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29A - 动态聚焦电压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 Google Patents

动态聚焦电压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29A
CN1120729A CN95109003A CN95109003A CN1120729A CN 1120729 A CN1120729 A CN 1120729A CN 95109003 A CN95109003 A CN 95109003A CN 95109003 A CN95109003 A CN 95109003A CN 1120729 A CN1120729 A CN 1120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ens
electron
electron beam
ray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9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14C (zh
Inventor
东条努
白井正司
加藤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58Arrangements for focusing or reflecting ray or beam
    • H01J29/62Electrostatic lenses
    • H01J29/626Electrostatic lenses producing fields exhibiting periodic axial symmetry, e.g. multipolar fields
    • H01J29/628Electrostatic lenses producing fields exhibiting periodic axial symmetry, e.g. multipolar fields co-operating with or closely associated to an electron gu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58Arrangements for focusing or reflecting ray or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48Electron guns
    • H01J29/488Schematic arrangements of the electrodes for beam forming; Place and form of the elec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48Electron guns
    • H01J29/50Electron guns two or more guns in a single vacuum space, e.g. for plural-ray tube
    • H01J29/503Three or more guns, the axes of which lay in a common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48Electron guns
    • H01J2229/4834Electrical arrangements coupled to electrodes, e.g. potentials
    • H01J2229/4837Electrical arrangements coupled to electrodes, e.g. potent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tentials applied
    • H01J2229/4841Dynamic potent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56Correction of beam optics
    • H01J2229/563Aberrations by type
    • H01J2229/5635Astigmat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56Correction of beam optics
    • H01J2229/568Correction of beam optics using supplementary corre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 Electrod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有一个最后的透镜、一个多极透镜和一个象场曲率校正透镜。最后的透镜在水平方向的聚焦作用较大,且其强度随电子束偏转角而变小。多极透镜用以使电子束的横截面在水平方向上拉长的强度随电子束偏转角而变弱。象场曲率校正透镜随电子束偏转角而变弱。

Description

动态聚焦电压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更具体地说涉及电子枪在动态聚焦电压较低的情况下能使整个画面的清晰度令人满意的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
在用作彩色显象管或显示管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为使整个屏面上的清晰度始终令人满意,需要根据电子束的偏转角妥善控制电子枪的聚焦特性。
图3是这种传统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示意剖视图。编号1表示抽成真空的玻壳,2是构成屏幕的屏面部分,3是荧光屏,4是荫罩,5是内导电被覆层,6、7和8是阴极,9是第一栅极(G1电极),10是第二栅极(G2电极),11是第三栅极(G3电极),12是第四栅极(G4电极),13是第五栅极(G5电极),14是加速电极(G6电极),15是屏蔽杯,16是偏转线圈,17、18和19是电子束的原始路径,20和21则是加速电极14中形成的外电子束通孔(以下称孔眼)的中心线。
