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0031B -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0031B
CN112100031B CN202010971895.9A CN202010971895A CN112100031B CN 112100031 B CN112100031 B CN 112100031B CN 202010971895 A CN202010971895 A CN 202010971895A CN 112100031 B CN112100031 B CN 112100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service
servers
management
managemen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18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0031A (zh
Inventor
季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iental Star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iansh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iansh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iansh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18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0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0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0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0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if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on, off, available, not avail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主要包括监测服务器组的各个业务类型的负载,在所述服务器组内,可根据所述负载大小增加或减少对应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所述服务器组包括管理服务器以及业务服务器,通过所述管理服务器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每个所述业务服务器具有至少两种业务类型。由于可以根据负载大小增加或减少对应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这样有利于对服务器组内的对应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动态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架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服务器组存在诸多问题,以网游服务器组为例,网游服务器端是由多个服务器程序组成的,例如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接入服务器,大厅服务器,游戏服务器等。每个服务器端在布置的时候,根据游戏种类和玩家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布置。传统的布置方式为:一个或者多个接入服务器,一个大厅服务器,多个游戏服务器。
由于各个服务器在设计之初,注重的是服务器的功能,不同的服务器之间主要是连接的维持并以数据交换为主,没有更多的关联关系。所有服务器的配置方式也比较简单固定。导致游戏服务端各服务器之间容易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对各服务器的负载无法进行动态的调整。服务器端的各个服务器之间的耦合度比较高,布置方式在一开始确定以后很难进行更改。比如大厅服务器是单一服务器的模式,即整个服务器组中只有一个大厅服务器,管理了所有在线用户,随着在线用户的不断增加,瓶颈就会慢慢出现,但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第二,各服务器的维护问题。整个服务器组中会行程形成若干条数据流,当某个服务器需要修改漏洞、缺陷或者更新功能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当前数据流上的其他服务器,使得服务器组无法正常工作。只能进行停服维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对服务器组内的对应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动态调整。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用于对服务器组进行管理,
监测服务器组的各个业务类型的负载,在所述服务器组内,根据所述负载大小增加或减少对应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
上述方法由于可以根据负载大小增加或减少对应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这样有利于对服务器组内的对应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动态调整,且可使多个服务器共同分担某种业务类型的服务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组包括管理服务器以及业务服务器,通过所述管理服务器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所述管理包括通过所述管理服务器监测各个业务服务器的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业务服务器具有至少两种业务类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理包括通过所述管理服务器通知各个业务服务器当前服务器组内的动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如果服务器组内的业务服务器需要维护,先判断服务器组内是否需要将空闲的业务服务器来代替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
如不需要,则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
如需要,则先由服务器组内其他空闲业务服务器提供对应类型的业务服务,然后,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主管理服务器以及从管理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组内的各个服务器都包括通用网络模块,所述通用网络模块用于记录与当前服务器相连的其他服务器的业务类型、负载以及状态,并按照一定的频率向其他服务器广播当前服务器的状态和负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框架,
包括服务器组,
所述服务器组包括管理服务器以及业务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用于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所述管理包括监测各个业务服务器的负载,
所述服务器组内根据所述负载大小来增加或减少对应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业务服务器具有至少两种业务类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都包括通用网络模块,所述通用网络模块用于记录与当前服务器相连的其他服务器的业务类型、负载以及状态,并按照一定的频率向其他服务器广播当前服务器的状态和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理还包括通知各个业务服务器当前服务器组内的动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器组内的业务服务器需要维护,先判断服务器组内是否需要将空闲的业务服务器来代替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
如不需要,则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
如需要,则先由服务器组内其他空闲业务服务器提供对应类型的业务服务,然后,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组包括管理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的示意图。
其中:
110、管理服务器
121、第一业务服务器
122、第二业务服务器
123、第三业务服务器
124、第四业务服务器
125、第五业务服务器
126、第六业务服务器
