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4683A - 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4683A
CN112064683A CN202010804182.3A CN202010804182A CN112064683A CN 112064683 A CN112064683 A CN 112064683A CN 202010804182 A CN202010804182 A CN 202010804182A CN 112064683 A CN112064683 A CN 112064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cover
tunnel
handl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41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64683B (zh
Inventor
汤杨
郭晓晓
张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08041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4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4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4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64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4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 E02D29/1418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with implements to assist in lifting, e.g. counterweights, sp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 E02D29/1427Lock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 E02D29/1481Security devices, e.g.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1/00Rescue devices or other safety devices, e.g. safety chambers or escape 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所述的隧道逃生井盖包括井盖框架、一端与井盖框架转动连接的上盖、以及驱动上盖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手动千斤顶,手动千斤顶的操作手柄连接有驱动其摆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与上盖底部滑动连接的滑杆,滑杆上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操作手柄抵触的推杆,滑杆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有与上盖转动连接的上杠杆,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有与上盖转动连接的下杠杆;滑杆远离上还连接有与井盖框架的锁槽配合的锁舌,滑动滑杆使锁舌处于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本发明的隧道逃生井盖具有自锁功能,而且能够实现井上井下两侧开启,而且在无电力情况下,仍可开启,增加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逃生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
背景技术
隧道逃生井为了在隧道内出现紧急事故时的人员逃生,紧急事故如火灾、塌方、淹水、爆炸等,逃生井通过地下通道与外界相通,便于人员逃离隧道。
在城市建设中上下管道及路面井盖都要有较强的承压力,大部分为铸铁制造,整体重量大,目前一般是采用电机或者液压控制系统驱动大型井盖,但在隧道发生紧急事故时,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电力的供应,也就是说,在无电情况下,该隧道逃生井盖无法被打开;而且现有逃生井盖只能从单侧(井上或井下)开启井盖,无法双侧开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逃生井盖,以解决现有井盖在无电力情况下无法被打开、以及无法双侧开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隧道逃生井盖的隧道逃生井。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包括井盖框架、一端与井盖框架转动连接的上盖、以及驱动上盖相对井盖框架转动以打开或关闭上盖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包括手动千斤顶,手动千斤顶包括与上盖底部固定连接的储油桶、安装在储油桶下端的泵体、与泵体通过加油软管和回油软管连接的油缸,加油软管上设有加油单向阀,回油软管上设有回油阀,泵体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与储油桶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油缸的下端与井盖框架转动连接,油缸活塞杆的上端与上盖的底部转动连接;
操作手柄连接有驱动其摆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与上盖底部滑动连接的滑杆,滑杆上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操作手柄抵触的推杆,滑杆靠近操作手柄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远离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上盖转动连接的上杠杆,上盖上开设有贯穿的容纳槽,上杠杆的上端穿过容纳槽而位于上盖的顶部,上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第二连杆远离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支撑块转动连接的下杠杆;
