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7737B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7737B
CN112087737B CN201910518211.7A CN201910518211A CN112087737B CN 112087737 B CN112087737 B CN 112087737B CN 201910518211 A CN201910518211 A CN 201910518211A CN 112087737 B CN112087737 B CN 112087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network element
server
serv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82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7737A (zh
Inventor
邢玮俊
吴问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82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773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319 priority patent/WO2020248888A1/zh
Priority to EP20822049.1A priority patent/EP397230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087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737A/zh
Priority to US17/550,426 priority patent/US2022010399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7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3Data redirection of data network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4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user or terminal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moving direct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41Directories for service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在服务器本地化的场景中,实现高效简单、节约资源且安全性高的业务数据传输。具体方案包括: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包的地址。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将移动蜂窝网络的功能更丰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Release 14版本中,加入了对车联网V2X通信的支持。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5G)中,V2X通信可以支持更多的车联网应用场景,例如:车辆组队、传感器扩展、远程驾驶和自动驾驶增强等。
在V2X通信中,由V2X应用服务器(V2X application server,V2XAS)向V2X终端(车辆或者车辆中安装的终端)提供服务,例如V2X AS可以为车辆提供前方道路拥挤情况告警或为车辆共享道路边的监控摄像头获取的视频信息等。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示意,V2X AS部署在网络侧,V2X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访问核心网在访问V2X AS获取服务。V2X终端从位置1移动到位置2,都访问同一个V2X AS,访问距离增加。
为了满足车联网应用低时延高可靠性的通信要求,将V2X AS本地化以缩短V2X终端到V2X AS的距离降低了通信时延。如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示意,V2X AS本地化部署,本地化的V2X AS通常会为某一片地理位置区域的V2X终端提供服务,V2X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发现距离最近的本地化V2X AS获取服务。如图2所示,V2X终端从位置1移动到位置2,通过访问不同的V2X AS,通过距离最近的本地化V2X AS获取服务。
现有标准将本地化的V2X AS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V2X AS提供的V2X应用的标识(application identifier,APP ID)及V2X AS服务的地理区域(geographical area)位置信息进行绑定,并通过策略和控制功能(policy and controlfunction,PCF)或预配置的方法配置给V2X终端,使V2X终端可以发现在V2X终端所处的位置可以为该V2X终端服务的本地化服务器。
但是,随着未来V2X AS的增多、V2X AS提供的应用种类增多、或接入网络的V2X终端增多,为所有的V2X终端配置每一个应用所对应的V2X AS的信息不仅存在大量的信令资源消耗,还可能会暴露V2X AS的位置,涉及到安全问题,并且非常低效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在服务器本地化的场景中,实现高效简单、节约资源且安全性高的业务数据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包的地址。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由第一网元确定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第一地址之后,将第一地址与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关联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由此,当服务器本地化时,只需配置每个业务的第一地址,通过第一地址的转换,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以某一业务的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包时,根据第一地址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提供该业务的服务器,因此选择服务器与用户设备无关,也就无需为用户设备配置服务器的相关信息,使得数据传输过程实现简单也节约了资源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其中,第一网元可以为会话管理网元,例如5G系统中的会话管理实体(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或者,第一网元也可以为策略控制网元,例如5G系统中的PCF。或者,第一网元也可以为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为提供第一业务的任一服务器。本申请中的服务器又称为应用服务器。例如,第一服务器也可以为V2XAS,也可以称之为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
本申请所称业务,可以指服务(service)或应用(Application)。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用于确定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二服务器。其中,第一服务器为提供第一业务的任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为任一个第一服务器。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分配第一地址。以实现为同一业务标识的分配同一个第一地址。
其中,业务标识可以包括服务标识(service Identifier)或应用标识(Application Identifier)。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位置信息,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用于确定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二服务器。通过位置信息,可以选择在地理位置上离用户设备最近的服务器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或,根据位置信息及本地化服务器的配置,选择特定的服务器为特定位置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描述的位置信息,可以为坐标形式的位置信息,也可以为网络侧划分的地理位置标识(geographic identifier,GEO ID)。本申请对于位置信息的具体内容不进行具体限定,多个网元之间采用同一类型的位置信息即可。当多个网元之间位置信息的类型不同时,可以在某一个网元进行位置信息的转换,本申请对于执行位置信息转换的网元不进行具体限定。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确定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确定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判断是否存在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三地址,第三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若第一网元确定存在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三地址,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为第三地址,并将第一地址与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关联作为该对应关系;若第一网元确定不存在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三地址,第一网元分配第一地址,并将第一地址与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关联作为该对应关系。由于不同的服务器都可以提供第一业务,通过该实现方式以保证为同一业务标识分配的第一地址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以使得用户设备在发起第一业务时,按照该对应关系,将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向用户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或策略控制网元,第一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具体实现为:第一网元直接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第一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具体实现为:第一服务器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第一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具体实现为: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第一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服务器向用户设备直接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例如,V2X AS可以通过V1接口(V2X AS与V2X终端间的专用接口)直接向V2X终端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第一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服务器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例如,策略控制网元可以为5G系统中的PCF网元,PCF可以通过参数配置信息或者参数更新信息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网元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由策略控制网元向用户设备发送。或者,第一网元通过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例如5G系统中的网络能力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将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在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例如5G系统中的UDR)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例如5G系统中的UDM)中,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给用户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网元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其中,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和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是指: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接收第一服务器直接发送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网元通过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或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从第一服务器获取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其中,第一网元通过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或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从第一服务器获取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是指:第一服务器通过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例如5G系统中的NEF)将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存储在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例如5G系统中的统一数据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中,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或者,第一服务器通过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例如5G系统中的NEF)将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存储在统一数据管理网元(例如5G系统中的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中,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二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二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
其中,当第二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二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第一服务器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会话管理网元再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网元为策略控制网元时,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二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第一服务器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策略控制网元再通过会话管理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网元为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时,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二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第一服务器向统一数据存储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然后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网元为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时,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二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第一服务器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然后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以包括:IP地址,或者,全限定域名(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FQDN)地址。其中,IP地址可以根据FQDN地址通过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映射得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相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二地址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二服务器。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获取每个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服务器本地化时,只需配置每个业务的第一地址,通过第一地址的转换,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以某一业务的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包时,根据第一地址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提供该业务的服务器,因此选择服务器与用户设备无关,也就无需为用户设备配置服务器的相关信息,使得数据传输过程实现简单也节约了资源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或者,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或者,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会话管理网元,从策略控制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策略控制网元确定;或者,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或者,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存储网元,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
