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2618A - 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2618A
CN112042618A CN202010916817.9A CN202010916817A CN112042618A CN 112042618 A CN112042618 A CN 112042618A CN 202010916817 A CN202010916817 A CN 202010916817A CN 112042618 A CN112042618 A CN 112042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bacco
fumigation
floccule
insect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68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Furong 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Furong 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Furong 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Furong 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68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26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2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261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3/00Fumigators;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3/00Preparing tobacco in the factory
    • A24B3/10Roasting or cooling tobacco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通过对烟草进行烘干和分散的预处理,以避免烟草内部成团聚集而影响熏蒸用药的渗透效率,并且还通过对烟草絮状物的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以便于后续有针对性地对烟草絮状进行高效的和精准的熏蒸杀虫,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烟草中昆虫的成活率,最后还对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以此避免烟草中残留过多的熏蒸用药,从而提高烟草的品质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是通过对新鲜烟草叶进行加工而制成的,而新鲜烟草叶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附着有不同种类的昆虫,虽然在后续对新鲜烟草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筛选剔除其中存在的昆虫,但是由于昆虫的数量较多并且有些昆虫体型较小,这导致无法对所有昆虫进行彻底消杀。为了降低烟草中昆虫的存活率,还需要对烟草进行熏蒸杀虫处理,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消杀其中存在的所有昆虫活体,而目前的烟草熏蒸杀虫方式过于单一,其并未充分考虑烟草中昆虫的实际存在情况,这严重地降低了熏蒸杀虫的效率以及容易发生烟草熏蒸用药残留过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包括对烟草进行烘干处理和分散处理,从而获得满足预定含水量条件和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并对该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并根据该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再根据该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该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该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最后检测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中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并根据该检测结果对该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从而使得该烟草絮状物满足预设熏蒸用药安全残留百分比条件;可见,该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通过对烟草进行烘干和分散的预处理,以避免烟草内部成团聚集而影响熏蒸用药的渗透效率,并且还通过对烟草絮状物的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以便于后续有针对性地对烟草絮状进行高效的和精准的熏蒸杀虫,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烟草中昆虫的成活率,最后还对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以此避免烟草中残留过多的熏蒸用药,从而提高烟草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烟草进行烘干处理和分散处理,从而获得满足预定含水量条件和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
步骤S2,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并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
步骤S3,根据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
步骤S4,检测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中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从而使得所述烟草絮状物满足预设熏蒸用药安全残留百分比条件;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对烟草进行烘干处理和分散处理,从而获得满足预定含水量条件和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具体包括,
步骤S101,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并根据所述实际含水量,对所述烟草进行满足预设烘干温度范围、预设烘干能量辐照强度范围或者预设烘干持续时间范围的烘干处理;
步骤S102,再次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当再次检测的实际含水量低于预设含水量阈值时,停止所述烘干处理,否则继续所述烘干处理,直到所述实际含水量低于所述预设含水量阈值为止;
