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6452B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66452B CN112066452B CN202010522014.5A CN202010522014A CN112066452B CN 112066452 B CN112066452 B CN 112066452B CN 202010522014 A CN202010522014 A CN 202010522014A CN 112066452 B CN112066452 B CN 1120664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holding portion
- upper shaft
- panel
- shaft h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12—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 links or levers, and cams, or members of at least two of these typ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空气调节机具备开闭导风面板的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具备:面板移动部,其使所述导风面板向前方移动;上轴移动部,其将上轴设为可移动,一边夹持上轴一边使上轴移动以靠近吹出口;下轴保持部,其保持下轴,面板移动部、上轴移动部及下轴保持部分别具有驱动齿轮,于上轴移动部的上轴驱动齿轮形成有规定上轴移动部的移动的槽凸轮,于下轴移动部的下轴驱动齿轮形成有规定下轴保持部的移动的槽凸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在室内机具有可上下双开的导风面板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于机壳的前面形成有吹出口,从吹出口吹出暖风或冷风。于吹风口的前方设置有与冷暖气运转相对应地,切换吹出风的方向的导风面板。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覆盖机壳前面的导风面板能够以上下轴为中心上下双开。导风面板以上轴为中心上开,以下轴为中心下开。更具体而言,该空气调节机具备开闭导风面板的开闭装置(开闭部),开闭装置具有:轴移动部,其使上轴移动以靠近吹出口;面板移动部,其为了打开导风面板而使导风面板朝向前方移动;轴保持部,其保持下轴;驱动齿轮,其被可正反旋转的电动机驱动。
在驱动齿轮的一面侧配置有面板移动部,驱动齿轮的另一面侧配置有轴移动部及轴保持部。面板移动部、轴移动部及轴保持部通过驱动齿轮的旋转而工作。面板移动部具有臂,通过驱动齿轮的旋转使臂伸出,从而使安装在臂上的导风面板移动。轴移动部通过驱动齿轮的旋转来进行轴的保持和解除,另外,以保持轴的状态移动。轴保持部通过驱动齿轮的旋转来进行轴的保持和解除。驱动齿轮形成有规定这种轴移动部及轴保持部的移动的凸轮。
另外,近年来,空气调节机中,从节能的观点而言,存在使室内机及室外机一起大型化的倾向,导风面板也大型化。通过使导风面板大型化,能够向更大的范围送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52154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空气调节机中,如上述,面板移动部、轴移动部及轴保持部配置于一个驱动齿轮,在该驱动齿轮上形成有规定轴移动部及轴保持部的移动的凸轮。因此,在这种构成中,当为了使导风面板的开放角变大而增加臂的突出量时,驱动齿轮(该径)必然会变大。另外,在使导风面板大型化的情况下也一样,由于通过使导风面板大型化来扩大上轴和下轴的距离,所以驱动齿轮也会因此变大。
但是,当使驱动齿轮大型化时,开闭导风面板的开闭装置变大,从而,配置有开闭装置的室内机的左右的侧面部分变大,外观也变丑。此外,这种课题在代替轴移动部而在上下的轴两方设置轴保持部的构成(不使轴移动的构成)中也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鉴于上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使开闭装置大型化,能够放大导风面板的开放角,并且也能够使导风面板大型化的空气调节机。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吹出口,其形成于机壳的前面;导风面板,其安装在前面并覆盖吹出口,以上下轴为中心能够上下双开:开闭装置,其使所述导风面板移动并开闭,所述开闭装置具备:面板移动部,其为了打开所述导风面板而使所述导风面板向前方移动;第一轴保持部,其保持所述上下轴中的一个轴;第二轴保持部,其保持所述上下轴中的另一个轴,所述面板移动部、所述第一轴保持部及所述第二轴保持部分别具有驱动齿轮,于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形成有规定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移动的第一凸轮部,于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形成有规定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移动的第二凸轮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够达到如下效果,即,提供一种无须使开闭装置大型化,能够放大导风面板的开放角,并且也能够使导风面板大型化的空气调节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导风面板处于关闭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室内机的导风面板处于关闭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室内机的导风面板处于上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室内机的导风面板处于下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空气调节机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上述室内机具备的开闭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位于机壳的内面侧的表面。
图7是上述室内机具备的开闭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位于机壳的外面侧的表面。
