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2340B - 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2340B
CN112072340B CN202010757973.5A CN202010757973A CN112072340B CN 112072340 B CN112072340 B CN 112072340B CN 202010757973 A CN202010757973 A CN 202010757973A CN 112072340 B CN112072340 B CN 112072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war structure
dewar
superconducting cable
assembly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79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2340A (zh
Inventor
吴小辰
胡子珩
陈腾彪
魏前虎
罗智奕
胡力广
詹威鹏
章彬
汪桢子
汪伟
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79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2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2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2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2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2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8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superconductiv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60Superconducting electric elements or equipm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ing superconducting elements or equipmen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其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用于与第一杜瓦结构对接以形成第一密封壳体;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第二杜瓦结构对接,从而形成具有连通第二杜瓦结构内部与外部的通孔的第二密封壳体;第一密封壳体穿过通孔抵接于第二密封壳体,并向第二杜瓦结构的内部延伸;紧固组件设于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紧固组件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上述发明中,实现了超导电缆与终端的连接,同时实现了第一杜瓦结构与第二杜瓦结构的充分搭接,消除了搭接处的盲点,保证了第一杜瓦结构与第二杜瓦结构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工作气氛的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超导电缆由于其良好的电流传输能力而备受青睐,然而采用二代超导带材的超导电缆在超导传输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超导电缆中的低温腔始终处于低温环境,目前二代超导电缆的低温环境主要通过在超导电缆靠液氮来维持,并在低温腔的外围设超导电缆杜瓦结构,以防止外部环境向低温腔进行热量传递。
在超导电缆线路中,除了超导电缆外,还包括与超导电缆两端连接的终端,而由于终端外部也同样设有用于保证低温环境的杜瓦结构。由于超导电缆的自身结构、生产工序、设备运输、安装工序及运行维护工序等的限制,使得超导电缆无法直接连接至终端,而需要通过特定的连接装置将超导电缆连接至终端。目前的连接装置无法实现电缆杜瓦结构与终端杜瓦结构的有效对接,在超导电缆与终端连接处易形成盲点,降低电缆杜瓦结构与终端杜瓦结构的隔热效果,进而降低超导电缆的超导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实现电缆杜瓦结构与终端杜瓦结构的有效对接,消除超导电缆与终端连接处的盲点,改善电缆杜瓦结构与终端杜瓦结构的隔热效果,进而保证超导电缆的超导效果的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一种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与第一杜瓦结构对接以形成第一密封壳体;
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第二杜瓦结构对接,从而形成具有连通第二杜瓦结构内部与外部的通孔的第二密封壳体;所述第一密封壳体穿过所述通孔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壳体,并向所述第二杜瓦结构的内部延伸;
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之间,所述紧固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优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覆盖于所述第一杜瓦结构端部;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杜瓦结构外管端部,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沿厚度方向覆盖于所述第二杜瓦结构开口处;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并列设置。
优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绝热层。
优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第一杜瓦结构内管端部;
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套设于所述第一杜瓦结构内管外,并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对所述第一杜瓦结构外管的一端;
封口环,所述封口环设于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第一外管之间。
优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
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二杜瓦结构内管;
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穿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内,所述第二外管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二杜瓦结构外管。
优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还包括:
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优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杜瓦结构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卡槽卡接所述第一壳体。
一种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包括超导电缆、终端及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超导电缆中的超导电缆杜瓦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对接,所述终端中的终端杜瓦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对接。
一种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基于上述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包括:
将第一连接组件安装在超导电缆杜瓦结构上;
将第二连接组件安装在终端杜瓦结构上;
通过紧固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
优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一连接组件安装在超导电缆杜瓦
