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0328B -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0328B
CN112040328B CN202010770443.4A CN202010770443A CN112040328B CN 112040328 B CN112040328 B CN 112040328B CN 202010770443 A CN202010770443 A CN 202010770443A CN 112040328 B CN112040328 B CN 112040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nteractive process
data
messages
pu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04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0328A (zh
Inventor
杨武
许凤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04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0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0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0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0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0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1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1/8126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additional data, e.g. news, sports, stocks, weather forecasts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发送消息拉取请求;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及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用于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上述方法通过生成交互过程参数,解决了无法完全还原实际消息的交互过程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本地数据交互已无法满足网民日益增长的交互需要。近年来,有些数据交互系统需要在通过服务器连接多个客户端,以使客户端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互。
一个典型的数据交互场景为直播场景,在该场景中多个客户端通过服务器交互;直播业务有别于小视频等业务中最大的一个区别和特点是直播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包括评论,打赏,抢红包,连麦等等。对于客户端来说,所有的互动都是经过服务端包装后,推送到手机客户端,然后再由客户端解析后,根据不同消息类型,进行不同的展示,或者进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有时候在直播时,瞬间会有大量的观众涌进直播间,观众会在直播间进行评论,或者给主播打赏,这些消息都会被实时的推送到主播的手机端,打赏还会根据礼物的类型展示不同的动效,这些会导致手机的cpu占用很高,当消息数量到一定量级时,甚至导致主播端手机性能出现瓶颈,导致直播卡顿。因此,客户端需要经常定期的做一些性能测试,有针对性的优化,此时需要有一种能够完全复现当时主播开播时候消息推送情况的方法,但是目前的方法无法完全复原交互的原始情况,会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发现。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解决目前的数据交互复原方法无法完全复原原始情况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发送消息拉取请求;
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及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
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用于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接收消息拉取请求;
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
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
发送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交互过程数据。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
根据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所述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接收模式选择信号;
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一模式信号,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
响应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二模式信号,根据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生成消息交互的过程。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包括:
拉取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消息拉取请求;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及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
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用于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交互过程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包括:
拉取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拉取请求;
交互过程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消息拉取请求;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交互过程数据。
第七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包括:
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
交互过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所述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第八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接收模式选择信号;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一模式信号,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
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二模式信号,根据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生成消息交互的过程。
第九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发送消息拉取请求;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及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用于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上述方法通过生成交互过程参数,解决了无法完全还原实际消息的交互过程的技术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中消息拉取请求的生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中生成交互过程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的存储待拉取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中生成消息交互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一个数据交互系统的示意图,该数据交互系统中包括服务器101和终端设备102-105,其中每个终端设备中包括用于数据交互的客户端,所述服务器中包括用于数据交互的服务端;其中,每个所述终端设备102-105将需要与其他终端交互的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101中,一个终端设备102-105按照预定的规则从所述服务器101中拉取所述消息,如每隔预定的时间或者每当上次消息拉取结束之后进行下一次消息拉取。由此,多个终端设备102-105之间即可通过服务器101进行消息的交互。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数据交互方法可以由一数据交互装置来执行,该数据交互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实现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该数据交互装置可以集成设置在数据交互系统中的某设备中,比如数据交互终端设备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发送消息拉取请求;
可选的,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用于拉取终端设备所需要接收的消息;
在该步骤中,终端设备在达到数据拉取的时机时,发送消息拉取请求。
可选的,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包括发送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的终端的标识,如MAC地址,使用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的ID等等。
可选的,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还包括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以表示本次拉取的消息在整个消息交互过程中所拉取的消息序列中的顺序。可选的,当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为在所述消息交互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所发送的第一个消息拉取请求时,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不包括所述消息序列号。
可选的,在所述步骤S2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301,获取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步骤S302,根据所述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生成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步骤S303,将所述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消息拉取请求的参数生成所述消息拉取请求。
