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5866A - 基于电子文件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及著作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子文件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及著作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5866A
CN112055866A CN201980024115.5A CN201980024115A CN112055866A CN 112055866 A CN112055866 A CN 112055866A CN 201980024115 A CN201980024115 A CN 201980024115A CN 112055866 A CN112055866 A CN 112055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attribute
relation
relationship
assoc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41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曺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9/00375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190294A1/ko
Publication of CN112055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G06Q50/184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4Tree-structured documents
    • G06F40/143Markup, e.g.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SGML] or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 [DT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3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基于电子文件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在著作文件撰写栏让各种形式的著作内容形成关联关系地形成,在关联关系设定立体的关系属性而得以把著作内容做为鲜活的信息予以储存并管理,该著作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内容物指定区段设定步骤,凭借输入装置的输入键设定内容物的指定区段;著作内容收集步骤,把位于所述指定区段的电子著作物的内容物做为著作内容予以收集;识别信息创建步骤,创建关于所述著作内容的识别信息;关联关系收集步骤,收集所述著作内容与其它著作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关系属性收集步骤,收集关于所述著作内容与所述其它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的性质的关系属性;以及,RD创建步骤,把所述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转换成数据集创建RD。因此,能根据著作者的思维变化让正在新创建的或创建出来的著作内容与一个以上的其它著作内容形成具指向性的关联关系而相互联系,属性也被定义而以数据进行管理,从而能轻易掌握并理解著作者的著作内容变化,能以关系属性为基础随时进行著作内容相互之间的分析及验证等。

Description

基于电子文件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及著作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揭示一种基于电子文件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与著作管理系统,在著作文件撰写栏让各种形式的著作内容形成关联关系地形成,在关联关系设定立体的关系属性而得以把著作内容做为鲜活的信息予以储存并管理。
背景技术
文字处理器(word processor)通常指的是用来撰写、编辑、储存及打印文件的软件。该文字处理器不仅撰写新文件时较为便利,打开现有文件后查看其内容或修改时也很方便,其典型例有Microsoft Corporation的“MS WORD”、韩国HANCOM株式会社的“hangul”R。该文字处理器由于能简单地插入或清除文字及图形或表格、支持各种字体、支持图形、支持多段落及各种颜色等而得了广泛应用,近来则因为互联网与云服务的扩展而发展为WebOffice。因此,所述文字处理器被要求支持电子文件的共享与协同作业,不仅支持文件的撰写或储存,而且还需要能随时随地轻易接入所撰写的内容并且和其他人共享或者由复数个使用者(或著作者)一起撰写文件或者能轻易掌握文件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内容。随着该环境的变化而使得形状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技术受到瞩目。
所述形状管理技术是针对文件的改变进行的管理活动的集合并且其目的是版本管理与版本控制,是一种把软件开发或项目管理技术适用于电子文件的方案。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10-1884343号(发明名称:文件管理系统、方法及终端)揭示了这种形状管理技术的文件管理系统。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10-188433号揭示的文件管理系统利用诸多文件项的标识符跟踪文件或者具备撰写权限的使用者根据文件管理请求而创建文件项的关键词后管理文件。所述文件管理系统通过搜索标识符或关键词跟踪文件并进行管理而提高了便利性,但由于其搜索关键词后输出文件,因此可能会遗漏没有设定关键词的文件,需要以个别方式确认多个文件相互之间的内容并予以掌握而在有机关系的掌握方面受到了限制,而且,其由另外具备撰写权限的人创建跟踪信息并进行管理而受到限制,并且在文件的统合管理上有存在着局限性。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子文件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及实行该方法的著作管理方法,电子文件的撰写或编辑过程中在著作内容相互之间形成具有指向性的关联关系,在该关联关系定义立体的关系属性并且以有体系的数据予以管理而得以通过著作内容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高效率地进行监控、分析、验证等。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优选例的著作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内容物指定区段设定步骤,凭借输入装置的输入键设定内容物的指定区段;著作内容收集步骤,把位于所述指定区段的电子著作物的内容物做为著作内容予以收集;识别信息创建步骤,创建关于所述著作内容的识别信息;关联关系收集步骤,收集所述著作内容与其它著作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关系属性收集步骤,收集关于所述著作内容与所述其它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的性质的关系属性;以及,RD创建步骤,把所述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转换成数据集创建RD。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而且,本发明的一优选例揭示了一种著作管理系统,该著作管理系统包括:著作模块,凭借输入装置的输入创建内容物;RD定义模块,指定所述内容物的区段并赋予识别信息并且做为著作内容予以分类;关系设定模块,收集所述著作内容与其它RD著作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收集关于所述著作内容与其它RD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的性质的关系属性;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把所述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转换成数据集后的RD储存到RD储存单元。
