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7022A - 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7022A
CN112037022A CN202010903809.0A CN202010903809A CN112037022A CN 112037022 A CN112037022 A CN 112037022A CN 202010903809 A CN202010903809 A CN 202010903809A CN 112037022 A CN112037022 A CN 112037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nciliation
time
target account
reconciliation time
t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38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承宏
王阿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38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70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7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7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2Accounting
    • G06Q40/125Finance or payroll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账户的第一对账时间,并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根据所存储的第一对账时间,当到第一对账时间的时候,自动触发对账任务,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与传统技术中通过运维人员人工基于用户设置的对账时间设置对账任务相比,提升了设置对账任务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商家和用户之间可以通过银行来周转资金。当商家和用户之间通过银行来周转资金时,银行和商家可以分别保存资金周转账单,并且,为了保证资金周转正常,银行和商家之间需要定期进行对账。
其中,银行和商家进行对账的时间可以由商户自定义。当商户确定对账时间之后,银行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商家所设定的对账时间,配置特定的对账任务,以使在商家所设定的时间与商家进行对账。
但,当商户的数量达到一定级别后,这种工作人员手动针对每个商户分别设置对账任务的方式,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账户的第一对账时间;
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优选地,所述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包括:
将第二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替换为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账时间为所述目标账户的历史对账时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对账时间配置表中,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存储有多个账户以及所述多个账户中每个账户分别对应的对账时间。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根据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获得所述第一对账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的对账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包括:
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对账配置,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对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存储单元和对账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账户的第一对账时间;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
所述对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优选的,所述存储单元用于:
将第二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替换为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账时间为所述目标账户的历史对账时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对账时间配置表中,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存储有多个账户以及所述多个账户中每个账户分别对应的对账时间。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和更新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根据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获得所述第一对账时间;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的对账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对账单元用于,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对账配置,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上述的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该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账户的第一对账时间,并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根据所存储的第一对账时间,当到第一对账时间的时候,自动触发对账任务,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与传统技术中通过运维人员人工基于用户设置的对账时间设置对账任务相比,提升了设置对账任务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对账的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词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先介绍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
商家和用户之间可以通过银行来周转资金。当商家和用户之间通过银行来周转资金时,银行和商家可以分别保存资金周转账单,并且,为了保证资金周转正常,银行和商家之间需要定期进行对账。其中,银行和商家进行对账的时间可以由商户自定义。当商户确定对账时间之后,银行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商家所设定的对账时间,配置特定的对账任务,以使在商家所设定的时间与商家进行对账。但,当商户的数量达到一定级别后,这种工作人员手动针对每个商户分别设置对账任务的方式,效率低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能极大地减少系统运维工作量,接下来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参见图1,该图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对账时间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账户的第一对账时间。
具体地,用户在用户设备上通过WEB(World Wide Web,全球广域网)登录目标账户后,自主设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所述第一对账时间为用户自定义的对账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用户可以为与银行进行签约的商户。通常商户在与银行签订支付协议后,商户在银行中资金的流动,商户和银行都分别存有对应的账单,商户和银行之间需要进行对应账单的比对,也就是对账。
S102: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若原本已经存储有所述目标账户和第二对账时间的对应关系,则可以将第二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替换为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账时间为所述目标账户的历史对账时间。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方式,若第一对账时间是用户针对目标账户首次设置的对账时间,则可以直接存储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用户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账户的历史对账时间(或第二对账时间)为,目标账户在使用第一对账时间之前曾使用过的对账时间。
进一步地,目标账户的历史对账时间为,目标账户在设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时,正在使用的对账时间。
且,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对账时间配置表中,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存储有多个账户以及所述多个账户中每个账户分别对应的对账时间。
此外,在存储了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之后,还可以:
获取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根据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获得所述第一对账时间;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的对账配置信息进行更新。需要说明的是,在之前的步骤已经将用户新设定的第一对账时间存储进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因此,此时可以直接根据对账时间配置表对对账配置进行更新,就可以达到更新对账时间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将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储至对账时间配置表中之后,立即基于所述第一对账时间更新目标账户的对账配置信息。但是,考虑到银行对接的商户数量众多,在各个时间点都有可能有商户更改对账时间,而且,用户还可能存在反复修改对账时间的可能。为了尽可能减少更新对账配置信息所耗费的计算资源,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一个预定时间对批量对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包括的账户的对账配置信息进行更新。例如,在每天零点对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包括的账户的对账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S103: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对账配置,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作为一个示例,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对账配置,将对账任务提交给定时任务线程池并删除定时任务线程池中原有的对账任务,定时任务线程池按照用户的第一对账时间进行对账,完成对账任务。
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对账的装置,如图2所示,该图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对账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自动对账装置是与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应的装置,所述自动对账装置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均与以上方法实施例为同一构思,因此,关于自动对账装置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对账的装置,具体包括如下单元:
接收单元100、存储单元200和对账单元300。
所述接收单元100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账户的第一对账时间;
