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3160A -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73160A CN112073160A CN202010775482.3A CN202010775482A CN112073160A CN 112073160 A CN112073160 A CN 112073160A CN 202010775482 A CN202010775482 A CN 202010775482A CN 112073160 A CN112073160 A CN 1120731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quence
- redundancy vers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redundancy
- starting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08010003272 Hyaluronate lyas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6409 Activated CDC42 kinase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12579 ADSL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0775 Adenylosuccinate ly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700040193 Adenylosuccinate lyas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2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influenced by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通信设备用于确定冗余版本顺序,所述冗余版本顺序用于表示多个冗余版本的发送顺序;确定传输次数;基于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和所述传输次数获取缓存序列中的冗余版本并发送。由于冗余版本顺序在数据传输前确定,提高了通信的效率,改善HARQ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而言,同时并非为了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系统中用于重传的冗余版本(RV)的设计。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数据链路的可靠性。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是一类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编码,具有结构灵活,译码复杂度低的特点。由于它采用部分并行的迭代译码算法,从而比传统的Turbo码具有更高的吞吐率。LDPC码被认为是通信系统的下一代纠错码,可用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功率利用率;并可以广泛应用于空间通信、光纤通信、个人通信系统、ADSL和磁记录设备等。目前在第五代移动通信中已考虑采用LDPC码作为信道编码方式之一。
为了支持各种不同码长码率,通信设备在信道编码后会进行速率匹配调整编码块的码率,获取要发送的比特序列,以匹配译码码率。通信设备还可以在速率匹配时对编码生成的LDPC码块进行比特打孔提高码率,或者在速率匹配时对编码生成的LDPC码块进行比特重复降低码率。
发送端的通信设备在速率匹配环节选取要发送的比特序列,经过交织、映射等处理后发送给接收端通信设备。接收端通信设备将比特序列的软值和已保存的软值比特(soft channel bit)合并译码得到编码块。
采用LDPC码编码的比特序列,通信设备采用已有的速率匹配方法时,HARQ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可以改善HARQ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中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确定冗余版本顺序,所述冗余版本顺序用于表示多个冗余版本的发送顺序;
确定传输次数;
基于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和所述传输次数获取缓存序列中的冗余版本并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指示所述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中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确定冗余版本顺序,所述冗余版本顺序用于表示多个冗余版本的发送顺序;
确定传输次数;
基于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和所述传输次数在缓存序列中合并接收到的冗余版本。
可选地,还包括对所述缓存序列进行LDPC译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接收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从所述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中确定冗余版本顺序。
基于上述各方面或各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至少根据下述因素之一确定所述冗余版本顺序:业务类型,或者,传输模式,或者传输码率。
其中,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个:eMBB,URLCC,mMTC,VoNR等;
传输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个:Grant free,多时隙聚合等。
上述因素可以分别作为一个传输场景,也可以进行组合得到传输场景,根据相应地传输场景获取到可匹配该场景性能的冗余版本顺序,可以改善HARQ性能。
一种设计中,若业务类型为eMBB,所述冗余版本顺序以冗余版本编号的序列表示为{0,2,3,1}或者{0,3,2,1}。
又一种设计中,若业务类型为URLCC,所述冗余版本顺序以冗余版本编号的序列表示为{0,3,2,1}或者{0,3,0,3}。
又一种设计中,若传输模式为Grant Free或者多时隙聚合,所述冗余版本顺序以冗余版本编号的序列表示为{0,3,0,3}。
可以理解,上述设计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
在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实现方式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冗余版本均为可自解码的冗余版本。例如,冗余版本顺序可以为以下中的一个:{0,3,0,3},或者,{0,3,3,3},或者,{0,0,3,3},或者,{0,3,3,0},或者,{0,0,0,3},或者,{0,0,0,0},或者,{3,3,3,3}。
由于多次重传的比特序列中至少存在两个2可自解码的冗余版本,提高了译码的成功率,减少了重传次数。
基于上述各方面或各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可以为以下中的一个:{0,3,0,3},或者,{0,3,3,3},或者,{0,0,3,3},或者,{0,3,3,0},或者,{0,0,0,3},或者,{0,0,0,0},或者,{3,3,3,3},或者,{0,2,3,1},或者,{0,3,2,1}。
在上述各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是在下行控制信道或下行数据信道上发送的。例如,所述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承载于所述物理层信令或者RRC信令,在下行控制信息或下行数据信道上发送。
如果LDPC码的基图为BG1,相应地四个起始位置分别为{0z,17z,33z,56z}。相应地:
冗余版本0为从缓存序列W中第0z比特开始获取的比特序列;
冗余版本1为从缓存序列W中第17z比特开始获取的比特序列;
冗余版本2为从缓存序列W中第33z比特开始获取的比特序列;
冗余版本3为从缓存序列W中第56z比特开始获取的比特序列。
如果LDPC码的基图为BG2,相应地四个起始位置分别为{0z,13z,25z,43z}。相应地:
冗余版本0为从缓存序列W中第0z比特开始获取的比特序列;
冗余版本1为从缓存序列W中第13z比特开始获取的比特序列;
冗余版本2为从缓存序列W中第25z比特开始获取的比特序列;
冗余版本3为从缓存序列W中第43z比特开始获取的比特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冗余版本的编号和起始位置的编号rvidx保持一致。
可选地,冗余版本顺序可以通过各起始位置的编号的序列来表示;也可以通过各起始位置的序列来表示;还可以通过冗余版本顺序的编号来表示,在这种方式下,每种冗余版本顺序都以一个编号来标识。用于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可以包括起始位置的编号的序列,或者,起始位置的序列,或者冗余版本顺序的编号。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是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冗余版本顺序和传输次数;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和所述传输次数获取缓存序列中的冗余版本;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冗余版本。
