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4528A - 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4528A
CN112034528A CN202010927034.0A CN202010927034A CN112034528A CN 112034528 A CN112034528 A CN 112034528A CN 202010927034 A CN202010927034 A CN 202010927034A CN 112034528 A CN112034528 A CN 112034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gle sand
sand body
configuration
well
configur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70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卫卫
赵习森
党海龙
刘滨
唐后军
崔鹏兴
王小锋
侯玢池
王强
王谦
朱争
赵丰年
王涛
刘双双
凃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70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45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4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45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所述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建立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进而通过岩电关系特征匹配,采用属性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岩心特征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并利用该模式进行未取心单井垂向上单一砂体的构型模式的解释;进一步厘定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结合储层构型理论,完成单一砂体构型的定量表征。本发明能满足无地震资料且密井网及稀疏井网井区单一砂体构型的刻画,确定单一砂体构型的相关参数问题,指导油藏的精细开发。

Description

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藏精细描述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来精细刻画单一砂体在储层中的展布特征,以此满足精细注水及剩余油挖潜的需求;储层构型研究是高精度油藏描述中重构储层地下认知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储层构型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不同级次储层构型要素在垂向及侧向上的构型模式,同时针对于不同级次储层构型的研究,只需满足当前生产需要即可。目前针对于储层构型研究的基础资料较多,但不同资料均具有其局限性,同时储层构型研究也具有其自身特点,造成通过不同资料进行的储层构型研究只能针对某一级次的构型要素开展,而无法对其它级次的储层构型要素进行准确表征。当前针对于储层构型研究主要应用密井网资料控制,但由于地下沉积的多变性造成对于储层构型的多解性而无法形成统一的地质认识。
地震相可以确定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边界位置及深度,确定稀井网井区单一砂体侧向构型特征,而针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内大多数油田缺少地震资料;同时国内外学者针对于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较多,针对于其它沉积体系下的单一砂体构型刻画相对而言较少,且针对于单一砂体的侧向连通关系仅停留在定性的范围内,虽然部分井区有密井网的优势,但仍具有较强的多解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单一砂体构型刻画中准确程度低、缺少井间单一砂体的侧向构型定量描述及无实际生产动态数据验证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以目的层天然露头和岩心精细描述为基础建立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S102:以单井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基础建立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S103:以S101及S102中得到的岩心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为基础,通过岩电关系特征匹配,采用属性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岩心特征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并利用该模式进行未取心单井垂向上单一砂体的构型模式解释;
S104:以微相沉积模式为指导,结合水平井资料、特定目标沉积体进行密井网及稀疏井网井区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
S105:以油水井生产动态响应特征及测试资料为基础,进一步厘定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
S106:以单一砂体垂向构型及侧向构型模式为基础,结合储层构型理论,完成单一砂体构型的定量表征。
优选地S101中建立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的具体过程是以目的层天然露头和岩心精细描述为基础,结合沉积旋回理论确定目的层内隔夹层的发育特征,精细描述目的层内单一砂体对应的沉积、构造及规模、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及其组合在垂向上的叠置关系,进而完成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刻画。
优选地,S102中以单井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基础建立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的具体过程是以测井曲线电性特征为基础,结合沉积旋回理论确定目的层内隔夹层发育特征,精细刻画目的层内单一砂体对应的沉积、岩性、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及其组合在垂向上的叠置关系,进而完成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刻画。
优选地,隔夹层包括泥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及物性隔夹层。
优选地,测井曲线包括常规系列测井曲线和特殊系列测井曲线。
优选地,S104中以微相沉积模式为指导,利用水平井资料、特定目标沉积体进行密井网井区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
