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5110A - 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5110A
CN112105110A CN202010957752.2A CN202010957752A CN112105110A CN 112105110 A CN112105110 A CN 112105110A CN 202010957752 A CN202010957752 A CN 202010957752A CN 112105110 A CN112105110 A CN 112105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effect
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
driving circuit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77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st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st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st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st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77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51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5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1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2Pulse-control circuits
    • H05B45/325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兼容性较好且输出稳定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具备: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其用于接收一路PWM脉冲信号,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触发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其用于接收另一路PWM脉冲信号,另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触发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H桥功率驱动电路,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及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外部控制电路输入的一路PWM脉冲信号及另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控制H桥功率驱动电路交替导通,以产生互补的方波交变电压。

Description

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智能家居中,智能照明中采用的驱动线路,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功率,不同的单双色温,采用不同的电子线路,控制灯光的调色温调光场景,兼容性不好,即使是同一个厂家,不同功率的单色温,不同功率的双色温的灯具,各自采用一套驱动线路,就会产生单色温驱动模块、双色温驱动模块,不同功率驱动模块,不同版本的驱动模块,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模块,这样,无论是管理起来,还是生产起来容易混淆出错。
因此,如何提高线路兼容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同功率的单色温及不同功率的双色温的线路兼容互换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兼容性较好且输出稳定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具备:
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其用于接收一路PWM脉冲信号,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
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其用于接收另一路PWM脉冲信号,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
H桥功率驱动电路,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及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外部控制电路输入的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及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控制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交替导通,以产生互补的方波交变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及第四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连接成为一桥臂;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及所述第四场效应管连接成为另一桥臂;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及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输入的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及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控制所述一桥臂与所述另一桥臂交替导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尖峰吸收电路,所述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的另一端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尖峰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尖峰吸收电路、第二尖峰吸收电路、第三尖峰吸收电路及第四尖峰吸收电路,
所述第一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全桥整流器,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方波交变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及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外部控制电路的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外部控制电路的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三二极管及第十五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耦接于外部控制电路的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外部控制电路的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中,包括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及H桥功率驱动电路,通过外部控制电路输入的一路PWM脉冲信号及另一路PWM脉冲信号控制H桥功率驱动电路交替导通,以产生互补的方波交变电压,进而调节LED的色温亮度变化或电机的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两路PWM脉冲信号控制H桥功率驱动电路交替导通,以解决不同负载之间驱动电路的兼容性差的问题。