所述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具体参照上述方面的描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和获取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控制收发单元发送指示所述冗余版本。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信号的输入/输出。例如,用于输出对应于输出比特序列的信号,可选地,还可以发送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机,也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例如,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或者基站或者网络设备,其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机。通信装置也可以是芯片,其收发组件可以是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是硬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冗余版本顺序和传输次数;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和传输次数在所述缓存序列中合并接收到的冗余版本。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可以用于对缓存序列进行LDPC译码。
所述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具体参照上述方面的描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和确定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以及接收包括缓存序列W的冗余版本的信号。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信号的输入/输出。例如用于接收包含软比特序列的信号。
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机,也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例如,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或者基站或者网络设备,其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机。通信装置也可以是芯片,其收发组件可以是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可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的功能。可选的,处理器除了可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功能,还可以用于实现其他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可用于实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的功能。可选的,处理器除了可用于实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功能,还可以用于实现其他功能。
可选地,第五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天线。
可选的,上述第三至第五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产生传输块CRC的器件、用于码块分割和CRC校验的器件、编码器、用于交织的交织器、或者用于调制处理的调制器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这些器件的功能。
可选的,上述第三至第五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解调操作的解调器、用于解交织的解交织器、或者译码器等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这些器件的功能。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三至第五方面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当其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可以改善HARQ性能。
附图说明
图1-1为一LDPC码的基图;
图1-2为另一LDPC码的基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一些名词做些说明。
本申请中,名词“网络”和“系统”经常交替使用,“装置”和“设备”也经常交替使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如基带芯片,或者数据信号处理芯片,或者通用芯片等等),终端,基站,或者其他网络设备。
终端是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所述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在不同的网络中终端可以叫做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移动台,用户单元,站台,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电脑,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台等。为描述方便,本申请中简称为终端。
基站(base station,BS),也可称为基站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在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基站的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网络中基站称为节点B(NodeB),而在LTE网络中的基站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新空口(new radio,NR)网络中的基站称为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下一代节点B(generation nodeB,gNB),或者在其他多种技术融合的网络中,或者在其他各种演进网络中的基站也可能采用其他叫法。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LDPC码可以用于通信系统进行编码。例如在5G系统中,可以利用LDPC码对数据进行编码。LDPC码通常可以用奇偶校验矩阵H来表示。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H可以通过基图(base graph)和偏移(shift)值得到。基图通常可以包括m*n个矩阵元素(entry),可以用m行n列的矩阵形式表示,矩阵元素的值为0或1,其中值为0的元素,有时候也称之为零元素,表示该元素可以被z*z的全零矩阵(zero matrix)替换,值为1的元素,有时候也称之为非零元素,表示该元素可以被z*z的循环置换矩阵(circulant permutation matrix)替换。也就是说,每个矩阵元素代表的是一个全零矩阵或者一个循环置换矩阵。图1-1和图1-2给出了两种LDPC码的基图的举例。如图1-1所示的BG1,其大小为46行68列;如图1-2所示的BG2,其大小为42行52列。在上述图中所示基图,行号标注在最左一列,列号标注在最上一行,各行列中仅示出非零元素,以“1”表示,空白部分为零元素。其中第0列和第1列为2列内置打孔列,不进入循环缓存。
若基图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值为1,其偏移值为Pi,j,Pi,j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则表示第i行第j列的值为1的元素可以被Pi,j对应的z*z的循环置换矩阵替换,该循环置换矩阵可通过将z*z的单位矩阵进行Pi,j次向右循环移位得到。可见,将基图中每个值为0的元素用z*z的全零矩阵替换,每个值为1的元素采用其偏移值对应的z*z的循环置换矩阵进行替换,则可以得到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z为正整数,也可以称之为扩展因子(liftingsize),可以根据系统支持的码块大小和信息数据的大小确定的。可见奇偶校验矩阵H的大小为(m*z)*(n*z)。
由于Pi,j可以是基于扩展因子z得到的,对于同一个位置上值为1的元素,采用不同的扩展因子Z可能存在不同的Pi,j。为了简化实现,通常系统也会定义一个m*n的基矩阵(parity check matrix),在基矩阵中每个元素和基图中每个元素的位置一一对应,基图中的零元素在基矩阵中位置不变,采用-1或Null表示,基图中第i行第j列值为1的非零元素在基矩阵中位置不变,可表示为Pi,j,Pi,j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正整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时也将基矩阵称为基图矩阵的偏移矩阵。