图中,荧光屏3支撑在抽成真空的玻壳1屏面部分2的内壁上,具有交替排列的发出红、绿、蓝光的荧光粉组成的线条纹。阴极6、7和8的中心线(电子束的原始路径)17、18和19与G1电极9、G2电极10组成的各相应阴极有关孔眼的中心线吻合,而构成主透镜的三个电极:G3电极11、G4电极12和G5电极(聚焦电极)13以及屏蔽杯15则彼此几乎平行地配置在一个公用平面(一字形排列)上。
构成主透镜的另一电极的G6电极(加速电极)14,其中心孔眼的中心线与中心线18吻合。但外侧的两孔眼的中心线20和21却不与相应的中心线17和19吻合,而是略为向外偏移。
阴极6、7和8发射出的三束电子束进入在G5电极13和G6电极14之间沿中心线17、18和19形成的最后一个透镜(主透镜)。
大约5至10千伏的聚焦电压Vf加到G3电极11和G5电极13上,大约20至30千伏最高电压的加速电压Eb则经导电被覆层5和安置在真空玻壳1中的屏蔽杯15加到G6电极14上。
构成将电子束聚焦到荧光屏3上的最后一个透镜的G5电极13和G6电极14,其中心孔眼的中心线都是同轴的,从而使中心孔眼部分中形成的一个透镜轴向对称,且使通过中心孔眼的电子束(中心电子束)为最后一个透镜所聚焦,并沿轴线直射过去。
另一方面,构成最后一个透镜的上述两个电极,其外孔眼的中心线彼此偏离,从而在外孔眼部分形成非轴向对称的透镜。因此,通过外孔眼的电子束(外电子束)有一部分通过之后偏离透镜区中加速电极(G6电极)14侧形成的发散透镜区中透镜的中心线向中心电子束靠拢,从而受到透镜的聚焦作用和会聚力的作用,同时向中心电子束靠拢。
此外还有周知的一种电子枪,电子枪中的两个电极各个都构成最后一个透镜,两电极的两端有一个单一的水平细长孔,孔中有一个板极,板极上有多个电子束通孔从两端向内延伸。
此外,这种电子枪中,上述两电极的外孔眼部分还形成有非轴向对称的透镜,外电子束受到会聚力的作用向中心电子束靠拢,于是三束电子束会聚,重叠在荫罩4的平面上。
这种电极结构会聚各电子束的作用叫做静态会聚(STC)。
此外,各电子束还受到荫罩4的选色作用,而且各电子束只有一部分通过荫罩4的孔眼以激励荧光屏3上与电子束相应颜色的荧光粉发光,并到达荧光屏3上。
电磁偏转线圈16装在真空玻壳1的玻锥部分外面,供在荧光屏3上进行电子束扫描之用。
如上所述,大家知道,三个电子束通孔配置在水平平面上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和形成特殊非均匀电场分布的所谓自会聚式偏转线圈结合起来使用时,调节三束电子束在图象中心的自会聚情况可以同时调节整个其余图象部分的会聚情况。然而采用自会聚式偏转线圈时,有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磁场不均匀,因偏转而产生的象差变大,从而降低了屏幕四角的清晰度。
图4是电子束受到因偏转引起的象差的影响而使屏幕上出现束点的示意图。编号3表示荧光屏(以下可称之为屏幕),3a、3b和3c为束点。图中,束点3a在屏幕3的中心几乎是圆的。但在屏幕的四角,如束点3b和3c所示的那样,阴影表示的高亮度部分(核心)c在水平方向(X-X方向)上变宽,低亮度部分(光晕)h在垂直方向(Y-Y方向)上变宽,因而清晰度降低。传统上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例子是美国专利5212423(相当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平4-43532)公开的一种电子枪。
图5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电子枪为减少屏幕四角清晰度下降情况而设计的结构。
图中,G5电极13从阴极朝荧光屏的方向依次分为四个部分,例如第一部分13h,第二部分13i,第三部分13j和第四部分13k。
第三部分13j面对第四部分13k的端面上开有一个孔,有一个电子束通孔的板极13l安置在第三部分13j中。
板校正电极13m安置在第四部分13k面对第三部分13j的端面上,从而将电子束通孔在垂直方向上夹在中间,并通过第三部分13j的单孔延伸入第三部分中。
电压Vd加到第二部分13i和第四部分13k上,它与加到偏转线圈的偏转电流同步地不断变化,固定电压Vo则加到第一部分13h和第三部分13j上。
采用这种结构就可以在第三部分13j与第四部分13k之间形成静电四极透镜,这是能将电子束的横截面形状根据电子束的偏转量改变成非轴向对称的透镜。上述Vo和Vd之间的关系是:Vo>Vd
第四部分13k和G6电极14之间形成的最后一个透镜(主透镜)产生这样的作用: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聚焦的程度比在垂直方向的大。
这种结构的电子枪,当偏转量小时,第三部分13j与第四部分13k之间的电压差大,从而使电子束的横截面因静电四极透镜的作用而在水平方向上拉长,但最后一个透镜的象散弥补了这一点,将电子束的横截面在垂直方向上大幅度拉长,从而避免屏幕中心的清晰度变环。
另一方面,偏转量大时,与偏转电流同步地不断变化的电压Vd增加,第三部分13j与第四部分13k之间的电位差减小。于是,静电四极透镜的强度小了,电子束横截面的形状则因最后一个透镜大幅度水平聚焦的作用而在垂直方向上拉长。
就是说,象散使电子束产生使核心c在垂直方向上拉长、光晕h在水平方向上拉长的作用。这样就可以消由于除图4所示电子束偏转而引起的象散,从而提高屏幕四角的清晰度。
彩色阴极射线管中,最后一个透镜到屏幕四角的距离大于到屏幕中心的距离,因而屏幕中心和四角的聚焦电压是不同的。当此聚焦电压被固定到电子束聚焦到荧光屏中心所需的电压时,有这样的问题,即电子束在荧光屏四角不聚焦,从而降低了清晰度。
但在图5所述传统电子枪的结构实例中,当电子束朝荧光屏四角偏转时,第四部分13k的电位增高,从而使与加速电极14的加速电压Eb的电位差减小,最后一个透镜的强度下降。结果,电子束聚焦点移向荧光屏,因而电子束也可以在荧光屏四角聚焦。就是说,由于电子枪能校正象场的场曲率,因而从这个观点看,可以避免荧光屏四角的清晰度变坏。
与此同时,构成G5电极13的一部分在第一部分13h与第二部分13i之间形成的透镜和构成G5电极13的另一部分在第二部分13i与第三部分13j之间形成的透镜,两者的强度都随着不断变化的电压(动态聚焦电压)Vd的升高而削弱了。就是说,由于上述两透镜也能校正象场的场曲率,因而可以有效地校正象场的场曲率。这两个透镜叫做象场曲率校正透镜。
就是说,可以用较低的动态聚焦电压同时动态校正象散并校正象场的曲率。
最近为制造出大屏幕扁平的薄阴极射线管倾向于加大电子束的偏转角,因而要求提高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在动态校正象散和校正象场曲率方面的效率。
