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8856B - 电缆对位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缆对位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8856B
CN112038856B CN202010896305.0A CN202010896305A CN112038856B CN 112038856 B CN112038856 B CN 112038856B CN 202010896305 A CN202010896305 A CN 202010896305A CN 112038856 B CN112038856 B CN 112038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lide rail
bearing
alignmen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63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8856A (zh
Inventor
高怿
毕超豪
宋长青
汪创
曾耀强
刘福来
任炜
杨文清
李子森
吴浚铭
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63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8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8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8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8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8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对位装置及方法。电缆对位装置包括:安装本体、移动机构、升降机构、承载机构与对位机构,所述安装本体通过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在隧道中移动,所述承载机构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安装本体升降配合,所述对位机构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对位机构上,且所述对位机构用于与电缆搭接配合。上述电缆对位装置能够使得电缆的对接或拼接更加容易。

Description

电缆对位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拼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缆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网铺设的工程当中,往往需要将多种型号的电缆在有限的隧道空间内进行电缆拼接。即在进行电缆拼接时需要对高压电缆或超高压电缆进行对接,同时根据电网铺设要求,往往需要先将电缆举升到预设高度,再对电缆进行对接或拼接操作。而这部分电缆自身重量较大(重量可以达到50kg/m)。目前,所采用的方式依然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电缆进行对接操作,从而使得电缆的对接或拼接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缆拼接或对接十分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对位装置。
一种电缆对位装置,所述电缆对位装置包括:安装本体、移动机构、升降机构、承载机构与对位机构,所述安装本体通过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在隧道中移动,所述承载机构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安装本体升降配合,所述对位机构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对位机构上,且所述对位机构用于与电缆搭接配合。
一种电缆对位方法,采用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根据的所述电缆在所述隧道中的位置移动所述安装本体;根据所述电缆与所述安装本体的相对位置,对所述承载机构与所述对位机构进行调整,直至所述电缆与所述对位机构搭接配合;根据预设的对接位置,通过所述电缆对位装置对所述电缆进行移动;对移动后的所述电缆进行对接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动组与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间隔设置在所述隧道中,所述第一滑动组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滑动组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滑动组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组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本体的第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安装本体的第二侧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滑动组包括第一轴承与第一轨道轮,所述第一轨道轮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轮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组包括第二轴承与第二轨道轮,所述第二轨道轮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轨道轮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减速器、联轴器、伺服电机、传动丝杆与多个导向件,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伺服电机均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上,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相连,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相连,多个所述导向件沿所述安装本体的周向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上,所述传动丝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承载机构的升降方向相一致,所述导向件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承载机构的升降方向相一致,所述承载机构与所述传动丝杆传动配合,且所述承载机构与多个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套设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导向套,多个所述沿所述承载机构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上,所述导向套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套设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搭接件与第二搭接件,所述安装板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承载机构上,所述第一搭接