127、第七业务服务器
128、第八业务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也就是在所述服务器组内,每种业务类型的服务器可同时有至少2个处于开启服务状态。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用于对服务器组进行管理。该方法包括:
监测服务器组的各个业务类型的负载,在所述服务器组内,根据所述负载大小增加或减少对应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服务器组的各个业务类型的负载进行监测,意思是对各个业务类型包括的各个服务器的负载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该业务类型的总的负载进行监测。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上述服务器组可包括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业务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用于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所述管理包括通过所述管理服务器监测各个业务服务器的负载。管理服务器可存放各个业务服务器的键值、ID(身份标识号码)、状态、负载等信息。
其中,上述负载可以是一个综合负载率,也就是业务服务器将自身的负载情况发送给管理服务器,再由管理服务器计算得出该业务服务器的综合负载率。
可以理解,上述负载也可以是通过现有技术的其它计算方式来获得一个参数值,该参数值来反应该业务服务器的负载情况。
其中,每个业务类型会定义一个唯一键值,例如,大厅服务器类型的键值为001。每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组内以ID进行区分,也就是通过键值和ID确定一个业务服务器。
其中,上述状态包括的信息可以是:该业务服务器处于开启服务还是停止服务,该服务器处于可用状态还是不可用状态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某服务器的状态为停止服务,则不会向该服务器发送请求。
上述管理服务器可以随时重启,不会影响当前各业务服务器的服务运行。
进一步的是,上述业务服务器用于提供相应类型的业务服务。上述业务服务的类型可包括:接入服务,大厅服务,游戏服务等。例如,第一业务服务器121用于提供接入服务,第二业务服务器122用于提供大厅服务,第三业务服务器123、第四业务服务器124以及第五业务服务器125用于提供游戏服务。
其中,管理服务器110用于监测第一业务服务器121、第二业务服务器122、第三业务服务器123、第四业务服务器124以及第五业务服务器125的负载情况。并可以通过配置阈值,超过阈值,则管理服务器让已注册的业务服务器开始提供服务。
具体的,第六业务服务器126、第七业务服务器127以及第八业务服务器128为空闲的备用业务服务器。
随着在线用户不断增加,当提供大厅服务的第二业务服务器122的负载大于某一阈值时,可启动第六业务服务器126,并使第六业务服务器126也提供大厅服务。这样就有2个业务服务器同时提供大厅服务。也就是增加了该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
可以理解,随着在线用户不断增加,如果第六业务服务器126的负载超过了某一阈值,则可启动第七业务服务器127来提供大厅服务。这样,就有3个业务服务器同时提供大厅服务。
当然,也可以按照业务类型来监测该业务类型总的负载情况。例如,当总的负载超过某一阈值时,就增加1个对应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当总的负载继续增加并超过另一阈值时,就再增加1个对应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
进一步的是,当提供某类型的业务服务的业务服务器的数量为多个时,此时可对该业务类型的总的负载进行监测。这样有利于在总的负载低于一定阈值时,及时减少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数量。
例如,随着在线用户不断减少,提供大厅服务的总的负载低于某一阈值后,例如,上述3个业务服务器的总的负载低于某一阈值,这说明提供该类型服务的服务器过多,此时可减少该类型业务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数量。
例如,大厅服务的总的负载低于某一阈值时,服务器组内的业务转发先考虑优先级高的业务服务器,如果该业务服务器的负载超过许可范围,则向下个优先级的业务服务器转发。也就是业务转发时,先考虑优先级,再考虑负载情况。这样使得最低优先级的业务服务器的负载逐渐降低至零。在该业务服务器负载归零后,由运维人员来决定是否释放,如不释放则将其作为冗余规避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负载监测是通过管理服务器来监测,各个业务服务器会定时将自己的负载情况提交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会根据负载情况计算并形成一个综合负载率。管理服务器会将每个业务服务器的综合负载率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各个业务服务器在业务转发时可以根据业务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综合负载率优先选择综合负载率最小的业务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业务服务器具有至少两种业务类型。也就是一个业务服务器可在多种业务类型间选择一种提供服务。这样使得空闲的业务服务器可根据需求转换成对应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不局限于单一类型业务服务。而且,当一种类型的业务服务器的数量过多时,可减少该类型的业务服务器的数量,这样,空闲下来的业务服务器又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业务服务。
具体的,当一个空闲业务服务器启动后,业务服务器会根据配置连上管理服务器,并将状态设为所需服务类型的可服务状态,即可提供所需类型的服务。
例如,第七业务服务器127可以提供接入服务或大厅服务。当服务器组内需要增加提供接入服务的服务器时,可开启第七业务服务器127,并将第七业务服务器127设置成提供接入服务,并与管理服务器110相连。或者,当服务器组内需要增加提供大厅服务的服务器时,也可以使用第七业务服务器127来提供大厅服务。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个业务服务器具有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在服务器组内也可以包含具有两种以上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多种业务类型可以按照业务的应用环境、种类进行集成性开发成为一个综合性业务服务器。
上述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外部资源紧张时,减少服务器架构的复杂度与资源成本,同时单个业务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也对应下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包括通过所述管理服务器通知各个业务服务器当前服务器组内的动态。
上述动态包括:新增、修改、告警、下线等服务器组内的各种动态信息。
例如,服务器组内新增了一个业务服务器,则管理服务器将新增的这个业务服务器的相关信息通知各个业务服务器。
例如,对某个业务服务器进行了修改,则管理服务器将上述相关信息通知各个业务服务器。
例如,某个业务服务器的负载马上达到阈值时,管理服务器将该信息向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通知。
例如,某个业务服务器下线,管理服务器将该信息向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通知。
本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器组内的业务服务器需要维护,先判断服务器组内是否需要将空闲的业务服务器来代替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
判断方法有多种,例如,如果服务器组内针对该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只有一个,则说明需要提供一个业务服务器来代替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根据负载等情况在综合判断。
如不需,则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
上述服务器停止服务可以是自行停止服务,也可以是手工操作停止服务等。
例如,可通过宕机、手动操作杀死对应的进程、或者通过信号方式来停止服务等。
例如,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根据标准工作状态和服务器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比对,确定出需要停止服务,则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停止服务的通知,管理服务器将该业务服务器的状态更新为停止服务状态,并向其它业务服务器发送对应的状态改变通知。该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