步骤S103,将所述烟草放置于密闭空间中,并对所述密闭空间输送预定流量的流动空气,以此将所述烟草从原来的成团聚集状态变为满足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01中,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并根据所述实际含水量,对所述烟草进行满足预设烘干温度范围、预设烘干能量辐照强度范围或者预设烘干持续时间范围的烘干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1011,对所述烟草扫描投射红外光束,并根据透射穿过所述烟草后的红外光束的强度与所述扫描投射红外光束的强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
步骤S1012,根据所述实际含水量,对所述烟草进行加热烘干处理或者微波辐射烘干处理,其中,所述加热烘干处理的烘干温度为70-110℃且烘干持续时间为60s-240s,所述微波热辐射烘干处理的烘干能量辐照强度为80cal/cm2-150 cal/cm2且烘干持续时间为50s-300s;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02中,再次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当再次检测的实际含水量低于预设含水量阈值时,停止所述烘干处理,否则继续所述烘干处理,直到所述实际含水量低于所述预设含水量阈值为止具体包括,
再次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当再次检测的实际含水量低于0.01g/cm3,则停止所述烘干处理,否则继续所述烘干处理,直到所述实际含水量低于0.01g/cm3为止;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03中,将所述烟草放置于密闭空间中,并对所述密闭空间输送预定流量的流动空气,以此将所述烟草从原来的成团聚集状态变为满足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具体包括,
步骤S1031,将所述烟草放置于密闭空间中,并对所述密闭空间输送流量不小于0.8L/s的流动空气,以此将烟草从原来的成团聚集状态变为烟草絮状物;
步骤S1032,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烟草絮状物进行双目拍摄,并分析拍摄得到的双目影像以此确定所述烟草絮状物的实际空间分布密度,并当所述实际空间分布密度小于或者等于0.8g/cm3时,停止输送所述流动空气;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并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201,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
步骤S202,从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提取相应的热红外线强度分布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热红外线强度分布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烟草絮状物中昆虫存在位置、昆虫存在密度和昆虫大小尺寸,以此作为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具体包括,
构建烟草昆虫熏蒸消杀效率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并将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包含的昆虫存在位置、昆虫存在密度和昆虫大小尺寸输入至所述烟草昆虫熏蒸消杀效率分析神经网络模型,以此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种类、熏蒸用药量、熏蒸烟雾浓度和熏蒸持续时间,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4中,检测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中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从而使得所述烟草絮状物满足预设熏蒸用药安全残留百分比条件具体包括,
步骤S401,对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进行样本采集,并检测采集得到的样本的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
步骤S402,若所述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小于或者等于0.1%,则不需要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
步骤S403,若所述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大于0.1%,则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预定时长的光照处理和通风处理,从而降低其中的熏蒸用药残留量,直到所述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小于或者等于0.1%为止。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包括对烟草进行烘干处理和分散处理,从而获得满足预定含水量条件和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并对该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并根据该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再根据该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该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该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最后检测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中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并根据该检测结果对该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从而使得该烟草絮状物满足预设熏蒸用药安全残留百分比条件;可见,该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通过对烟草进行烘干和分散的预处理,以避免烟草内部成团聚集而影响熏蒸用药的渗透效率,并且还通过对烟草絮状物的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以便于后续有针对性地对烟草絮状进行高效的和精准的熏蒸杀虫,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烟草中昆虫的成活率,最后还对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以此避免烟草中残留过多的熏蒸用药,从而提高烟草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烟草进行烘干处理和分散处理,从而获得满足预定含水量条件和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