件装设在所述安装板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搭接件装设在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传动丝杆穿过的条形口,且所述条形口的长边方向与所述安装板的移动方向相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机构还包括第三滑轨、第四滑轨、第一滑块组与第二滑块组,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四滑轨间隔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上,所述第一滑块组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组与所述第四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装设在所述第一滑块组与所述第二滑块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组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四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组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组上设有第一卡止件,所述第二滑块组上设有第二卡止件,所述第一卡止件与所述第三滑轨卡止配合,所述第二卡止件与所述第四滑轨卡止配合。
上述电缆对位装置在使用时,首先确定所需拼接的两个电缆在隧道中的位置,通过移动机构将安装本体在隧道中移动到与电缆对位的位置(即保证电缆对位装置能够与电缆进行搭接配合的位置),然后根据电缆在隧道中所处的高度,承载机构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实现在安装本体上的高度调整,直至位于承载机构上的对位机构与电缆处于同一高度。此时,对对位机构进行移动调节,即对位机构与承载机构实现相对移动,直至对位机构与电缆实现搭接。最后,根据安装要求(即需要将电缆从起始高度提高到预设高度的高度值),承载机构再次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调整,此时,电缆会随电缆对位装置一同进行升降移动。待电缆达到预设安装高度后,停止承载机构的升降调整。然后,根据所需对位的两个电缆的端部对位情况,可以再次利用对位机构对电缆进行二维空间的移动,即保证两个电缆的端部能够实现有效对位。同时,若相邻两个电缆端部间距过大,电缆对位装置也可以在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实现两个电缆端部之间的间距改变。因此,上述电缆对位装置能够使得电缆的对接或拼接更加容易。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电缆拼接的时候,会存在两种情形:
(1)针对需要拼接的两根电缆,其中一根电缆已达到安装需求,无需借助电缆对位装置进行上述对位调节。
(2)针对需要拼接的两根电缆,两根电缆均未达到安装需要,即两根电缆均需要通过电缆对位装置进行上述对位调节。
针对情形(1),此时可以仅利用一个电缆对位装置对未达到安装要求的电缆进行搭接配合,并进行上述对位调节,无需将两个电缆均与电缆对位装置进行搭接配合。
针对情形(2),可以利用两个电缆对位装置分别与两个电缆进行搭接配合,然后根据安装需求,同时对两个电缆对位装置进行上述对位调节,从而实现两个电缆能够在满足安装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对位拼接。
上述电缆对位方法在使用时,首先确定所需拼接的两个电缆在隧道中的位置,然后对移动本体进行移动,直至电缆对位装置与电缆能够进行对应操作。然后根据电缆在隧道中所处的高度,承载机构可以实现在安装本体上的高度调整,即承载机构上通过高度调整能够实现对位机构与电缆处于同一高度。此时,对对位机构进行移动调节,即对位机构与承载机构实现相对移动,从而便能够实现对位机构与电缆实现搭接。最后,根据预设的对接位置,通过电缆对位装置便能够带动电缆到达预设的对接位置,并实现在预设位置进行对接。上述电缆对位方法无需人工对电缆进行搬运,即可实现电缆的对接,从而使得电缆的对接或拼接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缆对位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缆拼接时电缆对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缆对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缆对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缆对位方法的流程图。
10、隧道,11、支撑杆,20、电缆,100、安装本体,200、移动机构,210、第一滑轨,220、第二滑轨,230、第一滑动组,231、第一轴承,232、第一轨道轮,240、第二滑动组,300、升降机构,310、减速器,320、联轴器,330、伺服电机,340、传动丝杆,350、导向件,360、导向套,400、承载机构,500、对位机构,510、安装板,511、条形口,520、第一搭接件,530、第二搭接件,540、第三滑轨,541、第一限位块,550、第四滑轨,551、第二限位块,560、第一滑块组,561、第一卡止件,570、第二滑块组,571、第二卡止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与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对位装置包括:安装本体100、移动机构200、升降机构300、承载机构400与对位机构500,安装本体100通过移动机构200用于在隧道10中移动,承载机构400通过升降机构300与安装本体100升降配合,对位机构500可移动地装设在对位机构500上,且对位机构500用于与电缆20搭接配合。
上述电缆对位装置在使用时,首先确定所需拼接的两个电缆20在隧道10中的位置,通过移动机构200将安装本体100在隧道10中移动到与电缆20对位的位置(即保证电缆对位装置能够与电缆20进行搭接配合的位置),然后根据电缆20在隧道10中所处的高度,承载机构400可以通过升降机构300实现在安装本体100上的高度调整,直至位于承载机构400上的对位机构500与电缆20处于同一高度。此时,对对位机构500进行移动调节,即对位机构500与承载机构400实现相对移动,直至对位机构500与电缆20实现搭接。最后,根据安装要求(即需要将电缆20从起始高度提高到预设高度的高度值),承载机构400再次通过升降机构300进行升降调整,此时,电缆20会随电缆对位装置一同进行升降移动。待电缆20达到预设安装高度后,停止承载机构400的升降调整。然后,根据所需对位的两个电缆20的端部对位情况,可以再次利用对位机构500对电缆20进行二维空间的移动,即保证两个电缆20的端部能够实现有效对位。同时,若相邻两个电缆20端部间距过大,电缆对位装置也可以在移动机构200的带动下,实现两个电缆20端部之间的间距改变。因此,上述电缆对位装置能够使得电缆20的对接或拼接更加容易。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电缆20拼接的时候,会存在两种情形:
(1)针对需要拼接的两根电缆20,其中一根电缆20已达到安装需求,无需借助电缆对位装置进行上述对位调节。
(2)针对需要拼接的两根电缆20,两根电缆20均未达到安装需要,即两根电缆20均需要通过电缆对位装置进行上述对位调节。
针对情形(1),此时可以仅利用一个电缆对位装置对未达到安装要求的电缆20进行搭接配合,并进行上述对位调节,无需将两个电缆20均与电缆对位装置进行搭接配合。
针对情形(2),可以利用两个电缆对位装置分别与两个电缆20进行搭接配合,然后根据安装需求,同时对两个电缆对位装置进行上述对位调节,从而实现两个电缆20能够在满足安装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对位拼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电缆20在隧道10中对接,沿隧道10的轴向在隧道10上还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杆11,电缆20可以放置在支撑杆11上进行对接,或者电缆20对接完成后放置在支撑杆11上。