实施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方案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多种应用及可驱动多个不同的节点;
2)、本方案兼容性好,方便与其它控制线路组合;
3)、本方案中PWM1 PWM2交替互补轮换驱动H桥两个桥臂,工作频率为20KHz,H桥工作时,死区时间为整个周期的2%,加上H桥两个桥臂损耗,转换效率为96-98%,效率高,极大地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一实施例方框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一实施例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中,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100包括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尖峰吸收电路103及全桥整流器104。
其中,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用于接收外部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输入的一路PWM脉冲信号(对应PWM1脉冲信号),该一路PWM脉冲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用于控制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的工作状态。
即,当输入的一路PWM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被触发,输入的PWM1脉冲信号经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输出至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
当输入的一路PWM脉冲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未被触发。
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用于接收外部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输入的另一路PWM脉冲信号(对应PWM2脉冲信号),该另一路PWM脉冲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用于控制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的工作状态。
即,当输入的另一路PWM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被触发,输入的PWM1脉冲信号经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输出至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
当输入的另一路PWM脉冲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未被触发。
进一步地,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及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交替输入的PWM1脉冲信号及PWM2脉冲信号,输入的一路PWM脉冲信号及另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控制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交替导通,进而产生互补的方波交变电压。
具体而言,以双线双色温LED为例:
当PWM1脉冲信号输出为高电平时,PWM2脉冲信号输出为低电平(或无高电平驱动信号),PWM1脉冲信号分为三路输出:
一路通过第一电阻R101、第一二极管D101及第二电阻R102(属于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将第三场效应管M103(属于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触发导通;
另一路通过第六电阻R106输入第五三极管T105的基极,使其导通,然后通过第三电阻R103使PWM2脉冲信号接地(从而保证在PWM1脉冲信号输出时,PWM2无输出,保证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中的四个场效应管不同时导通,以免损坏H桥),同时使第三三极管T103截止,通过第四电阻R104对第一场效应管M101的控制不起作用,使得第一场效应管M101处于关断状态;
第三路通过第十三电阻R113输入第四三极管T104的基极,使其有正向偏压而导通,使第二场效应管M102的栅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12、第四二极管D104及第四三极管T104的集电极--发射极到地,第二场效应管M102导通;+12V/24V稳压直流电源105输出的+12V/24V电源经过第二场效应管M102--LEDA--LEDB--第三场效应管M103到地,形成回路,将双色温LED中的冷白灯串点亮。
当PWM2输出为高电平时,PWM1输出为低电平(或无高电平驱动信号),PWM2脉冲信号分为三路输出:
一路通过第三三极管D103、第十五电阻R115及第十六电阻R116(属于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将第四场效应管M104(属于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触发导通;
另一路通过第十四电阻R114输入第六三极管T106的基极,使其导通,通过第十三电阻R113使PWM1脉冲信号接地(从而保证在PWM2脉冲信号输出时,PWM1脉冲信号无输出,保证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中的四个场效应管不同时导通,以免损坏H桥),同时使第四三极管T104截止,通过第十二电阻R112对第二场效应管M102的控制不起作用,使得第二场效应管M102处于关断状态;
第三路通过第三电阻R103输入第三三极管T103的基极,使其有正向偏压而导通,使第一场效应管M101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R104、第二二极管D102、第三三极管T103的集电极—发射极到地,第一场效应管M101导通;+12V/24V电源经过第一场效应管M101--LEDB--LEDA--第四场效应管M104到地,形成回路,将双色温LED中的暖白灯串点亮。
通过PWM1脉冲信号及PWM2脉冲信号的交替出现,使得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两个对角线上的桥臂轮流导通,由于PWM1脉冲信号及PWM2脉冲信号的工作频率为20KHz,开关速度极快,导通与关断时间极短为微秒级,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看到LED一直处于点亮状态。
分别调节PWM1脉冲信号及PWM2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可得到冷白和暖白两种色温的不同比例组合调节,实现调色温变化,或暖白或冷白,或暖白20%、冷白80%的组合,或暖白50%、冷白50%的组合。得到所需色温后,同时调节PWM1脉冲信号及PWM2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可得到此时色温的亮度变化,得到1%-100%或100%-1%的亮度调节,双线双色温LED通过CN3输出口,以接插件的方式输出,方便连接,移除和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还可用于控制交流电机,其工作原理与控制双线双色温LED的工作原理一致,就不多赘述。
当PWM1脉冲信号一直输出为高电平,且PWM2脉冲信号一直输出为低电平时,此时,驱动电路控制低压交流电机(AC MOTOR)正转;
