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1283A - 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1283A
CN112071283A CN202011070398.8A CN202011070398A CN112071283A CN 112071283 A CN112071283 A CN 112071283A CN 202011070398 A CN202011070398 A CN 202011070398A CN 112071283 A CN112071283 A CN 112071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olin
string
shoulder
teaching
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03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蒙
冯欢
张博阳
陶晓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0703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12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1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128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00General design of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02Bowed or rubbed string instruments, e.g. violins or hurdy-gurdi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5/00Teaching music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04Bridg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046Mutes; Mute hold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06Necks; Fingerboards, e.g. fret board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14Tuning devices, e.g. pegs, pins, friction discs or worm gea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18Chin-rests, hand-rests, shoulder rests or guards being removable from, or integral with the instrumen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22Material for manufacturing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提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小提琴的多个部位进行优化的、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包括琴身,琴身的前端延伸出琴颈,琴颈的顶部设置有琴头,琴头上设置有琴弦轴,琴颈上包括有指板,琴身面板上设置有琴马,琴身面板靠近琴马的后方设置有拉弦板,琴弦轴和拉弦板的上端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琴弦,琴马对琴弦具有支撑作用,琴身的尾部设置有肩腮托板,肩腮托板包括肩托和腮托,肩腮托板与琴身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指板上设置有指位识别结构;琴头与琴弦轴之间设置有琴弦调整机构,本装置从多个角度对小提琴进行了优化,能帮助初学者进行学习,提高初学者的学习效果。

Description

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提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小提琴的多个部位进行优化的、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背景技术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 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 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
在我国小提琴教学主要在学校和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中进行,才开始学琴的学生或者学员,一般都需要学会识别音准和指板的发音位置、运弓、以及保持正确、舒适、流畅的持琴姿势,这些都需要学员的苦练和老师的监督,又或者采用一些辅助器械,帮助学员更快、更顺利进入到小提琴学习的正轨上。
其中识别音准和指板的发音位置主要与琴弦的松紧和揉弦时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有关系。当老师或者乐师调好琴弦的松紧度之后,尽量避免琴弦松弛,小提琴上避免琴弦松动主要是靠琴轴与琴轴孔之间的摩擦力,因为琴弦轴处空间较为狭窄,因此在现有琴弦轴位置上设置增加结构简洁、合理的琴弦轴摩擦力的琴弦调整机构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关于指板发音位置的识别辅助结构或工具有多种,大多是通过在指板上贴标签,设置指示灯或者设置凸点对学习者进行提示,这些措施能够很好的给学习者提示出小提琴发出不同音节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但是学习者引用上述辅助结构或者工具的时候,需要用眼睛去找指板看,当学习者用眼睛看指板的时候,学习者的身体姿态就会不自觉的发生改变,影响使用者的正确姿势;如果是采用凸点这种形式的时候,学习者会对凸点产生依赖,凸点还会对与琴弦进行接触、摩擦,影响琴弦的振动和发声。
