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6663B -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6663B
CN112096663B CN202011019443.7A CN202011019443A CN112096663B CN 112096663 B CN112096663 B CN 112096663B CN 202011019443 A CN202011019443 A CN 202011019443A CN 112096663 B CN112096663 B CN 112096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an
air inlet
hol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94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6663A (zh
Inventor
王林贵
王凤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ingrun F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an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an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an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94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6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6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6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6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6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3Sound attenu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1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uction 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62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26Mounting or removal of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应用在离心风机的领域,其包括孔罩,所述孔罩的周侧形成进风区,所述孔罩的一端形成出风区,所述孔罩远离出风区的一端设置有罩板,所述罩板与孔罩形成的区域内设置有消音层,所述孔罩上设置有连接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离心风机降噪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离心风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离心力)对气体介质做功,通过改变气体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将气体介质由动能转换为势能(压力能)的动力流体机械。离心风机的应用领域广泛,诸如建筑工程、锅炉、化工、石油及环保行业等,应用前景可观。
离心风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强制改变气体介质的流向和流速,会使得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产生较大的噪音,而目前使用的离心风机降噪效果较差,这会导致离心风机运行时带来严重的噪声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离心风机降噪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包括孔罩,所述孔罩的周侧形成进风区,所述孔罩的一端形成出风区,所述孔罩远离出风区的一端设置有罩板,所述罩板与孔罩形成的区域内设置有消音层,所述孔罩上设置有连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孔罩的出风区对准风机的进风口插进去,并将罩板与风机的进风口边沿之间留有间距,使得位于孔罩周侧的进风区能够露出,然后通过连接机构对孔罩与风机的进风口边沿进行固定,可将孔罩稳定地固定在风机的进风口处;由于孔罩的周侧形成进风区,从而改变了风机的进风方式,将风机原先的轴向进风变成径向进风,使得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区强制送进孔罩内,然后经过消音层,最终从出风区送进风机的进风口内,在此过程中,消音层能够对气流起到很好的降噪作用,以提高风机的降噪效果,减小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若干连接杆,若干所述连接杆沿罩板的周侧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朝向罩板的一端设为第一螺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罩板的一端设为第二螺杆,所述罩板上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与连接杆的位置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孔罩远离出风区的一端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与连接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螺杆同时穿设过对应的通孔和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其中一个所述螺母抵紧在罩板的顶面上,另一个所述螺母抵紧在孔罩的底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孔罩安装在风机的进风口处时,操作者首先将若干连接杆沿风机的进风口周缘依次固定,连接杆的固定方式为,将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在风机进风口的边沿上,便可将连接杆进行固定,然后在若干第一螺杆上均螺纹连接一个螺母,接着操作者将孔罩的出风区对准风机的进风口插进去,并使得第一螺杆对准对应的通孔和连接孔插进去,然后在若干第一螺杆上均螺纹连接另一个螺母,此时操作者依次旋紧每个第一螺杆上的两个螺母,使得一个螺母抵紧在罩板的顶面上,另一个螺母抵紧在孔罩的底面上,从而实现对孔罩的稳定固定。