其中,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地理区域。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实现为: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其中,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第一服务器发送给策略控制网元,由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第一服务器通过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或者,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第一服务器通过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发送至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或者,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第一服务器通过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后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第一服务器通过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发送至统一数据存储网元,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后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实现为:用户面功能网元从该用户设备接收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由用户设备提供自身的位置信息,提高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用户设备位置信息的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实现为:用户面功能网元从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避免了占用通信资源。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面功能从用户设备获取的第一地址和/或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可以包含于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中。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二地址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第二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中包括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或,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处于第二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的范围内。在该实现方式中,用户面功能网元选择用户设备所处位置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实现了选择距离用户设备最近的服务器提供业务,降低了时延。或者,根据本地化服务器的配置,由特定的服务器为特定位置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满足本地服务器部署的特定需求。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确定出的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为多个,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二地址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具体可以实现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按照预设规则选择一个第二服务器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规则可以包括:随机选择一个服务器,或者,选择负载率最低的的服务器,或者,轮询选择。
第三方面,提供再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用户设备将第一地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用户设备获取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在进行第一业务时,以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由用户面功能网元按照第一地址选择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由此,当服务器本地化时,只需配置每个业务的第一地址,通过第一地址的转换,用户设备将第一地址作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发送数据包,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一地址选择为该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因此选择服务器与用户设备无关,也就无需为用户设备配置服务器的相关信息,使得数据传输过程实现简单也节约了资源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用户设备从策略控制网元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用户设备从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直接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第四方面,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包的地址。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用户面功能网元从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相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二地址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二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及第四方面是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其具体实现方式可相互参考,不再一一重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网元,也可以是第一网元中的装置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能够和第一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元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如: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
其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的具体实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是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装置或芯片系统,或者是能够和用户面功能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设计中用户面功能网元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如: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接收单元以及确定单元。
其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数据包的地址。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相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二地址和获取单元获取的对应关系,确定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二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六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第二方面的具体实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用户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设计中用户设备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如: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其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地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七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第三方面的具体实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再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通过通信接口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包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存储器中的指令可以预先存储也可以使用该装置时从互联网下载后存储,本申请对于存储器中指令的来源不进行具体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连接,其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再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获取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通过通信接口从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相同;根据第二地址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二服务器。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再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通过通信接口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将第一地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通过通信接口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核心网设备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网元或者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用户设备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及第三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法,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第二方面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法,该第三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第三方面的方法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例如,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网元,第二通信装置为用户面功能网元,第三通信装置为用户设备。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其中,第一网元用于,确定第一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获取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从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相同;根据第二地址和对应关系,确定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
结合第十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用于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将第一地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上述第五方面至第十六方面提供的方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因此可以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该“第一”、第二”描述的技术特征间无先后顺序或者大小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还可以描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描述的A向B发送某内容,当网络架构中A和B之间不是直连时,可通过A和B之间的网元逐级转发该内容,使得该内容到达B,本文中统一描述为“A向B发送该内容”。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之前,此处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名词统一进行解释说明,后续不再一一进行说明。
服务器,是指向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服务的设备,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接入核心网再通过服务器访问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的数据。
业务,是指服务(service)或应用(Application)。例如,即时通信软件为一种应用,即时通信软件应用中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服务,例如视频服务,信息服务等。
业务标识,是指服务标识(service Identifier)或应用标识(ApplicationIdentifier)。
地址,是向网元发送数据包的指向标识。本申请所称的任一地址,都可以为IP地址,或者,FQDN地址。其中,FQDN地址与IP地址在DNS中相互映射,可以相互转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用于服务器本地化的的任一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又可以为5G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也可以为非3GPP通信系统,不予限制。本申请描述的服务器,也可以称之为服务器,可以为提供V2X业务的服务器,也可以为提供其他类型业务的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网、核心网、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等。图3中以核心网及接入网为5G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3,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PCF、UDM、UDR、SMF、UPF、NEF、AF。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所涉及的网元进行介绍。
UE可以称之为终端设备(terminal),该终端可以支持V2X通信或者其他业务。如:用户设备支持接收或发送V2X消息,此时,该终端又可以称之为V2X终端。其中,V2X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对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消息、车对人(vehicle to person,V2P)消息、车对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消息、车与路面基础设施(vehicle toinfrastructure,V2I)信息、车与车之间的防碰撞消息、娱乐应用消息、车与车之间交互的导航消息等。显然,图3所示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车载终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智能加油站、智能信号灯等等。