发明效果
本发明根据著作者的思维变化把正在新创建的或创建出来的著作内容和一个以上的其它著作内容形成具指向性的关联关系而相互联系,属性也被定义而以数据进行管理,从而能轻易掌握并理解著作者的著作内容变化,能以关系属性为基础随时进行著作内容相互之间的分析及验证等。
而且,不必随着著作内容的变化把该电子著作物逐一创建成独立的数据文件后进行管理,也能从源头上跟踪著作内容的变化并予以确认、修改、改善,能以著作内容之间的相互有机关系为基础有体系地予以创建及统合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示出本发明的一优选例的著作管理系统的方块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优选例在电子文件上创建RD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例中创建了RD设置键的电子文件作业窗口。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例中弹出了关联关系收集窗口与关系属性收集窗口的电子文件作业窗口。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例中创建了针对是否推荐关系属性的询问窗口与关系属性推荐窗口的电子文件作业窗口。
图6是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撰写内容物而创建RD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由著作管理系统创建的电子文件的数据结构的方块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针对著作内容的ML。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由服务器-客户端系统构成的著作管理系统的方块图。
图10做为说明本发明利用RD的著作管理方法的一例而示出了RD的摘要信息。
图11是利用节点与边缘以视觉方式呈现出图10所示摘要信息的图表。
图12是为了说明本发明一优选例中著作管理系统的关系属性的验证过程而图示了进程的流程图。
图13概略示出了做为本发明一优选例的根据RD之间的关系属性的著作内容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文字处理器或文件管理系统通常以硬件(hardware)与软件(software)的组合方式实现。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memmory unit)、输入输出单元(input-output unit)、控制器、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mable gatearray)、可编程序逻辑单元(PLU,programmable logic unit)之类的的处理装置,由一个以上的通用电脑或具备特殊目的的电脑实现。所述处理装置则驱动操作系统(OS)或所述操作系统上运行的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针对软件的执行给予响应并且对数据进行接入、储存、操作、处理及创建。该处理装置虽然可以由单独一个构成,但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要素及/或多个类型的处理要素。软件包括操作系统(OS)、输入输出控制程序(input-outputcontrol program)、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通过一连串指令(istruction)等的组合驱使处理装置运作。软件及/或数据可以由处理装置通过物理装置或虚拟装置、储存介质、传输的信号波(signal wave)以永久方式
Figure BDA0002711128250000041
或临时方式予以具体化(embody),分散到借由网络连接的电脑系统上后以分散的方式储存或执行。能基于该类硬件或软件实现本发明的基于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或著作管理系统,为了方便说明及理解,下面省略了针对公知的所述一般技术的说明以避免重复说明。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基于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及著作管理系统。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使用“RD”、“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关系属性”、“数据集”之类的术语。所述术语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而引进的术语,为了和一般术语或其它文献所使用的术语区别并予以明确化而如下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
所述“RD”指的是由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构成的数据集。所述“RD“是为了方便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引进的术语,在网页(web)环境下针对描述各种信息资源的元数据的标准而规定的术语通常采取资源描述(RD:resource description),但是其和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使用的“RD”术语不同,应该将其互相区别地理解及阐释。
所述“著作内容”指的是构成著作物的内容的内容物,在此,可以是文本、图形、表格、视频、曲线图之类的各种内容物。而且,本发明的著作内容指的并不是如同文件(file)一样具备特定格式的集聚体而是指数据本身。
所述“识别信息”指的是用来把著作内容予以互相识别的信息,在此,可以是做为识别码的ID、RD的主题与种类、RD大小等的某一个或其组合。
所述“关联关系”表示包括著作内容之间的连接与否的、关联的关系性(Source或Target),一个著作内容可以和一个或多个其它著作内容中具有关联关系。
所述“关系属性”指的是互相形成了关联关系的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的性质。
所述“数据集”表示关于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关系属性的数据集合。
图1是概略示出本发明的一优选例的著作管理系统的方块图。
请参阅图1,做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著作管理系统(1)具有在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的电子文件著作单元(10)、RD创建单元(20)、储存单元(30)。
所述电子文件著作单元(10)包括著作模块(11),该著作模块(11)让著作者(或使用者)通过键盘或鼠标之类的输入装置创建及处理内容物(contents,为了方便说明,称为“内容物”以便和本发明的RD要素的“著作内容”区分),譬如,创建及处理文本、图形、表格、视频、曲线图之类的各种内容物。在此,所述著作模块(11)用来做为一般文字处理器运作,通过键盘或鼠标等输入的内容物的创建或储存等处理可以适用公知的文字处理技术,因此下面将省略其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1)中所述著作模块(11)在为了构成RD而对著作内容进行创建或收集等时在RD标识符的指定或RD设置键的创建及标示等方面则和公知的现有技术存在着差异,关于这些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所述RD创建单元(20)联动于电子文件著作单元(10)地运作,具有RD定义模块(21)、关系设定模块(22)及数据处理模块(23)。凭借后述的RD标识符及RD设置键指定了著作内容时,所述RD定义模块(21)把著作内容与其它著作内容予以区分后以RD要素予以分类并收集识别信息,所述关系设定模块(22)收集著作内容的关联关系及和目标RD之间的关系属性。而且,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把收集到的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做为数据集创建RD并储存到RD储存单元(31)。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优选例在电子文件上创建RD的过程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例中创建了RD设置键的电子文件作业窗口,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例中弹出了关联关系收集窗口与关系属性收集窗口的电子文件作业窗口,图5本发明的一例中创建了针对是否推荐关系属性的询问窗口与关系属性推荐窗口的电子文件作业窗口。
