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4566B - 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4566B
CN112054566B CN201910491203.8A CN201910491203A CN112054566B CN 112054566 B CN112054566 B CN 112054566B CN 201910491203 A CN201910491203 A CN 201910491203A CN 112054566 B CN112054566 B CN 112054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hell
clamping
clamping mechanism
wireless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12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4566A (zh
Inventor
陈柏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12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4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4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4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用以承载一电子装置且以无线方式传输一电力至该电子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可产生触发信号的触发开关、承载座组、夹持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承载座组设置于壳体的一端,其可承载电子装置,且通过电子装置的重量而触压触发开关。夹持机构连接于触发开关,其可接收触发信号而夹持电子装置于承载座组上。控制模块连接于承载座组,其可被触发而使承载座组不再触压触发开关,以停止夹持机构夹持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充电装置,尤其是关于利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电子装置大多具有轻薄外型而便于携带,且电子装置采用触摸屏,使得电子装置可借由触摸屏而输入指令以操作之,其中电子装置包括一智能型手机、一平板计算机、一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一掌上型游戏机(例如:PSP、NDSL以及Gameboy系列游戏机)等。由于上述电子装置具有可携带的特性,故该些电子装置无法随时连接于电源而必须安装有供应电力的电池,其中,该电池为充电电池,因此用户可于具有电源插座的场所对电子装置内的电池进行充电。
当电子装置的电量不足时,使用者使用连接线对电子装置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其中该连接线的一端插设于电子装置,而连接线的另一端则插接于供电源或可储存电力于其中的行动电源装置,使供电源或行动电源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可借由连接线而传输至电子装置中,以对电池进行充电。
然而,于电池的充电过程中,由于其连接线的长度有限,使得用户于电子装置的充电过程中会被连接线所限制而无法依照其使用习惯操作之或携带其电子装置任意移动。
通过其连接线的有线充电方式所带来的困扰,其充电技术的日益发展,目前市面上已研发出一种可进行无线充电(Wireless Charging)的无线充电装置。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无线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显示出无线充电装置11以及电子装置12,无线充电装置11包括本体110、电源线111、驱动模块112、发射线圈113以及第一通信模块114,而现有技术电子装置12包括壳体120、接收线圈121、接收模块122、电池(未显示于图中)以及第二通信模块123。
现有技术无线充电装置11中,电源线111显露于本体110之外,用以连接于一供电源(未显示于图中)。驱动模块112与发射线圈113均设置于本体110的内部,且驱动模块112分别连接于电源线111以及发射线圈113,使得驱动模块112被供电源驱动时产生一电流,且电流通过发射线圈113而产生磁感应(Magnetic Induction)或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使发射线圈113通过磁感应或磁共振所产生的磁通量而输出相对应的电力。而第一通信模块114的功能为与现有技术电子装置12内的第二通信模块123进行通信沟通,以便进行之后的无线充电。另一方面,现有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12中,接收线圈121设置于壳体120内,其可接收来自于发射线圈113的磁感应或磁共振产生的电力,而电池连接于接收模块122,其用以储存通过接收线圈121所接收到的该电力并使用之。
一般而言,现有技术无线充电装置11的本体110被设计为平台外型,且现有技术无线充电装置11的本体110的体积大于现有技术电子装置12的壳体120的体积,以便用户放置现有技术电子装置12于其上。而于现有技术无线充电装置11传输电力予现有技术电子装置12的过程中,使用者必须特地将现有技术电子装置12内部的接收线圈121接近于现有技术无线充电装置11的发射线圈113,使发射线圈113尽可能地对准于接收线圈121,接收线圈121才得以接收其电力。
然而,许多使用者在充电过程中仍有操作电子装置的需求,当电子装置被放置于平台外型的无线充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之中,用户的视线无法与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平行,造成用户操作上的困扰。通过此问题,中国第CN108668522号专利公开案上推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放置电子装置的平台可掀起,使得用户的视线可与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平行,而便于操作。然而,此无线充电装置无法稳固地固定电子装置于其上。