如需要,则先由服务器组内其他空闲业务服务器提供对应类型的业务服务,然后,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
具体的,在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中,一个服务器与另一个服务器在运行时会形成固定连接,以数据流的方式进行业务处理。当其中一个服务器出现bug,或需要临时更新时,就需要将这个服务器停止,接着更换运行代码,然后重新启动,接着形成固定连接。进行上述这些操作后才能继续提供服务。这种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会导致另一个服务器无法进行对应的业务转发。
本发明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本发明中,同一种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可同时有2个进行服务。这样,另一种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和这2个业务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时,将出现两条固定连接,如其中一个固定连接出现问题时,另一条固定连接仍然可以提供服务,这样就可避免另一种业务服务器无法进行对应的业务转发情况的出现。
也就是,2个业务服务器中,一个是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一个是新开启服务的业务服务器。2个业务服务器的业务类型相同。这样,其它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与这2个业务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时,将出现两条固定连接。这时,新开启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已经可以代替那个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来提供对应的服务。此时,可将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停止服务。这样不会影响其它业务类型的业务服务器的业务转发。
而且,还可将空闲的业务服务器先针对相应业务进行升级或其它维护操作,然后直接开启服务,让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停止服务。这样一方面不耽误服务器组内的业务转发,另一方面还提高了相应业务的维护效率。
例如,第六业务服务器126提供大厅服务,当第六业务服务器126需要维护时,可开启空闲的第七业务服务器127,使第七业务服务器127也提供大厅服务,进一步的是,第七业务服务器127可提前针对大厅服务类业务进行升级等维护操作,然后再开启服务。此时,如第五业务服务器125提供接入服务,则第五业务服务器125分别与第六业务服务器126和第七业务服务器127进行业务处理时,将出现两条固定连接。这样,将第六业务服务器126停止服务后,不会影响第五业务服务器125的业务转发。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组内的各个服务器都包括通用网络模块,所述通用网络模块用于记录与当前服务器相连的其他服务器的业务类型、负载以及状态等信息,并按照一定的频率向其他服务器广播当前服务器的状态和负载。
通过设置通用网络模块,每个业务服务器可记载有其它业务服务器的负载以及优先级等信息。这样有利于在业务转发时,可便于根据优先级及负载信息选择合适的业务服务器。
上述状态包括的信息可以是:该业务服务器处于开启服务还是停止服务,该服务器处于可用状态还是不可用状态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某服务器的状态为停止服务,则不会向该服务器发送请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主管理服务器以及从管理服务器。主管理服务器与从管理服务器功能相同,主管理服务器和从管理服务器之间有长连接心跳维护。主管理服务器负责对各个业务服务器的管理,从管理服务器实时接收主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同步。当主管理服务器下线时,从管理服务器将自动启动原主管理服务器的状态广播功能,当原主管理服务器再次上线时,再将从管理服务器的对应功能关闭,并将从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同步至原主管理服务器,由主管理服务器继续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框架。该框架包括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包括管理服务器以及业务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用于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所述管理包括监测各个业务服务器的负载,所述服务器组内可根据所述负载大小来增加或减少对应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每个业务服务器具有至少两种业务类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都包括通用网络模块,所述通用网络模块用于记录与当前服务器相连的其他服务器的业务类型、负载以及状态,并按照一定的频率向其他服务器广播当前服务器的状态和负载。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还包括通知各个业务服务器当前服务器组内的动态。
本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器组内的业务服务器需要维护,指定服务器组内的空闲的业务服务器开启服务,并使开启服务后的业务服务器替代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通过管理服务器指定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停止服务。
以上只是以游戏领域为例,可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管理方法和服务器架构也可以应用到其它领域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用于对服务器组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
监测服务器组的各个业务类型的负载,在所述服务器组内,根据所述负载大小增加或减少对应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所述服务器组包括管理服务器以及业务服务器,通过所述管理服务器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所述管理包括通过所述管理服务器监测各个业务服务器的负载;
每个所述业务服务器具有至少两种业务类型;
如果服务器组内的业务服务器需要维护,先判断服务器组内是否需要将空闲的业务服务器来代替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
如不需要,则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
如需要,则先由服务器组内其他空闲业务服务器提供对应类型的业务服务,然后,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其中,空闲的业务服务器先针对相应业务进行升级或维护操作,然后直接开启服务;
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主管理服务器以及从管理服务器,且,主管理服务器与从管理服务器功能相同,主管理服务器和从管理服务器之间有长连接心跳维护,主管理服务器负责对各个业务服务器的管理,从管理服务器实时接收主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同步,当主管理服务器下线时,从管理服务器将自动启动原主管理服务器的状态广播功能,当原主管理服务器再次上线时,再将从管理服务器的对应功能关闭,并将从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同步至原主管理服务器,由主管理服务器继续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包括通过所述管理服务器通知各个业务服务器当前服务器组内的动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组内的各个服务器都包括通用网络模块,所述通用网络模块用于记录与当前服务器相连的其他服务器的业务类型、负载以及状态,并按照一定的频率向其他服务器广播当前服务器的状态和负载。
4.一种服务器框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服务器组,
所述服务器组包括管理服务器以及业务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用于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所述管理包括监测各个业务服务器的负载,
所述服务器组内根据所述负载大小来增加或减少对应业务类型的服务器的数量,