优选地,单一砂体井间构型模式划分为侧向连通、侧向部分连通及侧向不连通三种类型。
优选地,单一砂体井间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如下:
当两井中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且同期次单一砂体的顶底面高程及厚度相差0.0-1.5m之间,则初步判定两井之间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连通;
当两井中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且同期次单一砂体的顶底面高程及厚度相差大于等于1.5m,且小于厚度较小的单一砂体厚度的一半时,则初步判定两井之间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部分连通;
当两井中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明显不一致,且同期次单一砂体的顶面高程差或厚度相差大于较小的单砂体厚度的一半时,则初步判定两井之间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不连通。
优选地,S104中稀疏井网井区利用水平井资料、特定目标沉积体进行水平段走向垂直于物源方向及与物源方向呈一定夹角时的井间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水平井资料包括钻井、录井、测井数据。
优选地,单一砂体井间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如下:
水平井入靶后,不同深度水平段钻遇砂体的钻时、录井信息一致,且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则初步判定水平段钻遇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连通或部分连通;
水平井入靶后,不同深度水平段钻遇砂体的钻时、录井信息相差较大,且不同深度段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明显不一致,则初步判定水平段钻遇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不连通;
优选地,S105中在完成单一砂体侧向连通关系的初步判定后,通过油水井生产动态响应、示踪剂测试、微地震监测手段进一步修正目的层各单井之间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连通关系。
优选地,S106中结合储层构型理论对单一砂体构型进行定量表征,主要包括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及侧向构型模式的数据表征,进而完成单一砂体在垂向及侧向上的构型定量刻画。
优选地,单一砂体在垂向及侧向上的构型定量表征数据如下:
垂向构型模式定量表征包括: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在垂向上的深度及厚度数据,不同期次单一砂体组合在垂向上叠置关系、对应深度及厚度数据,具体数据来源于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优选地,侧向构型模式定量表征包括:同期次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连通关系及其在侧向上边界位置及延伸距离数据,具体数据来源于单一砂体侧向构型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的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科学合理,能满足无地震资料且密井网及稀疏井网井区单一砂体构型的刻画,确定单一砂体构型的相关参数问题,指导油藏的精细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L126探井延长组长821小层隔夹层识别图。
图3为实施例中L126探井延长组长821小层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L110探井延长组长82小层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L96-1井孤立型的砂体垂向构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L96-1井叠置连通的砂体垂向构型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M44-2井叠置不连通的砂体垂向构型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侧向连通的砂体侧向构型示意图。
图9为图8中8a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8b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中横向部分连通的砂体侧向构型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侧向不连通的砂体侧向构型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10a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2中10b的放大图。
图15为实施例中MP3井井位图。
图16为实施例中MP3井轨迹在单一砂体中的剖面图。
图17为实施例中MP3井水平段测井综合解释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以目的层天然露头和岩心精细描述为基础建立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S102:以单井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基础建立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S103:以S101及S102中得到的岩心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为基础,通过岩电关系特征匹配,采用属性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岩心特征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并利用该解释模式进行未取心单井垂向上单一砂体的构型模式解释;
S104:以微相沉积模式为指导,结合水平井资料、特定目标沉积体进行密井网及稀疏井网井区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
S105:以油水井生产动态响应特征及测试资料为基础,进一步厘定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
S106:以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及侧向构型为基础,结合储层构型理论,完成单一砂体构型的定量表征。
S101中建立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的具体过程是以目的层天然露头和岩心精细描述为基础,结合沉积旋回理论确定目的层内隔夹层的发育特征,精细描述目的层内单一砂体对应的沉积、构造及规模、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及其组合在垂向上的叠置关系,进而完成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刻画。
