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9601B -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9601B
CN112089601B CN202011036757.8A CN202011036757A CN112089601B CN 112089601 B CN112089601 B CN 112089601B CN 202011036757 A CN202011036757 A CN 202011036757A CN 112089601 B CN112089601 B CN 112089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air
threaded rod
air ba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67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9601A (zh
Inventor
郭烘宇
刘雯
寇应琳
侯晨辉
张艳亭
马海丽
李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i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ui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ui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ui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67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9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9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9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9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9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61H9/0092Cuff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92Specific means for adjusting dimens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包括底座、立板、升降架;所述底座的上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横板,两个所述立板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上方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横板,且与横板间隙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还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底部通过开设的内螺纹孔与第一螺纹杆相互匹配连接;所述升降架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立板上的滑槽匹配滑动连接;通过按摩机构冲入气体之后,气囊变大,根据充入气囊的气压,改变揉捏方向,穴位定位精确,舒适性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按摩健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背景技术
推拿疗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的;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在人体内彼此紧密相连,纵横交错,内通五脏六腑、外络肢体皮毛,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起着兴气血、通阴阳、养脏腑、利关节的作用;人体颈椎和肩部是病源容易聚集区,也是人体较为脆弱的部分;毒素堆积在颈椎和肩部后,后严重挤压血管,使血液无法顺畅送至头部,造成头晕、乏力等不良症状;影响正常健康。
随着医学条件的发展,按摩椅。按摩床等医疗器械发展学酥,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按摩器械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知道,设计并不符合人体的生理构造,极大限制其临床功效,治病的疗效也微乎其微;并且传统的按摩装置一般采用机械驱刚性原件做循环往复运动,在其外部包裹海绵等柔性材料,对皮肤表面施加压力,达到按压的目的,在使用时舒适性差,不能精准的进行穴位按摩;由于颈椎部位特殊,较为柔弱,使用传统的刚性按摩装置,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433671.2公开了一种医疗用颈部按摩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自动对颈部进行按摩、对多个部位进行按摩的医疗用颈部按摩装置。一种医疗用颈部按摩装置,包括有:底板,用于安装整个装置;支杆,安装在底板上;按摩套,安装在支杆上;驱动组件,安装在底板上,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向上推动组件,安装在底板上,通过滑动方式向上移动,向上推动组件与驱动组件配合。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542784.4公开了一种自动颈部按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自动颈部按摩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和支杆,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支杆连接在立柱的上端,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马达壳,马达壳的外壁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远离马达壳的一端连接有实体块,实体块远离驱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板;U型板分为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的数量为两个,且水平部沿竖直部上下对称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颈部按摩装置,通过导轨和第一滑杆配合,可以来回对用户颈部的进行按摩或者夹持,虽然一定程度减缓压力、化解疲劳,但是相对于揉捏方式来讲,按摩穴位更加精准,舒适性个按摩疗效更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人”型支撑板不同的角度,同时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人群使用,便与调节使用方便,通过按摩机构冲入气体之后,气囊变大,根据充入气囊的气压,改变揉捏方向,穴位定位精确,舒适性大大提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包括底座、立板、升降架;所述底座的上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横板,两个所述立板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上方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横板,且与横板间隙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还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底部通过开设的内螺纹孔与第一螺纹杆相互匹配连接;所述升降架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立板上的滑槽匹配滑动连接;
