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8192B - 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8192B
CN112068192B CN202010948412.3A CN202010948412A CN112068192B CN 112068192 B CN112068192 B CN 112068192B CN 202010948412 A CN202010948412 A CN 202010948412A CN 112068192 B CN112068192 B CN 1120681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lug
wave
rod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84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68192A (zh
Inventor
李夕兵
孙道元
董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484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81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8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8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68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8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16Receiving elements for seismic signals;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receiving elements
    • G01V1/20Arrangements of receiving elements, e.g. geophone patter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3/0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3/1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in the borehole
    • E21B33/12Packers; Plu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3/0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3/1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in the borehole
    • E21B33/13Methods or devices for cementing, for plugging holes, crevice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8Event detection in seismic signals, e.g. microseismic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10Aspects of acoustic signal generation or detection
    • G01V2210/14Signal detection
    • G01V2210/142Receiver location
    • G01V2210/1429Subsurface, e.g. in borehole or below weathering layer or mud lin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注浆安装组件和堵浆组件,注浆安装组件包括排气管、注浆管和若干导波杆,堵浆组件包括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和压紧螺母;堵浆塞两部分均为一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且底部均设有排气管通孔、注浆管通孔和导波杆通孔;若干导波杆依次首尾相连得到的导波杆整体结构,与排气管和注浆管,均穿过堵浆组件上的对应通孔,且顶端导波杆伸出堵浆塞近孔口部分的部分与压紧螺母连接,并压紧螺母受外力推动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嵌入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内侧面,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沿径向膨胀;另外,导波杆整体结构伸出压紧螺母的顶部与微震传感器固定连接。本发明能保证密封质量且达到不漏浆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矿山开采逐步向深部转移,地应力越来越大。巷道和采场开挖后岩体内部应力发生转移与重分布,在爆破等动力扰动下容易发生岩爆、顶板垮塌等动力灾害,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设备损坏,造成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为了获取岩体开挖后岩体内部微震事件的分布及发生规律,进而分析岩体内部应力的转移与变化趋势,为潜在岩体失稳灾害预警提供依据,国内外很多矿山逐步建立起了微震监测系统。在微震监测系统构建过程中,通常都是将微震传感器注浆安装在预先打好的钻孔中。然而,微震传感器通常都有一定监测范围限制,当监测范围内矿石采完之后,微震监测系统便无法提供足够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而采用注浆方法安装的微震传感器无法回收再次安装使用,如果要在其他地方进行监测,只能重新购买传感器进行安装,导致监测成本居高不下。如果能够将微震监测系统的传感器安装为可移动式的,当一个区域的矿体采完之后可以将微震监测系统转移到下一个待监测区域,将大大降低监测成本。
巷道开挖的过程中,由于爆破作用的影响,巷道周围岩体中存在破碎区、松动区和塑性区,其影响范围一般为巷道半径的3-5倍。因此,如果直接将传感器安装在钻孔孔口,由于破碎岩体的存在,岩体内部破裂信号在经过破碎区的时候会逐渐衰减消失。因此,如果能将传感器安装在深钻孔中,将有效提高岩体破裂信号的接收能力。然而,现有注浆方法无法实现微震传感器可移动式深孔安装。为此,我们提出采用导波杆传导深部岩体破裂信号,将微震传感器安装在钻孔孔口导波杆上的安装方法。但是,如果巷道半径较小,而导波杆较长,则会被巷道壁阻挡无法插入钻孔中,造成安装难题。
此外,矿山常用的注浆方式是采用棉花或木塞或橡胶塞堵在孔口进行注浆。由于巷道壁凹凸不平,因此钻孔孔口通常也是不规则的形状,因此钻孔孔口通常也是不规则的形状,且木塞或橡胶塞的尺寸不能完全和钻孔匹配,随着钻孔内部水泥砂浆的增多,其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极易导致注浆过程中发生喷浆和漏浆的情况,岩体与导波杆耦合质量差,严重影响着注浆效果,使传感器接收信号性能大打折扣。
因此,研发一种既能快速安装且使用简便、又能保证密封质量达到不漏浆目的的、用于矿山深孔注浆安装可移动式微震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和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既能快速安装且使用简便、又能保证密封质量达到不漏浆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包括注浆安装组件和堵浆组件,所述注浆安装组件包括排气管、注浆管和若干导波杆,所述堵浆组件包括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和压紧螺母;
