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0159A - 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及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0159A
CN112050159A CN202010907414.8A CN202010907414A CN112050159A CN 112050159 A CN112050159 A CN 112050159A CN 202010907414 A CN202010907414 A CN 202010907414A CN 112050159 A CN112050159 A CN 112050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quantum dots
blue
quantum dot
excitatio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74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0159B (zh
Inventor
王乐
戴克城
张宏
邾强强
曹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074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0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0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0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0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0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10/00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producing a varying lighting effect
    • F21S10/02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producing a varying lighting effect changing col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8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coa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30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4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with provision for controlling spectral properties, e.g. colour, or intens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30Semiconductor la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包括:上激发芯片组、下激发芯片组和混光装置;上激发芯片组包括上激发芯片、白光发射层和选择性加入的滤光片;所述上激发芯片激发白光发射层中的荧光粉或量子点,形成初次健康白光;下激发芯片组包括下激发芯片和量子点激发层;所述下激发芯片产生的蓝光或紫光激发量子点发射补偿光;混光装置将上激发芯片组形成的初次健康白光与下激发芯片组发射的补偿光进行混光处理,得到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健康白光。该量子点照明光源在高效防蓝光的同时可以提高显色性,提高照度,并解决色温偏低且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及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照明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及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LED光源及LED灯具以其节能、环保、耐用、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世界照明的主流光源之一。常规的LED光源多数采用的是单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形成白光,但这种方法与自然光相差甚远,且蓝光部分的能量过于集中,会对人体产生负面的影响,蓝光危害就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蓝光危害是指波长介于400nm~480nm(短波长光)的辐照射后引起人体内的光化学作用,使得的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睛健康。蓝光危害最严重的波段在435nm~440nm之间,而LED蓝光部分主要集中在400nm~470nm,一般在440nm~460nm之间会有相当大的功率强度,这样的机制会使LED光源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如今的大部分防蓝光灯具,一般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1、发射光源直接没有蓝光危害部分;2、通过滤光片等方式滤去蓝光危害部分。因此,一般防蓝光灯具都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问题:1)不可精确控制滤去蓝光危害波段的界限;2)由于光谱范围有极大残缺,从而导致显色低的问题;3)由于添加滤光片等滤去蓝光波段,会导致最终白光出光照度不可避免的降低;4)由于缺少短波蓝光,导致灯具色温存在过于单一及偏低的问题。
申请公布号为CN 108613022 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灯具,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包括蓝光激发LED芯片、荧光粉、蓝光补偿LED芯片及混光机构。通过设置蓝光补偿LED芯片以对低相关色温的白光LED发光机构发出的白光进行蓝光补偿,因补偿的蓝光的峰值波长在460~480nm之间,因此,补偿的蓝光对眼睛视网膜的伤害较小,且补偿的蓝光可以使整个LED光源达到阅读灯场合所需的相关色温、光效和显色指数,尤其有利于提高显色指数。
但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通过进行蓝光补偿来提高色温与显色指数,但色温提高的同时,显色指数只会在某一段达到顶峰,其余色温范围内存在显色指数下降的问题。并且,该技术方案获得的LED光源存在照度损耗巨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和以该量子点照明光源组装而成的灯具。该量子点照明光源在高效防蓝光的同时可以提高显色性,提高照度,并解决色温偏低且单一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包括:上激发芯片组、下激发芯片组和混光装置;
所述上激发芯片组包括上激发芯片、白光发射层和选择性加入的滤光片;所述上激发芯片选自蓝光激发芯片,所述白光发射层中包含荧光粉或量子点,所述蓝光激发芯片激发所述白光发射层中的荧光粉或量子点,形成初次健康白光;