请参阅图1至图5,著作者通过键盘或鼠标之类的输入装置撰写内容物(C1)(步骤11)。著作者需要将撰写中的内容物(C1)指定为本发明的RD的著作内容(D1)的话(步骤12),在内容物(C1)的起点标示RD标识符(q)并且在终点创建RD设置键(步骤13)。所述RD标识符及RD设置键的创建能以各种方式实现。作为一例,能以相当于键盘输入及鼠标输入的值创建及表示RD标识符及RD设置键。譬如,使用键盘输入的话,RD标识符能以shift+F1表示开始位置而RD设置键则能以shift+F2在终点位置创建设置键,使用鼠标输入的话,以点击开始位置的方式表示RD标识符并且以点击终点位置的方式创建RD设置键。
输入了所述RD标识符及RD设置键的话,著作模块(11)为位于RD标识符(K1)与RD设置键K2之间的内容物(C1)赋予识别信息(D2)并且分类为著作内容(D1)后予以收集(步骤14)。在此,所述识别信息(D2)做为独立客体用来定义著作内容(D1),可以在本发明的领域为了方便而以各种方式构成,做为一例,把通过RD标识符与RD设置键创建著作内容的时间值赋予识别信息(D2)而得以做为固有的独立客体。而且,所述识别信息(D2)也可以为了著作者的便利或搜索的便利而以电脑ID或电子文件的文件名组合。图3所示例子中,以著作内容(D1)的起点与终点进行块指定而把著作内容(D1)和一般内容物(C2)予以区分并将其予以以高亮显示。
此时,著作者指定的著作内容(D1)通过活化RD属性窗口(L1)的方式把著作内容(D1)的识别信息(D2)显示到RD属性窗口(L1)(步骤17)。在此,所述RD属性窗口(L1)向著作者提供输入关联关系与关系属性的界面(B1),为此,关系设定模块(22)设有关联关系输入单元(未图示)与关系属性输入单元(未图示)。请参阅图4,所述关联关系输入单元发挥关联关系收集窗口(L2)功能,允许指定著作者本人或他人的其它RD。而且,所述关系属性输入单元发挥关系属性收集窗口(L3)功能,允许指定和目标RD之间的关系属性。
在所述关联关系收集窗口(L2)输入了RD(为了说明方便,下面把被指定为和目前进行作业中的著作内容(D1)具有关联关系的RD称为“目标RD”以便和其它RD区分)的话(步骤18),关系设定模块(22)以做为和目前进行作业中的著作内容(D1)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RD之间的关联关系(D3)收集信息(步骤19)。然而,如果没有输入所述目标RD的话,关系设定模块(22)则定义为未确定的空属性(null attribute)的关联关系与关系属性,数据处理模块(23)以空属性的关联关系与关系属性、以及著作内容(D1)与识别信息(D2)创建RD(为了说明方便,下面把和目前进行作业中的著作内容相关的RD称为“原始RD”以便和其它RD区分)并且储存到RD储存单元(31)。
在所述关联关系收集窗口(L2)与关系属性收集窗口(L3)输入了关系属性(D4)的话,关系设定模块(22)则收集和原始RD与目标RD之间的关联关系(D3)(Source及Target)之间的关系属性(D4)信息(步骤21)。而且,数据处理模块(23)创建出把著作内容(D1)、识别信息(D2)、关联关系(D3)及关系属性(D4)做为一个数据集的原始RD后储存到RD储存单元(31)(步骤26)。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所述关联关系收集窗口(L2)输入关联关系(D3)却没有在关系属性收集窗口(L3)输入关系属性的话,数据处理模块(23)通过询问窗口(L4)询问是否推荐关系属性(步骤20)。著作者在询问窗口(L4)选择了推荐的话,关系设定模块(22)的关系属性推荐单元呼叫储存在RD储存单元(30)的现有目标RD信息(步骤22)后,把目标RD的著作内容与原始RD的著作内容(D1)予以相互联系分析后预测两个RD著作内容之间的关系属性并且将其结果输出到关系属性推荐窗口(L5)而推荐原始RD与目标RD之间的关系属性(步骤23)。所述关系属性推荐单元给予支持以便对进行作业中的著作内容确定适合的关系属性,著作者能对关系属性推荐窗口(L5)所提示的关系属性进行检讨后有效而轻易地决定原始RD与目标RD之间的关系属性。
针对所述关系属性推荐单元所提示的关系属性进行检讨后著作者在关系属性输入窗口(L3)输入了关系属性的话,关系设定模块(22)则做为原始RD与目标RD的关系属性(D4)收集信息(步骤25)。而且,数据处理模块(23)创建出把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做为一个数据集的原始RD后储存到RD储存单元(31)(步骤26)。如果在所述关系属性推荐单元提示关系属性但著作者没有输入关系属性的话,关系设定模块(22)把先前收集的RD关联关系予以重制(reset)删除后重新反复RD关联关系指定步骤(步骤18)。
做为参考,所述关系属性推荐单元对于和原始RD形成了关联关系的目标RD的著作内容各自进行分析并搜索最佳关系属性后将其结果与数值化了的准确度一起显示到关系属性推荐窗口(L5)。RD的著作内容分析及关系属性推荐可以使用诸如CNN(ConvolutionalNeural Network)模型等广泛应用的深度学习算法。
如同前文结合图1至图5所说明者,著作者进行了文件撰写后可以在文件、段落、句子或词句或单词创建本发明的RD。然而,著作者在撰写文件的同时创建RD的方式可能会方便撰写文件及管理文件。关于词典,下面结合图6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撰写内容物而创建RD的过程的流程图。在此,和结合图2说明并图示的图形符号相同的图形符号表示同一结果的同一步骤。
请参阅图6,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创建RD过程和结合图2说明并图示的创建RD步骤互相相同,但在RD标识符的标示、内容物的输入及RD设置键的创建所导致的储存内容的收集上存在着差异。
首先,需要把拟输入的内容物做为原始RD的话,著作者在输入内容物之前通过输入装置输入RD标识符(K1)(请参阅图3)指定位置(步骤131)。输入了所述标识符(K1)后撰写内容物(步骤132)并且通过输入装置创建RD设置键K2(请参阅图3)的话(步骤133),著作模块(11)在位于RD标识符(K1)与RD设置键K2之间的内容物赋予识别信息(D2)(请参阅图3)并且做为著作内容予以分类D1(请参阅图3)后予以收集(步骤14)。而且,后续的进程则以和结合图3至图5所说明并图示者相同的步骤创建RD并储存,因此省略其详细以避免重复说明。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RD可以事后创建,但是也可以在著作物创建步骤中创建,因此,著作者的思维与思维的连接能直接原样反映到著作内容并予以显示而能够轻易掌握著作内容的变化趋势,进一步还能做为该领域的知识数据予以管理,能实现电子文件与著作内容的著作和管理随时相互联系的管理体系,因此本发明是非常有益的。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由著作管理系统创建的电子文件的数据结构的方块图。
请参阅图1与图7,做为由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1)创建的一例,电子文件(100)区分为文件属性(110)与文件本文(120)。
所述文件属性(110)是电子文件(100)的元信息并且包括文件ID(111)、文件主题(112)、文件著作者(113)、文件著作日(114)。所述文件属性被著作模块(11)创建后被数据处理模块(23)储存到电子文件储存单元(32)。
所述文件本文(120)由构成著作者所撰写的文件的内容的内容物组成,被著作模块(11)创建后被数据处理模块(23)储存到电子文件储存单元(32)。所述内容物则区分成被指定为RD后管理的著作内容(121a)和一般内容物(122)。在此,一般内容物指的是文件本文中除了做为RD要素的著作内容(121a)以外的一般内容物(122、124、125)等。图示的例子在电子文件(100)创建了2个RD。
所述RD包括著作内容(121a)、识别信息(121b)、关联关系(121c)及关系属性(121d)。
如同结合图2至图7所说明者,所述著作内容(121a)是被指定为RD的内容物(C1)。