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和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均为与地质钻孔直径相匹配的一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且敞口相对设置于地质钻孔的孔口位置;所述堵浆塞近孔口部分与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在底部均设有排气管通孔、注浆管通孔和导波杆通孔;
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堵浆组件的排气管通孔,并延伸至地质钻孔的底部;
所述注浆管穿过所述堵浆组件的注浆管通孔,并伸出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预设长度;
所述若干导波杆依次首尾相连得到导波杆整体结构,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设置于地质钻孔内部,且顶端穿过所述堵浆组件的导波杆通孔且形状呈异形匹配;
所述压紧螺母与导波杆整体结构在堵浆塞近孔口部分的伸出部分螺纹连接,通过旋紧压紧螺母以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嵌入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内侧面,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沿径向膨胀;
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伸出压紧螺母的顶部与微震传感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堵浆塞近孔口部分由硬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可变形材料采用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的近孔口端,呈圆柱状且沿长度方向设置V型槽;所述堵浆塞近孔口部分的导波杆通孔的形状,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近孔口端V型槽形状互补契合。
进一步的,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伸出压紧螺母的顶部与微震传感器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的所有导波杆,底部均设置螺纹孔;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除顶端导波杆外的其余导波杆,顶部均设置与底部螺纹孔尺寸匹配的外螺纹;相邻两个导波杆之间,通过螺纹孔与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敞口相对设置于孔口位置的堵浆塞近孔口部分与堵浆塞近孔底部分,两部分在底部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排气管通孔、注浆管通孔和导波杆通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个导波杆3与注浆管绑定并插入至地质钻孔2的底部;然后将所有导波杆依次首尾固定连接,构成导波杆整体结构;
步骤2,将堵浆塞近孔底部分敞口朝向孔口方向,通过底部设置的导波杆通孔,套装固定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上;
步骤3,将注浆管和排气管分别穿过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底部的注浆管通孔和排气管通孔,其中排气管伸出堵浆塞近孔底部分预设长度;
步骤4,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敞口背离孔口方向,通过底部设置的导波杆通孔与顶端导波杆呈异形匹配,套装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且位于堵浆塞近孔底部分的上方;
步骤5,将注浆管和排气管分别穿过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底部的注浆管通孔和排气管通孔;
步骤6,将压紧螺母通过螺纹旋转套入顶端导波杆上,并旋转压紧螺母以推动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向地质钻孔底部移动以嵌入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内侧面,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沿径向膨胀,进而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与地质钻孔紧密接触;
步骤7,将注浆机与注浆管连接,通过注浆管向地质钻孔注入泥浆,直到排气管中有泥浆排出;
步骤8,将微震传感器安装在顶端导波杆的顶端。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a.爆破形成的地质钻孔内壁凹凸不平,钻孔孔口通常为不规则形状,常规注浆方法均采用木塞或橡胶塞进行孔口封堵,但由于钻孔施工和木塞或橡胶塞加工时的误差,其尺寸不能完全和钻孔匹配,本发明的堵浆组件分别采用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和压紧螺母,可通过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将来自压紧螺母传递的轴向外力转换为径向力,以挤压堵浆塞近孔底部分沿外周膨胀,实现了对地质钻孔的有效密封,解决了传统木塞或橡胶塞等无法与钻孔耦合完全的难题,避免了因漏浆导致的注浆质量差的问题。进一步的,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分别采用变形材料和硬质金属材料,密封效果更好。
b.常规方法采用的木塞或橡胶塞与钻孔耦合不完全,钻孔内注入的水泥砂浆产生的压力极易导致注浆过程中发生喷浆和漏浆的情况。本发明中所设计的堵浆塞与钻孔内部岩体紧密接触,防止了注浆过程中钻孔内浆液压力过大造成喷浆的问题,提高了一次注浆安装成功的概率,可用于不同设计安装角的传感器注浆安装。
c.本发明中设计的导波杆通过水泥砂浆与钻孔壁完全耦合,各部分均可直接接收和传播岩体破裂产生的微震信号,通过设计任意的钻孔角度,均可有效将岩体内部的波传至微震传感器,避免了波传播过程中经过破碎岩体衰减消失。
d.本发明中导波杆的使用将微震传感器裸露在钻孔内部,传感器与导波杆之间直接通过螺纹耦合连接,保证了信号接收质量,实现了传感器可拆卸移动,降低了传感器消耗成本。
e.本发明中采用多段导波杆顺次旋合连接,随着导波杆段数增加,底部旋合会越来越紧,相比于采用锚连接或销连接的装置,其导波质量更好,解决了长导波杆无法在较深的地质钻孔中安装的问题。
f.堵浆塞近孔口部分与顶端导波杆之间通过V型槽契合连接,避免了所述的压紧螺母旋紧过程中带动所述的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发生旋转导致排气管和注浆管绞缠在一起无法注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的注浆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堵浆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堵浆塞近孔口部分的结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压紧螺母的结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非顶端导波杆的结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顶端导波杆的结构剖面图;