所述下激发芯片组包括下激发芯片和量子点激发层;所述下激发芯片选自蓝光激发芯片或紫光激发芯片,所述下激发芯片产生的蓝光或紫光激发所述量子点发射补偿光;
所述混光装置将所述上激发芯片组形成的初次健康白光与所述下激发芯片组发射的补偿光进行混光处理,得到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健康白光。
本发明公开的量子点照明光源,首创采用上下组合形式的激发芯片组,上激发芯片组通过选用长波段蓝光激发芯片激发荧光粉/量子点发出初次健康白光,或者是选用常规短波段蓝光激发芯片激发荧光粉/量子点,再经滤光片滤去短波蓝光后发出初次健康白光。下激发芯片组选用蓝光激发芯片或紫光激发芯片激发量子点激发层内的不同量子点,可实现控制发射不同波长范围的补偿光,再与上激发芯片组发出的初次健康白光在混光装置中进行混光处理,最终得到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健康白光。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有上激发芯片组的设计,本发明采用的上下组合形式的激发芯片组,大大提高了最终获得的健康白光的照度,极大提高显色性,改善防蓝光灯具色温偏低且单一的问题,并可实现色温大范围可调。
所述上激发芯片组的设计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选择。
可采用发射波长为465~480nm的无蓝光危害的健康激发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量子点发出初次健康白光。
或者是,采用发射波长为400~465nm的短波长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量子点,再经过滤光片滤去波长小于470nm的短波蓝光后发出初次健康白光。
对于荧光粉与量子点的选择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
如荧光粉选自绿色荧光粉β-SiaIon:Eu2+,SrGa2S4:Eu2+等,红色荧光粉(Sr,Ca)AlSiN3:Eu2+,Sr2Si5N8:Eu2+等;黄色荧光粉Y3Al5O12:Ce3+,Y3(Al,Ga)5O12:Ce3+等。
如量子点选自钙钛矿量子点,如CsPbBr3、CsPbBr2Cl等,镉硫族化合物量子点,如CdSe/ZnS等。
所述下激发芯片组:
所述下激发芯片发射380~465nm的短波光,选自蓝光激发芯片或紫光激发芯片。
所述下激发芯片可以为单个,也可以为若干个。
所述下激发芯片可为半球形或者是矩形;优选为半球形,可以增加出射范围。
优选的,所述下激发芯片组还包括吸光反射底座,吸光反射底座包括基材和覆盖于所述基材外表面的截止光学薄膜。
所述截止光学薄膜一方面可以将波长大于460nm的光反射,一方面还可以将波长小于等于460nm的光吸收。可由石英玻璃、SiO2、TiO2等材质制作。
经试验发现,通过增加吸光反射底座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加量子点补偿光的出射量,提高照度;同时吸收未参与激发的短波蓝紫光,阻止其通过反射参与白光,保证防蓝光效果。
所述基材选自PMMA、玻璃、PCB等。
所述量子点激发层设置于所述吸光反射底座靠近所述下激发芯片一侧的部分或全部外表面。
所述吸光反射底座可为多种形状,如圆盘型、凹槽型、圆锥形等;优选的,所述吸光反射底座呈圆锥形。所述量子点激发层均匀涂敷于所述吸光反射底座上,具体操作时,可将吸光反射底座表面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上涂覆单一种类的量子点,不同区域间还可通过设置分隔结构以防止不同种类量子点混合,发生阴离子效应。该分隔结构可在基底注模过程中实现,或通过在基底与截止光学薄膜之间添加条状物质等方式实现。
所述下激发芯片激发位于量子点激发层内的量子点发射长波段光,一部分直接与所述初次健康白光混合,一部分经所述截止光学薄膜反射后再与所述初次健康白光混合,未激发部分的蓝光或紫光被所述截止光学薄膜吸收。
优选的:
所述量子点激发层中含有的量子点选自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橙色量子点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可选择钙钛矿量子点。
进一步优选:
所述蓝色量子点的发射峰值波长为470~485nm;
所述红色量子点的发射峰值波长为630~655nm;
所述绿色量子点的发射峰值波长为500~520nm;
所述橙色量子点的发射峰值波长为570~590nm。
再进一步优选:
所述量子点选自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与橙色量子点的组合,或者是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与橙色量子点的组合。
采用上述优选的量子点组合获得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照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在3000~3500K的色温范围内均可以保持不低于88的显色指数。
更优选:
所述量子点选自蓝红橙色量子点的组合,三者的质量比为1:1:1~3;经试验发现,采用上述三种量子点的组合获得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有上激发芯片组的照明光源,其照度提高了至少20%,显色指数不低于88。更进一步优选,所述蓝红橙色量子点的质量比为1:1:2~3。经试验发现,该质量比下的量子点的组合获得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相对于现有技术,其照度提高了至少28%。
所述量子点选自蓝红绿橙色量子点的组合,四者的质量比为1~2:1:1:2~3;经试验发现,采用上述四种量子点的组合获得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有上激发芯片组的照明光源,其照度提高了至少30%,显色指数高于90。更进一步优选,所述蓝红绿橙色量子点的质量比为2:1:1:3,经试验发现,该质量比下的量子点的组合获得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照度达到最大,同时色温合适、显色指数高于90。
所述混光装置为内部分散有扩散微珠的透明材质。
所述扩散微珠属于光扩散剂,激发出的初次健康蓝光与补偿光可以穿过扩散微珠,在扩散微珠中经过无数次的折射,再穿透,使点光源变成面光源,扩大了发光面,而且使光线变得很柔和。同时起到了匀光,透光的作用。所述扩散微珠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是无机扩散微珠,也可以选择有机扩散微珠。
所述透明材质选自PC、玻璃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灯具,由上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采用常规技术手段组装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首创采用上下组合形式的激发芯片组,通过上激发芯片组产生不含蓝光的初次健康白光,再与下激发芯片组中,通过激发量子点发出的不同波长范围的补偿光进行混光处理,最终得到可防蓝光的健康白光。该量子点照明光源大大提高了最终获得的健康白光的照度,极大提高显色性,改善防蓝光灯具色温偏低且单一的问题,并可实现色温大范围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蓝光伤眼能量分布图;
图3以对比例3制备的普通防蓝光照明光源的照度为基准,给出了实施例1~20分别制备的不同量子点照明光源的照度数据,纵坐标为各实施例的照度相对于对比例3的照度提升的百分比;
图中:1-上激发芯片,2-白光发射层,3-滤光片,4-下激发芯片,5-吸光反射底座,6-量子点激发层,7-混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该量子点照明光源包括上激发芯片组、下激发芯片组和混光装置。