接入网设备,负责无线资源管理,上下行数据分类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应用,以及与控制面网元完成信令处理,与用户面功能网元完成数据转发等功能。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非3GPP接入设备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对于终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在文中统一称之为接入网设备,不再进行说明。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是4G网络中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E-UTRAN)设备、5G网络中的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network,NG-RAN)设备等。
AMF,其主要功能包括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平面的终结点,非接入信令的终结点,移动性管理,合法监听,接入授权\鉴权等等。
UPF,用于分组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用户面数据的QoS控制、计费信息统计等。
SMF,用于会话管理,终端的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可管理用户平面功能,策略控制和收费功能接口的终结点,下行数据通知等。
PCF,用于管理网络行为,向终端,AMF,或SMF分别提供UE Policy,接入和移动性(access and mobility,AM)Policy以及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Policy相关的参数。在V2X的场景中,PCF向终端,接入网设备提供V2X相关的鉴权和策略参数等信息。
UDM,用于管理签约信息,并向相关网元提供签约信息等。
UDR,用于为PCF策略提供存储和检索,开放的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检索和应用功能请求的用户信息存储等。
NEF,连接核心网网元与外部服务器,对外部服务器向核心网发起业务请求时提供认证与数据转发等服务。
AF(Application Function,应用功能),具体为应用所对应的服务器,即本地化的服务器。V2XAS即为一种AF。
DN为用于传输数据的网络,例如Internet网络等。
需要说明的是,除RAN之外的运营商网元构成的网络可以称为核心网,在4G网络中,其包括MME,S-GW,P-GW,HSS等网元,在5G网络中,其包括AMF,SMF,UPF,UDM,PCF等网元。图3中只是以5G网络进行示例,并不是对核心网网元的具体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网络架构不限定图3所示的网络架构。此外,图3所示网络架构仅为示例性架构图,通信系统包括的网元的数量、网元的类型以及网元名称均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元也可称为设备或实体。例如,除图3所示网元外,图3所示网络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实体。再例如,上述图3架构中的网元、各个网元的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网元的名字以及协议层可以为其他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的基本原理为:参考任播通信的通信机制,在服务器本地化的场景中,为不同业务分别配置一个专用地址,用于UE向网络发送业务的数据包。向UE配置专用地址与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向网络侧配置专用地址与服务器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以使得UE无需获知哪个服务器为其提供服务,也就无需为UE配置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实现简单也节约了资源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40的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通信装置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存储器42、通信接口43、通信总线44。下面结合图4对通信装置4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4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41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4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2内的数据,执行功能别名控制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该通信装置4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所示的处理器41和处理器4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4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44与处理器41相连接。存储器42也可以和处理器4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4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41来控制执行。
通信接口4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4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以及发送单元。
通信总线4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4中示出的部件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除图4所示部件之外,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器41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2内的数据,执行如下功能:
确定第一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通过通信接口43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器41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2内的数据,执行如下功能:
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通过通信接口43从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相同;根据第二地址及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二服务器。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器41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2内的数据,执行如下功能:
通过通信接口43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地址为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将第一地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通过通信接口43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侧网元与UE的交互过程中,以实现UE在移动过程中由本地化的服务器提供低时延的第一业务。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501、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
其中,第一地址为UE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第一地址是第一网元为第一业务配置的,用于UE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例如,UE在访问第一业务时以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当本地化的服务器中有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向UE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时,由网络侧从这一个或多个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中选择一个服务器为UE提供第一业务。
可选的,第一地址可以为IP地址的形式或者FQDN地址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一业务为UE支持的任一个业务,例如第一业务可以为V2X业务中的任一种或者其他业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具体的,在S501中,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分配第一地址。
可选的,在S501中,第一网元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下述两种方案确定第一业务的第一地址:
方案1、若第一网元确定存在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三地址,第三地址为UE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为第三地址;若第一网元确定不存在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三地址,第一网元分配第一地址。
在方案1中,第一网元先判断是否存在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三地址,也即判断是否已经分配了UE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若已分配,则使用已经分配的UE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作为第一地址,若还未分配,则执行分配第一地址,以保证向每个服务器分配的第一业务的第一地址相同。
其中,第一业务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地址可以为第一网元之前已经分配的地址,也可以是其他第一网元分配的UE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的,第一网元在分配第一地址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前的第一网元向其他第一网元同步第一业务的第一地址,以便于其他第一网元执行S501时判断是否存在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地址。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网元分配第一地址可以为随机分配,具体的随机分配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随机分配算法可以为哈希算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网元按照预设表达式,计算第一地址的内容。该预设表达式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方案2、第一网元中预配置了用于UE发送每一个业务的数据包的第一地址,第一网元查询预配置内容,获取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地址。
其中,第一网元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凡是可以配置第一地址的网元,都可以作为第一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网元的类型不进行具体限定。下面示例描述第一网元三种可能的类型,但并不局限于此。
类型1、第一网元可以为会话管理网元,比如5G系统中的SMF网元。
类型2、第一网元可以为策略控制网元,比如5G系统中的PCF网元。
类型3、第一网元可以为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为提供第一业务的任一个服务器。比如,第一服务器可以为V2XAS。第一服务器可以在发起第一业务的服务创建或对现有的第一业务的服务请求进行更改或删除时,执行S501的过程。
具体的,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时,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等都可以通过直接读取获取。
可选的,当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时,在S501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S501a和S501b,以使得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S501a、第一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其中,对于每一个第一服务器,其操作以及其他网元与其的通信过程都相同,本文仅描述一个第一服务器的具体操作以及网元与一个第一服务器的通信过程,其他不再一一赘述。
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用于唯一指示第一业务,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可以为字符串或者阿拉伯数字或者其他,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类型以及内容均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可以为下述标识中的任一项:数据网络名(datanetwork name,DNN)、单网络切片选择协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应用功能服务标识(AF-service-identifier)、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DNAI)或应用标识(applicationidentifier,APP ID)。
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用于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以包括:IP地址,或者,FQDN地址。
可选的,在S501a中,第一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地理区域,该位置信息可以为坐标信息也可以为GEO ID,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例如,若第一服务器提供的第一业务不限定地理服务范围,则第一服务器不向第一网元发送其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若第一服务器提供的第一业务限定地理服务范围,则第一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其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位置信息,与第一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以在一条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服务器可以在发起第一业务的服务创建或对现有的第一业务的服务请求进行更改或删除时执行S501a。在第一服务器发起第一业务的服务创建或对现有的第一业务的服务请求进行更改或删除时,通常需要发送请求消息。S501a中第一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选的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该请求消息中发送,或者,S501a中第一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也可以单独采用一条消息发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例如,第一服务器发起第一业务的服务创建或对现有的第一业务的服务请求进行更改或删除时发送的请求消息可以为:请求消息可以为的业务流创建消息(例如,Nnef_TrafficInfluence_Create消息)或业务流更新消息(例如,Nnef_TrafficInfluence_Update消息)或业务流删除消息(例如,Nnef_TrafficInfluence_Delete消息)或参数提供创建消息(例如,Nnef_ParameterProvision_Create消息)或参数提供更新消息(例如,Nnef_ParameterProvision_Update消息)或参数提供删除消息(例如,Nnef_ParameterProvision_Delete消息)。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
具体的,S501a中涉及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策略控制网元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向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策略控制网元发送信息的实现可以有多种情况,此处统一进行说明,后续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具体实现中,第一服务器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两种情况:
情况1、第一服务器可以直接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信息。
在情况1中,策略控制网元可以对第一服务器进行授权控制,在授权通过后,再执行后续过程。
例如,策略控制网元对第一服务器进行授权控制可以实现为:策略控制网元根据第一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消息的源IP或第一服务器的标识,在可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列表或类似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判断是否可以为该服务器提供相应的服务。
情况2、第一服务器向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发送信息,由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向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信息,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中获取该信息。
其中,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可以为NEF网元,统一数据存储网元可以为UDR,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可以为UDM。