附图标记:1:岩体;2:地质钻孔;3:导波杆;4:排气管;5:堵浆塞近孔底部分;6:堵浆塞近孔口部分;7:压紧螺母;8:微震传感器;9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依据开展,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震传感器8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注浆安装组件和堵浆组件,所述注浆安装组件包括排气管4、注浆管9和若干导波杆3,所述堵浆组件包括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和压紧螺母7。
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和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如图1、2所示,均为与地质钻孔2直径相匹配的一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且敞口相对设置于地质钻孔2的孔口位置;敞口相对设置于孔口位置的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与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两部分在底部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排气管通孔、注浆管通孔和导波杆通孔。
如图1所示,所述排气管4穿过所述堵浆组件的排气管通孔,并延伸至地质钻孔2的底部;所述注浆管9穿过所述堵浆组件的注浆管通孔,并伸出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预设长度。
如图1所示,所述若干导波杆3依次首尾相连得到导波杆整体结构,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设置于地质钻孔内部,且顶端穿过所述堵浆组件的导波杆通孔且形状呈异形匹配。其中,如图4所示,导波杆3与导波杆通孔的形状呈异形匹配的方式可以为:导波杆整体结构的近孔口端,呈圆柱状且沿长度方向设置V型槽;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的导波杆通孔的形状呈V型突起,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近孔口端V型槽形状互补契合。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导波杆整体结构所包括的导波杆3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用于从岩体1深部传导波信号,如图6所示;另一种安装于导波杆整体结构顶端的顶端导波杆,其除了传导波信号外,还兼用于与堵浆组件匹配和用于固定微震传感器8,如图7所示。
如图5所示,所述压紧螺母7与导波杆整体结构在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的伸出部分螺纹连接,通过旋紧压紧螺母7以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嵌入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内侧面,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沿径向膨胀,以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与钻孔内壁压紧,达到密封的目的。
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伸出压紧螺母7的顶部与微震传感器8固定连接,具体可在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的顶端设置为与微震传感器8底部的螺纹孔相匹配的小螺杆,通过小螺杆与微震传感器8底部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固定,实现紧密连接。
在更优的实施例中,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由橡胶等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由硬质金属材料制成。硬质金属材料制成的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可以更好将压紧螺母7沿轴向的力转换为沿径向的力,使橡胶可变形材料制成的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产生形变,从而与地质钻孔2内凹凸不平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且能较好地承受地质钻孔2内随着泥浆增多而增大的压力,避免注浆过程中发生喷浆和漏浆的情况。
在更优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以将堵浆组件固定在地质钻孔2的预设位置处。
为使导波杆3与地质钻孔2底部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导波杆3之间的装配连接更方便同时更紧密,在更优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导波杆3之间的连接方式,均采用螺纹连接,即: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的所有导波杆3,底部均设置螺纹孔;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除顶端导波杆外的其余导波杆,顶部均设置与底部螺纹孔尺寸匹配的外螺纹;相邻两个导波杆3之间,通过螺纹孔与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震传感器8的可移动式安装方法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个导波杆3与注浆管9绑定并插入地质钻孔2底部;然后将所有导波杆3依次首尾固定连接,构成导波杆整体结构;本实施例每相邻2个导波杆通过螺纹连接;
步骤2,将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敞口朝向孔口方向,通过底部设置的导波杆通孔,套装固定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上;
步骤3,将注浆管和排气管分别穿过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底部的注浆管通孔和排气管通孔,其中排气管伸出堵浆塞近孔底部分预设长度;
步骤4,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敞口背离孔口方向,通过底部设置的导波杆通孔与顶端导波杆呈异形匹配,套装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且位于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的上方;本实施例的异形匹配方式为:导波杆整体结构的近孔口端,呈圆柱状且沿长度方向设置V型槽;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的导波杆通孔的形状呈V型突起,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近孔口端V型槽形状互补契合
