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5160A -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5160A
CN109275160A CN201710582548.5A CN201710582548A CN109275160A CN 109275160 A CN109275160 A CN 109275160A CN 201710582548 A CN201710582548 A CN 201710582548A CN 109275160 A CN109275160 A CN 109275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l
user face
local user
entity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825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5160B (zh
Inventor
姚琦
胡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825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5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5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5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5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5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本地分流。方法包括:通信设备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通信设备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通信设备向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该本地应用服务器;通信设备向该终端发送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该终端将该应用的数据分流到该本地应用服务器。

Description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无线宽带技术的挑战,保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领先优势,3GPP标准组在2016年底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next generation system)网络架构,称为第五代(5rd generation,5G)网络架构。5G网络架构中定义了极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场景,主要包括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比如,现有5G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TS)22186规定远程驾驶场景中,要求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端到端时延需要始终保持在5ms以内。
为了满足端到端时延要求,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可以本地部署。目前,将应用服务器本地部署的一个可行解决方案是采用上行分类器(uplinkclassifier,ULCL)机制实现。ULCL场景下,一个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unit,PDU)会话可以存在多个用户面功能(userplane function,UPF)实体,通过ULCL可实现本地分流,这样使得提供极低时延业务或者高价值服务的应用服务器可以本地部署。
然而,如何将数据分流到本地应用服务器,目前并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本地分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该方法包括:通信设备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该通信设备向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该本地应用服务器;该通信设备向该终端发送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该终端将该应用的数据分流到该本地应用服务器。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一方面,由于在通信设备确定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后,可以将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应用服务器,因此终端根据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可以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应用服务器;另一方面,由于发送给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的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应用服务器,因此可以避免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将发往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路由到远端数据网络后再路由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得终端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路径最短,时延可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设备为应用功能实体;该通信设备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包括:该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在该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还包括:该应用功能实体向该能力开放网元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通过该方式,该应用功能实体可以获取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在该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还包括:该应用功能实体向该能力开放网元发送订阅信息,该订阅信息用于订阅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该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包括:若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该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通过该方式,该应用功能实体可以获取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设备为能力开放网元;该通信设备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包括:该能力开放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在该能力开放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还包括:该能力开放网元向该会话管理实体发送订阅信息,该订阅信息用于订阅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该能力开放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包括:若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该能力开放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通过该方式,该应用功能实体可以获取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该通信设备向该终端发送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包括:该能力开放网元向该应用功能实体发送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由该应用功能实体向该终端发送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该本地应用服务器注册到该通信设备的过程中,该通信设备存储该应用的标识和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这样,通信设备可以在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后,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该通信设备获取该本地数据网络的名称DNN标识;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包括: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和该本地DNN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也就是说,当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不能唯一确定一个数据网络时,可以通过用户面接入标识和DNN共同确定一个数据网络。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实体向通信设备发送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该通信设备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实体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该通信设备向该会话管理实体发送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该目的地址为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该本地应用服务器;该会话管理实体接收来自该通信设备的该路由规则,并向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该路由规则;该通信设备向该终端发送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该终端将该应用的数据分流到该本地应用服务器。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一方面,由于在通信设备确定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后,可以将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应用服务器,因此终端根据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可以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应用服务器;另一方面,由于发送给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的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应用服务器,因此可以避免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将发往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路由到远端数据网络后再路由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得终端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路径最短,时延可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前,还包括:该会话管理实体确定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存在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该会话管理实体向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一路径信息,以及,该会话管理实体向该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二路径信息,该第一路径信息和该第二路径信息用于建立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该会话管理实体向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三路径信息,以及,该会话管理实体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路径信息,该第三路径信息和该第四路径信息用于建立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