步骤S2,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并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
步骤S3,根据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
步骤S4,检测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中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从而使得所述烟草絮状物满足预设熏蒸用药安全残留百分比条件。
该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有别于现有技术对烟草进行单一的熏蒸杀虫处理,其通过对烟草进行烘干和分散的处理,将烟草变换为蓬松状态的烟草絮状物,这样能够提高熏蒸烟雾的渗透效率,并且还通过热红外成像的方式确定烟草中昆虫的存在状态以此有针对性地进行熏蒸杀虫操作,从而提高熏蒸杀虫的有效性和降低昆虫的存活率,并且还对烟草进行消散处理以保证烟草中不会残留超量的熏蒸用药。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对烟草进行烘干处理和分散处理,从而获得满足预定含水量条件和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具体包括,
步骤S101,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并根据所述实际含水量,对所述烟草进行满足预设烘干温度范围、预设烘干能量辐照强度范围或者预设烘干持续时间范围的烘干处理;
步骤S102,再次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当再次检测的实际含水量低于预设含水量阈值时,停止所述烘干处理,否则继续所述烘干处理,直到所述实际含水量低于所述预设含水量阈值为止;
步骤S103,将所述烟草放置于密闭空间中,并对所述密闭空间输送预定流量的流动空气,以此将所述烟草从原来的成团聚集状态变为满足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
由于烟草在自然状态下是呈成团聚集形态的,若直接对烟草进行熏蒸,其中的熏蒸烟雾并不能彻底地渗透到烟草内部,而对烟草进行烘干和分散处理能够将烟草转换为蓬松状态的烟草絮状物,这样能够保证烟草丝之间能够充分分离和提高熏蒸烟雾的渗透效率。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01中,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并根据所述实际含水量,对所述烟草进行满足预设烘干温度范围、预设烘干能量辐照强度范围或者预设烘干持续时间范围的烘干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1011,对所述烟草扫描投射红外光束,并根据透射穿过所述烟草后的红外光束的强度与所述扫描投射红外光束的强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
步骤S1012,根据所述实际含水量,对所述烟草进行加热烘干处理或者微波辐射烘干处理,其中,所述加热烘干处理的烘干温度为70-110℃且烘干持续时间为60s-240s,所述微波热辐射烘干处理的烘干能量辐照强度为80cal/cm2-150 cal/cm2且烘干持续时间为50s-300s。
通过设置上述加热烘干处理或者微波辐射烘干处理的处理参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烟草的烘干效率和烘干速度。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02中,再次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当再次检测的实际含水量低于预设含水量阈值时,停止所述烘干处理,否则继续所述烘干处理,直到所述实际含水量低于所述预设含水量阈值为止具体包括,
再次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当再次检测的实际含水量低于0.01g/cm3,则停止所述烘干处理,否则继续所述烘干处理,直到所述实际含水量低于0.01g/cm3为止。
通过上述将烟草烘干成含水量低于0.01g/cm3的状态能够避免在熏蒸过程中熏蒸烟雾溶解到烟草的水分中,从而提高熏蒸杀虫的有效性。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03中,将所述烟草放置于密闭空间中,并对所述密闭空间输送预定流量的流动空气,以此将所述烟草从原来的成团聚集状态变为满足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具体包括,
步骤S1031,将所述烟草放置于密闭空间中,并对所述密闭空间输送流量不小于0.8L/s的流动空气,以此将烟草从原来的成团聚集状态变为烟草絮状物;
步骤S1032,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烟草絮状物进行双目拍摄,并分析拍摄得到的双目影像以此确定所述烟草絮状物的实际空间分布密度,并当所述实际空间分布密度小于或者等于0.8g/cm3时,停止输送所述流动空气。
通过将烟草分散为实际空间分布密度小于或者等于0.8g/cm3的絮状物状态能够有效地实现烟草丝之间分离,从而提高熏蒸杀虫的有效性。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并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201,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
步骤S202,从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提取相应的热红外线强度分布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热红外线强度分布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烟草絮状物中昆虫存在位置、昆虫存在密度和昆虫大小尺寸,以此作为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
由于烟草中昆虫的存在位置、存在密度和大小尺寸会影响熏蒸杀虫的效率,通过热红外成像的方式能够全面地和准确的获得烟草内部的昆虫存在信息,从而提高熏蒸杀虫的有效性。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具体包括,
构建烟草昆虫熏蒸消杀效率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并将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包含的昆虫存在位置、昆虫存在密度和昆虫大小尺寸输入至所述烟草昆虫熏蒸消杀效率分析神经网络模型,以此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种类、熏蒸用药量、熏蒸烟雾浓度和熏蒸持续时间,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
通过构建烟草昆虫熏蒸消杀效率分析神经网络模型来确定熏蒸用药种类、熏蒸用药量、熏蒸烟雾浓度和熏蒸持续时间能够保证在选择合适熏蒸用药种类和用药量的情况下,实现熏蒸杀虫的最优化。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中,检测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中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从而使得所述烟草絮状物满足预设熏蒸用药安全残留百分比条件具体包括,
