态以及波长信道的切换状态。
图9是示出利用第六实施方式中的ONU10的滤波器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再有,在故障不能恢复的情况(例如,图6中的步骤S308为“是”的情况)下执行图9所示的处理。此外,在图9中,与图8同样的处理标注与图8同样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首先,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将全部的与状态有关的指标的值设为0(步骤S601)。即,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将与光强度的状态有关的指标设为0,将与信号的状态有关的指标设为0,将与波长信道的切换状态有关的指标设为0。
在步骤S302的处理中,在光强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02-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将与光强度的状态有关的指标设为1(步骤S602)。此外,在步骤S303的处理中检测出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3-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将与信号的状态有关的指标设为1(步骤S603)。
此外,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在步骤S502的处理后将与波长信道的切换状态有关的指标设为1(步骤S604)。
当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时,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取得与光强度的状态、信号的状态以及切换状态有关的指标的值,将取得的各值存储到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中。由此,指标的值被记录在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中。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根据指标的值的输出请求,取得在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中存储的与光强度的状态、信号的状态以及切换状态有关的指标的值,将取得的各值向外部输出。例如,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将取得的各值向外部的装置发送。处于通信运营商网点的保养负责人基于从ONU10输出的指标的值,如图10所示的表那样进行光接入系统的故障处的推测。
图10是示出在故障处估计中所使用的对应表的一例的图。图10所示的OI是表示在流程图结束时光强度是否为规定值以上的指标即与光强度的状态有关的指标。OI=0表示光强度为不足规定值,OI=1表示光强度为规定值以上。
图10所示的MO是表示在流程图结束时接收信号的品质的好坏判定结果的指标即与信号的状态有关的指标,MO=0表示在信号品质不好的状态下结束波长控制,MO=1表示在信号品质好的状态下结束波长控制。
图10所示的CS是表示是否转变信道并进行了波长控制的指标即与波长信道的切换状态有关的指标,CS=0表示在未切换成其他的波长信道的情况下结束波长控制,CS=1表示切换成其他的波长信道并进行了接收信号的搜索。
再有,只要是能够向OLT发送信号的状况,则立刻发送上述的指标的值也可。可是,在由于某种不良状况而ONU10不能向OLT发送信号的情况下,预先将指标的值记录到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108中,在能通信的定时向OLT发送也可。由此,处于通信运营商网点的保养负责人能够得到指标的值。
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结束时的各指标(OI、MO、CS)的值分别为(1、1、0)的情况下,波长控制的结果是以下这样的结果:光强度为规定值以上并且信号品质为好,在未切换波长信道的情况下结束了波长控制。在该情况下,对处于通信运营商网点的保养负责人来说,由于除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控制以外,什么都不进行就恢复了,因此,作为设想的不良状况,判定为是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偏移。在该情况下,由于进行了恢复以及未另外设想故障,所以能够得出如下结论:不需要其以上的修理或检查等的故障应对。
同样地,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结束时的各指标(OI、MO、CS)的值分别为(1、1、1)的情况下,波长控制的结果是以下这样的结果:光强度为规定值以上并且信号品质为好,进行了波长信道的切换。这表示,在原本使用的波长信道内在接收中产生不良状况,进行波长信道切换来捕捉其他信道的信号光来进行操作再次开始。在该情况下,作为故障的设想,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109判定为仅引起该不良状况的波长信道相关的信号通过的部位、例如使用波长信道的OLT的发送部的故障、OLT与二次合分波器的区间的破损。作为应对,是该部分的检查和修理。
同样地,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结束时的各指标(OI、MO、CS)的值分别为(1、0、0)的情况下,表示:接收充分的强度的光信号并且信号品质差而不能进行故障恢复,此外,未进行信道间的波长转变。在该情况下,作为故障的设想,处于通信运营商网点的保养负责人判定为,在光信号接收中存在某种不良状况以及由于未如设想那样进行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波长信道切换,所以,在ONU10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102的控制中存在不良状况。即,除了ONU10的故障以外,由于信息不足而不明确。
作为应对方案,首先举出更换ONU10。
同样地,作为表示使记号“*”为0或1的哪一个都可以的不确定的情况,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结束时的各指标(OI、MO、CS)的值分别为(0、*、1)的情况下,表示尽管进行了波长信道切换但不能得到充分的光强度。在该情况下,作为设想的故障,处于通信运营商网点的保养负责人判定为存在属于全部的波长信道的信号光通过的场所的破损。也就是说,跨越从二次合分波器到ONU10的较宽的区间成为嫌疑。作为应对,搜索该区间的破裂处,发现需要修理的地方。此外,也被认为是虽然信号正常到达ONU10但在ONU10侧不能识别该信号,但是,在该情况下,进行ONU10的更换或修理。
此外,也存在全部的OLT故障而不能以全部波长信道进行发送这样的状况,但是,这被认为概率性小。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ONU10,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中的ONU10同样的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中的ONU10能够根据控制的结果取得能够在故障处的推测中利用于的信息,将取得的信息向外部输出。由此,处于通信运营商网点的保养负责人能够推测故障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变形例>
在图9中,尽管波长转变的重复次数达到上限值,在不能恢复时看作存在某些故障而停止波长控制,但是,接连不断地对其进行重复即将上限值设为无限大也可。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是,具体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ONU, 101…信号光输入部, 102…波长可变光滤波器, 103…光接收元件, 104…信号放大部, 105…信号波形整形部, 106…电信号处理部, 106a…信号品质判定部,106b…信道控制处理部, 107…信号输出部, 108…波长控制参数存储部, 109…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

Claims (7)

1.一种使用被波长复用的多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的光接入系统中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其具备: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透射所述多个波长信道之中的特定的波长信道的信号光;