运弓、以及保持正确、舒适、流畅的持琴姿势有一大部分取决于学习者持琴的姿势,对小提琴的夹持主要靠学习者的腮部和肩部,因此一个合适腮部和肩部固定结构,对于学习者正确的学习小提琴非常重要。
最后,一个经常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是,学习者使用的小提琴一般都是新制的小提琴,小提琴的音色不太柔和,特别是琴弦振动到高频时,容易发出刺耳的琴声,这种刺耳的声音随着小提琴的使用,小提琴的木材发生熟化,对高音振幅具有吸收、减弱的作用。在学习者使用新制的小提琴时,这种高频的琴声容易引起使用者不适,影响学习者的心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小提琴的多个部位进行优化的、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包括琴身,所述琴身的前端延伸出琴颈,琴颈的顶部设置有琴头,琴头上设置有琴弦轴,琴颈上包括有指板,所述琴身面板上设置有琴马,所述琴身面板靠近琴马的后方设置有拉弦板,所述琴弦轴和拉弦板的上端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琴弦,琴马对琴弦具有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的尾部设置有肩腮托板,肩腮托板包括肩托和腮托,所述肩腮托板与琴身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琴身内部设置有振动吸收调校结构。所述指板上设置有指位识别结构。所述琴头与琴弦轴之间设置有琴弦调整机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架,连接架为具有弹性的框架结构,连接架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分别设置有卡在小提琴边缘凸楞上的卡扣,所述卡扣为C字形,卡扣本身采用弹性材质制造;所述连接架的上部设置有腮托,连接架的下部设置有肩托。
进一步优化,所述腮托位于面板上方,所述托板位于背板下方,连接架上设置有两个竖直的转轴管套,转轴管套内设置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内设置有转轴,一根转轴的上端位于一个转轴套管外部、且与腮托固定连接,另一根转轴的下端位于另一个转轴套管的外部、且与肩托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腮托和肩托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相互连通的孔洞,孔洞在腮托和肩托的表面形成有开口;所述腮托和肩托的一个侧面上只设置有一个孔洞,这个孔洞上设置有风管,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电源,肩托的内部镶嵌安装有风泵,风管与风泵的进气口相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振动吸收调校结构包括海绵吸音层,海绵吸音层的一面与琴身面板的下板面相连接,海绵吸音层与琴身面板背面之间通过多个粘接点相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海绵吸音层的另一面上设置有联结网,所述联结网与海绵吸音层固定连接,联结网上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头部固定在琴身面板上的音孔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海绵吸音层由多块小海绵吸音层组成,所述联结网由多个小联结网组成,每个小联结网与不少于一块小海绵吸音层相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指位识别结构包括在指板上从上向下排列的、多列贯穿指板上下板面的圆孔,所述圆孔内固定设置有空心圆柱形陶瓷柱,陶瓷柱中心的空心中设置有金属芯,所述陶瓷柱和金属芯的上部与指板的上板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每个金属芯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接触板,所述指板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相互并联的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内部的制冷面与接触板相接触,半导体制冷片外表面的散热面上设置有散热风道,,半导体制冷片分别与电源相连接,风泵出风口通过管路与散热风道相连接;
指板的左、右侧面上根据音节指位,从上到下设置为多个音节区,每个音节区之间通过其它材质的分隔条隔开,所述分隔条的上表面与指板左、右侧面的板面位于同一板面内。
进一步优化,所述琴弦在指板上竖直的投影与指板上陶瓷柱芯轴不相互重合,每个陶瓷柱的芯轴均位于与之最近的琴弦的右侧。
更进一步优化,所述琴弦轴的外圆柱面上、靠近旋钮的位置设置有多条竖直的滑槽,离旋钮较近的滑槽端部设置有环形槽或者弧形槽;所述琴弦轴的外圆柱面设置有环形挡片,环形挡片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沿着滑槽、环形槽或者弧形槽移动,琴弦轴的外圆面上还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挡片的一个侧面、琴头的一侧内壁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肩腮托板与琴身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连接结构为连接架,且连接架为具有弹性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连接架具有轻量化的优势,对琴体的重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另外框架结构的内部具有空间优势,电源可以安装连接架的内部,减少电源的小提琴整体结构和整体美感的影响。