因此可知,需要一种可固定电子装置于其上的无线充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电子装置于其上的无线充电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电子装置的尺寸调整电子装置的位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用以承载一电子装置且以无线方式传输一电力至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触发开关、一承载座组、一夹持机构以及一控制模块。该触发开关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被触发而输出一触发信号。该承载座组设置于该壳体的一端且接近于该触发开关,用以承载该电子装置,且通过该电子装置的重量而触压该触发开关。该夹持机构设置于该壳体上,且电性连接于该触发开关,用以接收该触发信号而相对于该壳体移动,以夹持该电子装置于该承载座组上。该控制模块设置于该壳体内且部分显露于该壳体之外,该控制模块连接于该承载座组,用以被触发而使该承载座组不再触压该触发开关,以停止该夹持机构夹持该电子装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承载座组包括一触发架、一连动板、一座体以及至少一弹性组件。该触发架设置于该壳体上且接近于该触发开关,用以被带动而相对于该壳体沿一第一轴向移动,以触压或不触压该触发开关。该连动板设置于该触发架上且连接于该控制模块,用以通过该控制模块的运作而相对于该触发架沿一第二轴向移动。该座体设置于该触发架以及该连动板之间且部分伸出于该壳体的该端,用以承载该电子装置,其中,该座体可通过该电子装置的重量而相对于该壳体沿该第一轴向移动。该至少一弹性组件设置于该壳体以及该触发架之间,用以提供一弹性力予该触发架,使该触发架相对于该壳体沿该第一轴向移动,而不再触压该触发开关;其中,通过该连动板的移动,该连动板可与该座体结合或分离。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控制模块包括一控制按键以及一控制单元。该控制按键显露于该壳体之外且接近于该连动板,用以被触压而相对于该壳体移动以带动该连动板,且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按键、该触发开关以及该夹持机构,用以于接收到该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予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于一预设期间内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当该夹持机构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之后,且该控制单元于该预设期间内检测到该触发开关仍被触压时,该控制单元于经过该预设期间之后控制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再次夹持该电子装置;而当该夹持机构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之后,且该控制单元于该预设期间内检测到该触发开关未被触压时,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持续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
综言之,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利用触发开关、承载座组、夹持机构以及控制模块之间的配合而达成以下运作:可检测到电子装置被放置于承载座组的座体上,且夹持机构可自动固定电子装置于座体上。用户更可借由触压控制模块的控制按键进行以下运作,第一,解除夹持机构对电子装置的夹持状态,第二,可短暂地解除座体与连动板的结合状态,以进行座体相对于壳体的上下移动,借此可调整电子装置与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此外,无线充电装置设计为支架外型,当电子装置被夹持机构固定于其上时,电子装置的屏幕可与用户的视线平行,以便于操作。于一较佳作法中,无线充电装置更可包括一转轴结构,以通过不同用户而调整无线充电装置的角度,借此可使电子装置的屏幕尽可能地与用户的视线平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无线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装置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的承载座组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A~图5D是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运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的承载座组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被移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311 无线充电装置
12、20、30 电子装置
21、31、120 壳体
22、32 触发开关
23、33 承载座组
24、34 夹持机构
25、35 控制模块
26、36 无线充电模块
110 本体
111 电源线
112 驱动模块
113 发射线圈
114 第一通信模块
121 接收线圈
122 接收模块
123 第二通信模块
231、331 触发架
232、332 连动板
233、333 座体
234 弹性组件
241、341 夹持部
242 连动组件
251、351 控制按键
252、352 控制单元
342 第一连动组件
353 第二连动组件
2321、3321 第二结合部
2331、3331 第一结合部
X 第二轴向
Y 第一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借由下文配合相关附图进一步加以解说。于图式中,基于简化与方便标示,形状与厚度可能经过夸大表示。可以理解的是,未特别显示于附图中或描述于说明书中的组件,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发明的内容而进行多种的改变与修改。