在情况2中,可以由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对第一服务器进行授权控制,在授权通过后,再执行后续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进行授权控制的过程,与前述策略控制网元进行授权控制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具体实现中,第一服务器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两种情况:第一服务器可以直接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信息,或者,第一服务器向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发送信息,由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向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信息,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中获取该信息。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服务器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信息的两种情况,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基于上面描述的第一服务器向策略控制网元/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信息的不同方式,当第一网元为策略控制网元/会话管理网元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501a具体可以实现为:
第一服务器可以直接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或者,第一服务器向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向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信息,第一网元从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中获取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服务器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信息的两种情况,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501b、第一网元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可选的,与S501a相对应,S501b中第一网元还可以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501a具体实现相对应,S501b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网元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该实现与S501a中的情况1相对应,可以参考其具体实现,详细过程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501a具体实现相对应,S501b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网元通过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或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从第一服务器获取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服务器地址信息(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该实现与S501a中的情况2相对应,可以参考其具体实现,详细过程不再赘述。
S502、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其中,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为5G系统中的UPF网元。
具体的,S502具体可以实现为: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确定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用于确定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二服务器。应理解,第一服务器为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具体的,在S502中,第一网元将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绑定为对应关系。本文所称的绑定,可以理解为建立相互关联的关系,后续不再一一说明。
可选的,当S501中第一网元还获取了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相应的,S502中第一网元还可以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以通过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结合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来确定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使得确定结果更精准。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时,S502中会话管理网元直接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第一网元为策略控制网元时,S502中策略控制网元通过会话管理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应理解,策略控制网元通过会话管理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是指策略控制网元通过策略与计费控制(policy andcharging control,PCC)规则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再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时,S502中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二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其中,第二网元可以为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
例如,当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时,S502中第一服务器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再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再例如,当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时,S502中第一服务器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策略控制网元通过PCC规则再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再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再例如,当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时,S502中第一服务器向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统一数据存储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策略控制网元再通过PCC规则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再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再例如,当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时,S502中第一服务器向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统一数据存储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再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描述S502中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IP地址1 第一地址A
示例性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IP地址1,第一地址A}。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S502中,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时,也发送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中,也可以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是三者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095679570000191
示例性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IP地址1,第一地址A,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都只是以举例的形式对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文中示例为IP地址,但不是具体限定)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的内容以及形式的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S502中,第一网元可以向与其连接的每个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S502中,第一网元可以按照第一预设规则选择一个或多个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其中,第一预设规则可以包括选择服务区域包含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的服务区域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选择支持第一业务的UE移动路径上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其他。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预设规则的内容不进行具体限定。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由第一网元确定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第一地址之后,将第一地址与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关联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由此,当服务器本地化时,只需配置每个业务的第一地址,通过第一地址的转换,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以某一业务的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包时,根据第一地址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提供该业务的服务器,因此选择服务器与用户设备无关,也就无需为用户设备配置服务器的相关信息,使得数据传输过程实现简单也节约了资源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在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503至步骤S509中任一个或多个可选步骤。
S503、第一网元向UE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第一网元在S501中已经确定了第一地址,在S503中,第一网元将第一地址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绑定为对应关系,并向UE发送该对应关系,UE根据该对应关系,在进行第一业务时,采用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即可。
示例性的,第一地址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3所示。
表3
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 第一地址B
示例性的,第一地址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第一地址B}。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都只是以举例的形式对第一地址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的内容以及形式的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具体限定。
具体的,在S503中,第一网元可以直接向UE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者,第一网元也可以通过其他网元的转发,向UE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S503中第一网元向UE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下述三种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A、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S503中第一网元直接向UE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例如,第一服务器为V2X AS,V2X AS与V2X UE之间配置有V1接口,V2X AS可以采用V1接口直接向UE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实现方式B、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S503中第一网元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向UE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S503采用实现方式B时,S503中第一网元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向UE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的具体过程包括: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再由策略控制网元向UE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S502中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的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与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一条消息中相互对立,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该消息,由策略控制网元从消息中获取两个相互对立的对应关系,再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以及UE,或者,可以合并实现为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地址、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可选的携带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策略控制网元从中获取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给UE,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并可选的携带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
示例性的,第一地址、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4所示。
表4
IP地址3 第一地址C 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
示例性的,第一地址、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IP地址3,第一地址C,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都只是以举例的形式对第一地址、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举例为IP地址)的对应关系的内容以及形式的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S503中,第一网元可以向与其连接的每个UE发送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S503中,第一网元可以按照第二预设规则选择一个或多个UE,发送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其中,第二预设规则可以包括选择支持第一业务的所有UE,或者选择与其连接的所有UE,或者其他。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二预设规则的内容不进行具体限定。