连接架通过边缘的C型弹性卡扣扣合在小提琴的边缘,连接方便,卡扣的对小提琴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的影响极小,不易影响小提琴音响的振动。
(2)腮托和肩托与连接架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转轴只能够在转轴套管内发生转动位移,不能够发生上下位移,转轴与转轴套管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分别与转轴、转轴套筒壁相连接,与转轴分别固定连接腮托、肩托可以随着转轴左右转动一定的角度,这个转动角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在演奏时小提琴摆动的幅度,根据这个摆动状态来确定扭转弹簧的弹性大小。此处将腮托和肩托设置成能够摆动一定幅度的形式,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小提琴在演奏的过程姿势并不是一直不变的,随着演奏的曲目音调、节奏的变化,演奏者的身体或者持琴肢体会有一定幅度的摆动,当腮托和肩托设置成能够在一定幅度摆动的形式之后,学习者能够更好的随着曲目音调的变化,带着小提琴进行摆动,使得演奏位于一个特别舒服的身体状态。
(3)将腮托和肩托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相互连通的孔洞,一方面,孔洞在腮托和肩托的表面形成有开口,腮托和肩托上设置孔洞有利于减重,减轻腮托和肩托对小提琴重心的影响,另一方面,孔洞能够允许空气在腮托和肩托处流动,有利于汗水从孔洞处流动和蒸发,提高学习者长时间练习时的舒适感。
在腮托和肩托的一个侧面上只设置有一个孔洞,这个孔洞上设置有风管,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电源,肩托的内部镶嵌安装有风泵,风管与风泵的进气口相连接,通过外接风泵,可以进一步的增减孔洞内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学习者的舒适度。
风泵镶嵌安装在肩托的内部,带有孔洞对风泵工作时的声音和振动具有减弱作用,另外,风泵微弱的振动对学习者的肩部具有轻微的按摩作用,可以缓解腮部和肩部长时间持琴时的肌肉紧张感,特别是对于才开始学琴的初学者,缓解肌肉紧张感,对于提升学琴的决心、养成正确的持琴姿势很有帮助。
(4)“指位识别结构包括在指板上从上向下排列的、多列贯穿指板上下板面的圆孔,所述圆孔内固定设置有空心圆柱形陶瓷柱,陶瓷柱中心的空心中设置有金属芯,所述陶瓷柱和金属芯的上部与指板的上板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每个金属芯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接触板,所述指板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相互并联的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外部设置有散热风道,半导体制冷片分别与电源相连接,风泵出风口通过管路与散热风道相连接。”
上述结构使得每个音节点位上设置有一个金属芯,金属芯的上顶面与指板平齐,所以不会对琴弦的振动产生影响,金属芯通过传递半导体制冷片制造出的低温,使得学习者通过可以通过感受指板上温度的差异,来体会手指是否放在合适的位置,陶瓷柱的作用是减少金属芯的低温对周围区域的影响,从而保证金属芯与周围区域温差的明显,增强音节点位的辨识度。当然学习者如果对点位的大概位置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本装置在进行音节位置的准确强化,效果更好。
半导体制冷片在指板的背面从上而下的并列排列,每个半导体制冷片控制指板上的一小块区域,使用者在练习的时候,通过控制不同半导体制冷片是否通电,来有针对性的对某块区域的指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指板的左、右侧面上根据音节指位,从上到下设置为多个音节区,每个音节区之间通过其它材质的分隔条隔开,分隔条采用金属材质的效果会更好,通过质感的区别,让学习者通过大拇指侧面来感受整个手位于哪个音节区,当然学习者能够识别出其手所在音节区的前提是,学习者对于指板自上而下的音节区有大概的了解,分隔条对于强化识位准确性的帮助更大。
(5)通过在琴体内部设置海绵吸音层,来模拟已经熟化过的小提琴,来改善新制小提琴的音色,增加初学者自信心。
当小提琴使用到一定时长之后,小提琴自身经历一个定熟化的过程之后,使用者通过牵引绳和联结网将海绵吸音层从音孔中取出,海绵吸音层的厚度在0.5—1.5毫米之间,对音色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但不会过多的影响小提琴的整体性能。
本装置从多个角度对小提琴进行了优化,这些优化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初学者进行学习,提高初学者的学习效果,优化后小提琴的重心和整体结构并没有明显的改变,有益于学习者学习一段时间后来向正常演奏用小提琴的过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肩腮托板和连接结构仰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连接结构中卡扣左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1的B-B向视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琴弦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C-C向剖视图。
图10为环形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2、3、4所示,一种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包括琴身1,所述琴身1的前端延伸出琴颈2,琴颈2的顶部设置有琴头3,琴头3上设置有琴弦轴4,琴颈2上包括有指板5,所述琴身1面板上设置有琴马6,所述琴1面板靠近琴马6的后方设置有拉弦板7,所述琴弦轴4和拉弦板7的上端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琴弦8,琴马6对琴弦8具有支撑作用。