所述存储单元200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原本已经存储有所述目标账户和第二对账时间的对应关系,则可以将第二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替换为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账时间为所述目标账户的历史对账时间。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方式,若第一对账时间是用户针对目标账户首次设置的对账时间,则可以直接存储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用户的对应关系。
且,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对账时间配置表中,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存储有多个账户以及所述多个账户中每个账户分别对应的对账时间。
具体地,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对账时间配置表中,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存储有多个账户以及所述多个账户中每个账户分别对应的对账时间。
此外,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单元和更新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根据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获得所述第一对账时间;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的对账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对账单元3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对账配置,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除了上述的方法和装置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
本申请所提供的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机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等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账户的第一对账时间;
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包括:
将第二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替换为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账时间为所述目标账户的历史对账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对账时间配置表中,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存储有多个账户以及所述多个账户中每个账户分别对应的对账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根据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获得所述第一对账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的对账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包括:
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对账配置,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5.一种自动对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存储单元和对账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账户的第一对账时间;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
所述对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在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用于:
将第二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替换为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账时间为所述目标账户的历史对账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和所述目标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对账时间配置表中,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中存储有多个账户以及所述多个账户中每个账户分别对应的对账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和更新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根据所述对账时间配置表获得所述第一对账时间;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账时间对所述目标账户的对账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对账单元,用于,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对账配置,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对账。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03809.0A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0370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809.0A CN112037022A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809.0A CN112037022A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7022A true CN112037022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9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3809.0A Pending CN112037022A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702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475A (zh) * 2016-08-30 2017-02-22 重庆好乐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7729398A (zh) * 2017-09-19 2018-02-23 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有限公司 交易数据自动对账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784094A (zh) * 2017-10-17 2018-03-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货币基金系统自动化清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09392A (zh) * 2018-02-24 2018-09-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机构对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57311A (zh) * 2019-07-05 2019-11-15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生成对账文件的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475A (zh) * 2016-08-30 2017-02-22 重庆好乐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7729398A (zh) * 2017-09-19 2018-02-23 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有限公司 交易数据自动对账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784094A (zh) * 2017-10-17 2018-03-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货币基金系统自动化清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09392A (zh) * 2018-02-24 2018-09-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机构对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57311A (zh) * 2019-07-05 2019-11-15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生成对账文件的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5521A (zh) 用于电子商城的订单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677849A (zh) 数据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3927314B (zh) 一种数据批量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66306A (zh) 共享资金数据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99866A (zh) 资金归集方法和系统
CN111026769B (zh) 双核心前置系统的工作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7103453A (zh) 公用薪酬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11340639A (zh) 结算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50262B (zh) 账实核对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JP5780366B2 (ja) 決済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記録媒体、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670957A (zh) 虚拟资产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34148A (zh) 一种快速信息交互方法、本地服务器、异地服务器及系统
CN112037022A (zh) 一种自动对账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01616B (zh) 异常账簿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29125B (zh)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160025796A (ko) 분할환전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3706107A (zh) 公积金缴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285943A (zh) 银行睡眠账户的手机号解绑方法及装置
CN110033145B (zh) 财务共享作业分单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581350B2 (ja) 共通番号による口座管理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20190090685A (ko) 금융상품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4385320A (zh) 一种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TW201106286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selecting bank card for payment
CN111967960B (zh) 账户数据的批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353766A (zh) 分布式业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处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