该上激发芯片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激发芯片1,白光发射层2和滤光片3。上激发芯片1选自激发波长为450nm的蓝光激发芯片,白光发射层2内包括黄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位于上激发芯片1的前方。
具体的,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采用的黄色荧光粉为YAGG,峰值波长位于545~555nm;红色荧光粉为(Sr,Ca)AlSiN3:Eu2+,峰值波长位于620~630nm。
该上激发芯片1发光激发白光发射层2中的复合荧光粉发光,再经滤光片3滤去470nm以下的蓝光,形成初次健康白光出射。
该下激发芯片组包括下激发芯片4、吸光反射底座5和量子点激发层6。下激发芯片4选自发射波长为445~460nm的蓝光激发芯片,呈半球形,可以增加出射范围。吸光反射底座5包括圆锥形的基材和覆盖于基材外表面的截止光学薄膜。量子点激发层6涂覆于吸光反射底座5靠近下激发芯片4一侧的部分或全部外表面,具体涂覆于截止光学薄膜表面。
该下激发芯片4产生的蓝光激发位于量子点激发层6内的量子点发射长波段的补偿光,一部分补偿光可直接与初次健康白光混合,另一部分补偿光经截止光学薄膜反射后再与初次健康白光混合,未激发的蓝光被截止光学薄膜吸收。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CsPbBr2Cl)、红色量子点(10mLCsPbBr3加2mmol甲胺碘)、绿色量子点(CsPbBr3)、橙色量子点(10mL CsPbBr3加1.1mmol甲胺碘)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激发蓝色量子点可发出峰值为470~485nm的健康长波蓝光,通过激发红色量子点可发出峰值为630~655nm的红光,通过激发绿色量子点可发出峰值为500~520nm的绿光,通过激发橙色量子点可发出峰值为570~590nm的橙光。并通过涂覆不同种类的量子点可实现控制发射不同波长范围的补偿光。
以下实施例中,将吸光反射底座5的圆锥表面分割成8个等分区域,不同等分区域之间设置有微微凸起作为分隔结构,每个等分区域上涂覆单一种类的量子点,不同等分区域可涂覆相同或者不同种类的量子点。
上激发芯片组中的上激发芯片与下激发芯片组中的下激发芯片相对设置。
该混光装置7为内部均匀分散有扩散微珠的PC,上激发芯片组形成的初次健康白光与下激发芯片组发射的补偿光在该混光装置7内进行混光处理,得到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健康白光。
对比例1
该对比例中公开的普通防蓝光照明光源,仅包括上激发芯片1、白光发射层2和滤光片3。白光发射层2由PMMA基材与涂覆在基材上的复合荧光粉组成,该复合荧光粉中受激黄色荧光粉(YAGG)与受激红色荧光粉((Sr,Ca)AlSiN3:Eu2+)的质量比为10:13。
上激发芯片1发光激发白光发射层2中的复合荧光粉发光,再经滤光片3滤去470nm以下的蓝光,形成健康白光出射。
经测试,该照明光源的色温为2700K,显色指数为85。
对比例2
该对比例中的普通防蓝光照明光源与对比例1中的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白光发射层2中受激黄色荧光粉(YAGG)与受激红色荧光粉((Sr,Ca)AlSiN3:Eu2+)的质量比为10:19。
经测试,该照明光源的色温为3400K,显色指数为70。
对比例3
该对比例中的普通防蓝光照明光源与对比例1中的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白光发射层2中受激黄色荧光粉(YAGG)与受激红色荧光粉((Sr,Ca)AlSiN3:Eu2+)的质量比为10:16。
经测试,该照明光源的色温为3300K,显色指数为76。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包括上激发芯片组、下激发芯片组和混光装置。
上激发芯片组中白光发射层2的制备与对比例3中完全相同。
下激发芯片组中量子点激发层6内的量子点选自红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12.5%。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6,色温为2800K。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选自蓝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12.5%。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2,色温为3450K。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选自蓝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37.5%。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92,色温为4250K。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选自蓝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吸光反射底座5的整个表面积。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70,色温为5200K。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选自绿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12.5%。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1,色温为3670K。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25%,蓝、绿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1: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6,色温为3800K。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50%,蓝、绿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1:3。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0,色温为4700K。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和红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25%,蓝、红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1: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90,色温为2900K。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和红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50%,蓝、红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3: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90,色温为3050K。