上述步骤表示消息拉取请求的生成过程,在步骤S301中,获取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该消息序列号可以通过服务器对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的响应获得,或者通过上次消息拉取请求获得;在步骤S302中,根据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生成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如在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上加1得到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或者当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为空时,将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设置为初始值,如1等;或者当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为空时,直接将空作为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以使服务器生成本次消息拉取的序列号;在步骤S303中,将步骤S302中计算得到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消息拉取请求的参数以生成所述步骤S201中所发送的消息拉取请求。
步骤S202,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及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
在该步骤中,终端设备接收与步骤S201中的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同时为了之后的重现消息交互的过程,还会接收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可选的,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其中,所述消息序列号为步骤S201中消息拉取请求中的消息序列号或者由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生成的消息序列号,表示为seq;所述消息标识为在所述消息交互过程中可以唯一标识所述消息的消息ID,示例性的,消息ID表示为msg_id,而由于每次终端设备所拉取的消息可能很多,如包括了参与所述消息交互过程的所有其他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消息,则此处的消息标识可以是消息标识的列表,所述消息标识的列表表示为msg_id_list;所述消息拉取时间为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的发送时间或者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表示为fetch_time。有这三个消息交互过程数据之后,即可记录消息交互过程中的实时情况。
步骤S203,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用于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在该步骤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为复原所述消息交互过程所需要使用的参数。
可选的,所述步骤S203包括:
步骤S401,根据所述消息拉取时间计算消息拉取时间间隔;
步骤S402,将所述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作为所述交互过程参数。
在步骤S401中,为了真实还原实时的消息交互过程,需要将消息的拉取时间转换成消息拉取时间间隔,这样无论真实的消息拉取时间是哪个时间点,拉取时的网络状态如何,终端设备的处理速度如何,都可以通过所述消息拉取时间间隔来表达。在步骤S401中,将步骤S202中得到的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步骤S401中得到的消息拉取时间间隔作为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和所述消息拉取时间间隔作为本次消息拉取的过程交互参数被关联在一起。
步骤S204,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
在该步骤中,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可以理解的,为了防止阻塞,所述存储过程可以是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异步存储到存储器中,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S201-S204是为了能够真实还原消息交互过程而在消息交互过程中客户端所做的改进,在上述实时交互过程中,加入了交互过程数据,以生成还原所述消息交互过程所需要的交互过程参数并保存,以便之后还原消息交互过程使用。
图5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数据交互方法可以由一数据交互装置来执行,该数据交互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实现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该数据交互装置可以集成设置在数据交互系统中的某设备中,数据交互服务器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接收消息拉取请求;
在该步骤中,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来的消息拉取请求,其中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如终端设备的MAC或者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的ID,以区分不同的终端设备或者不同的用户。
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的具体可以参见步骤S20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所述步骤S5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601,接收待拉取消息;
步骤S602,将所述待拉取消息以及待拉取消息的标识存储到存储器中。
即在接收到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之前,所述服务器需要得到待拉取的消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拉取消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到所述服务器的,以直播场景为例,示例性的,用户所发送的每一条消息都会显示在每个用户的终端设备中,则服务器会缓存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作为待拉取消息,之后当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消息拉取请求之后,再从缓存的消息中获取需要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的消息。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待拉取消息之后,将所述待拉取消息以及待拉取消息的标识存储到存储器中以便之后还原消息交互过程时使用。可以理解的,为了防止阻塞,所述存储过程可以是将所述拉取消息以及待拉取消息的标识异步存储到存储器中,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2,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
可选的,所述步骤S502包括:
响应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不包括消息序列号,生成初始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消息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响应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包括消息序列号,将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消息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该可选实施例对应上述消息拉取请求的一个具体形式,即第一个消息拉取请求中不包括消息序列号。此时,服务器判断消息拉取请求中是否已经包含消息序列号,如果没有包含,表示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消息交互过程中所发送的第一个消息拉取请求,此时服务器生成初始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消息拉取的消息序列号,可以理解的,所述初始消息序列号可以为任意数值,其仅表示初始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如果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已经包含了消息序列号,则服务器直接将所述拉取请求中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消息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可选的,所述过程交互数据还包括消息的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等,具体参见步骤S202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3,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
可选的,所述步骤S503包括:
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标识;
根据所述消息标识获取所述消息。
可选的,所述消息标识为消息标识列表,其中包括至少一个消息标识,由于参与数据交互的终端设备一般不止一个,交互的过程中的数据可能很多,因此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不止一个,此时用消息标识列表表示需要拉取的一系列消息。示例性的,服务器针对每个终端设备维护一个待拉取的消息标识列表,当接收到对应终端设备的消息拉取请求时,根据所述消息列表中的消息标识获取所述消息;或者所述服务器根据已存储的交互过程参数判断出还未拉取的消息的消息标识,当接收到对应终端设备的消息拉取请求时,根据所述消息标识获取所述消息。
步骤S504,发送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交互过程数据。
在该步骤中,作为对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的响应,服务器将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以及所述消息所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发送给发送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的终端设备。
上述步骤S501-S504是为了能够真实还原消息交互过程而在消息交互过程中服务端所做的改进,在上述实时交互过程中,加入了消息序列号,以生成交互过程数据,以便之后还原数据交互过程使用。
在存储了上述消息、消息的标识以及交互过程参数之后,可以使用上述消息、消息的标识以及交互过程参数还原真实的数据交互过程。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可以由一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装置来执行,该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实现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该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装置可以集成设置在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系统中的某设备中,如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服务器或终端设备中。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获取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
可选的,所述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终端设备从所述存储器中获取与所述消息交互过程相关的交互过程参数,根据所述交互过程的参数还原消息交互的过程。
步骤S702,根据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所述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可选的,所述步骤S702包括:
步骤S801,根据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消息拉取请求;
步骤S802,发送所述消息拉取请求;