图8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表示将图6的第一内壳及第二内壳拆除的状态。
图9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其他的图,表示将图7的第一内壳及外壳拆除的状态。
图10是进一步表示上述开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其他的图,表示将图9的第二内壳、面板基座及臂拆除的状态。
图11是以图8的四角包围的部分放大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中处于保持上轴的状态的第一上轴保持部和槽凸轮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中的第一上轴保持部件和第二上轴保持部件的相对的侧面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中的与第一上轴保持部件的上轴驱动齿轮相对的侧面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中的第一上轴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中处于释放上轴的状态的第一上轴保持部及第二上轴保持部与和槽凸轮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上开的工作的图。
图18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上开的工作的图,并表示接着图17的状态。
图19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上开的工作的图,表示接着图18的状态,且表示导风面板完全打开的状态。
图20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下开的工作的图。
图21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下开的工作的图,并表示接着图20的状态。
图22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下开的工作的图,表示接着图21的状态,且表示导风面板开始打开的状态。
图23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下开的工作的图,并表示接着图22的状态。
图24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下开的工作的图,表示接着图23的状态,且表示导风面板打开,上轴开始移动的状态。
图25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下开的工作的图,并表示接着图24的状态。
图26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下开的工作的图,并表示接着图25的状态。
图27是说明将上述开闭装置的导风面板下开的工作的图,表示接着图26的状态,且表示完成上轴的移动,导风面板完全打开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的概要)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的导风面板3处于关闭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上述室内机1的导风面板3处于关闭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室内机1的导风面板3处于上开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室内机1的导风面板3处于下开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室内机1具备机壳2,在机壳2的前面部设置有导风面板3。虽然未图示,但是机壳2的内部收容有送风风扇、热交换机等。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前面(正面)观看室内机1的室内机1的宽度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室内机1的进深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室内机1的高度方向设为上下方向。
在机壳2的上面部形成有吸入口8,在该吸入口8例如设置有HEPA过滤器((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高效滤网)等空气净化效果高的过滤器。机壳2的前面部从上方朝向下方向后面侧倾斜,于该倾斜面形成有吹出口7。
在机壳2的前面部以覆盖吹出口7的方式配设有导风面板3。导风面板3是开闭吹出口7,引导从吹出口7吹出的风并规定吹出方向的部件。导风面板3构成为能够以上下轴11,12为中心上下双开,被开闭自如地支撑于机壳2的前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风面板3的宽度被设定为与机壳2的宽度同尺寸,并大于吹出口7的宽度。另外,导风面板3具有朝向机壳2的内侧成凹状的R形状,沿着这种导风面板3的形状,机壳2的前面部的倾斜面也形成有朝向机壳2的内侧成凹状的R形状。
如图1、图2所示,导风面板3在处于关闭状态下覆盖吹出口7,如图3、图4所示,在打开状态下吹出口7敞开。图3是表示导风面板3以下轴12为中心打开上侧的上开状态。在上开状态下风变成向上吹。图4是表示导风面板3以上轴11为中心打开下侧的下开状态。在下开状态下风变成向下吹。
这种导风面板3被后述的开闭装置30(参照图6)开闭驱动,后述的开闭装置30包含与导风面板3连接的臂37。开闭装置30具备驱动导风面板3的面板电动机24(参照图5、图6),通过面板电动机24的驱动力来开闭导风面板3。
(空气调节机的控制系统)
图5是表示空气调节机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如图5所示,空气调节机的控制系统例如具备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21及存储部22。收信部26连接控制部21,收信部26接收来自用户操作的遥控控制器(以下,简称为遥控器)27的指令。控制部21根据来自遥控器27的指令,控制空调部23、面板电动机24及送风机电动机25的工作。
存储部22为了控制空调部23、面板电动机24及送风机电动机25的工作而需要存储各种必要的信息。空调部23是执行冷冻循环的部分,具有蒸发器、凝缩器及压缩机等用于执行冷冻循环的构成。空调部23构成为横跨室内机1及室外机5。面板电动机24驱动,以使得导风面板3例如根据制热、制冷的设定、或者用户的设定而配置在各自的位置。送风机电动机25使送风风扇旋转。