所述升降架的顶部设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连接驱动转块,所述转块的转动连接有调节臂,所述调节臂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另一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端部相对侧面均设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多组囊体,每组囊体设有多个第二气囊。
优选的,所述升降架为“U”型结构,所述升降架远离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为敞口端,且敞口端两侧均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一侧与升降架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方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均与升降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板开设有内螺纹孔和通孔;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移动板的内螺纹孔匹配转动练级;所述滑杆设在移动板的通孔内部,滑杆与移动板间隙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驱动连接有转块。
优选的,所述转块设在移动板上,所述转块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臂,所述调节臂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调节臂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截面呈“人”型结构,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按摩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臂内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调节臂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臂靠近调节机构的一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一端连接有单边齿条,所述单边齿条啮合连接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由微型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另一端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贯穿固定环延伸至调节臂外部,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橡胶头,所述橡胶头呈半球形;所述套管的外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动块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环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调节臂的固定环之间设有多组囊体,每组囊体设有多个第一气囊;每个所述第一囊体之间均设有第一连接筒,第一囊体上下两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一连接筒卡接;单个所述第一囊体均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均连接有总气管,第一排气管连接有纵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固定板和按摩气囊;所述按摩气囊个固定板之间设有多组囊体,每个囊体设有多个第二气囊;每个所述第二囊体之间均设有第二连接筒,第二囊体上下两侧均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二连接筒卡接;单个所述第二囊体均连接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均连接有总气管,第二排气管连接有总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筒与按摩气囊之间设有转轴,第二连接通与按摩气囊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贯穿调节机构的中心位置,固定杆延伸至支撑板外部;所述固定杆的直径小于调节机构限位环通孔的直径,使第一气囊充气之后能够带动限位环摇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有四组囊体,每组囊体相互呈90°设置,四组囊体使用四个气泵,每组气囊的单个第一气囊分别连接有总气管,总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泵,通过总气管充入气体,第一千气囊内部的压强变大使第一气囊涨开变大;当需要调节方向使,只需单独对一组囊体内的第一气囊充气加压,所有第一囊体充分涨大,使限位环向未充气囊体或者压强较小的囊体一侧弯曲,限位环带动支撑板同时转动,达到模拟人的手腕关节的运动模式,符合人体工程学,大大增加了在按摩过程中调节按摩角度的方便程度,便于对颈部或者肩部实现无死角按摩;在第一气囊涨大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采用刚性材质,第一囊体两端的凸起,卡接在第一连接桶内,在囊体进行扩张的时候,有效抑制囊体在径向方向的涨大,使其在充气时沿轴向方向伸长变形。
另外,所述按摩机构在进行按摩操作时,所述固定板和按摩气囊之间设有三组囊体,每组囊体沿固定板周向均匀分布;三组囊体配有三组气泵,每组气泵连接一个囊体,第二囊体和第一囊体进气排气连接方式和原理相同,不再赘述;通过相对支撑板上不同的囊体的涨开,实现对颈部的按压,模仿人手指的按压方式,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和穴位按压的精确性;通过对按摩机构一组囊体充气,改变按摩气囊的方向,增强两个按摩气囊之间的揉捏感。