结构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的第一内管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内管对接;
在所述第一内管外侧铺设绝热层;
将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外管对接;
将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的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接;
在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第一外管之间安装封口环。
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一杜瓦结构对接形成具有第一密封空腔的第一密封壳体,及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二杜瓦结构对接形成具有第二密封空腔、并带有连通第二杜瓦结构内部与外部的通孔的第二密封壳体,并将第一密封壳体套设于第二密封壳体,实现了超导电缆与终端的连接,同时实现了第一杜瓦结构与第二杜瓦结构的充分搭接,消除了第一杜瓦结构与第一杜瓦结构连接位置处的盲点,提高了第一杜瓦结构内部低温腔的保温效果,降低了低温气氛的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上述超导电缆连接系统,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对接形成具有第一密封空腔的电缆密封壳体,及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终端杜瓦结构对接形成具有第二密封空腔、并带有连通终端杜瓦结构内部与外部的通孔的终端密封壳体,并将电缆密封壳体套设于终端密封壳体,实现了超导电缆与终端的连接,同时实现了超导电缆杜瓦结构与终端杜瓦结构的充分搭接,消除了超导电缆与终端连接位置处的搭接盲点,提高了超导电缆内部低温腔的保温效果,减少了低温气氛的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上述杜瓦结构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操作难度较低,同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的安装互不干涉,便于实现第二连接组件的预装,进而缩短超导电缆的安装周期,提高超导电缆安装在终端上的安装效率。
对于本申请的各种具体结构及其作用与效果,将在下面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的左视图,其中图示有A-A剖面线;
图4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沿图3中A-A剖面的剖视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组件沿图3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一杜瓦结构(超导电缆杜瓦结构)沿图3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中第二连接组件沿图3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中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二杜瓦结构(终端杜瓦结构)沿图3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导电缆连接系统沿图3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导电缆的立体图;
图11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中步骤11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中步骤12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中步骤13与步骤14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中步骤15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中步骤2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中步骤3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中,100-第一连接组件;110-第一壳体;111-第一内管;112-第一外管;113-封口环;120-第一连接部;121-卡槽;200-第二连接组件;210-第二壳体;211-第二内管;212-第二外管;220-第二连接部;300-紧固组件;310-螺栓;320-螺母;400-绝热层;500-密封部件;600-超导电缆;610-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1-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内管;612-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外管;613-支撑件;620-超导电缆芯;630-电缆隔热层;640-低温腔;700-终端;710-终端杜瓦结构;711-终端杜瓦结构内壁;712-终端杜瓦结构外壁;720-终端工作腔;800-第一密封空腔;900-第二密封空腔;1000-第一杜瓦结构;1010-第一杜瓦结构内管;1020-第一杜瓦结构外管;1100-第二杜瓦结构;1110-第二杜瓦结构内管;1120-第二杜瓦结构外管;1200-第一工作腔;1300-第二工作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根据图1-9可知,第一杜瓦结构1000内部形成有第一工作腔1200,第二杜瓦结构内部形成第二工作腔1300。当需要将第一杜瓦结构1000对接到第二杜瓦结构1100上,并实现第一工作腔1200与第二工作腔1300的充分搭接时,在第二杜瓦结构1100上开设用于对接第一杜瓦结构1000的开口(未图示),第一杜瓦结构1000借助杜瓦连接装置穿过第二杜瓦结构1100上的开口进入第二杜瓦结构1100内部的工作腔1130。具体的,第一杜瓦结构1000包括第一杜瓦结构内管1010与第一杜瓦结构外管1020,其中,第一杜瓦结构内管1010套设于第一杜瓦结构外管1020内部,并与第一杜瓦结构外管1020并列布置。第二杜瓦结构1100包括第二杜瓦结构内管1110与第二杜瓦结构外管1120,其中,第二杜瓦结构内管1110套设于第二杜瓦结构外管1120内部,并与第二杜瓦结构外管1120并列布置。
根据图1-9可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00、第二连接组件200与紧固组件300。其中,第一连接组件100用于与第一杜瓦结构1000对接以形成第一密封壳体(未标示)。其中,第一密封壳体内部具有第一密封空腔800。第二连接组件200用于与第二杜瓦结构1100对接,从而形成具有连通第二杜瓦结构1100内部与外部的通孔(未标示)的第二密封壳体(未标示)。其中,第二密封壳体内部具有第二密封空腔900。第一密封壳体穿过通孔抵接于第二密封壳体,并向第二杜瓦结构1100内部延伸,也即第一密封空腔800与第二密封空腔900在沿着第一杜瓦结构1000延伸的方向部分重合,实现第一杜瓦结构1000与第二杜瓦结构1100的充分搭接,消除第一杜瓦结构1000与第二杜瓦结构1100连接处的盲点。紧固组件300设于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之间,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其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还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
为了实现第一杜瓦结构1000与第二杜瓦结构1100连接位置的灵活调整,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中,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之间通过紧固组件300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杜瓦结构可以是超导电缆600中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第二杜瓦结构可以是终端700中的终端杜瓦结构710。