滑杆远离操作手柄的一端连接有锁舌,井盖框架内壁上开设有与锁舌配合的锁槽,滑动滑杆使锁舌处于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锁止状态时,推杆与操作手柄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解锁状态时,推杆与操作手柄抵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井上(车道层)人们通过来回摆动上杠杆可将上盖打开,在井下(逃生通道)人们通过来回摆动下杠杆可将上盖打开,使得该上盖能够实现井上井下两侧开启,而且在无电力情况下,仍可开启,增加可靠性。井盖框架与上盖上的锁舌组合使得该井盖具有自锁功能,防止上盖受车轮滚压发生弹跳或意外开启的情况。
本发明的驱动机构不仅可以驱动手动千斤顶工作以打开上盖,还可驱动锁舌运动以锁止或解锁,一套驱动机构实现两个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回油阀安装上油缸活塞杆上,回油阀打开后,关闭上盖的过程中,上盖能够与回油阀手柄作用而使回油阀手柄转动以关闭回油阀。需要关闭上盖时,人们先转动回油阀手柄以打开回油阀,在关闭上盖的过程中,回油阀自动关闭,无需人工关闭,操作便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滑杆上固定连接有与之垂直设置的顶块,锁舌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锁舌间隔的设置在顶块上。设置多个锁舌使得锁紧效果好,使得井盖的防跳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顶块上具有与锁舌配合的滑槽,锁舌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的底部固接有与锁舌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由此在关闭上盖的过程中,无需人们手动操作上拉杆或下拉杆以使锁舌处于解锁状态,关闭上盖时,本方案的锁舌靠上盖的重力实现锁止。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锁舌的头部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起导向作用,便于锁舌卡入锁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井盖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下铰接座,油缸与下铰接座铰接,上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铰接座,油缸活塞杆与上铰接座铰接。由此使得油缸通过下铰接座与井盖框架转动连接,油缸活塞杆通过上铰接座与上盖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杠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固接有与之垂直设置的上拉手,下杠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固接有与之垂直设置的下拉手。由此便于人们通过上拉手来转动上杠杆,通过下拉手来转动下杠杆,操作更方便。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盖顶部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拉手槽,上拉手能够隐藏于拉手槽中,上盖顶部还设有与拉手槽连通的能够容纳人手的凹槽。车辆从井盖上方经过时,车轮不会发生抖动,不影响行车舒适感,而且人们可从凹槽处拿起上拉手,操作方便。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隧道风机供电总线上的设有电流传感器,在隧道中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滑杆为伸缩杆结构,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滑杆的使能端电连接;
控制器接收电流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信号,以控制滑杆的伸缩。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电流传感器测得隧道风机供电总线的电流为零且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隧道中氧气含量低于20%时,控制器控制滑杆的伸缩工作,以实现隧道逃生井盖能够自动打开,打开快速。当然,当电力系统完全瘫痪时,仍可采用手动操作上杠杆和下杠杆的方式来打开上盖。
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逃生井,包括内井和上述隧道逃生井盖。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隧道逃生井盖安装后关闭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锁舌处于锁止状态。
图3是锁舌脱离锁槽时锁舌处于解锁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完全打开上盖的状态示意图,回油阀处于关闭状态。
图5是完全打开上盖的状态示意图,回油阀处于打开状态。
图6是关闭上盖的过程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井盖框架10、锁槽11、上盖20、拉手槽21、容纳槽22、凹槽23、手动千斤顶30、储油桶31、泵体32、操作手柄33、第一弹簧34、回油阀35、回油阀手柄351、油缸36、油缸活塞杆361、驱动机构、滑杆41、导向块411、顶块412、第一连杆42、上杠杆43、上拉手431、上销轴44、第二连杆45、下杠杆46、下拉手461、下销轴47、推杆48、支撑块49、锁舌51、导向斜面511、第二弹簧52、安装板60、下铰接座61、上铰接座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其包括井盖框架10、一端与井盖框架10转动连接的上盖20、以及驱动上盖20相对井盖框架10转动以打开或关闭上盖20的驱动装置,比如上盖20的右端通过转轴与井盖框架10转动连接。上盖20关闭后,上盖20盖合在井盖框架10上,上盖20上表面与隧道地面持平。
如图2所示,其中,驱动装置包括手动千斤顶30,手动千斤顶30包括与上盖20底部固定连接的储油桶31、安装在储油桶31下端的泵体32、与泵体32通过加油软管和回油软管(图中未示出)连接的油缸36,储油桶31和油缸36均竖向设置且油缸36位于储油桶31的右方,操作手柄33位于储油桶31的左侧,结合图1所示,油缸36靠近上盖20与井盖框架10的转动连接处并位于中间位置。加油软管上设有加油单向阀(图中未示出),回油软管上设有回油阀35,泵体32上设置有操作手柄33,操作手柄33与储油桶3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4,第一弹簧34的一端与操作手柄33焊接,第一弹簧34的另一端与储油桶31焊接。油缸36的下端与井盖框架10转动连接,油缸活塞杆361的上端与上盖20的底部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井盖框架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安装板60,安装板6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下铰接座61,油缸36与下铰接座铰接61,上盖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铰接座62,油缸活塞杆361与上铰接座62铰接。