当PWM2脉冲信号一直输出为高电平,且PWM1脉冲信号一直输出为低电平时,此时,驱动电路控制低压交流电机(AC MOTOR)反转。
调节PWM1脉冲信号或PWM2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大小,可实现AC MOTOR(低压交流电机)的转动速度。即PWM1脉冲信号或PWM2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越小,AC MOTOR(低压交流电机)的转动速度越慢;PWM1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越大,AC MOTOR(低压交流电机)的转动速度越快。
使用本技术方案,通过两路PWM脉冲信号控制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交替导通,以解决不同负载之间驱动电路的兼容性差的问题。
实施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方案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多种应用及可驱动多个不同的节点;
2)、本方案兼容性好,方便与其它控制线路组合;
3)、本方案中PWM1 PWM2交替互补轮换驱动H桥两个桥臂,工作频率为20KHz,H桥工作时,死区时间为整个周期的2%,加上H桥两个桥臂损耗,转换效率为96-98%,效率高,极大的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方波交变电压的稳定性,可在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中设置第一场效应管M101、第二场效应管M102、第三场效应管M103及第四场效应管M104,其中,上述场效应管为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其利用控制输入回路的电场效应来控制输出回路电流。
具体地,第一场效应管M101及第三场效应管M103连接成为一桥臂;第二场效应管M102及第四场效应管M104连接成为另一桥臂。
更为具体地,第一场效应管M101及第四场效应管M104的栅极分别与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经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输入的PWM2脉冲信号,以控制第一场效应管M101及第四场效应管M104的工作状态。
第二场效应管M102及第三场效应管M103的栅极分别与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经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输入的PWM1脉冲信号,以控制第二场效应管M102及第三场效应管M103的工作状态。
外部控制电路输入的一路PWM脉冲信号(对应PWM1脉冲信号)及另一路PWM脉冲信号(对应PWM2脉冲信号)用于控制一桥臂与另一桥臂交替导通。
即,当一路PWM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时,一桥臂的第三场效应管M103及另一桥臂的第二场效应管M102被触发导通,第一场效应管M101及第四场效应管M104均处于截止状态;
当另一路PWM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时,一桥臂的第一场效应管M101及另一桥臂的第四场效应管M104被触发导通,第二场效应管M102及第三场效应管M103均处于截止状态,通过一路PWM脉冲信号与另一路PWM脉冲信号交替输入高低电平信号,使得一桥臂及另一桥臂交替导通,进而输出互补的方波交变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桥臂运行的安全性,可在驱动电路中设置尖峰吸收电路103,其中,尖峰吸收电路103的一端与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的一端连接,尖峰吸收电路103的另一端分别与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的另一端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示例性地,在负载(电机)瞬间启动或关闭时,在电机定子里面的绕组会产生反向电动势,产生的反向电动势连同输入电压一起叠加在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的两个桥臂上,形成一个非常高的尖峰电压,往往会击穿H桥中的桥臂,为了保证两个桥臂工作在安全的电压范围内,特加上尖峰吸收电路10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场效应管的运行的安全性,可在尖峰吸收电路103中设置第一尖峰吸收电路201a、第二尖峰吸收电路202b、第三尖峰吸收电路202c及第四尖峰吸收电路202d。
具体地,第一尖峰吸收电路201a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M101的源极连接,第一尖峰吸收电路201a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M101的漏极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其中,第一尖峰吸收电路201a由第五二极管D105、第七电阻R107及第一电容C101连接而成。
具体地,第七电阻R107与第一电容C101并联连接,第五二极管D105的阳极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M101的漏极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第五二极管D105的阴极分别与第七电阻R107及第一电容C101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107及第一电容C101的另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M101的源极连接,在电机定子里面的绕组会产生反向电动势通过第五二极管D105,输入并联连接的第七电阻R107与第一电容C101,以吸收反向电动势,进而保证第一场效应管M101工作的安全性。
第二尖峰吸收电路201b的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M102的源极连接,第二尖峰吸收电路201b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场效应管M102的漏极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其中,第二尖峰吸收电路201b由第六二极管D106、第九电阻R109及第三电容C103连接而成。
具体地,第九电阻R109与第三电容C103并联连接,第六二极管D106的阳极分别与第二场效应管M102的漏极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第六二极管D106的阴极分别与第九电阻R109及第三电容C103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109及第三电容C103的另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M102的源极连接,在电机定子里面的绕组会产生反向电动势通过第六二极管D106,输入并联连接的第九电阻R109与第三电容C103,以吸收反向电动势,进而保证第二场效应管M102工作的安全性。
第三尖峰吸收电路201c的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M103的源极连接,第三尖峰吸收电路201c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场效应管M103的漏极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其中,第三尖峰吸收电路201c由第七二极管D107、第八电阻R108及第二电容C102连接而成。