S504、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S504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还可以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S504中,当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直接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S504中,当第一网元为策略控制网元时,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有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策略控制网元生成并发送至会话管理网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S504中,当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时,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有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S504中,当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时,用户面功能网元从策略控制网元获取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其间经过了会话管理网元的转发。其中,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有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由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统一数据存储网元,策略控制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
其中,S504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的内容,即为S502中第一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内容,S504中的获取方式与S502中的发送方式相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具体的,S504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后进行记录,获取多个不同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不同业务的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若接收到UE发送的目的地址为某个业务的第一地址的数据包时,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确定为UE提供该业务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通过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向对应的服务器发送业务数据包,具体过程后续步骤中详细描述。
例如,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的多个不同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不同业务的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获取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可以如表5所示。
用户面功能网元还可以记录了表5中每个地址信息对应的服务器提供不同业务的位置信息(在获取了位置信息的情况中)。当然,用户面功能网元记录的表5中每个地址信息对应的服务器提供不同业务的位置信息,也可以合并在表5中作为一列,此时,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的多个不同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不同业务的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服务器提供不同业务的位置信息可以如表6所示。
表5
服务器的IP地址 UE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数据包的地址
192.168.0.1 第一业务的地址X
192.168.1.5 第一业务的地址X
192.168.2.7 第一业务的地址X
…… ……
192.168.0.1 第二业务的地址Y
192.168.2.7 第二业务的地址Y
192.168.4.9 第二业务的地址Y
…… ……
表6
Figure BDA000209567957000022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都只是以举例的形式对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的多个不同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示例为IP地址)与不同业务的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包括每个服务器提供不同业务的位置信息)的内容以及形式的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的多个不同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不同业务的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的包括每个服务器提供不同业务的位置信息)的内容以及形式。
S505、UE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其中,S505中UE接收的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即为S503中第一网元向UE发送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S505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下述两种具体实现方案:
方案a、UE从策略控制网元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方案a中,策略控制网元自己生成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者,也可以从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从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获取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方案b、UE从提供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地址和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S505中的接收方式与S502中的发送方式相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具体的,S505中UE接收到第一地址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后进行记录,获取多个不同的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若UE发送某业务的数据包时,UE根据对应关系获取该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地址,将该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地址作为该业务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数据包即可,具体过程后续步骤中详细描述。
例如,UE获取的不同的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7所示。
表7
业务标识 业务的第一地址
业务M 业务M的地址X
业务N 业务N的地址Y
…… ……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都只是以举例的形式对UE获取多个不同的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的内容以及形式的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UE获取多个不同的业务的第一地址的内容以及形式。
S506、UE将第一地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具体的,当UE进行第一业务时,根据S505中获取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UE可以获取到第一地址,然后执行S506,以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例如,假设UE获取了表7是示意的不同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地址,当UE进行业务M时,UE根据表7内容可以获取到业务M的业务标识对应的地址X,然后以地址X作为目的地址,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业务M的数据包。
可选的,UE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时还可以携带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UE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
可选的,UE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时还可以携带UE的标识,UE的标识用于唯一指示该UE,本申请实施例对于UE的标识的类型以及内容都不进行具体限定。
S507、用户面功能网元从UE接收第二地址。
其中,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相同,都是UE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地址。
具体的,S507中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从UE接收目的地址为第二地址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从而接收到第二地址。
例如,S507中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接收到UE发送的目的地址为地址X的数据包,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根据表5或表6示意的内容,确定UE发送的的地址为地址X的数据包是业务M的数据包。
可选的,若S504中用户面功能网元仅获取了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则在S507之后,直接执行S509。若S504中用户面获取了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S507之后执行S508再执行S509。
S508、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的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S508中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下述两种方式获取的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
方式1、用户面功能网元从UE接收该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
例如,用户面功能网元从UE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中携带了该UE的位置信息。
方式2、用户面功能网元从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UE的位置信息。
其中,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包括5G系统中的AMF网元。
例如,用户面功能网元从UE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中携带了该UE的标识,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按照UE的标识,从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
S509、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二地址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
其中,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二服务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S509中,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二地址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具体可以包括:用户功能网元确定对应关系中与第二地址对应的地址信息指示的服务器,作为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此时,第二服务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S504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了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且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了S508获取了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在S509中,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二地址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具体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第二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中包括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或,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处于第二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的范围内。此时,第二服务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例如,在S509中一种具体的实现可以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选择出第二地址对应的所有第二服务器的列表信息;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第二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以及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从列表信息中选择出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其中,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中包括UE接入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
例如,在S509中一种具体的实现可以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选择出所有可以服务于用户接入网络位置的第二服务器列表;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从列表中选出第一地址对应的为用户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
示例性的,假设S507中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接收到UE发送的目的地址为地址X的数据包,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根据表5或表6示意的内容,确定UE发送的的地址为地址X的数据包是业务M的数据包,假设该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指示该UE处于表6中的位置信息3指示的服务区域,用户面功能网元则确定IP地址为192.168.2.7的服务器向该UE提供业务M的服务。
进一步的,在S509中,若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出的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为多个,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二地址和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具体可以实现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按照预设规则选择一个第二服务器,为UE提供第一业务。
其中,该预设规则可以为随机选择一个服务器,或者,选择负载率最低的服务器,或者,轮询选择,或者,选择直线距离最近的服务器,或者其他,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预设规则的内容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S509中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后,用户面功能网元则以该第二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向该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501至S509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图5中只是示意了一种可行的执行顺序,但并不是对此的具体限定。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由第一网元确定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第一地址之后,将第一地址与提供第一业务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关联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由此,当服务器本地化时,只需配置每个业务的第一地址,通过第一地址的转换,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以某一业务的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包时,根据第一地址确定为该用户设备提供该业务的服务器,因此选择服务器与用户设备无关,也就无需为用户设备配置服务器的相关信息,使得数据传输过程实现简单也节约了资源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构成具体限定。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AF创建请求消息。
具体的,AF在发起第一业务的服务创建或对现有的第一业务的服务请求进行更改或删除时,执行S601。该请求消息内容包括:AF的地址信息(IP地址或FQDN地址或其他)、AF提供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可选的还包括AF提供第一业务对应的位置信息(可以为坐标信息,或者为网络侧划分的GEO ID))。