在通信系统中,信息数据在通信设备(例如,基站或者终端)之间传输,由于无线传播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到干扰,出现差错。为了可靠地发送信息数据,在发送端,通信设备对信息数据进行CRC校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交织等处理,并将交织后的编码比特映射成调制符号发送给接收端的通信设备。接收设备接收到调制符号后,相应地通过解交织、解速率匹配、译码,CRC校验恢复成信息数据。这些过程可以减少传输差错,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2示出的通信系统200可广泛用于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各种类型的通信。所述通信系统可包括多个无线通信设备。清楚起见,图2仅示出了通信设备20和通信设备21。控制信息或者数据信息作为信息序列在通信设备20和通信设备21之间接收和发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设备20作为发送端通信设备,对长度为K的比特序列C进行LDPC编码处理。其中,比特序列C可以是是通信设备20要发送的控制或者数据信息的比特序列,或者是该比特序列至少经过码块分割处理得到的。长度为K的比特序列C中还可以包括循环校验比特,还可以包括填充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设备20根据比特序列C的长度K确定编码使用的LDPC矩阵。例如,可以根据K确定扩展因子z,然后根据z对相应码率的基矩阵扩展,得到LDPC矩阵。使用该LDPC矩阵对比特序列C进行编码可以得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coded block)。如果没有进行截短,则比特序列D可以是编码后的比特序列;如果对编码后的比特序列进行截短(shortening)操作,也就是从该比特序列中截短s0个比特,例如,将s0个比特从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删除,则比特序列D可以是从编码后的比特序列截短s0比特得到的比特序列。其中,s0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例如,s0=n·r,n为正整数,r为缓存序列W中单位比特段中包括的比特数。单位比特段反映的是缓存序列W中起始位置设置的颗粒度。例如,缓存序列W可以按照扩展因子的整数倍设置起始位置,也就是单位比特段包括的比特数r=z。又例如,比特序列D进入缓存序列W前需要进行交织,若交织矩阵的列数为Csubblock,则交织矩阵的行数为Rsubblock,其中,Rsubblock是满足KD≤Csubblock·Rsubblock的最小整数,单位比特段包括的比特数r可以为Rsubblock,也就是可以按照Rsubblock的整数倍设置起始位置。比特序列D长度为KD。比特序列D中可以包括比特序列C中的多个比特,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校验比特,比特序列C中的比特在比特序列D中有时也称之为信息比特,或者,系统比特(systematic bit)。在本发明中,比特序列D有时也称为编码块(coded block)。其中,每个编码块中包括信息比特和校验比特。信息比特中可以包括提前从比特,如果信息比特中包括填充比特,填充比特通常表示为“空”(Null)。
编码块或者经过比特重排序的编码块保存在通信设备20的循环缓存中,通信设备20从循环缓存中的编码块顺序获取多个输出比特得到输出比特序列,输出比特是编码块中除填充比特以外的比特,从而输出比特序列是不包括填充比特的。经过交织、映射为调制符号后发送。通信设备20发生重传时将从循环缓存中的编码块选取另一输出比特序列发送,如果顺序获取输出比特达到循环缓存的末位比特时,则从循环缓存的首位比特开始继续选取输出比特。每次从循环缓存中的编码块中选取的输出比特序列也可以称之为该编码块的一个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
通信设备21对接收到的调制符号解调,解交织后,将接收到的输出比特序列的软值保存在软信息缓存(soft buffer)中相应位置。如果发生重传,通信设备21将每次重传的输出比特序列的软值合并保存在软信息缓存中,这里的合并是指,如果两次接收到的输出比特的位置相同,则将两次接收到的该输出比特的软值合并。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设备21中软信息缓存中的位置和通信设备20中循环缓存中的编码块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如果输出比特在通信设备20中循环缓存中的编码块中的位置是第p比特,则其软值在通信设备21中软信息缓存中的位置也是第p比特。
通信设备21对软信息缓存中的所有软值进行译码得到信息序列的一个码块。由于通信设备21可以获取传输块大小,因此可以确定一个传输块被分割的码块个数以及各码块长度,如果码块中包括CRC比特段,通信设备21还可以利用该CRC比特段对码块进行校验。通信设备21将各码块级联为一个传输块,进一步对传输块进行校验及级联最终得到信息序列。可见通信设备21执行的是通信设备20信息处理方法的逆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通信设备20和通信设备21之间对信息序列的接收和发送过程仅是一个示例性的说明,这些模块的划分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某些模块可能根据系统设计的需求是可选的,有可能某些模块的功能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执行,并不做限定。并且这些模块可以由软件、或者硬件、或者软件结合硬件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可以是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如基站,则相应的通信设备21可以是终端。通信设备20也可以是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则相应的,通信设备21可以是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如基站等。通信设备20以及通信设备21也可以是芯片,例如,上述处理过程的各模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设备20和通信设备21。该方法可以由通信设备20来实施,包括:
301:确定冗余版本顺序。
其中,冗余版本顺序用于表示多个冗余版本的发送顺序。
以前述编码块比特序列D为例,通信设备20可以基于比特序列D或者比特序列D的一部分确定输出比特序列。通信设备支持重传时,可以基于比特序列D或者比特序列D的一部分确定每次传输的输出比特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长度为NCB缓存序列W可包括比特序列D或者比特序列D的一部分,其中各比特为一LDPC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存序列W可以包括比特序列D的所有比特。例如,缓存序列W可以包括比特序列D,又例如,缓存序列W也可以包括至少经过交织处理的比特序列D,又例如,缓存序列也可以包括至少经过填充处理的比特序列D,还例如,缓存序列也可以包括至少经过交织和填充处理的比特序列D。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存序列W可以包括比特序列D的部分比特。例如,比特序列D长度超过缓存序列W的最大长度,因此缓存序列W只能包括比特序列D中的部分比特。类似地,缓存序列W可以包括比特序列D的部分比特,又例如,缓存序列W也可以包括至少经过交织处理的比特序列D的部分比特,又例如,缓存序列也可以包括至少经过填充处理的比特序列D的部分比特,还例如,缓存序列也可以包括至少经过交织和填充处理的比特序列D的部分比特。
缓存序列W也可以叫做循环缓存。在进行初传或者重传时,通信设备20在循环缓存中保存的比特序列中确定输出比特序列用于初传或者重传。为了方便说明,第i次传输表示初传或者重传,i=0表示初传,i>0表示重传,i为整数,例如i=1表示第一次重传,i=2表示第二次重传等等。重传的上限取决于系统最大重传次数,其中对于每次初传或者重传的输出比特序列,可以是比特序列D的一个冗余版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缓存序列W中可以固定设置kmax个起始位置,kmax为大于或者等于4的整数。每个起始位置可以用编号,也即索引(index)指示,例如,rvidx指示,则0≤rvidx<kmax。例如:kmax=4,则4个起始位置的编号rvidx取值分别是0,1,2,3中的一个。
每次传输的输出比特序列可以从缓存序列W中kmax个起始位置中的一个开始获取。如果有kmax个起始位置,可以获取到kmax个冗余版本。每一冗余版本可以与缓存序列W中的起始位置的编号rvidx对应。
下面以kmax=4为例进行说明,也就是说,从缓存序列W中可以获取4个冗余版本。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kmax也可以是其他的值。
以LDPC码的基图为图1-1所示的BG1为例,冗余版本0为从缓存序列W中rvidx=0的位置,也就是第0z比特,获取的比特序列;冗余版本1为从缓存序列W中rvidx=1的位置,也就是第17z比特,获取的比特序列;冗余版本2为从缓存序列W中rvidx=2的位置,也就是第33z比特,获取的比特序列;冗余版本3为从缓存序列W中rvidx=3的位置,也就是第56z比特,获取的比特序列。冗余版本的编号有时也可用rvidx来表示。