手动千斤顶30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做详述,比如手动千斤顶30可以为德州格恩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的QF63系列手动液压千斤顶,回油阀35安装在油缸活塞杆361顶部的左侧,常态时,回油阀手柄351与上盖20底部抵触且回油阀35处于关闭状态。
如图2所示,操作手柄33连接有驱动其摆动而向油缸36中加油以使油缸活塞杆361伸长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与上盖20底部滑动连接的滑杆41,滑杆41位于上盖20底部的中间,比如上盖20底部固定连接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导向块411,滑杆41穿过导向块411并与导向块411滑动连接。滑杆4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操作手柄33抵触的推杆48,滑杆41右端的两侧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2和第二连杆45。
第一连杆42的右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与上盖20转动连接的上杠杆43,比如上杠杆43的中部通过上销轴44与上盖20转动连接,上盖20上开设有贯穿的容纳槽22,上杠杆43的上端穿过容纳槽22而位于上盖20的顶部,人们能够从井上操作上杠杆43。
第二连杆45的右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下杠杆46,上盖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9,下杠杆46通过下销轴47与支撑块49转动连接,人们能够从井下操作下杠杆46。
优选推杆48的右端固接有环套在操作手柄33上的套环(图中未示出),保证推杆48能够与操作手柄33抵触。
如图2和图3所示,滑杆41的左端连接有锁舌51,井盖框架10内壁上开设有与锁舌51配合的锁槽11,滑动滑杆41使锁舌51处于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如图2所示,锁止状态时,推杆48与操作手柄3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如图3所示,解锁状态时,推杆48与操作手柄33抵触。
比如人们从井上开启该隧道逃生井盖,初始时,回油阀35处于关闭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人们向上拉动上杠杆43,上杠杆43绕上销轴44转动,上杠杆43转动使第一连杆42运动,第一连杆42使滑杆41向右运动,锁舌51随滑杆41向右运动而脱离锁槽11而处于解锁状态,同时推杆48随滑杆41向右运动而与操作手柄33抵触。锁舌51处于解锁状态后,人们继续向上拉动上杠杆43,推杆48向右运动压缩第一弹簧34而使操作手柄33顺时针转动,将储油桶31中的油泵入油缸36中,使油缸活塞杆361伸长,油缸活塞杆361伸长使上盖20向上转动而逐渐被打开;接下来,人们向下按压上杠杆43使推杆48向左运动,被压缩的第一弹簧34恢复形变而使操作手柄33逆时针转动以复位,然后再向上拉动上杠杆43使油缸活塞杆361继续伸长,如此反复,直至如图4所示的上盖20被完全打开。
在井下打开上盖20时,人们拉动下杠杆46以使锁舌51解锁,然后继续通过操作上杠杆43使油缸活塞杆361伸长而将上盖20打开,具体操作过程和原理与上述在井上打开上盖2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盖20被完全打开后,打开角度小于90°使之倾斜,比如85°,可通过限位块来限定上盖20的打开角度,为现有技术,再此不详述。
如图5所示,关闭上盖20时,人们顺时针转动回油阀手柄351以打开回油阀35,使油缸36的油能够排出而泄压,倾斜的上盖20靠自重将油缸36中的油压入储油桶31中,使油缸活塞杆361缩回,油缸活塞杆361缩回使上盖20逆时针转动而关闭。如图6所示,上盖20关闭的过程中,上盖20底部与回油阀手柄351接触并使回油阀手柄351逆时针转动而逐渐关闭回油阀35,上盖20关闭时,回油阀35恰好被完全关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盖20与井盖框架10接触前,人们需拉动上杠杆43使锁舌51处于解锁状态,上盖20关闭后,人们再向下按压上杠杆43使锁舌51处于锁止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滑杆41上固定连接有与之垂直设置的顶块412,锁舌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锁舌51间隔的设置在顶块412上,图1中所示锁舌5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锁舌51等间距的设在顶块412上。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顶块412上具有与锁舌51配合的滑槽,锁舌51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的底部固接有与锁舌51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52,由此使得锁舌51通过第二弹簧52与顶块412弹性连接,优选地,锁舌51的头部的下侧具有导向斜面511。如图6所示,关闭上盖20的过程中,锁舌51的导向斜面511先与井盖框架10接触,在上盖20重力作用下,锁舌51压缩第二弹簧52而向右运动,实现解锁,便于上盖20继续逆时针转动而关闭。上盖20关闭后,锁舌51与锁槽11对齐,被压缩的第二弹簧52恢复形变而使锁舌51向左运动卡入锁槽11中而锁止,实现该隧道逃生井盖的自锁。
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杠杆43远离第一连杆42的一端固接有与之垂直设置的上拉手431,下杠杆46远离第二连杆45的一端固接有与之垂直设置的下拉手461。