S102中以单井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基础建立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的具体过程是以测井曲线电性特征为基础,结合沉积旋回理论确定目的层内隔夹层发育特征,精细刻画目的层内单一砂体对应的沉积、岩性、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及其组合在垂向上的叠置关系,进而完成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刻画。
隔夹层包括泥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及物性隔夹层。
测井曲线包括常规系列测井曲线和特殊系列测井曲线。
S104中以微相沉积模式为指导,利用水平井资料、特定目标沉积体进行密井网井区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
单一砂体井间构型模式划分为侧向连通、侧向部分连通及侧向不连通三种类型。
单一砂体井间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如下:
当两井中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且同期次单一砂体的顶底面高程及厚度相差0.0-1.5m之间,则初步判定两井之间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连通;
当两井中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且同期次单一砂体的顶底面高程及厚度相差大于等于1.5m,且小于厚度较小的单一砂体厚度的一半时,则初步判定两井之间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部分连通;
当两井中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明显不一致,且同期次单一砂体的顶面高程差或厚度相差大于较小的单砂体厚度的一半时,则初步判定两井之间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不连通。
S104中稀疏井网井区主要利用水平井资料、特定目标沉积体进行水平段走向垂直于物源方向及与物源方向呈一定夹角时的井间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水平井资料包括钻井、录井、测井数据。
单一砂体井间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如下:
水平井入靶后,不同深度水平段钻遇砂体的钻时、录井信息一致,且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则初步判定水平段钻遇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连通或部分连通;
水平井入靶后,不同深度水平段钻遇砂体的钻时、录井信息相差较大,且不同深度段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明显不一致,则初步判定水平段钻遇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不连通;
S105中在完成单一砂体侧向连通关系的初步判定后,通过油水井生产动态响应、示踪剂测试、微地震监测手段进一步修正目的层各单井之间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连通关系。
S106结合储层构型理论对单一砂体构型进行定量表征,主要包括单一砂体垂向构型及侧向构型模式的定量数据表征,进而完成单一砂体在垂向及侧向上的构型定量刻画。
单一砂体在垂向及侧向上的构型定量表征数据如下:
垂向构型模式定量表征包括: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在垂向上的深度及厚度数据,不同期次单一砂体组合在垂向上叠置关系、对应深度及厚度数据,具体数据来源于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侧向构型模式定量表征包括:同期次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连通关系及其在侧向上边界位置及延伸距离数据,具体数据来源于单一砂体侧向构型模式。
实施例
应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油田富县地区SMG区块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及说明,研究区目的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两类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为主力储集砂体,主物源方向为北东-南西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是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替换及改进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S101,建立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1)隔夹层发育特征定量表征
根据探井取心资料及岩心精细描述结果,结合沉积旋回理论确定目的层内部隔夹层的发育深度及对应厚度数据。如图2所示,L126整段取心探井长821小层内部发育厚度为0.2-1.5m之间的浅灰色及灰色含钙质粉砂岩,深度1658.3-1658.6m之间发育浅灰色含钙质粉砂岩,深度1661.4-1662.1m之间发育灰色含钙质粉砂岩。
(2)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解释
根据第一步得到的隔夹层数据可以对单一砂体进行识别,再结合岩心描述数据明确各单一砂体对应的沉积旋回特征、微构造、对应深度及厚度数据、各单一砂体及其组合之间的垂向叠置关系。如图3所示,L126整段取心探井长821小层内部发育6套单一砂体,从下自上分别用代码1-6表示,其中代码1为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正旋回特征,与代码2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垂向上不连通,中间发育厚度为0.8m钙质夹层;代码6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底部发育厚度为5.1m灰黑色前三角洲泥岩沉积,顶部发育0.9m水下浅灰色分流河道间湾泥质沉积,代码6单一河道砂体垂向构型模式为孤立型,单一砂体上下不连通。
S102,建立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1)隔夹层发育特征定量表征
根据单井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结合沉积旋回理论确定目的层内部隔夹层的发育深度及对应厚度数据,其中不同类型隔夹层对应特定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如泥质隔层对应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自然电位SP及自然伽马GR曲线明显向泥岩基线回返,声波时差AC曲线值较砂岩高,微电极幅度明显下降,基本无幅度差;钙质夹层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自然电位SP及自然伽马GR曲线无明显异常,微电极呈现高尖峰锯齿状,声波时差AC呈现低值尖峰,电阻率Rt曲线值较砂岩高。如图4所示,L110探井长821小层内部共发育有9套隔夹层,分别为2套泥质隔层,7套钙质夹层,可根据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得到每一套隔夹层的深度及厚度数据,其中泥质隔层厚度在3.5-6.5m之间,钙质夹层厚度在0.2-0.8m之间。