(开闭装置30的构成)
如图1所示,开闭装置30设置成左右一对,并内装在机壳2的左右两侧。开闭装置30被配置在比吹出口7更靠外侧。被左右配置的开闭装置30除了朝向相反以外,具有相同的构成。因此,以下针对朝向室内机1的右侧而配置的开闭装置30进行说明。
图6是开闭装置30的侧视图,表示位于机壳2的内面侧的表面。图7是开闭装置30的侧视图,表示位于机壳2的外面侧的表面。机壳2的内面侧是指在左右方向中面向吹出口7的一侧,机壳2的外面侧是面对机壳2的左右侧面盖的一侧。
如图6、图7所示,开闭装置30被内装在壳体部31,并被单元化。壳体部31通过螺钉等被安装在机壳2。壳体部31形成为可被外壳31A、第一内壳31B及第二内壳31C分割。第一内壳31B及第二内壳31C位于机壳2的内面侧,外壳31A位于机壳2的外面侧。
图8是表示开闭装置30的内部结构的图,表示将图6的第一内壳31B及第二内壳31C拆除的状态。图9是表示开闭装置30的内部结构的其他的图,表示将图7的第一内壳31B及外壳31A拆除的状态。图10是进一步表示开闭装置30的内部结构的其他的图,表示将图9的第二内壳31C、面板基座36及臂37拆除的状态。此外,图6~图10全部表示导风面板3处于关闭状态。
如图8所示,开闭装置30具有:面板移动部33,其为了打开导风面板3而使导风面板3向前方移动;上轴移动部(轴移动部、第一轴保持部)34,其保持上轴11,并使上轴11移动以靠近吹出口7;下轴保持部(第二轴保持部)35,其保持下轴12。
开闭装置30通过将导风面板3设为关闭状态来覆盖吹出口7。在导风面板3处于关闭状态时,上轴11位于比吹出口7更远离前侧上部的位置,下轴12位于吹出口7的开口边缘附近(参照图2)。
然后,当开闭装置30以下轴12为中心开闭导风面板3时(上开),在通过面板移动部33使导风面板3移动的同时,下轴保持部35维持保持下轴12的状态,上轴移动部34将上轴11的保持解除。在上开工作中,使下轴12不移动而打开导风面板3。
另一方面,以上轴11为中心开闭导风面板3时(下开),在通过面板移动部33使导风面板3移动的同时,下轴保持部35解除下轴12的保持,上轴移动部34维持保持上轴11的状态并使上轴11移动以靠近吹出口7。因此,在下开动作中,上轴11靠近吹出口7,导风面板3的边缘靠近吹出口7。
面板移动部33具有臂驱动齿轮39,上轴移动部34具有上轴驱动齿轮44,下轴保持部35具有下轴驱动齿轮43。然后,在上轴驱动齿轮44形成有规定上轴移动部34的移动的槽凸轮80,在下轴驱动齿轮43形成有规定下轴保持部35的移动的槽凸轮59。以下,针对开闭装置3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图10所示,面板移动部33具有面板基座36、安装在面板基座36上的臂37、可移动自如地支撑臂37的移动体38、以及使臂37伸出的方式使移动体38移动的臂驱动齿轮39。
导风面板3可装卸地安装在面板基座36上。导风面板3中,内侧面的左右方向的端部被安装在面板基座36。臂37可转动自如地安装在面板基座36上,臂37经由移动体38、臂驱动齿轮39及壳体部31等而被支撑于机壳2。即,导风面板3经由臂37而被安装在机壳2上,且在机壳2上成为可装卸。
上轴11设置在面板基座36的前侧,位于靠近导风面板3的上侧的端部边缘的位置。下轴12设置在面板基座36的后侧,位于靠近导风面板3的下侧的端部边缘的位置。上轴11及下轴12被配置成平行于左右方向。上轴11及下轴12位于在前后左右方向上,比吹出口7更靠外侧,且比吹出口7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上轴11及下轴12不会干扰从吹出口7吹出的风的流动。此外,面板基座36也可以与导风面板3一体化。该情况下,臂37直接被安装在导风面板3上。
臂驱动齿轮39通过面板电动机24(参照图6)而旋转驱动,臂驱动齿轮39被形成于第一内壳31B上的固定轴40可旋转自如地支撑。如图6所示,面板电动机24被安装在第二内壳31C,安装在电动机轴的电动机齿轮41与臂驱动齿轮39啮合。当面板电动机24驱动时,经由电动机齿轮41使臂驱动齿轮39旋转。
面板电动机24可正反旋转,面板电动机24根据导风面板3的打开方向被驱动,臂驱动齿轮39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被左右配置的开闭装置30的面板电动机24同步旋转。以下,在导风面板3上开时将面板电动机24的旋转方向设为正旋转,在导风面板3下开时将面板电动机24的旋转方向设为逆旋转。
移动体38与臂驱动齿轮39一体设计。在移动体38的一侧设置有轴孔46,该轴孔46供突出设置在臂37的后侧的臂轴45嵌入。臂37的前侧经由支轴47旋转自如地被安装在面板基座36上。臂37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移动体38。即,臂37间接地被可移动地支撑于机壳2。
为了根据导风面板3的开闭调节臂37的突出,设置有限制臂37的移动的臂引导部48。臂引导部48是引导臂轴45的导向槽。臂轴45在移动体38所处的内面侧位置和外壳31A所处的外面侧位置的这两个位置突出设置。臂引导部48形成于外壳31A的内面(吹出口7侧),比臂37更突出设置的臂轴45被臂引导部48可移动地保持。
臂引导部48由上开时引导臂37的上方导向件和下开时引导臂37的下方导向件构成。在打开导风面板3时,当移动体38随着臂驱动齿轮39的旋转而在周向旋转时,臂37的后侧沿着上方导向件或下方导向件移动。通过移动体38在周向旋转,臂37整体朝向前方移动以从机壳2突出。在导风面板3关闭时,移动体38及臂37反向移动。
臂引导部48是大致C形的槽,由曲线状的三个槽构成。夹着曲率小的中间槽48a而配置曲率大的上槽48b及下槽48c,通过三个槽形成一个导向槽。由中间槽48a的上半边和上槽48b形成上方导向件,由中间槽48a的下半边和下槽48c形成下方导向件。上方导向件和下方导向件的分支点位于中间槽48a内,该位置变成臂37的停止位置。当臂37的后侧位于停止位置时,导风面板3处于关闭状态。
在上方导向件中,中间槽48a的区间是在维持关闭导风面板3的状态下保持或解除上轴11时的装卸区间,上槽48b的区间是开闭导风面板3的开闭区间。下方导向件也一样,中间槽48a的区间是在维持关闭导风面板3的状态下保持或解除下轴12时的装卸区间,下槽48c的区间是开闭导风面板3的开闭区间。
在装卸区间,臂轴45在中间槽48a移动,臂37的后侧在臂37的前侧的以支轴47为中心的圆弧上移动。在开闭区间,臂轴45在上槽48b或下槽48c移动。由于上槽48b及下槽48c形成为靠近壳体部31的前面,所以在导风面板3打开时,臂轴45向前方移动,臂37逐渐从壳体部31突出。在导风面板3关闭时,相反地,臂轴45向后方移动,臂37逐渐返回壳体部31内。
下轴保持部35具有杆57和下轴驱动齿轮43,所述杆57被在第二内壳31C突出设置的支轴55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下轴驱动齿轮43使杆57移动。杆57在下端侧具有勾住下轴12而保持的爪56,在上端侧具有嵌入槽凸轮59的导向销58。爪56通过卡止下轴12来保持下轴12。通过杆57旋转而使得爪56远离下轴12,从而解除下轴12的保持。
