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0928A - 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 Google Patents

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0928A
CN112060928A CN202010773316.XA CN202010773316A CN112060928A CN 112060928 A CN112060928 A CN 112060928A CN 202010773316 A CN202010773316 A CN 202010773316A CN 112060928 A CN112060928 A CN 112060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traction
power supply
circui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33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鹏飞
侯小强
田庆
唐兆祥
许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33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09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0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09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53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 e.g. from overhead contact l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7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26Rail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包括:列车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一位置点;列车的信号系统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列车的车辆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Description

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背景技术
机车按照动力的类型分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等。电力机车以电力作为能源推动列车运行。
AC25KV供电牵引模式是目前电力机车最为常见的供电牵引模式。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以供列车牵引所需。
由于接触网的布设范围有限,因此在一些场合中,电力机车无法采用AC25KV供电牵引模式实现牵引。例如,在列车洗车车间内并未布设有接触网,电力机车无法采用AC25KV供电牵引模式实现牵引。
为此为电力机车提供了蓄电池牵引的方式,即在没有接触网的场合,由电力机车中的蓄电池提供牵引所需的电能。蓄电池牵引所对应的工作模式通常为DC110V供电牵引模式。
现有技术中对电力机车在AC25KV供电牵引模式与DC110V供电牵引模式之间的转换需要人工实现,存在误操作的可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包括:
列车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一位置点;
列车的信号系统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
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
列车的车辆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包括:
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确定列车向不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
列车的网络系统断开列车的主断路器,降下列车的受电弓,以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
列车的网络系统经过预设的延时后,生成第一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包括:
所述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主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在牵引变流器内部断开用于控制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开关K1,闭合用于控制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开关K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列车的车辆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包括:
所述列车的车辆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主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接通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列车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二位置点;
列车的信号系统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二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生成第二状态,并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其中,所述第二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
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断开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
列车的网络系统检测到蓄电池提供的电能终止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生成第二状态,并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包括:
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确定列车从不具有接触网的区域向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
生成第二状态;
切断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以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断开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包括:
所述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在牵引变流器内部断开用于控制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开关K2,闭合用于控制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开关K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列车的网络系统检测到蓄电池提供的电能终止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包括:
所述列车的网络系统检测到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被断开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升起列车的受电弓,闭合列车的主断路器,以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洗车方法,包括:
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将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洗车区域进行洗车。
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列车洗车完毕后,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驶出洗车区域,然后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将列车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包括:
牵引系统,用于将列车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一位置点;
信号系统,用于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
牵引变流器,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
车辆电路,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或包括:
牵引系统,用于将列车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二位置点;
信号系统,用于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二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生成第二状态,并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其中,所述第二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
牵引变流器,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断开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
网络系统,用于检测到蓄电池提供的电能终止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通过对列车中的网络系统、信号系统、牵引变流器以及车辆电路等的控制,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动实现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向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的变换,减少人工参与,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的电流走向图;
图2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的电流走向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列车进入洗车库洗车的示意图;
图6为列车退出洗车库的示意图;
图7为列车洗车过程中,列车中的网络系统、信号系统、牵引变流器以及车辆电路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在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做详细说明之前,首先对列车中与列车牵引控制有关的系统进行说明。
列车的网络系统:列车的网络系统用于列车的控制、检测和诊断,其是列车的神经中枢,将信号系统的指令经过综合判断后传递至列车的各个子部件,如牵引变流器;同时将列车子部件,如牵引变流器的信息反馈给车辆电路或者信号系统。
列车的信号系统:列车的信号系统用于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其是将地面的指令传递至列车上的网络系统或者车辆电路,间接的控制列车运行。
列车的牵引变流器:列车的牵引变流器用于将电流做整流(如果输入交流电)、逆变,将能量传递至车辆牵引电机,通过调压调频控制实现对牵引电动机起动、制动、调速控制。牵引变流器包括:整流电路、直流电路、逆变电路以及用于控制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开关K1、用于控制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开关K2。