该接入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由于该方案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前插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因此可以减少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后临时插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引入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前,还包括:该会话管理实体确定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存在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在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后,还包括:该会话管理实体向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一路径信息,以及,该会话管理实体向该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二路径信息,该第一路径信息和该第二路径信息用于建立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该会话管理实体向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三路径信息,以及,该会话管理实体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路径信息,该第三路径信息和该第四路径信息用于建立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该接入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通信设备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后插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以保证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插入的有效性。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通信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分流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分流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该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三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分流系统,该数据分流系统包括会话管理实体和通信设备;该会话管理实体,用于向该通信设备发送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该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实体的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该通信设备,还用于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该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该通信设备,还用于向该会话管理实体发送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该目的地址为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该本地应用服务器;该会话管理实体,还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设备的该路由规则,并向该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该路由规则;该通信设备,还用于向该终端发送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该终端将该应用的数据分流到该本地应用服务器。
其中,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流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AF实体中配置应用标识和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NEF实体中配置应用标识和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给出本申请相关技术的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隧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隧道包括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接口3(简称N3)N3隧道和N接口9(简称N9)隧道。其中,N3隧道为接入设备(比如基站)与UPF实体之间的隧道;N9隧道为UPF实体与UPF实体之间的隧道。通常,N3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N9隧道可以为会话粒度的隧道,也可以为设备粒度的隧道。
其中,会话粒度的隧道是指,针对一个PDU会话建立的隧道资源,该隧道仅供一个PDU会话使用。其中,一个会话粒度的隧道仅包括一个路由规则,只有该路由规则才能够对应该隧道转发数据。另外,会话粒度的隧道的生命周期是一个PDU会话的生命周期,即当一个PDU会话消失或释放时,会话粒度的隧道也需要释放。
设备粒度的隧道是指,针对一个或多个PDU会话建立的隧道资源,该隧道可以供一个或多个PDU会话使用。其中,一个设备粒度的隧道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路由规则,该一个或多个路由规则均可以对应该隧道转发数据。另外,设备粒度的隧道的生命周期是该隧道对应的多个PDU会话的生命周期,即假设设备粒度的隧道对应M个PDU会话,则当该隧道对应的多个PDU会话中的前M-1个PDU会话消失或释放时,仅释放相应PDU会话对应的路由规则;当该隧道对应的多个PDU会话中的第M个PDU会话消失或释放时,设备粒度的隧道才可能释放。当然,当该隧道对应的多个PDU会话中的第M个PDU会话消失或释放时,也可以保留该设备粒度的隧道,以便后续不需要重新建立该隧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路由规则: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路由规则也可以称之为分流规则,具体是指将业务数据路由到下一跳设备的规则。
比如,下述实施例中本地UPF实体上的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应用服务,具体是指,目的地址为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业务数据的下一跳设备为本地应用服务器。
第三,路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路径信息包括A的隧道上行信息和B的隧道下行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建立A和B之间的隧道。A的隧道上行信息可以包括隧道在A侧的端点地址和A的地址等,B的隧道下行信息包括隧道在B侧的端点地址和B的地址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路径信息可以包括路由规则,也可以不包括路由规则,下述各实施例以路径信息不包括路由规则为例进行说明,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该数据分流系统包括会话管理实体101、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102和通信设备103。
其中,会话管理实体101,用于向通信设备103发送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102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通信设备103,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101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并确定该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
通信设备103,还用于向会话管理实体101发送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应用服务器。
会话管理实体101,还用于接收来自通信设备103的路由规则,并向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102发送该路由规则。
通信设备103,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应用服务器。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分流具体是指,ULCL场景下数据的本地分流,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面接入标识用于标识与UPF实体连通的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当然,该用户面接入标识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比如该用户面接入标识也可以替换为本地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DNAI),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若一个数据中心(data center,DC)中包括一个DN,则该用户面接入标识可以对应一个DN;若一个DC中包括多个DN,则该用户面接入标识和数据网络名称(Datanetwork name,DNN)标识可以共同对应一个DN,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能力开放网元或应用功能实体。
可选的,图1中的会话管理实体101和通信设备103可能直接通信,也可能通过其他网络设备的转发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图1中的会话管理实体101和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102可能直接通信,也可能通过其他网络设备的转发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一方面,由于在通信设备确定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后,可以将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应用服务器,因此终端根据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可以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应用服务器;另一方面,由于发送给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的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应用服务器,因此可以避免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将发往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路由到远端DN后再路由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得终端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路径最短,时延可控。
可选的,上述数据分流系统10可以应用于目前的5G网络的ULCL场景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的ULCL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若上述数据分流系统10应用于目前的5G网络的ULCL场景,则如图2所示,会话管理实体101所对应的网元或实体可能为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实体;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102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能为本地UPF实体;通信设备102所对应的网元或实体可能为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实体或者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实体。
可选的,如图2所示,ULCL架构中还可以包括终端、接入设备、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ULCL、策略控制功能(policycontrol function,PCF)实体、远端UPF实体、远端DN、本地DN、边缘计算(mobile edgecomputing,MEC)实体和MEC管理平台。