从不同起始位置获取到的输出比特序列中包括的系统比特、校验比特的组成是不同的。冗余版本0包括较多的系统比特,如果接收过程中没有干扰或丢失,通常可以对冗余版本0独立完成解码,也可以说冗余版本0是可以自解码的冗余版本。冗余版本3中也包括了较多的系统比特,也可以独立完成解码,属于可以自解码的冗余版本。而冗余版本1和2中主要为校验比特和少量系统比特,不具备自解码能力,但是可以和具备自解码能力的冗余版本进行合并解码,合并后的比特序列作为一个LDPC码,其等效码率低,可以降低译码的复杂度。
在对缓存序列W中的比特进行一次或多次传输时,通常按照冗余版本顺序依次获取相应的冗余版本传输。冗余版本的顺序可以用冗余版本的编号的序列来表示,也可以用每次传输的输出比特序列在缓存序列W中的起始位置或者起始位置的编号的序列来表示。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于第i次传输,根据冗余版本顺序,确定相应的起始位置,从缓存序列W中该起始位置获取输出比特序列rv(i),也可以称为待发送的冗余版本。
在一种设计中,起始位置的顺序可以是按{0,2,3,1}循环,在这种设计下,初传时从第0个起始位置获取冗余版本0,第1次重传时从第2个起始位置获取冗余版本2,第2次重传时从第3个起始位置获取冗余版本3,第3次重传时从第1个起始位置获取冗余版本1,第4次重传时从第0个起始位置获取冗余版本0,依次类推。
以基于基图为BG1的LDPC码(矩阵)进行编码为例,基图中第0列至第21列对应信息比特的编码比特,其余列对应校验比特的编码比特。其中,第0列和第1列这2列内置打孔比特列对应的编码比特不进入循环缓存,缓存序列W为66z,则相应的起始位置为{0z,17z,33z,56z},rvidx与起始位置的对应关系如表一所示:
表一
起始位置编号rv<sub>idx</sub> | 起始位置 |
0 | 0z |
1 | 17z |
2 | 33z |
3 | 56z |
rvidx为0或3时,获取到的输出比特序列中含有较多信息比特的编码比特,也就是缓存序列W的起始位置为第0z比特或者第56z比特时,获取到的输出比特序列含有较多信息比特的编码比特,具备自解码能力。
rvidx为1或2时,获取到的输出比特序列中含有较多校验比特,也就是缓存序列W的起始位置为第17z比特或者第33z比特时,获取到的输出比特序列含有较多校验比特,不具备自解码能力,需要和具有自解码能力的冗余版本合并译码。
以基于基图为BG2的LDPC码(矩阵)进行编码为例,基图中第0列至第9列对应信息比特的编码比特,其余列对应校验比特的编码比特。其中,第0列和第1列这2列内置打孔比特列对应的编码比特不进入循环缓存,缓存序列W为50z,相应的起始位置为{0z,13z,25z,43z},rvidx与起始位置的对应关系如表二所示:
表二
rvidx为0或3时,获取到的输出比特序列中含有较多信息比特的编码比特,也就是缓存序列W的起始位置为第0z比特或者第43z比特时,获取到的输出比特序列含有较多信息比特的编码比特,具备自解码能力。
rvidx为1或2时,获取到的输出比特序列中含有较多校验比特,也就是缓存序列W的起始位置为第13z比特或者第25z比特时,获取到的输出比特序列含有较多校验比特,不具备自解码能力。需要和具有自解码能力的冗余版本合并译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冗余版本顺序中多个冗余版本可以均为可自解码的冗余版本,例如,以冗余版本编号的序列表示为例,冗余版本顺序可以为以下中的一个:{0,3,0,3},或者,{0,3,3,3},或者,{0,0,3,3},或者,{0,3,3,0},或者,{0,0,0,3},或者,{0,0,0,0},或者,{3,3,3,3}。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例如,以冗余版本编号的序列表示为例,冗余版本顺序可以为以下中的一个:{0,3,0,3},或者,{0,3,3,3},或者,{0,0,3,3},或者,{0,3,3,0},或者,{0,0,0,3},或者,{0,0,0,0},或者,{3,3,3,3},或者,{0,2,3,1},或者,{0,3,2,1}。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列举的各序列中,也可以用相应的起始位置代替编号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次传输的输出比特序列在缓存序列W中的rvidx按照0,3的顺序循环。若LDPC矩阵的基图为BG1,则起始位置按照0z,56z的顺序循环,若LDPC矩阵的基图为BG2,则起始位置按照0z,43z的顺序循环。在这种方式下,由于每次传输的冗余版本都具有自解码能力,即使发生多次丢包,剩余的冗余版本也可完成自解码。在上述重传多个自解码冗余版本的方式中,对于传输稳定,丢包概率较小的场景,一旦发生重传,会使得接收端通信设备接收到的各冗余版本合并后码字等效码率较高,导致译码性能较低。可选地,可以在对丢包敏感的场景,例如,Grant Free传输模式或者多Slot聚合模式,按照上述方式获取每次传输的输出比特序列。由于在Grant Free模式中,发送端通信设备没有唯一指定的空口物理资源用于发送数据,所有发送端通信设备在一个资源池中基于竞争发送,因此发生冲突、受到强干扰的可能性较大。如初传受到强干扰,接收端通信设备无法实现IR-HARQ合并,如果第1次重传具有自解码能力的冗余版本,则可通过重传的冗余版本完成译码,减少重传次数,节省空口时延和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次传输的输出比特序列在缓存序列W中的起始位置的编号可以按照0,2,3,1的顺序循环。若LDPC矩阵的基图为BG1,则起始位置按照0z,33z,56z,17z的顺序循环,若LDPC矩阵的基图为BG2,则起始位置按照0z,25z,43z,13z的顺序循环。如果初传不丢包,则初传的冗余版本可以自解码,如果初传的冗余版本丢失,则至少需要在第2次重传才能完成译码,但是第1次重传和第2次重传的冗余版本合并后的码字等效码率相对低,综合译码性能较好,可以适用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大部分场景。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输出比特序列在缓存序列W中的起始位置的编号可以按照0,3,2,1的顺序循环。若LDPC矩阵的基图为BG1,则起始位置按照0z,56z,33z,17z的顺序循环,若LDPC矩阵的基图为BG2,则起始位置按照0z,43z,25z,13z的顺序循环。这种方式下,如果初传丢包,第1次重传中包括自解码的冗余版本。同样发生2次以上重传的情况下,性能和前一实现方式一致,综合译码性能较好,也可以适用eMBB、低时延高可靠连接(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CC)大部分场景。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场景获取冗余版本顺序,冗余版本顺序表示缓存序列W的多个冗余版本的发送顺序,可以根据冗余版本的顺序确定每次数据传输时的冗余版本。其中,数据传输的场景可以至少根据下述因素之一确定,也可以说根据下述因素中一项或多项确定冗余版本顺序:业务类型、传输模式、传输码率等。其中,业务类型可以包括eMBB、URLCC、基于新空口的语音(voice over new radio,VoNR)、大规模物联网(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等,传输模式可以包括免授权Grantfree、多时隙(slot)聚合等。还可以业务类型和传输模式进行组合,例如,Grant free模式下eMBB业务传输,多Slot聚合模式下URLCC业务传输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为举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例如,若业务类型为eMBB,冗余版本顺序可以为{0,2,3,1}或者{0,3,2,1}。
又例如,若业务类型为URLCC,冗余版本顺序可以为{0,3,2,1}或者{0,3,0,3}。
又例如,若传输模式为Grant Free或者多时隙聚合,冗余版本顺序可以为{0,3,0,3}。
由于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场景确定冗余版本配置信息,确定了数据传输的场景也就确定了冗余版本的顺序。例如,可以通过配置、预先定义、或者协议规定不同业务类型和/或传输模式的冗余版本的顺序。例如,通信设备20和通信设备21之间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为eMBB,则可以选择{0,2,3,1}的顺序作为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的顺序;又例如,通信设备20和通信设备21之间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为URLCC,则可以选择0,3,2,1的顺序作为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的顺序;又例如,传输模式为Grant free或者多Slot聚合时,可以选择0,3,0,3的顺序。当然,也可以结合业务类型和传输模式确定冗余版本配置信息。还可以考虑信道传输质量等因素来确定冗余版本的顺序。此处均只为举例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302:确定传输次数;
303:基于步骤301确定的冗余版本顺序和步骤302确定的传输次数获取缓存序列中的冗余版本并发送。
通信设备20可以基于步骤301中获取到的冗余版本的顺序,确定每次传输的冗余版本,根据冗余版本起始位置从缓存序列W中获取每次传输的输出比特序列作为冗余版本,并发送给通信设备21。