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和红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50%,蓝、红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2:2。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0,色温为2700K。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37.5%,蓝、红、绿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1:1: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5,色温为3200K。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62.5%,蓝、红、绿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2:2: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78,色温为3450K。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橙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62.5%,蓝、绿、橙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2:2: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5,色温为4500K。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橙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50%,蓝、绿、橙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2:1: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6,色温为4050K。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和橙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62.5%,蓝、红、橙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1:1:3。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88,色温为3150K。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和橙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50%,蓝、红、橙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1:1:2。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92,色温为3100K。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和橙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37.5%,蓝、红、橙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1:1: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95,色温为3000K。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橙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62.5%,蓝、红、绿、橙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1:1:1:2。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93,色温为3300K。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橙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75%,蓝、红、绿、橙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2:1:1:2。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92,色温为3500K。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公开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量子点激发层6中的量子点包括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橙色量子点。该量子点激发层6的涂覆面积占整个吸光反射底座5表面积的87.5%,蓝、红、绿、橙量子点的涂覆面积比值为2:1:1:3。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为91,色温为3550K。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但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激发芯片组、下激发芯片组和混光装置;
所述上激发芯片组包括上激发芯片、白光发射层和选择性加入的滤光片;所述上激发芯片选自蓝光激发芯片,所述白光发射层中包含荧光粉或量子点,所述蓝光激发芯片激发所述白光发射层中的荧光粉或量子点,形成初次健康白光;
所述下激发芯片组包括下激发芯片和量子点激发层;所述下激发芯片选自蓝光激发芯片或紫光激发芯片,所述下激发芯片产生的蓝光或紫光激发所述量子点发射补偿光;
所述混光装置将所述上激发芯片组形成的初次健康白光与所述下激发芯片组发射的补偿光进行混光处理,得到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健康白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激发芯片发射380~465nm的短波光,选自蓝光激发芯片或紫光激发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激发芯片组还包括吸光反射底座;
所述吸光反射底座包括基材和覆盖于所述基材外表面的截止光学薄膜;
所述量子点激发层设置于所述吸光反射底座靠近所述下激发芯片一侧的部分或全部外表面;
所述下激发芯片激发量子点发射长波段光,一部分直接与所述健康白光混合,一部分经所述截止光学薄膜反射后再与所述初次健康白光混合,未激发部分的蓝光或紫光被所述截止光学薄膜吸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光反射底座呈圆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点激发层中含有的量子点选自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橙色量子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蓝色量子点的发射峰值波长为470~485nm;
所述红色量子点的发射峰值波长为630~655nm;
所述绿色量子点的发射峰值波长为500~520nm;