所述琴身1的尾部设置有肩腮托板,肩腮托板包括肩托9和腮托10,所述肩腮托板与琴身1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11。所述连接结构11为连接架,连接架为具有弹性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内侧的边缘设置有三角形的加强筋12,连接架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分别设置有卡在小提琴边缘凸楞上的多个卡扣13,所述卡扣13为C字形,卡扣13本身采用弹性材质制造,卡扣13的开口可以扣合在小提琴侧板与面板和背板连接处的凸楞上,由于卡扣13为弹性材质制造,在本实施例中卡扣和连接架整体采用弹性塑料进行制造,多个卡扣13分散连接,在保障连接性能的基础上,降低该处结构的重量,降低对小提琴整体的影响。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对小提琴使用的习惯,将连接结构在琴身1上的左右位置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另外连接结构11的内部更进一步优化,设置有竖直状的加强筋12,竖直状加强筋12提高了该处结构对压力的抵抗能力,在针对性的提高相应相应方向的强度,却不会增加太多的重量。
所述连接架的上部设置有腮托10,连接架的下部设置有肩托9。所述腮托9位于琴身1面板的上方,腮托10的下部不与琴身1的面板相贴合,从而降低腮托10对琴身1振动、发生的影响。连接架上设置有两个竖直的转轴管套14,转轴套管14与连接架位于同一个面内,这样的设置形式既有利于增加连接架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减小连接架的结构厚度,使该处的结构更加合理。转轴管套14内设置有扭转弹簧15,扭转弹簧15的一端与转轴管套14固定连接,扭转弹簧15内设置有转轴16,扭转弹簧15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一根转轴16的上端位于一个转轴套管14外部、且与腮托10固定连接,此处扭转弹簧15的弹性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进行设定,一般允许转轴16进行5—10度范围内有阻力控制的转动。
连接架上还设置有另一套扭转套管、扭转弹簧和转轴,该转轴的的下端位于转轴套管的外部、且与肩托9固定连接,肩托9最好不与琴身1的背板相相贴合,从而降低肩托9对琴身1振动、发生的影响。此处,肩托9能够在6—10°的范围内有阻力的进行转动,这些转动都是在演奏者的有效控制内进行的。最后,此处连接架需要合适的强度,以抵抗住肩颈对其产生的压力形变,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加强筋的形式进行加强,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连接架增加支撑柱或者增加支撑板的形式进行加强。
进一步优化,所述腮托10和肩托9上分别设置孔洞17,腮托10上孔洞17为多个彼此相互连通的孔洞,肩托9上孔洞17为多个彼此相互连通的孔洞,孔洞在腮托和肩托的表面形成有开口,空气可以通过孔洞17在开口处流动。所述腮托10和肩托9的一个侧面上只设置有一个孔洞17-1,这个孔洞17-1上设置有风管18,这个孔洞17-1所在的侧面可以是左侧面或者右侧面,孔洞17-1选址的原则是:孔洞17-1后上的风管18不能影响使用者的演奏姿势,一般来说小提琴的持琴姿势是有一定倾斜的,如果演奏者是左手持琴,则小提起的琴头会向左侧倾斜,则孔洞17-1可以设置在腮托10、肩托9的右侧面上。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电源19,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电源19为片状的锂电池,在连接架上设置有电池仓19-1,片状的锂电池被固定安装在连接架内部的电池仓中,这样的设置有利于降低该处的厚度,从而降低该处结构对使用者的影响。肩托9的内部镶嵌安装有风泵20,风管18与风泵20的进气口相连接,电源19为风泵20供电。
如图1、2、5所示,所述琴身1内部设置有振动吸收调校结构21,所述振动吸收调校结构21包括片状的海绵吸音层,本实施例中海绵吸音层的厚度为1毫米,且海绵吸音层的质地为疏松柔软,如果海绵吸音层的厚度较厚、质地密实的话,会对振动吸收太多,改变小提琴的音色和音量。海绵吸音层的一面与琴身面板的下板面相连接,海绵吸音层与琴身面板背面之间通过多个粘接点相连接,这些连接点为直径两毫米左右的圆点,连接点的介质可以使用双面胶或者胶水,最优选双面胶,因为双面胶的粘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下降,最后,海绵吸音层需要去掉的时候,双面胶有可能随着海绵吸音层一同被取出,降低胶带或者胶水对小提琴的影响。所述海绵吸音层的另一面上设置有高强度的联结网22,所述联结网22与海绵吸音层固定连接,联结网上设置有牵引绳23,牵引绳23的头部通过粘接的形式固定在琴身面板上的音孔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吸音层由多块小海绵吸音层组成,所述联结网22由多个小联结网组成,每个小联结网与一块小海绵吸音层相连接。将海绵吸音层设置成多个小海绵吸引层组成的形式,有利于最后单个小海绵吸引层分别从窄小的音孔中完全被取出。
