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8827A - 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8827A
CN104018827A CN201410201060.XA CN201410201060A CN104018827A CN 104018827 A CN104018827 A CN 104018827A CN 201410201060 A CN201410201060 A CN 201410201060A CN 104018827 A CN104018827 A CN 104018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be
lobes
compound
sand body
del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10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太举
张昌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010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18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18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8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收集资料;步骤二、确定层段顶底界面;步骤三、通过分析朵体边界的岩性和电性特征,确定朵体的界面特征,确定朵体边界;步骤四、底拉平辨识储层内部结构特征,初步分析朵休间的相互关系;步骤五、在朵体识别的基础上,将朵体分成复合朵体和单朵体两个层次,并分析朵体的对应关系,确定朵体间的关系,对朵体在剖面上的展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确认朵体的井间分布;步骤六、确定朵体平面分布范围及展布形态;步骤七、验证储层结构。本发明准确地描述了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可靠性高、实用性强,为认识储层非均质性提供了新思路,可以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储层内部结构是造成水驱差异,形成剩余油的主因,因而认清储层结构,查清控制剩余油的地质因素,是目前主力油层开发调整中的重要任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砂体内部结构的认识源于河流沉积,上世纪80-90年代的野外露头解剖和现代沉积调查,已形成一套较好的解剖思路和结构模式,为地下储层解剖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油田稳产的需要,地下地质解剖工作也逐渐开展起来,针对砂体内部结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稳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传统认为三角洲前缘是分流河道大量卸载沉积物的地区,一般认为应以河口坝沉积为特征,形成一种以反旋回为特征的进积沉积序列。前缘相带内部结构一般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国内常用的,以分流河道为骨架串起席状砂的模式,另一种则是基于前缘进积过程的复合河口坝的模式。前一种模式虽有广泛的应用,但将砂体成因归为河道过程,难于表达出砂体形成时的前积过程及前积特征,特别是从目前所建立的各种前缘砂体看,与理论前缘模式有较大的差别,与国外的表述差别也较大。而将前缘砂体主要归因于分流砂体,可能也有失偏颇,难于正确表征其特征。
针对湖相的沉积特征,基于现代沉积调查结果,国内曾有学者提出了分枝河道型三角洲和分流砂坝型三角洲两种前缘砂体模式,以解释不同的砂体形态特征,然而对于更多的具有明显的前积特征的三角洲前缘,其砂体特征明显与此两处模式不同。针对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的模拟实验也表明,在以砂体较发育的三角洲前缘部位,砂体内部构成可能不一定是由分流河道砂体为主,而是以单个朵叶体为特征的复合朵体叠合体的新结构样式。随着湖平面的波动,在前缘部位沉积以复合朵体的样式前积和侧向迁移,这些复合朵体在平面上进一步叠置,形成连片分布的砂体。而不同的朵体之间则以湖泛泥岩或沉积物路过面为边界。在复合朵体内部,则是不同的小单朵体。单朵体之间以较薄的泥岩或沉积物路过面为边界。
基于不同背景下三角洲沉积特征和三角洲的不同部位,其砂体结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解剖思路来认识砂体内部结构。