可选的,当其中一个螺母抵紧在罩板的顶面上,另一个螺母抵紧在孔罩的底面上时,两个所述螺母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螺杆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螺杆的长度设为大于处于抵紧状态下的两个螺母之间的间距,使得操作者能够对罩板与风机的进风口边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合适的进风量,以使得降噪效果达到最佳。
可选的,所述孔罩位于出风区一端的外部罩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与孔罩之间形成导流区,所述导流罩上设置有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罩前,操作者需要先安装导流罩,操作者将导流罩对准风机的进风口插进去,然后通过连接组件对导流罩与风机的进风口边沿进行固定,从而可将导流罩稳定地固定在风机的进风口处,待导流罩安装完成后,操作者再安装孔罩,使得孔罩与导流罩之间保持间距形成导流区,从而起到对气流引导的作用,使得气流更好的被送进孔罩内,以提高风机的降噪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螺丝,若干所述螺丝沿导流罩朝向连接杆一端的周缘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罩朝向连接杆的一端沿周缘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与螺丝的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螺丝穿设过对应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导流罩安装在风机的进风口处时,操作者首先将导流罩对准风机的进风口插进去,并使得连接片搭置在风机的进风口边沿上,然后将若干螺丝依次插进对应的固定孔内,并旋紧螺丝,使得螺丝螺纹连接在风机进风口的边沿上,从而实现对导流罩的稳定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螺杆穿设过连接片,所述连接杆与第二螺杆之间的部分设为抵紧杆,所述抵紧杆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杆的直径,所述第二螺杆上位于抵紧杆与连接片之间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内径小于抵紧杆的直径,且所述垫片被夹紧在抵紧杆与连接片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连接杆时,将第二螺杆穿设过连接片后,再与风机进风口的边沿螺纹连接,使得抵紧杆将垫片抵紧在连接片上,从而起到对连接片固定的作用,以稳定地将导流罩固定住。
可选的,所述孔罩位于出风区的一端设置有孔筒,所述孔筒内部与孔罩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消音层填充至孔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孔筒使得孔罩的出风区进一步朝风机的进风口内延伸,以提高对风机进风口处的降噪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若干导流板,若干所述导流板沿导流区周缘间隔设置,所述导流板的一侧设置在导流罩上,所述导流板的另一侧设置在孔罩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罩通过螺丝固定在风机的进风口处,若干导流板设置在导流罩与孔罩之间,可将孔罩稳定地支撑固定住,且若干导流板还可对气流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得气流更好的被送进孔罩内,以提高风机的降噪效果;另外,通过导流板支撑固定住孔罩,还使得孔罩与导流罩能够固定为一体,从而方便了孔罩的装卸,操作者只需要装卸导流罩,便可连同孔罩一起装卸,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导流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导流罩上,所述活动板设置在孔罩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朝活动板延伸的导向杆,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供导向杆穿设过的导向孔,且所述导向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贯穿罩板的顶面,所述罩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套接在导向杆上的固定套,所述导向杆上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套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内同时穿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两端沿周缘均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套接有外径大于第二定位孔孔径的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流板设为由固定板和活动板构成,使得操作者可对罩板与风机的进风口边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合适的进风量,以使得降噪效果达到最佳;且当罩板连同孔罩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使得固定套上的第二定位孔与导向杆上的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然后朝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内同时插入定位销,并在定位销两端的环槽内套接有胶圈,从而可将罩板连同孔罩稳定地固定住。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朝活动板延伸的挡板,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与挡板插接配合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用于挡住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的间隙,以使得导流板更好的引导气流,使得气流更好的被送进孔罩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由于孔罩的周侧形成进风区,从而改变了风机的进风方式,将风机原先的轴向进风变成径向进风,使得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区强制送进孔罩内,然后经过消音层,对气流进行降噪,以提高风机的降噪效果,减小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