如图1、2、6所示,所述指板5上设置有指位识别结构。所述指位识别结构包括在指板上从上向下排列的、多列贯穿指板上下板面的圆孔,所述圆孔内固定设置有空心圆柱形陶瓷柱24,陶瓷柱24中心的空心中设置有金属芯25,每个金属芯25对应指板5上一个音节位点,金属芯25的形状为圆柱形,圆柱形的金属芯既有利于热量传递,也有利于音节位点的准确标记。所述陶瓷柱24和金属芯25的上部与指板5的上板面位于同一平面,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少学习者对凸点等传统设置形式的依赖,以及避免凸点对琴弦震动的影响。所述每个金属芯25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接触板25-1,接触板25-1的直径稍微大于金属芯25的直径,所述指板5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相互并联的半导体制冷片26,半导体制冷片26的制冷面与接触板25-1相接触,半导体制冷片26外部的散热面上设置有散热风道27,所述散热风道27的形制为扁平状壳体,扁平状壳体的形制在保障散热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散热风道27对演奏者的影响,其中散热风道27的底部为风道进风口,散热风道27的顶部的一个侧面为出风口,风泵20的出风口通过通风软管与风道进风口相连接,此处所用软管不必太粗,并且通过胶带或者粘接点固定在小提琴的表面。为了降低上述结构对演奏者手感的影响,本实施中,需要对琴颈的厚度进行相应的减少,以便使得本装置琴颈处的持琴手感与以后演奏时的手感相仿。每一个半导体制冷片26之间为并联的形式,它们分别与电源相连接,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6分别对应一小块音节区域,因此通过控制半导体制冷片26的工作状态,可以控制练习的区域。所述琴弦在指板上竖直的投影与指板上陶瓷柱芯轴不相互重合,每个陶瓷柱的芯轴均位于与之最近的琴弦的右侧,这样使得金属芯与琴弦不接触,演奏者的手指与金属芯的表面接触更加充分,位点识别更加便捷。
更进一步,可以在指板5的左、右侧面上根据音节指位,从上到下设置为多个音节区,每个音节区之间通过不同于指板材质的其它材质的分隔条28分隔开,分隔条28的材质采用金属材质,还是通过材质温度的不同来区别音节区的不同,所述分隔条28的上表面与指板左、右侧面的板面位于同一板面内。小提琴的演奏者在演奏小提琴时,大拇指的内侧会与指板(琴颈)的侧面接触,并沿着指板上下移动,本处结构与指板正面的识位结构相配合能够更快、更准确的找到音节位点。
如图1、7、8、9所示,所述琴头3与琴弦轴4之间设置有琴弦调整机构,所述琴弦调整机构为以下结构,琴弦轴4的外圆柱面上、靠近旋钮的位置设置有两条竖直的滑槽4-1,离旋钮较近的滑槽4-1端部设置有与之连接的弧形槽4-2;所述琴弦轴4的外圆柱面设置有环形挡片4-3,环形挡片4-3上设置有凸块4-4,所述凸块4-4能够沿着滑槽移动,并且可固定在弧形槽中,琴弦轴4的外圆面上还套装有弹簧4-5,弹簧4-5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挡片4-3的一个侧面、琴头3的一侧内壁相接触。当环形挡片4-3固定到弧形槽4-2中时,弹簧4-5被压缩,弹簧4-5的弹力顶着琴弦轴向着琴头琴弦轴孔中用力,增加了琴弦轴和琴弦轴孔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了琴弦轴松动的几率。当需要调整琴弦松紧度的时候,将环形挡片4-3从到弧形槽4-2转动出来,让环形挡片4-3移动到滑槽4-1中远离旋钮的位置,此时弹簧4-5不发生形变,琴弦轴和琴弦轴孔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便于调整。
本装置在小提琴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限的、简洁的、合理的改动,合理的将各处改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初学者学琴,又不改变小提琴的重心,有利于学琴者后期转换为演奏形态的小提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包括琴身,所述琴身的前端延伸出琴颈,琴颈的顶部设置有琴头,琴头上设置有琴弦轴,琴颈上包括有指板,所述琴身面板上设置有琴马,所述琴身面板靠近琴马的后方设置有拉弦板,所述琴弦轴和拉弦板的上端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琴弦,琴马对琴弦具有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的尾部设置有肩腮托板,肩腮托板包括肩托和腮托,肩腮托板与琴身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所述指板上设置有指位识别结构;
所述琴头与琴弦轴之间设置有琴弦调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架,连接架为具有弹性的框架结构,连接架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分别设置有卡在小提琴琴身边缘凸楞上的卡扣,所述卡扣为C字形,卡扣本身采用弹性材质制造;所述连接架的上部设置有腮托,连接架的下部设置有肩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腮托位于面板上方,所述托板位于背板下方,连接架上设置有两个竖直的转轴管套,转轴管套内设置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内设置有转轴,一根转轴的上端位于一个转轴套管外部、且与腮托固定连接,另一根转轴的下端位于另一个转轴套管的外部、且与肩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腮托和肩托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相互连通的孔洞,孔洞在腮托和肩托的表面形成有开口;所述腮托和肩托的一个侧面上只设置有一个孔洞,这个孔洞上设置有风管,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电源,肩托的内部镶嵌安装有风泵,风管与风泵的进气口相连接,电源为风泵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内部设置有振动吸收调校结构,所述振动吸收调校结构包括海绵吸音层(厚度要说),海绵吸音层的一面与琴身面板的下板面相连接,海绵吸音层与琴身面板背面之间通过多个粘接点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吸音层的另一面上设置有联结网,所述联结网与海绵吸音层固定连接,联结网上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头部固定在琴身面板上的音孔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吸音层由多块小海绵吸音层组成,所述联结网由多个小联结网组成,每个小联结网与不少于一块小海绵吸音层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位识别结构包括在指板上从上向下排列的、多列贯穿指板上下板面的圆孔,所述圆孔内固定设置有空心圆柱形陶瓷柱,陶瓷柱中心的空心中设置有金属芯,所述陶瓷柱和金属芯的上部与指板的上板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每个金属芯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接触板,所述指板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相互并联的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内部的制冷面与接触板相接触,半导体制冷片外表面的散热面上设置有散热风道,半导体制冷片分别与电源相连接,风泵出风口通过管路与散热风道相连接;