在进行对囊体充气时,相对应的排气管设置排气阀关闭,每个囊体的总进气管连接一个气动比例阀,通过气泵对不同组的囊体进行充气,气动比例阀通过连接单片机,单片机中输入控制不同囊体内压强按压比例的数字信息,数字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持续控制气动比例阀,进一控制囊体的伸长长度和弯曲程度;通过对不同囊体的气压控制,实现按摩囊体对压力的控制在人体的舒适度范围之内;所述按摩气囊采用半球形,并且设置有多个凸起,按摩气囊采用硅胶材质,增加舒适性。
通过调节机构和按摩机构的相互作用,不进能够自由改变按摩角度和按摩力度,同时具有较高的仿生手法,模仿人手的按摩方式,实现揉捏动作。
在进行进行揉捏按摩的同时,在调节臂内设置的微型蒂娜及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进一步带动单边齿条和滑动块移动,滑动块在固定杆上滑动,滑动块带动套管移动,通过套管端部的橡胶头对颈椎实现按压的按摩方式,之后通过设置的弹簧将滑动块复原位置,完成一次按压,通过按压与揉捏方式的结合,其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精准的实现对穴位的定位,符合中医穴位基础理论的设置,按摩治疗效果更加。
本装置在使用时,按摩人员坐在调节臂的一侧,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升降架的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调节升降架的高低,使其满足使用的高度,适用性强,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在进行颈部按摩时,通过第三电机调节调节臂的高度,并且配合调节机构,无死角的对颈椎进行按摩;当需要进行肩部按摩时候,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移动板在第二螺纹杆上移动,将调节臂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通过调节机构各个囊体之间不同的气压改变转弯方向,进而改变支撑板的方向,通过按摩机构对肩部实现按摩;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优选的,为了提高调节机构和按摩机构的相互协同作用,提高揉捏的舒适性和高效性,气压过大,容易涨坏气囊,气压过小不足以提供有效的按摩压力,舒适性下降;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入的气压压强P满足20-136kPa;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的伸长量d满足2-8cm;则所述压强与伸长量之间满足P=N·d2;N为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的的材料常数,取值范围为0.96-3.625。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按摩气囊均采用橡胶制成,尤其是硫化硅橡胶,再冲如气体之后有很大的变形,刚性好,材质软,舒适性好;硫化硅橡胶的气囊的邵氏硬度Y为30-86HA,回弹率λ为25-90%;所述囊体的邵氏硬度Y和回弹率λ之间满足λ= a·Y /3,其中a为回弹系数,取值范围为0.086-0.245。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之间起到更好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本装置的整体舒适性和按摩力度,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入的气压压强P、伸长量d、和邵氏硬度Y、回弹率λ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d=φ·(Pλ)/Y;φ为调节系数,取值范围为0.36-25.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通过调节机构和按摩机构的相互作用,不进能够自由改变按摩角度和按摩力度,同时具有较高的仿生手法,模仿人手的按摩方式,实现揉捏动作。
(2)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在第一气囊涨大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采用刚性材质,第一囊体两端的凸起,卡接在第一连接桶内,在囊体进行扩张的时候,有效抑制囊体在径向方向的涨大,使其在充气时沿轴向方向伸长变形。
(3)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当需要调节方向使,只需单独对一组囊体内的第一气囊充气加压,所有第一囊体充分涨大,使限位环向未充气囊体或者压强较小的囊体一侧弯曲,限位环带动支撑板同时转动,达到模拟人的手腕关节的运动模式,符合人体工程学,大大增加了在按摩过程中调节按摩角度的方便程度,便于对颈部或者肩部实现无死角按摩。
(4)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升降架的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调节升降架的高低,使其满足使用的高度,适用性强,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
(5)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通过第三电机调节调节臂的高度,并且配合调节机构,无死角的对颈椎进行按摩;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移动板在第二螺纹杆上移动,将调节臂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通过调节机构各个囊体之间不同的气压改变转弯方向,进而改变支撑板的方向,通过按摩机构对肩部实现按摩;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6)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通过限定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入的气压压强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揉捏的舒适性和高效性。
(7)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通过限定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按摩气囊的邵氏硬度和回弹率之间关系,提高刚性,材质软,舒适性好。