每个业务服务器具有至少两种业务类型,
所述管理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都包括通用网络模块,所述通用网络模块用于记录与当前服务器相连的其他服务器的业务类型、负载以及状态,并按照一定的频率向其他服务器广播当前服务器的状态和负载,
所述管理还包括通知各个业务服务器当前服务器组内的动态,
如果服务器组内的业务服务器需要维护,先判断服务器组内是否需要将空闲的业务服务器来代替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
如不需要,则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
如需要,则先由服务器组内其他空闲业务服务器提供对应类型的业务服务,然后,所述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可停止服务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信号,管理服务器将该需要维护的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向服务器组内进行广播,其中,空闲的业务服务器先针对相应业务进行升级或维护操作,然后直接开启服务;
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主管理服务器以及从管理服务器,且,主管理服务器与从管理服务器功能相同,主管理服务器和从管理服务器之间有长连接心跳维护,主管理服务器负责对各个业务服务器的管理,从管理服务器实时接收主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同步,当主管理服务器下线时,从管理服务器将自动启动原主管理服务器的状态广播功能,当原主管理服务器再次上线时,再将从管理服务器的对应功能关闭,并将从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同步至原主管理服务器,由主管理服务器继续对各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71895.9A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00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1895.9A CN112100031B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1895.9A CN112100031B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0031A CN112100031A (zh) 2020-12-18
CN112100031B true CN112100031B (zh) 2022-08-26

Family

ID=73760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1895.9A Active CN112100031B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003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884A (zh) * 2019-07-09 2019-10-15 西安点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集群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10457138A (zh) * 2019-08-20 2019-11-15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服务器集群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77373A (zh) * 2020-01-14 2020-06-12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切换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884A (zh) * 2019-07-09 2019-10-15 西安点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集群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10457138A (zh) * 2019-08-20 2019-11-15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服务器集群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77373A (zh) * 2020-01-14 2020-06-12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切换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0031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7297B (zh) 一种计算机集群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
DE102004052270B4 (de) Verarbeitungsvorrichtungs-Managementsystem
CN106209447B (zh) 分布式缓存的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60088B (zh) 一种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30028091A1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witch devices,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ystem configuration
CN106657212B (zh) 自助终端状态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245603A (zh) 集群服务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US7127484B2 (en) Server decis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03595572B (zh) 一种云计算集群中节点自修复的方法
US8086731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statistics of characteristic value with threshold
CN113472956A (zh) 一种云手机管理方法及装置
US743420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oftware processes
CN106254114A (zh) 云主机故障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15202939A (zh) 一种核电信息系统服务器主备冗余框架管理系统及方法
JP2012043121A (ja) 運用管理システム、運用管理方法及び運用管理装置
JP5056504B2 (ja) 制御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222362B (zh) 一种服务调度方法、装置和服务调度系统
CN112100031B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框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09132B (zh) 一种服务器多档位电源冗余的方法
JP2007280155A (ja) 分散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頼性向上方法
CN113867815B (zh) 服务器挂起监测和自动重启方法以及应用其的服务器
CN109491867A (zh) 一种通讯自动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14090369A (zh) 服务实例监控方法、装置与存储介质
CN110365936B (zh) 码流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64357A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Room 328, Building 1, No. 17-1 Chuxin Road, Shangtang Street, Gongs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5

Patentee after: Oriental Star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804, No. 178, Stadium Road, Xiache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Bianshen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