(2)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解释
根据第一步得到的隔夹层数据可以对单一砂体进行识别,也可以明确单一砂体的沉积旋回特征、微构造、对应深度及厚度数据、各单一砂体及其组合之间的垂向叠置关系。如图4所示,L110井长821小层内部自下而上一共发育8套单一砂体,分别用代码1-8表示,各套单一砂体在厚度上相差较大,主要厚度变化区间为1.2-8.5m,如代码6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对应电性的“钟型”特征,与代码5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垂向上不连通,中间发育0.4m的钙质夹层,对应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垂向构型模式为孤立型,单一砂体上下不连通。
S103,建立未取心单井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1)垂向构型模式解释建立方法
以岩心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为基础,通过岩电关系特征匹配,采用属性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岩心特征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并利用该解释模式进行未取心单井垂向上单一砂体的构型模式解释。
(2)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解释
结合垂向构型模式解释进行单井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解释,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与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的垂向接触关系,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与隔夹层的垂向接触关系,单一砂体在垂向上构型模式包括孤立型、叠置连通型及叠置不连通型三类,具体见图5、图6、图7所示,其中图5中单一砂体上部及下部军发育隔层,单一砂体在垂向上与其它单一砂体不连通;图6中三套单一砂体在垂向上相互叠置,单一砂体之间发育的隔夹层被上一期单一砂体冲刷剥蚀,单一砂体在垂向上具有连通关系;图7中发育的两套单一砂体中间隔夹层未被完全冲刷剥蚀,两套单一砂体在垂向上不具有连通关系。
S104,单一砂体侧向构型模式初步预测
(1)密井网井区单一砂体侧向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
以微相沉积模式为指导,主要利用目的层特定沉积体进行密井网井区单一砂体井间侧向构型的初步预测,具体过程是以目的层上部稳定发育的一套前三角洲泥或者下部的页岩层作为特定沉积体,综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进行预测,主要是由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声波时差AC、微电极及电阻率Rt曲线响应特征进行井间构型的初步预测,当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且顶面高程及厚度相差0.5m,初步判定两井之间单一砂体侧向连通,如图8所示,M30-2—M45-2连井剖面以长821小层顶部稳定发育的前三角洲泥岩作为特定沉积体,同期次单一砂体在侧向上连通;如图11所示,L96—L96-5连井剖面以长821小层顶部稳定发育的前三角洲泥岩作为特定沉积体,当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且单一砂体顶面高程及厚度相差1.5m,同时小于厚度较小的单一砂体厚度的一半时,初步判定两井之间单一砂体侧向部分连通;如图12所示,L147-1—L143-2连井剖面以长821小层顶部稳定发育的前三角洲泥岩作为特定沉积体,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明显不一致,且单一砂体的厚度大于较小的单一砂体厚度的一半时,初步判定两井之间单一砂体侧向不连通。
(2)稀疏井网井区单一砂体侧向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
水平井水平段设计主要部署在储层物性最好的单一砂体内部,因此利用水平段资料可以稀疏井网井区单一砂体侧向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主要利用钻井、录井、气测及测井数据进行单一砂体井间侧向构型的初步预测,如图16、图17所示,MP3水平井水平段与主物源方向呈45°夹角,水平井入靶后根据钻时、录井、测井、气测数据综合表征目的层单一砂体的响应特征,当水平段不同长度段钻时、录井、测井、气测等数据与入靶时砂体特征相同或具有相似特征,即钻时基本相同、录井显示岩性一致、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相同或相似,气测值相近,则初步判定水平段特定钻遇长度段为同期次沉积的单一砂体,以此类推完成不同长度段钻遇砂体的初步判定。
S105:单一砂体侧向构型模式检查核对
在完成单一砂体侧向连通关系的初步判定后,再结合油水井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示踪剂测试、微地震监测资料进一步修正目的层各单井之间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连通关系,进一步厘定单一砂体侧向构型模式。
S106,单一砂体构型定量表征
在完成单一砂体垂向及侧向构型模式解释之后,以目的层单一砂体垂向及侧向构型模式定量表征数据为基础,结合储层构型相关理论,最终完成目的层单一砂体构型模式的刻画。

Claims (9)

1.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以目的层天然露头和岩心精细描述为基础建立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S102:以单井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基础建立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S103:以S101及S102中得到的岩心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解释为基础,通过岩电关系特征匹配,采用属性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岩心特征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并利用该模式进行未取心单井垂向上单一砂体的构型模式的解释;
S104:以微相沉积模式为指导,结合水平井资料、特定目标沉积体进行密井网及稀疏井网井区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
S105:以油水井生产动态响应特征及测试资料为基础,进一步厘定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