步骤S401,对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进行样本采集,并检测采集得到的样本的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
步骤S402,若所述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小于或者等于0.1%,则不需要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
步骤S403,若所述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大于0.1%,则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预定时长的光照处理和通风处理,从而降低其中的熏蒸用药残留量,直到所述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小于或者等于0.1%为止。
通过熏蒸用药消散处理将烟草中的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降低至小于或者等于0.1%能够有效地提高烟草的品质和实现烟草的最大化量产。
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该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通过对烟草进行烘干和分散的预处理,以避免烟草内部成团聚集而影响熏蒸用药的渗透效率,并且还通过对烟草絮状物的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以便于后续有针对性地对烟草絮状进行高效的和精准的熏蒸杀虫,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烟草中昆虫的成活率,最后还对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以此避免烟草中残留过多的熏蒸用药,从而提高烟草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可实施为:
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目标区域范围内出现的昆虫的种类、每种昆虫出现的数量和每种昆虫的平均尺寸大小;
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1)和所述目标区域范围内出现的昆虫的种类、每种昆虫出现的数量和每种昆虫的平均尺寸大小,计算在单位时间t0内消杀光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所有昆虫所需要的消杀能量C:
Figure BDA0002665308740000101
其中,所述N为所述目标区域内出现的昆虫的种类;所述Si为所述目标区域内第i种昆虫的平均尺寸大小;所述Si0为所述第i种昆虫的预设的最大尺寸大小;所述mi0为在所述单位时间t0内消杀光大小为Si0的第i种昆虫所需要的熏蒸药物重量,为实验值;Pi为所述目标区域内第i种昆虫的数量;
按照所述消杀能量和公式(2)计算在预设的时长T内杀灭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昆虫所需要的熏蒸器的数量K:
Figure BDA0002665308740000102
其中,m为一个熏蒸器中熏蒸药物的重量;β为预设的调节因子,其取值范围为[0.2,1];
按照所述熏蒸器的数量在所述目标区域内均匀布置熏蒸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方便地确定出在规定时间内消灭光昆虫所需要的熏蒸器的数量,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能以合理数量的熏蒸器来完成对昆虫的消杀,在不浪费熏蒸器的同时也能保证消杀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烟草进行烘干处理和分散处理,从而获得满足预定含水量条件和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
步骤S2,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并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
步骤S3,根据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
步骤S4,检测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中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从而使得所述烟草絮状物满足预设熏蒸用药安全残留百分比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对烟草进行烘干处理和分散处理,从而获得满足预定含水量条件和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具体包括,
步骤S101,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并根据所述实际含水量,对所述烟草进行满足预设烘干温度范围、预设烘干能量辐照强度范围或者预设烘干持续时间范围的烘干处理;
步骤S102,再次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当再次检测的实际含水量低于预设含水量阈值时,停止所述烘干处理,否则继续所述烘干处理,直到所述实际含水量低于所述预设含水量阈值为止;
步骤S103,将所述烟草放置于密闭空间中,并对所述密闭空间输送预定流量的流动空气,以此将所述烟草从原来的成团聚集状态变为满足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1中,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并根据所述实际含水量,对所述烟草进行满足预设烘干温度范围、预设烘干能量辐照强度范围或者预设烘干持续时间范围的烘干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1011,对所述烟草扫描投射红外光束,并根据透射穿过所述烟草后的红外光束的强度与所述扫描投射红外光束的强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
步骤S1012,根据所述实际含水量,对所述烟草进行加热烘干处理或者微波辐射烘干处理,其中,所述加热烘干处理的烘干温度为70-110℃且烘干持续时间为60s-240s,所述微波热辐射烘干处理的烘干能量辐照强度为80cal/cm2-150cal/cm2且烘干持续时间为50s-300s。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2中,再次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当再次检测的实际含水量低于预设含水量阈值时,停止所述烘干处理,否则继续所述烘干处理,直到所述实际含水量低于所述预设含水量阈值为止具体包括,
再次检测所述烟草当前的实际含水量,当再次检测的实际含水量低于0.01g/cm3,则停止所述烘干处理,否则继续所述烘干处理,直到所述实际含水量低于0.01g/cm3为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3中,将所述烟草放置于密闭空间中,并对所述密闭空间输送预定流量的流动空气,以此将所述烟草从原来的成团聚集状态变为满足预定空间分布密度条件的烟草絮状物具体包括,