下轴驱动齿轮43和臂驱动齿轮39啮合。当面板电动机24驱动时,下轴驱动齿轮43经由电动机齿轮41、臂驱动齿轮39而旋转。杆57通过下轴驱动齿轮43的旋转而移动,爪56相对于下轴12接触和分离。
下轴驱动齿轮43的内侧面形成有规定下轴保持部35的移动的槽凸轮(第二凸轮部)59。槽凸轮59具有大圆部59a和小圆部59b。当导向销58位于小圆部59b时,即便下轴驱动齿轮43旋转,杆57也不会旋转。即,下轴保持部35不移动,而维持保持下轴12的状态。当导向销58进入大圆部59a时,杆57随着下轴驱动齿轮43的旋转而在支轴55的周围旋转,爪56相对于下轴12靠近或分离。即,下轴保持部35保持或解除下轴12。
上轴移动部34具有夹持上轴11的一对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以及使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移动的上轴驱动齿轮44。图11为以图8的四角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图12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30中的保持上轴11的状态的第一上轴保持部70和槽凸轮80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3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30中的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与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相对的侧面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30中的与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上轴驱动齿轮44相对的侧面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30中的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上述开闭装置30中处于释放上轴11的状态的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与槽凸轮80的位置关系的图。
如图11所示,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在比上轴驱动齿轮44更靠内面侧(第二内壳31C侧),于左右方向并排而配置。第二上轴保持部71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在第二内壳31C突出设置的保持轴72。第一上轴保持部70相对于第二上轴保持部71可滑动地安装。
如图13、图15所示,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与第二上轴保持部71相对的侧面于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有一对滑动销70b,70b。然后,如图11所示,这些滑动销70b,70b插入销长孔81,81,所述销长孔81,81形成于第二上轴保持部71且在前后方向较长。由此,第一上轴保持部70中,于一对滑动销70b,70b在销长孔81,81内移动的范围内,可相对于第二上轴保持部71在前后方向滑动。
另外,如图10、图16所示,在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前端部形成接受上轴11的接受部71a。接受部71a向下方打开。在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前端部形成封闭部70a,封闭部70a将接受部71a打开的下面封闭而在与接受部71a之间保持上轴11。通过第一上轴保持部70相对于第二上轴保持部71滑动,且封闭部70a开闭接受部71a的下面,从而进行上轴11的保持和解除保持。然后,在于接受部71a和封闭部70a之间保持上轴11的状态下,通过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以保持轴72为中心一体地移动,从而能够将上轴11靠近吹出口7。
上轴驱动齿轮44和电动机齿轮41啮合。当面板电动机24驱动时,上轴驱动齿轮44经由电动机齿轮41而旋转。通过上轴驱动齿轮44的旋转,使上轴移动部34向吹出口7移动。设置有轴导向部,所述轴导向部在上轴移动部34移动时,根据导风面板3的开闭方向而引导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移动。
轴导向部由以下部件构成:槽凸轮(规定上轴移动部34的移动的凸轮)80,其设置在上轴驱动齿轮44的内侧面;导向销70c,其设置在嵌入该槽凸轮80的第一上轴保持部70;以及导向销71b,其设置在第二上轴保持部71。
如图14、图15所示,在第一上轴保持部70中与上轴驱动齿轮44相对的侧面形成有导向销70c,如图11所示,在第二上轴保持部71中与上轴驱动齿轮44相对的侧面形成有导向销71b。这些设置在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导向销70c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导向销71b嵌入设置在上轴驱动齿轮44的槽凸轮(第一凸轮部、第三凸轮部)80。
槽凸轮80具备第一槽82和第二槽32,所述第一槽82形成于对设置在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导向销70c进行引导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槽32形成于对设置在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导向销71b进行引导的内周侧。
如图11、图12所示,第一槽82具有大径部82a和与大径部82a连续的小径部82b。除了释放上轴11且导风面板3上开的时候以外,设置在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导向销70c位于第一槽82的大径部82a。设置在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导向销70c在位于第一槽82的大径部82a的状态下,导向销70c位于与保持轴72相同的轴上。由此,在上轴11移动时,第一上轴保持部70与第二上轴保持部71一起以保持轴72为中心转动。