列车的车辆电路:列车的车辆电路是由继电器、断路器、接触器、导线等构成的低压DC110V控制电路,控制功能由继电器触点的断开、闭合实现。
在列车中相关系统的配合下,可实现列车的供电牵引。
图1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的电流走向图。如图1所示,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如AC25KV供电牵引模式)下,接触网提供的交流电依次经过受电弓-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在牵引变流器内依次经过第一开关K1、整流电路、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牵引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列车行驶。
图2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的电流走向图。如图2所示,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如DC110V供电牵引模式)下,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经过蓄电池-接触器K-牵引变流器(在牵引变流器内依次经过第二开关K2、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牵引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列车行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通过对列车中的网络系统、信号系统、牵引变流器以及车辆电路等的控制,可实现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之间的转换。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1、列车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一位置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位置点是指具有接触网的区域与不具有接触网的区域交界处的一个地理位置点。当列车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该位置点时,虽然列车依然可以与接触网连接,但即将脱离接触网。因此,第一位置点可以视为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向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的预备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第一位置点的具体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限制。
步骤302、列车的信号系统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当列车到达第一位置点后,列车的信号系统可检测到这一状况,并获取第一位置点的位置信息。由于第一位置点的位置信息仅能说明列车到达了第一位置点,并不能说明列车到达第一位置点后是向远离接触网的方向行驶,还是向接近接触网的方向行驶。因此,列车信号系统还需要采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将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一同发送给列车的网络系统。
步骤303、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
列车的网络系统接收到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后,根据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可以知道列车是向不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还是向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当列车向不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时,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
具体的说,列车的网络系统可通过断开列车的主断路器,降下列车的受电弓,来达到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的目的。
在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后,经过预设的时延后,生成第一状态。
第一状态可通过一个继电器实现。例如,将与第一状态对应的继电器记为第一继电器。在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经过预设的时延后,使得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第一继电器的触点由于第一继电器线圈得电而发生相应的动作,根据该动作可生成用于表示第一状态的信号,如由于第一继电器触点所在电路闭合所生成的电流信号。此外,第一继电器本身的状态同样也可以反映第一状态。如,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则证明列车目前处于第一状态。
当列车处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时,接触网供电电流(如25KV电流)经过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整流后,会在牵引变流器内的直流电路形成DC1800V电压回路。为了防止蓄电池DC110V与DC1800V串联,需要在切断列车的接触供电回路后,设置一定的时间延迟,以使得DC1800V电压经过电阻泄放掉。因此在本步骤中,需要经过预设的时延后方才生成第一状态。所述预设的时延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如10秒。
步骤304、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
在之前的步骤中,已经对第一状态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因此牵引变流器如何检测到第一状态以及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因此不在此处重复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可通过断开用于控制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开关K1实现。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可通过闭合用于控制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开关K2实现。
步骤305、列车的车辆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在之前的步骤中,已经对第一状态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因此列车的车辆电路如何检测到第一状态以及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因此不在此处重复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接通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例如在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二继电器K的触点(常开触点),而第二继电器K的线圈设置在一个由第一状态所对应的第一继电器以及接触网供电回路中的主断路器共同决定的电路中。当列车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一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且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即主断路器断开)时,第二继电器K的线圈得电,第二继电器K的触点闭合,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接通,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通过对列车中的网络系统、信号系统、牵引变流器以及车辆电路等的控制,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动实现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向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的变换,减少人工参与,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1、列车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一位置点。
步骤402、列车的信号系统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步骤403、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
步骤404、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
步骤405、列车的车辆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在本发明之前的实施例中,已经对步骤401-步骤405的具体实现做了详细说明,因此不在此处重复。
步骤406、列车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二位置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位置点是指具有接触网的区域与不具有接触网的区域交界处的一个地理位置点。当列车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该位置点时,列车既可以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也可以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因此,第二位置点可以视为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向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的预备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第二位置点的具体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限制。
第二位置点与前述的第一位置点可以是同一个位置点,也可以是不同的位置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限制。
步骤407、列车的信号系统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二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当列车到达第二位置点后,列车的信号系统可检测到这一状况,并获取第二位置点的位置信息。由于第二位置点的位置信息仅能说明列车到达了第二位置点,并不能说明列车到达第二位置点后是向远离接触网的方向行驶,还是向接近接触网的方向行驶。因此,列车信号系统还需要采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将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一同发送给列车的网络系统。
步骤408、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生成第二状态,并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
列车的网络系统接收到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后,根据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可以知道列车是向不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还是向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当列车向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时,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并生成第二状态。
