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7129B - 一种静脉闭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脉闭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7129B
CN112057129B CN202010992381.1A CN202010992381A CN112057129B CN 112057129 B CN112057129 B CN 112057129B CN 202010992381 A CN202010992381 A CN 202010992381A CN 112057129 B CN112057129 B CN 112057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cavity
channel
lumen
vascular clo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23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7129A (zh
Inventor
张娟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uan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uan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uan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uan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23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7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7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7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7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7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8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formed by fluidized, gelatinous or cellular remodelable materials, e.g. embolic liquids, foams or extracellular matr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脉闭合系统,由成分为氰基丙烯酸酯的血管闭合胶和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组成,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由导管和导管注射部件组成;导管内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提供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光纤通道、导丝通道或超声可视通道的导管腔,本发明通过将导管进行不同腔体的组合设计,可以实现将导管沿着导丝进入静脉血管,并将血管闭合胶经导管输送至血管位置,同时导管内部携带的光纤可将穿透力强的可见光引入到静脉血管中,由于浅静脉靠近皮下组织,故可观测到光和导管在浅静脉的移动位置,通过对导管结构和材质进行合理选择,还可使导管在超声下可显影。

Description

一种静脉闭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脉闭合系统。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或“美腿杀手”,我国的发病率为8.89%至15%之间,粗略统计约有超过一亿静脉曲张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由于在病变初期不痛不痒、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样子“丑”一点,很多患者也并不在意。但随着病情发展,“蚯蚓”的存在感会越来越强,引起腿酸、腿沉、腿胀、发痒、疼痛、抽筋、甚至出现皮肤溃疡、破裂、出血等症状。极端情况下,静脉里甚至会形成血栓,严重时引起致命的肺栓塞,也可能造成静脉病变部分破裂造成大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静脉曲张是一种临床症状,静脉系统涉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上肢静脉回流受阻会出现上肢静脉曲张,肝硬化腹水可能导致腹壁静脉曲张,痔疮其实是痔外静脉丛的淤血曲张,涉及不同的专科,治疗方式也不同。
静脉曲张的典型表现是腿上出现像蚯蚓一样的血管,或者蜘蛛纹,静脉曲张的前期症状为小腿酸麻、半夜抽筋、容易感到疲倦、沉重感,随着症状加重,腿上像蚯蚓状的血管则会突出皮肤,甚至形成瘤样的扩张,还能伴随着皮肤瘙痒、湿疹皮炎、色素沉着甚至皮肤溃疡的表现,首选血管外科治疗。
目前静脉曲张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弹力袜治疗及静脉活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大隐静脉激光治疗术、大隐静脉射频闭合术。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硬化疗法。射频消融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目前最新的微创疗法,是利用射频导管的热效应使曲张静脉迅速纤维化使管腔闭塞,消除静脉曲张。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更小,几乎无切口,出血更少,更小的副损伤,局部麻醉下完成,术后能立即下地行走活动,日间手术模式。
但是,上述手术疗法,比如激光消融、射频消融,包括微波消融等热消融技术,手术前需要在静脉周围注射肿胀剂进行肿胀麻醉,在术后的几天内沿着治疗区域所进行的肿胀麻醉会产生瘀伤和疼痛。射频和激光消融都可能对静脉血管周围的神经产生烧伤或者损伤的副作用,甚至导致手术得不偿失,同时热消融手术除了需要使用昂贵的一次性耗材外,还需要配备昂贵的热发生装置,如射频需要射频发生装置,激光和微波也需要激光源和微波源。