(8)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通过限定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入的气压压强、伸长量、和邵氏硬度、回弹率,使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之间起到更好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本装置的整体舒适性和按摩力度,按摩效果更加突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调节臂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调节臂内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限位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调节机构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按摩机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按摩机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囊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板;3、升降架;4、第一电机;5、横板;6、第一螺纹杆;7、滑槽;8、滑块;9、轴承座;10、第二电机;11、第二螺纹杆;12、滑杆;13、移动板;14、连接板;15、第三电机;16、转块;17、调节臂;18、支撑板;19、调节机构;20、按摩机构;21、万向轮;171、固定杆;172、滑动块;173、单边齿条;174、不完全齿轮;175、套管;176、橡胶头;177、弹簧;178、固定环;191、第一气囊;192、第一连接筒;193、总气管;194、第一进气管;195、限位环;196、第一排气管;201、固定板;202、按摩气囊;203、第二气囊;204、第二连接筒;205、第二进气管;206、第二排气管;207、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包括底座1、立板2、升降架3;所述底座1的上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立板2,两个所述立板2之间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横板5,两个所述立板2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底座1的上方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贯穿横板5,且与横板5间隙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远离第一电机4的一端还设有升降架3,所述升降架3底部通过开设的内螺纹孔与第一螺纹杆6相互匹配连接;所述升降架3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立板2上的滑槽7匹配滑动连接;
所述升降架3的顶部设有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套设有移动板13,所述移动板13的上方设有第三电机15,第三电机15连接驱动转块16,所述转块16的转动连接有调节臂17,所述调节臂17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19,所述调节机构19另一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18,两个所述支撑板18的端部相对侧面均设有按摩机构20;所述按摩机构20包括多组囊体,每组囊体设有多个第二气囊203。
所述升降架3为“U”型结构,所述升降架3远离第一螺纹杆6的一端为敞口端,且敞口端两侧均设有轴承座9,所述轴承座9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与轴承座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一侧与升降架3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下方设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两端均与升降架3连接。
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上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板13开设有内螺纹孔和通孔;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与移动板13的内螺纹孔匹配转动练级;所述滑杆12设在移动板13的通孔内部,滑杆12与移动板13间隙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3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上方设有第三电机15,第三电机15驱动连接有转块16。
所述转块16设在移动板13上,所述转块16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臂17,所述调节臂17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19,调节臂17通过调节机构19连接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截面呈“人”型结构,支撑板18上设有至少一组按摩机构20;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21。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4-6所示,所述调节臂17内部设有固定杆171,所述固定杆171的一端与调节臂17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臂17靠近调节机构19的一端设有固定环178;所述固定杆171上设有滑动块172,滑动块172与固定杆17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172的一端连接有单边齿条173,所述单边齿条173啮合连接有不完全齿轮174,不完全齿轮174由微型电机驱动。
所述滑动块172另一端连接有套管175,所述套管175贯穿固定环178延伸至调节臂17外部,所述套管175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橡胶头176,所述橡胶头176呈半球形;所述套管175的外部设有弹簧177,所述弹簧177的一端与滑动块172连接,弹簧177的另一端与固定环178连接。
在进行进行揉捏按摩的同时,在调节臂17内设置的微型蒂娜及带动不完全齿轮174转动,进一步带动单边齿条173和滑动块172移动,滑动块172在固定杆171上滑动,滑动块172带动套管175移动,通过套管175端部的橡胶头176对颈椎实现按压的按摩方式,之后通过设置的弹簧177将滑动块172复原位置,完成一次按压,通过按压与揉捏方式的结合,其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精准的实现对穴位的定位,符合中医穴位基础理论的设置,按摩治疗效果更加。
实施例三:
如图7-8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调节机构19包括限位环195,所述限位环195与调节臂17的固定环178之间设有多组囊体,每组囊体设有多个第一气囊191;每个所述第一囊体之间均设有第一连接筒192,第一囊体上下两侧设有凸块207,所述凸块207与第一连接筒192卡接;单个所述第一囊体均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94和第一排气管196,所述第一进气管194均连接有总气管193,第一排气管196连接有纵排气管。
所述固定杆171贯穿调节机构19的中心位置,固定杆171延伸至支撑板18外部;所述固定杆171的直径小于调节机构19限位环195通孔的直径,使第一气囊191充气之后能够带动限位环195摇动。