具体的说,列车的网络系统切断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以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第二状态可通过一个继电器实现。在本发明之前的实施例中已经提到,第一状态可通过第一继电器实现。由于第二状态与第一状态相反,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状态同样可以通过第一继电器实现。例如,若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证明列车目前处于第一状态;那么当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证明列车目前处于第二状态。
步骤409、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断开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
在之前的步骤中,已经对第二状态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因此牵引变流器如何检测到第二状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不在此处重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在牵引变流器内部断开用于控制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开关K2来断开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通过闭合用于控制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开关K1来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
步骤410、列车的网络系统检测到蓄电池提供的电能终止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车的网络系统通过检测到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被断开,检测到蓄电池提供的电能终止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通过升起列车的受电弓,闭合列车的主断路器,来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
完成上述操作后,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通过对列车中的网络系统、信号系统、牵引变流器以及车辆电路等的控制,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动实现列车供电牵引模式的变换,减少人工参与,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列车洗车方法,包括:
采用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将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洗车区域进行洗车。
图5为列车进入洗车库洗车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5对列车洗车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步骤S1-1、列车通过AC25KV交流接触网供电作为动力将车辆牵引至洗车库附近;
步骤S1-2、信号系统检测到车辆到达“洗车点A”时,结合车辆行驶方向将位置信息发送至车辆网络系统;
步骤S1-3、网络系统根据位置信息、列车方向控制车辆主断路器断开、受电弓降下,切断车辆AC25KV交流供电回路,延时T1 s驱动车辆“蓄电池洗车”线圈得电;
步骤S1-4、网络系统根据位置生成“蓄电池洗车”指令发送至牵引变流器,牵引变流器检测主断路器断开、“蓄电池洗车”指令有效,将断开K1、封锁整流电路,禁止AC25KV交流电输入,同时闭合K2,允许车辆DC110V蓄电池低压电接入直流电路;
步骤S1-5、车辆电路检测到主断路器断开、“蓄电池洗车”继电器闭合后,接触器K线圈得电,接触器K闭合,车辆DC110V蓄电池低压电接入牵引变流器直流电路;
步骤S1-6、信号系统控制车辆向“洗车点B”进行蓄电池牵引洗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洗车方法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全自动进行蓄电池洗车操作,减少人工参与,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提高车辆的组织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列车洗车完毕后,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驶出洗车区域,然后采用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将列车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
图6为列车退出洗车库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6对列车洗车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步骤S2-1、当信号系统检测到车辆到达“洗车点B”时,完成洗车操作,信号系统控制车辆向“洗车点A”进行蓄电池牵引返回。
步骤S2-2、当信号系统检测到车辆到达“洗车点A”时,结合车辆行驶方向将位置信息发送至车辆网络系统。
步骤S2-3、网络系统根据位置信息、列车方向撤销“蓄电池洗车”指令,驱动车辆“蓄电池洗车”线圈失电,车辆电路中的接触器K线圈失电,接触器K断开,车辆DC110V蓄电池低压电禁止接入直流电路。
步骤S2-4、牵引变流器检测到“蓄电池洗车”撤销,断开K2、禁止允许车辆DC110V蓄电池低压电接入直流电路,闭合K1、接通整流电路,允许AC25KV交流电输入。
步骤S2-5、网络系统检测到车辆接触器K断开、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接通,控制车辆受电弓升起、主断路器闭合,车辆AC25KV交流电接入车辆。
步骤S2-6、整个洗车过程完成,列车通过AC25KV交流接触网供电驶离洗车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洗车方法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全自动进行蓄电池洗车操作,减少人工参与,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提高车辆的组织效率。
图7为列车洗车过程中,列车中的网络系统、信号系统、牵引变流器以及车辆电路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信号系统将洗车点A的信息发送至网络系统,网络系统将列车方向信息发送至信号系统、将洗车信息发送至牵引变流器、车辆电路,牵引变流器将整流环节的信息发送至网络系统,车辆电路将主断路器的信息发送至牵引变流器、将接触器K的信息与列车方向信息发送至网络系统。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列车,包括:
牵引系统,用于将列车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一位置点;
信号系统,用于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
牵引变流器,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
车辆电路,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或包括:
牵引系统,用于将列车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二位置点;
信号系统,用于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二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生成第二状态,并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其中,所述第二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
牵引变流器,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断开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
网络系统,用于检测到蓄电池提供的电能终止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通过对列车中的网络系统、信号系统、牵引变流器以及车辆电路等的控制,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动实现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向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的变换,或实现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向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的变换,减少人工参与,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列车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一位置点;
列车的信号系统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
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
列车的车辆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包括:
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确定列车向不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
列车的网络系统断开列车的主断路器,降下列车的受电弓,以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
列车的网络系统经过预设的延时后,生成第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包括:
所述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主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在牵引变流器内部断开用于控制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开关K1,闭合用于控制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开关K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的车辆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包括:
所述列车的车辆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主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接通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列车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二位置点;
列车的信号系统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二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生成第二状态,并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其中,所述第二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
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断开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