同时,由于肿胀剂麻醉去除后血管没有外界束缚,闭合的静脉有复发的可能性,上述热消融,包括泡沫硬化剂注射疗法,通常要求患者在术后穿戴为期约1周至约4周的压力袜进行辅助治疗。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静脉曲张在交通静脉是曲折且长度较短,长度大约在2厘米至7厘米之间,使得热消融治疗手术操作难度较高,一方面因为激光或射频导管头端比较粗硬;无法顺利进入交通静脉,另一方面定位激光或射频导管在交通支静脉的位置和注射肿胀麻醉剂也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虽然泡沫硬化剂疗法是相对无创性的,但是已知的是泡沫硬化疗法具有高的复发率和潜在的不期望的副作用。上述的所有方法通常要求患者在术后穿戴为期约1周至约4周的压力袜。
同时,对于那些涉及在特定的静脉血管腔内放置导管的治疗手段,需要是导管在血管中的位置在术中可实时显示,例如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手术中,通常对导管进行X射线不可穿透处理,使导管在DSA的X光辐射下肉眼可见,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超声是用于使装置可视的常用方法。超声是通过发射声波、分析被反射并且返回至超声传感装置的声波来进行工作的。尽管超声可视化很普及,但是超声可视化在静脉内放置导管以用于治疗静脉回流疾病时提供的分辨率不足,并且还需要改进的产生回声的导管和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静脉闭合系统,其通过将导管进行不同腔体的组合设计,可以实现将导管沿着导丝进入静脉血管,并将血管闭合胶经导管输送至血管位置,同时导管内部携带的光纤可将穿透力强的可见光引入到静脉血管中,由于浅静脉靠近皮下组织,故可观测到光和导管在浅静脉的移动位置,还可使导管在超声下可显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静脉闭合系统,由成分为氰基丙烯酸酯的血管闭合胶和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组成,所述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由导管和导管注射部件组成;所述导管内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提供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光纤通道、导丝通道或超声可视通道的导管腔。
优选的,所述导管内开设有四个导管腔,分别为提供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导管第一腔为将血管闭合胶注射输送进入血管内的血管闭合胶流动通道、导管第二腔为用于指示导管远端在血管内的位置的光纤通道,导管第三腔为用于增强导管在超声下的可视能力的超声可视通道、导管第四腔为用于引导导管到达血管内靶病变位置的导丝通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管第二腔可与导管第四腔体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所述导管第三腔可与导管第四腔体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管第一腔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月牙状;所述导管第一腔的两端均为开放通道,所述导管第一腔的近端设有用于连接注射器的鲁尔接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管第二腔内含有至少一根用于将导管近端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经光纤传导至导管远端的光纤,所述导管第二腔的远端采用以便光线能从导管远端顺利透出的透明树脂7进行封闭,所述导管第二腔的近端开设有连接光源的入口,所述光源为可穿透皮肤和血管组织的可见光,光纤为表面具有聚酰亚胺涂层的石英光纤;所述导管第二腔远端为可作导丝通道的开放通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管第三腔为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不规则腔体通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管第三腔为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形成的至少两个尺寸一致的空腔通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管为内外管结构,导管由两根同轴的内管和外管组成;其中,导管的内管内层开设有可作为光纤通道或导丝通道的圆形腔道;
导管的内管外层表面和外管内层表面组成有可作为血管闭合胶的注射输送通道的环形通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内管为多腔管材,多腔管材中的腔体可作为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腔体、超声可视腔体、导丝通道腔体、光线通道腔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血管闭合胶包含:氰基丙烯酸酯和增稠增韧材料,所述增稠增韧材料与所述氰基丙烯酸酯混合在一起;
所述增稠增韧材料与聚合后的氰基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氰基丙烯酸酯与血液的粘结固化时间为不超过60秒钟;
所述氰基丙烯酸酯为氰基丙烯酸丁酯、氰基丙烯酸辛酯、氰基丙烯酸酯为氰基丙烯酸酯类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增韧材料为分子量高于氰基丙烯酸丁酯的有机酸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由成分为氰基丙烯酸酯的血管闭合胶和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组成,所述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由导管和导管注射部件组成;所述导管内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提供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光纤通道、导丝通道或超声可视通道的导管腔,本发明通过将导管进行不同腔体的组合设计,可以实现将导管沿着导丝进入静脉血管,并将血管闭合胶经导管输送至血管位置,同时导管内部携带的光纤可将穿透力强的可见光引入到静