请同时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装置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外观示意图,而图3为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2的功能为承载电子装置20且以无线方式传输电力至电子装置20,其包括壳体21、触发开关22、承载座组23、夹持机构24、控制模块25以及无线充电模块26(请参照图4)。触发开关22设置于壳体21内,其功能为被承载座组23触发而输出触发信号。承载座组23设置于壳体21的一端且接近于触发开关22,其可承载电子装置20,且通过电子装置20的重量而相对于壳体21往下方移动,以触压触发开关22。夹持机构24设置于壳体21上且电性连接于触发开关22,其功能为接收触发信号而相对于壳体21左右移动,以由二侧夹持电子装置20于承载座组23上。控制模块25设置于壳体21内且部分显露于壳体21之外,控制模块25连接于承载座组23,其功能为于被触发时运作而使承载座组23不再触压触发开关22,以停止夹持机构24夹持电子装置20。无线充电模块26设置于壳体21内,其功能为借由无线方式传输电力予电子装置20,而无线充电模块26的结构以及运作方式如熟知本技艺人士所公知,故不再赘述。
请同时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图4为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的承载座组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承载座组23包括触发架231、连动板232、座体233以及多个弹性组件234。触发架231设置于壳体21上且接近于触发开关22,其可被座体233带动而相对于壳体21沿第一轴向Y移动,以触压或不触压触发开关22。连动板232设置于触发架231上且连接于控制模块25,其可通过控制模块25的运作而相对于触发架231沿第二轴向X移动。座体233设置于触发架231以及连动板232之间且部分伸出于壳体21的一端其功能为承载电子装置20于其上。其中,座体233可通过电子装置20的重量而相对于壳体21沿第一轴向Y移动。多个弹性组件234设置于壳体21以及触发架231之间,其可提供弹性力予触发架231,使触发架231相对于壳体21沿第一轴向Y移动而不再触压触发开关22。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弹性组件234可采用弹簧、弹片或任何可提供弹性力的对象。
需特别说明的是,触发架231包括多个引导轨道2311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2312,而壳体21则设置有对应于多个引导轨道2311的多个导槽(为了图面的清晰可见,其未显示于图中),借由多个引导轨道2311以及多个导槽的结合,使触发架231得以相对于壳体21沿第一轴向Y移动。另一方面,连动板232具有对应于多个第一连接部2312的多个第二连接部2321,借由多个第一连接部2312与多个第二连接部2321的连接,以连接连动板232以及触发架231。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312为凸柱,而第二连接部2321则为相对应的滑动孔,借由凸柱可于滑动孔内移动的结构,使得连动板232可相对于触发架231沿第二轴向X移动。其仅为例示之用,而非以此为限。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亦可采用第一连接部为滑动孔,而第二连接部2321则为相对应的凸柱的结构设计。
图4中,座体233具有多个第一结合部2331。而连动板232还包括多个第二结合部2322,且每一第二结合部2322对应于一个第一结合部2331。其中,当控制模块25运作,且连动板232相对于触发架231往接近座体233的方向移动时,多个第二结合部2322随之移动且分别与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结合部2331啮合,使连动板232与座体233结合且可与座体233同步移动。反之,当控制模块25运作,且连动板232相对于触发架231往远离座体233的方向移动时,多个第二结合部2322随之移动且分别与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结合部2331分离,使连动板232与座体233分离,以令座体233可相对于连动板232沿第一轴向Y移动。
由于座体233亦可相对于连动板232移动,借此可调整电子装置20与位于无线充电装置2内部的无线充电模块26的位置关系。如此作法的用意为使电子装置20内部的线圈接近于无线充电模块26,以提升无线充电效率。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2331锯齿结构,而第二结合部2322则为对应于第一结合部2331的锯齿结构。
图2、图3以及图4中,控制模块25包括控制按键251以及控制单元252。控制按键251显露于壳体21之外且接近于连动板232,其功能有二:第一,可被使用者触压而相对于壳体21移动,以带动连动板232移动。第二,于控制按键251被触压的同时,控制按键25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单元252电性连接于控制按键251、触发开关22以及夹持机构24,其功能为于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予夹持机构24,使夹持机构24运作而于一预设期间内停止夹持电子装置20。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控制按键251为与连动板232连动的实体按键结构。
控制模块25中,控制单元252采用以下设定:当夹持机构24停止夹持电子装置20之后,且控制单元252于预设期间内检测到触发开关22仍被触压时,控制单元252于经过预设期间之后控制夹持机构24,使夹持机构24再次夹持电子装置20。而当夹持机构24停止夹持电子装置20之后,且控制单元252于预设期间内检测到触发开关22未被触压时,控制单元252则控制夹持机构24,使夹持机构24持续停止夹持电子装置20。
另一方面,夹持机构24包括多个夹持部241以及连动组件242。多个夹持部241分别设置于壳体21的二侧,且可相对于壳体21左右移动。连动组件242设置于壳体21内且连接于触发开关22、多个夹持部241以及控制模块25,其功能为带动多个夹持部241相对于壳体21沿第二轴向X移动。其中,当连动组件242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连动组件242带动多个夹持部241相对于壳体21往接近壳体21的方向移动,而夹持电子装置20于座体233上。反之,当连动组件242不再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连动组件242带动多个夹持部241相对于壳体21往远离壳体21的方向移动,以停止夹持机构24夹持电子装置20,此时,用户可将电子装置20由座体233上取出。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连动组件242可采用任何具有连动功能的组件或结构,且具有连动功能的组件或结构如熟知本技艺人士所公知,故不再赘述。