其中,终端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接口1(简称N1)与AMF实体通信,并通过接入设备与ULCL通信;接入设备通过N接口2(简称N2)与AMF实体通信,并通过N接口3(简称N3)与ULCL通信;AMF实体通过N接口11(简称N11)与SMF实体通信;SMF实体通过N接口4(简称N4)与UPF实体(包括远端UPF实体和本地UPF实体)和ULCL通信,SMF实体通过N接口7(简称N7)与PCF实体通信,SMF实体与NEF实体通信连接;PCF实体与NEF实体通信连接;ULCL通过N接口9(简称N9)与UPF实体(包括远端UPF实体和本地UPF实体)通信,UPF实体(包括远端UPF实体和本地UPF实体)通过N接口6(简称N6)与DN(包括远端DN和本地DN)通信;MEC管理平台与MEC实体通信连接,MEC实体与本地DN中的本地AS通信连接。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本地UPF实体和ULCL可以合一部署,也可以分开部署,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本地UPF实体与ULCL分开部署时,ULCL可以通过UPF实体实现,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本地UPF实体为本地业务锚点(anchor),与本地UPF实体通信连接的本地DN中部署有本地AS,终端通过本地UPF实体可以接入本地AS。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经过其他网络设备相连接,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UPF实体为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锚点,IP锚点是指若UPF实体不变则IP地址保持不变。其中,与远端UPF实体通信连接的远端DN中可以部署有远端AS,终端通过远端UPF实体可以接入远端AS。当然,终端也可以通过与远端UPF实体通信连接的远端DN与其它终端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在图2中,对于上行数据,ULCL根据SMF实体下发的路由规则,将本地业务转发至本地UPF实体,将非本地业务转发至远端UPF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名字可能称为其他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接入设备、AMF实体、SMF实体、UPF实体、PCF实体、NEF实体、AS、AF实体、MEC实体和MEC管理实体等仅是一个名字,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5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中,接入设备、AMF实体、SMF实体、UPF实体、PCF实体、NEF实体、AS、AF实体、MEC实体和MEC管理实体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UPF实体还有可能被替换为UP,该AF实体还有可能被替换为AS控制器或者车与外界的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 communication,V2X)控制功能(Control Function)实体等,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terminal)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phone)、智能电话(smart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接入设备指的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非3GPP接入设备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AMF实体负责注册管理,移动性管理,合法监听等功能。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SMF实体、本地UPF实体、AF实体或NEF实体的功能可参考图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此外,SMF实体还用于进行会话管理,包括:会话建立,会话修改,会话释放,终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分配和管理,UPF实体的选择和控制,合法监听等与会话相关的控制功能;UPF实体还可以负责终端报文的转发、统计等处理功能。例如,UPF实体可实现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network gateway,PGW)的用户面功能。另外,UPF实体还可以是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交换机(Switch),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MEC实体可以是运营商部署的MEC平台,也可以是第三方管理的MEC平台,用于向MEC管理实体请求该MEC实体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进而可以根据该用户面接入标识建立对应的DC。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MEC管理实体用于集中管理一个或多个MEC实体。
可选的,图1中的通信设备102可以由一个实体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实体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实体设备内的一个逻辑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通信总线302,存储器3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04。
处理器3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3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3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3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300还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3中的处理器301和处理器3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3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305和输入设备306。输出设备305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3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306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3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设备3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会话管理实体或者通信设备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3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300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以图1所示的数据分流系统10应用于图2所示的5G网络的ULCL场景为例,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401、SMF实体确定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存在本地UPF实体。
可选的,SMF实体可以根据终端的位置信息和UPF实体的服务区等信息确定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是否存在本地UPF实体。若存在,执行步骤S402-S407的插入本地UPF实体的流程;若不存在,流程暂时结束。
S402、SMF实体向本地UPF实体发送会话建立请求1,以使得本地UPF实体接收来自SMF实体的会话建立请求1。
可选的,该会话建立请求1中可以包括第一路径信息,该第一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本地UPF实体和远端UPF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路径信息可以包括远端UPF实体的N9隧道上行信息。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路径信息还可以包括本地UPF实体的N9隧道下行信息。本地UPF实体的N9隧道和远端UPF实体的N9隧道具体是指本地UPF实体和远端UPF实体之间的隧道。本地UPF实体的N9隧道下行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本地UPF实体的N9隧道在本地UPF实体侧的端点地址和本地UPF实体的地址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远端UPF实体的N9隧道上行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远端UPF实体的N9隧道在远端UPF实体侧的端点地址和远端UPF实体的地址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本地UPF实体的N9隧道下行信息可以是由SMF实体分配的,也可以是由本地UPF实体分配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远端UPF实体的N9隧道上行信息可以是由SMF实体分配的,也可以是由远端UPF实体分配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该会话建立请求1中可以包括第三路径信息,该第三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本地UPF实体和接入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路径信息可以包括接入设备的N3隧道下行信息。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路径信息还可以包括本地UPF实体的N3隧道上行信息。接入设备的N3隧道和本地UPF实体的N3隧道具体是指本地UPF实体和接入设备之间的隧道。本地UPF实体的N3隧道上行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本地UPF实体的N3隧道在本地UPF实体侧的端点地址和本地UPF实体的地址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接入设备的N3隧道下行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接入设备的N3隧道在接入设备侧的端点地址和接入设备的地址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本地UPF实体的N3隧道上行信息可以是由SMF实体分配的,也可以是由本地UPF实体分配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接入设备的N3隧道下行信息是由接入设备分配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该会话建立请求1中还可以包括当前PDU会话的其它用户面信息,比如数据包统计与上报规则,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规则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上述会话建立请求1中包括的各个信息也可以是通过不同的消息发送给目的UPF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403、本地UP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会话建立应答1,以使得SMF实体接收来自本地UPF实体的会话建立应答1。
S404、SMF实体向远端UPF实体发送会话建立请求2,以使得远端UPF实体接收来自SMF实体的会话建立请求2。
可选的,该会话建立请求2中可以包括第二路径信息,该第二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本地UPF实体和远端UPF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路径信息可以包括本地UPF实体的N9隧道下行信息。
此外,该会话建立请求2中还可以包括当前PDU会话的其它用户面信息,比如数据包统计与上报规则,QoS规则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上述会话建立请求2中包括的各个信息也可以是通过不同的消息发送给目的UPF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405、远端UP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会话建立应答2,以使得SMF实体接收来自远端UPF实体的会话建立应答2。
S406、SMF实体向接入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3,以使得接收设备接收来自SMF实体的N4会话建立请求3。
可选的,该会话建立请求3中可以包括第四路径信息,该第四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本地UPF实体和接入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四路径信息可以包括本地UPF实体的N3隧道上行信息。