脉血管中,由于浅静脉靠近皮下组织,故可观测到光和导管在浅静脉的移动位置,通过对导管结构和材质进行合理选择,还可使导管在超声下可显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类型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单光纤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单光纤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多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多光纤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多光纤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截面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另一类型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另一类型截面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导管,2、鲁尔接头,3、入口,4、光源,5、内管,6、外管,
7、透明树脂,11、导管第一腔,12、导管第二腔,13、导管第三腔,
14、导管第四腔,21、血管闭合胶流动通道,22、光纤通道,
23、超声可视通道,24、导丝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静脉闭合系统,由成分为氰基丙烯酸酯的血管闭合胶和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组成,所述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由导管1和导管1注射部件组成;所述导管1内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提供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光纤通道22、导丝通道24或超声可视通道23的导管1腔,本发明通过将导管1进行不同腔体的组合设计,可以实现将导管1沿着导丝进入静脉血管,并将血管闭合胶经导管1输送至血管位置,同时导管1内部携带的光纤可将穿透力强的可见光引入到静脉血管中,由于浅静脉靠近皮下组织,故可观测到光和导管1在浅静脉的移动位置,通过对导管1结构和材质进行合理选择,还可使导管1在超声下可显影。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1内开设有四个导管1腔,分别为提供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导管第一腔11为将血管闭合胶注射输送进入血管内的血管闭合胶流动通道21、导管第二腔12为用于指示导管1远端在血管内的位置的光纤通道22,导管第三腔13为用于增强导管1在超声下的可视能力的超声可视通道23、导管第四腔14为用于引导导管1到达血管内靶病变位置的导丝通道24。
所述导管第二腔12可与导管第四腔14体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导管第二腔12可与导管第四腔14体组合成一个腔体,导管1为快速交换结构,腔体位于导管1的远端部分为导丝交换腔体,腔体位于导管1的近端部分为光纤通道22。
也可将所述导管第三腔13与导管第四腔14体组合成一个腔体,同样导管1为快速交换结构,腔体位于导管1的远端部分为导丝交换腔体,腔体位于导管1的近端部分为超声可视通道23。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第一腔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比如椭圆、月牙或其他形状,导管第一腔11截面内的对角线长度介于0.5-1.5mm之间,如截面为圆形,则导管第一腔11的圆形内腔的内径介于0.5-1.5mm之间,如截面为不规格形状,则截面内的两点间的最长距离介于0.5-1.5mm之间。所述导管第一腔11的截面面积应不低于0.2mm2,且不超过1.8mm2;由于导管第一腔11为提供血管闭合胶流通通道,因此,足够大的第一腔截面面积有助于提供足够宽敞的流通通道能将血管闭合胶注射流入血管内。
其中,导管第一腔11的远端可进入血管内,用于提供流出通道使血管闭合胶能沿导管第一腔11通道从导管第一腔11远端流出进入血管内,导管第一腔11的近端连接有鲁尔接头2,优选连接鲁尔母接头,用于连接带有公接头的注射器,注射器内含有血管闭合胶,通过注射器将血管闭合胶经鲁尔接头2注入导管第一腔11中;特别地,为提高血管闭合胶在腔体内的流动性能,优选第一腔的腔体内表面为摩擦系数低于0.3的材料,如氟塑料材质,优选材质为PTFE、PFE、PFA等含氟材料。
本实施例中,为的截面为圆形截面或不规则形状,优选为圆形截面,如为圆形截面,则导管第二腔12的内径介于0.1-0.5mm之间,如为不规则截面,则截面内的两点间的最长距离介于0.1-0.5mm之间。导管第二腔12为光线传输通道,优选内有一根或多根光纤,用于将导管第二腔12近端的光源4所发射的光经光纤传导至导管1远端,手术过程中导管1远端进入血管内,则光源4的光经光纤进入血管内,光从导管1远端射出,并透过血管管壁组织、皮下组织和皮肤表面。从而可以通过光线位置判断导管1远端在血管内的位置;其中,所述光纤的外径优选为不超过0.5mm。
另外,可以在所述导管第一腔11之外,设置多个圆形截面腔体作为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N腔体,可用于容纳多根光纤或用于作为超声可视通道23。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导管1沿着导丝通道24进入病变血管,通过近端的光源4和光纤通道22将光源4发出的可见光引入到血管内,并从血管内穿透皮肤,用于指引术者导管1在血管中的位置,其中超声可视通道23内密封有一段空气,用于超声下跟踪确定导管1位置。
实施例二,如图5-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第二腔12远端优选为闭合通道,以避免血液沿着导管1远端通道流入导管第二腔12,从而堵塞和污染导管第二腔12内的光线传输通道,导管第二腔12的远端优选采用透明树脂7进行封闭,以便光线能从导管1远端顺利透出。所述导管第二腔12的近端开设有连接光源4的入口3;所述光源4优选为穿透皮肤和血管组织能力最强的可见光,优选为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红光;光纤为表面具有聚酰亚胺涂层的石英光纤,所述导管第二腔12内的光纤用于将第二腔近端的光源4所发射的可见光传输到导管1远端;光纤优选为一根或多根。