例如,以采用BG1类型的基图,{0,3,0,3}顺序为例,通信设备20对初传,也就是第0次传输,即传输次数为1,从缓存序列W的第0z比特获取输出比特序列进行发送后,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1的否定应答NACK,则通信设备20从缓存序列W的第56z比特获取第1次重传(即传输次数为2)的输出比特序列,也就是确定冗余版本rv(1)。通信设备20将输出比特序列rv(1)发送至通信设备21。若通信设备20接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1的NACK,则通信设备20从缓存序列W的第0z比特获取第2次重传的输出比特序列,也就是确定冗余版本rv(2)。以此类推,直至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重传定时器超时,或者通信设备20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1的肯定应答ACK,则通信设备可以结束重传。当然,通信设备20也可以进行多次重传,而无需考虑来自通信设备21的NACK或者ACK。
接收端通信设备21译码时需要对接收到的初传的软值比特和各冗余版本的软值比特进行合并译码。对于采用LDPC编码的编码块,为了提高接收端通信设备的译码性能则要求减少各冗余版本之间重复或者不发的比特数。
可选地,还可以包括:
304:发送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
通信设备20可以向通信设备21发送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使得通信设备21获取到数据传输中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的顺序。
冗余版本的顺序可以通过起始位置顺序表示,也可以通过起始位置对应的编号顺序表示,还可以对每种冗余版本的顺序进行编号,通过编号表示一种顺序。如下表三所示,为多种起始位置的顺序和冗余版本配置编号的对应关系的一些示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表三
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可以通过上述表三中任一列表示,也即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可以是冗余版本顺序索引,也可以是各起始位置的编号的顺序序列,也可以是不同基图中各起始位置的顺序等。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仅为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冗余版本顺序索引可以是和一种传输场景进行对应,冗余版本顺序索引也可以是传输场景索引,从而根据传输场景也能获得相应的冗余版本顺序。
通信设备20可以通过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发送指示该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例如,下行控制信道、下行共享信道、下行数据信道等等。指示该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可以承载在物理层信令,也可以承载在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中。这一方式使得通信设备20和通信设备21之间可以根据传输模式或者业务类型的变化实时调整冗余版本配置。
例如,通信设备20和通信设备21两者初始可以按照默认的一种冗余版本配置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可以按照{0,2,3,1}的顺序进行数据传输以及重传处理,若通信设备20和21之间传输质量,或者业务类型,或者传输模式发生变化,通信设备20根据步骤301获取新的冗余版本配置,通过信令指示给通信设备21,从而两者可以根据新的顺序进行传输。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为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4部分为可选的步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不发送用于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例如,可以通过预先定义或者协议规定等方式,定义对于某种业务类型、或者某种传输模式场景下,采用某种特定的冗余版本顺序。这中情况下,通信设备21确定了业务类型、或者传输模式,即知晓了冗余版本顺序,因此,通信设备20也可以不发送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4可以在前述步骤301之后任一步骤之前或之后执行,本发明并不规定其顺序。
可选地,在前述信息处理方法之后,所述通信设备还可以对所述输出比特序列进行处理,使得在发送或接收时使用该输出比特序列,例如,对输出比特序列进行交织,并映射为调制符号等处理等等。这些处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相应处理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设备20和通信设备21。该方法可以由通信设备21来实施,包括:
401:确定冗余版本顺序。
冗余版本顺序用于表示多个冗余版本的发送顺序,每一冗余版本与所述缓存序列W中的一起始位置的编号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冗余版本顺序可以是如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根据下述因素一项或多项确定所述冗余版本顺序:业务类型,或者,传输模式,或者传输码率,所述冗余版本顺序用于表示多个冗余版本的发送顺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描述。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冗余版本顺序也可以是接收前述实施例中步骤304中由通信设备20发送的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基于所述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确定冗余版本顺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描述。
402:确定传输次数;
403:基于步骤401确定的冗余版本顺序和步骤402确定的传输次数在缓存序列W中合并接收到的冗余版本。
通信设备21接收通信设备20发送的信号,该信号中包括对应于本次传输中缓存序列W的冗余版本,也就是通信设备20在前述实施例步骤303中获取到的冗余版本。
通信设备21对信号进行解调,可以获取到对应于本次传输中的冗余版本的软值序列。
根据冗余版本顺序及当前传输的次数确定在缓存序列W中合并的起始位置,将冗余版本的软值序列从该起始位置合并至缓存序列W。
可选地,还可以对缓存序列W中的软值比特进行LDPC译码。
通信设备21对缓存序列W中的软值比特进行LDPC译码。
其中,所述缓存序列W包括比特序列D的软值序列或者比特序列D的软值序列的一部分,所述比特序列D的软值序列长度为KD比特,所述比特序列D是长度为K的比特序列C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矩阵编码得到的比特序列,或者,所述比特序列D是从长度为K的比特序列C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矩阵编码得到的比特序列中截短s0比特得到的。
通信设备20向通信设备21发送如前述各实施例中得到的输出比特序列,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输出比特序列是速率匹配后的输出比特序列,所述通信设备20可以对速率匹配后的输出比特序列进行交织调制等处理,从而发送对应于所述输出比特序列的发送信号,通信设备21接收所述输出信号并经解调、解交织后,得到输出比特序列对应的软比特序列,也就是输出比特序列中一个比特对应软比特序列中一个软值比特(softchannel bit)。这些软值比特在通信设备21的软信息缓存中保存的位置和通信设备20中循环缓存中的编码块的位置一一对应,软信息缓存的大小与循环缓存中的编码块的大小也是相同的,都可以是NCB。
例如,通信设备20发送的输出比特为1,经过信道传输,通信设备21得到其相应的软值比特为1.45,如果输出比特在编码块中的位置为第5比特,则在通信设备21的软信息缓存中第5软值比特为1.45。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如果通信设备20获取的输出比特序列中包括n个输出比特,则通信设备31可以获取到n个对应的软值比特。如果通信设备31两次接收到同一位置的软值比特,则将两次的软值进行合并,例如,第一次传输时接收到的软值比特为1.45,第二次传输时接收到的软值比特为0.5,则合并后为1.95。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为举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可见冗余版本顺序具备和前述各实施例相应的特征,可以参见前述各实施例所述,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对通信设备20而言,缓存序列W为循环缓存中的编码块而言,而在通信设备21中,缓存序列W是软信息缓存中的软值序列;在通信设备20侧是从循环缓存中的编码块确定输出比特序列,而在通信设备21侧,是将接收到的软值序列保存到软信息缓存中。
图5给出了一种通信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装置5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所述通信装置500可以是芯片,基站,终端或者其他网络设备。通信装置500也可以是图2中通信设备20或者通信设备21。