所述调节机构19设置有四组囊体,每组囊体相互呈90°设置,四组囊体使用四个气泵,每组气囊的单个第一气囊191分别连接有总气管193,总气管193的一端连接气泵,通过总气管193充入气体,第一千气囊内部的压强变大使第一气囊191涨开变大;当需要调节方向使,只需单独对一组囊体内的第一气囊191充气加压,所有第一囊体充分涨大,使限位环195向未充气囊体或者压强较小的囊体一侧弯曲,限位环195带动支撑板18同时转动,达到模拟人的手腕关节的运动模式,符合人体工程学,大大增加了在按摩过程中调节按摩角度的方便程度,便于对颈部或者肩部实现无死角按摩;在第一气囊191涨大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筒192和第二连接筒204采用刚性材质,第一囊体两端的凸起,卡接在第一连接桶内,在囊体进行扩张的时候,有效抑制囊体在径向方向的涨大,使其在充气时沿轴向方向伸长变形。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9-11所示,所述按摩机构20包括固定板201和按摩气囊202;所述按摩气囊202个固定板201之间设有多组囊体,每个囊体设有多个第二气囊203;每个所述第二囊体之间均设有第二连接筒204,第二囊体上下两侧均设有凸块207,所述凸块207与第二连接筒204卡接;单个所述第二囊体均连接有第二进气管205和第二排气管206,所述第二进气管205均连接有总气管193,第二排气管206连接有总排气管;所述第二连接筒204与按摩气囊202之间设有转轴,第二连接通与按摩气囊202之间转动连接。
另外,所述按摩机构20在进行按摩操作时,所述固定板201和按摩气囊202之间设有三组囊体,每组囊体沿固定板201周向均匀分布;三组囊体配有三组气泵,每组气泵连接一个囊体,第二囊体和第一囊体进气排气连接方式和原理相同,不再赘述;通过相对支撑板18上不同的囊体的涨开,实现对颈部的按压,模仿人手指的按压方式,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和穴位按压的精确性;通过对按摩机构20一组囊体充气,改变按摩气囊202的方向,增强两个按摩气囊202之间的揉捏感。
在进行对囊体充气时,相对应的排气管设置排气阀关闭,每个囊体的总进气管连接一个气动比例阀,通过气泵对不同组的囊体进行充气,气动比例阀通过连接单片机,单片机中输入控制不同囊体内压强按压比例的数字信息,数字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持续控制气动比例阀,进一控制囊体的伸长长度和弯曲程度;通过对不同囊体的气压控制,实现按摩囊体对压力的控制在人体的舒适度范围之内;所述按摩气囊202采用半球形,并且设置有多个凸起,按摩气囊202采用硅胶材质,增加舒适性。
通过调节机构19和按摩机构20的相互作用,不进能够自由改变按摩角度和按摩力度,同时具有较高的仿生手法,模仿人手的按摩方式,实现揉捏动作。
为了提高调节机构19和按摩机构20的相互协同作用,提高揉捏的舒适性和高效性,气压过大,容易涨坏气囊,气压过小不足以提供有效的按摩压力,舒适性下降;所述第一气囊191和第二气囊203充入的气压压强P满足20-136kPa;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的伸长量d满足2-8cm;则所述压强与伸长量之间满足P=N·d2;N为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的的材料常数,取值范围为0.96-3.625。
实施例五
本装置在使用时,按摩人员坐在调节臂17的一侧,通过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螺纹杆6转动,升降架3的滑块8在滑槽7内滑动,调节升降架3的高低,使其满足使用的高度,适用性强,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在进行颈部按摩时,通过第三电机15调节调节臂17的高度,并且配合调节机构19,无死角的对颈椎进行按摩;当需要进行肩部按摩时候,通过第二电机10带动第二螺纹杆11转动,移动板13在第二螺纹杆11上移动,将调节臂17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通过调节机构19各个囊体之间不同的气压改变转弯方向,进而改变支撑板18的方向,通过按摩机构20对肩部实现按摩;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所述第一气囊191、第二气囊203、按摩气囊202均采用橡胶制成,尤其是硫化硅橡胶,再冲如气体之后有很大的变形,刚性好,材质软,舒适性好;硫化硅橡胶的气囊的邵氏硬度Y为30-86HA,回弹率λ为25-90%;所述囊体的邵氏硬度Y和回弹率λ之间满足λ= a·Y /3,其中a为回弹系数,取值范围为0.086-0.245。
为了使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之间起到更好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本装置的整体舒适性和按摩力度,所述第一气囊191和第二气囊203充入的气压压强P、伸长量d、和邵氏硬度Y、回弹率λ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d=φ·(Pλ)/Y;φ为调节系数,取值范围为0.36-25.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装置是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通过调节机构19和按摩机构20的相互作用,不进能够自由改变按摩角度和按摩力度,同时具有较高的仿生手法,模仿人手的按摩方式,实现揉捏动作;在第一气囊191涨大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筒192和第二连接筒204采用刚性材质,第一囊体两端的凸起,卡接在第一连接桶内,在囊体进行扩张的时候,有效抑制囊体在径向方向的涨大,使其在充气时沿轴向方向伸长变形;通过设置调节机构19,当需要调节方向使,只需单独对一组囊体内的第一气囊191充气加压,所有第一囊体充分涨大,使限位环195向未充气囊体或者压强较小的囊体一侧弯曲,限位环195带动支撑板18同时转动,达到模拟人的手腕关节的运动模式,符合人体工程学,大大增加了在按摩过程中调节按摩角度的方便程度,便于对颈部或者肩部实现无死角按摩;通过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螺纹杆6转动,升降架3的滑块8在滑槽7内滑动,调节升降架3的高低,使其满足使用的高度,适用性强,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通过第三电机15调节调节臂17的高度,并且配合调节机构19,无死角的对颈椎进行按摩;通过第二电机10带动第二螺纹杆11转动,移动板13在第二螺纹杆11上移动,将调节臂17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通过调节机构19各个囊体之间不同的气压改变转弯方向,进而改变支撑板18的方向,通过按摩机构20对肩部实现按摩;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通过限定第一气囊191和第二气囊203充入的气压压强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揉捏的舒适性和高效性;通过限定第一气囊191、第二气囊203、按摩气囊202的邵氏硬度和回弹率之间关系,提高刚性,材质软,舒适性好;通过限定第一气囊191和第二气囊203充入的气压压强、伸长量、和邵氏硬度、回弹率,使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之间起到更好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本装置的整体舒适性和按摩力度,按摩效果更加突出。