步骤S803,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在步骤S801中,根据所述消息交互过程参数中的消息序列号,按照序列号的顺序依次生成消息拉取请求,其中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包括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如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在生成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之后,在步骤S802中发送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之后,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的消息标识获取对应的数据,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发送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受并展示所述消息以完成一次消息交互的过程,之后根据所述消息过程参数中的拉取时间间隔确定下一次发送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在该时间到来时,根据下一个消息序列号所对应的交互过程参数生成下一个消息拉取请求,如此反复执行直至遍历完所有的消息序列号为止以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对于服务器端来说,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消息拉取请求之后,不需要再判断需要拉取的消息,此时服务器不再获取实时消息,而是直接根据所述拉取请求中的消息标识到存储器中获取与之对应的消息,并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还原所述消息交互的过程。由此,由于交互过程参数中,消息序列号记录了消息交互的顺序、消息标识用于记录消息交互中所交互的消息、拉取时间间隔记录了实时消息交互中由于当时的网络状况、终端设备的状况以及服务器的状况等各种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延时,因此可以1:1完全复原所述消息交互的原始状态。
还原消息交互的过程一般是终端设备通过代理等方式将还原所用的消息拉取请求代理到其他服务器上,以使消息交互服务器能够分清楚消息拉取请求是为了还原交互过程还是为了拉取实时消息。这样做需要部署额外的服务器来实现所述消息交互过程的还原。
为解决该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接收模式选择信号;
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一模式信号,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
响应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二模式信号,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生成消息交互的过程。
可选的,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客户端中设置动态开关,示例性的,所述动态开关为虚拟按钮,当虚拟按钮被触发时,产生模式选择信号,以选择所述客户端处于回放模式或者处于实时模式。此时,所述客户端接收模式选择信号进入实时模式或者回放模式。当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实时模式时,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以生成可以进行回放的消息以及消息交互过程参数。当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回放模式时,服务器能够识别出客户端为回放模式,并根据上述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方法数生成消息交互过程。
可选的,所述客户端还可以通过触发产生重置信号,服务器接收到所述重置信号之后,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消息序列号重置为初始值,以从开始重新回放。
可选的,所述客户端还提供过期时间设置,即设置回放的最长时间,当超过所述最长时间之后,自动切换回实时模式,以避免客户端长时间处于回放模式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消息交互。
测试客户端性能,往往需要使用压力测试,即消息交互最多、最活跃的交互过程来测试。目前,通常需要人工去查找合适的消息交互过程来进行客户端性能的测试。为此,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定时统计消息交互最多、最活跃的消息交互过程,如按照参与消息交互的客户端的数量、交互消息的数量等按照不同的权重计算出消息交互过程的分值,并动态实时更新,保存分值最高的N个消息交互过程到存储中,并可以设置保存的最长时间,如1个月等,这样可以快速获取到历史分值最高的消息交互过程,以自动选择消息交互过程进行客户端性能测试。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实际应用场景为直播场景。直播用户通过客户端开启直播间,其他用户通过客户端进入直播间进行消息交互。在该应用场景下,如图1中所示的服务器101即为直播服务器,终端设备102-105即为直播用户和观众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每个终端设备中都安装有直播客户端。在实时直播时,直播客户端和直播服务器按照上述数据交互方法中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消息交互,并在存储器中存储所交互的消息以及交互过程参数;在回放时,直播客户端执行所述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方法,从所述存储器中获取交互过程参数,之后按照交互过程参数中的消息序列号和消息拉取间隔发送消息拉取请求,所述直播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消息拉取请求,识别出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是回放过程中的消息拉取请求,从所述存储器中获取对应的消息并发送给所述直播客户端以生成所述数据交互的过程。
由此,由于在实时交互的过程中保存了消息交互过程参数以及消息,因此可以在回放所述消息交互过程时,严格按照实时交互的过程去回放,避免了目前客户端以轮询的方式发送消息拉取请求所带来的不能按照实际消息交互的过程进行回放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发送消息拉取请求;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及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用于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上述方法通过生成交互过程参数,解决了无法完全还原实际消息的交互过程的技术问题。
在上文中,虽然按照上述的顺序描述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步骤并不必然按照上述顺序执行,其也可以倒序、并行、交叉等其他顺序执行,而且,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再加入其他步骤,这些明显变型或等同替换的方式也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900包括:拉取请求发送模块901、数据接收模块902、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模块903和交互过程参数存储模块904。其中,
拉取请求发送模块901,用于发送消息拉取请求;
数据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及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
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模块903,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用于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交互过程参数存储模块904,用于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模块903,还用于:
根据所述消息拉取时间计算消息拉取时间间隔;
将所述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作为所述交互过程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交互装置900还包括消息拉取请求生成模块,用于:
获取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根据所述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生成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将所述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消息拉取请求的参数生成所述消息拉取请求。
图9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2-图4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2-图4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2-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1000包括:拉取请求接收模块1001、交互过程数据生成模块1002、数据获取模块1003和数据发送模块1004。其中,
拉取请求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消息拉取请求;
交互过程数据生成模块1002,用于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
数据获取模块1003,用于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
数据发送模块1004,用于发送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交互过程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模块1002,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不包括消息序列号,生成初始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消息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响应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包括消息序列号,将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消息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003,还用于:
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标识;
根据所述消息标识获取所述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消息标识包括消息标识列表,所述消息标识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消息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交互装置1000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
接收待拉取消息;
将所述待拉取消息以及待拉取消息的标识存储到存储器中。
图10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1100包括: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模块1101和交互过程生成模块1102。其中,
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模块1101,用于获取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
交互过程生成模块1102,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所述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述交互过程参数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生成模块1102,还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消息拉取请求;发送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图11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接收模式选择信号;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一模式信号,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