所述识别信息(121b)是为了和其它著作内容区别地管理而使用的信息,具有固有识别值的ID(b1)。所述ID(b1)是为了和其它RD区别并定义成独立的客体而使用的信息,如同前面结合图2所说明者,能以著作内容(D1)的创建时间为基础赋予。而且,所述ID(b1)为了方便著作者或搜索而能将著作内容(121a)创建时间、电脑ID、文件ID(111)予以组合后使用。
所述关联关系(121c)为著作内容(121a)之间连接与否而包含source ID(c1、c2)、Target ID(c3)。所述Target ID(c3)表示Target RD的识别信息(121b)中的ID。所述sourceID(c1、c2)是被指定成和其它RD(为了方便说明,以下把被指定成和原始RD具有关联关系(121c)的RD称为“source RD”)具有关联关系(121c)的source RD的识别信息(121b)。在此,所述ID(b1)、source ID(c1、c2)及Target ID(c3)是以原始RD的观点赋予的值,应该阐释为随着指定及被指定与否而不同的相对概念,应该以决定关系属性(121d)的主要因素关联关系(121c)的指向性为基准指定source RD与Target RD。
所述关系属性(121d)表示互相形成了关联关系(121c)的著作内容(121a)之间变化的性质,可以多样化地设定其范围或范畴或定义。该关系属性(121d)由于能多样化地设定而无法具备同一含义地予以确定,但是为了方便理解而例示了4个关系属性(121d)。譬如,RD相互之间著作内容(121a)互相相同时做为第一属性而设定为“相同化”,如果是在形成了关联关系(121c)的RD的著作内容(121a)上附加的话则做为第二属性而设定为“具体化”,如果是形成了关联关系(121c)的RD的著作内容(121a)中的一部分的话则做为第三属性而设定为“部分化”,如果是修改及附加了形成了关联关系(121c)的RD的著作内容(121a)的话则作为第四属性设定为“进程化”。
在图7所示一例中,电子文件(100)具有2个RD(121、123)。第一RD(121)和3个RD具有关联关系(121c)并且凭此具有各个关系属性。在此,第二RD(123)可以在如同第一RD(121)所例示的资料结构根据指定或被指定而具有多样化的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在图示的例子中虽然例示了2个RD(121、123),但可以根据RD的指定而予以多样化地增减。而且,为了方便说明及理解而以如前所述的4个属性(“第一属性”:“相同化”、“第二属性”:“具体化”、“第三属性”:“部分化”、“第四属性”:“进程化”)为例说明所述第一RD(121)的关联关系(121c)与关系属性(121d)。
所述第一RD(121)是具有ID(b1)放入原始RD。所述第一RD和source ID1(c1)及source ID2(c2)具有关联关系(121c)并具有第二属性(d1、d2)。这是第一RD(121)的著作内容(121a)从source ID1(c1)的著作内容具体化后被指定为第二属性(d1)的例示,也是第一RD(121)的著作内容(121a)从source ID2(c2)的著作内容具体化后被指定为第二属性(d2)的例示。而且,所述第一RD(121)和Target ID3(c3)具有关联关系(121c)并且具有第四属性(d3)。这是第一RD(121)的著作内容(121a)和进行内容修改及附加而进程化后的TargetID3(c3)具有关联关系(121c)并被指定为第四属性(d3)的例示。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针对著作内容的ML文件。
请参阅图8,RDML通过电子文件著作单元(10)(请参阅图1)设定拟显示的著作内容(D1)的各文本的字体与其大小及颜色以便以视觉方式区分著作内容(D1)和一般内容物,呈现出由RD标识符及RD设置键指定的著作内容。
而且,所述RDML呈现RD的识别信息(D2)。本实施例的ML中识别信息(D2)以<text:meta xml:id='RD121'>呈现,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1)(请参阅图1)把该RD的识别信息(D2)识别为“RD121”并且能以数据型态予以储存管理。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由服务器-客户端系统构成的著作管理系统的方块图。
请参阅图9,本发明的服务器-客户端系统包括著作者客户端(C、C';以下简称“C”)与关系服务器(S)网络系统。在此,所述著作者客户端(C)与关系服务器(S)利用基于TCP/IP的HTT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数据格式能以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方式实现。
关系服务器(S)和一个以上的著作者客户端(C)进行数据通信并且把著作者客户端(C)的RD以数据集型态予以管理并且在著作者客户端(C)之间对数据集的交换进行中继与管理。因此,不把RD之间的管理体系限定于著作者客户端(C)的范围而是扩展到包括以太网及互联网等的全球网络后收集RD信息并进行交流而得以有效管理。
本发明的服务器-客户端系统(SC)的著作者客户端(C)还包括著作管理系统(1)(请参阅图1)、用于网络通信的通信装置以及网页浏览器之类的通信进程(未图示)。
本发明的服务器-客户端系统(SC)的关系服务器(S)还包括:RD储存单元(110),把著作者客户端(C)传输并共享的RD予以储存;RD搜索模块(140),对储存到RD储存单元(110)的数据进行搜索及储存;RD关系处理模块(160),根据著作者客户端(C)的搜索信号控制RD搜索模块(140)的搜索动作并且把搜索到的RD传输到相应的著作者客户端(C)。
其结果,关系服务器(S)为了在著作者客户端(C)创建RD而搜索拟形成关联关系的目标RD后传输给著作者客户端(C)并且把著作者客户端(C)创建的RD储存到关系服务器(S)的RD储存单元(110)后进行管理及共享。在此,RD搜索模块(140)的RD搜索能以RD的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为搜索条件以各种方式实行。而且,RD搜索模块(140)搜索互相连锁的多个RD后能以多维方式把众多的RD之间的关联结构予以视觉化。
图10做为说明本发明利用RD的著作管理方法的一例而示出了RD的摘要信息。在此,RD摘要信息包括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关系属性。Source ID与Target ID是由于被指定或指定而来的RD的关联关系,“相同化”、“具体化”、“部分化”及“进程化”是关系属性。所述关系属性和前面结合图5说明的关系属性的例示具有相同意义。而且,为了方便说明而使用6个RD信息。而且,为了方便说明而把ID为RN_001的RD称为“001_RD”、ID为RN_002的RD称为“002_RD”、ID为RN_003的RD称为“003_RD”、ID为RN_004的RD称为“004_RD”、ID为RN_005的RD称为“005_RD”、ID为RN_006的RD称为“006_RD”。
图11是利用节点与边缘以视觉方式呈现出图10所示摘要信息的图表。在此,做为一例,节点表示RD的客体信息,所述边缘表示RD著作内容相互之间的流动信息及关联关系。配置在所述节点的内容做为该RD的信息是ID与主题,所述边缘则通过关系属性与箭头表示流动信息及关联关系。由所述节点与边缘构成的图表则以2维、3维等多维方式呈现后经常应用于各种领域。在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中,能自由自在地在文件整体、段落、句子、词句或单词等便利地创建RD并予以数据化后进行管理,因此把本发明的RD适用于所述节点/边缘图表时能用来立即而有效地应用于分析、验证等。
请参阅图10,001_RD通过Target ID的关联关系和“具体化”、“相同化”、“具体化”、“部分化”、“进程化”的关系属性与002_RD、003_RD、004_RD、005_RD、006_RD各自相关。这表示以001_RD的著作内容为基础以“具体化”,相同化',“部分化”、“进程化”的性质变化成002_RD、003_RD、004_RD、005_RD、006_RD的著作内容,将其视觉化则如图11所示。
而且,001_RD以source ID的关联关系和“进程化”关系属性与006_RD相关。这表示,以006_RD的著作内容为基础,001_RD的著作内容变化成“进程化”性质。将其视觉化则如图11。
请参阅图10,002_RD以source ID的关联关系和“具体化”关系属性与001_RD及003_RD相关。这表示002_RD的著作内容以001_RD与003_RD的著作内容为基础以“具体化”性质变化。而且,002_RD以Target ID的关联关系和“相同化”关系属性与004_RD相关。这表示004_RD的著作内容以002_RD的著作内容为基础以“相同化”性质变化,将其视觉化则如图11。
