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5864A - 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5864A
CN112085864A CN202010862879.6A CN202010862879A CN112085864A CN 112085864 A CN112085864 A CN 112085864A CN 202010862879 A CN202010862879 A CN 202010862879A CN 112085864 A CN112085864 A CN 112085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battery monitoring
monitoring device
sim card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28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娜
樊少辉
周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em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em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em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em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628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5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5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58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o a remotely located st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08Diagnosing performance data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16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e.g. occurrence of a mal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8Cells or batteries combined with indicating means for external visualization of the condition, e.g. by change of colour or of light dens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8Systems for data transfer from batteries, e.g. transfer of battery parameters to a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battery controller and main control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步骤:获取每一列车的车组号与设置其上的电池监控装置所对应的SIM卡的绑定信息;获取SIM卡信息和配置信息,并对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一字符串;将SIM卡信息和第一字符串传输至服务器;基于绑定信息、SIM卡信息和GSM将第一字符串发送至指定的SIM卡,与指定的SIM卡对应的电池监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第一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替换电池监控装置的原有的配置信息。本发明提高蓄电池的数据管理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同动车组蓄电池的亏电现象及时被发现并采取人工介入补救措施,保证动车组及时上线运行。

Description

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车组蓄电池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数据管理方 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铁动车组的飞速发展,2008年至今投入上线运行的动车组 列车已经超过2000组以上,日投入运行的动车组列车超过4000组,但随 着动车组列车投入运行时间的增加,动车组上的蓄电池也面临着容量下降、 健康状态不好等情况,当动车组蓄电池出现严重亏电时将会造成动车组列 车需要应急救援,救援不及时则会造成亏电动车组不能及时上线运行(如 受电工因蓄电池电压不足而无法与电网实现电连接等),所以检修及运营 管理部门需要更多的掌握动车组蓄电池的使用状态,在发生亏电前采取必 要的人工介入补救措施。
但目前所有的动车组蓄电池的数据管理技术均相同,无法针对某一个 或几个动车组蓄电池进行单独进行数据管理,导致使用状态不同的动车组 蓄电池因共用同一数据管理技术而出现部分动车组蓄电池在采样之前便已 经出现严重亏电现象,进而导致该动车组列车因救援不及时最终还是不能 及时上线运行;且现有技术中的设备与服务器之间均是通过有线或无线互 联网通讯的模式,这样会导致在有线或无线互联网无法覆盖或覆盖率小的 地方,数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报表或信息因信号差而出现无法及时传送, 甚至丢失等不良现象;进而使得人工介入补救措施无法实施,使得需要救 援的动车组因无法及时救援而出现亏电现象,最终导致该动车组无法及时 上线运行。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因地制宜地数据管理技术来 针对不同动车组蓄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从而使得每一动车组蓄电池实现 个性化数据管理,使得不同动车组蓄电池的亏电现象能够及时被发现并尽 早采取必要的人工介入补救措施,保证动车组能够及时上线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数据管理方法及系 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从而实现根据不同动车组蓄电池的 使用状态及时更新其数据管理方法,提高动车组蓄电池的数据管理针对性 和个性化,使得不同动车组蓄电池的亏电现象能够及时被发现并尽早采取 必要的人工介入补救措施,保证动车组能够及时上线运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适用于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 统,所述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统包括服务器、电池监控装置、SIM卡 和管理端,每一所述电池监控装置设有一所述SIM卡;所述数据管理方法 包括步骤:
S1,所述管理端获取每一列车的车组号与设置其上的电池监控装置所 对应的SIM卡的绑定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S2,所述管理端获取SIM卡信息和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置信息进行 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一字符串;所述管理端将所述SIM卡信息和所述第一字 符串传输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母线电压采集周期、电 压报警阈值、正常数据发送周期、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以及报警信息连 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S3,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和GSM将所述 第一字符串发送至指定的SIM卡,与所述指定的SIM卡对应的所述电池监 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所述配 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替换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的原有的配置信息;所述电 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运行。
可选地,还包括步骤:
S4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母线电压采集周期采集与其对应的蓄 电池的电压值;
S4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判断所述电压值是否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
当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时,执行步骤:
S43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生成报警信息并对所述报警信息进行加密处 理以形成第二字符串;其中,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 的采用时间点、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的低压信息;
S43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通过所述SIM卡基于GSM并根据所述报警 信息连续发送次数和所述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所述 第二字符串发至所述服务器;
S433,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 析以获取所述报警信息;
S434,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和GSM将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电 池监控装置所对应的车组号一起发送至管理人员终端。
可选地,当所述电压值不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时,执行步骤:
S44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本地缓存电压信息以形成正常数据;所述电 压信息包括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的采用时间点、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 电压报警阈值的常压信息;
S44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正常数据发送周期定期对所述正常 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三字符串;并通过所述SIM卡基于GSM将所 述第三字符串发至所述服务器;
S443,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三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三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 析以获取所述正常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步骤:
S45,所述服务器整合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正常数据以形成所述蓄电池 的电压数据曲线并显示于所述管理端。
可选地,还包括步骤:
S5,所述电池监控装置获知所述蓄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
当所述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则执行步骤S41;
当所述蓄电池未处于放电状态时,则执行步骤:
S6,所述电池监控装置待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统,包括:
服务器、电池监控装置、SIM卡和管理端;每一所述电池监控装置设 有一所述SIM卡;
所述管理端获取每一列车的车组号与设置其上的电池监控装置所对应 的SIM卡的绑定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管理端获取SIM卡信息和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置信息进行加密 处理以形成第一字符串;所述管理端将所述SIM卡信息和所述第一字符串 传输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母线电压采集周期、电压报 警阈值、正常数据发送周期、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以及报警信息连续发 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和GSM将所述第一 字符串发送至指定的SIM卡,与所述指定的SIM卡对应的所述电池监控装 置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所述配置信 息;所述配置信息替换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的原有的配置信息;所述电池监 控装置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运行。
可选地,还包括管理人员终端;所述管理人员终端基于GSM与所述服 务器通讯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管理程序,所述数 据管理程序配置为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上存储有数据管理程序,所述数据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 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 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根据不同动车组蓄电池的使用状态及时更新其数据管理方 法,提高动车组蓄电池的数据管理针对性和个性化,使得不同动车组蓄电 池的亏电现象能够及时被发现并尽早采取必要的人工介入补救措施,保证 动车组能够及时上线运行。更优的,本发明采用GSM和加密解析方式进行 配置信息的传递,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数据交换可脱离有线或无线互联网进 行,打破现有设备(电池监控装置和管理人员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必须通 过有线或无线互联网传输的通讯模式;从而使得一些无法通过有线和无线 互联网建立信息交换(如偏远地区或地下空间(如涵洞、隧道等))的地 区也能够实现有效进行配置信息的传递,保证需要更新配置信息的电池监 控装置及时接收新的配置信息并根据其进行运行;加密解析的方式可提高 配置信息传递的保密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更优的,配置信息内容可根据 每一动车组的蓄电池运行情况以及该动车组运行路径、路况进行针对性设置,确保配置信息的及时传输和运行,缩短各个功装置间的响应时间,配 置信息及时更新和运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2.本发明中,电池监控装置仅将发生亏电现象的动车组的相关信息传递 给对应的设备和人员,从而使得每次电池监控装置发送的字符串较短;而 未发生亏电现象的动车组的相关信息进行缓存并定期发送给服务器;从而 满足短信通讯每次传输内容不宜过多、需要在有限的字节内传输必要信息 的使用限制,但同时又能满足本发明的信息传递需求;技术成熟且成本低。 更优的,服务器可整合正常数据和报警信息以形成蓄电池的电压数据曲线, 从而形成蓄电池的数据监控,且后续可将电压数据曲线作为电池监控装置 的新的配置信息的依据,从而使得新的配置信息更符合实际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流程图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流程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管理 端、2-服务器、3-GSM、4-管理人员终端、5-电池监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 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 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适用 于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统,所述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统包括服务 器、电池监控装置、SIM卡和管理端,每一所述电池监控装置设有一所述 SIM卡;所述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S1,所述管理端获取每一列车的车组号与设置其上的电池监控装置所 