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盖20顶部设有与容纳槽22连通的拉手槽21,上拉手431能够隐藏于拉手槽2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杠杆43具有平行于上盖20设置的横直段和向上盖20内部倾斜的斜线段,上销轴44位于横直段与斜线段的相交处,拉手槽21的形状与上拉手431和上杠杆43的横直段相适应,常态时,上拉手431和上杠杆43能够隐藏于拉手槽21和容纳槽22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盖20顶部还设有与拉手槽21连通的能够容纳人手的凹槽23,便于人们从凹槽23处拿起上拉手431。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发生紧急事故时,本实施例的隧道逃生井盖能够自动打开。具体地,在隧道风机供电总线上的设有电流传感器,在隧道中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对应输入端电连接,具体还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氧气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氧气阈值存储器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氧气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滑杆41为伸缩杆结构,比如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动伸缩杆或气动伸缩杆,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滑杆41的使能端电连接,控制器接收电流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信号,以控制滑杆41的伸缩。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电流传感器测得隧道风机供电总线的电流为零且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隧道中氧气含量低于20%时,表面隧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且隧道中氧气含量降低,由此得出隧道中发生火灾、塌方、爆炸等紧急事故,此时控制器控制滑杆41的伸缩工作,滑杆41伸长使推杆48向右运动,滑杆41缩短使推杆48向左运动,以此使操作手柄33来回摆动而将储油桶31中的油泵入油缸36中,使油缸活塞杆361伸长而打开上盖2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隧道风机供电总线的电流,可以排除隧道风机检修断电的情况,防止误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包括时间控制器,电流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时间控制器的计时输入端连接,时间控制器的计时输出端与滑杆41的使能端连接。时间控制器的时间可以预设,当电流传感器测得隧道风机供电总线的电流为零且当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隧道中氧气含量低于20%时,时间控制器开始计时,同时滑杆41开始启动,比如先进行伸长动作1s(比如对应滑杆41伸长10cm),再进行缩回动作1s(比如对应滑杆41缩回10cm),再进行伸长动作1s,如此循环五个周期(共计10秒),10秒后时间控制器计时时间到,滑杆41停止工作,上盖20被完全打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逃生井,包括内井、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隧道逃生井盖。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框架、一端与井盖框架转动连接的上盖、以及驱动上盖相对井盖框架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上盖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手动千斤顶,手动千斤顶包括与上盖底部固定连接的储油桶、安装在储油桶下端的泵体、与泵体通过加油软管和回油软管连接的油缸,所述加油软管上设有加油单向阀,所述回油软管上设有回油阀,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与储油桶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油缸的下端与井盖框架转动连接,油缸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上盖的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操作手柄连接有驱动其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上盖底部滑动连接的滑杆,滑杆上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操作手柄抵触的推杆,所述滑杆靠近操作手柄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的上杠杆,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贯穿的容纳槽,所述上杠杆的上端穿过容纳槽而位于所述上盖的顶部,所述上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的下杠杆;
所述滑杆远离操作手柄的一端连接有锁舌,所述井盖框架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锁舌配合的锁槽,滑动所述滑杆使所述锁舌处于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锁止状态时,所述推杆与操作手柄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解锁状态时,所述推杆与操作手柄抵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阀安装上油缸活塞杆上,回油阀打开后,关闭上盖的过程中,上盖能够与回油阀手柄作用而使回油阀手柄转动以关闭回油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上固定连接有与之垂直设置的顶块,所述锁舌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锁舌间隔的设置在顶块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上具有与锁舌配合的滑槽,所述锁舌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底部固接有与所述锁舌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的头部具有导向斜面。