所述通信装置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所述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500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501,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可用于实现图3或图4所示各实施例的方法。可选地,处理器501除了实现图3或图4所示各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图2中速率匹配模块或解速率匹配模块的功能。
所述通信装置500确定冗余版本顺序,所述冗余版本顺序用于表示多个冗余版本的发送顺序;确定传输次数;并基于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和所述传输次数获取缓存序列中的冗余版本用于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501可用于实现图4所示各实施例的方法。
所述通信装置500确定冗余版本顺序,所述冗余版本顺序用于表示多个冗余版本的发送顺序;确定传输次数;并基于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和所述传输次数在所述缓存序列中合并所述接收到的冗余版本。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500可对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软值比特进行LDPC译码。
可选的一种设计中,处理器501也可以包括指令503,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500也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功能。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5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502,其上存有指令5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可选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502可以存储起始位置、冗余版本相关的参数等。
在又一种设计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可以用于实现图2中所示的各个模块的功能。例如,通信设备20或通信设备21中各个模块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505以及天线506。所述处理器5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终端或者基站)进行控制。所述收发器5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接口或者收发器等,用于通过天线506实现通信装置的收发功能。例如,收发指示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收发包括冗余版本的信号等。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500还可以包括用于产生传输块CRC的器件、用于码块分割和CRC校验的器件、编码器、用于交织的交织器、或者用于调制处理的调制器等。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实现这些器件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500还可以包括,用于解调操作的解调器、用于解交织的解交织器、或者译码器等等。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实现这些器件的功能。
本领域技术任何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或者这两者的结合。存储器可以是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示例性地,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器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器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UE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器也可以设置于UE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也可以称为程序或代码)。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也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义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通信系统中信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冗余版本顺序,所述冗余版本顺序为多个冗余版本顺序中的一个,所述多个冗余版本顺序包括{0,0,0,0},{0,3,0,3},or{0,2,3,1};
确定传输次数;
基于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和所述传输次数获取并发送一个或多个冗余版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发送的冗余版本数目不超过(最大重传次数+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各冗余版本为从所述缓存序列中对应起始位置获取的比特序列;所述缓存序列包括比特序列D中的NCB比特,其中,所述比特序列D为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第一个发送的冗余版本为冗余版本0,所述冗余版本0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当NCB=66z时,冗余版本3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56z;或者,
当NCB=50z时,冗余版本3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43z;
其中z为扩展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当NCB=66z时,冗余版本1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17z;或者,
当NCB=50z时,冗余版本1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13z;
其中z为扩展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当NCB=66z时,冗余版本2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33z;或者,
当NCB=50z时,冗余版本2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25z;
其中z为扩展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冗余版本顺序与业务类型或者传输模式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下行信道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指示所述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
10.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冗余版本顺序和传输次数,所述冗余版本顺序为多个冗余版本顺序中的一个,所述多个冗余版本顺序包括{0,0,0,0},{0,3,0,3},or{0,2,3,1};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冗余版本顺序和所述传输次数获取一个或多个冗余版本;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冗余版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发送的冗余版本数目不超过(最大重传次数+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通信装置,各冗余版本为从所述缓存序列中对应起始位置获取的比特序列;所述缓存序列包括比特序列D中的NCB比特,其中,所述比特序列D为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第一个发送的冗余版本为冗余版本0,所述冗余版本0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通信装置,当NCB=66z时,冗余版本3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56z;或者,
当NCB=50z时,冗余版本3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43z;
其中z为扩展因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当NCB=66z时,冗余版本1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17z;或者,
当NCB=50z时,冗余版本1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13z;