基于叠加朵体的三角洲采用基于分流河道砂体的解剖思路得得出的结果必然会与其真实结构产生很大的差异,从而难于表征其内部结构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本发明在认识特殊三角洲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综合分析手段,准确地描述了三角洲砂体的内部结构,具有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特点,为认识储层非均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资料,包括收集区域沉积相研究资料、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生产测试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步骤二、确定层段顶底界面,划定研究单元,通过分析研究区沉积演化历史以及结合测井曲线特征来识别标志层,明确界限位置,确定研究层段的顶底界面,划定研究单元的时间范围,建立等时地层格架;步骤三、识别朵体界面,通过分析朵体边界的岩性和电性特征,确定朵体的界面特征,进而对朵体进行识别,确定朵体边界;步骤四、底拉平辨识储层内部结构特征,以底界面为基准,进行底拉平操作,观察分析储层内部的叠置关系和朵体结构,初步分析朵休间的相互关系;步骤五、朵体的追踪对比,在朵体识别的基础上,将朵体分成复合朵体和单朵体两个层次,并分析朵体的对应关系,确定朵体间的关系,对朵体在剖面上的展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确认朵体的井间分布;步骤六、依据砂体内部的结构解剖,描述朵体的平面分布,确定其平面分布范围及展布形态;步骤七、依据动态资料,对储层结构进行验证,确认其结构的合理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中,进行底拉平操作前要建立顺物源方向和垂直物源方向的底拉平对比剖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研究单元为研究区的PI油组。
本发明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测井信息,在单井储层结构类型识别的基础上,通过井间对比,识别和追踪成因砂体的分布,并试着用叠覆朵体的模式,对P1油组厚层状前缘砂的内部结构进行剖析,以重构砂体的内部结构,相对于现有的分析模型,更接近于砂体的真实演化历史和类型,为后续的分析以及油田开发提供了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研究区顺物源方向的底拉平对比剖面;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研究区PI1油组厚砂层中复合朵体叠置关系;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研究区顺物源方向剖面中的复合朵体和单朵体;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研究区PI1油组厚砂层中的复合朵体;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研究区杏6区PI1油组复合朵体V内单一朵体叠合平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研究区中复合朵体II中单朵体演化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研究区复合朵体内部单一朵体接触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大庆油田杏六中位于大庆长坦中南部杏树岗地区,区块内发育有萨、葡、高三套含油层层系,其中P1(葡的第一个组)油组砂体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好,资源总量和潜力巨大。砂体在整个杏树岗地区广泛分布,整体厚度多在30米以上,单层厚度多在3-8米,是典型的厚层状砂体。如果采用前人的研究成果,该油层为典型的大型河流三角洲前缘砂体,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以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包括部分的席状砂和河间砂。然而按照分流河道的模式对该套储层进行对比和解剖发现,砂体之间的关系疏理难度很大,尽管井网很密,也很难刻画砂体结构,难于对其形成过程进行较好的解释。而对其平面上砂体的分布的进一步观察发现,该区不同层位的砂体并不具有河道的带状分布特征,而是以不规则的局部坨状为特征,这可能预示着其并非是分流河道成因。
针对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思路,以本油藏P1油组为例说明实现砂体内部结构解剖的思路和方法。
1、资料收集
针对本区的资料情况,研究中收集了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水井和油井的测井曲线、砂体解释、沉积相分析、射孔数据、注水监测、产液剖面、产出和注入数据,并收集了邻区两口取心井的资料。
2、研究顶底界面的确认
顶底界面的确认是在以标志层的识别为基础的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的基础上完成的。PI沉积期,该区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湖退湖进过程。在沉积初期,湖平面处于较高位置,形成了一套以泥岩为主的沉积,其下部以厚层泥岩夹薄层砂为特征,PI5-7三套薄砂体呈现出明显进积特征,夹于厚层的泥岩之间,PI5顶部的泥岩最为稳定,全区广布,泥岩厚度较大,分布极为稳定,易于识别,是全区的对比标志层。其后湖平面下降,沉积物向湖进积,形成一套厚层状砂岩。PI1后期,湖平面上升,沉积物供给在减少,沉积砂体厚度变小,砂地比变低,形成以泥岩为主,夹部分孤立分布的砂体,形成了多套较为稳定的泥岩,其中PI1及PI2顶部的泥岩相对较为稳定,可成为划分沉积顶部的标志层。据此以PI2顶部的标志层及PI4底部的标志层为界,划定研究区的垂向界限。