具体地,第八电阻R108与第二电容C102并联连接,第七二极管D107的阳极分别与第三场效应管M103的漏极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第七二极管D107的阴极分别与第八电阻R108及第二电容C102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108及第二电容C102的另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M103的源极连接,在电机定子里面的绕组会产生反向电动势通过第七二极管D107,输入并联连接的第八电阻R108与第二电容C102,以吸收反向电动势,进而保证第三场效应管M103工作的安全性。
第四尖峰吸收电路201d的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M104的源极连接,第四尖峰吸收电路201d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场效应管M104的漏极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其中,第四尖峰吸收电路201d由第八二极管D108、第十电阻R110及第四电容C104连接而成。
具体地,第十电阻R110与第四电容C104并联连接,第八二极管D108的阳极分别与第四场效应管M104的漏极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第八二极管D108的阴极分别与第十电阻R110及第四电容C104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10及第四电容C104的另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M104的源极连接,在电机定子里面的绕组会产生反向电动势通过第八二极管D108,输入并联连接的第十电阻R110与第四电容C104,以吸收反向电动势,进而保证第四场效应管M104工作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满足负载驱动的需要,可在驱动电路中设置全桥整流器104,其用于交流电转变为全波直流电。
具体地,全桥整流器104的输入端耦接于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方波交变电压,并将该方波交变电压转换为直流电。
具体而言,以两线单色温LED为例:
当PWM1脉冲信号输出为高电平时,PWM2脉冲信号输出为低电平(或无高电平驱动信号),PWM1脉冲信号分为三路输出:
一路通过第一电阻R101、第一二极管D101及第二电阻R102将第三场效应管M103触发导通;
另一路通过第六电阻R106输入第五三极管T105的基极,使其导通,然后通过第三电阻R103使PWM2脉冲信号接地(从而保证在PWM1脉冲信号输出时,PWM2无输出,保证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中的四个场效应管不同时导通,以免损坏H桥),同时使第三三极管T103截止,通过第四电阻R104对第一场效应管M101的控制不起作用,使得第一场效应管M101处于关断状态;
第三路通过第十三电阻R113输入第四三极管T104的基极,使其有正向偏压而导通,使第二场效应管M102的栅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12、第四二极管D104及第四三极管T104的集电极--发射极到地,第二场效应管M102导通;+12V/24V电源经过第二场效应管M102--全桥整流器DB(对应图2)的3脚--2脚--LED+--LED1…LEDN--LED到地,形成回路,将双色温LED中的冷白灯串点亮。
当PWM2输出为高电平时,PWM1输出为低电平(或无高电平驱动信号),PWM2脉冲信号分为三路输出:
一路通过第三三极管D103、第十五电阻R115及第十六电阻R116将第四场效应管M104触发导通;
另一路通过第十四电阻R114输入第六三极管T106的基极,使其导通,通过第十三电阻R113使PWM1脉冲信号接地(从而保证在PWM2脉冲信号输出时,PWM1脉冲信号无输出,保证H桥功率驱动电路102中的四个场效应管不同时导通,以免损坏H桥),同时使第四三极管T104截止,通过第十二电阻R112对第二场效应管M102的控制不起作用,使得第二场效应管M102处于关断状态;
第三路通过第三电阻R103输入第三三极管T103的基极,使其有正向偏压而导通,使第一场效应管M101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R104、第二二极管D102、第三三极管T103的集电极—发射极到地,第一场效应管M101导通;+12V/24V稳压直流电源105输出的+12V/24V经过第一场效应管M101--全桥整流器DB的1脚--2脚LED+LED1…LEDNLED-到地,形成回路,将单色温LED点亮。
分别控制PWM1脉冲信号和PWM2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即PWM1和PWM2信号出现高电平的时间,可以控制单色温LED的亮度调节,两线单色温LED通过CN1输出口,以接插件的方式输出,方便连接,移除和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技术方案还可用于控制直流电机,其工作原理与控制双线单色温LED的工作原理一致,就不多赘述。
当PWM1脉冲信号输出为高电平,且PWM2脉冲信号输出为低电平时,此时,驱动电路控制低压直流电机(DC MOTOR)运转;
当PWM2脉冲信号输出为高电平,且PWM1脉冲信号输出为低电平时,此时,驱动电路控制低压直流电机(DC MOTOR)运转。
分别控制PWM1脉冲信号和PWM2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即PWM1脉冲信号和PWM2脉冲信号出现高电平的时间,可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调节。
直流电机通过CN2输出口,以接插件的方式输出,方便连接,移除和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H桥工作的稳定性,可在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a中设置第一电阻R101、第二电阻R102、第一二极管D101、第四二极管D104及第二三极管T102;其中,第二三极管T102为NPN型三极管,其具有放大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电阻R101的一端及第一二极管D101的阴极分别与外部控制电路的一路PWM脉冲信号(对应PWM1)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01的另一端及第一二极管D101的阳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102的一端及第三场效应管M103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R102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即,外部控制电路输出的PWM1的脉冲信号一路经并联连接的第一电阻R101及第一二极管D101输入第三场效应管M103,为其提供驱动脉冲。
第四二极管D104的阴极及第二三极管T102的基极分别与外部控制电路的一路PWM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104的阳极及第二三极管T10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场效应管M102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输出的PWM1的脉冲信号另一路经第四二极管D104及第二三极管T102输入第二场效应管M102,为其提供驱动脉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H桥工作的稳定性,可在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101b中设置第四电阻R104、第五电阻R105、第二二极管D102、第一三极管T101、第三二极管D103及第十五电阻R115,其中,第一三极管T101为NPN型三极管,其具有放大的作用。
具体地,第四电阻R104的一端耦接于外部控制电路的另一路PWM脉冲信号(对应PWM2)输出端,第四电阻R10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102的阴极、第五电阻R105的一端及第一三极管T10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01的发射极及第二二极管D102阳极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M101的栅极连接。