此外,该会话建立请求3中还可以包括当前PDU会话的其它用户面信息,比如数据包统计与上报规则,QoS规则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上述会话建立请求3中包括的各个信息也可以是通过不同的消息发送给目的UPF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407、远端UP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会话建立应答3,以使得SMF实体接收来自远端UPF实体的会话建立应答3。
至此,接入设备与本地UPF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建立完成,本地UPF实体与远端UPF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建立完成,也就是说,本地UPF实体已经插入当前的PDU会话。
S408、SMF实体向NEF实体发送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以使得NEF实体接收来自SMF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SMF实体中预先存储了UPF实体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这样,在SMF实体确定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存在本地UPF实体之后,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在NEF实体接收来自SMF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还可以包括:NE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订阅信息,该订阅信息用于订阅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进而,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NEF实体可以接收来自SMF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NEF实体在接收到来自SMF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后,可以存储终端标识与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这样,后续终端发起业务请求后,AF实体可以根据终端的标识和该对应关系,确定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409、终端发起业务请求。
其中,该业务请求例如可以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请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终端发起业务请求的流程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S410、在AF实体检测到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之后,向NEF实体发送请求消息,以使得NEF实体接收来自AF实体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用于请求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
S411、NEF实体向AF实体发送应答消息,以使得AF实体接收来自NEF实体的应答消息。该应答消息包括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
其中,步骤S410和S411提供了一种AF实体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具体实现,当然,AF实体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在AF实体接收来自NEF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还可以包括:AF实体向NEF实体发送订阅信息,该订阅信息用于订阅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进而,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AF实体可以接收来自NEF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或者,示例性的,在AF实体接收来自NEF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还可以包括:A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订阅信息,该订阅信息用于订阅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进而,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AF实体可以接收来自SMF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S412、AF实体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AF实体中可以预先存储用户面接入标识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进而,AF实体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
当然,AF实体也可能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不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比如,本地数据网络中未部署对应的AS。该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后续的数据分流流程,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中,若一个DC中包括多个DN,则AF实体还需要获取本地DNN标识。进而,AF实体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具体可以包括:AF实体根据预先存储的用户面接入标识、DNN标识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和本地DNN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413、AF实体向本地UPF实体发送路由规则,以使得本地UPF实体接收来自AF实体的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
具体的,AF实体可以通过PCF实体或者NEF实体向本地UPF实体发送路由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414、AF实体向终端发送本地AS的地址,以使得终端接收来自AF实体的本地AS的地址。该本地AS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应用的数据分流到该本地AS。
也就是说,终端接收来自AF实体的本地AS的地址之后,可以将本地AS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发起业务会话。这样,本地UPF实体可以根据该目标地址和路由规则,将业务数据分流到本地AS。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一方面,由于在AF实体确定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之后,可以将本地AS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该本地AS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AS,因此终端根据该本地AS的地址可以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AS;另一方面,由于发送给本地UPF实体的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因此可以避免本地UPF实体将发往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路由到远端DN后再路由到本地AS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得终端到本地AS的路径最短,时延可控;再一方面,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前插入本地UPF实体,因此可以减少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后临时插入本地UPF实体所引入的时延。
其中,上述步骤S401至S414中AF实体的动作可以由图3所示的通信设备300中的处理器301调用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数据分流系统10应用于图2所示的5G网络的ULCL场景为例,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501-S509、同步骤S401-S409,具体可参考图4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510、在AF实体检测到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之后,向NEF实体发送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标识,以使得NEF实体接收来自AF实体的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标识。
S511、NEF实体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NEF实体中可以预先存储用户面接入标识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进而,NEF实体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
当然,NEF实体也可能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不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比如,本地数据网络中未部署对应的AS。该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后续的数据分流流程,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中,若一个DC中包括多个DN,则NEF实体还需要获取本地DNN标识。进而,NEF实体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具体可以包括:NEF实体根据预先存储的用户面接入标识、DNN标识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和本地DNN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2、NEF实体向本地UPF实体发送路由规则,以使得本地UPF实体接收来自NEF实体的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
S513、NEF实体向AF实体发送本地AS的地址,以使得AF实体接收来自NEF实体的本地AS的地址。
S514、AF实体向终端发送本地AS的地址,以使得终端接收来自AF实体的本地AS的地址。该本地AS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应用的数据分流到该本地AS。
也就是说,终端接收来自AF实体的本地AS的地址之后,可以将本地AS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发起业务会话。这样,本地UPF实体可以根据该目标地址和路由规则,将业务数据分流到本地AS。
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由AF实体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进而由AF实体发起后续的数据分流流程;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NEF实体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进而由NEF实体发起后续的数据分流流程。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一方面,由于在NEF实体确定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之后,可以将本地AS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该本地AS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AS,因此终端根据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可以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AS;另一方面,由于发送给本地UPF实体的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因此可以避免本地UPF实体将发往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路由到远端DN后再路由到本地AS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得终端到本地AS的路径最短,时延可控;再一方面,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前插入本地UPF实体,因此可以减少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后临时插入本地UPF实体所引入的时延。