杏北开发区储集层沉积于姚一段时期,在青二、三段晚期,杏北开发区离湖岸线较远,处于三角洲外前缘相沉积。从青山口组晚期到姚一段时期即PI2-3沉积时期,湖岸线向南迁移,杏北处于分流平原的中下部,靠近湖口,到PI1时期开始湖侵,湖岸线向北移,杏北开发区属于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砂体。到姚二、三段时期,在姚一段后期湖侵的基础上进一步湖侵。所以研究区主力层段沉积时期发生短期旋回为退积-进积-进积,根据测井曲线旋回划分超短期旋回为进积-进积-退积-进积-进积。
研究区在PI1-3时期前盆地抬升,大规模的水退,在PI-4时期沉积了大量的泥岩,所以P1-4-1的顶可以作为一个时间界面。P1阶段开始湖侵,到S3阶段继续湖侵,湖岸线摆动频繁,研究区在S3-11-1时期沉积了较多的泥岩,其底也可以作为一个时间界面。所以通过P1-4-1和S3-11-1(萨的第三个组)的泥岩段作为研究层段的顶底界面,限定目的层段时间范围。
3、成因砂体朵体界面的识别
朵体边界是由于朵体废弃后朵体边界是识别朵体的标志,也是划分朵体的依据,因而准确确定朵体的边界,对于正确建立储层结构至关重要。朵体边界有顶部边界和底部边界。朵体顶部边界是朵体废弃后所形成的与后一期“朵体”沉积的边界,一般是由朵体发育间期所填积的湖相细粒沉积物构成。朵体底部边界是朵体沉积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底部前期沉积的接触关系,在靠近朵体边部区域,单期朵体多表现出进积,一般不具侵蚀能力,因而多以具有进积特征的朵体底部泥质段为特征,而在朵体中心和近朵体后部区域,水体能量较强,具有较强的侵蚀能力,多表现为冲刷面,或与其相关的沉积物路过面。当多期朵体叠置时,顶底面相互重合,可根据其进积特征,确定泥岩的成因。
朵体边界在岩性上有如下几类:
(1)纯泥岩:多为灰色、灰绿色泥岩,质地较纯,水平纹理发育,个别块状,厚度变化较大,从不足1cm到1m以上。为朵体迁移后的湖相沉积。
(2)泥质粉砂岩:灰色、灰绿色,砂泥互层或砂岩与粉砂岩互层,砂纹层理发育,厚度数厘米到数十厘米,为朵体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变化导致的沉积物供给不足而成。
(3)含泥砾砂岩:细到中砂岩,含撕裂状泥砾,表明有较近区域有泥岩遭受较强的冲刷。
(4)正韵律砂岩:一般为中粗砂岩,局部含砾,表明明显的水动力的突然增大及衰退。
前两者边界记录为岩石,而后两者中边界记录为界面,相应岩性的底界面为对应朵体的底界面。
朵体边界的电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泥岩特征的电性特征。自然电位不具有负异常,微电位、微梯度不显幅度差,自然伽玛显示高值,反映泥质层的存在。
(2)电测曲线具有曲线回返,但没有明显泥岩特征。自然电位有局部回返,或具有齿化特征,在微电位、微梯度上幅度差不稳定或幅度发育明显的变化,或无幅度差,表明沉积水体能量的波动,或泥砾的存在。
(3)高阻夹层的发育,自然电位上没有明显的特征,但微电位、微梯度值明显增高,表明其是一高阻段,一般是砂岩底部环境与上部环境有较大差异的结果,或是后期在高渗的底部选择性胶结的结果。
(4)曲线具有分段性,自然电位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微电位、微梯度上上下段曲线值整体上有较大的差异,表明上下段沉积环境有较大的改变,是两期沉积的结果。
(5)曲线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电位或微电位、微梯度曲线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曲线变化趋势由向上变大变为向上变小,代表整体水动力特征的变化方向,是两期不同水动力的结果。
依据以上特征,可以在岩心上和测井线上识别朵体边界。
4、储层内部结构特征分析
为了能够体现不同方向上砂体的展布特征,研究中按沉积走向顺物源方向建立了13条剖面,垂直物源方向建立了11条剖面,几乎涵盖了研究区内的所有的生产井(共约380口)。对砂体内部的结构解剖,遵循由大到小,由简到难的原则,本研究中在朵体边界识别基础上,采用先确定复合朵体,再在复合朵体内解剖单朵体的逐级解剖的策略,以避免解剖中出现较大的偏差。通过对稳定的沉积界面的识别,确定大的沉积边界,而其圈定的是一个复合朵体,即不同的沉积时间单元。在复合朵体内,依据界面的组合关系及朵体的前积特征,对单朵体进行组合,确定复合朵体内部砂体的结构。朵体追踪对比主要通过以下几步完成:
基于不同的基准,对地层结构的认识会有所不同。基于三角洲前积的思想,申请人认为在沉积前期整个沉积底形应水平或平缓向湖心倾斜,因而进行底拉平将会显示出其地层整体的前积特征。
层拉平的目的是更清晰地突现储层的内部结构特征,从沉积过程的角度去识别不同时期的沉积单元。基于前积和朵体进积特征,将沉积前的古地貌恢复出来,对于认识朵体叠置关系很有帮助。底拉平的实质是恢复了沉积时的原始古地貌,假定原来沉积在水平或具有一定坡度的斜坡上,通过底拉平,相当于将沉积基准面拉平,此时砂体也按此恢复了其沉积的形态,在不同方向上砂体倾角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在沿沉积方向的顺斜坡方向,砂体的倾角代表了去除沉积底形坡度后的沉积前积坡度。而在垂直于沉积走向,砂体的倾角代表了其沉积时的真实侧向倾角。
研究中以PI4底部泥岩标志层为基线,将整体地层拉平,借以表现地层的内部结构。在层拉平剖面上,不论是在顺物源方向剖面或垂直物源方向,从拉平后的高程看,砂体在垂向上交错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拼合结构,完全没有层状的特征,因而用层状的对比思路对地层进行解释,可能与地层结构不相适应。图1为顺物源方向的底拉平对比剖面,若依据油层对比中的“利用沉积旋回划分砂层组”和在砂层组内利用“厚度(比例)大致相当,岩性大致相似”的对比方法进行油层的对比,难度非常大。其一从沉积旋回上看不同井中的旋回数量、旋回规模、旋回中不同旋回的特征都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处于井中的相应沉积序列位置的旋回可能与邻井并不一定就是同一沉积旋回,从而造成旋回对比的失效。而从旋回内部的油层发育看,不同井中的砂层数量、砂层厚度、砂层的高程等都有很大的差别,不可能一一对应,因而试图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一系列全区稳定分布的厚度或厚度比例大致相当的“层”的思路,可能难于在此见效,必须要一种新的思路对其进行解释,方能清楚地表达其内部的结构特征。