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00包括第一滑轨210、第二滑轨220、第一滑动组230与第二滑动组240,第一滑轨210与第二滑轨220间隔设置在隧道10中,第一滑动组230可转动地装设在安装本体100的第一侧,第二滑动组240可转动地装设在安装本体100的第二侧,第一滑动组230与第一滑轨210滑动配合,第二滑动组240与第二滑轨220滑动配合。具体地,安装本体100与承载机构400可以是安装板510或安装框。通过在隧道10内部布置第一滑轨210与第二滑轨220,从而能够使得电缆对位装置带动电缆20在隧道10内进行移动,即无需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电缆20搬运至隧道10中,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进一步地,安装本体100的第一侧与安装本体100的第二侧为安装本体100上相对应的两侧。第一滑轮组包括两个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组包括两个第二滑轮,两个第一滑轮在安装本体100的第一侧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滑轮在安装本体100的第二侧可转动地间隔设置。
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本体100的第一侧设有第一转轴,安装本体100的第二侧设有第二转轴,第一滑动组230包括第一轴承231与第一轨道轮232,第一轨道轮232通过第一轴承231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轨道轮232与第一滑轨210滑动配合;第二滑动组240包括第二轴承与第二轨道轮,第二轨道轮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轨道轮与第二滑轨220滑动配合。具体地,安装本体100可以通过多个拼接杆依次首尾拼接形成安装框体,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电缆对位装置的自身重量。同时,可以在安装本体100的受力集中部位加设加强板或紧固板,避免安装本体100由于受力过中出现损坏。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凸出于安装本体100的第一侧,即第一滑轮组通过第一转轴能够更加方便的装设在安装本体100上,同时也保证了第一滑轮组相对于安装本体100的转动效果。第二转轴凸出于安装本体100的第二侧,即第二滑轮组通过第二转轴能够更加方便的装设在安装本体100上,同时也保证了第二滑轮组相对于安装本体100的转动效果。更进一步地,在第一轨道轮232上加装第一轴承231,能够减小第一滑轮组与第一转轴的滚动摩擦力,在第二轨道轮上加装第二轴承,能够减小第二滑轮组与第二转轴的滚动摩擦力。
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0包括减速器310、联轴器320、伺服电机330、传动丝杆340与多个导向件350,减速器310与伺服电机330均装设在安装本体100上,减速器310与伺服电机330通过联轴器320相连,传动丝杆340的一端与减速器310的输出端相连,多个导向件350沿安装本体100的周向装设在安装本体100上,传动丝杆340的轴向方向与承载机构400的升降方向相一致,导向件350的轴向方向与承载机构400的升降方向相一致,承载机构400与传动丝杆340传动配合,且承载机构400与多个导向件350可移动地套设配合。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本体100为安装框,为了保证升降机构300对于承载机构400的升降效果,会将减速器310装设在安装本体100的中部,即使得传动丝杆340能够向承载机构400的中部施加作用力。因此,在装设减速器310时,可以先在安装本体100上加设固定板,即将固定板装设在安装本体100的中部,然后将减速器310装设在固定板上。进一步地,在承载机构400对的中部开设与传动丝杆340相配合的螺纹孔,即通过传动丝杆340的转动,便能够实现承载机构400相对于安装本体100的升降移动。更进一步地,通过减速器310、联轴器320与伺服电机330三者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升降机构300的输出效率。另外,减速机可以为传动丝杆340施加有效地扭力,保证了电缆对位装置在对不同型号电缆20的升降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件350为导向杆或导向柱,在承载机构400随传动丝杆340进行升降移动的过程中,导向件350能够保证承载机构400整体沿传动丝杆340的轴向方向移动,即避免承载机构400在升降移动时出现倾斜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0包括液压缸、推杆与多个第二导向件350,液压缸装设在安装本体100上,推杆与液压缸的输出端相连,多个第二导向件350沿安装本体100的周向装设在安装本体100上,推杆的施力方向与承载机构400的升降方向相一致,第二导向件350的轴向方向与承载机构400的升降方向相一致,推杆与承载机构400相连,且承载机构400与多个第二导向件350可移动地套设配合。第二导向件350为导向杆或导向柱。在承载机构400随推杆进行升降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导向件350能够保证承载机构400整体沿推杆的轴向方向移动,即避免承载机构400在升降移动时出现倾斜的情况。
参阅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0包括多个导向套360,多个沿承载机构40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承载机构400上,导向套360一一对应的与导向件350可移动地套设配合。具体地,承载机构400上设有与导向件350一一对应的多个适配口,将导向套360一一对应的套装在适配口中,此时导向套360可以与适配口的口壁粘接配合或过盈配合。即承载机构400通过导向套360与导向件350套设配合,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承载机构400与导向件350之间的摩擦力。
参阅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位机构500包括安装板510、第一搭接件520与第二搭接件530,安装板510可移动地装设在承载机构400上,第一搭接件520装设在安装板510的其中一端,第二搭接件530装设在安装板510的另一端,安装板510上还设有用于传动丝杆340穿过的条形口511,且条形口511的长边方向与安装板510的移动方向相一致。具体地,第一搭接件520与第二搭接件530为杆体或板体。第一搭接件520的端部为弧形部或凹部,第二搭接件530的端部为弧形部或凹部。即第一搭接件520能够通过弧形部或凹部实现对电缆20外部的包裹,以及第二搭接件530能够通过弧形部或凹部实现对另一电缆20外部的包裹。上述这种搭接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电缆20与对位机构500进行搭接配合时出现意外掉落的情况。