然后,如图16所示,在释放上轴11且导风面板3上开时,随着上轴驱动齿轮44的旋转,设置在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导向销70c从第一槽82的大径部82a向小径部82b移动。通过向小径部82b移动,使得第一上轴保持部70相对于第二上轴保持部71向后方滑动。由此,设置在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封闭部70a将设置在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接受部71a的下面打开,并释放上轴11。在释放上轴11时,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不移动而保持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第二槽83具有小径部83a、与小径部83a连接的直线状部83b以及与直线状部83b连续的大径部83c。除了使作为下开的导风面板3的支轴的上轴11移动以靠近吹出口7的时候以外,设置在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导向销71b位于小径部83a。
然后,在导风面板3下开时,随着上轴驱动齿轮44的旋转,设置在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导向销71b从第二槽83的小径部83a通过直线状部83b向大径部83c移动。从小径部83a通过直线状部83b向大径部83c移动,从而第二上轴保持部71及第一上轴保持部70以保持轴72为中心转动,使保持着的上轴11移动以靠近吹出口7。
在开闭装置30中,对面板移动部33、上轴移动部34及下轴保持部35传达一个驱动源即面板电动机(电动机)24的驱动力,通过臂驱动齿轮39、上轴驱动齿轮44、下轴驱动齿轮43工作。当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开始时,控制部21(参照图5)控制开闭装置30的面板电动机24,并且臂驱动齿轮39、上轴驱动齿轮44、下轴驱动齿轮43根据规定的控制系统工作。
当上轴移动部34或下轴保持部35工作时,上轴11、下轴12中的一方的轴的保持被解除。当面板移动部33工作时,臂37向机壳2的前方移动,导风面板3打开。当上轴移动部34工作时,上轴11移动,且导风面板3的上轴侧的端部边缘靠近吹出口7的开口边缘。
当导风面板3关闭时,臂37在与上述相反的方向移动,当导风面板3变成关闭状态后,一方的轴被保持。然后,当臂37来到停止位置时,停止面板电动机24的驱动。
开闭装置30具备检测臂37的位置的检测开关85。当臂37到达停止位置时,检测开关85打开,向控制部21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部21基于该检测信号判断导风面板3变成关闭状态,停止运转。
(开闭装置30的工作)
接着,说明根据控制系统开闭导风面板3时的开闭装置30的工作。图17~图19表示在导风面板3上开时开闭装置30的工作。在停止运转时,如图8所示,开闭装置30处于停止状态。即,导风面板3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保持上轴11,下轴保持部35保持下轴12。臂37处于停止位置。在此,当存在制冷运转的指示时,控制部21使开闭装置30的工作开始,驱动控制面板电动机24以使臂驱动齿轮39在正方向旋转。
如图17所示,由于面板电动机24(参照图6)的正旋转的驱动,当电动机齿轮41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臂驱动齿轮39及上轴驱动齿轮44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下轴驱动齿轮43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上轴移动部34中,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导向销70c从槽凸轮80的第一槽82的大径部82a向小径部82b移动。由此,第一上轴保持部70相对于第二上轴保持部71向后方滑动而释放接受部71a,解除上轴11的保持。在下轴保持部35中,由于杆57的导向销58位于槽凸轮59的小圆部59b,且下轴保持部35不移动,所以下轴12维持被保持的状态。在面板移动部33中,臂轴45通过上方导向件的中间槽48a。虽然臂37的后侧移动,但是臂37的前侧不移动。导风面板3维持关闭状态。
如图18所示,当臂轴45进入上槽48b时,臂37开始向前方移动,逐渐从机壳2(参照图3)突出。此外,在图中用虚线表示机壳2的前端线。下轴12维持被保持的状态。随着臂37向前方移动,安装在面板基座36的导风面板3以下轴12为中心开始打开。
然后,如图19所示,当臂轴45到达上槽48b的终点的跟前时,臂37从机壳2大幅突出,导风面板3的打开角度也变成最大。当导风面板3的打开角度变成最大时,控制部21使面板电动机24停止。控制部21对面板电动机24的旋转角度计数,当到达规定的旋转角度时,判断导风面板3已完全打开,使面板电动机24停止。
当导风面板3打开时,控制部21控制空调部23,进行被指示的运转。风从吹出口7被导风面板3引导,水平吹出至较远。
当存在停止运转的指示时,控制部21使面板电动机24驱动,使臂驱动齿轮39在反方向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当臂37向后方移动时,导风面板3开始关闭。如图17所示,当导风面板3处于关闭状态后,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导向销70c从槽凸轮80的第一槽82的小径部82b返回大径部82a。由此,第一上轴保持部70相对于第二上轴保持部71向前方滑动,在第一、第二上轴保持部70、71的封闭部70a和接受部71a之间保持上轴11。当臂37的后侧到达停止位置时,检测开关85打开,控制部21使面板电动机24停止,停止运转。
接着,图20~图27表示在导风面板3下开时开闭装置30的工作。当开闭装置30处于图8所示的停止状态时,当进行暖气运转或急速冷气运转的指示时,控制部21开始运转,驱动控制面板电动机24以使臂驱动齿轮39在逆方向旋转。
如图20所示,由于面板电动机24(参照图6)的逆旋转驱动,当电动机齿轮41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臂驱动齿轮39及上轴驱动齿轮44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下轴驱动齿轮43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下轴保持部35中,杆57的导向销58位于槽凸轮59的大圆部59a,下轴保持部35移动,下轴保持部35的爪56开始远离下轴12。在上轴移动部34中,第一上轴保持部70的导向销70c位于槽凸轮80的第一槽82的大径部82a,上轴11维持被保持的状态。下轴12的保持被解除时,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导向销71b位于槽凸轮80的第二槽83的小径部83a,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仍然不转动。在面板移动部33中,臂轴45通过下方导向件的中间槽48a。虽然臂37的后侧移动,但是臂37的前侧不移动。导风面板3维持关闭状态。