步骤S1031,将所述烟草放置于密闭空间中,并对所述密闭空间输送流量不小于0.8L/s的流动空气,以此将烟草从原来的成团聚集状态变为烟草絮状物;
步骤S1032,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烟草絮状物进行双目拍摄,并分析拍摄得到的双目影像以此确定所述烟草絮状物的实际空间分布密度,并当所述实际空间分布密度小于或者等于0.8g/cm3时,停止输送所述流动空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并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201,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热红外成像,以此获得对应的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
步骤S202,从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提取相应的热红外线强度分布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热红外线强度分布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烟草絮状物中昆虫存在位置、昆虫存在密度和昆虫大小尺寸,以此作为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具体包括,
构建烟草昆虫熏蒸消杀效率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并将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包含的昆虫存在位置、昆虫存在密度和昆虫大小尺寸输入至所述烟草昆虫熏蒸消杀效率分析神经网络模型,以此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种类、熏蒸用药量、熏蒸烟雾浓度和熏蒸持续时间,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4中,检测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中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从而使得所述烟草絮状物满足预设熏蒸用药安全残留百分比条件具体包括,
步骤S401,对经过熏蒸后的烟草絮状物进行样本采集,并检测采集得到的样本的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
步骤S402,若所述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小于或者等于0.1%,则不需要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用药消散处理;
步骤S403,若所述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大于0.1%,则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预定时长的光照处理和通风处理,从而降低其中的熏蒸用药残留量,直到所述熏蒸用药残留百分比小于或者等于0.1%为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其中的昆虫存在状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烟草絮状物热红外影像确定目标区域范围内出现的昆虫的种类、每种昆虫出现的数量和每种昆虫的平均尺寸大小;
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昆虫存在状态信息,确定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对应的熏蒸用药信息和熏蒸操作工艺,从而对所述烟草絮状物进行熏蒸杀虫,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1)和所述目标区域范围内出现的昆虫的种类、每种昆虫出现的数量和每种昆虫的平均尺寸大小,计算在单位时间t0内消杀光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所有昆虫所需要的消杀能量C:
Figure FDA0002665308730000051
其中,所述N为所述目标区域内出现的昆虫的种类;所述Si为所述目标区域内第i种昆虫的平均尺寸大小;所述Si0为所述第i种昆虫的预设的最大尺寸大小;所述mi0为在所述单位时间t0内消杀光大小为Si0的第i种昆虫所需要的熏蒸药物重量,为实验值;Pi为所述目标区域内第i种昆虫的数量;
按照所述消杀能量和公式(2)计算在预设的时长T内杀灭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昆虫所需要的熏蒸器的数量K:
Figure FDA0002665308730000052
其中,m为一个熏蒸器中熏蒸药物的重量;β为预设的调节因子,其取值范围为[0.2,1];
按照所述熏蒸器的数量在所述目标区域内均匀布置熏蒸器。
CN202010916817.9A 2020-09-03 2020-09-03 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 Withdrawn CN1120426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817.9A CN112042618A (zh) 2020-09-03 2020-09-03 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817.9A CN112042618A (zh) 2020-09-03 2020-09-03 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2618A true CN112042618A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0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6817.9A Withdrawn CN112042618A (zh) 2020-09-03 2020-09-03 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2618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9911A (en) * 1980-12-09 1985-02-19 Johnson William H Energy efficient curing and drying system
CN101036529A (zh) * 2007-04-26 2007-09-19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一种烟草物料熏蒸处理方法
CN102282982A (zh) * 2011-05-06 2011-12-21 李翊玮 一种机械调控、绿色环保化片烟储存方法
CN104569254A (zh) * 2014-12-16 2015-04-29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一种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CN107303009A (zh) * 2016-04-20 2017-10-31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叶原料清洁储存养护方法