对应的SIM卡的绑定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S2,所述管理端获取SIM卡信息和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置信息进行 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一字符串;所述管理端将所述SIM卡信息和所述第一字 符串传输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母线电压采集周期、电 压报警阈值、正常数据发送周期、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以及报警信息连 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S3,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和GSM将所述 第一字符串发送至指定的SIM卡,与所述指定的SIM卡对应的所述电池监 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所述配 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替换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的原有的配置信息;所述电 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运行。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可于管理端将每一列车的车 组号与设置其上的电池监控装置所对应的SIM卡进行绑定,管理端则根据 工作人员的绑定操作形成绑定信息并传输至服务器,从而使得服务器获知 对应设置的SIM卡和车组号,便于根据SIM卡信息将配置信息传输给对应 的SIM卡,而与该SIM卡对应的电池监控装置将对第一字符串进行解密和 解析从而获得其自身接下来执行的配置信息(即电池监控装置将新的配置 信息替换原有的配置信息进行运行),第一字符串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是数 字、符号等进行排序的字节,第一预设规则是电池监控装置提取第一字符 串的规率,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第一字符串的排列次序优选按照指 定的规则进行排列,从而便于电池监控装置有效提取出准确的配置信息, 第一预设规则可为第几个或哪一段字节表示配置信息的哪个参数信息(母 线电压采集周期、电压报警阈值、正常数据发送周期、报警信息连续发送 次数以及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哪个或哪几个 字节对应配置信息的哪个参数信息等,这里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原有的配置信息和新的配置信息的参数信息个数可相 同或不同,且原有的配置信息与新的配置信息的参数信息可部分相同或完 全不同。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优选为两次以上,且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 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可相同或不同,示例性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的时 间间隔与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的时间间隔可相同或不同。优选地,参数信 息可根据不同的列车组蓄电池的情况进行配置,且同一配置信息可应用于不同的电池监控装置。配置信息还可根据列车组的行走路径以及路况进行 设定,如信号良好的动车组设置的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以及报警信息连 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为恒定值,信号会随着动车组的行走路线 出现波动的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以及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 间间隔可根据动车组在不同路段的信号强弱进行优化设置,如该动车组在 某个路段和时间段的信号不是特别好时,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可相应增 加,其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可对应延长,从而保证设 置在该动车组上的电池监控装置能够收到新的配置信息。值得说明的是, 当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为一时,则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 间隔为零。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在上述 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步骤:
S4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母线电压采集周期采集与其对应的蓄 电池的电压值;
S4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判断所述电压值是否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
当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时,执行步骤:
S43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生成报警信息并对所述报警信息进行加密处 理以形成第二字符串;其中,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 的采用时间点、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的低压信息;
S43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通过所述SIM卡基于GSM并根据所述报警 信息连续发送次数和所述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所述 第二字符串发至所述服务器;
S433,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 析以获取所述报警信息;
S434,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和GSM将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电 池监控装置所对应的车组号一起发送至管理人员终端;
当所述电压值不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时,执行步骤:
S44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本地缓存电压信息以形成正常数据;所述电 压信息包括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的采用时间点、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 电压报警阈值的常压信息;
S44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正常数据发送周期定期对所述正常 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三字符串;并通过所述SIM卡基于GSM将所 述第三字符串发至所述服务器;
S443,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三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三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 析以获取所述正常数据。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池监控装置总会定期将报警信息或 正常数据发给服务器,且配置信息总会被新的配置信息所代替,因此,不 管是原有的配置信息还是新的配置信息都会包括母线电压采集周期、电压 报警阈值、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和所述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 时间间隔这些参数;且电池监控装置将会按照这些参数信息进行数据的传 输。第二字符串和第三字符串可参考第一字符串形,第二预设规则和第三预设规则可参考第一预设规则。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 上,还包括步骤:
S45,所述服务器整合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正常数据以形成所述蓄电池 的电压数据曲线并显示于所述管理端。
具体地,由于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的采用时间 点、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的低压信息;正常数据中的电压信 息包括了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的采用时间点、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电 压报警阈值的常压信息;因此,服务器可拟合出电压值关于采用时间点的 函数曲线图并最终显示于管理端,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蓄电池的监控以及 配置信息的及时更新、蓄电池的更换等操作,同时也便于数据存档、溯源等操作。如工作人员通过函数曲线图发现某动车组的蓄电池在某一段时间 内出现亏电报警次数比较多,则可考虑对蓄电池进行维护或更换,亦或者 将该蓄电池配置信息进行更新,新的配置信息较之原有的配置信息具有以 下变化:母线电压采集周期缩短、电压报警阈值调高、正常数据发送周期 缩短、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增多以及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 间间隔缩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 基础上,还包括步骤:
S5,所述电池监控装置获知所述蓄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
当所述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则执行步骤:
S4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母线电压采集周期采集与其对应的蓄 电池的电压值;
S4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判断所述电压值是否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
当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时,执行步骤:
S43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生成报警信息并对所述报警信息进行加密处 理以形成第二字符串;其中,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 的采用时间点、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的低压信息;
S43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通过所述SIM卡基于GSM并根据所述报警 信息连续发送次数和所述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所述 第二字符串发至所述服务器;
S433,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 析以获取所述报警信息;
S434,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和GSM将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电 池监控装置所对应的车组号一起发送至管理人员终端;
当所述电压值不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时,执行步骤:
S44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本地缓存电压信息以形成正常数据;所述电 压信息包括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的采用时间点、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 电压报警阈值的常压信息;
S44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正常数据发送周期定期对所述正常 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三字符串;并通过所述SIM卡基于GSM将所 述第三字符串发至所述服务器;
S443,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三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三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 析以获取所述正常数据;
并执行步骤:
S7,当所述电池监控装置自身的电压值小于预设值时,对所述电池监 控装置进行充电;
当所述蓄电池未处于放电状态时,则执行步骤:
S6,所述电池监控装置待机。
值得说明的是,电池监控装置只要其电压值小于预设值,可通过电网、 蓄电池或者维修站的充电设备等可实现对其充电的设备进行充电即可,不 一定在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判断其电压以及对其进行充电,从而保证电 池监控装置的长期有效运行,避免其因电压过低而无法工作,进而影响其 对对应的蓄电池的电压值的及时采集。更优的,电池监控装置获知蓄电池 是否处于放电状态可通过电信号、无线信号等信号信息使其感知,当电池 监控装置未接受到信号信息时,则待机(即电池监控装置仅在蓄电池放电 时工作,其他时间为待机状态);当电池监控装置接受到信号信息时,则 进一步判断是否达到其自身采集蓄电池的电压值的母线电压采集周期,当 达到母线电压采集周期时,则对电压值进行采集,当未达到母线电压采集 周期时,则不对电压值进行采集,直到达到母线电压采集周期为止。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 基础上,所述管理端获取每一列车的车组号与与其对应设置的一个以上管 理人员终端的捆绑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基于所述捆绑信 息将车组号的蓄电池的报警信息和使用状态信息传给对应的管理人员终 端,从而实现专车专人维护和检修,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如果一个管理 人员终端对应设置有多列动车组时,则将该多列的动车组的车组号与与其对应的管理人员终端进行捆绑,这里不再赘述。值得说明的是,当需要更 换蓄电池时,则可对新的蓄电池与新的SIM卡或原有的SIM卡进行安装, 并于管理端进行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更改即可。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种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 端系统,包括:服务器、电池监控装置、SIM卡和管理端;每一所述电池 监控装置设有一所述SIM卡;所述管理端获取每一列车的车组号与设置其 上的电池监控装置所对应的SIM卡的绑定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服务器;所述 管理端获取SIM卡信息和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形 成第一字符串;所述管理端将所述SIM卡信息和所述第一字符串传输至所 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母线电压采集周期、电压报警阈值、 正常数据发送周期、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以及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 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和GSM 将所述第一字符串发送至指定的SIM卡,与所述指定的SIM卡对应的所述 电池监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 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替换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的原有的配置信息; 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运行。