S106:以单一砂体垂向构型及侧向构型模式为基础,结合储层构型理论,完成单一砂体构型的定量表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中建立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的具体过程是以目的层天然露头和岩心精细描述为基础,结合沉积旋回理论确定目的层内隔夹层的发育特征,精细描述目的层内单一砂体对应的沉积、构造及规模、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及其组合在垂向上的叠置关系,进而完成岩心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刻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2中以单井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基础建立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的具体过程是以测井曲线电性特征为基础,结合沉积旋回理论确定目的层内隔夹层发育特征,精细刻画目的层内单一砂体对应的沉积、岩性、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及其组合在垂向上的叠置关系,进而完成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应的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刻画。
4.如权利要求2及权利要求3中所述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夹层包括泥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及物性隔夹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曲线包括常规系列测井曲线和特殊系列测井曲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4中以微相沉积模式为指导,利用特定目标沉积体、水平井资料进行密井网井区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
单一砂体井间构型模式划分为侧向连通、侧向部分连通及侧向不连通三种类型;
当两井中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且同期次单一砂体的顶底面高程及厚度相差0.0-1.5m之间,则初步判定两井之间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连通;
当两井中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且同期次单一砂体的顶底面高程及厚度相差大于等于1.5m,且小于厚度较小的单一砂体厚度的一半时,则初步判定两井之间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部分连通;
当两井中同期次单一砂体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明显不一致,且同期次单一砂体的顶面高程差或厚度相差大于较小的单砂体厚度的一半时,则初步判定两井之间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不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4中稀疏井网井区利用水平井资料、特定目标沉积体进行水平段走向垂直于物源方向及与物源方向呈一定夹角时的井间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构型模式的初步预测;
水平井入靶后,不同深度水平段钻遇砂体的钻时、录井信息一致,且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具体特征,则初步判定水平段钻遇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连通或部分连通;
水平井入靶后,不同深度水平段钻遇砂体的钻时、录井信息相差较大,且不同深度段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明显不一致,则初步判定水平段钻遇的单一砂体在侧向上不连通。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5在完成单一砂体侧向连通关系的初步判定后,通过油水井生产动态响应、示踪剂测试、微地震监测手段进一步修正目的层各单井之间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连通关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6结合储层构型理论对单一砂体构型进行定量表征,主要包括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及侧向构型模式的定量数据表征,进而完成单一砂体在垂向及侧向上的构型定量刻画;
垂向构型模式定量表征包括:不同期次单一砂体在垂向上的深度及厚度数据,不同期次单一砂体组合在垂向上叠置关系、对应深度及厚度数据,具体数据来源于单一砂体垂向构型模式;
侧向构型模式定量表征包括:同期次单一砂体在侧向上的连通关系及其在侧向上边界位置及延伸距离数据,具体数据来源于单一砂体侧向构型模式。
CN202010927034.0A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 Pending CN1120345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7034.0A CN112034528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7034.0A CN112034528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4528A true CN112034528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8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7034.0A Pending CN112034528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452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5681A (zh) * 2022-03-22 2022-06-17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高砂地比厚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构建方法
CN114966886A (zh) * 2022-07-11 2022-08-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构型的致密气藏砂体连通性等级判定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0312B1 (en) * 2005-06-20 2011-07-19 Hill Gilman A Integrated in situ retorting and refining of oil shale
CN106570262A (zh) * 2016-11-03 2017-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层构型结构的描述方法