CN109344917A (zh) * 2018-11-08 2019-02-15 李凯兵 一种毒蛾属昆虫的物种鉴别方法及鉴别系统
CN110587758A (zh) * 2019-08-23 2019-12-20 佛山市顺德区世壮木业热处理有限公司 用于木材的熏蒸杀虫方法
CN110898814A (zh) * 2019-12-12 2020-03-24 安徽正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吸附剂的方法
CN110915470A (zh) * 2019-12-11 2020-03-27 常德鑫芙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烟叶病虫害治理系统
CN111165854A (zh) * 2019-12-17 2020-05-19 湖南捷力洲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一种烟叶防霉防虫存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9911A (en) * 1980-12-09 1985-02-19 Johnson William H Energy efficient curing and drying system
CN101036529A (zh) * 2007-04-26 2007-09-19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一种烟草物料熏蒸处理方法
CN102282982A (zh) * 2011-05-06 2011-12-21 李翊玮 一种机械调控、绿色环保化片烟储存方法
CN104569254A (zh) * 2014-12-16 2015-04-29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一种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CN107303009A (zh) * 2016-04-20 2017-10-31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叶原料清洁储存养护方法
CN109344917A (zh) * 2018-11-08 2019-02-15 李凯兵 一种毒蛾属昆虫的物种鉴别方法及鉴别系统
CN110587758A (zh) * 2019-08-23 2019-12-20 佛山市顺德区世壮木业热处理有限公司 用于木材的熏蒸杀虫方法
CN110915470A (zh) * 2019-12-11 2020-03-27 常德鑫芙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烟叶病虫害治理系统
CN110898814A (zh) * 2019-12-12 2020-03-24 安徽正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吸附剂的方法
CN111165854A (zh) * 2019-12-17 2020-05-19 湖南捷力洲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一种烟叶防霉防虫存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宏宇等: "《粮食与种子贮藏技术》", 30 June 2009, 金盾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amp Dawkins et al. Chicken welfare is influenced more by housing conditions than by stocking density
EP2789227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kämpfung von Varroa-Milben im Bienenstock
US6620025B2 (en) Evapora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honey bee diseases and undesirable hive conditions
JP2022516138A (ja) 昆虫の飼育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Gerritzen et al. Slaughter of poultry during the epidemic of avian influenza in the Netherlands in 2003
CN205671322U (zh) 一种茶树防治用害虫诱杀装置
Petersen et al. Assessment of fluralaner as a treatment in controlling Dermanyssus gallinae infestation on commercial layer farms and the potential for resulting benefits of improved bird welfare and productivity
CN112042618A (zh) 烟草的熏蒸杀虫方法
CN108902053A (zh) 一种智能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13769137B (zh) 一种畜禽养殖巡检防疫方法及系统
CN107980744A (zh) 一种智能驱捕蚊虫装置
Velarde et al. Surve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nning procedures used in Spanish pig abattoirs
CN112021293B (zh) 智能化的烟叶仓库熏蒸杀虫方法
CN210248074U (zh) 一种虫害靶标性诱监测仪
Anderson et al. Trapping sheep blowflies using bait‐bins
CN115617103A (zh) 一种用于蛋鸭养殖的智能养殖系统
AT507995A4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kämpfen von bienenschädlichen milben
Coles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ce infestation and leather damage in cattle
CN214282877U (zh) 一种蟑螂杀灭装置
Poochipakorn et al. The impact of strategic ventilation adjustments on stress responses in horses housed full-time in a vector-protected barn during the African horse sickness outbreak in Thailand
KR20140134162A (ko) 모기 및 파리 유인제와 이를 이용한 모기 및 파리 유인 포집기
GB2547420A (en) Broad spectrum flying insect control by attrition
KR20160100262A (ko) 신규한 해충방제용 훈증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해충방제 방법
Kumano et al. Female mating status does not affect male mating behavior in the West Indian sweetpotato weevil, Euscepes postfasciatus
CN219288533U (zh) 一种除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