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二模式信号,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生成消息交互的过程。
下面参考图12,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2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12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1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1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2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12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1201、ROM 1202以及RAM 1203通过总线1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205也连接至总线12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12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12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12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1208;以及通信装置1209。通信装置12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12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12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12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1208被安装,或者从ROM 12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12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发送消息拉取请求;
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及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
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用于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消息拉取时间计算消息拉取时间间隔;
将所述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作为所述交互过程参数。
进一步的,在所述发送消息拉取请求之前还包括:
获取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根据所述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生成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将所述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消息拉取请求的参数生成所述消息拉取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接收消息拉取请求;
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
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
发送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交互过程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不包括消息序列号,生成初始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数据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响应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包括消息序列号,将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数据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包括:
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标识;
根据所述消息标识获取所述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消息标识包括消息标识列表,所述消息标识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消息标识。
进一步的,在所述接收消息拉取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待拉取消息;
将所述待拉取消息以及待拉取消息的标识存储到存储器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
根据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所述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包括:
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所述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消息拉取请求;
发送所述消息拉取请求;
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接收模式选择信号;
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一模式信号,根据上述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
响应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二模式信号,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生成消息交互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包括:
拉取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消息拉取请求;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及与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
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用于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交互过程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消息拉取时间计算消息拉取时间间隔;
将所述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作为所述交互过程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交互装置还包括消息拉取请求生成模块,用于:
获取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根据所述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生成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将所述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消息拉取请求的参数生成所述消息拉取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包括:
拉取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拉取请求;
交互过程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交互过程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不包括消息序列号,生成初始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消息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响应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包括消息序列号,将所述消息拉取请求中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消息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标识;
根据所述消息标识获取所述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消息标识包括消息标识列表,所述消息标识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消息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交互装置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
接收待拉取消息;
将所述待拉取消息以及待拉取消息的标识存储到存储器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包括:
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
交互过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所述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述交互过程参数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过程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消息拉取请求;发送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接收与所述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接收模式选择信号;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一模式信号,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
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二模式信号,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生成消息交互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所述数据交互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所述数据交互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7)

1.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发送第一消息拉取请求;
接收与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多条消息以及与多条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多条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所述消息序列号表示本次拉取的消息在消息交互过程中所拉取的消息序列中的顺序,所述消息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消息,所述消息拉取时间为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或者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