为提高校正象场曲率的效率,也可以致虑这样的一种电极结构,即在上述第二部分13i与第三部分13j之间和第三部分13j与第四部分13k之间分别形成能校正象场曲率的透镜,在第一部分13h与第二部分13i之间形成能校正象散的静电四极透镜。
然而,在阴极射线管这种结构的电子枪中,能校正象散的静电四极透镜安置在远离将电子束聚焦到荧光屏上的最后一个透镜,从而降低了象散校正的灵敏度。因此,除提高象场曲率校正的灵敏度外,还需要提高象散校正的灵敏度。为提高校正的灵敏度而在轴向上加大板校正电极的长度时,产生了一个问题,板校正电极,由于其长度不成比例,在装配的过程中变形,从而使屏幕上的束点变形。
可以考虑这样一种能消除校正电极变形的可能性并提高象散校正灵敏度的结构的静电四极透镜。但传统静电四极透镜具有的促使电子束会聚的功能却因上述静电四极透镜而消失,这是因为象散校正的灵敏度是提高了,但却产生了电子束会聚不充分的问题。
电子束会聚问题是这样的:随着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最后一个透镜的透镜强度变弱,透镜的作用因外孔眼产生的非轴向对称分量也同时削弱,从而削弱了使外电子束朝中心电子束会聚的力。下面参看图6说明这一点。
图6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电子枪的静电四极透镜的会聚校正作用。如图中的虚线所示,电场作用到电子束使外电子束朝中间的电子束会聚,从而造成会聚现象。
另一方面,在静电四极透镜除三束电子束两侧的水平取向的平行板之外,各孔眼两侧还增设垂直取向的板来提高象散灵敏度的结构中,使外电子束朝中间电子束会聚的电场为垂直取向的板校正电极所消除,从而不能引起会聚。
静电四极透镜安置在远离最后一个透镜的三极管部分附近。因此即使想要用静电四极透镜的电极来会聚外电子束,也有这样的问题:外电子束的轨迹在最后一个透镜中从外透镜的中心线的偏移量大,对聚焦特性有不利的影响,从而减小了对外电子束的会聚作用。
本发明是在上述情况下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它具有的电子枪在较低的动态聚焦电压下能在整个屏幕上达到良好清晰度而没有会聚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起码具有第一电极装置和第二电极装置,第一电极装置用以从阴极产生许多电子束,并将这些电子束沿一平面内彼此平行的原始路径引向荧光屏,第二电极装置构成将电子束聚焦到荧光屏上的主透镜和将电子束聚焦到荧光屏上的最后一个透镜,在构成主透镜的透镜中,有的能使电子束的横截面在垂直方向上拉长,有的能随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削弱透镜强度,在最后一个透镜和第一电极装置之间安置有起码一个多极透镜,该多极透镜的作用是使电子束的横截面随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在水平方向上拉长的程度小一些,在最后一个透镜与多极透镜之间安置在起码一个象场曲率校正透镜,供削弱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对电子束的聚焦作用,且起码其中一个多极透镜和象场曲率校正透镜的电极结构使上述许多电子束中的外电子束的轨迹随着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
在电子枪具上述结构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除能校正象场曲率的最后一个透镜外,在最后一个透镜附近还形成有能校正象场曲率的透镜,从而使象场曲率的校正在较低的动态聚焦电压下进行,使整个屏面的清晰度令人满意。
最后一个透镜将电子束聚焦到荧光屏上的会聚作用因一个能随着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改变通过外孔眼的电子束轨迹的透镜而进一步增强,因而整个屏面的清晰度都令人满意,没有会聚问题。
采用传统电子枪的81.28厘米(32英寸)阴极射线管,其动态聚焦电压例如约为1000伏。但本发明的相应电压值约为600至700伏。本发明在93.98厘米(37英寸)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动态聚焦电压约为900伏,而传统电子枪的动态聚焦电压则为1500伏,即在较低的电压下就能达到所要求的动态聚焦,因而不难提高埋置在阴极射线管玻璃芯柱中供提供聚焦电压的引线的击穿电压容量。
图1(a)是举例说明彩色阴极射线管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枪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1(b)是沿图1(a)所示电子枪的剖面线100-100截取的剖面图;图1(c)则是沿图1(a)所示电子枪的剖面线200-200截取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枪从垂直于一字排列式电子枪的配置方向的方向看去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传统彩色阴极射线管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屏幕上因电子束受到偏转造成的象差作用而产生的束点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电子枪为减少屏幕四角清晰度的下降而设计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电子枪静电四极透镜会聚校正作用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加到本发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上的聚焦电压和动态聚焦电压一个实施例的波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一个电极结构实施例的剖视图,该电极结构中的外电子束的轨迹随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
图9是本发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电极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该电极结构中的外电子束的轨迹也随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