可选的,该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操作标识,用于识别操作。例如,操作标识可以为AF Transaction ID。
示例性的,请求消息可以为的业务流创建消息(例如,Nnef_TrafficInfluence_Create消息)或业务流更新消息(例如,Nnef_TrafficInfluence_Update消息)或业务流删除消息(例如,Nnef_TrafficInfluence_Delete消息)或参数提供创建消息(例如,Nnef_ParameterProvision_Create消息)或参数提供更新消息(例如,Nnef_ParameterProvision_Update消息)或参数提供删除消息(例如,Nnef_ParameterProvision_Delete消息)。
S602、AF向PCF发送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运营商不允许,S602具体实现为S602a至S602e:
S602a、AF向NEF发送请求消息。
S602b、NEF对AF是否可以发起请求进行授权控制。
例如,NEF根据AF请求消息的源IP或AF的标识在可提供服务的AF列表或类似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判断是否可以为该提供相应的服务,并确认AF发起的请求消息的内容可以映射到核心网网元需要的信息(例如,根据运营商具体实施情况,如3GPP TS 23.502中4.3.6.1节所述,将AF提供的第一业务的标识对应到核心网的DNN,S-NSSAI等相应操作)。通过授权控制后,NEF将AF Transaction ID转换成AF Transaction Internal ID(核心网内部使用的ID)供核心网其他网元使用。
可选的,若AF发送的请求消息中,位置信息为坐标位置信息,则NEF将AF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坐标位置信息转换成GEO ID。具体转换过程为查询两者的对应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在S602b中通过授权控制后,执行S602c。
S602c、NEF将请求消息发送给UDR或者UDM。
S602d、UDR或者UDM根据请求消息进行信息创建、更新或删除存储。
在S602d中,UDR或者UDM根据AF Transaction Internal ID对AF存储的信息进行更改(包括创建,更新和删除),完成后,UDR或者UDM将最新的AF信息(即AF发送的请求消息中的信息)发送给PCF,UDR或者UDM发送的最新的AF信息包括:AF的IP地址、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可选的还包括AF提供第一业务对应的位置信息)。
S602e、NEF向AF发送反馈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运营商允许,AF直接向PCF发送请求消息。
若PCF直接收到AF的请求消息,则由PCF对该请求消息的内容进行授权控制,具体操作如S602b中的NEF进行的授权控制操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603、PCF将AF的信息随PCC规则发送给SMF。
其中,AF的信息包括AF的IP地址、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可选的还包括AF提供第一业务对应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PCF收到来自AF或UDR或UDM的AF的信息后,若AF的信息中包括AF提供第一业务对应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为坐标等位置信息,则PCF可以将其转换成GEO ID。具体转换过程为查询两者的对应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S604、SMF接收AF的IP地址和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
可选的,在S604中,SMF还可以接收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S605、SMF确定第一地址。
其中,第一地址用于UE向UPF发送该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S605中,SMF根据接收到的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判断是否存在已有的对应于该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第一地址。若已经存在对应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第一地址,则使用已有的第一地址。若不存在对应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第一地址,则SMF重新生成一个对应于第一业务的标识的第一地址。
SMF将该第一地址与接收的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绑定为对应关系,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绑定为对应关系。
S606、SM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
可选的,S606中SM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时,还可以向UPF发送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SMF可以根据前述第一预设规则选择UPF执行S606。
S607、UPF对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和记录。
可选的,S607中UPF对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和记录时,还可以更新和记录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UE使用该第一地址向目标AF进行单播时,UPF接收到来自该UE的数据包后,根据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及SMF所配置的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将第一地址转换为AF的单播目的地址信息(IP地址或FQDN地址),为UE和AF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将第一地址转换为AF的单播目的地址信息的具体过程为:选择对应关系中与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地址信息,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单播目的地址信息。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单播目的地址信息选择过程可以参照前述预设规则,此处不再赘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UE使用该第一地址向目标AF进行单播时,UPF接收到来自该UE的数据包后,根据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UE的位置信息(UE随数据包发送或UPF通过SMF向AMF获取)、SMF所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将第一地址转换为AF的单播目的IP地址,为UE和AF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将第一地址转换为AF的单播目的地址信息的具体过程为:选择对应关系中与目的地址对应,且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中包括UE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的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并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单播目的地址信息。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单播目的地址信息选择过程可以参照前述预设规则,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地,AF向UE发送下行数据时,UPF可选的将AF的地址信息转换成其对应的第一地址作为AF的源地址,或者直接使用AF的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作为源地址。
S608、SMF将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PCF。
S609、PCF将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E。
其中,在S609中,PCF通过V2X通信参数配置或更新流程经过AMF的N1接口,将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E。
PCF可以根据前述第二预设规则选择UE执行S609,此处不再赘述。
之后,当UE进行第一业务时,根据接收到的对应关系,选择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向UPF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UPF在接收到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的数据包后,选择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AF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详细过程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申请提另一种通信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701、AF创建请求消息。
具体的,S701的实现方式可参考S601的描述,具体实现不再赘述。
S702、AF向PCF发送请求消息。
具体的,S702的实现方式可参考S602的描述,具体实现不再赘述。
S703、PCF确定第一地址。
其中,第一地址用于UE向UPF发送该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具体的,S703的实现方式可参考S605的描述,具体实现不再赘述。
PCF将该第一地址与接收的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绑定为对应关系,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绑定为对应关系。
S704、PC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随PCC规则发送给SMF。
可选的,S704中PC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随PCC规则发送给SMF时,还可以向SMF发送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S705、SMF接收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
可选的,S705中SMF在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时,还可以接收到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S706、SM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
可选的,S706中SM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时,还可以向UPF发送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SMF可以根据前述第一预设规则选择UPF执行S706。
S707、UPF对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和记录。
具体的,S707与S607相同,具体实现不再赘述。
S708、PCF将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E。
其中,在S708中,PCF通过V2X通信参数配置或更新流程经过AMF的N1接口,将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E。
PCF可以根据前述第二预设规则选择UE执行S708,此处不再赘述。
之后,当UE进行第一业务时,根据接收到的对应关系,选择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向UPF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UPF在接收到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的数据包后,选择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AF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详细过程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申请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801、AF确定第一地址。
其中,第一地址用于UE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具体的,AF在发起第一业务的服务创建或对现有的第一业务服务请求进行更改或删除时,执行S801。
需要说明的是,S801中的确定过程可以参照S605中的具体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802、AF向PCF发送请求消息。
该请求消息内容包括: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可以包括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可以为坐标信息,或者为网络侧划分的GEO ID)。
需要说明的是,S802的具体发送方式,可以参照S602中的具体发送方式,只是请求消息的内容不同,此处对于S802中的具体发送过程不进行赘述。
可选的,PCF收到来自AF或UDR或UDM的AF的信息后,若AF的信息中包括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且位置信息为坐标等位置信息,则PCF可以将其转换成GEO ID。具体转换过程为查询两者的对应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S803、PC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随PCC规则发送给SMF。
可选的,在S803中,PCF还可以将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随PCC规则发送给SMF。
S804、PCF将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E。
PCF可以根据前述第二预设规则选择UE执行S804。
在S804中,PCF可以通过V2X通信参数配置或更新流程经过AMF的N1接口发送给UE。
S805、SMF接收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S805中,SMF还可以接收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S806、SM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
可选的,S806中SM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时,还可以向UPF发送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SMF可以根据前述第一预设规则选择UPF执行S806。
S807、UPF对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和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S807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S607的具体实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之后,当UE进行第一业务时,根据接收到的对应关系,选择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向UPF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UPF在接收到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的数据包后,选择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AF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详细过程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申请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901、AF确定第一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S901与S801相同,具体实现不再赘述。
S902、AF向PCF发送请求消息。
该请求消息内容包括: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可选的还可以包括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可以为坐标信息,或者为网络侧划分的GEO ID)。
需要说明的是,S902的具体发送方式,可以参照S602中的具体发送方式,只是请求消息的内容不同,此处对于S902中的具体发送过程不进行赘述。
可选的,PCF收到来自AF或UDR或UDM的AF的信息后,若AF的信息中包括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且位置信息为坐标等位置信息,则PCF可以将其转换成GEO ID。具体转换过程为查询两者的对应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S903、AF将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E。
AF可以根据前述第二预设规则选择UE执行S903。
在S903中,AF可以通过AF与UE间的接口,将AF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E。
例如,V2X的AF,可以将AF业务标识(例如:APPID)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通过V1接口发送给V2X UE。
S904、PC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随PCC规则发送给SMF。
可选的,在S904中,PCF还可以将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随PCC规则发送给SMF。