如图21所示,下轴保持部35的爪56进一步从下轴12远离。当臂轴45进入下槽48c时,臂37开始移动以向前方突出。如图22所示,下轴保持部35的爪56完全远离下轴12,下轴12的保持被解除。当臂轴45通过下槽48c而前进时,臂37进一步向前方突出,随着臂37向前方移动,安装在面板基座36的导风面板3以上轴11为中心开始打开。如图23所示,当臂轴45通过下槽48c而前进时,臂37进一步向前方伸出,导风面板3进一步打开。
如图2所示,臂轴45在下槽48c到达大致中间位置时,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导向销71b从槽凸轮80的第二槽83的小径部83a向直线状部83b移动,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在保持轴72的周围开始转动,上轴11开始移动。如图25、26所示,臂轴45在下槽48c到达下端跟前,第一上轴保持部70及第二上轴保持部71在保持轴72周围转动,导风面板3使上轴11一边向下方移动,一边进一步地打开。
如图27所示,臂轴45在下槽48c到达下端时,上轴11进一步向下方移动,位于吹出口7的附近。臂轴45在下槽48c到达下端时,导风面板3的打开角度变成最大。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第二上轴保持部71的导向销71b向槽凸轮80的第二槽83的大径部83c移动,第二上轴保持部71及第一上轴保持部70以保持轴72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旋转。当变成完全打开时,控制部21判断导风面板3已完全打开,而使面板电动机24停止。当导风面板3打开时,控制部21控制空调部23,进行被指示的运转。风从吹出口7通过导风面板3向下方引导。
当存在停止运转的指示时,控制部21使面板电动机24驱动,使臂驱动齿轮39在正方向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当臂37向后方移动时,导风面板3关闭。上轴11返回原先的位置,下轴12被保持,导风面板3变成关闭状态。当臂37的后侧到达停止位置时,控制部21使面板电动机24停止,停止运转。
(室内机1的优点)
根据上述构成,在开闭装置30中,面板移动部33具有臂驱动齿轮39,上轴移动部34具有上轴驱动齿轮44,下轴保持部35具有下轴驱动齿轮43。然后,在上轴驱动齿轮44形成有规定上轴移动部34的移动的槽凸轮80,在下轴驱动齿轮43形成有规定下轴保持部35的移动的槽凸轮59。
如此,在面板移动部33、上轴移动部34及下轴保持部35的每一个独立地设置驱动齿轮,通过在每一个驱动齿轮上设置上轴移动部34的槽凸轮80、下轴保持部35的槽凸轮59,从而与在一个驱动齿轮上集中设置的构成相比,能够使开闭装置30小型化。另外,增加了构成开闭装置30的臂驱动齿轮39、上轴驱动齿轮44、下轴驱动齿轮43等部件配置的自由度,变得容易设计。
另外,根据上述构成,在导风面板3下开时,上轴移动部34使上轴11移动以靠近吹出口7,并使导风面板3的端部边缘靠近吹出口7的开口边缘。由此,导风面板3与吹出口7的上壁连接,导风面板3变成吹出口7的一部分,使吹出口7延长。通过将来自吹出口7的风被导风面板3长时间引导,从而能够向期望的方向进行顺利的送风。另外,通过导风面板3,能够使吹出口7的开口方向朝向期望的方向,也变得容易控制气流。
进一步地,由于以一个面板电动机24来驱动臂驱动齿轮39、上轴驱动齿轮44、下轴驱动齿轮43,所以仅通过机构部件,便可调整面板移动部33、上轴移动部34及下轴保持部35的时机,变得容易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所具备的开闭装置具有与所述开闭装置30相同的构成,作为更优选的构成,使电动机齿轮41和臂驱动齿轮39的齿轮比大于电动机齿轮41和上轴驱动齿轮44的齿轮比、以及电动机齿轮41和下轴驱动齿轮43的齿轮比。
通过设为这种构成,在三个驱动齿轮(臂驱动齿轮39、上轴驱动齿轮44、轴驱动齿轮43)中,能够提高臂驱动齿轮39的转矩,所述臂驱动齿轮39需要设为最大力来驱动导风面板3。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所具备的开闭装置具有与上述开闭装置30相同的构成,不同点在于,具备有上轴保持部,所述上轴保持部代替上轴移动部34而不具备轴移动机构。
(总结)
本发明方式1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吹出口7,其形成于机壳2的前面;导风面板3,其安装在前面并覆盖吹出口7,能够以上下轴(上轴11、下轴12)为中心上下双开:开闭装置30,其使所述导风面板3移动并开闭,所述开闭装置30具备:面板移动部33,其为了打开所述导风面板3而使所述导风面板3向前方移动;第一轴保持部(上轴移动部34),其保持所述上下轴中的一个轴;第二轴保持部(下轴保持部35),其保持所述上下轴中的另一个轴,所述面板移动部33、所述第一轴保持部及所述第二轴保持部分别具有驱动齿轮,于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上轴驱动齿轮44)形成有规定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移动的第一凸轮部(槽凸轮80),于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下轴驱动齿轮43)形成有规定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移动的第二凸轮部(槽凸轮59)。
本发明方式2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构成也可以是:进一步地,在所述方式1中,所述第一轴保持部具有作为轴移动部的功能,所述轴移动部是将所述一个轴设为可移动,一边夹持所述一个轴一边使所述一个轴移动部以靠近所述吹出口7,于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上轴驱动齿轮44)形成有规定所述轴移动部的移动的第凸轮部(槽凸轮80)。
本发明方式3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构成也可以是:进一步地,在所述方式1或2中,所述面板移动部33具有的驱动齿轮(臂驱动齿轮39)、所述第一轴保持部具有的驱动齿轮(上轴驱动齿轮44)以及所述第二轴保持部具有的驱动齿轮(下轴驱动齿轮43)被同一电动机(面板电动机24)驱动。