图10是本发明的彩色随极射线管电极结构又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该电极结构中的外电子束的轨迹也随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
下面参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a)至1(c)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枪的示意图,图1(a)是从一字排列式电子枪的配置方向看到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1(b)是沿图1(a)中所示的剖面线100-100截取的剖视图,图1(c)则是沿图1(a)中所示的剖面线200-200截取的剖视图。
图2是图1(a)所示的电子枪从垂直于一字排列式电子枪的配置方向的方向看去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上述图中,与图5中所示同样的各编号对应于同样的部分,且聚焦电极13毗邻加速电极14配置,从阴极7(6,8)朝荧光屏的方向依次分为四个部分,例如第一部分13a、第二部分13b、第三部分13c和第四部分13d。
板校正电极13e(13e,13e,13e)垂直取向,朝第二部分13b延伸,且与第一部分13a电连接,配置得使其在水平方向上把在第一部分13a面对第二部分13b的表面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夹在中间。
板校正电极13f(13f)水平取向,朝第一部分13a延伸,且与第二部分电连接,配置得使其在垂直方向上将在第二部分13b面对第一部分13a的表面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夹在中间。
上述水平和垂直取向的板校正电极13e和13f配置得使它们彼此相互交叉但不相互接触。
在第三部分13c面对第四部分13d的表面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其中心线相对于第四部分13d面对第三部分13c的表面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的中心线向内偏移。
在具内电极13g的第四部分13d与具内电极14b的加速电极(G6电极14的一个柱形电极14a)之间形成的透镜(主透镜)中,有一个电子透镜,它由三个在第四部分13d的内电极13g上形成的垂直拉长的孔眼、一个水平取向的水平拉长的单孔和三个在G6电极14的内电极14b中形成的垂直拉长孔眼组成,如图1(a)、1(b)和1(c)中所示,该电子透镜能使电子束的横截面在垂直方向上大幅度拉长。
固定电压Vo加到第一部分13a和第三部分13c上,与电子束的偏转同步地不断变化的电压Vd则加到第二部分13b和第四部分13d上。图7示出了上述两电Vo和Vd波形的一个实例。在此情况下,有这样一个关系,即Vo>Vd
这种结构的电子枪中电子束的偏转量小时,第一部分13a与第二部分13b之间的电压差大,从而使电子束的横截面因静电四极透镜的作用而在水平方向上拉长。但这一点为主透镜在垂直方向上大幅度拉长电子束横截面的象散作用所补偿,从而避免屏幕中心的清晰度变坏。
另一方面,电子束的偏转量大时,不断变化的电压Vd增加,第一部分13a与第二部分13b之间的电位差减小,从而削弱了静电四极透镜的强度,而电子束的横截面形状因最后一个透镜将电子束的横截面在垂直方向上拉长的作用而在垂直方向上拉长。
就是说,电子束中引起的象散有这样的作用:使图4中所示束点的核心c在垂直方向上拉长,使光晕h在水平方向上拉长,因而可以消除图4所示的因电子束偏转引起的象散,从而提高了屏幕四角的清晰度。
电子束朝屏幕四角偏转时,聚焦电极13的第四部分13d和13g的电位增加,从而使第四部分的电位与构成加速电极14的电极14a和14b的加速电压Eb之间的电位差减小,从而削弱最后一个透镜的强度。结果,电子束的聚焦点移向荧光屏,因而电子束也可以在荧光屏的四角聚焦。就是说,电子枪能校正象场的曲率,因而也避免了四角的清晰度变坏。
与此同时,在聚焦电极13的第二部分13b与第三部分13c之间形成的透镜和在聚焦电极13的第三部分13c与第四部分13d之间形成的透镜,它们的强度也随不断变化的电压Vd的增加而变小。就是说,上述两透镜也分别能校正象场曲率,且两者毗邻最后一个透镜配置,从而可以有效地校正象场的曲率。
第三部分13c的长度L小于其孔眼D的直径时,在第三部分13c前后形成的两个象场曲率校正透镜不能作为两个独立的电子透镜工作。
于是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不仅象场曲率校正的灵敏度下降,而且屏幕上束点的形状也变形。校正透镜校正第三部分13c电极的阴极侧上形成的象场曲率的灵敏度随第三部分13c长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当这个长度大于孔眼D直径的2.5倍时,校正灵敏度几乎与传统电子枪的相同。第三部分13c的长度最好取在第三部分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直径的1至2.5倍。
构成加速电极14的电极14a和14b形成的透镜孔眼的中心孔眼,其中心线与阴极7的中心线18吻合。但处在通过图1(c)所示内电极14b各边缘的一条线上的两个外孔眼,它们的中心线都相对于对应于两外孔眼的阴极6和8的中心线17和19略为向外偏移,外电子束因而向内会聚。
聚焦电极13的第三部分13c与第四部分13d之间形成的透镜随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使外电子束的轨迹向内会聚,因而可以补偿两外电子束因最后一个透镜引起的电子束偏转在会聚程度上的减小,从而可以避免会聚特性变坏。
使外电子束的轨迹随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的电极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外电子束如图8中所示时,第二部分13b的外孔眼中心线可相对于阴极6和8的中心线17和19向内偏移,或者外电子束如图9中所示时,第三部分13c在第二部分13b侧的外孔限的中心线可相对于阴极6和8的中心线17和19向外偏移,或者外电子束如图10中所示时,第四部分13d在第三部分13c侧的外孔眼中心线可相对于阴极6和8的中心线17和19向外偏移。
综上所述,采用具有本发明的电子枪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可以在动态聚焦电压较低的情况下提高整个屏面的聚焦性能,同时避免了会聚质量变坏的问题,从而可以在整个屏面上重现出清晰度令人满意的图象。