研究层段内,各井沉积序列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进积特征,如剖面中左侧的X5-3-132井中的三个沉积旋回,都表现出明显的复合旋回的特征,在每个旋回的底部,砂体都表现出进积,而在旋回的上部,则体现出退积的特点,这预示着在沉积过程中其每一个旋回都是一个完整的三角洲进积旋回。其沉积的下部是具有明显的进积特征的河口沉积,而在上部可能是河口向前迁移后的以河道能量为主的沉积。而对应地,在其下部的以河口混合区为特征的前积沉积,在时间上可能会与近岸方向的井中以河流能量为主的砂体相对应,而其上部以河流能量为特征的砂体,在平面上可能会与更向湖方向的具有前积特征的河口区沉积同期。因而砂体之间的关系,应体现出一种具有前积对应性的特征。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剖面中的具有相似的电性特征的砂体并不是同期的砂体,不能划分为同一小层,而在不同井中具有不同的电性的砂体则可能是同期形成的砂体。
5、朵体追踪对比
(1)复合朵体追踪对比
复合朵体的识别和追踪是以朵体边界的识别为基础的。在朵体边界识别的基础上,选取顺物源方向的骨架剖面,在剖面中识别较大规模的界面,即具有较厚泥岩隔层的界面,依据前积的原理,采用前倾方式对界面进行对比,确定大致的界面发育情况,完成单个复合朵体的识别。在骨干单剖面复合朵体识别基础上,对相邻剖面中的较大规模的朵体边界进行组合,按照演化趋势,对复合朵体的边界进行界定。以此类推,完成单个复合朵体的全区识别和追踪,最终进行不同剖面间复合朵体的闭合检查,确定复合朵体的分布。
在复合朵体识别和追踪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矛盾,比如将同一个砂体在某一口井中归为上部的复合朵体内部,而在另外一口井中则将其归为下部的复合朵体中,这是由于不同复合朵体在不同部位的界面特征差异造成的认识上的不同。对此,要综合多数剖面进行调整,按照同一复合朵体具有相同的演化方向和较为稳定的分布范围的原则,对其归属进行调整,解决对比矛盾。
以图2中左下部的I号复合朵体为例,该复合朵体在左侧的X5-3-132井为中部的完整复合旋回,其上下无有较厚的泥岩与其它复合朵体相隔,而在剖面上的其它井如X5-40-629、X5-D4-628、X5-D4-130、X5-4-127等井中,其上部的泥岩非常稳定,可将其作为复合朵体的边界。而据此向右对比至X6-10-629井,则发现上部的泥岩已变薄,成为该井中的复合旋回内部的夹层,但从整个砂体的趋势分析,其位置应该可以确定,尽管其跨越了旋回。其对于该复合旋回的底界面,在各井中都比较明显,尽管在X5-40-629中打乱了井中的自然旋回,但其对应性明显,对比关系比较明确。此外同样在X5-40-629井中上下两套砂体朵体之间有较厚的泥岩存在,但这只是在沉积朵体迁移过程中造成的局部砂体供应不足的结果。据此对剖面进行剖析,在剖面上识别出12个复合朵体。当然在复合朵体的组合中也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方案,如复合朵体V与复合朵体IV在本剖面中完全可合并为一个复合朵体,但这需要与不同方向相验证,最终确定复合朵体的划分。
(2)单朵体追踪对比
复合朵体的追踪是单剖面识别的空间扩展和三维分布刻画的关键,必须对不同方向的剖面进行追踪和对比方可完成。以复合朵体II为例,该复合朵体在本剖面上有8口井钻遇,为确定其是分布,首要的是做出过这8口井的所有垂直物源方向剖面,在不同的剖面中对该套砂体进行识别,大致确定复合朵体的分布状况。在垂直物源方向各剖面砂体识别和边界确定的基础上,在顺物源方向剖面进一步校验复合朵体的识别,对矛盾的位置进行调整,最终使得所有钻遇到该套复合朵体的井中砂体对比闭合,给出复合朵体的尖灭位置,确定其分布范围,完成该复合体的剖析。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复合朵体解剖中,必须打破单井中的旋回认识。在一口井中的旋回不一定就代表一个复合朵体,一个复合朵体在单井中可能归入为两个不同的沉积旋回。
复合朵体的边界与单朵体的边界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而仅仅是复合朵体在形成时前后朵体间有较大的时间间隔,从而使得复合朵体间的泥岩保留下来的概率远高于复合朵体内单朵体间的泥岩。除此之外,由于复合朵体常代表着一种区域性的沉积可容空间的变化,不同复合朵体间的迁移可能较复合朵体内部迁移规模大,因而可能会造成复合朵体间砂体会有较大的内部特征、外部产状的变化。
单朵体的识别在复合朵体内部进行,即单朵体的追踪对比不跨越复合朵体的边界。单朵体的识别同样以朵体边界为依据,以顺物源方向主干剖面为起点,在主干剖面识别的基础上,逐渐向周边扩展,查清单朵体的分布范围及其边界,进而完成单朵体的刻画。
单朵体识别中应注意朵体的边界类型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由于复合朵体内的整体水动力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单朵体的位置迁移也较小,在单朵体迁移过程中,由于河道营力的增加,单朵体间界面上泥岩保存相对较差,厚度变化较大。有时单朵体间的界面上的泥岩会被完全剥蚀而仅留下冲刷面,而冲刷面可能在井曲线上有反映,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反映,因而需要细心地辨别。