接下来简单说明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2的运作情形。请同时参阅图2、图3、图4以及图5A~图5D,图5A~图5D为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的夹持机构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运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于无线充电装置2的初始状态中,座体233的多个第一结合部2331与连动板232的多个第二结合部2322啮合,亦即,连动板232与座体233结合且可与座体233同步移动。当用户欲将电子装置20进行无线充电时,放置电子装置20于承载座组23的座体233上。通过电子装置20的重量,座体233相对于壳体21往下方移动,此时,由于连动板232与座体233的结合关系,连动板232与座体233同步往下移动,且与连动板232连接的触发架231亦随之往下移动而触压触发开关22。
当触发开关22被触发而产生触发信号之后,触发开关22输出触发信号至连动组件242,使连动组件242带动多个夹持部241相对于壳体21往接近壳体21的方向移动,而夹持电子装置20于座体233上,以避免电子装置20由无线充电装置2上脱落。另一方面,当无线充电模块26检测到电子装置20时,可以无线方式传输电力予电子装置20,而开始进行无线充电。其中,无线充电模块26检测电子装置20的运作情形以及以无线方式传输电力予电子装置20的运作情形为熟知本技艺人士所熟知,故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的承载座组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被移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于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若用户发觉充电的速度稍慢时,其可能是由于电子装置20内的线圈与无线充电装置2内的无线充电模块26之间存在着过大距离,造成无线充电的效率过低或无法进行无线充电的情况。此时,用户可触压控制按键251,使得与控制按键251连接的连动板232相对于触发架231沿第二轴向X移动。此时,通过连动板232的移动,使得多个第二结合部2322随之移动且分别与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结合部2331分离。亦即,连动板232与座体233分离,因此,使用者可往上推动或往下拉动座体233,以调整位于座体233上的电子装置20与无线充电装置2之间的位置关系,使电子装置20内的线圈接近于无线充电装置2内的无线充电模块26。
需特别说明的有二,第一,于控制按键251被触压的过程中,仅有连动板232沿第二轴向X移动,而与连动板232连接的触发架231并未往上方移动,亦即,触发架231维持持续触压触发开关22的状态,故夹持机构24仍持续夹持电子装置20。第二,由于控制单元252被设定为于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可控制夹持机构24于预设期间(例如为3秒)内停止夹持电子装置20,故用户推动或拉动座体233的动作必须于电子装置20未被夹持的预设期间内完成。经过该预设期间之后,控制单元252判断电子装置20仍位于座体233上时,则控制夹持机构24运作而再次夹持电子装置20。其中,电子装置20是否位于座体233上可借由检测触发开关22是否被触压而判断之。
于无线充电完成之后,用户可触压控制按键251,以控制与控制按键251连接的连动板232移动,使连动板232与座体233分离。同时,夹持机构24运作而停止夹持电子装置20。此时,使用者可由座体233上取出电子装置20,由于座体233失去电子装置20的重量所提供的下压力,使得多个弹性组件234通过其弹性恢复力而提供弹性力予触发架231,故触发架231可被多个弹性组件234往上推动,而不再触压触发开关22。另一方面,当控制单元252检测到触发开关22不再被触压时,控制单元252控制夹持机构24持续停止夹持电子装置20。
此外,本发明更提供第二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3的功能为承载电子装置30且以无线方式传输电力至电子装置30,其包括壳体31、触发开关32、承载座组33、夹持机构34、控制模块35以及无线充电模块36。承载座组33包括触发架331、连动板332、座体333以及多个弹性组件(未显示于图中),其中,座体333具有多个第一结合部3331,而连动板332具有多个第二结合部3321。而夹持机构34包括多个夹持部341以及第一连动组件342。本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上与前述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且相同的处不再赘述。而该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本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模块35的结构以及运作情形稍有不同。
控制模块35包括控制按键351、控制单元352以及第三连动组件353。控制按键351显露于壳体31之外,其可被使用者触压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单元352电性连接于控制按键351、触发开关32以及夹持机构34的第一连动组件342,其功能为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对应于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信号予第一连动组件342,使夹持机构24于一预设期间内停止夹持电子装置30。第二连动组件353连接于控制单元352以及连动板332,其功能为接收第二控制信号而带动连动板332移动,使连动板332与座体331分离。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控制按键351采用触控式按键,故控制模块35的结构以及其运作情形与前述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模块25略有差异。而第二连动组件353可采用任何具有连动功能的组件或结构,且具有连动功能的组件或结构如熟知本技艺人士所公知,故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无线充电装置利用触发开关、承载座组、夹持机构以及控制模块之间的配合而达成以下运作:可检测到电子装置被放置于承载座组的座体上,且夹持机构可自动固定电子装置于座体上。用户更可借由触压控制模块的控制按键进行以下运作,第一,解除夹持机构对电子装置的夹持状态,第二,可短暂地解除座体与连动板的结合状态,以进行座体相对于壳体的上下移动,借此可调整电子装置与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此外,无线充电装置设计为支架外型,当电子装置被夹持机构固定于其上时,电子装置的屏幕可与用户的视线平行,以便于操作。于一较佳作法中,无线充电装置更可包括一转轴结构,以通过不同用户而调整无线充电装置的角度,借此可使电子装置的屏幕尽可能地与用户的视线平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案的权利要求内。