其中z为扩展因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当NCB=66z时,冗余版本2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33z;或者,
当NCB=50z时,冗余版本2在所述缓存序列中的起始位置为25z;
其中z为扩展因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冗余版本顺序与业务类型或者传输模式对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从下行信道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指示所述冗余版本顺序的信息。
19.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5482.3A CN112073160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5482.3A CN112073160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
CN201710911469.4A CN109586843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11469.4A Division CN109586843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73160A true CN112073160A (zh) | 2020-12-11 |
CN112073160B CN112073160B (zh) | 2021-12-31 |
Family
ID=659022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11469.4A Active CN109586843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
CN202010775482.3A Active CN112073160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11469.4A Active CN109586843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77231B2 (zh) |
EP (1) | EP3691162B1 (zh) |
JP (1) | JP7017627B2 (zh) |
KR (1) | KR102343666B1 (zh) |
CN (2) | CN109586843B (zh) |
BR (1) | BR112020006259A2 (zh) |
WO (1) | WO2019062861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7440A (zh) * | 2021-06-09 | 2021-10-01 |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航行控制器 |
CN114374473A (zh) * | 2021-12-08 | 2022-04-19 |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NB-IoT水表数据重传优化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2236719A1 (zh) * | 2021-05-11 | 2022-11-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85620B (zh) * | 2015-11-06 | 2021-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测量导频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解析方法及装置 |
KR102450243B1 (ko) | 2017-02-06 | 2022-10-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행-직교 구조(row-orthogonal)를 이용한 LDPC 코드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8400832B (zh) | 2017-02-06 | 2022-09-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和通信设备 |
AU2017426621B2 (en) * | 2017-08-10 | 2021-09-23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
KR102576714B1 (ko) * | 2017-12-04 | 2023-09-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10958383B2 (en) * | 2017-12-06 | 2021-03-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based redundancy version determination for grant-free signaling |
WO2019164515A1 (en) * | 2018-02-23 | 2019-08-2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Ldpc codes for 3gpp nr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
CN111600683B (zh) * | 2019-06-06 | 2022-02-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处理方法及设备 |
US11411672B2 (en) * | 2019-09-03 | 2022-08-09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3726487B (zh) * | 2020-05-26 | 2022-09-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冗余版本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US11445529B2 (en) * | 2020-08-05 | 2022-09-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relaying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CN117769876A (zh) * | 2021-07-23 | 2024-03-26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tboms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14070468B (zh) * | 2021-11-12 | 2023-05-23 |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5g基站通信中冗余版本号2的自解识别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4422A (zh) * | 2003-10-07 | 2006-11-15 | 诺基亚公司 | 冗余策略选择方案 |
CN101188428A (zh) * | 2007-12-10 | 2008-05-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dpc码的有限长度循环缓存的速率匹配方法 |
CN101754274A (zh) * | 2009-12-29 | 2010-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和设备 |
CN101809885A (zh) * | 2007-09-28 | 2010-08-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涡轮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无线系统的改进的循环缓冲器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843025A (zh) * | 2007-10-29 | 2010-09-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03248464A (zh) * | 2012-02-13 | 2013-08-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3428836A (zh) * | 2012-05-16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795505A (zh) * | 2012-11-02 | 2014-05-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7113123A (zh) * | 2014-12-31 | 2017-08-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根据冗余版本分组恢复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CN107197528A (zh) * | 2016-03-14 | 2017-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和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1527B (zh) * | 2008-11-27 | 2013-03-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 |