光接收元件,将通过了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
信号品质判定部,判定所述电信号的品质;以及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取得所述电信号的光强度,基于取得的所述光强度和所述电信号的品质的判定结果来控制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基于通过使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向短波长方向和长波长方向交替地转变而得到的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与所述光强度的关系,修正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在光信号的接收中感测出异常的情况下,使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以正在使用的所述波长信道的频带的程度的大小转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在即使使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以正在使用的所述波长信道的频带的程度的大小转变也在所述光信号的接收中感测出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信道切换成切换前的波长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在即使使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以正在使用的所述波长信道的频带的程度的大小转变也在所述光信号的接收中感测出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切换成全部的波长信道来控制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部将能够在光接入系统中的故障处的推测中利用的值向外部输出,所述值是示出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控制结束后的所述光强度的状态、信号的状态和波长信道的切换状态各自的状态的值。
7.一种使用被波长复用的多个波长信道的信号光的光接入系统中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进行的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具有:
信号品质判定步骤,判定由光接收元件变换后的电信号的品质,所述光接收元件将通过了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光信号变换为所述电信号,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透射所述多个波长信道之中的特定的波长信道的信号光;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步骤,取得所述电信号的光强度,基于取得的所述光强度和所述电信号的品质的判定结果来控制所述波长可变光滤波器的波长。
CN201980033694.XA 2018-05-24 2019-05-09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1063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0064 2018-05-24
JP2018100064A JP7064136B2 (ja) 2018-05-24 2018-05-24 波長可変光フィルタ制御装置及び波長可変光フィルタ制御方法
PCT/JP2019/018638 WO2019225345A1 (ja) 2018-05-24 2019-05-09 波長可変光フィルタ制御装置及び波長可変光フィルタ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6313A true CN112106313A (zh) 2020-12-18
CN112106313B CN112106313B (zh) 2023-07-14

Family

ID=6861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3694.XA Active CN112106313B (zh) 2018-05-24 2019-05-09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8510B2 (zh)
JP (1) JP7064136B2 (zh)
CN (1) CN112106313B (zh)
WO (1) WO2019225345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6766A (ja) * 1996-06-03 1997-12-16 Nec Corp 光フィルタ波長追従制御方法
US20020024736A1 (en) * 2000-08-31 2002-02-28 Tohru Itou Variable optical wavelength filter
CN1628431A (zh) * 2001-05-10 2005-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多路分解非强度调制的波分复用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US20100027004A1 (en) * 2008-07-30 2010-02-04 Precisive,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using a rotating filter spectrometer
US20100290045A1 (en) * 2008-07-30 2010-11-18 Saptari Vidi A Multiplex tunable filter spectrometer
CN103229440A (zh) * 2010-11-30 2013-07-31 株式会社秀利得 用于自动波长锁定的波分多路复用无源设备及其系统
CN103326777A (zh) * 2012-03-23 2013-09-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功率监测器、光功率控制系统和光功率监测方法
US20140118737A1 (en) * 2010-07-26 2014-05-01 Massimo Martinelli Multiport Tunable Optical Filters
KR20150024286A (ko) * 2013-08-26 2015-03-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시간 및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 수동형 광 네트워크에서 파장가변 수신기의 수신 파장 안정화 방법
US20150125153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easuring wavelength channel tuning time of tunable device in optical network, and system thereof
JP2015115717A (ja) * 2013-12-10 2015-06-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信号送信器及び誤発光防止方法
CN106576066A (zh) * 2014-08-26 2017-04-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子站装置、母站装置、光通信系统及异常检测方法
WO2018003095A1 (ja) * 2016-06-30 2018-0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子局装置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2975A (ja) 2003-12-09 2005-06-3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波長可変光フィルタ制御方法および波長可変光フィルタ装置
JP5137906B2 (ja) * 2009-06-19 2013-02-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アクセス網、光加入者装置および光アクセス網の通信設定方法