单朵体识别中还要注意不同方向朵体(该处朵体包括复合朵体与复合朵体之间、单朵体与单朵体之间或复合朵体与单朵体之间的关系,下同)组合方式的差异。在顺物源方向上,单朵体前积特征明显,不同期次的单朵体的前积特征相似,按相似的前积坡角进行对比,确定朵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对较好把握。但在垂直物源方向剖面上,不同期次的单朵体则是一种横向迁移,这种迁移没有确定的方向,也没有确定的沉积的坡度,因而对应关系相对较难把握。此时主要依据朵体间的厚度关系和曲线形态来确定单朵体的对应关系。一般地确定单朵体的中心部位后,向单朵体周边扩展,其厚度逐渐变小,而在单朵体中心部位往往具有较小的坡度,向侧缘部位,坡度逐渐增加。
对不同的单朵体进行编号将很方便地区分和识别单朵体。在一个复合朵体内,单朵体的数量可达十多个,为了区别这些单朵体,最好按时间顺序对单朵体进行编号,确定单朵体的先后顺序,方便单朵体演化分析。
如图3所示的顺物源方向剖面,在复合朵体识别的基础上,依据前积对比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变化特征确定了41个单一朵体。尽管在不同的复合朵体内的迁移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些单朵体显示出的前积结构特征却非常明显。在确定基干骨架剖面上的单朵体划分后,需进一步对确认的单朵体进行井间对比和追踪,此时一般以骨架剖面上的单朵体中心部位井为基准井进行追踪的扩展,先以此井为基础建立横向剖面,再以该横向剖面上识别的单朵体为基础追踪顺物源方向剖面,并与基准骨干剖面闭合,最终确定不同单朵体的分布范围。
6、朵体平面结构模型重构
如图4所示,复合朵体的分布表明,复合朵体存在着侧向和前后的迁移,其中前后迁移更为突出。研究区中部的7个复合朵体中,I号复合朵体位于研究区的西南部,延伸至研究区外,II号复合朵体向物源方向退缩至少两个井排,约280m。III号砂体位于II号砂体侧前方,约向东迁移500m,向前推井260m。IV号朵体向西部迁移,然后朵体开始向后退缩至V号朵体,侧向向西迁移140m到VI号砂体,最终进一步推进到VII号砂体。整体复合朵体在迁移过程中其迁移轨迹不定,可能主要受控于沉积充填后基准面变化形成的局部可容空间。
单朵体的分布与复合朵体类似。如图5所示,复合朵体V中共发育有6个单朵体,这些单朵体在平面呈沿水流方向呈线状排列,最早的24号单朵体发育于最靠近物源的方向,随后该朵体开始向湖方向迁移先后形成25、26、31号单朵体,而在迁移过程中也向东有一定的侧向迁移,最后朵体退缩,形成32号单朵体,该单朵体完全分布在24号单朵体范围之内,局部与25号单朵体叠置。其它单朵体则局部重叠,其中尤以25、26号单朵体之间、26与31号单朵体之间叠置程度为最高,特别是31号单朵体不仅与26号单朵体相叠,而且还局部与25号单朵体相叠。复合朵体内叠置的面积与非叠置的面积相当,叠置较集中的部位主要发育于砂体的中部,而在砂体的边部,尤其是其远离物源的前端部位和近源的要部,叠置程度均较低。
砂体形态和规模是储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朵体规模可从朵体的长度、宽度、厚度、面积等表征,而其形态则可用长宽比、宽厚比及倾角倾向等表征。考虑到砂体沉积前湖底形难于恢复,本研究在表征朵体形态时,仅就其底拉平后的形态进行描述,对于叠加了底形后的真实形态未做进一步的讨论。
朵体在形态上多呈现出近半扇形特征,一般呈现出根部稍窄小,头部较阔的形态,部分朵体呈现出近圆形的平面形态。无论是在顺物源方向剖面还是在垂直物源方向剖面上,朵体均呈现出纺锤状或双凸状特征,中部厚度大,两端厚度明显减小。
朵体规模大小不一,复合朵体为多个朵体叠置的结果,面积较单个朵体大。由于研究区内复合朵体不完整,无法对其规模进行确定性的评价,但从展布情况看,其规模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而单朵体由于受可容空间和砂体供应的影响,大小会有很大的差异。如图6和表1所示,对II号复合朵体内单朵体几何形态统计的结果表明,其纵向延伸在250-800m,横向延伸180-600m,面积介于0.04-0.7Km2之间,表明单个朵体间规模差异较大。单个朵体的厚度不是很大,单井钻遇厚度多介于之间1.0-5m,平均厚钻遇厚度约2.8m。单朵体的长宽比基本上介于0.3-0.7之间,表明这些单个朵体间的对称性相对较好,单朵体沉积时扩散能力相对较强,平面受限性较小。
表1研究区杏六区PI1油组复合朵体II内单一朵体长宽参数统计表
编号 长(m) 宽(m) 长/宽 编号 长(m) 宽(m) 长/宽
1 280.11 240.72 1.16 6 127.11 110.92 1.15
2 418.54 346.04 1.21 7 123.98 110.81 1.12
3 318.41 198.86 1.60 8 242.02 221.09 1.09
14 406.78 206.30 1.97 9 228.96 186.02 1.23
15 563.24 322.62 1.75 20 317.87 240.51 1.32
16 514.68 391.68 1.31 10 207.71 204.47 1.02
4 311.83 287.55 1.08 11 246.23 106.61 2.31
17 514.68 385.74 1.33 12 155.48 106.17 1.46
5 415.85 295.75 1.41
7、砂体结构验证
砂体结构的验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静态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二是通过动态资料进行验证,本实例给出了地质验证的方法。