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一杜瓦结构对接形成具有第一密封空腔的第一密封壳体,及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二杜瓦结构对接形成具有第二密封空腔、并带有连通第二杜瓦结构内部与外部的通孔的第二密封壳体,并将第一密封壳体套设于第二密封壳体,实现了超导电缆与终端的连接,同时实现了第一杜瓦结构与第二杜瓦结构的充分搭接,消除了第一杜瓦结构与第二杜瓦结构搭接位置处的盲点,保证了第一杜瓦结构内部第一工作腔的环境温度,降低了工作气氛的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根据图5至图8可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10与第一连接部120。其中,第一壳体110覆盖于第一杜瓦结构1000端部,第一壳体110与第一杜瓦结构1000共同形成第一密封壳体。第一连接部120一端设于第一杜瓦结构外管1020端部,另一端设于第一壳体110,以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一杜瓦结构1000的对接。
第二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二壳体210与第二连接部220。其中,第二壳体210沿厚度方向覆盖于第二杜瓦结构1100开口处,第二壳体210与第二杜瓦结构1100共同形成第二密封壳体。第二密封壳体在开口处套设于第一密封壳体外侧,也即第一密封壳体与第二密封壳体接口位置完全搭接,以实现对第一工作腔1200与第二工作腔1300的完全覆盖,有效防止外部环境与第一工作腔1200及第二工作腔1300进行热量交换,保证第一工作腔1200与第二工作腔1300始终处于较低温度。
第二连接部220设于第二壳体210,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0沿紧固组件300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第二连接部220与第一连接部120通过紧固组件300固定连接。
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能,进而提高第一密封空腔800与第二密封空腔900的密封性,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0均为法兰盘。
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步骤简便,结构设计合理,且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能较高。
为了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可拆卸连接,实现第一杜瓦结构1000与第二杜瓦结构1100对接位置的灵活调整,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组件300包括螺栓310及与螺栓310配合使用的螺母320。
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通过螺栓与螺母套件实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的可拆卸连接,实现第一杜瓦结构与第二杜瓦结构对接位置的灵活调整,以满足第一杜瓦结构与第二杜瓦结构多次对接的需求,提高有效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还包括密封部件500。其中,密封部件500设于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0之间。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通过密封部件提高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密封性,改善第一杜瓦结构与第二杜瓦结构之间的搭接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部件500为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部件500的材质为铟。
为了延长密封部件500的使用寿命,并提高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密封性能,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20靠近第二杜瓦结构1100的一侧设有第一密封槽121,第二连接部220背对第二杜瓦结构1100的一侧设有第二密封槽(未图示),密封部件500卡设于第一密封槽121与第二密封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0靠近第二杜瓦结构1100的一侧设有卡槽121;第一连接部120通过卡槽121卡接第一壳体110,以实现第一壳体110与第一杜瓦结构1000的对接。
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卡槽,便于将第一壳体安装在第一连接部上,简化了安装步骤,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10和/或第二壳体210中的内部设有绝热层400。通过在第一壳体110和/或第二壳体210内部铺设绝热层400,变便于阻止外部常温环境与第一工作腔1200及第二工作腔1130之间热量的传递。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绝热层400的材质为铝箔和玻璃纤维布。其中,铝箔用于防辐射,玻璃纤维布用于防止第一密封腔体800与第二密封腔体900两侧的热量传递。
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在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中铺设绝热层,进一步避免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两侧的热量交换,进一步保证第一杜瓦结构中的第一工作腔与第二杜瓦结构中的第二工作腔中环境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与图6所示,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内管111、第一外管112与封口环113。其中,第一内管111设于第一杜瓦结构内管1010端部,第一外管112套设于第一杜瓦结构内管1010外,并抵接于第一连接部120背对第一杜瓦结构外管1020的一端,封口环113设于第一内管111与第一外管112之间。第一杜瓦结构1000、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一内管111、第一外管112及封口环113构成第一密封壳体。具体的,第一杜瓦结构内管1010、第一杜瓦结构外管1020、第一连接部120、第一内管111、第一外管112及封口环113构成第一密封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壳体为圆柱形。
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中的第一连接组件,通过第一内管能够弥补第一杜瓦结构内管长度,缩短第一杜瓦结构外管与第一杜瓦结构内管长度的差值,降低了第一杜瓦结构的剥除难度,同时还简化了第一连接组件的安装步骤,在保证安装强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第一连接组件的安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与图8所示,第二壳体210包括第二内管211与第二外管212。其中,第二内管211端面固定于第二杜瓦结构内管1110,第二外管212套设于第二内管211内,第二外管212端面固定于第二杜瓦结构外管1120。其中,第二杜瓦结构1100延伸方向与超导电缆600延伸方向相交或者第二杜瓦结构1100沿着超导电缆600延伸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杜瓦结构1100延伸方向指的是,第二杜瓦结构1100中的第二杜瓦结构外管1120指向第二杜瓦结构内管1110的方向。
上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中的第二壳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稳定性较高。
为了便于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一杜瓦结构1000的连接,及第二连接组件200与第二杜瓦结构1100的连接,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内管111、第一外管112、封口环113、第一连接部120、第二内管211、第二外管212、第二连接部220、第一杜瓦结构内管1010、第一杜瓦结构外管1020、第二杜瓦结构内管1110与第二杜瓦结构外管1120为不锈钢材质。