其中,所述导管第三腔13为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不规则腔体通道,也可以选择将导管第二腔12改为开放通道,作为导丝通道24,导丝用于引导导管1到达血管内靶病变位置,当导管第二腔12作为导丝通道24时,导管第二腔12可以设计为快速交换结构,也可以设计为整体交换结构。
实施例三,如图10所示,特别地,当导管第二腔12作为快速交换结构时,可将导管第二腔12光纤通道22和导丝通道24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一般情况下,导管1因截面上具有多个腔体导致的导管1截面积增大;将导致导管1在血管中的通过性变差。因此,将导管第二腔12光纤通道22和导丝通道24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合并,可节省导管1的截面积;具体的操作可为导管1的最远端开始往近端3-10cm为导管1的导丝快速交换区域,近端部分为光纤通道22。
将导管1改为快速交换结构,其中血管闭合胶流动通道21贯穿导管1全段、而光纤通道22和导丝通道24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光纤通道22位于导管1近端,而导丝通道24位于导管1远端;使用过程为将导管1沿着导丝通道24进入病变血管,通过近端的光源4和光纤通道22将光源4发出的可见光引入到血管内,并从血管内穿透皮肤,用于指引术者导管1在血管中的位置。
实施例四,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第二腔作为快速交换结构时,可将导管第三腔13的超声可视通道23和导丝通道24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一般情况下,导管1因截面上具有多个腔体导致的导管1截面积增大;将导致导管1在血管中的通过性变差,因此,将导管第二腔12超声可视通道23和导丝通道24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合并,可节省导管1的截面积,具体的操作可为导管1的最远端开始往近端3-10cm为导管1的导丝快速交换区域,近端部分为超声可视通道23。
也可将近端的光纤通道22替换为超声可视通道23,使用过程为将导管1沿着导丝通道24进入病变血管,通过近端的超声可视通道23指引术者导管1在血管中的位置。
实施例五,如图12-16所示,可以选择将多腔导管1结构改成内外管6材结构,导管1由两根同轴的内外管6组成;导管1由两根同轴的内管5和外管6组成;内管5为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外管6为导丝通道24;导管1的内管5可为多腔管材,多腔管材中的腔体可作为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腔体和超声可视腔体。
导管1为内外管6结构,内管5和外管6为独立分离结构,其中外管6可作为导丝通道24和光纤通道22,内管5作为血管闭合胶流动通道21;使用过程为首先将外管6沿导丝进入病变血管,通过外管6上的光纤通道22指引术者导管1在血管中的位置,然后撤出导丝,将内管5沿着外管6进入病变血管,内管5和外管6通过螺纹公鲁尔和母鲁尔接头2连接,内管5远端可设置超声显影装置,如超声显影环,用于指示内管5远端在血管中的位置,通过内管5通道往血管中血管闭合胶封使血管发生闭合。
实施例六,如图17-19所示,还可使导管1的外管6为多腔管材,多腔管材中的腔体可作为导丝通道24腔体或光纤通道22腔体;当导管1为内外管6结构时,导管1的内管5内层圆形腔道可作为光纤通道22或导丝通道24,作为光纤通道22,用于指示导管1远端在血管内的位置,此时可选择将内管5的远端用透明树脂7进行封闭,作为导丝通道24,可用于引导导管1到达血管内靶病变位置;导管1为内外管6结构,内管5和外管6为一体结构。将内管5作为导丝通道24,内管5和外管6间的环形通道作为血管闭合胶流动通道21,使用过程为将导丝穿入内管5,导管1沿着导丝进入病变血管,通过环形通道注射血管闭合胶封使血管发生闭合。
还能将导管1的内管5外层表面和外管6内层表面组成的环形通道作为血管闭合胶流动通道21;特别地,内管5的外层和外管6的内层优选表面为摩擦系数较低的材料,如氟塑料材质,优选材质为PTFE、PFE、PFA等含氟材料;以提高血管闭合胶在腔体内的流通性能;此时,导管1的外层材料可加入超声下可视的显影器8,以形成导管1组件和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使导管1在超声可视的方法可为在外管6远端加入密度更大的金属,如不锈钢、铂铱合金、钽等,或使外管6内含有不锈钢丝编织层,或在外管6的聚合物中加入硫酸钡等金属粉末以提高超声可视性。
实施例七,所述血管闭合胶包含:氰基丙烯酸酯和增稠增韧材料,所述增稠增韧材料与所述氰基丙烯酸酯混合在一起;增稠增韧材料与聚合后的氰基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相容性,氰基丙烯酸酯与血液的粘结固化时间优选为不超过60秒钟;氰基丙烯酸酯优选为氰基丙烯酸丁酯;氰基丙烯酸酯优选为氰基丙烯酸辛酯;氰基丙烯酸酯优选为氰基丙烯酸酯类的混合物。
特别地,所述增稠增韧材料的弹性模量显著低于发生聚合后的氰基丙烯酸酯的弹性模量;所述增稠增韧材料的断裂延伸率显著高于发生聚合后的氰基丙烯酸酯的断裂延伸率。
特别地,所述增稠增韧材料与氰基丙烯酸酯混合后,可将氰基丙烯酸酯的粘度提高至氰基丙烯酸酯的2~1000倍;
本发明使用时,可用于封闭因静脉功能不全导致的静脉曲张血管,血管闭合胶的主要成分为氰基丙烯酸酯,优选氰基丙烯酸丁酯或氰基丙烯酸辛酯或氰基丙烯酸酯类的混合物,选择含有更多碳链的氰基丙烯酸酯有助于降低氰基丙烯酸酯聚合过程所产生的聚合放热,并适当延长血管闭合时间。由于氰基丙烯酸酯聚合后材料具有一定的脆性,且氰基丙烯酸酯的粘度较低,在血管中流动性过大可能会导致氰基丙烯酸酯尚未聚合物封闭血管即在血管中聚合成颗粒,未能封闭血管,因此,优选对氰基丙烯酸酯进行一定程度的增稠和增韧改性,通畅增韧改性一定程度上会增大氰基丙烯酸酯的粘度,即增韧改性可同时对氰基丙烯酸酯进行增稠改性;增韧材料可选择弹性模量显著低于发生聚合后的氰基丙烯酸酯的材料,如含有更多碳链的氰基丙烯酸酯、聚合后的氰基丙烯酸酯、柠檬酸三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乳酸-己内酯共聚物或共混物、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氨酯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血管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成分为氰基丙烯酸酯的血管闭合胶和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组成,所述血管闭合胶输送系统由导管和导管注射部件组成;所述导管内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提供血管闭合胶输送通道、光纤通道、导丝通道或超声可视通道的导管腔;