S905、SMF接收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S905中,SMF还可以接收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S906、SM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
可选的,S906中SMF将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PF时,还可以向UPF发送AF提供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SMF可以根据前述第一预设规则选择UPF执行S906。
S907、UPF对第一地址与AF的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和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S907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S607的具体实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之后,当UE进行第一业务时,根据接收到的对应关系,选择与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向UPF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UPF在接收到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的数据包后,选择为UE提供第一业务的AF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详细过程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第一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第一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网元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00可以是第一网元,也可以是第一网元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和第一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如图10所示,通信装置1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1001、发送单元1002。其中,确定单元1001用于执行图5中的S501、或者图6中的S605、或者图7中的S703,或者图8中的S801,或者图9中的S901;发送单元1002用于执行图5中的S502、S503,或者图6中的S606、S608,或者图7中的S704、S708,或者图8中的S802,或者图9中的S902、S903。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1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网元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10可以是第一网元,也可以是第一网元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和第一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10可以为芯片系统。通信装置1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模块11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网元的功能。示例性地,处理模块1101可以用于执行图5中的S501、或者图6中的S605、或者图7中的S703,或者图8中的S801,或者图9中的S901。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通信装置1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1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模块1102和处理模块11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模块1101可能和存储模块1102协同操作。处理模块1101可能执行存储模块11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模块中。
通信装置11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1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确定通信装置11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模块1103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处理器1101利用通信模块1103执行图5中的S502、S503,或者图6中的S606、S608,或者图7中的S704、S708,或者图8中的S802,或者图9中的S902、S903。
当处理模块1101为处理器,存储模块1102为存储器,通信模块1103为通信接口时,本申请实施例图11所涉及的通信装置110可以为图4示的通信装置40。
如前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或通信装置110可以用于实施上述本申请各实施例实现的方法中第一网元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各实施例。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2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20可以是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是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和用户面功能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2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12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201、接收单元1202和确定单元1203。其中,获取单元1201用于执行图5中的S504,或者图6中的S607,或者图7中的S707,或者图8中的S807,或者图9中的S907。接收单元1202用于执行图5中的S507。确定单元1203用于执行图5中的S509。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3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30可以是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是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和用户面功能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3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通信装置1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模块13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示例性地,处理模块1301可以执行图5中的S504、S509,或者图6中的S607,或者图7中的S707,或者图8中的S807,或者图9中的S907,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通信装置13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3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模块1302和处理模块13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模块1301可能和存储模块1302协同操作。处理模块1301可能执行存储模块13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模块中。
通信装置13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3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通信装置13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模块1303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处理器1301利用通信模块1303执行图5中的S507。
当处理模块1301为处理器,存储模块1302为存储器,通信模块1303为通信接口时,本申请实施例图13所涉及的通信装置130可以为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
如前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20或通信装置130,可以用于实施上述本申请各实施例实现的方法中V2X终端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各实施例。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4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用户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40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和用户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4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如图14所示,通信装置14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401、发送单元1402。接收单元1401用于执行图5中的S505;发送单元1402用于执行图5中的S506。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5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用户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50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和用户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50可以为芯片系统。通信装置1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模块15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用户设备的功能。
通信装置15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5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模块1502和处理模块15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模块1501可能和存储模块1502协同操作。处理模块1501可能执行存储模块15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模块中。
通信装置15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5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确定通信装置15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模块1503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处理器1501利用通信模块1503执行图5中的过程S505、S506。
当处理模块1501为处理器,存储模块1502为存储器,通信模块1503为通信接口时,本申请实施例图15所涉及的通信装置150可以为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
如前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40或通信装置150可以用于实施上述本申请各实施例实现的方法中用户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各实施例。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及第三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法,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第二方面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法,该第三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第三方面的方法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例如,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网元,第二通信装置为用户面功能网元,第三通信装置为用户设备。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本发明实施例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该芯片系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闪存、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或者,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例如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来控制执行。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所述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
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用于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用于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分配所述第一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向所述用户设备直接发送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或者,
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所述地址信息;
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通过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或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从所述第一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所述地址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二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所述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数据包的地址;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所述第二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相同;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或,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处于所述第二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
或者,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会话管理网元,从策略控制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策略控制网元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第一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所述策略控制网元从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所述策略控制网元从所述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出的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所述第二服务器为多个,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按照预设规则选择一个所述第二服务器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随机选择一个服务器,或者,选择负载率最低的服务器,或者,轮询选择。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确定第一地址,所述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
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用于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所述第二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相同;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或,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处于所述第二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的范围内。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一网元,或者,所述通信装置为所述第一网元中的装置或芯片系统,或者,所述通信装置为与所述第一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地址,所述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用于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用于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分配所述第一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直接发送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或者,