Claims (9)

1.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具有一电子枪,起码有第一电极装置和第二电极装置,第一电极装置用以从阴极产生许多电子束,并将所述许多电子束沿在水平面上彼此互相平行的原始路径引向荧光屏,第二电极装置构成主透镜,用以将所述许多电子束聚焦到所述荧光屏上,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主透镜的诸透镜中,最后一个透镜的电极结构的作用是使所述许多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大幅度聚焦,在垂直方向上小幅度聚焦,并随所述许多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削弱其透镜的作用,在所述最后一个透镜与所述第一电极装置之间设有起码一个多极透镜,其作用是使所述电子束的横截面随所述许多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在水平方向上拉长的程度较小,在所述最后一个透镜与所述起码一个多极透镜之间设有起码一个象场曲率校正透镜,其作用是随所述许多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削弱对所述许多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聚焦作用,且所述起码一个多极透镜和所述起码一个象场曲率校正透镜两者的起码其中之一,其电极结构使所述许多电子束中外电子束的轨迹随所述许多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码一个象场曲率校正透镜的电极结构能使所述外电子束的轨迹随所述许多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能使所述外电子束的轨迹随所述许多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的电极结构是这样的一种电极结构:其中在构成所述起码一个象场曲率校正透镜的两个电极正反两面上形成的相应外电子束通孔的中心线在所述水平平面中彼此偏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能使所述外电子束的轨迹随所述许多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的电极构件毗邻所述最后一个透镜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能使所述外电子束的轨迹随着所述许多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的电极构件毗邻所述最后一个透镜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能使所述外电子束的轨迹随着所述许多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加而向内偏转的电极构件毗邻所述最后一个透镜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起码一个象场曲率校正透镜的许多电极中的一个加有固定电位的电极,其长度为其中电子束通孔直径的1至2.5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极透镜是个四极透镜,由第一电极和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组成,所述第一电极设有第一延伸部分在其中的孔眼两侧朝所述第二电极延伸,所述第二电极设有第二延伸部分在其中各孔眼两侧朝所述第一电极延伸,且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彼此互相交叉但不互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分是一些水平取向的平行板,所述第二延伸部分是一些垂直取向的板。
CNB951090038A 1994-07-19 1995-07-19 动态聚焦电压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8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7120/94 1994-07-19
JP6167120A JPH0831333A (ja) 1994-07-19 1994-07-19 カラー陰極線管
JP167120/1994 1994-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29A true CN1120729A (zh) 1996-04-17
CN1134814C CN1134814C (zh) 2004-01-14

Family

ID=1584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510900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814C (zh) 1994-07-19 1995-07-19 动态聚焦电压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5) US5608284A (zh)
EP (2) EP0693768B1 (zh)
JP (1) JPH0831333A (zh)
KR (1) KR0173722B1 (zh)
CN (1) CN1134814C (zh)
DE (2) DE69531907T2 (zh)
TW (1) TW32592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936A (ja) * 1993-06-30 1995-01-24 Hitachi Ltd 陰極線管
JPH07134953A (ja) * 1993-11-09 1995-05-23 Hitachi Ltd カラー受像管
JPH0831333A (ja) 1994-07-19 1996-02-02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KR100189610B1 (ko) * 1995-07-28 1999-06-01 구자홍 음극선관용 인라인형 전자총