其中,上述步骤S501至S514中NEF实体的动作可以由图3所示的通信设备300中的处理器301调用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以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前插入本地UPF实体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中,也可以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后确定存在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之后才插入本地UPF实体。比如,以图1所示的数据分流系统10应用于图2所示的5G网络的ULCL场景为例,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601、同S401,具体可参考图4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602-S606、同S408-S412,具体可参考图4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607、A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路由规则,以使得SMF实体接收来自AF实体的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
具体的,AF实体可以通过PCF实体或者NEF实体向AMF实体发送路由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608-S613、同S402-S407,具体可参考图4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614、SMF实体向本地UPF实体发送路由规则,以使得本地UPF实体实体接收来自SMF实体的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
S615、同S414,具体可参考图4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一方面,由于在AF实体确定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之后,可以将本地AS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该本地AS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AS,因此终端根据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可以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AS;另一方面,由于发送给本地UPF实体的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因此可以避免本地UPF实体将发往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路由到远端DN后再路由到本地AS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得终端到本地AS的路径最短,时延可控。
其中,上述步骤S601至S615中AF实体的动作可以由图3所示的通信设备300中的处理器301调用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数据分流系统10应用于图2所示的5G网络的ULCL场景为例,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701、同S501,具体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702-S705、同S508-S511,具体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706、NEF实体向SMF实体发送路由规则,以使得SMF实体接收来自NEF实体的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
S707-S712、同S502-S507,具体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713、SMF实体向本地UPF实体发送路由规则,以使得本地UPF实体实体接收来自SMF实体的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
S714-S715、同S513-S514,具体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由AF实体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进而由AF实体发起后续的数据分流流程;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NEF实体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进而由NEF实体发起后续的数据分流流程。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一方面,由于在NEF实体确定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AS之后,可以将本地AS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该本地AS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AS,因此终端根据该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可以将当前访问的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AS;另一方面,由于发送给本地UPF实体的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AS,因此可以避免本地UPF实体将发往本地AS的地址的数据路由到远端DN后再路由到本地AS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得终端到本地AS的路径最短,时延可控。
其中,上述步骤S701至S715中NEF实体的动作可以由图3所示的通信设备300中的处理器301调用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下面给出在AF实体中配置应用标识和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的具体实现。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AF实体中配置应用标识和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801、MEC实体向MEC管理实体发送请求消息1,以使得MEC管理实体接收来自MEC实体的请求消息1。该请求消息1用于请求MEC实体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
S802、MEC管理实体为MEC实体分配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后,向MEC实体发送该MEC实体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以使得该MEC实体接收来自MEC管理实体的用户面接入标识。
S803、SMF实体协同MEC管理实体配置本地UPF实体的UPF标识和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用于后续SMF实体在确定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存在本地UPF实体之后,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UPF实体所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
S804、本地AS部署时,本地AS向MEC实体发送请求消息2,以使得MEC实体接收来自本地AS的请求消息2。该请求消息2用于请求MEC实体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
S805、MEC实体向本地AS发送该MEC实体对应的用户面接入标识,以使得本地AS接收来自MEC实体的用户面接入标识。
S806、本地AS部署完成后,本地AS向AF实体发送用户面接入标识、本地应用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以使得AF实体接收来自本地AS的用户面接入标识、本地AS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
S807、AF实体存储用户面接入标识、本地AS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对应关系可以如表一所示:
表一
用户面接入标识 应用标识 本地AS的地址
可选的,若一个DC中包括多个DN,即一个MEC实体对应多个DN,则步骤S805中,MEC实体还向本地AS发送DNN标识,以使得本地AS接收来自MEC实体的DNN标识;进而,本地AS部署完成后,本地AS向AF实体发送用户面接入标识、DNN标识、本地应用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以使得AF实体接收并存储来自本地AS的用户面接入标识、DNN标识、本地应用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该对应关系可以如表二所示:
表二
用户面接入标识+DNN标识 应用标识 本地AS的地址
基于步骤S801至S807,可以在AF实体中配置应用标识和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
下面给出在NEF实体中配置应用标识和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的具体实现。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NEF实体中配置应用标识和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901-S903、同S801-S803,具体可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904、本地AS部署时,本地AS向MEC实体发送注册请求,以使得MEC实体接收来自本地AS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包括本地AS的地址和应用标识。
S905、MEC实体向NEF实体发送用户面接入标识、本地应用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以使得NEF实体接收来自MEC实体的用户面接入标识、本地AS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
S906、NEF实体存储用户面接入标识、本地AS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对应关系可以如表一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若一个DC中包括多个DN,即一个MEC实体对应多个DN,则步骤S905中,MEC实体向NEF实体发送用户面接入标识、DNN标识、本地AS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以使得NEF实体接收并存储来自MEC实体的用户面接入标识、DNN标识、本地应用的地址和应用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该对应关系可以如表二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步骤S901至S906,可以在NEF实体中配置应用标识和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一种通信设备100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100包括:获取模块101、确定模块102和发送模块103。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确定模块1002,用于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路由规则,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本地应用服务器。发送模块1003,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终端将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本地应用服务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设备为应用功能实体。此时,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发送模块1003,还用于在获取模块1001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向能力开放网元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发送模块1003,还用于在获取模块1001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向能力开放网元发送订阅信息,订阅信息用于订阅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设备为能力开放网元。此时,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发送模块1003,还用于在获取模块1001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向会话管理实体发送订阅信息,订阅信息用于订阅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获取模块1003具体用于:若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可选的,发送模块1003具体用于:向应用功能实体发送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由应用功能实体向终端发送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