参阅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位机构500还包括第三滑轨540、第四滑轨550、第一滑块组560与第二滑块组570,第三滑轨540与第四滑轨550间隔设置在承载机构400上,第一滑块组560与第三滑轨540滑动配合,第二滑块组570与第四滑轨550滑动配合,安装板510装设在第一滑块组560与第二滑块组570上。具体地,通过加设第三滑轨540与第四滑轨550从而能够使得安装板510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另外,安装板510通过第一滑块组560与第二滑块组570实现与第三滑轨540及第四滑轨550的滑动配合,避免了安装板510与第三滑轨540及第四滑轨550直接摩擦出现损坏。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510为矩形安装板510或方形安装板510。第一滑块组560与第二滑块组570均包括两个滑块,即总共利用四个滑块实现了与安装板510四个端部的安装配合。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在选用滑块个数时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滑轨54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滑块组560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块541,第四滑轨55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滑块组570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块551。具体地,第一卡止件561与第二卡接件为卡钩或卡扣。当安装板510移动到预设位置后,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卡止件561,即实现第一卡止件561与第三滑轨540的卡接配合,以及通过调整第二卡止件571,实现第二卡止件571与第四滑轨550的卡接配合。上述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安装板510在预设位置的固定,即避免了电缆20在对接时安装板510出现移动。
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块组560上设有第一卡止件561,第二滑块组570上设有第二卡止件571,第一卡止件561与第三滑轨540卡止配合,第二卡止件571与第四滑轨550卡止配合。具体地,上述这种实施方式能够有效保证安装板510在第三滑轨540与第四滑轨550的滑轨范围内进行移动,避免安装板510出现脱轨情况。
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缆对位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100、根据的电缆20在隧道10中的位置移动安装本体100;
S200、根据电缆20与安装本体100的相对位置,对承载机构400与对位机构500进行调整,直至电缆20与对位机构500搭接配合;
S300、根据预设的对接位置,通过电缆对位装置对电缆20进行移动;
S400、对移动后的电缆20进行对接操作。
上述电缆对位方法在使用时,首先确定所需拼接的两个电缆20在隧道10中的位置,然后对移动本体进行移动,直至电缆对位装置与电缆20能够进行对应操作。然后根据电缆20在隧道10中所处的高度,承载机构400可以实现在安装本体100上的高度调整,即承载机构400上通过高度调整能够实现对位机构500与电缆20处于同一高度。此时,对对位机构500进行移动调节,即对位机构500与承载机构400实现相对移动,从而便能够实现对位机构500与电缆20实现搭接。最后,根据预设的对接位置,通过电缆对位装置便能够带动电缆20到达预设的对接位置,并实现在预设位置进行对接。上述电缆对位方法无需人工对电缆20进行搬运,即可实现电缆20的对接,从而使得电缆20的对接或拼接更加容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对位装置包括:安装本体、移动机构、升降机构、承载机构与对位机构,所述安装本体通过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在隧道中移动,所述承载机构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安装本体升降配合,所述对位机构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承载机构上,且所述对位机构用于与电缆搭接配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减速器、联轴器、伺服电机、传动丝杆与多个导向件,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伺服电机均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上,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相连,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相连,多个所述导向件沿所述安装本体的周向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上,所述传动丝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承载机构的升降方向相一致,所述导向件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承载机构的升降方向相一致,所述承载机构与所述传动丝杆传动配合,且所述承载机构与多个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套设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动组与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间隔设置在所述隧道中,所述第一滑动组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滑动组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滑动组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组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的第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安装本体的第二侧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滑动组包括第一轴承与第一轨道轮,所述第一轨道轮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轮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组包括第二轴承与第二轨道轮,所述第二轨道轮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轨道轮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导向杆或导向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导向套,多个所述沿所述承载机构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上,所述导向套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套设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搭接件与第二搭接件,所述安装板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承载机构上,所述第一搭接件装设在所述安装板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搭接件装设在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传动丝杆穿过的条形口,且所述条形口的长边方向与所述安装板的移动方向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机构还包括第三滑轨、第四滑轨、第一滑块组与第二滑块组,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四滑轨间隔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上,所述第一滑块组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组与所述第四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装设在所述第一滑块组与所述第二滑块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组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四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组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组上设有第一卡止件,所述第二滑块组上设有第二卡止件,所述第一卡止件与所述第三滑轨卡止配合,所述第二卡止件与所述第四滑轨卡止配合。