第五电阻R105的另一端及第一三极管T101的集电极连接,即,外部控制电路输出的PWM2的脉冲信号一路经第四电阻R104及第二二极管D102输入第一场效应管M101,为其提供驱动脉冲。
第三二极管D103的阴极及第十五电阻R115的一端分别与外部控制电路的另一路PWM脉冲信号(对应PWM2)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103的阳极及第十五电阻R11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场效应管M104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输出的PWM2的脉冲信号一路经第三二极管D103及第十五电阻R115输入第四场效应管M104,为其提供驱动脉冲。
本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保护线路齐全,可靠,确保H桥上两个对角线桥臂不会在死区时间极短的情况下,同时导通,提高电能转换效率,及电能利用率;
2)、可满足智能家居中智能照明、智能窗帘、智能灌溉及智能喂养等多种功能的驱动需求;
3)、输出口以接插件的方式输出,方便连接、更换、除和移动智能家居中的设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其用于接收一路PWM脉冲信号,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
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其用于接收另一路PWM脉冲信号,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
H桥功率驱动电路,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及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外部控制电路输入的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及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控制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交替导通,以产生互补的方波交变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及第四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连接成为一桥臂;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及所述第四场效应管连接成为另一桥臂;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及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输入的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及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用于控制所述一桥臂与所述另一桥臂交替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尖峰吸收电路,所述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的另一端及负载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尖峰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尖峰吸收电路、第二尖峰吸收电路、第三尖峰吸收电路及第四尖峰吸收电路,
所述第一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尖峰吸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尖峰吸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全桥整流器,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H桥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方波交变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及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外部控制电路的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外部控制电路的所述一路PWM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及驱动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三二极管及第十五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耦接于外部控制电路的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外部控制电路的所述另一路PWM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CN202010957752.2A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Pending CN1121051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7752.2A CN112105110A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7752.2A CN112105110A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110A true CN112105110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51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7752.2A Pending CN112105110A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5110A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2872Y (zh) * 2005-10-13 2006-11-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带控制电路的直流电机
CN1887377A (zh) * 2006-07-27 2007-01-03 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具有电压平衡和尖峰干扰吸收的除颤器用高压放电电路
CN200962569Y (zh) * 2006-09-22 2007-10-17 刘文辉 一种链式电压型逆变器中功率模块的旁路电路
US20090015327A1 (en) * 2007-07-11 2009-01-15 Himax Analogic, Inc. Switching audio power amplifier with de-noise function
US20100165668A1 (en) * 2008-12-26 2010-07-01 Acbel Polytech Inc. High efficiency universal input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N201766513U (zh) * 2010-09-11 2011-03-16 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浆机的带过零检测的开关电源
US20140092658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CN104393782A (zh) * 2014-11-05 2015-03-04 沈亚斌 一种用于高压直流的单相逆变器及开关电路
CN104540284A (zh) * 2012-03-23 2015-04-22 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Led照明调光装置