CN109555518A (zh) * 2018-12-14 2019-04-02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基于聚类和判别算法的冲积扇单井构型识别方法
CN110632665A (zh) * 2019-08-27 2019-12-3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砂体构型量化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0312B1 (en) * 2005-06-20 2011-07-19 Hill Gilman A Integrated in situ retorting and refining of oil shale
CN106570262A (zh) * 2016-11-03 2017-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层构型结构的描述方法
CN109555518A (zh) * 2018-12-14 2019-04-02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基于聚类和判别算法的冲积扇单井构型识别方法
CN110632665A (zh) * 2019-08-27 2019-12-3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砂体构型量化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长林等: "《浅水三角洲分流水道储层构型表征与完井方式选择》", vol. 39, no. 05, pages 533 - 540 *
崔连可等: "《基于稀疏井网条件下的古辫状河道心滩砂体估算――以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为例》", vol. 30, no. 01, pages 155 - 164 *
张阳等: "《基于K-均值聚类和贝叶斯判别的冲积扇单井储层构型识别》", vol. 55, no. 04, pages 874 - 881 *
权勃等: "《基于水平井信息的辫状河储层构型单元空间展布研究》", 中国海上油气, vol. 32, no. 4, pages 96 - 103 *
李晓慧: "《主流线叠合法在分流河道演化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特种油气藏, vol. 27, no. 2, pages 22 - 29 *
梁卫卫等: "《基于单砂体的湖泊三角洲相储层构型模型的建立——以鄂尔多斯盆地S区块为例》", vol. 35, no. 02, pages 27 - 31 *
芦凤明等: "《碎屑岩储层构型分级方案与研究方法探讨》", vol. 32, no. 06, pages 5 - 8 *
马志欣等: "《一种辫状河心滩砂体构型解剖新方法》", 天然气工业, vol. 38, no. 7, pages 16 - 23 *
齐振勤等: "《港东开发区曲流河道砂体内部构型研究》", vol. 25, no. 04, pages 85 - 8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5681A (zh) * 2022-03-22 2022-06-17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高砂地比厚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构建方法
CN114966886A (zh) * 2022-07-11 2022-08-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构型的致密气藏砂体连通性等级判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768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Multi-Layered Oil Reservoirs
CN110412649B (zh) 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
CN106570262B (zh) 一种储层构型结构的描述方法
CN111080789B (zh) 复杂断块油藏开采区域加密井井位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706317B (zh) 一种确定加密调整区低渗储层剩余油分布状况的方法
CN104653156B (zh) 一种碎屑岩油气藏开发单元划分方法
CN112034528A (zh) 一种碎屑岩储层单一砂体构型刻画方法
CN104018827A (zh) 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Zhif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seismic architecture interpretation in enhancing oil recovery in late development Stage——Taking meandering river reservoir in Dongying depression as an example
CN109239783B (zh) 一种井震结合中取舍地震信息的方法
CN114994789A (zh) 基于动静态信息融合的致密气藏河道砂体连通性验证方法
CN111190228B (zh) 一种海底扇水道储层构型识别方法
Liu et al. The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or Well Pattern Optim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CN112523744A (zh) 一种薄差层水平井井位设计及实时跟踪导向方法
CN111190223A (zh) 河流相沉积分散油砂体的识别和开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052591B (zh) 一种储层构型约束下的隔夹层精细刻画及嵌入式建模方法
CN113514879B (zh) “耳朵”层识别方法
CN117217025B (zh) 一种超短半径水平井设计方法
Guo et al. Reservoir structure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of meandering river channels: A case study of the Y92-1 layer in the Jingbian Oilfield, Ordos Basin
CN111505720B (zh) 一种岩性圈闭的刻画方法
Shi et al.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a Marginal Offshore Heavy Oil Field with Strong Aquifer Under Low Oil Price Condition
Bowen et al. Reservoir Geology of the Morrow Formation, Eastern Colorado and Western Kansas: Implications for CO2 Sequestration and EOR
CN111812743B (zh) 一种储层单砂体的识别方法
CN114763744A (zh) 基于泥岩划分的砂砾岩储层连通性描述方法
Li Descri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Fault Block Reservoir Ge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