Claims (9)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用以承载一电子装置且以无线方式传输一电力至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
一触发开关,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被触发而输出一触发信号;
一承载座组,设置于该壳体的一端且接近于该触发开关,用以承载该电子装置,且通过该电子装置的重量而触压该触发开关,该承载座组包括:
一触发架,设置于该壳体上且接近于该触发开关,用以被带动而相对于该壳体沿一第一轴向移动,以触压或不触压该触发开关;
一连动板,设置于该触发架上且连接于控制模块,用以通过控制模块的运作而相对于该触发架沿一第二轴向移动;
一座体,设置于该触发架以及该连动板之间且部分伸出于该壳体的该端,用以承载该电子装置;其中,该座体可通过该电子装置的重量而相对于该壳体沿该第一轴向移动;以及
至少一弹性组件,设置于该壳体以及该触发架之间,用以提供一弹性力予该触发架,使该触发架相对于该壳体沿该第一轴向移动,而不再触压该触发开关;其中,通过该连动板的移动,该连动板可与该座体结合或分离;
一夹持机构,设置于该壳体上,且电性连接于该触发开关,用以接收该触发信号而相对于该壳体移动,以夹持该电子装置于该承载座组上;以及
一控制模块,设置于该壳体内且部分显露于该壳体之外,该控制模块连接于该承载座组,用以被触发而使该承载座组不再触压该触发开关,以停止该夹持机构夹持该电子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座体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部,而该连动板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部,且每一该第二结合部对应于一该第一结合部;其中,当该控制模块运作,使该至少一第二结合部与该至少一第一结合部啮合时,该连动板与该座体结合且可与该座体同步沿该第一轴向移动;而当该控制模块运作,使该至少一第二结合部与该至少一第一结合部分离时,该连动板与该座体分离,且该连动板以及该座体可分别相对于该壳体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控制模块包括:
一控制按键,显露于该壳体之外且接近于该连动板,用以被触压而相对于该壳体移动以带动该连动板,且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按键、该触发开关以及该夹持机构,用以于接收到该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予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于一预设期间内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当该夹持机构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之后,且该控制单元于该预设期间内检测到该触发开关仍被触压时,该控制单元于经过该预设期间之后控制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再次夹持该电子装置;而当该夹持机构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之后,且该控制单元于该预设期间内检测到该触发开关未被触压时,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持续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控制模块包括:
一控制按键,显露于该壳体之外,用以被触压而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
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按键、该触发开关以及该夹持机构,用以于接收到该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予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于一预设期间内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以及
一第一连动组件,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以及该连动板,用以于接收到该第一控制信号时,带动该连动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当该夹持机构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之后,且该控制单元于该预设期间内检测到该触发开关仍被触压时,该控制单元于经过该预设期间之后控制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再次夹持该电子装置;而当该夹持机构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之后,且该控制单元于该预设期间内检测到该触发开关未被触压时,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持续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夹持机构包括:
多个夹持部,分别设置于该壳体的二侧,且可相对于该壳体移动;以及
一第二连动组件,设置于该壳体内,且连接于该触发开关、该多个夹持部以及该控制模块,用以带动该多个夹持部相对于该壳体沿一第二轴向移动;其中,当该第二连动组件接收到该触发信号时,该第二连动组件带动该多个夹持部相对于该壳体沿该第二轴向移动,而夹持该电子装置于该承载座组上;而当该第二连动组件不再接收到该触发信号时,该第二连动组件带动该多个夹持部相对于该壳体移动,以停止该多个夹持部夹持该电子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控制模块包括:
一控制按键,显露于该壳体之外且接近于该承载座组,用以被触压而相对于该壳体移动以带动该承载座组移动,且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按键、该触发开关以及该第二连动组件,用以于接收到该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予该第二连动组件,使该第二连动组件于一预设期间内带动该多个夹持部,而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控制模块包括:
一控制按键,显露于该壳体之外,用以被触压而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
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按键、该触发开关以及该夹持机构,用以于接收到该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予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于一预设期间内停止夹持该电子装置;以及
一第一连动组件,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以及该承载座组,用以于接收到该第一控制信号时,带动该承载座组移动。
CN201910491203.8A 2019-06-06 2019-06-06 无线充电装置 Active CN112054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1203.8A CN112054566B (zh) 2019-06-06 2019-06-06 无线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1203.8A CN112054566B (zh) 2019-06-06 2019-06-06 无线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566A CN112054566A (zh) 2020-12-08
CN112054566B true CN112054566B (zh) 2022-05-03

Family

ID=7360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1203.8A Active CN112054566B (zh) 2019-06-06 2019-06-06 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456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6261A (zh) * 2012-10-19 2014-05-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無線充電傳輸裝置
CN207625635U (zh) * 2017-12-29 2018-07-17 东莞市迪比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夹紧手机的无线充支架
CN207530629U (zh) * 2018-02-01 2018-06-22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08423858U (zh) * 2018-07-05 2019-01-22 深圳市科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夹持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TWM572843U (zh) * 2018-09-04 2019-01-11 曾敬之 Electric wireless charging car with hand ra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566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52537A1 (en) Portable wireless control apparatus
KR101176301B1 (ko) 핸드폰 카메라 자가촬영 원격 제어 장치
TWI696332B (zh) 無線充電裝置
US20130088193A1 (en) Wireless charger with position-guiding mechanism
KR20110040622A (ko) 충전 가능한 휴대폰용 케이스
US9331519B2 (en) Protect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20190038372A (ko) 차량용 휴대폰 거치대
CN105449766A (zh) 无线充电设备
KR101237511B1 (ko) 휴대폰을 위한 게임 컨트롤러
CN112054566B (zh) 无线充电装置
KR102045086B1 (ko) 무선전력 전송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차량
US11050276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KR102441208B1 (ko) 평판 가구용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충전 가능한 평판형 가구
CN210120415U (zh) 无线充电器
CN112152324B (zh) 无线充电装置
EP1721644A1 (en) A portable wireless control apparatus
KR101900385B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게임 컨트롤러
CN220172929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8569866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110715153A (zh) 无磁移动终端支架
KR102287618B1 (ko) 센서 작동 구조의 휴대용 전자기기를 위한 무선 충전기
KR102365975B1 (ko) 평판 가구용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충전 가능한 평판형 가구
CN214429333U (zh) 无线充电支架
CN114039390B (zh) 无线充电支架
CN112114689B (zh) 电子装置与电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