请参阅图10,003_RD以source ID的关联关系和“具体化”关系属性与001_RD相关。这表示003_RD的著作内容以001_RD为基础以“具体化”性质变化。而且,003_RD以Target ID的关联关系和“具体化”关系属性与002_RD、004_RD相关。这表示002_RD、004_RD的著作内容以003_RD的著作内容为基础以“具体化”性质变化。将其视觉化则如图11。而且,003_RD以Target ID的关联关系和“部分化”关系属性与005_RD相关。这表示005_RD的著作内容以003_RD的著作内容为基础以“部分化”性质变化。将其视觉化则如图11。
请参阅图10,004_RD以source ID的关联关系和“具体化”、“相同化”、“具体化”关系属性与001_RD、002_RD、003_RD相关。这表示004_RD的著作内容以001_RD、002_RD、003_RD的著作内容为基础以“具体化”、“相同化”、“具体化”性质变化。将其视觉化则如图11。
请参阅图10,005_RD以source ID的关联关系和“部分化”关系属性与001_RD、003_RD相关。这表示005_RD的著作内容以001_RD、003_RD的著作内容为基础以“部分化”性质变化。将其视觉化则如图11。
请参阅图10,006_RD以source ID的关联关系和“进程化”关系属性与001_RD相关。这表示001_RD的著作内容以006_RD的著作内容为基础以“进程化”性质变化。将其视觉化则如图11。
如前所述,本发明对文件整体、段落、句子、词句或单词各自创建RD并将其数据化后储存并管理的话,能一目了然地检讨/分析各个著作内容的变化流动。而且,近来在用于共享与协同作业的服务器-客户端环境下实行项目时也因为把互相复杂地相互关联的著作内容予以阶层化或细分化而得以对多个及/或多量电子文件进行统合管理,提供灵活的文件管理或著作管理而得以改善作业环境并且提供符合经济效益的著作环境。本发明和依靠个别研究文件、研究记录及研究员的个别标示管理的现有方式不同,本发明能随时掌握并跟踪研究的进行过程,通过对基于语义的相互关联关系的检讨与验证以局部或整体方式在著作者或组织之间也能随时进行基于验证、检讨及修改的分析,因此其意味着高效率地实行项目及管理项目。因此,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个人层次上的文件著作及管理,还能在组织内、组织之间、社会层次的大规模业务等处适用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因此本发明是很有实用性的。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著作管理方法及著作管理系统的由于著作内容借由RD互相有机关联而在著作内容的推荐或验证方面有效。下面结合图11对其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图11说明001_RD与005_RD验证过程。所述001_RD的著作内容和003_RD著作内容“相同化”而005_RD的著作内容则是003_RD的著作内容的“部分化”性质,其结果,005_RD的著作内容需要具有001_RD著作内容的“部分化”性质。尽管如此,在著作者的005_RD创建过程中把关系属性不指定成“部分化”而指定成诸如“进程化”或“具体化”等其它关系属性的话,相当于不一致。这种情形下,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将判定验证结果“不一致”而向著作者推荐“部分化”关系属性或者告知不一致而使其再检讨及再设定。
接着,说明001_RD与002_RD验证过程。所述001_RD的著作内容和003_RD著作内容“相同化”,002_RD的著作内容是003_RD的著作内容的“具体化”性质,因此其结果为,002_RD的著作内容应该具有001_RD著作内容的“具体化”性质。
而且,说明001_RD与004_RD验证过程,所述002_RD的著作内容是001_RD著作内容的”具体化”性质,002_RD的著作内容与004_RD的著作内容是“相同化”,因此其结果为,004_RD的著作内容应该具有001_RD著作内容的“具体化”性质。
而且,说明003_RD与004_RD验证过程,所述002_RD的著作内容是003_RD著作内容的“具体化”性质,002_RD的著作内容与004_RD的著作内容是“相同化”,因此其结果为,004_RD的著作内容应该具有003_RD著作内容的“具体化”性质。
而且,下面说明001_RD与004_RD验证过程。所述002_RD的著作内容是001_RD著作内容的“具体化”性质,002_RD的著作内容与004_RD的著作内容是“相同化”,因此其结果为,004_RD的著作内容应该具有003_RD著作内容的“具体化”性质。
接着,下面说明验证对象的关系属性重叠时的验证过程。再次说明前述001_RD与004_RD验证过程,001_RD与004_RD的验证不仅可以通过001_RD与003_RD的路径进行验证,还能通过003_RD与004_RD的路径进行验证。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中3个RD具有关联关系的话,即使不适用如后所述的机械学习(machine learing)也能凭借程序轻易判定关系属性的错误而予以验证或推荐。而且,RD的关联关系越多验证路径越增加,因此验证的有效性增大。下面结合图12进行说明。
图12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一优选例中著作管理系统的关系属性的验证过程而图示了进程的流程图。
请参阅图11与图12,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选择具有拟验证的关系属性的RD(步骤210)。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在著作者拟指定或推荐关系属性时或者自动设定关系属性时需要验证。为此,选择具有验证目标关系属性的RD(001_RD)并提取。
选定了该RD(001_RD)的话,数据处理模块(23)(请参阅图1)则提取和选定的RD(001_RD)具有关联关系的2个RD(002_RD、003_RD)(步骤220),判定所述选定的RD(001_RD)是否为闭区段。此时,如果选定的RD(001_RD)与提取的2个RD(002_RD、003_RD)互相具有关联关系的话,则判定形成闭区段。
所述选定的RD(001_RD)没有配置在闭区段的话,结束验证并且凭借后述的学习建模方法验证。所述选定的RD(001_RD)配置在闭区段的话,从提取的2个RD(002_RD、003_RD)提取关联关系。而且,在所述选定的RD(001_RD)的闭区段中提取关系属性为“相同化”的关联关系(步骤240)。
关联关系的相同与否是以2个RD的指向性为基准的,因此,001_RD及002_RD的关联关系与002_RD及003_RD的关联关系相同。
如果确认所述关联关系是相同的(步骤250),则提取该2个RD(001_RD、003_RD)与另一个RD(002_RD)之间的关系属性(步骤260)。
在此,关系属性之一的“相同化”指的并不是著作内容的实体上、意义上或型态上的相同,指的是做为著作内容的变化性质的关系属性。即,把著作内容中意义上及/或型态上的变化细微而实际上属于相同范畴者设定为“相同化”的关系属性的话,其能以具有“相同化”的关系属性适用。
确认结果显示各个关系属性相同的话(步骤270),则判定验证结果一致(步骤280),关系属性不相同的话判定验证结果不一致(步骤280')。
本实施例中,001_RD及002_RD的关系属性与002_RD及003_RD的关系属性都是“具体化”而相同,因此判定构成闭区段的001_RD、002_RD及003_RD相互之间关系属性的验证结果一致。
首先,说明机械学习。机械学习通常包括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以聚类分析(clustering)为代表的非监督学习不需要学习标签(目标值)或训练数据集(trainging data),但半监督学习或监督学习因为是寻找符合输入(input)的输出(output0的学习方法而需要标签与训练数据。所述监督学习可以举例决策树(decisiontree)、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network)等,但人们最近对XGBoost或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关注日渐增加。近来虽然生成式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受到了瞩目,但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存在着很多课题。虽然有如前所述的众多学习模型,但精制的训练数据在机械学习依然非常重要。
图13概略示出了做为本发明一优选例的RD的关系属性与著作内容的表格。在此,为了方便说明及理解而任意标记了著作内容与关系属性。