10.一种电缆对位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根据的所述电缆在所述隧道中的位置移动所述安装本体;
根据所述电缆与所述安装本体的相对位置,对所述承载机构与所述对位机构进行调整,直至所述电缆与所述对位机构搭接配合;
根据预设的对接位置,通过所述电缆对位装置对所述电缆进行移动;
对移动后的所述电缆进行对接操作。
CN202010896305.0A 2020-08-31 2020-08-31 电缆对位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038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6305.0A CN112038856B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缆对位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6305.0A CN112038856B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缆对位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8856A CN112038856A (zh) 2020-12-04
CN112038856B true CN112038856B (zh) 2022-02-01

Family

ID=73586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6305.0A Active CN112038856B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缆对位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885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32894A1 (de) * 1985-09-14 1987-03-26 Kocks Technik Drei-walzen-schraegwalzgeruest mit wechselvorrichtungen
CN204835169U (zh) * 2015-08-17 2015-12-0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一种电缆对接的加持装置
CN108233140A (zh) * 2017-12-29 2018-06-29 郑州天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抓手式电力电缆接线用对接装置
CN208385807U (zh) * 2018-04-13 2019-01-15 丁佐琳 一种电力高压电缆自动处理设备
CN209169917U (zh) * 2018-11-19 2019-07-26 福建联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隧道电缆支架
CN109659879B (zh) * 2019-01-22 2021-02-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电缆固定机构及电缆敷设辅助装置
CN209881225U (zh) * 2019-06-28 2019-12-31 中隧隧盾国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槽盒安装用小车
CN110328506A (zh) * 2019-07-30 2019-10-15 湖北双航机电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轨道对接架车
KR102061059B1 (ko) * 2019-08-08 2019-12-31 (주)제이티엔지니어링 지중배전라인 안전 연결용 접속장치
CN210404673U (zh) * 2019-10-31 2020-04-24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隧道施工用电缆支撑架
CN210830742U (zh) * 2019-11-18 2020-06-23 成都申科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安装工程用管道支撑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8856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60480B1 (en) Elevating platform assembly
KR101874320B1 (ko) 호이스트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호이스트 반송시스템
US20080315167A1 (en) Engagement chain type hoisting and lowering device
JP5381111B2 (ja) 後方台車、後方台車の移動方法
AU2021210170B2 (en) Raising and lowering containers
CN106584052B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安装机器人
JP4699508B2 (ja) タイヤ式門型クレーン及びタイヤ式門型クレーンシステム
CN112038856B (zh) 电缆对位装置及方法
KR20150039941A (ko) 중량물 인양장치
CN113833281B (zh) 一种安装范围可调节的墙板智能安装机器人及安装方法
CN211971409U (zh) 一种自带驱动力的主动式重型电缆绕线机
CN115339992B (zh) 一种轨枕模具用的吊具系统及吊装方法
CN114991030B (zh) 一种预制箱涵精准空间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608093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地面舱段自动对接装置及方法
JP2007196246A (ja) コイルカーとフロアプレートの連結装置
JP3904474B2 (ja) 床版の架設工法および架設装置
CN110963436B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举升安装装置
JP4072562B1 (ja) 舞台装置
JP2013035657A (ja) 移動装置
US10297989B2 (en) Cable engine module for conveying cables or pipes
GB1585764A (en) Supporting a pipe line or string
JP2007259646A (ja) ケーブル敷設装置
CN117161715A (zh) 一种方管夹具及方管上料设备
CN220745241U (zh) 一种巨型升降台
CN220684569U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用悬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