6.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下铰接座,所述油缸与下铰接座铰接,所述上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铰接座,所述油缸活塞杆与所述上铰接座铰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杠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固接有与之垂直设置的上拉手,所述下杠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固接有与之垂直设置的下拉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拉手槽,所述上拉手能够隐藏于所述拉手槽中,所述上盖顶部还设有与所述拉手槽连通的能够容纳人手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在隧道风机供电总线上的设有电流传感器,在隧道中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滑杆为伸缩杆结构,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滑杆的使能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接收电流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信号,以控制滑杆的伸缩。
10.一种隧道逃生井,包括内井和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逃生井盖。
CN202010804182.3A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 Active CN112064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4182.3A CN112064683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4182.3A CN112064683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4683A true CN112064683A (zh) 2020-12-11
CN112064683B CN112064683B (zh) 2021-09-17

Family

ID=73661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4182.3A Active CN112064683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468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102053U1 (de) * 2013-05-10 2013-06-14 Norbert Schütz GmbH & Co. KG Schachtabdeckung
CN107747326A (zh) * 2017-12-01 2018-03-02 秦皇岛市华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综合管廊智能井盖系统
CN207714382U (zh) * 2017-12-21 2018-08-10 长沙金龙铸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自动开闭井盖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102053U1 (de) * 2013-05-10 2013-06-14 Norbert Schütz GmbH & Co. KG Schachtabdeckung
CN107747326A (zh) * 2017-12-01 2018-03-02 秦皇岛市华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综合管廊智能井盖系统
CN207714382U (zh) * 2017-12-21 2018-08-10 长沙金龙铸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自动开闭井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4683B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20181A (en) Vehicle restraint
EP2373509B1 (en) Ramp for evacuation device
US4088071A (en) Refuse compactor
CN109775203B (zh) 摆动式翻转装置、垃圾中转站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US8066140B1 (en) Container door and container door latching and sealing system
CN101687516A (zh) 用于使半挂车车钩枢轴在铁道单元上全面固定和自动对中心的装载组合件
CN103303241A (zh) 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CN112064683B (zh) 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和隧道逃生井
CN107379950A (zh) 一种具有匹配升降快换电池机构的车身平台
CN105565119B (zh) 一种电梯轿厢救援装置
RU2632318C2 (ru) Запорное раздви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7088973U (zh) 一种具有匹配升降快换电池机构的车身平台
US5259718A (en) Vehicle restraint
CN111456559A (zh) 集装箱的箱门自动开关机构
CN111976873B (zh) 一种防遗落物品的共享单车锁
CN109629607B (zh)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CN214616628U (zh) 一种气动同向开启式巷道风门
US20220412144A1 (en) Vehicle-mounted luggage case with doors opening on both sides
CN209067046U (zh) 一种物流运输车的防盗装置
CN114075913A (zh) 一种无动力翻转式防淹挡板装置
CN209538369U (zh) 钩锁式自锁封头盖储罐与采用钩锁式自锁封头盖储罐的吸污车
CA2140743C (en) Vehicle restraint
CN201874335U (zh) 无锁孔智能遥控门锁锁芯机构
CN217949146U (zh) 一种便于维护人员开启的防盗井盖
CN204822853U (zh) 压缩机和车厢的对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