2、孔罩与导流罩之间保持间距形成导流区,可起到对气流引导的作用,使得气流更好的被送进孔罩内,以提高风机的降噪效果;
3、设置的孔筒使得孔罩的出风区进一步朝风机的进风口内延伸,以提高对风机进风口处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用于体现导流罩与孔罩安装前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一用于体现罩板与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用于体现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三用于体现固定板和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1、孔罩;12、孔板;121、通孔;13、孔筒;14、罩板;141、连接孔;15、消音层;16、导流罩;17、连接杆;171、第一螺杆;172、第二螺杆;173、抵紧杆;18、螺母;19、导流区;20、螺丝;21、连接片;211、固定孔;22、垫片;23、导流板;231、固定板;232、活动板;2321、导向孔;2322、插槽;24、风机;25、导向杆;251、第一定位孔;26、挡板;27、固定套;271、第二定位孔;28、定位销;281、环槽;29、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包括导流罩16,导流罩16呈锥形结构,且导流罩16的两端均开口设置,安装导流罩16时,操作者将导流罩16开口小的一端对准风机24的进风口插进去,并使得导流罩16开口大的一端与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固定,本实施例中的风机24为离心风机。
参照图1和图2,连接组件包括若干螺丝20,螺丝20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在导流罩16开口大的一端沿周缘固定连接有连接片21,连接片21朝背离导流罩16内部的一侧延伸,并在连接片21上沿周缘均匀开设有六个固定孔211,操作者将连接片21搭置在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上,并在六个螺丝20上均套设有垫片22,然后将六个螺丝20依次对准六个固定孔211插进去,并旋紧螺丝20,使得螺丝20螺纹连接在风机24进风口的边沿上,直至螺丝20的头部将垫片22抵紧在连接片21上,从而可将导流罩16稳定地固定住。
参照图2和图3,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还包括孔罩11,孔罩11也呈锥形结构,且孔罩11的两端均开口设置,同时,孔罩11的锥度与导流罩16的锥度相同。孔罩11的周侧形成进风区,孔罩11开口小的一端形成出风区,在孔罩11出风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圆柱形的孔筒13,孔筒13的直径等于孔罩11开口小的一端的直径,且孔筒13的内部与孔罩11的内部相连通。在孔罩11与孔筒13内填充有消音层15,本实施例中的消音层15采用消音棉。
参照图2和图3,在孔罩11开口大的一端沿外周缘设置有孔板12,孔板12的内缘与孔罩11开口端焊接固定,并在孔罩11开口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闭孔罩11开口的罩板14,罩板14的周侧朝孔罩11弯折形成折边,将折边与孔板12的外缘焊接固定,从而将罩板14与孔罩11固定在一起,使得罩板14稳定地封闭住孔罩11的开口。
参照图1和图2,当安装孔罩11时,操作者首先将孔罩11的出风区对准风机24的进风口插进去,使得孔筒13穿设过导流罩16,朝风机24的进风口内延伸,并使得孔罩11与导流罩16之间保持间距,形成导流区19,还使得孔板12与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之间留有间距。在孔罩11与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以用于对孔罩11进行固定。
参照图1和图2,连接机构包括若干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六个连接杆17沿风机24进风口边沿的周缘均匀设置,且六个连接杆17与六个螺丝20相互交错设置,连接杆17朝向风机24进风口的一端设为第二螺杆172,第二螺杆172的直径小于连接杆17的直径,将第二螺杆172穿设过连接片21后,再与风机24进风口的边沿螺纹连接,从而可将六个连接杆17依次固定住。
参照图1和图2,并在第二螺杆172上套设有垫片22,将连接杆17与第二螺杆172之间的部分设为抵紧杆173,抵紧杆173的直径小于连接杆17的直径,但抵紧杆173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杆172的直径,且垫片22的内径小于抵紧杆173的直径,当第二螺杆172穿设过连接片21,并与风机24进风口的边沿螺纹连接时,抵紧杆173可将垫片22抵紧在连接片21上,从而起到对连接片21固定的作用,以稳定地将导流罩16固定住。
参照图2和图3,连接杆17远离第二螺杆172的一端设为第一螺杆171,第一螺杆171的直径小于连接杆17的直径,在罩板14上沿周缘开设有六个分别与六个连接杆17的位置相对应的连接孔141,并在孔板12上沿周缘开设有六个分别与六个连接孔141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121,当将第一螺杆171同时穿设过对应的通孔121和连接孔141前,先在每根第一螺杆171上均螺纹连接一个螺母18,然后再将第一螺杆171同时穿设过对应的通孔121和连接孔141,接着再在每根第一螺杆171上螺纹连接另一个螺母18,此时操作者依次旋紧每根第一螺杆171上的两个螺母18,使得一个螺母18抵紧在罩板14的顶面上,另一个螺母18抵紧在孔板12的底面上,从而可将孔罩11稳定地固定住。
参照图2,另外,在每根第一螺杆171上均套设有两个垫片22,其中一个垫片22被一个螺母18抵紧在罩板14的顶面上,另外一个垫片22被另一个螺母18抵紧在孔板12的底面上,从而可提高对孔罩11的固定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当两个螺母18均处于抵紧状态时,两个螺母18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螺杆171的长度,可以将第一螺杆171的长度设置成为处于抵紧状态下的两个螺母18之间的间距的两倍,在此情况下,使得孔罩11有一个调整的区间,操作者可以对孔板12与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合适的进风量,以使得降噪效果达到最佳。本实施例中将孔板12与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之间的间距调整为120cm,该间距为达到最佳降噪效果的间距。