CN106972739A (zh) * 2016-08-31 2017-07-21 重庆乾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直流和交流输出的便携可程式多功能电源转换装置
CN107508469A (zh) * 2017-09-28 2017-12-22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压igbt通用智能驱动板
JP2018007505A (ja) * 2016-07-07 2018-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7884513U (zh) * 2018-01-30 2018-09-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器
CN209170210U (zh) * 2018-11-27 2019-07-26 深圳市英捷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驱动电路
CN209283554U (zh) * 2018-08-31 2019-08-20 深圳市深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感应的光源控制装置
CN110549878A (zh) * 2018-05-15 2019-12-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切换控制的无线电能传输自适应频率跟踪方法及系统
CN210608958U (zh) * 2019-09-25 2020-05-2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双极性全固态高压脉冲叠加器
US10750592B1 (en) * 2019-06-05 2020-08-18 Hardware Resourc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lor temperature and brightness of LED lighting using two wires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2872Y (zh) * 2005-10-13 2006-11-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带控制电路的直流电机
CN1887377A (zh) * 2006-07-27 2007-01-03 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具有电压平衡和尖峰干扰吸收的除颤器用高压放电电路
CN200962569Y (zh) * 2006-09-22 2007-10-17 刘文辉 一种链式电压型逆变器中功率模块的旁路电路
US20090015327A1 (en) * 2007-07-11 2009-01-15 Himax Analogic, Inc. Switching audio power amplifier with de-noise function
US20100165668A1 (en) * 2008-12-26 2010-07-01 Acbel Polytech Inc. High efficiency universal input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N201766513U (zh) * 2010-09-11 2011-03-16 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浆机的带过零检测的开关电源
CN104540284A (zh) * 2012-03-23 2015-04-22 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Led照明调光装置
US20140092658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CN104393782A (zh) * 2014-11-05 2015-03-04 沈亚斌 一种用于高压直流的单相逆变器及开关电路
JP2018007505A (ja) * 2016-07-07 2018-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972739A (zh) * 2016-08-31 2017-07-21 重庆乾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直流和交流输出的便携可程式多功能电源转换装置
CN107508469A (zh) * 2017-09-28 2017-12-22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压igbt通用智能驱动板
CN207884513U (zh) * 2018-01-30 2018-09-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器
CN110549878A (zh) * 2018-05-15 2019-12-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切换控制的无线电能传输自适应频率跟踪方法及系统
CN209283554U (zh) * 2018-08-31 2019-08-20 深圳市深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感应的光源控制装置
CN209170210U (zh) * 2018-11-27 2019-07-26 深圳市英捷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驱动电路
US10750592B1 (en) * 2019-06-05 2020-08-18 Hardware Resourc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lor temperature and brightness of LED lighting using two wires
CN210608958U (zh) * 2019-09-25 2020-05-2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双极性全固态高压脉冲叠加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1097B (zh) 發光二極體驅動電路
CN101049048A (zh) 在可调光发光二极管电源中启动闪烁抑制
JP2007194071A (ja) 照明用led駆動回路、led照明モジュール及びled照明装置
CN201860494U (zh) 具调光时序控制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CN214046071U (zh) 一种大功率恒流控制器
CN112105110A (zh) 一种多用途二线驱动电路
CN111565489B (zh) 一种照明和可见光通信可独立控制的led驱动电路
CN107409460B (zh) 双控led驱动器
US10039167B1 (en) Phase-cut dimming circuit with wide input voltage
TWI513157B (zh) 直流轉交流轉換器的互鎖裝置與三相互鎖裝置
CN213125877U (zh) 一种五键触摸多用途驱动器
CN202634258U (zh) 用于驱动逆变功率模块的pwm接口电路
CN210518926U (zh) 用于光通信的驱动电路
CN212231782U (zh) 有效防止电流过冲的led色温调节电路
US20200275539A1 (en) Constant current dimming apparatus for led lamp
CN103068127A (zh) 一种led灯具及双色led调光电路
CN103298184B (zh) 一种单路限流驱动双色led电路及led灯具
CN110740541A (zh) 调光调色温的电路
EP2852253A1 (en) Light adjusting device with switching element
CN205986811U (zh) 一种低驱动功耗的低压控制高压驱动电路
CN217160059U (zh) 一种led电源的色温切换电路和led电源
CN110996452A (zh) 一种手势感应灯及其控制电路
CN205305162U (zh) 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
CN105376896A (zh) 一种调光电路及照明系统
CN216122946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