该叠覆浅水三角洲由北向南推进,形成叠覆复合朵体,复合朵体之间部分连通,形成一种类似于辫状河的半连通体。由于朵体的这种侧向延续的变化,导致注入水不能到达部分朵体中,或朵体的部分部位,从而造成剩余油的局部富集,形成独特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如图7所示,在上部的复合朵体内,发育有33、37和40号砂体,这33、40号砂体在X6-10-629处叠置,从该井看,砂体之间有低渗缓冲带,而在其它位置并不连通。而37号砂体与40号砂体在右侧2口井中显示出有低渗带分隔,在一定程度上可形成两层间的窜流。在下部的复合朵体中,24、25、26、31号四个单朵体之间与上部复合朵体具有明显的差异,四个单朵体间泥质发育较差,虽有明显的渗流差异,但总体上单朵体间的隔挡并不很强,因而造成单朵体间的渗流能力较强,在开发中可能会造就复合朵体开发特征一致的情况。在本剖面中,上部由于砂体间的有效遮挡而可能形成剩余油的富集,下部则因单朵体间泥岩的较差而不利于剩余油富集,这与常规三角洲中因为不同相带物性差异而造成的剩余油不同,主要是由于朵体本身井网控制因素而造成剩余油富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3)

1.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资料,包括收集区域沉积相研究资料、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生产测试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
步骤二、确定层段顶底界面,划定研究单元,通过分析研究区沉积演化历史以及结合测井曲线特征来识别标志层,明确界限位置,确定研究层段的顶底界面,划定研究单元的时间范围,建立等时地层格架;
步骤三、识别朵体界面,通过分析朵体边界的岩性和电性特征,确定朵体的界面特征,进而对朵体进行识别,确定朵体边界;
步骤四、底拉平辨识储层内部结构特征,以底界面为基准,进行底拉平操作,观察分析储层内部的叠置关系和朵体结构,初步分析朵休间的相互关系;
步骤五、朵体的追踪对比,在朵体识别的基础上,将朵体分成复合朵体和单朵体两个层次,并分析朵体的对应关系,确定朵体间的关系,对朵体在剖面上的展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确认朵体的井间分布;
步骤六、依据砂体内部的结构解剖,描述朵体的平面分布,确定其平面分布范围及展布形态;
步骤七、依据动态资料,对储层结构进行验证,确认其结构的合理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进行底拉平操作前要建立顺物源方向和垂直物源方向的底拉平对比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研究单元为研究区的PI油组。
CN201410201060.XA 2014-05-13 2014-05-13 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Pending CN104018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1060.XA CN104018827A (zh) 2014-05-13 2014-05-13 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1060.XA CN104018827A (zh) 2014-05-13 2014-05-13 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8827A true CN104018827A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3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1060.XA Pending CN104018827A (zh) 2014-05-13 2014-05-13 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18827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9445A (zh) * 2015-03-11 2015-06-24 长江大学 河口坝几何形态测量方法
CN107165627A (zh) * 2017-07-18 2017-09-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坝砂有利储层分布范围预测方法
CN108957582A (zh) * 2018-06-22 2018-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砂体平面形态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9594979A (zh) * 2018-11-15 2019-04-0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井轨迹的分流砂坝内部夹层参数计算方法
CN110428497A (zh) * 2019-06-25 2019-11-08 长江大学 辫状河训练图像生成方法
CN111239820A (zh) * 2020-02-19 2020-06-0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井震模式拟合的深海朵叶储层构型表征方法