优选地,还包括充电装置和管理人员终端;所述管理人员终端基于GSM 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电连接。值得 说明的是,充电装置可为蓄电池、电网等可实现对电池监控装置进行充电 的充电设备。服务器、电池监控装置、SIM卡、管理端、充电装置和管理 人员终端将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进行信息交互。在实 际应用中,管理端可为带有显示屏的输入模块,如电脑、控制器、笔记本 等便于工作人员输入配置信息的设备;管理端与服务器可集成为一体或分 别独立设置,且管理端和服务器可通过端口直接连接或通过数据线、无线 网或有线网等实现数据传输;管理人员端可为电话、对讲机等可接收短信 的设备。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 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管理程 序,所述数据管理程序配置为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 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 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管理程序,所述数据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 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适用于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统,所述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统包括服务器、电池监控装置、SIM卡和管理端,每一所述电池监控装置设有一所述SIM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所述管理端获取每一列车的车组号与设置其上的电池监控装置所对应的SIM卡的绑定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S2,所述管理端获取SIM卡信息和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一字符串;所述管理端将所述SIM卡信息和所述第一字符串传输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母线电压采集周期、电压报警阈值、正常数据发送周期、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以及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S3,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和GSM将所述第一字符串发送至指定的SIM卡,与所述指定的SIM卡对应的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替换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的原有的配置信息;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4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母线电压采集周期采集与其对应的蓄电池的电压值;
S4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判断所述电压值是否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
当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时,执行步骤:
S43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生成报警信息并对所述报警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二字符串;其中,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的采用时间点、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的低压信息;
S43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通过所述SIM卡基于GSM并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和所述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二字符串发至所述服务器;
S433,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所述报警信息;
S434,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和GSM将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所对应的车组号一起发送至管理人员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压值不低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时,执行步骤:
S441,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本地缓存电压信息以形成正常数据;所述电压信息包括所述电压值、所述电压值的采用时间点、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电压报警阈值的常压信息;
S442,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正常数据发送周期定期对所述正常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三字符串;并通过所述SIM卡基于GSM将所述第三字符串发至所述服务器;
S443,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三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三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所述正常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45,所述服务器整合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正常数据以形成所述蓄电池的电压数据曲线并显示于所述管理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5,所述电池监控装置获知所述蓄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
当所述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则执行步骤S41;
当所述蓄电池未处于放电状态时,则执行步骤:
S6,所述电池监控装置待机。
6.一种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电池监控装置、SIM卡和管理端;每一所述电池监控装置设有一所述SIM卡;
所述管理端获取每一列车的车组号与设置其上的电池监控装置所对应的SIM卡的绑定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管理端获取SIM卡信息和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第一字符串;所述管理端将所述SIM卡信息和所述第一字符串传输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母线电压采集周期、电压报警阈值、正常数据发送周期、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以及报警信息连续发送次数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绑定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和GSM将所述第一字符串发送至指定的SIM卡,与所述指定的SIM卡对应的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字符串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替换所述电池监控装置的原有的配置信息;所述电池监控装置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运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车组蓄电池监测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管理人员终端;所述管理人员终端基于GSM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管理程序,所述数据管理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管理程序,所述数据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62879.6A 