KR100377399B1 (ko) * 1995-11-24 2003-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칼라음극선관용전자총
US5886462A (en) * 1996-09-10 1999-03-23 Hitachi, Ltd. Color cathode ray tube having correction plate electrodes mounted in steps
US6407491B1 (en) * 1997-03-26 2002-06-18 Hitachi, Ltd. Color cathode-ray tube having a dynamic focus voltage
TW414912B (en) * 1997-04-04 2000-12-11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Color picture tube device
US6400105B2 (en) * 1997-09-05 2002-06-04 Hitachi, Ltd. Color cathode-ray tube having electrostatic quadrupole lens exhibiting different intensities for electron beams
US6597096B1 (en) * 1998-02-19 2003-07-22 Sony Corporation Color cathode-ray tube electron gun
TW522428B (en) 1998-04-10 2003-03-01 Hitachi Ltd Color cathode ray tube with a reduced dynamic focus voltage for an electrostatic quadrupole lens thereof
KR20000009416A (ko) * 1998-07-24 2000-02-15 김영남 인라인형 전자총을 구비하는 칼라음극선관
US6369512B1 (en) * 1998-10-05 2002-04-09 Sarnoff Corporation Dual beam projection tube and electron lens therefor
JP2000188068A (ja) * 1998-12-22 2000-07-04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JP2001084921A (ja) * 1999-07-12 2001-03-30 Toshiba Corp カラーブラウン管装置
US6841924B1 (en) * 1999-11-03 2005-01-11 Intel Corporation Low-voltage high-resolution einzel gun
US6342758B1 (en) * 1999-11-29 2002-01-29 Hitachi, Ltd. Inline type color picture tube
KR100719526B1 (ko) * 2000-08-22 2007-05-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칼라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KR20020072866A (ko) * 2001-03-13 2002-09-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칼라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KR20020085463A (ko) * 2001-05-08 2002-1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빔 인덱스형 음극선관의 전자총
JP2005501379A (ja) * 2001-08-27 2005-01-1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陰極線管と画像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DE60323818D1 (de) * 2002-03-15 2008-11-13 Gennum Corp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kompensieren von leitungsverlusten über eine strecke für eine digitale visuelle schnittstelle (dvi)
KR20040020093A (ko) * 2002-08-29 2004-03-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AU2003293926A1 (en) * 2002-12-30 2004-07-22 Lg. Philips Displays Electron gun having a main lens
WO2006000846A1 (en) * 2004-06-08 2006-01-05 Epispeed S.A. System for low-energy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KR20060098322A (ko) * 2005-03-11 2006-09-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US8084929B2 (en) * 2009-04-29 2011-12-27 Atti International Services Company, Inc. Multiple device shaping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density in electro-static focusing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2133A (en) 1975-09-11 1977-06-28 Steffens Charles J Roller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ckle-type paper folding machine