其中,所述导管包括导管第一腔、导管第二腔、导管第三腔和导管第四腔,其中,所述导管第一腔为将所述血管闭合胶注射输送进入血管内的血管闭合胶流动通道,所述导管第一腔的两端均为开放通道,所述血管闭合胶被配置为沿所述导管第一腔的通道从所述导管第一腔远端流入所述血管内,所述导管第一腔的近端连接有鲁尔接头;所述导管第二腔为用于指示导管远端在血管内的位置的光纤通道,所述导管第三腔为用于增强导管在超声下的可视能力的超声可视通道,所述导管第四腔为用于引导导管到达血管内靶病变位置的导丝通道;
其中,所述导管第二腔可与导管第四腔体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所述导管第三腔可与导管第四腔体组合成一个不连续腔体;所述导管第二腔内含有至少一根用于将导管近端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经光纤传导至导管远端的光纤,所述导管第二腔的远端采用以便光线能从导管远端顺利透出的透明树脂进行封闭,所述导管第二腔的近端开设有连接光源的入口,所述光源为可穿透皮肤和血管组织的可见光,所述光纤为表面具有聚酰亚胺涂层的石英光纤;所述导管第二腔远端为可作导丝通道的开放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第一腔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月牙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第三腔为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不规则腔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第三腔为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形成的至少两个尺寸一致的空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内外管结构,导管由两根同轴的内管和外管组成;其中,导管的内管内层开设有可作为光纤通道或导丝通道的圆形腔道;
导管的内管外层表面和外管内层表面组成有可作为血管闭合胶的注射输送通道的环形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闭合胶包含:氰基丙烯酸酯和增稠增韧材料,所述增稠增韧材料与所述氰基丙烯酸酯混合在一起;
所述增稠增韧材料与聚合后的氰基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氰基丙烯酸酯与血液的粘结固化时间为不超过60秒钟;
所述氰基丙烯酸酯为氰基丙烯酸丁酯、氰基丙烯酸辛酯、氰基丙烯酸酯为氰基丙烯酸酯类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增韧材料为分子量高于氰基丙烯酸丁酯的有机酸酯。
CN202010992381.1A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静脉闭合系统 Active CN112057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2381.1A CN112057129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静脉闭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2381.1A CN112057129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静脉闭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7129A CN112057129A (zh) 2020-12-11
CN112057129B true CN112057129B (zh) 2024-02-13

Family

ID=73682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2381.1A Active CN112057129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静脉闭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71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8851A (zh) * 2021-02-26 2021-06-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冠心病治疗的高柔性低损耗的消融用激光导管
CN113499088B (zh) * 2021-06-08 2022-05-06 郭宏波 一种下肢静脉曲张可视化腔内闭合系统
CN116250940A (zh) * 2021-12-10 2023-06-13 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用于医用光学示踪的光纤机构及医用光学示踪系统
CN116250941A (zh) * 2021-12-10 2023-06-13 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可见光示踪装置的医用导管
CN114869386A (zh) * 2022-05-06 2022-08-09 上海畅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脉曲张闭合手术输送系统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CN114948197A (zh) * 2022-06-24 2022-08-30 武汉镭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血管疾病治疗的光纤导管系统
CN115317057A (zh) * 2022-08-25 2022-11-11 上海玄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闭合胶输送装置
CN115429346A (zh) * 2022-09-26 2022-12-06 上海畅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定位静脉曲张闭合手术输送装置、手术系统及方法
CN115887739A (zh) * 2023-01-10 2023-04-04 上海玄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1885A (zh) * 2012-01-18 2012-07-1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一种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激光治疗系统