步骤5,将注浆管和排气管分别穿过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底部的注浆管通孔和排气管通孔;;
步骤6,将压紧螺母7通过螺纹旋转套入顶端导波杆上,并旋转压紧螺母7以推动堵浆塞近孔口部分6向地质钻孔2底部移动以嵌入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内侧面,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沿径向膨胀,进而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5与地质钻孔2紧密接触;
步骤7,将注浆机与注浆管9连接,通过注浆管9向地质钻孔2注入泥浆,直到排气管4中有泥浆排出;
步骤8,将微震传感器8安装在顶端导波杆的顶端。
在具体应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建立微震监测网络的一般方法为:首先,根据关注的采矿活动区域设计合理的微震监测网络,并采用地质钻按照设计的微震监测网络在预设微震传感器8位置处打深地质钻孔2;然后在每个地质钻孔2,均按照本发明方法安装上述的微震传感器8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最后,将所有安装好的微震传感器8构建微震监测网络,实现对采矿活动区域岩体中的微震信号进行实时监测。
以上实施例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申请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安装组件和堵浆组件,所述注浆安装组件包括排气管、注浆管和若干导波杆,所述堵浆组件包括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和压紧螺母;
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和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均为与地质钻孔直径相匹配的一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且敞口相对设置于地质钻孔的孔口位置;所述堵浆塞近孔口部分与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在底部均设有排气管通孔、注浆管通孔和导波杆通孔;
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堵浆组件的排气管通孔,并延伸至地质钻孔的底部;
所述注浆管穿过所述堵浆组件的注浆管通孔,并伸出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预设长度;
所述若干导波杆依次首尾相连得到导波杆整体结构,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设置于地质钻孔内部,且顶端穿过所述堵浆组件的导波杆通孔;
所述压紧螺母与导波杆整体结构在堵浆塞近孔口部分的伸出部分螺纹连接,通过旋紧压紧螺母以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嵌入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内侧面,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沿径向膨胀;
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伸出压紧螺母的顶部与微震传感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堵浆塞近孔口部分由硬质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材料采用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的近孔口端,呈圆柱状且沿长度方向设置V型槽;所述堵浆塞近孔口部分的导波杆通孔的形状,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近孔口端V型槽形状互补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伸出压紧螺母的顶部与微震传感器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的所有导波杆,底部均设置螺纹孔;所述导波杆整体结构除顶端导波杆外的其余导波杆,顶部均设置与底部螺纹孔尺寸匹配的外螺纹;相邻两个导波杆之间,通过螺纹孔与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敞口相对设置于孔口位置的堵浆塞近孔口部分与堵浆塞近孔底部分,两部分在底部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排气管通孔、注浆管通孔和导波杆通孔。
9.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个导波杆3与注浆管绑定并插入至地质钻孔2的底部;然后将所有导波杆依次首尾固定连接,构成导波杆整体结构;
步骤2,将堵浆塞近孔底部分敞口朝向孔口方向,通过底部设置的导波杆通孔,套装固定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上;
步骤3,将注浆管和排气管分别穿过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底部的注浆管通孔和排气管通孔,其中排气管伸出堵浆塞近孔底部分预设长度;
步骤4,将堵浆塞近孔口部分敞口背离孔口方向,通过底部设置的导波杆通孔与顶端导波杆呈异形匹配,套装于导波杆整体结构的顶端导波杆、且位于堵浆塞近孔底部分的上方;
步骤5,将注浆管和排气管分别穿过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底部的注浆管通孔和排气管通孔;
步骤6,将压紧螺母通过螺纹旋转套入顶端导波杆上,并旋转压紧螺母以推动堵浆塞近孔口部分向地质钻孔底部移动以嵌入到堵浆塞近孔底部分内侧面,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沿径向膨胀,进而使堵浆塞近孔底部分与地质钻孔紧密接触;
步骤7,将注浆机与注浆管连接,通过注浆管向地质钻孔注入泥浆,直到排气管中有泥浆排出;
步骤8,将微震传感器安装在顶端导波杆的顶端。
CN202010948412.3A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Active CN112068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8412.3A CN112068192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8412.3A CN112068192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8192A CN112068192A (zh) 2020-12-11
CN112068192B true CN112068192B (zh) 2021-10-26

Family

ID=7366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8412.3A Active CN112068192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81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2431A (zh) * 2021-04-02 2021-08-03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矿用顶板深孔微震探头安装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3799B2 (ja) * 1998-07-10 2001-04-09 株式会社鴻池組 グラウト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の施工システム