列车的网络系统检测到蓄电池提供的电能终止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生成第二状态,并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包括:
列车的网络系统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确定列车从不具有接触网的区域向具有接触网的区域行驶;
生成第二状态;
切断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以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断开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包括:
所述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在牵引变流器内部断开用于控制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开关K2,闭合用于控制整流电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开关K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的网络系统检测到蓄电池提供的电能终止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包括:
所述列车的网络系统检测到蓄电池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之间的电路被断开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升起列车的受电弓,闭合列车的主断路器,以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
9.一种列车洗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将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洗车区域进行洗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列车洗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列车洗车完毕后,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驶出洗车区域,然后采用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将列车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
11.一种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引系统,用于将列车在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一位置点;
信号系统,用于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切断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并生成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
牵引变流器,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切断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
车辆电路,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且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将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
或包括:
牵引系统,用于将列车在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下行驶至第二位置点;
信号系统,用于检测到列车到达所述第二位置点,将列车当前的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至列车的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行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生成第二状态,并终止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其中,所述第二状态用于指示列车从蓄电池供电牵引模式转换为接触网供电牵引模式;
牵引变流器,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状态,断开牵引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路,接通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
网络系统,用于检测到蓄电池提供的电能终止接入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电路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整流电路被接通,恢复列车的接触网供电回路,将接触网提供的电能接入牵引变流器的整流电路。
CN202010773316.XA 2020-08-04 2020-08-04 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Pending CN1120609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3316.XA CN112060928A (zh) 2020-08-04 2020-08-04 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3316.XA CN112060928A (zh) 2020-08-04 2020-08-04 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0928A true CN112060928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56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3316.XA Pending CN112060928A (zh) 2020-08-04 2020-08-04 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092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9921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车辆用控制装置
CN107804326A (zh) * 2017-11-07 2018-03-1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电机供电系统及电力机车供电设备
CN109245284A (zh) * 2018-10-17 2019-01-1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源制供电系统及双源制电力工程车
CN109987002A (zh) * 2019-03-18 2019-07-0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轨电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牵引变流器及有轨电车
CN110014864A (zh) * 2017-12-20 2019-07-1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牵引救援方法及系统
CN111071269A (zh) * 2018-10-19 2020-04-28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蓄电池牵引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9921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车辆用控制装置
CN107804326A (zh) * 2017-11-07 2018-03-1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电机供电系统及电力机车供电设备
CN110014864A (zh) * 2017-12-20 2019-07-1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牵引救援方法及系统
EP3617025A1 (en) * 2017-12-20 2020-03-04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Train traction rescue method and system
CN109245284A (zh) * 2018-10-17 2019-01-1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源制供电系统及双源制电力工程车
CN111071269A (zh) * 2018-10-19 2020-04-28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蓄电池牵引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987002A (zh) * 2019-03-18 2019-07-0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轨电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牵引变流器及有轨电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0292B1 (en) Alternating-current electric vehicle
CN110014864B (zh) 一种列车牵引救援方法及系统
US11766954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of neutral section passing of multi-locomotive short broke trains
CN105292141B (zh) 一种电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043868B (zh) 一种列车的牵引控制系统及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CN109383299A (zh) 一种蓄电池应急供电系统、供电方法及轨道车辆
JP5331461B2 (ja) 鉄道車両駆動システム
CN103085666B (zh) 电力机车受电弓离线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和电力机车
CN101774356A (zh) 一种通过渐进式移相实现机车过分相的方法及所用的设备
CN109733420B (zh) 一种列车蓄电池牵引系统、方法及列车
CN110667439B (zh) 一种用于控制列车自动过分相的方法及系统
CN109421539A (zh) 一种列车救援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22646A (zh) 适用于弓网受流系统的整车控制方法、弓网受流系统
CN201349181Y (zh) 可组合的高压单相渐进移相式电源装置
CN209426582U (zh) 应急牵引系统
CN116424163A (zh) 一种铁路轨道工程车辆作业过分相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2060928A (zh) 列车牵引控制方法、列车洗车方法及列车
CN110467092B (zh) 电梯停电应急平层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208306400U (zh) 一种同相供电方式下的车载自动过分相的系统
CN114024362A (zh) 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过分相不间断供电系统
CN111391677A (zh) 应急牵引系统
JP2018074642A (ja) 交流架線式蓄電池車
CN108859868B (zh) 一种同相供电方式下的车载自动过分相的方法和系统
JP3677534B2 (ja) 電気車制御装置
CN114454731B (zh) 轨道车辆的供电系统、动力切换方法及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