请参阅图13,在表格以栏目名赋予关系属性,著作内容按照关系属性配置。在此,所述关系属性与著作内容是创建RD时由著作者指定的数据。所述关系属性与著作内容可以说直接反映并呈现了著作者的思维和思维的连接。因此,所述表格的关系属性与著作内容可以做为精制的训练数据有效利用。更进一步,随着RD的积累而能够确保有效资料,亦即,在凭借前文结合图12说明的验证进程验证著作内容与关系属性并且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时能做为让模型学习的训练数据。这表示可以免除机械学习的分类中所必备的精制的训练数据的收集作业。
而且,著作者可以把直接指定的原始RD与目标RD之间的关系属性历史予以储存管理并且在指定后续关系属性时予以参考,关系设定模块(22)可以从如此积累的数据掌握该著作者的关系属性设定样式。而且,关系设定模块(22)可以根据如此掌握的著作者的设定样式自动设定关系属性。
而且,有很多种机械学习模型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著作管理系统,但是由于做为深度学习模型,近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文本分类器以CNN(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的使用较为广泛,因此以CNN模型为优选。所述CNN模型可以由谷歌的Tensor Flow与Keras、Apache MXNet、微软的CNTK、脸书的Caffe之类的开源软件实现。即,选择CNN模型并配置训练数据(关系属性、著作内容)后,让训练数据适配模型(CNN),把验证目标RD适用于训练过的模型而得以针对验证对象的RD的著作内容预测关系属性。因为利用所述CNN模型的具体方法在本发明的领域属于广泛公知的内容,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前文详细说明了本发明著作管理方法及著作管理系统,但其只是做为一例予以例示,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者当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范围内能自由地予以各种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该阐释为限于发明的内容或附图,应该由权利要求书界定。

Claims (15)

1.一种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列步骤:
内容物指定区段设定步骤,凭借输入装置的输入键设定内容物的指定区段;
著作内容收集步骤,把位于所述指定区段的电子著作物的内容物做为著作内容予以收集;
识别信息创建步骤,创建关于所述著作内容的识别信息;
关联关系收集步骤,收集所述著作内容与其它著作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
关系属性收集步骤,收集关于所述著作内容与所述其它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的性质的关系属性;以及,
RD创建步骤,把所述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转换成数据集创建R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物指定区段设定步骤包括在所述指定区段的起点标示RD标识符的RD标识符标示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物指定区段设定步骤包括在所述指定区段的终点创建RD设置键的RD设置键创建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D设置键创建步骤包括RD属性窗口活化步骤,该步骤在所述RD设置键被选定时在作业窗口活化设有关联关系输入单元与关系属性输入单元的RD属性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联关系收集步骤把所述关联关系输入单元的输入值做为关联关系予以收集;以及,所述关系属性收集步骤把所述关系属性输入单元的输入值做为关系属性予以收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系属性收集步骤包括关系属性验证步骤,亦即,在互相具有关联关系的3个RD中,所述3个关系属性中的两个2个RD之间具有相同化性质的关系属性的话,如果该2个RD各自和另一个RD之间的关联关系相同则验证其它两个关系属性具有同一性质的关系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目所述的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联关系输入单元如下配置,亦即,能输入所述著作内容变化成其它著作内容的目标关联关系或所述著作内容从其它著作内容变化的源关联关系;
所述关系属性输入单元如下配置,亦即,能输入所述著作内容变化成其它著作内容的目标关系属性或所述著作内容从其它著作内容变化的源关系属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系属性收集步骤包括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提示步骤,亦即,所述关联关系输入单元有输入值时把所述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输出到作业窗口予以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下列步骤:
图表创建步骤,创建出多个节点以具有指向性的边缘互相连接的图表;
视觉化步骤,在所述节点标示识别信息并且在所述边缘标示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后在作业窗口上予以视觉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著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系属性包括从下列情形中选择的一个以上:
所述RD的著作内容与其它RD的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性质形成相同的关系时定义成相同化的情形;
所述RD的著作内容与其它RD的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性质形成附加的关系时定义成具体化的情形;
所述RD的著作内容与其它RD的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性质形成某一个被包含在另一个内容的关系时定义成部分化的情形;
所述RD的著作内容与其它RD的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性质形成修改及附加的关系时定义成进程化的情形。
11.一种著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著作模块,凭借输入装置的输入创建内容物;
RD定义模块,指定所述内容物的区段并赋予识别信息并且做为著作内容予以分类;
关系设定模块,收集所述著作内容与其它RD著作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收集关于所述著作内容与其它RD著作内容之间的变化的性质的关系属性;以及,
数据处理模块,把所述著作内容、识别信息、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转换成数据集后的RD储存到RD储存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著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RD设置键,该RD设置键被所述著作模块创建以便输入所述关联关系及关系属性,位于所述内容物的指定区段的终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著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RD标识符,该RD标识符以位于所述内容物的指定区段的起点的方式被所述著作模块显示到作业窗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著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RD属性窗口,该RD属性窗口被所述RD设置键活化以便输入所述关联关系或关系属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著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RD属性窗口包括:关联关系输入单元,被区划以便输入源关联关系或目标关联关系;关联关系输入单元,被区划以便输入源关系属性或目标关系属性。