参照图1,风机24运行时,由于孔罩11的周侧形成进风区,从而改变了风机24的进风方式,将风机24原先的轴向进风变成径向进风,从而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区强制送进孔罩11内,然后经过消音层15,最终送进风机24的进风口内,在此过程中,消音层15能够对气流起到很好的降噪作用,以提高风机24的降噪效果,减小风机24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
参照图2,孔罩11与导流罩16之间保持间距而形成的导流区19,起到对气流引导的作用,使得气流更好的被送进孔罩11内,以提高风机24的降噪效果。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导流罩16时,操作者将导流罩16开口小的一端对准风机24的进风口插进去,并将导流罩16开口大的一端的连接片21搭置在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上,然后将六个螺丝20依次对准六个固定孔211插进去,并旋紧螺丝20,使得螺丝20螺纹连接在风机24进风口的边沿上,直至螺丝20的头部将垫片22抵紧在连接片21上,从而可将导流罩16稳定地固定住;
接着安装孔罩11,操作者首先将六根连接杆17固定在风机24进风口的边沿上,连接杆17的固定方式为,将第二螺杆172穿设过连接片21后,再与风机24进风口的边沿螺纹连接,然后在每根第一螺杆171上均螺纹连接一个螺母18,再将第一螺杆171同时从对应的通孔121和连接孔141内穿设过,接着再在每根第一螺杆171上螺纹连接另一个螺母18,此时操作者依次旋紧每根第一螺杆171上的两个螺母18,使得一个螺母18抵紧在罩板14的顶面上,另一个螺母18抵紧在孔板12的底面上,从而可将孔罩11稳定地固定住;
风机24运行时,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区强制送进孔罩11内,然后经过消音层15,最终送进风机24的进风口内,在此过程中,消音层15能够对气流起到很好的降噪作用。
实施例2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机构包括若干导流板23,导流板23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将六个导流板23沿导流区19周缘均匀设置,导流板23的一端延伸至孔板12与连接片21之间,导流板23的另一端延伸至导流罩16开口小的一端与孔筒13之间,且导流板23的一侧壁依次与连接片21和导流罩16焊接固定,导流板23的另一侧壁依次与孔板12、孔罩11和孔筒13焊接固定,从而可将孔罩11稳定地支撑固定住。
参照图4和图5,且六个导流板23使得孔罩11与导流罩16固定为一体,操作者只需要装卸导流罩16,便可连同孔罩11一起装卸,从而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同时导流板23还可对气流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得气流更好的被送进孔罩11内,以提高风机24的降噪效果。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导流罩16和孔罩11前,操作者首先将六个导流板23均匀的放置在导流罩16和孔罩11之间形成的导流区19内,使得导流板23的一端延伸至孔板12与连接片21之间,导流板23的另一端延伸至导流罩16开口小的一端与孔筒13之间,并将导流板23的一侧壁依次与连接片21和导流罩16焊接固定,导流板23的另一侧壁依次与孔板12、孔罩11和孔筒13焊接固定,从而可将孔罩11与导流罩16固定为一体,操作者装卸导流罩16时,便可连同孔罩11一起装卸。
实施例3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流板23包括固定板231和活动板232,固定板231位于连接片21和导流罩16一侧,活动板232位于孔板12、孔罩11和孔筒13一侧。
参照图7和图8,固定板231朝向活动板232的壁面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5,导向杆25位于固定板231与连接片21焊接的部位,且导向杆25朝活动板232延伸设置,活动板232上开设有贯通的供导向杆25穿设过的导向孔2321,导向杆25外壁与导向孔2321孔壁相配合,导向杆25远离固定板231的一端贯穿罩板14的顶面,在罩板14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套接在导向杆25上的固定套27,固定套27内壁与导向杆25外壁相配合。
参照图7和图8,在导向杆25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251,并在固定套27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25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71,第二定位孔271和第一定位孔251内同时穿设有定位销28,定位销28外壁与第一定位孔251和第二定位孔271孔壁均相配合,在定位销28的两端沿周缘均开设有环槽281,环槽281内套接有外径大于第二定位孔271孔径的胶圈29,胶圈29为橡胶材质,起到对定位销28限位的作用。
参照图7和图8,操作者可对罩板14与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合适的进风量,以使得降噪效果达到最佳,当罩板14连同孔罩11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使得固定套27上的第二定位孔271与导向杆25上的第一定位孔251相对应,然后朝第二定位孔271和第一定位孔251内同时插入定位销28,并在定位销28两端的环槽281内套接有胶圈29,从而可将罩板14连同孔罩11稳定地固定住。
参照图7和图8,在固定板231朝向活动板232的壁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挡板26,挡板26位于固定板231与导流罩16焊接的部位,且挡板26朝活动板232延伸设置,活动板232上开设有与挡板26插接配合的插槽2322,通过挡板26可挡住固定板231与活动板232之间的间隙,以使得导流板23更好的引导气流,使得气流更好的被送进孔罩11内。