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或者获取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所述地址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或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从所述第一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和所述地址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4-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第一服务器,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第二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网元为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或者,统一数据管理网元。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所述通信装置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装置或芯片系统,或者,所述通信装置为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所述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数据包的地址;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所述第二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相同;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二地址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
或者,
确定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处于所述第二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的范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从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
或者,
通过会话管理网元,从策略控制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策略控制网元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第一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所述策略控制网元从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或者,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至统一数据存储网元,所述策略控制网元从所述统一数据存储网元获取。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所述第二服务器为多个,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预设规则选择一个所述第二服务器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随机选择一个服务器,或者,选择负载率最低的服务器,或者,轮询选择。
26.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其中,
所述第一网元用于,确定第一地址,所述第一地址为用户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地址;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用于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获取提供第一业务的第一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与第一地址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地址,所述第二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相同;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包括: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或,确定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处于所述第二服务器提供所述第一业务的位置信息的范围内。
CN201910518211.7A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087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8211.7A CN112087737B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20/094319 WO2020248888A1 (zh) 2019-06-14 2020-06-04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0822049.1A EP3972300A4 (en) 2019-06-14 2020-06-04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7/550,426 US20220103990A1 (en) 2019-06-14 2021-12-14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8211.7A CN112087737B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7737A CN112087737A (zh) 2020-12-15
CN112087737B true CN112087737B (zh) 2022-02-11

Family

ID=73734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8211.7A Active CN112087737B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3990A1 (zh)
EP (1) EP3972300A4 (zh)
CN (1) CN112087737B (zh)
WO (1) WO20202488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55798A1 (en) * 2019-11-04 2022-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v2x application server registration
CN115004847A (zh) * 2020-05-29 2022-09-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50159A (zh) * 2020-12-21 202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15332B (zh) * 2021-03-23 2022-08-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upf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189885B (zh) * 2021-09-27 2024-01-12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网元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79672A1 (zh) * 2022-03-25 2023-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5550372A (zh) * 2022-09-15 2022-12-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3124A (zh) * 2009-03-30 2014-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服务提供方法
WO2016202363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a service chain for a ue which roams into a visited network
CN106686553A (zh) * 2015-11-10 2017-05-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核心网epc上进行组播的方法和装置
EP3419351A1 (en) * 2016-02-17 2018-12-26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location registration-related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9275160A (zh) * 2017-07-17 2019-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842639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切换过程中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73470B2 (en) * 2011-09-23 2018-05-15 Tara Chand Singha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er download of digital content in mobile wireless devices
EP3273708A4 (en) * 2015-03-20 2018-12-12 Nec Corporation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server apparatus,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vehicle-related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and readable medium
EP4068816A1 (en) * 2016-03-30 2022-10-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wireless unit for v2x communication
US10652784B2 (en) * 2016-09-30 2020-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tunneling protocols
US20210243170A1 (en) * 2018-05-21 2021-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processing encrypted domain name server, dns, queries received from user equip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3124A (zh) * 2009-03-30 2014-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服务提供方法
WO2016202363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a service chain for a ue which roams into a visited network
CN106686553A (zh) * 2015-11-10 2017-05-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核心网epc上进行组播的方法和装置
EP3419351A1 (en) * 2016-02-17 2018-12-26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location registration-related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9275160A (zh) * 2017-07-17 2019-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842639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切换过程中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3-161459_33899-rm".《3GPP tsg_sa\WG3_Security》.2016, *
S2-175844 "TS 23.502: Delay time generation for PDU session during handover";Huawei等;《3GPP tsg_sa\WG2_Arch》;201708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72300A1 (en) 2022-03-23
CN112087737A (zh) 2020-12-15
EP3972300A4 (en) 2022-07-20
US20220103990A1 (en) 2022-03-31
WO2020248888A1 (zh) 2020-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87737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36160B (zh) 一种局域网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3851B (zh) 一种基于切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199114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of application ser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84536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2100998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uthorization for unmanned aerial system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88437B (zh) 一种群组多播和群组创建的方法以及移动网络平台
CN110278584B (zh) 切换用户面网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30983B (zh) 一种局域网通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84327B (zh) 一种更新用户面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05128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484211B (zh)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31506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080032A1 (en) Method of application function (af) apparatus, method of 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 (nef) apparatus, method of unified data management (udm) apparatus, method of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amf) apparatus,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ue), method of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pcf) apparatus, method of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node, af apparatus, nef apparatus, udm apparatus, amf apparatus, ue, pcf apparatus and ran node
CN11442307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2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95484A1 (ja) 制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238805A1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3120045A1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u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e, method for firs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firs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3068119A1 (en) Method of ue, method of geographically selected amf apparatus, ue, geographically selected amf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16806436A (zh) 移动边缘计算应用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协作
CN11664783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896777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686684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23005012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역 서비스용 액세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