CN201980024115.5A 2018-03-30 2019-03-30 基于电子文件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及著作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20558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80037033 2018-03-30
KR10-2018-0037033 2018-03-30
PCT/KR2019/003756 WO2019190294A1 (ko) 2018-03-30 2019-03-30 전자문서의 관계기반 저작관리방법 및 저작관리시스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866A true CN112055866A (zh) 2020-12-08

Family

ID=6820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4115.5A Pending CN112055866A (zh) 2018-03-30 2019-03-30 基于电子文件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及著作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24871A1 (zh)
KR (1) KR102322786B1 (zh)
CN (1) CN1120558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27368B1 (ko) 2021-11-09 2022-08-01 한국과학기술정보연구원 반 구조화 데이터를 이용한 지식그래프 후보 추천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구현하기 위한 장치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1794A (ja) * 1996-12-13 1998-06-26 Nec Corp 動的部品化機能付き構造化文書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
JP2000259615A (ja) * 1999-01-08 2000-09-22 Hitachi Ltd 複合文書のバージョン管理方法及び複合文書のバージョン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1344230A (ja) * 1999-04-30 2001-12-14 Nec Corp マルチメディア文書生成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これら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20060067248A (ko) * 2004-12-14 2006-06-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용자 공유를 위한 실사 파노라믹 콘텐츠의 장면저작/콘텐츠 생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288067A (zh) * 2005-08-09 2008-10-15 沙力股份有限公司 从电子文档组装、提取和配置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211354A (ja) * 2009-03-09 2010-09-24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著作物比較システム
CN105518653A (zh) * 2013-02-25 2016-04-20 P·孙雄 链接关联分析系统和方法
CN106489110A (zh) * 2014-07-04 2017-03-08 汪清·昆顿 用于非分层文件系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
WO2017138957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Entit Software Llc Visualization of associations among data records in a security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KR20170134054A (ko) * 2016-05-27 2017-12-06 (주)엠젠 문서 관리 시스템, 방법, 및 단말
US20170351762A1 (en) * 2016-06-01 2017-12-07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Generating exemplar electronic documents using semantic context
US20180075005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Workiva Inc. Electronic document author identification
CN107808003A (zh) * 2017-11-14 2018-03-16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管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2871A (ja) * 1998-03-20 1999-10-08 Toshiba Corp 文書画像処理装置、文書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7457874B2 (en) * 2004-02-20 2008-11-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service by concurrent clients
CN1684059A (zh) * 2004-04-14 2005-10-1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信息文件的编辑方法和装置
KR100966651B1 (ko) * 2008-01-16 2010-06-29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온톨로지 기반의 시맨틱 어노테이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8341175B2 (en) 2009-09-16 2012-12-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ally finding contextually related items of a task
KR101263945B1 (ko) 2012-03-21 2013-05-15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확장형 마크업언어 문서를 관계형 데이터베이스로 저장하는 방법
KR20150081994A (ko) * 2014-01-07 2015-07-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전자문서 기반 지식 구축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1794A (ja) * 1996-12-13 1998-06-26 Nec Corp 動的部品化機能付き構造化文書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