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可对罩板14与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合适的进风量,以使得降噪效果达到最佳,当罩板14连同孔罩11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使得固定套27上的第二定位孔271与导向杆25上的第一定位孔251相对应,然后朝第二定位孔271和第一定位孔251内同时插入定位销28,并在定位销28两端的环槽281内套接有胶圈29,从而可将罩板14连同孔罩11稳定地固定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孔罩(11),所述孔罩(11)的周侧形成进风区,所述孔罩(11)的一端形成出风区,所述孔罩(11)远离出风区的一端设置有罩板(14),所述罩板(14)与孔罩(11)形成的区域内设置有消音层(15),所述孔罩(11)上设置有连接机构;罩板(14)封闭住孔罩(11)的开口;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若干连接杆(17),若干所述连接杆(17)沿罩板(14)的周侧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17)朝向罩板(14)的一端设为第一螺杆(171),所述连接杆(17)远离罩板(14)的一端设为第二螺杆(172),所述罩板(14)上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与连接杆(17)的位置相对应的连接孔(141),所述孔罩(11)远离出风区的一端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与连接孔(141)相对应的通孔(121),所述第一螺杆(171)同时穿设过对应的通孔(121)和连接孔(141),所述第一螺杆(17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8),其中一个所述螺母(18)抵紧在罩板(14)的顶面上,另一个所述螺母(18)抵紧在孔罩(11)的底面上;
所述孔罩(11)位于出风区一端的外部罩设有呈锥形结构的导流罩(16),且导流罩(16)的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导流罩(16)与孔罩(11)之间形成导流区(19),所述导流罩(16)上设置有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螺丝(20),若干所述螺丝(20)沿导流罩(16)朝向连接杆(17)一端的周缘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罩(16)朝向连接杆(17)的一端沿周缘设置有连接片(21),所述连接片(21)上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与螺丝(20)的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211),所述螺丝(20)穿设过对应的固定孔(211),所述第二螺杆(172)上套设有垫片(22);
所述孔罩(11)位于出风区的一端设置有呈圆柱形的孔筒(13),孔筒(13)的直径等于孔罩(11)开口小的一端的直径,所述孔筒(13)内部与孔罩(11)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消音层(15)还填充至孔筒(13)内,使孔罩(11)的出风区进一步朝风机(24)的进风口内延伸;
安装导流罩(16)时,将导流罩(16)开口小的一端对准风机(24)的进风口插进去,并将导流罩(16)开口大的一端的连接片(21)搭置在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上,然后将六个螺丝(20)依次对准六个固定孔(211)插进去,并旋紧螺丝(20),使得螺丝(20)螺纹连接在风机(24)进风口的边沿上,直至螺丝(20)的头部将垫片(22)抵紧在连接片(21)上,从而将导流罩(16)稳定地固定住;接着安装孔罩(11),首先将六根连接杆(17)固定在风机(24)进风口的边沿上,连接杆(17)的固定方式为:将第二螺杆(172)穿设过连接片(21)后,再与风机(24)进风口的边沿螺纹连接,然后在每根第一螺杆(171)上均螺纹连接一个螺母(18),再将第一螺杆(171)同时从对应的通孔(121)和连接孔(141)内穿设过,接着再在每根第一螺杆(171)上螺纹连接另一个螺母(18),此时依次旋紧每根第一螺杆(171)上的两个螺母(18),使得一个螺母(18)抵紧在罩板(14)的顶面上,另一个螺母(18)抵紧在孔板(12)的底面上,从而将孔罩(11)稳定地固定住;风机(24)运行时,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区强制送进孔罩(11)内,然后经过消音层(15),最终送进风机(24)的进风口内,在此过程中,消音层(15)能够对气流起到降噪作用;
孔罩(11)相对于导流罩(16)有一个调整的区间,对孔板(12)与风机(24)的进风口边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合适的进风量与最佳降噪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其中一个螺母(18)抵紧在罩板(14)的顶面上,另一个螺母(18)抵紧在孔罩(11)的底面上时,两个所述螺母(18)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螺杆(17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172)穿设过连接片(21),所述连接杆(17)与第二螺杆(172)之间的部分设为抵紧杆(173),所述抵紧杆(173)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杆(172)的直径,所述第二螺杆(172)上套设的垫片(22)位于抵紧杆(173)与连接片(21)之间,所述垫片(22)的内径小于抵紧杆(173)的直径,且所述垫片(22)被夹紧在抵紧杆(173)与连接片(21)之间。
CN202011019443.7A 2020-09-25 2020-09-25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Active CN112096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9443.7A CN112096663B (zh) 2020-09-25 2020-09-25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9443.7A CN112096663B (zh) 2020-09-25 2020-09-25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6663A CN112096663A (zh) 2020-12-18
CN112096663B true CN112096663B (zh) 2022-07-12

Family

ID=7375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9443.7A Active CN112096663B (zh) 2020-09-25 2020-09-25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66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2338A (zh) * 2020-12-24 2021-04-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压缩机