CN2809009Y (zh) * 2005-07-08 2006-08-23 吴德兴 一种带多功能止浆塞的胀壳锚杆
CN2895743Y (zh) * 2006-03-22 2007-05-02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施加预应力的全螺纹非金属复合管注浆锚杆
CN201159086Y (zh) * 2008-02-18 2008-12-03 成都现代万通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全螺纹组合式锚杆
CN104330819A (zh) * 2014-09-01 2015-02-04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微震传感器可回收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5863699A (zh) * 2016-05-25 2016-08-17 贵州大学 注浆加固大变形锚杆及利用其加固岩体的方法
CN206635785U (zh) * 2017-01-22 2017-11-14 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注浆装置及其上的止浆塞
CN207513622U (zh) * 2017-11-29 2018-06-19 洛阳工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心止浆装置
CN109356630A (zh) * 2018-11-29 2019-02-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能够监测水压的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及使用方法
CN109709599A (zh) * 2019-01-15 2019-05-03 东北大学 在破碎易塌孔岩体中安装和回收微震传感器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3799B2 (ja) * 1998-07-10 2001-04-09 株式会社鴻池組 グラウト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の施工システム
CN2809009Y (zh) * 2005-07-08 2006-08-23 吴德兴 一种带多功能止浆塞的胀壳锚杆
CN2895743Y (zh) * 2006-03-22 2007-05-02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施加预应力的全螺纹非金属复合管注浆锚杆
CN201159086Y (zh) * 2008-02-18 2008-12-03 成都现代万通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全螺纹组合式锚杆
CN104330819A (zh) * 2014-09-01 2015-02-04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微震传感器可回收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5863699A (zh) * 2016-05-25 2016-08-17 贵州大学 注浆加固大变形锚杆及利用其加固岩体的方法
CN206635785U (zh) * 2017-01-22 2017-11-14 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注浆装置及其上的止浆塞
CN207513622U (zh) * 2017-11-29 2018-06-19 洛阳工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心止浆装置
CN109356630A (zh) * 2018-11-29 2019-02-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能够监测水压的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及使用方法
CN109709599A (zh) * 2019-01-15 2019-05-03 东北大学 在破碎易塌孔岩体中安装和回收微震传感器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8192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5465B2 (en) Method for rock burst prevention by active support reinforcement and active pressure relief
US20210040849A1 (en) Grouting anchor bolt and grouting anchor cable for supporting of large deformation and constant resistance and quantitative roadway supporting method
CN106089273B (zh) 一种用于深部分区破裂巷道支护的多点让压注浆锚杆
CN102853895B (zh) 一种微震三向传感器碎裂岩体全方位深孔安装及回收装置
CN112068192B (zh) 一种微震传感器的可移动式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5911150B (zh) 可回收式围岩破裂监测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和方法
CN110439497B (zh) 钻孔多段封堵、致裂、注浆、注水一体化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8035742B (zh) 一种极端软弱煤层巷道主被动和谐支护方法
CN103557012B (zh) 一种大变形巷道围岩注浆紧固承载结构及施工方法
WO2019169734A1 (zh) 一种矿井下长距离钻孔压裂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CN105572231B (zh) 一种适用于tbm隧洞的声发射监测实施系统
CN104594919A (zh) 软岩巷道可缓冲渐变式双强壳体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WO2022257864A1 (zh) 一种大变形巷道采用的抗剪锚索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CN110454164B (zh) 冲击矿压巷道缓冲吸能带水力预置方法
CN111677514B (zh) 顶板弱化方法
CN110080768B (zh) 一种煤矿巷道大范围岩爆防治方法
CN110566242A (zh) 大倾角松软厚煤层托顶煤巷道围岩的控制方法
CN110778356B (zh) 一种深埋松软煤层全孔深异径护孔封孔系统及方法
CN103541711B (zh) 采煤工作面端头悬顶小孔径水力致裂控制方法
CN109098754B (zh) 一种煤矿井下强弱化顶板冲击矿压预防方法
CN106772564A (zh) 一种微震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06862304U (zh) 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
CN220872688U (zh) 基于微震与电法耦合的放顶煤安全开采监测系统
CN215894464U (zh) 一种基于电阻率法的地质灾害、堤坝、隧道安全监测电极装置
CN108397219A (zh) 矿用注浆预应力锚杆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