JP2000259615A (ja) * 1999-01-08 2000-09-22 Hitachi Ltd 複合文書のバージョン管理方法及び複合文書のバージョン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1344230A (ja) * 1999-04-30 2001-12-14 Nec Corp マルチメディア文書生成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これら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20060067248A (ko) * 2004-12-14 2006-06-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용자 공유를 위한 실사 파노라믹 콘텐츠의 장면저작/콘텐츠 생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288067A (zh) * 2005-08-09 2008-10-15 沙力股份有限公司 从电子文档组装、提取和配置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211354A (ja) * 2009-03-09 2010-09-24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著作物比較システム
CN105518653A (zh) * 2013-02-25 2016-04-20 P·孙雄 链接关联分析系统和方法
CN106489110A (zh) * 2014-07-04 2017-03-08 汪清·昆顿 用于非分层文件系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
WO2017138957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Entit Software Llc Visualization of associations among data records in a security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KR20170134054A (ko) * 2016-05-27 2017-12-06 (주)엠젠 문서 관리 시스템, 방법, 및 단말
US20170351762A1 (en) * 2016-06-01 2017-12-07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Generating exemplar electronic documents using semantic context
US20180075005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Workiva Inc. Electronic document author identification
CN107808003A (zh) * 2017-11-14 2018-03-16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管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秀玲等: "基于本体信息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5, pages 107 - 111 *
程志罡: "科研机构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no. 3, pages 138 - 9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24871A1 (en) 2021-04-29
KR102322786B1 (ko) 2021-11-09
KR20190114916A (ko)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u et al. A survey on automatic infographics and visualization recommendations
CN113377850B (zh) 认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平台
Hoque et al. Convisit: Interactive topic modeling for exploring asynchronous online conversations
Jänicke et al. On Close and Distant Reading in Digital Humanities: A Survey and Future Challenges.
US202301140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emi-autonomous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dis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 between various entities
CN111753198A (zh)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1595476A (zh) 用于客户定义信息架构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Dahlmeier On the challenges of translating nlp research into commercial products
WO2020005769A1 (en) Visualization of user intent in virtual agent interaction
EP3343362A1 (en) Tools for designing applications with an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interest and generation of layout based on content of interest
Cengiz et al. Recent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intelligent learning and analytics in big data
Dahdouh et al. Improving online education using big data technologies
Zhong et al. A study of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of emoticon based on Russell’s circumplex model of affect
Folorunso et al. FAIR machine learning model pipeline implementation of COVID-19 data
Wu et al. Digital art feature association mining based on th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CN112055866A (zh) 基于电子文件关系的著作管理方法及著作管理系统
Huang et al. Eiffel: Evolutionary flow map for influence graph visualization
Pocco et al. DRIFT: A visual analytic tool for scientific literature exploration based on textual and image content
US20220343279A1 (en) Authoring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relation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and authoring management system
US202401931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tching and Visualizing Documents
Kejriwal et al. A Lightweight Global Taxonomy Induction System for E-Commerce Concept Labels
Zhu et al. Visual Informatics
Kim et al. Refinery: An open source topic modeling web platform
Palivela et al. Novel approach for finding patterns in product-based enhancement using labeling technique
WO2019190294A1 (ko) 전자문서의 관계기반 저작관리방법 및 저작관리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