CN116123148B (zh) * 2023-02-20 2023-09-29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节能降噪的表面带规则凹坑的新型灯泡体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042U (zh) * 1990-03-07 1991-03-13 魏建中 低噪声离心风机
JPH03290553A (ja) * 1990-04-06 1991-12-20 Hitachi Metals Ltd 耐張ねじ付き棒状体と長ナットの継手構造
CN205859781U (zh) * 2016-08-03 2017-01-04 江苏尚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安装型高功率led灯
CN107079827A (zh) * 2017-06-28 2017-08-22 耒阳市鑫康农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饲料槽
CN207278585U (zh) * 2017-07-13 2018-04-27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降噪导风结构及燃气热水器
CN207965775U (zh) * 2018-03-28 2018-10-12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计算机用显卡固定装置
CN213116881U (zh) * 2020-09-25 2021-05-04 南京风机厂有限公司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042U (zh) * 1990-03-07 1991-03-13 魏建中 低噪声离心风机
JPH03290553A (ja) * 1990-04-06 1991-12-20 Hitachi Metals Ltd 耐張ねじ付き棒状体と長ナットの継手構造
CN205859781U (zh) * 2016-08-03 2017-01-04 江苏尚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安装型高功率led灯
CN107079827A (zh) * 2017-06-28 2017-08-22 耒阳市鑫康农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饲料槽
CN207278585U (zh) * 2017-07-13 2018-04-27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降噪导风结构及燃气热水器
CN207965775U (zh) * 2018-03-28 2018-10-12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计算机用显卡固定装置
CN213116881U (zh) * 2020-09-25 2021-05-04 南京风机厂有限公司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6663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6663B (zh)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RU2406932C2 (ru) Обтекатель камеры сгорания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камера сгорания, включающая такой обтекатель, газотурбин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с такой камерой сгорания (варианты)
RU2007127554A (ru) Система вентиляции стенки камеры сгорания в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м двигателе, газотурбин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содержащий указанную систему
CN213116881U (zh) 风机进风口的降噪装置
US10443624B2 (en) Modular fan unit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9556136A (zh) 燃气涡轮组件及用于抑制其的压力脉动的方法
EP2583032A1 (en) Damping device for damping pressure oscillations within a combustion chamber of a turbine
CN110260310A (zh) 一种全预混燃烧器
CN209763456U (zh) 阵列式消声器及其吸声体的安装结构
US9127839B2 (en) Combustion apparatus
CN107702147B (zh) 燃气轮机的燃料喷嘴
CN107620984B (zh) 燃气轮机的燃料喷嘴
CN209042440U (zh) 微型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燃烧室
CN218325468U (zh) 一种风机配套用风流扩散筒
CN110366661A (zh) 用于燃烧器的端盖组件
CN108731058B (zh) 吸油烟机
CN211400247U (zh) 导流模块、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4426030U (zh) 一种降噪烟囱
CN215808784U (zh) 一种静音、大风量的塔式取暖器
CN218914929U (zh) 一种天然气高速烧嘴
CN211819985U (zh) 一种风机
CN208950975U (zh) 一种可优化进气条件的矿用风机消声器
CN108413464B (zh) 吸油烟机
CN219568328U (zh) 烧毛均匀的火口结构
CN219756428U (zh) 一种二次风风箱导流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Address after: No. 69, Baoxiang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Ningrun Fa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 Fengji Avenue, Yuhu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12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Fan Facto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