US4225128A (en) 1976-02-18 1980-09-30 General Binding Corporation Folding machine
US4701678A (en) 1985-12-11 1987-10-20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n gun system with dynamic focus and dynamic convergence
US4704565A (en) 1986-02-21 1987-11-03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converging electron gun system
JPS63241842A (ja) * 1987-03-30 1988-10-07 Toshiba Corp カラ−陰極線管
JP2791047B2 (ja) * 1988-09-16 1998-08-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カラー受像管用電子銃
US5027043A (en) * 1989-08-11 1991-06-25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n gun system with dynamic convergence control
JP3053845B2 (ja) * 1990-06-07 2000-06-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陰極線管
EP0511488A1 (de) 1991-03-26 1992-11-04 Mathias Bäuerle GmbH Papierfalzmaschine mit einstellbaren Falzwalzen
JPH05266822A (ja) 1992-03-17 1993-10-15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JPH05325825A (ja) * 1992-05-21 1993-12-10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用電子銃
JPH0831333A (ja) * 1994-07-19 1996-02-02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US6400105B2 (en) * 1997-09-05 2002-06-04 Hitachi, Ltd. Color cathode-ray tube having electrostatic quadrupole lens exhibiting different intensities for electron bea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693768A3 (en) 1996-11-06
US5608284A (en) 1997-03-04
DE69531907D1 (de) 2003-11-13
EP0986088A2 (en) 2000-03-15
CN1134814C (zh) 2004-01-14
KR960005721A (ko) 1996-02-23
DE69519204T2 (de) 2001-05-17
US6353282B1 (en) 2002-03-05
EP0693768B1 (en) 2000-10-25
KR0173722B1 (ko) 1999-02-01
JPH0831333A (ja) 1996-02-02
TW325925U (en) 1998-01-21
US6331752B1 (en) 2001-12-18
EP0693768A2 (en) 1996-01-24
DE69519204D1 (de) 2000-11-30
DE69531907T2 (de) 2004-07-22
US5739631A (en) 1998-04-14
US6025674A (en) 2000-02-15
EP0986088A3 (en) 2000-11-29
EP0986088B1 (en) 2003-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814C (zh) 动态聚焦电压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27941C (zh) 阴极射线管
KR920003357B1 (ko) 컬러수상관용 전자총
EP0652583A1 (en) Color picture tube with reduced dynamic focus voltage
JP2569027B2 (ja) カラ−受像管用電子銃
US6614156B2 (en) Cathode-ray tube apparatus
KR0147541B1 (ko) 음극선관용 다단집속형 전자총
CN1084927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
CN1130302A (zh) 采用四极透镜的彩色显示系统
JP3672390B2 (ja) カラー陰極線管用電子銃
KR100405233B1 (ko) 칼라음극선관 장치
KR100646910B1 (ko) 음극선관장치
KR100447659B1 (ko) 칼라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CN1315149C (zh) 间热式电子枪及其阴极射线管
KR100513012B1 (ko) 칼라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JP2001084921A (ja) カラーブラウン管装置
US7009333B2 (en) Structure of electron gun for color cathode ray tube
CN1116360A (zh) 阴极射线管和电子枪
CN1017104B (zh) 用于彩色显象管的电子枪
JPH08129967A (ja)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CN1507001A (zh) 逐渐缩小电子束极孔尺寸的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
JPH0221095B2 (zh)
JPH08129968A (ja)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