本发明中未详细阐述的其它技术方案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包括底座(1)、立板(2)、升降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立板(2),两个所述立板(2)之间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横板(5),两个所述立板(2)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底座(1)的上方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贯穿横板(5),且与横板(5)间隙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远离第一电机(4)的一端还设有升降架(3),所述升降架(3)底部通过开设的内螺纹孔与第一螺纹杆(6)相互匹配连接;所述升降架(3)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立板(2)上的滑槽(7)匹配滑动连接;
所述升降架(3)的顶部设有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套设有移动板(13),所述移动板(13)的上方设有第三电机(15),第三电机(15)连接驱动转块(16),所述转块(16)转动连接有调节臂(17),所述调节臂(17)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19),所述调节机构(19)另一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18),两个所述支撑板(18)的端部相对侧面均设有按摩机构(20);所述按摩机构(20)包括多组囊体,每组囊体设有多个第二气囊(203);
所述调节臂(17)内部设有固定杆(171),所述固定杆(171)的一端与调节臂(17)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臂(17)靠近调节机构(19)的一端设有固定环(178);所述固定杆(171)上设有滑动块(172),滑动块(172)与固定杆(17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172)的一端连接有单边齿条(173),所述单边齿条(173)啮合连接有不完全齿轮(174),不完全齿轮(174)由微型电机驱动;所述滑动块(172)另一端连接有套管(175),所述套管(175)贯穿固定环(178)延伸至调节臂(17)外部,所述套管(175)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橡胶头(176),所述橡胶头(176)呈半球形;所述套管(175)的外部设有弹簧(177),所述弹簧(177)的一端与滑动块(172)连接,弹簧(177)的另一端与固定环(178)连接;所述调节机构(19)包括限位环(195),所述限位环(195)与调节臂(17)的固定环(178)之间设有多组囊体,每组囊体设有多个第一气囊(191);每个所述第一气囊(191)之间均设有第一连接筒(192),第一气囊(191)上下两侧设有凸块(207),所述凸块(207)与第一连接筒(192)卡接;单个所述第一气囊(191)均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94)和第一排气管(196),所述第一进气管(194)均连接有总气管(193),第一排气管(196)连接有纵排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为“U”型结构,所述升降架(3)远离第一螺纹杆(6)的一端为敞口端,且敞口端两侧均设有轴承座(9),所述轴承座(9)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与轴承座(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一侧与升降架(3)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下方设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两端均与升降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上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板(13)开设有内螺纹孔和通孔;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与移动板(13)的内螺纹孔匹配转动连接;所述滑杆(12)设在移动板(13)的通孔内部,滑杆(12)与移动板(13)间隙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3)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上方设有第三电机(15),第三电机(15)驱动连接有转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16)设在移动板(13)上,所述转块(16)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臂(17),所述调节臂(17)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19),调节臂(17)通过调节机构(19)连接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截面呈“人”型结构,支撑板(18)上设有至少一组按摩机构(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20)包括固定板(201)和按摩气囊(202);所述按摩气囊(202)和固定板(201)之间设有多组囊体,每个囊体设有多个第二气囊(203);每个所述第二气囊(203)之间均设有第二连接筒(204),第二气囊(203)上下两侧均设有凸块(207),所述凸块(207)与第二连接筒(204)卡接;单个所述第二气囊(203)均连接有第二进气管(205)和第二排气管(206),所述第二进气管(205)均连接有总气管(193),第二排气管(206)连接有总排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筒(204)与按摩气囊(202)之间设有转轴,第二连接通与按摩气囊(202)之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71)贯穿调节机构(19)的中心位置,固定杆(171)延伸至支撑板(18)外部;所述固定杆(171)的直径小于调节机构(19)限位环(195)通孔的直径,使第一气囊(191)充气之后能够带动限位环(195)摇动。
CN202011036757.8A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Active CN112089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6757.8A CN112089601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6757.8A CN112089601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9601A CN112089601A (zh) 2020-12-18