CN104958781A (zh) * 2015-07-29 2015-10-07 陕西博与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医用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0511A (zh) * 2019-03-08 2019-05-03 江苏伊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9467B2 (en) * 2002-07-16 2006-04-1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ultiple lumen catheter having a soft tip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1885A (zh) * 2012-01-18 2012-07-1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一种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激光治疗系统
CN104958781A (zh) * 2015-07-29 2015-10-07 陕西博与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医用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0511A (zh) * 2019-03-08 2019-05-03 江苏伊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7129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7129B (zh) 一种静脉闭合系统
US7163533B2 (en) Vascular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US9782562B2 (en) Venous insufficiency treatment method
RU2380054C2 (ru) Гибкий и жесткий баллончик резектора с катетером
Soulez et al. Interventional management of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US20070031338A1 (en) Embolized cryoablation for treatment of tumors
EP2656869B1 (en)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venous insufficiency and varicose veins
Philipp et al. Nd: YAG laser procedures in tumor treatment
US200802812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Hemorrhoids
CN110279931B (zh) 一种多功能球囊导管及系统
El-Nahas et al. Endourological treatment of nonmalignant upper urinary tract complications after urinary diversion
Yilmaz et al. 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for saphenous vein insufficiency: immediate and short-term results of our first 60 procedures
CN106232152A (zh) 使用光硬化胶水的硬化疗法用组合物和装置
Vesnaver et al. Treatment of large vascular lesions in the orofacial region with the Nd: YAG laser
CN107213554B (zh) 一种介入用的液态光传导装置
RU2400261C1 (ru) Способ катетерной склерооблитерации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х подкожных вен нижних конечностей
RU2691534C2 (ru) Способ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бездренажного малоинвазивного лечения нефролитиаза у взрослых
RU2644276C2 (ru) Способ эндовенозной облитерации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х подкожных вен
US2011019635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ascular treatment
RU2750183C2 (ru) Способ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го бездренажного малоинвазивного лечения нефролитиаза у детей
Singh et al. Use of absorbable gelatin sponge as an adjunct to" totally tubeles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CN115317073A (zh) 一种血管内冲击波微导管及医疗设备
Eichel et al. Percutaneous stone removal
Whiteley et al. 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of prominent forearm vein–description of a surgical technique
Coello-Vergara et al. 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Large Multinodular Cervicomediastinal Goi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