本发明方式4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构成也可以是:进一步地,在所述方式3中,与所述电动机的轴连接的电动机齿轮41和所述面板移动部33具有的驱动齿轮(上轴驱动齿轮44)的齿轮比大于所述电动机齿轮41和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臂驱动齿轮39)的齿轮比,以及所述电动机齿轮和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下轴驱动齿轮43)的齿轮比中的任意一个。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一步地,通过使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Claims (4)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吹出口,其形成于机壳的前面;
导风面板,其安装在前面并覆盖吹出口,以上下轴为中心能够上下双开:
开闭装置,其使所述导风面板移动并开闭,
所述开闭装置具备:
面板移动部,其为了打开所述导风面板而使所述导风面板向前方移动;
第一轴保持部,其具有以夹持的方式保持所述上下轴中的一个轴的两个保持部;
第二轴保持部,其保持所述上下轴中的另一个轴,
所述面板移动部、所述第一轴保持部及所述第二轴保持部分别具有驱动齿轮,
于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形成有规定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所述两个保持部的一方的移动的第一凸轮部和规定所述两个保持部的另一方的运动的第三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和所述第三凸轮部由不连续的两个槽部构成,
于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形成有规定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移动的第二凸轮部,
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独立于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地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保持部具有作为轴移动部的功能,所述轴移动部是将所述一个轴设为可移动,一边夹持所述一个轴一边使所述一个轴移动以靠近所述吹出口,
于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形成有规定所述轴移动部的移动的所述第三凸轮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移动部具有的驱动齿轮、所述第一轴保持部具有的驱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轴保持部具有的驱动齿轮被同一电动机驱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电动机的轴连接的电动机齿轮和所述面板移动部具有的驱动齿轮的齿轮比大于所述电动机齿轮和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的齿轮比,以及所述电动机齿轮和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驱动齿轮的齿轮比中的任意一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08998A JP7233311B2 (ja) | 2019-06-11 | 2019-06-11 | 空気調和機 |
JP2019-108998 | 2019-06-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66452A CN112066452A (zh) | 2020-12-11 |
CN112066452B true CN112066452B (zh) | 2024-03-12 |
Family
ID=7365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22014.5A Active CN112066452B (zh) | 2019-06-11 | 2020-06-10 | 空气调节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33311B2 (zh) |
CN (1) | CN1120664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63920B (zh) * | 2021-01-15 | 2024-04-2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14763925B (zh) * | 2021-01-15 | 2024-03-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14963305B (zh) * | 2021-02-25 | 2024-05-2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14234281B (zh) * | 2021-11-19 | 2024-04-2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07728A (ja) * | 2005-10-11 | 2007-04-26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2009074758A (ja) * | 2007-09-21 | 2009-04-09 | Sharp Corp | 風向変更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