2020-08-25 2020-08-25 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085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2879.6A CN112085864A (zh) 2020-08-25 2020-08-25 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2879.6A CN112085864A (zh) 2020-08-25 2020-08-25 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5864A true CN112085864A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8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2879.6A Pending CN112085864A (zh) 2020-08-25 2020-08-25 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5864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377A (zh) * 2007-07-24 2008-01-09 北京意科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通信电源运行管理以及预警系统以及方法
CN101106281A (zh) * 2007-06-15 2008-01-16 陈建民 一种智能数字电池
CN102572743A (zh) * 2010-12-18 2012-07-11 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短信方式修改参数功能的污染源监控系统
CN103507834A (zh) * 2013-09-22 2014-01-15 易程(苏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列车蓄电池报警系统
CN107085932A (zh) * 2017-04-24 2017-08-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造环境下远程可配置的大数据采集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7394297A (zh) * 2017-07-12 2017-11-24 成都旭光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式电池火灾报警系统
CN207867003U (zh) * 2018-03-15 2018-09-14 深圳前海有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远程监控系统
CN110362055A (zh) * 2019-08-05 2019-10-22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一种终端可扩展的工业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0422049A (zh) * 2019-06-20 2019-11-08 江苏永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电池组监测控制系统
CN110962676A (zh) * 2018-09-29 2020-04-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动力电池监测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281A (zh) * 2007-06-15 2008-01-16 陈建民 一种智能数字电池
CN101102377A (zh) * 2007-07-24 2008-01-09 北京意科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通信电源运行管理以及预警系统以及方法
CN102572743A (zh) * 2010-12-18 2012-07-11 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短信方式修改参数功能的污染源监控系统
CN103507834A (zh) * 2013-09-22 2014-01-15 易程(苏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列车蓄电池报警系统
CN107085932A (zh) * 2017-04-24 2017-08-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造环境下远程可配置的大数据采集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7394297A (zh) * 2017-07-12 2017-11-24 成都旭光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式电池火灾报警系统
CN207867003U (zh) * 2018-03-15 2018-09-14 深圳前海有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远程监控系统
CN110962676A (zh) * 2018-09-29 2020-04-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动力电池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10422049A (zh) * 2019-06-20 2019-11-08 江苏永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电池组监测控制系统
CN110362055A (zh) * 2019-08-05 2019-10-22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一种终端可扩展的工业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0513B (zh) 列车接近远程预警方法及其系统
CN104369748A (zh) 一种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的远程维护监控系统
CN108215819B (zh) 非车载充电机数据传输方法、系统、bms及监控终端
CN201780498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牵引变流器的监控系统
CN207128911U (zh) 一种铁路轨道监测系统
CN204605852U (zh) 无线重联状态监测装置
CN108540992B (zh) 一种用于车载设备在线实时监测的系统
CN11080306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bms数据监控装置
CN103281381A (zh) 高速动车组无线传输系统
CN104777824A (zh)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远程诊断系统
CN111552213B (zh) 一种电力通信设备
CN106254530A (zh) 一种隧道无线组网与隧道施工及营运远程监控系统
CN201256306Y (zh) 高压开关智能控制保护系统
CN112085864A (zh) 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8984742U (zh) 一种配电终端全生产周期自动化测试装置
CN103754238A (zh) 轨道车辆门控器运行信息远程集中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107132457B (zh) 一种接触网故障定位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290680B (zh) 一种可监测通讯状态的电力通讯系统
CN212473483U (zh) 输入输出装置、人工解锁盘和区间监控系统
CN104360666A (zh) 开闭所物联网综合监控电路
CN202004801U (zh) 一种基于3g无线网络的电动汽车动态信息系统
CN212435731U (zh) 一种工业数据远距离传输系统
CN209545622U (zh)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诊断系统
CN203894972U (zh)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一体化培训平台
CN209046364U (zh) 基于NB-IoT的电力故障分析与定位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