可选的,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100还包括存储模块1004。存储模块1004,用于在本地应用服务器注册到通信设备的过程中,存储应用的标识和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获取模块1001,还用于获取本地DNN标识。确定模块1002具体用于:确定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和本地DNN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
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设备11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110包括:处理模块1101和通信模块1102。可选的,该通信设备110包括存储模块1103。其中,该处理模块1101可用于执行图10中获取模块1001、确定模块1002所能执行的操作;该通信模块1102可用于执行图10中发送模块1003所能执行的操作,该通信模块1103可用于执行图10中存储模块1004所能执行的操作,具体可参考图10所示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或者,该通信设备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通信设备100或者通信设备110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形式。比如,图10中的获取模块1001、确定模块1002、发送模块1003和存储模块1004可以通过图3的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来实现。具体的,获取模块1001、确定模块1002、发送模块1003和存储模块1004可以通过由处理器301来调用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或者,比如,图11中的处理模块1101、通信模块1102和存储模块1103可以通过图3的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来实现。具体的,处理模块1101、通信模块1102和存储模块1103可以通过由处理器301来调用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数据分流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5)

1.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信设备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
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路由规则,所述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
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应用功能实体;
所述通信设备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还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向所述能力开放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还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向所述能力开放网元发送订阅信息,所述订阅信息用于订阅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
所述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包括:
若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所述应用功能实体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能力开放网元;
所述通信设备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包括:
所述能力开放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能力开放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还包括:
所述能力开放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发送订阅信息,所述订阅信息用于订阅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
所述能力开放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包括:
若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所述能力开放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包括:
所述能力开放网元向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发送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由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注册到所述通信设备的过程中,所述通信设备存储所述应用的标识和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获取所述本地数据网络的名称DNN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和所述本地DNN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
10.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实体向通信设备发送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实体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
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发送路由规则,所述路由规则包括:将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路由规则,并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所述路由规则;
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确定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存在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一路径信息,以及,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向所述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和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三路径信息,以及,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路径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和所述第四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确定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存在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
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一路径信息,以及,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向所述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和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三路径信息,以及,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路径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和所述第四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
1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路由规则,所述路由规则包括:将目的地址为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应用功能实体;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向所述能力开放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向所述能力开放网元发送订阅信息,所述订阅信息用于订阅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接收来自能力开放网元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能力开放网元;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之前,向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发送订阅信息,所述订阅信息用于订阅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变化事件;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发生变化,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实体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发送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由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3-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注册到所述通信设备的过程中,存储所述应用的标识和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
21.根据权利要求13-2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本地数据网络的名称DNN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和所述本地DNN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
22.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通信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
23.一种数据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流系统包括:会话管理实体和通信设备;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用于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实体的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的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所对应的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还用于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
所述通信设备,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发送路由规则,所述路由规则包括:将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路由规则,并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所述路由规则;