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用于生成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以使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在生成消息交互过程时,获取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并根据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多条所述消息以生成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所述根据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多条所述消息以生成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包括:根据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生成第二消息拉取请求,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拉取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消息拉取时间计算消息拉取时间间隔;
将所述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作为所述交互过程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第一消息拉取请求之前还包括:
获取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根据所述上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生成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将所述本次拉取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消息拉取请求的参数生成所述消息拉取请求。
4.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一消息拉取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多条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所述消息序列号表示本次拉取的消息在消息交互过程中所拉取的消息序列中的顺序,所述消息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消息,所述消息拉取时间为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或者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
获取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多条消息;
发送多条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以使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在生成消息交互过程时,获取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并根据交互过程参数生成第二消息拉取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第二消息拉取请求获取对应的消息发送给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以使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中不包括消息序列号,生成初始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数据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中包括消息序列号,将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中的消息序列号作为本次数据拉取的消息序列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包括:
获取所述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消息标识;
根据所述消息标识获取所述消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标识包括消息标识列表,所述消息标识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消息的标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消息拉取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待拉取消息;
将所述待拉取消息以及待拉取消息的消息标识存储到存储器中。
9.一种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的生成过程包括: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拉取请求,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并获取与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多条消息后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并存储到存储器中;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多条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所述消息序列号表示本次拉取的消息在消息交互过程中所拉取的消息序列中的顺序,所述消息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消息,所述消息拉取时间为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或者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
根据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多条所述消息以生成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所述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生成第二消息拉取请求;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拉取请求;
接收与所述第二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11.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式选择信号;
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一模式信号,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
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二模式信号,根据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生成消息交互的过程。
12.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取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拉取请求;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多条消息以及与多条所述消息对应的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多条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所述消息序列号表示本次拉取的消息在消息交互过程中所拉取的消息序列中的顺序,所述消息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消息,所述消息拉取时间为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或者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
交互过程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其中,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用于生成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交互过程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存储到存储器中,以使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在生成消息交互过程时,获取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并根据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多条所述消息以生成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所述根据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多条所述消息以生成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包括:根据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生成第二消息拉取请求,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拉取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消息以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13.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取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拉取请求;
交互过程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多条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所述消息序列号表示本次拉取的消息在消息交互过程中所拉取的消息序列中的顺序,所述消息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消息,所述消息拉取时间为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或者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所对应的多条消息;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多条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以使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在生成消息交互过程时,获取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并根据交互过程参数将第二消息拉取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第二消息拉取请求获取对应的消息发送给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以使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生成所述消息交互过程。
14.一种消息交互过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互过程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所述交互过程参数的生成过程包括: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拉取请求,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生成交互过程数据并获取与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对应的多条消息后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根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生成交互过程参数并存储到存储器中;其中,所述交互过程数据为记录多条所述消息的实时交互过程的数据;所述交互过程数据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时间,所述消息序列号表示本次拉取的消息在消息交互过程中所拉取的消息序列中的顺序,所述消息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消息,所述消息拉取时间为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或者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拉取请求的时间;所述交互过程参数包括消息序列号、消息标识以及消息拉取间隔;