CN112089601B true CN112089601B (zh) 2023-08-18

Family

ID=7378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6757.8A Active CN112089601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96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4900A (zh) * 2021-12-31 2022-04-29 燕山大学 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2866A (zh) * 2014-04-23 2014-07-23 郭遂成 脊柱理疗器
CN110151508A (zh) * 2019-04-29 2019-08-2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肩颈同步按摩椅及其按摩方法
CN110179641A (zh) * 2019-04-29 2019-08-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仿手指气囊式肩颈按摩椅及其按摩方法
CN209361240U (zh) * 2018-09-14 2019-09-10 河北格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手关节康复系统
CN210963740U (zh) * 2019-11-02 2020-07-10 高新艳 一种用于喉部肌肉锻炼的辅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1299A1 (ja) * 2017-06-02 2018-12-06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2866A (zh) * 2014-04-23 2014-07-23 郭遂成 脊柱理疗器
CN209361240U (zh) * 2018-09-14 2019-09-10 河北格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手关节康复系统
CN110151508A (zh) * 2019-04-29 2019-08-2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肩颈同步按摩椅及其按摩方法
CN110179641A (zh) * 2019-04-29 2019-08-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仿手指气囊式肩颈按摩椅及其按摩方法
CN210963740U (zh) * 2019-11-02 2020-07-10 高新艳 一种用于喉部肌肉锻炼的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9601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9921B (zh) 椅背按摩装置及其摆置、前推、揉搓与捶打机构
CN111467179A (zh) 一种可令精神与躯体共同健康的智修机器人
CN112089601B (zh)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WO2003043703A2 (en) Exercis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1692245U (zh) 多功能保健康复按摩床
CN106109199B (zh) 一种基于冗余驱动双并联机构臀部按摩机器人用按摩装置
CN111297632A (zh) 一种卧床病人康复理疗医疗器械
CN109223482A (zh) 一种基于柔性驱动的按摩机器人
CN213049193U (zh) 一种辅助踝泵运动康复锻炼器
CN111150624B (zh) 一种新型神经内科脑卒中安全防护型康复训练装置
CN112741762A (zh)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CN108743312A (zh) 一种用于缓解康复颈椎病的靠背椅
CN2421008Y (zh) 一种正弦波式空气按摩健眼仪
CN115531186A (zh) 足部按摩仪
CN204364426U (zh) 一种保健智能按摩椅
CN218552666U (zh) 腰部的护理装置
CN110169910A (zh) 整复点穴骨盆复位治疗装置
CN219001137U (zh) 足部按摩仪
CN212038187U (zh) 一种双偏心联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按摩椅
CN113440379A (zh) 手部康复训练系统及训练方法
CN219001138U (zh) 足底独立驱动按摩机构及足部按摩仪
CN219001139U (zh) 适应足弓的扫略式冲击按摩机构及足部按摩仪
CN106137671B (zh) 一种臀部按摩智能机器人专用按摩执行装置
CN219049467U (zh) 足底多分区独立按摩机构及足部按摩仪
CN219127369U (zh) 足底旋转按摩机构及足部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9

Address after: 450000 Zhengzhou Free Trade Experimental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No. 1717, Block C, Jianzheng Oriental Center, 100 Shangdu Road, Zhengdong District, Zhengzhou

Applicant after: Zhengzhou chaozhipeptid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9 Qiancheng Road, Zhengdong New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5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7, building 2, chaxi, block B, Huafeng first Science Park, Shunchang Road, Gushu,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Kuiy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Zhengzhou Free Trade Experimental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No. 1717, Block C, Jianzheng Oriental Center, 100 Shangdu Road, Zhengdong District, Zhengzhou

Applicant before: Zhengzhou chaozhipeptide Bio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