所述通信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应用的数据分流到所述本地应用服务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还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前,确定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存在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还用于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一路径信息,以及,向所述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和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还用于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三路径信息,以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路径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和所述第四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还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前,确定所述终端当前位置区域内存在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还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用户面接入标识对应的本地数据网络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访问的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服务器之后,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一路径信息,以及,向所述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和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远端用户面功能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
所述会话管理实体,还用于向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三路径信息,以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路径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和所述第四路径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本地用户面功能实体和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
CN201710582548.5A 2017-07-17 2017-07-17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9275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2548.5A CN109275160B (zh) 2017-07-17 2017-07-17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2548.5A CN109275160B (zh) 2017-07-17 2017-07-17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5160A true CN109275160A (zh) 2019-01-25
CN109275160B CN109275160B (zh) 2020-07-07

Family

ID=65147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2548.5A Active CN109275160B (zh) 2017-07-17 2017-07-17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5160B (zh)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3061A (zh) * 2019-11-22 2020-03-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629401A (zh) * 2019-02-27 2020-09-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应用的数据分流方法及系统
US20200329403A1 (en) * 2017-12-27 2020-10-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tion server switching method, session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866950A (zh) * 2020-06-16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ec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228469A1 (zh) * 2019-05-10 2020-11-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55307A (zh) * 2020-09-18 2020-12-08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位置信息的上报、upf的重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87737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05066A (zh) * 2019-06-18 2020-12-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局域网隧道建立、释放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18242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37456A (zh) * 2020-12-07 2021-03-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非公共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2584437A (zh) * 2019-09-30 2021-03-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12714413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车联网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70359A (zh) * 2019-11-05 2021-05-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设备
WO2021088018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的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28225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15796A (zh) * 2020-02-26 2021-08-27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CN113438705A (zh) * 2021-06-22 2021-09-2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73378A (zh) * 2021-07-19 2021-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竞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12141A1 (zh) * 2020-07-15 2022-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与存储介质
CN113973099A (zh) * 2020-07-24 2022-01-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eas的ip地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40514A (zh) * 2021-12-08 2022-02-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4285522A (zh) * 2021-12-23 2022-04-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地服务区的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4902634A (zh) * 2019-11-05 2022-08-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应用服务器的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15209395A (zh) * 2021-04-02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EP4024922A4 (en) * 2020-04-30 2022-12-0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PROCEDURES FOR ACHIEVEMENT OF CONTINUITY OF SERVICE AND RELATED EQUIPMENT
EP4075867A4 (en) * 2019-12-31 2023-01-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 CASE DETERMIN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23000935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922A (zh) * 2011-05-31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6488508A (zh) * 2015-08-31 2017-03-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92936A (zh) * 2016-12-08 2017-05-3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业务连续性的pgw切换方法及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922A (zh) * 2011-05-31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6488508A (zh) * 2015-08-31 2017-03-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92936A (zh) * 2016-12-08 2017-05-3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业务连续性的pgw切换方法及通信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TS 23.501: Additional SMF Selection and the architecture", 《3GPP TSG_SA WG2 MEETING #121 DOCS S2-174326》 *
HUAWEI: "TS 23.501: Network topology consideration", 《3GPP TSG_ SA WG2 MEETING#121 DOCS S2-173135》 *

Cited B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3509B2 (en) * 2017-12-27 2022-11-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tion server switching method, session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00329403A1 (en) * 2017-12-27 2020-10-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tion server switching method, session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629401A (zh) * 2019-02-27 2020-09-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应用的数据分流方法及系统
CN111629401B (zh) * 2019-02-27 2021-11-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应用的数据分流方法及系统