CN101796348A (zh) * | 2007-09-07 | 2010-08-04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2089590A (zh) * | 2008-07-02 | 2011-06-08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2434953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3765120A (zh) * | 2011-08-29 | 2014-04-30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JP2015166662A (ja) * | 2014-03-04 | 2015-09-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16044882A (ja) * | 2014-08-22 | 2016-04-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16223718A (ja) * | 2015-06-02 | 2016-12-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55892B2 (ja) * | 2015-02-06 | 2019-08-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よる印刷制御方法 |
CN105423522B (zh) | 2015-12-21 | 2017-11-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风板推出机构及空调器 |
JP2017227438A (ja) | 2017-09-27 | 2017-12-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
2019
- 2019-06-11 JP JP2019108998A patent/JP7233311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10 CN CN202010522014.5A patent/CN1120664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07728A (ja) * | 2005-10-11 | 2007-04-26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01796348A (zh) * | 2007-09-07 | 2010-08-04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JP2009074758A (ja) * | 2007-09-21 | 2009-04-09 | Sharp Corp | 風向変更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
CN102089590A (zh) * | 2008-07-02 | 2011-06-08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2434953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3765120A (zh) * | 2011-08-29 | 2014-04-30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JP2015166662A (ja) * | 2014-03-04 | 2015-09-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16044882A (ja) * | 2014-08-22 | 2016-04-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16223718A (ja) * | 2015-06-02 | 2016-12-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200997A (ja) | 2020-12-17 |
JP7233311B2 (ja) | 2023-03-06 |
CN112066452A (zh) | 2020-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66452B (zh) | 空气调节机 | |
JP4645755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JP5215441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KR100909870B1 (ko)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JP2008157508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15166662A (ja) | 空気調和機 | |
EP2813767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JP5192526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WO2011016171A1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JP2006052937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JP5223901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5199842B2 (ja) | 空調風吹き出し機構 | |
KR20100025352A (ko) | 공기조화기 | |
JP2007071532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JP4645756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4766165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5240249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6226562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の制御方法 | |
JP5257439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JP2017227438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9868125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JP5257488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KR20100053100A (ko) | 공기 조화기 | |
JP2011012926A (ja) | 空気調和機 | |
KR20110073816A (ko) | 차량용 송풍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