交互过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参数获取多条所述消息以生成多条所述消息的交互过程。
15.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接收模式选择信号;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一模式信号,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
消息交互过程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模式选择信号为第二模式信号,根据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息交互过程的生成方法生成消息交互的过程。
1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70443.4A 2020-08-04 2020-08-04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040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0443.4A CN112040328B (zh) 2020-08-04 2020-08-04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0443.4A CN112040328B (zh) 2020-08-04 2020-08-04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0328A CN112040328A (zh) 2020-12-04
CN112040328B true CN112040328B (zh) 2023-03-10

Family

ID=7358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0443.4A Active CN112040328B (zh) 2020-08-04 2020-08-04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03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5568B (zh) * 2021-03-28 2022-07-26 杭州迪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模块间数据传输方法及控制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285A (zh) * 2003-01-16 2004-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流媒体服务的网络带宽检测方法
CN1794667A (zh) * 2005-08-09 2006-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状况探测方法
CN1878094A (zh) * 2005-06-10 2006-12-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最大可用带宽的测试方法
CN101170703A (zh) * 2007-11-2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网络电视视频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71823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故障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159986A1 (en) * 2010-06-17 2011-12-22 Yale University Testing live streaming systems
CN107078962A (zh) * 2016-09-13 2017-08-18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Sdn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179979A (zh) * 2016-03-10 2017-09-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终端信息的获取、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93183A (zh) * 2016-06-13 2017-12-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815102A (zh) * 2019-01-21 2019-05-28 武汉斗鱼鱼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351569A (zh) * 2019-06-25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内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1180B1 (en) * 2000-03-16 2005-12-27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request-response service using live connection traffic
CN106488301B (zh) * 2015-08-25 2019-11-05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录屏方法和装置及视频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05721947B (zh) * 2016-02-02 2019-05-10 上海逗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目标多人交互视频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8401174B (zh) * 2018-02-24 2021-03-02 广州久邦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虚拟直播房间直播系统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355986B (zh) * 2018-12-21 2022-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间中的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708237A (zh) * 2019-10-30 2020-01-1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交互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285A (zh) * 2003-01-16 2004-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流媒体服务的网络带宽检测方法
CN1878094A (zh) * 2005-06-10 2006-12-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最大可用带宽的测试方法
CN1794667A (zh) * 2005-08-09 2006-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状况探测方法
CN101170703A (zh) * 2007-11-2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网络电视视频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71823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故障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159986A1 (en) * 2010-06-17 2011-12-22 Yale University Testing live streaming systems
CN107179979A (zh) * 2016-03-10 2017-09-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终端信息的获取、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93183A (zh) * 2016-06-13 2017-12-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7078962A (zh) * 2016-09-13 2017-08-18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Sdn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815102A (zh) * 2019-01-21 2019-05-28 武汉斗鱼鱼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351569A (zh) * 2019-06-25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内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0328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82584A1 (zh) 消息交互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EP4262214A1 (en) Screen proj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228336A1 (zh) 视频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26411A (zh) 视频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694757B (zh) 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078638A1 (en) Image fu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818383B (zh) 视频数据的生成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143649A1 (e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CN112199174A (zh) 消息发送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63336B (zh) 视频资源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913270B (zh) 直播方法和装置
CN112040328B (zh)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225255B (zh) 目标视频推送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7885B (zh) 直播间互动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478916B (zh) 基于视频流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43157A (zh) 直播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84822B (zh) 一种同步播放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78242A (zh) 媒体内容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产品
WO2022048490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203103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9573B (zh) 配置视频特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89891A (zh) 云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可读介质和设备
CN114187169A (zh) 视频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4360B (zh) 音视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介质
CN112036818B (zh) 基于训练对象阵列图的交互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