CN112147714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口坝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CN112523750A (zh) * 2020-11-20 2021-03-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砂体的尖灭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3301A (zh) * 2008-11-18 2009-04-0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获取储层粒度区域分布规律的方法
US7874358B2 (en) * 2007-06-28 2011-01-25 Gedex Inc. Method for oil san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N102713142A (zh) * 2009-08-14 2012-10-03 Bp北美公司 储层构型和连通性分析
CN103529475A (zh) * 2013-04-19 2014-01-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识别和解释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三维结构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4358B2 (en) * 2007-06-28 2011-01-25 Gedex Inc. Method for oil san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N101403301A (zh) * 2008-11-18 2009-04-0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获取储层粒度区域分布规律的方法
CN102713142A (zh) * 2009-08-14 2012-10-03 Bp北美公司 储层构型和连通性分析
CN103529475A (zh) * 2013-04-19 2014-01-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识别和解释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三维结构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太举等: "叠覆式三角洲-一种特殊的浅水三角洲", 《地质学报》, vol. 88, no. 2, 28 February 2014 (2014-02-28) *
蔡文: "叠覆式浅水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no. 01, 15 January 2012 (2012-01-15)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9445A (zh) * 2015-03-11 2015-06-24 长江大学 河口坝几何形态测量方法
CN107165627A (zh) * 2017-07-18 2017-09-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坝砂有利储层分布范围预测方法
CN108957582A (zh) * 2018-06-22 2018-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砂体平面形态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9594979A (zh) * 2018-11-15 2019-04-0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井轨迹的分流砂坝内部夹层参数计算方法
CN109594979B (zh) * 2018-11-15 2022-04-22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井轨迹的分流砂坝内部夹层参数计算方法
CN110428497A (zh) * 2019-06-25 2019-11-08 长江大学 辫状河训练图像生成方法
CN110428497B (zh) * 2019-06-25 2021-08-06 长江大学 辫状河训练图像生成方法
CN112147714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口坝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CN111239820A (zh) * 2020-02-19 2020-06-0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井震模式拟合的深海朵叶储层构型表征方法
CN111239820B (zh) * 2020-02-19 2022-03-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井震模式拟合的深海朵叶储层构型表征方法
CN112523750A (zh) * 2020-11-20 2021-03-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砂体的尖灭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23750B (zh) * 2020-11-20 2023-1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砂体的尖灭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8827A (zh) 一种基于叠覆朵体的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方法