WO2014058941A1 (en) 2012-10-09 2014-04-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lf-characterization tunable optical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6766A (ja) * 1996-06-03 1997-12-16 Nec Corp 光フィルタ波長追従制御方法
US20020024736A1 (en) * 2000-08-31 2002-02-28 Tohru Itou Variable optical wavelength filter
CN1628431A (zh) * 2001-05-10 2005-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多路分解非强度调制的波分复用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US20100027004A1 (en) * 2008-07-30 2010-02-04 Precisive,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using a rotating filter spectrometer
US20100290045A1 (en) * 2008-07-30 2010-11-18 Saptari Vidi A Multiplex tunable filter spectrometer
US20140118737A1 (en) * 2010-07-26 2014-05-01 Massimo Martinelli Multiport Tunable Optical Filters
CN103229440A (zh) * 2010-11-30 2013-07-31 株式会社秀利得 用于自动波长锁定的波分多路复用无源设备及其系统
CN103326777A (zh) * 2012-03-23 2013-09-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功率监测器、光功率控制系统和光功率监测方法
KR20150024286A (ko) * 2013-08-26 2015-03-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시간 및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 수동형 광 네트워크에서 파장가변 수신기의 수신 파장 안정화 방법
US20150125153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easuring wavelength channel tuning time of tunable device in optical network, and system thereof
JP2015115717A (ja) * 2013-12-10 2015-06-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信号送信器及び誤発光防止方法
CN106576066A (zh) * 2014-08-26 2017-04-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子站装置、母站装置、光通信系统及异常检测方法
WO2018003095A1 (ja) * 2016-06-30 2018-0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子局装置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11791A1 (en) 2021-04-15
JP2019205099A (ja) 2019-11-28
US11258510B2 (en) 2022-02-22
JP7064136B2 (ja) 2022-05-10
CN112106313B (zh) 2023-07-14
WO2019225345A1 (ja)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542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KR100618130B1 (ko) 파장분할다중방식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에서의 광선로 장애위치 검출 장치
JP4920489B2 (ja) 光分岐挿入装置
US20020129295A1 (en) Network node apparatus, network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fault location detecting method
US20160381441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JP5505098B2 (ja) 波長多重装置および検出方法
EP1710934B1 (en)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f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transponder and its use in an optical network with path protection
US20140212133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optical channel monitor,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tical channel monitor
US803652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of optical channel
US76605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ailure protection in optical networks
JP5708795B2 (ja) コヒーレント光受信器および局発光切替方法
EP1445976A2 (en) Wavelength path monitoring/correcting apparatus in transparent optical cross-connect and method thereof
US7917033B2 (en) Wavelength-multiplexing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wavelength-multiplexing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2106313B (zh) 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装置以及波长可变光滤波器控制方法
CN114124287A (zh) 光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光传输节点和光传输系统
US6634807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RU2266620C2 (ru) Оп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с переменными границами сети
US20040202468A1 (en) Lightpath exerciser for optical networks
WO2022024248A1 (ja) 故障個所特定装置、故障個所特定方法、および、故障個所特定プログラム
JP4091634B2 (ja) 光信号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ルート決定方法
WO2020194859A1 (ja) 光通信システム、光トランシーバ、光通信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7260326B2 (en)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 and a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setting conversion wavelengths of such a system
JP5088151B2 (ja) 可変分散補償装置及び可変分散補償方法
US20040208567A1 (en) Optical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06186538A (ja) 光伝送装置及び光伝送路切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