JP2022532007A (ja) * 2019-05-10 2022-07-13 テンセント・テクノロジー・(シェンジェン)・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モバイルエッジ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ノードの選択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20228469A1 (zh) * 2019-05-10 2020-11-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252356B2 (ja) 2019-05-10 2023-04-04 テンセント・テクノロジー・(シェンジェン)・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モバイルエッジ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ノードの選択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303696B2 (en) 2019-05-10 2022-04-12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MEC node
CN112087737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87737B (zh) * 2019-06-14 2022-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05066A (zh) * 2019-06-18 2020-12-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局域网隧道建立、释放的方法及设备
CN112105066B (zh) * 2019-06-18 2022-04-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局域网隧道建立、释放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18242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84437A (zh) * 2019-09-30 2021-03-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12714413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车联网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70359A (zh) * 2019-11-05 2021-05-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设备
US11991145B2 (en) 2019-11-05 2024-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of application ser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70359B (zh) * 2019-11-05 2023-10-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设备
CN114902634A (zh) * 2019-11-05 2022-08-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应用服务器的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WO2021088018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的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963032B2 (en) 2019-11-08 2024-04-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ffic rou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4631350A (zh) * 2019-11-08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的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33061B (zh) * 2019-11-22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933061A (zh) * 2019-11-22 2020-03-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28225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075867A4 (en) * 2019-12-31 2023-01-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 CASE DETERMIN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315796A (zh) * 2020-02-26 2021-08-27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EP4024922A4 (en) * 2020-04-30 2022-12-0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PROCEDURES FOR ACHIEVEMENT OF CONTINUITY OF SERVICE AND RELATED EQUIPMENT
CN111866950A (zh) * 2020-06-16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ec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012141A1 (zh) * 2020-07-15 2022-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与存储介质
CN113973099A (zh) * 2020-07-24 2022-01-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eas的ip地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73099B (zh) * 2020-07-24 2023-1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eas的ip地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55307A (zh) * 2020-09-18 2020-12-08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位置信息的上报、upf的重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55307B (zh) * 2020-09-18 2022-10-04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位置信息的上报、upf的重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437456A (zh) * 2020-12-07 2021-03-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非公共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2437456B (zh) * 2020-12-07 2023-05-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非公共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5209395A (zh) * 2021-04-02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3438705A (zh) * 2021-06-22 2021-09-2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00948A1 (zh) * 2021-07-19 2023-0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竞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73378A (zh) * 2021-07-19 2021-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竞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00935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40514B (zh) * 2021-12-08 2024-0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4040514A (zh) * 2021-12-08 2022-02-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4285522A (zh) * 2021-12-23 2022-04-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地服务区的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4285522B (zh) * 2021-12-23 2024-04-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地服务区的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5160B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5160A (zh)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167003B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842639A (zh) 实现切换过程中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049072A (zh) 会话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10035562A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729125A (zh) 会话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200846A (zh) 时延敏感网络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78096A (zh)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120988A (zh)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617034A (zh) 终端的连接态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489769B2 (en) Virtu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applications requiring a time sensitive network
CN10942922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246688A (zh) 设备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790308B1 (en) Business service quality monitor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8934052A (zh) 接入网类型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429214A (zh) 业务会话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912312B1 (en)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ing sets of i/o devices
CN109327849A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113539A1 (en) Load balancing user plane traffic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938872B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92448A (zh) 一种会话重建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703420A1 (en) Session context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elements,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7544941A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Baba et al. Lightweight virtualized evolved packet core architecture for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12087777B (zh) 一种mdbv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