Geluk Stratigraphy and tectonics of Permo-Triassic basin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surrounding areas
Tye et al. Geology and stratigraphy of fluvio-deltaic deposits in the Ivishak Formation: Ap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Prudhoe Bay Field, Alaska
CN108828666B (zh) 一种正断层附近地层埋藏史的恢复方法
Arzmller The Vienna Basin
CN102681015B (zh) 矿区地层结构划分方法
CN104653156B (zh) 一种碎屑岩油气藏开发单元划分方法
Boss et al. Middle ground Shoal oil field, Alaska
Wang et al. Influence of meandering river sandstone architecture on waterflooding mechanisms: a case study of the MI layer in the Kumkol Oilfield, Kazakhstan
Taixian et al. Techniques for high-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fluvial oilfields
Liu et al. The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or Well Pattern Optim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Jones et al. Warwickshire Group (Pennsylvanian) red-beds of the Canonbie Coalfield, England–Scotland border, and their regional palae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Stockbridge et al. The fulmar field, blocks 30/16 & 30/llb, UK North sea
Miller et al. Fluviodeltaic reservoir, South Belridge field, San Joaquin Valley, California
Qiu et al. Fluvial sandstone bodies as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lake basins
Botten et al.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he Timor Gap Zone of Co-operation
Goswami et al. Enhanced gas recovery of an ageing field utilizing N2 displacement: De Wijk Field, The Netherlands
Pinnock et al. The Golden Eagle, Peregrine and Solitaire fields, Blocks 14/26a and 20/01, UK North Sea
Yaliz et al. The Douglas Oil Fields, Block 110/13b, East Irish Sea
Gibbons et al. The Statfjord field, blocks 33/9, 33/12 Norwegian sector, blocks 211/24, 211/25 UK sector, northern North Sea
Gill et al. Locating the remaining oil in the Nelson Field
Szpakiewicz et al.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valuation of barrier island and valley-fill lithotypes in Muddy Formation, Bell Creek Field, Montana
Delgado Lama Field--Venezuela Maracaibo Basin, Zulia State
Woodall et al. The Stratigraphy of the Pyrenees Member of the Ravensworth, Crosby and Stickle Fields, Exmouth Sub-basin, Northwest Australia: A wave-and storm-dominated shelf-margin delta
Salomo et al.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of the synrift interval in the northern Pletmos Basin, offshore South Afric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