US10057932B2 (en) * | 2013-10-06 | 2018-08-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signal from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6817195B (zh) * | 2015-12-02 | 2020-04-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US11032031B2 (en) * | 2016-01-18 | 2021-06-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RQ LLR buffer and reordering buffer management |
-
2017
- 2017-09-29 CN CN201710911469.4A patent/CN109586843B/zh active Active
- 2017-09-29 CN CN202010775482.3A patent/CN112073160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9-28 EP EP18860322.9A patent/EP3691162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9-28 JP JP2020518454A patent/JP7017627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9-28 WO PCT/CN2018/108360 patent/WO2019062861A1/zh unknown
- 2018-09-28 KR KR1020207012543A patent/KR10234366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9-28 BR BR112020006259-6A patent/BR112020006259A2/pt unknown
-
2020
- 2020-03-29 US US16/833,655 patent/US1127723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4422A (zh) * | 2003-10-07 | 2006-11-15 | 诺基亚公司 | 冗余策略选择方案 |
CN101809885A (zh) * | 2007-09-28 | 2010-08-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涡轮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无线系统的改进的循环缓冲器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843025A (zh) * | 2007-10-29 | 2010-09-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01188428A (zh) * | 2007-12-10 | 2008-05-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dpc码的有限长度循环缓存的速率匹配方法 |
CN101754274A (zh) * | 2009-12-29 | 2010-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和设备 |
CN103248464A (zh) * | 2012-02-13 | 2013-08-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3428836A (zh) * | 2012-05-16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795505A (zh) * | 2012-11-02 | 2014-05-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7113123A (zh) * | 2014-12-31 | 2017-08-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根据冗余版本分组恢复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CN107197528A (zh) * | 2016-03-14 | 2017-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和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SAMSUNG: "R1-1716668 Rate matching for data channel coding",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NR#3 》 * |
SONY: "R1-1716250 Discussion on the pre-emption and HARQ of UL transmission without gra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NR#3 》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36719A1 (zh) * | 2021-05-11 | 2022-11-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3467440A (zh) * | 2021-06-09 | 2021-10-01 |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航行控制器 |
CN114374473A (zh) * | 2021-12-08 | 2022-04-19 |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NB-IoT水表数据重传优化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374473B (zh) * | 2021-12-08 | 2023-08-08 |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NB-IoT水表数据重传优化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91162B1 (en) | 2022-08-24 |
KR102343666B1 (ko) | 2021-12-24 |
BR112020006259A2 (pt) | 2020-10-06 |
JP2020535767A (ja) | 2020-12-03 |
EP3691162A4 (en) | 2020-11-25 |
KR20200053618A (ko) | 2020-05-18 |
JP7017627B2 (ja) | 2022-02-08 |
WO2019062861A1 (zh) | 2019-04-04 |
US20200228254A1 (en) | 2020-07-16 |
CN109586843A (zh) | 2019-04-05 |
US11277231B2 (en) | 2022-03-15 |
CN109586843B (zh) | 2024-05-03 |
CN112073160B (zh) | 2021-12-31 |
EP3691162A1 (en) | 2020-08-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73160B (zh) |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 |
US10425191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US1174298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8173621B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 | |
CN107508653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08347295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11139836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device | |
CN112636879B (zh) |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938514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sending device, and data receiving device | |
CN113078913A (zh) | 卷积码的速率匹配的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 |
WO2018233334A1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 |
CN117176293A (zh) | 一种信息的重传方法和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