一种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如图9所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600与终端700。本发明中,在超导电缆连接系统中,终端700是指用于对接超导电缆600端部,以转移并利用超导电缆600上携带的能量。如图13所示,终端700包括终端杜瓦结构710及终端杜瓦结构710内部的终端工作腔720。其中,终端杜瓦结构710为内部为真空状态的双层壳体结构,终端杜瓦结构710外部为常温环境,内部的终端工作腔720为低温环境。具体的,终端杜瓦结构710包括位于内侧的终端杜瓦结构内壁711与套设于终端杜瓦结构内壁711外侧的终端杜瓦结构外壁712。如图6所示,超导电缆600包括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超导电缆芯620、电缆隔热层630及位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与超导电缆芯620之间的低温腔640,其中,低温腔640中填充有低温气氛,具体的,低温气氛可以是用于实现低温环境的液氮。
其中,超导电缆600中的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与杜瓦结构连接装置中的第一连接组件100对接以形成超导电缆密封腔体,终端700中的终端杜瓦结构710与杜瓦结构连接装置中的第二连接组件200对接以形成终端密封腔体。
具体的,当需要将超导电缆600对接到终端700上时,也即需要将超导电缆600中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与终端700中的终端杜瓦结构710搭接,进而保证超导电缆600中的低温腔640及终端700中的终端工作腔720始终于低温环境。在终端杜瓦结构710上开设用于对接超导电缆600的开口(未图示)。超导电缆600穿过终端杜瓦结构710上的开口进入终端工作腔720。具体的,在开口处,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与终端杜瓦结构710配合,以实现对低温腔640与终端工作腔720周围的全面覆盖。具体的,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包括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内管611、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外管612与支撑件613,其中,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内管611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外管612依次套设于超导电缆芯620。
上述超导电缆连接系统,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对接形成具有第一密封空腔的电缆密封壳体,及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终端杜瓦结构对接形成具有第二密封空腔、并带有连通终端杜瓦结构内部与外部的通孔的终端密封壳体,并将电缆密封壳体套设于终端密封壳体,实现了超导电缆与终端的连接,同时实现了超导电缆杜瓦结构与终端杜瓦结构的充分搭接,消除了超导电缆与终端连接位置处的搭接盲点,提高了超导电缆内部低温腔的保温效果,减少了低温气氛的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种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基于上述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如图10-16所示,包括:
步骤1:将第一连接组件100安装在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上,如图10至14所示。
步骤2:将第二连接组件200安装在终端杜瓦结构710上,如图15所示。
步骤3:通过紧固组件300连接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如图16所示。具体的,可以是通过螺栓310及与螺栓310配合的螺母320将第一连接组件100中的第一法兰盘与第二连接组件200中的第二法兰盘紧固。
上述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操作难度较低,同时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安装互不干涉,便于实现第二组件的预装,进而缩短超导电缆的安装周期,提高超导电缆安装在终端上的安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将第一连接组件100安装在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上,包括:
步骤11:如图11所示,将第一连接组件100中的第一内管111套设于超导电缆芯620,且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内管611对接并固定。其中,第一内管111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内管611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
步骤12:如图12所示,在第一内管111外侧铺设绝热层400。具体的,在第一内管111外侧缠绕绝热层400。
步骤13:如图13所示,将第一连接组件100中的第一连接部120套设于超导电缆芯620,且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外管612对接并固定。其中,第一连接部120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外管612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
步骤14:如图13所示,将第一连接组件100中的第一外管112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外管612对接并固定。其中,第一外管112与第一连接部120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
步骤15:如图14所示,在第一内管111与第一外管112之间安装封口环113。其中,还可以是直接在第一内管111与第一外管112之间成型封口环1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200与终端杜瓦结构710的连接步骤与第一连接组件100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610的连接步骤大致相同,不做赘述。
上述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操作难度较低。同时降低了超导电缆的准备难度,提高了第一组件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与第一杜瓦结构对接以形成第一密封壳体;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壳体覆盖于所述第一杜瓦结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用于设于所述第一杜瓦结构的外管的端部,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第二杜瓦结构对接,从而形成具有连通第二杜瓦结构内部与外部的通孔的第二密封壳体;所述第一密封壳体穿过所述通孔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壳体,并向所述第二杜瓦结构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沿厚度方向覆盖于所述第二杜瓦结构开口处,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并列设置;
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之间,所述紧固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绝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用于设于所述第一杜瓦结构的内管的端部;
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用于套设于所述第一杜瓦结构的内管外,并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对所述第一杜瓦结构的外管的一端;
封口环,所述封口环设于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第一外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
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二杜瓦结构内管;
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穿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内,所述第二外管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二杜瓦结构外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还包括:
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杜瓦结构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卡槽卡接所述第一壳体。
7.一种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导电缆、终端及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杜瓦结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超导电缆中的超导电缆杜瓦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对接,所述终端中的终端杜瓦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对接。
8.一种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基于上述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连接组件安装在超导电缆杜瓦结构上;
将第二连接组件安装在终端杜瓦结构上;
通过紧固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导电缆连接系统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连接组件安装在超导电缆杜瓦结构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的第一内管与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内管对接;
在所述第一内管外侧铺设绝热层;
将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超导电缆杜瓦结构外管对接;
将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的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接;
在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第一外管之间安装封口环。
CN202010757973.5A 2020-07-31 2020-07-31 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Active CN112072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7973.5A CN112072340B (zh) 2020-07-31 2020-07-31 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7973.5A CN112072340B (zh) 2020-07-31 2020-07-31 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2340A CN112072340A (zh) 2020-12-11
CN112072340B true CN112072340B (zh) 2022-08-30

Family

ID=7365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7973.5A Active CN112072340B (zh) 2020-07-31 2020-07-31 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23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4521B (zh) * 2021-10-27 2024-02-20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超导电缆杜瓦连接结构及超导电缆连接装置
CN114336102B (zh) * 2021-11-18 2023-07-25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超导电缆接头及装置
CN114325269B (zh) * 2021-12-30 2023-07-25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超声波局部放电传感器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8106Y (zh) * 2009-01-08 2009-11-18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一种低温管道用真空绝热法兰接头
CN102545134A (zh) * 2012-02-08 2012-07-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高温超导电缆多段连接装置
CN103098147A (zh) * 2011-03-17 2013-05-08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超导电缆的固定结构以及超导电缆线路的固定结构
CN104577381A (zh) * 2014-12-30 2015-04-29 苏州欧美克合金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一体冷绝缘超导电缆端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8106Y (zh) * 2009-01-08 2009-11-18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一种低温管道用真空绝热法兰接头
CN103098147A (zh) * 2011-03-17 2013-05-08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超导电缆的固定结构以及超导电缆线路的固定结构
CN102545134A (zh) * 2012-02-08 2012-07-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高温超导电缆多段连接装置
CN104577381A (zh) * 2014-12-30 2015-04-29 苏州欧美克合金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一体冷绝缘超导电缆端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2340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2340B (zh) 杜瓦结构连接装置、超导电缆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US6533334B1 (en) Vacuum-jacketed bayonet pipe spool and pipe spool system for cryogenic fluid
CN114156829B (zh) 三相同轴超导电缆终端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220320569U (zh) 管路连接器、管路连接结构及航空设备
CN115924090A (zh) 流体管连接件、飞行器燃料系统、飞行器及拆装方法
CN212313793U (zh) 绝热贯通件及船舶
CN209839494U (zh) 一种保温块
CN211083288U (zh) 一种燃气输送用管接头防护装置
CN215111341U (zh) 一种槽式集热器管道保温结构
CN212643783U (zh) 一种套筒式保温管
CA1214403A (en) Piece with integrated heat-insulating covering
CN219994770U (zh) 一种天然气管线低温站场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
CN214944805U (zh) 一种制冷压缩机排气管用连接结构
CN217558415U (zh) 一种催化消声器隔热结构
CN214001977U (zh) 液化气船
CN218000772U (zh) 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液冷系统
CN220935426U (zh) 恒压防水装置及通信设备
CN213809447U (zh) 一种管道补偿器
CN220324530U (zh) 储能装置
CN217634494U (zh) 一种用于化学品船机舱水管的防冻结构
CN210890568U (zh) 一种波纹管连接补偿器
CN216279925U (zh) 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管道法兰
CN212251661U (zh) 一种用于夹套管的膨胀节
CN215524335U (zh) 一种用于大温差斜温层储罐的接管结构
CN219755688U (zh) 水管接头、水管组件、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