指板的左、右侧面上根据音节指位,从上到下设置为多个音节区,每个音节区之间通过其它材质的分隔条隔开,所述分隔条的上表面与指板左、右侧面的板面位于同一板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在指板上竖直的投影与指板上陶瓷柱芯轴不相互重合,每个陶瓷柱的芯轴均位于与之最近的琴弦的右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轴的外圆柱面上、靠近旋钮的位置设置有多条竖直的滑槽,离旋钮较近的滑槽端部设置有环形槽或者弧形槽;所述琴弦轴的外圆柱面设置有环形挡片,环形挡片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沿着滑槽、环形槽或者弧形槽移动,琴弦轴的外圆面上还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挡片的一个侧面、琴头的一侧内壁相接触。
CN202011070398.8A 2020-10-09 2020-10-09 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Withdrawn CN1120712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0398.8A CN112071283A (zh) 2020-10-09 2020-10-09 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0398.8A CN112071283A (zh) 2020-10-09 2020-10-09 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1283A true CN112071283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4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0398.8A Withdrawn CN112071283A (zh) 2020-10-09 2020-10-09 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12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2663B2 (en) Kinesthetic musical instrument position trainer, corrector, and up-motion muscle strengthener for fingers, hands, wrists, and arms, and practice device simulator
WO2008017233A1 (fr) Violon numérique multifonctions
US9536447B2 (en) Playing aid for a stringed instrument
EP1027696B1 (en) Device for forming chords
CN112071283A (zh) 改进的教学用小提琴
Schuring Oboe art and method
CN109410695B (zh) 一种小提琴指法练习装置
TWM482142U (zh) 揉音系統及提琴自動演奏裝置
Woof Technique and Interpretation in Violin-playing
Taylor Easy Steps to the Band: Conductor's Score
JP3246771U (ja) バイオリン
Alderson et al. A new handbook for singers and teachers
Bach The art of trumpet playing
US20180286270A1 (en) Violin train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N207458554U (zh) 一种用于简易小提琴的指板
Pratt et al. Cello Technique: From One Note to the Next
CN208256270U (zh) 一种具有录音储藏功能的小提琴
US11138900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olin and viola vibrato training
CN214226490U (zh) 一种阮它
CN220041378U (zh) 一种led灯教学小提琴
CN206619380U (zh) 一种古典民谣混合吉他
Pherigo A critical survey of material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teaching the horn, 1965-1985
Villaret The Franco-Belgian and Russian methods of bowing: A pedagogic study
KR101953967B1 (ko) 건반악기 연주용 하반신표식 및 건반악기 연주용 표식 세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반악기 연주 교육 방법
Oztutgan Velocity Approaches for Scales in Classical Guitar Edu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