所述橙色量子点的发射峰值波长为570~59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点选自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与橙色量子点的组合,或者是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与橙色量子点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点选自蓝红橙色量子点的组合,三者的质量比为1:1:1~3;
所述量子点选自蓝红绿橙色量子点的组合,四者的质量比为1~2:1:1: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点选自蓝红橙色量子点的组合,三者的质量比为1:1:2~3;
所述量子点选自蓝红绿橙色量子点的组合,四者的质量比为2:1:1: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光装置为内部分散有扩散微珠的透明材质。
10.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
CN202010907414.8A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及灯具 Active CN112050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7414.8A CN112050159B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及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7414.8A CN112050159B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及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0159A true CN112050159A (zh) 2020-12-08
CN112050159B CN112050159B (zh) 2022-10-04

Family

ID=7360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7414.8A Active CN112050159B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及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015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5720Y (zh) * 2008-01-31 2008-11-26 中国计量学院 单芯量子点白光led的发光装置
CN201779497U (zh) * 2010-08-04 2011-03-30 深圳市名家汇城市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令光线被折射和/或漫反射后射出灯罩的装饰照明灯具
CN105679916A (zh) * 2015-12-24 2016-06-15 中山大学 一种色温可调发光装置
CN105810786A (zh) * 2014-12-30 2016-07-27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量子点实现全光谱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13022A (zh) * 2016-12-12 2018-10-02 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灯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5720Y (zh) * 2008-01-31 2008-11-26 中国计量学院 单芯量子点白光led的发光装置
CN201779497U (zh) * 2010-08-04 2011-03-30 深圳市名家汇城市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令光线被折射和/或漫反射后射出灯罩的装饰照明灯具
CN105810786A (zh) * 2014-12-30 2016-07-27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量子点实现全光谱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79916A (zh) * 2015-12-24 2016-06-15 中山大学 一种色温可调发光装置
CN108613022A (zh) * 2016-12-12 2018-10-02 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灯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0159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7275B (zh)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
CN103459915B (zh) 白光源以及包括所述白光源的白光源系统
CN102798085B (zh) 光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EP2772952A1 (en) White light source and white light source system using white light source
EP2618041A1 (en) Led light bulb
JP2007059911A (ja) Uvled及びuv反射器を備えた光源
CN102036435A (zh) 一种光色调制方法及光色可变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CN114373850B (zh) 全光谱led光源、led发光部件及led照明装置
US11574896B2 (en) Full spectrum whit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JPH1139917A (ja) 高演色性光源
CN202384398U (zh)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
CN110212076A (zh) 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
CN111795307A (zh) 一种实现低蓝光危害、高显色的led装置
CN109950384A (zh) 一种全光谱cob光源及含有该光源的cob灯具
CN201416781Y (zh) 一种使用具有coc透明基材的光学器件的led光源
CN108361566A (zh) 一种光源装置
CN109768144B (zh) 植物照明用的发光装置
CN1208847C (zh) 三波长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CN110531554A (zh) 促进视网膜细胞与视神经元生长与修复的显示器光源模组、显示屏及应用
TWI493258B (z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backlight
CN112050159B (zh) 一种高光效高显色可防蓝光的量子点照明光源及灯具
KR102166276B1 (ko) 고연색성 비전 세이프가드용 엘이디 등기구
CN107833962A (zh) 含有有机绿光、黄光及红光光致发光材料组合物的具有ofed结构的光源体及其应用
CN110233197A (zh) 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
CN110164856B (zh) 一种用于超市鲜肉照明的led发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